人文科学方法论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江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朱红文  页数:271  字数:235000  

前言

  当代社会出现了严重的文化矛盾和“人类危机”。这是一个科技和经济的乐观主义与终极价值和思想的悲观主义并行的时代,是一个物质的满足与精神的焦虑并行的时代。一方面是高技术的日新月异和财富的增长、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则是工具理性猖獗,审美视野褪色,人类本真的生活目的变得晦暗不明,高贵的价值和文化理念在公共生活中逐渐销声匿迹,代之以急功近利、不负责任的道德态度和喧嚣、狂躁的审美趣味。  具体说来,目前人类的文化和精神危机表现在三个向度上:  一是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在以“进步”和“发展”为主导范式的社会价值追求中,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GDP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这种片面的社会追求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冲刷和遮蔽了人类的精神遗产。人如果失去了丰富的文化思想资源和广阔的精神领地,那么,也就失去了形成共识的前提,失去了思想和文化的想像力。  二是工业、技术与自然的矛盾。在工业化的技术生产方式和城市化的生存模式中,自然要么只是有待攫取和消耗的资源,要么只是已经报废的矿井和工业废料,不再是欣赏和体验,并与之共融一体的世界。而人本身栖居的城市也变成了钢铁丛林和水泥帝国,失去了自然的美感和家园的记忆。在这样一种生产和生活状态下,人与环境、与自然是格格不入的。家园感的丧失和美感的丧失,实际上就是生活意义的丧失。  三是心灵与外部实在的矛盾。在专业化、实证化和定量化的知识和职业的体制中,心灵的完整性被肢解了。

内容概要

本书是初版于1994年的那本《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导论》的修订本。它体现了我内心对既有知识传统的充分尊重,同时又是对传统知识格局的一次突围。就其基本内容来说,它批判自古代希腊哲学以来理智主义和科学主义的片面的科学视界和狭隘的科学精神,借以揭示人文科学的理论和现实地位;同时,它着重在与社会科学的比较中,来界定人文科学的特性和方法。这一学术视角的提出和学术观念的表达,是我建构“人文科学方法论”这一学术新领域的尝试,也是我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三大学术和知识体系之间共生与对话格局的一种追求。    作为一个生活故事,本书也记载了我作为一位学人的一段心灵和人生的旅程。本书初版的运思和写作时间是1993年10月到1994年4月,我常常会庆幸和感慨自己作为个体的思考与那场“人文精神热”的契合,那场讨论以及本书初版的写作也体现了中国文化在现代性和现代文化的孕育和催生过程中的清晰的脉动。此前的“文化热”以及哲学上的主体性问题等等,都内蕴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逻辑。此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建设的关系的讨论,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人文以及工业与人文的关系的讨论,教育领域中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全球化过程中弘扬民族精神的呼唤,还有目前我国“以人为本”的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实际上也都体现着同样的精神和价值的跃动和节律。

作者简介

朱红文,农历1961年12月14日生,湖南省涟源市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杜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方法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文化研究审心兼职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哲学与社会理论、知识论以及当代人文精

书籍目录

总序 第1章 人文科学的地位及其方法论问题  一 现代“科学危机”与人文科学的地位  二 方法论难题: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可能性  三 知识的三分法与合理的知识策略第2章 理智主义哲学与“正统的"科学理想  一 古希腊的理智主义传统  二 中世纪思想与希腊思想及近代科学  三 近代唯科学主义的形成  四 唯科学主义的实质第3章 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初步形成  一 近代哲学的另一方面:以人文科学为指向的哲学  二 唯科学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当代转向  三 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对理智主义的批判  四 创建人文科学方法论的初步尝试第4章 人文科学:从古代到现代  一 古典人文学科与古典人文教育 二 人文科学在近代的遭遇  三 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的复兴  四 现代人文科学的发展第5章 人文科学的性质  一 人文科学的对象  二 人的教化与文化的存在  三 人文世界的结构和性质  四 人文科学的特征第6章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  一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关系之歧见  二 社会科学与现代性  三 社会科学的认识论特征  四 社会科学文化  五 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附录 重评中国20世纪20年代“科学与玄学"的论战后记 古典人文学科与古典人文教育

章节摘录

  2.由关注自然向关注人转变  在早期希腊哲学中,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某种新的可能性。有人曾对由泰勒斯到巴门尼德的哲学思维发展过程作过这样一个概括:伊奥尼亚学派所说的本原既有质又有量;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本原被抽去了质,但还保留了量;到了爱利亚学派(巴门尼德),本原只剩了没有分割性(量),也没有一定的特性(质)的一种全然抽象的“存在”。从伊奥尼亚学派到爱利亚学派,希腊哲学的进展分明是从感觉的思想上升到超感觉的纯粹思想的境地。爱利亚学派所讲的“存在”可以代表纯粹抽象的思想。①黑格尔也曾指出:“真正的哲学思想从巴门尼德起始了,在这里面可以看见哲学被提高到思想的领域。”②巴门尼德认为,存在是既不生成也不消灭的;存在是完整的;只有存在可以被思想、被表述,只有存在才有真实的名称。这实际上既否定了伊奥尼亚学派的本原问题以及生成原理,也否定了毕达哥拉斯派的多、可分性、流动性。“存在”或“有”(Being)这一范畴不具有任何感性形式,是一纯抽象的概念。  但是,应该指出,巴门尼德的“存在”概念几乎全是用否定词来表述的;无此无彼,无色无形,没有起始,没有产生,不在这里,亦不在那里。因而,它所隐含的可能性并没有实现。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文科学方法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