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长智慧

出版时间:2012-3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作者:章瀚之 编  页数:209  

内容概要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有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它们就像大海中的珍宝一样,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欣赏、感悟。
  愿读者推开虚掩的历史之门,从那些数不清的小故事中捕捉智慧的精灵。

书籍目录

一 大家风范
诸葛亮让将士照常休假——以诚信对待下属
吕端大事不糊涂——遇事不要乱了方寸
李广一身是胆——锻炼临危不乱的素质
“瘦羊博士”甄宇——要行动,不要唱高调
彭玉麟不徇私情——一身正气,邪不可干
刘仁轨不念旧恶——自信才能宽宏
米芾与石头称兄道弟——没点“傻气”,怎成大家?
车夫对主人的回报——小恩惠得到大回报
曹操不愿“明察秋毫”一一要允许别人犯错误
蒯通的辩解——不要翻陈年老账
二 成功心态
青年和坤的关键一步——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李沆的远见之明——适当的危机感是必要的
书生也可立战功——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孔子对琴曲的深刻体悟——做事要持之以恒
唐太宗慧眼识马周——是金子总会发光
曹操曾想投靠袁绍——再困难的时刻也不要绝望
陶侃搬砖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苏秦劝阻孟尝君人秦——人要有自己的根据地
施氏与孟氏——才能十机遇一成功
王寿焚书——死读书不算本事
大将军也搞迷信?——期望会影响结果
木偶与土偶的比喻——善于推销自己
三 创新思维
用无知的人挫败聪明的人——回避冲突的错位法
颍考叔为上司解难题——学会用旧语言阐述新思想
诸葛亮的一箭双雕——让人心甘情愿地做事
王导布衣清库存——善用名人效应
秦穆公与方九皋识马——重在抓住事物的本质
刺伤恩人为报恩——换个角度看问题
用敌军尸体发动的进攻——无用之用
陈平的解围妙计——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萧何的远见之明——别人忽略的地方也有珍宝
察言观色的孟尝君——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吕后打出名人牌——搬出重量级人物作外援
曾国藩经营湘军——创立自己的品牌
四 决策方法
唐太宗专找顶撞人——听到不同意见再作决策
杀了一个军师攻下一座城——精力应该放在关键问题上
况钟新官上任装糊涂——前期调研不可少
晏子治东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失而复得的相印——分析清楚再作决策
郗隆犹豫不决终丧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吕端深谋远虑——做事要有长远打算
“杀他反倒成全了他!”——得不偿失的事不要做
五 领导哲学
鸿门宴上,项羽已现败局——团队一定要有凝聚力
蔺相如谦让廉颇——尊重单位里的“老资格”
曹操的用人技巧——用人要懂得扬长避短
萧何月下追韩信——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陶朱公痛失爱子——知人善任,方为智者
……
六 职场法则
七 处世之道
八 生存方略
九 舌绽莲花
十 治家借鉴
十一 拓展人脉
十二 见微知著
十三 反思失败
十四 洞悉人生
十五 大家权谋
附录 二十五史故事索引

章节摘录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再次征讨张绣。行军途中,曹操有感于汉末以来战祸连连,军纪太坏,平民受苦最烈,听说有军队到来,无不谈虎色变,逃之天天,因此,向各军下达指令:  “吾等奉天子明诏,出兵讨伐叛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事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官兵闻知,经过麦田时,无不小心翼翼,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偏偏只有下命令的曹操,自己轻松自如地坐在马上,欣赏着随风起伏的黄金色麦田,对这次命令的政治效果,正在得意地暗自估评着。  不料马到之处,麦田里突飞出一只鸠鸟,曹操的坐骑吓了一跳,窜人麦田中,践坏一大片麦子。情急之下,曹操脑筋一动,立刻到主簿处请罪。  主簿很为难地表示:“军令怎可用在丞相(当时曹操已由献帝授以丞相职位)身上呢?”  “我自己下的命令,怎可先不遵守,这样如何让别人心服呢?”曹操说完,便作出一副准备自杀的模样。  郭嘉看出曹操的心意,立刻阻拦说:“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统领大军,怎可自戕?”  曹操想了很久,面带严肃地说:“既然春秋有法,不加于尊,我姑且暂免死刑,但仍以头发代替之。”说完,拔剑割下一绺头发,交给主簿,并传送各军营示众:“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  于是,全军悚然,没有人再敢轻忽军令,纪律大整。  将自己的头发割下来掷在地上,表示自己受了髡刑(古代剃去头发的一种刑罚)。在封建社会,人们认为身体发肤是父母给的,毁伤了就是不孝。因此,割发被列为一种刑罚。曹操的割发,即表示受了髡刑,又有以发代首的意思。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读史长智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