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阳光下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安徽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修桂 著  页数:251  

内容概要

田黎明的画之所以得到大家的好评,是因为他的画有自己的创意:更为重要的是,他的风格没有变质,仍然是中国画,而有的人的画虽有新意,却未必是中国画。说田黎明的画是中国画.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首先,他的风格基本上是从传统的“没骨”来的,但却又把没骨法放大,即在没骨法的基础上有所发展,这样的发展在以前是很少见的。此外,田黎明又加入了光的因素,其中有一部分是外来的,但是他又把那种外来的光淡化了,形成了一种意象化的光,这就使这样的手法靠近了传统,实际上,这是对传统没骨法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1955—1984) 启蒙、参展和传统认知 美院学习与研求方式 自然意象与时代精神的融合第二部分  (1985—1988) 对传统的再体验 拓展笔墨结构第三部分  (1989—1994) 艺术境界的升华 语言风格 技进于道 色彩 文化品格与艺术结构 几幅水墨小品的启示 浓郁的乡土情结第四部分  (1995—2000) 都市心灵与文化现象 都市水墨的初探和演进 写生中的生活体验与创作意识 对都市水墨的思考第五部分  (2001—2008) 结构、笔墨与表现意蕴的统一 将人还原到自然中去 现代精神的礼赞 走进都市的乡村少女 都市中的华章 都市水墨的新空间 郊外的故事 都市情怀的延伸 阳光下的乡村姑娘 精神的畅游 童年的记忆 天光云影共徘徊 在现代的基础上发展附录 田黎明艺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今天去换煤气,由于人多需要耐心等待,一等近三个小时。空闲中我看到院内一棵树,感觉很入画,我以画面结构来分析它,由于树与周边环境不协调,它只好沉默于此。这里我想到画面结构不是局部,而是多艺术整体意识出发的。树本身美,而与环境不融,它就不能唤起人们的审美联想,若高山之松与巨石相融,能唤起人们对挺拔和坚硬的一种体验,不论是平视、仰视、俯视,挺拔之气息已成为审美空间。孤立的局部,脱离整体,气象就难以上升为精神空间。卢老师强调的画面结构,是以审美为前提,所以古人为什么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通达与审美已成为一种境界的结构。我们常犯一种毛病,在生活里很容易被一座山、一块有形状的石头、一棵树、一个人物形象所吸引,但画出来又不属于自己感觉的东西,这个问题正是卢老师讲的缺少一种艺术结构的整体观。”这是田黎明在1989年写的一段日记。这段文字,明确地把艺术结构与文化品格联系在了一起,显然是他写生中的思想拓进。在1989年以后的几年中,田黎明在想如何在课堂写生中,来体现作品的文化品格。他考虑到素描练习可以强化艺术造型,速写能加强线形结构,可否以写生的形式将造型和结构结合笔墨,并借助以往的经验,去探索写生中的一种审美趋向。他以水墨的形式从人物形态的整体出发,强调墨的渲染、皴擦效果,弱化线条在画面中的视觉冲击力,但不放弃线的内在作用,交织有序的淡淡的线和水墨韵致融为一体。

后记

写《在阳光下》这本书,在我心中酝酿了好多年。起初是想以赏析、阅读的形式记录下田黎明那些给人鲜明深刻印象的作品。2008年春初,开始把这一想法付诸现实。可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在那些阳光般的艺术作品里,作为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田黎明,特有的生命态度与人生体验,或者说有着在社会基层与社会变革中的人生阅历和艰辛历程,应是艺术中最为可贵的,也是最值得关注的地方。他是以这样的人生观,热情而理性地审视、投身于艺术的革新潮流中。田黎明笔下的阳光世界,其实就是他从激进的现代艺术中,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突破口,并容纳古今,兼容中西,实现了从迷恋传统到认识传统、解析传统再到引领传统的反客为主的历史转变。我想写此本书的思想基点应从这里开始。正是这样,本书的写作思想与思路完全改变,但给我也带来了诸多的困难和压力。因为田黎明的成长和发展,是改革开放以来至今整三十年的艺术历程和成就的写照。他的艺术涉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典文化)、西方文化、现代文化,这些对于我这个非美术院校毕业,且属美术评论界的票友而言,仅靠胆识和热情是不够的。但我感受到田黎明本人平和、素朴的品质是和作品中流露出的宁静、质朴等艺术境界融为一体的,而这又是与大自然的柔和、明净相连的,尤其是他作品中的阳光感,又把这一切统一在以和谐为主题的境界里,这正是时代的精神面貌。于是,我以此为写作的基本思想,叙述、赏析并尽己所能地评论了田黎明这三十年的艺术成就。最大的希望,就是能从他的这一历程理解生活和艺术,懂得艺术的创造在于传统绘画对现代社会的意义,以及现代艺术的成就对于丰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绘画的表现和文学的创作在其本身上都有着共同性,那就是描绘出艺术与时代的嬗变关系。本书就是依此意识从文化的角度,从田黎明艺术中的时代精神出发,并据画家从1978年到2008年这三十年期间的艺术表现为纲要。这一纲要的基础,是以作品创作年代为根本的。故在分章节时很难确切区别年份之间的变化,但这样的写作方式,却容易让人们触摸到他的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诚然,成就卓然的郎绍君、潘公凯、薛永年、范迪安、张晓凌、殷双喜、刘曦林、陈传席等先生为田黎明所撰写的评论文章以及一些著名学者、作家所写的关于哲学、美学等方面的著作,为我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编辑推荐

《在阳光下:田黎明和他的绘画艺术》:田黎明是一位划时代的人物画家。这是因为,他以“以人为本”的自然“取道”方式,完成了传统文化观念在当下文化语境中的转换,成功的拓展了传统的笔墨结构,体验着中国画的发展空问;在思想上,他把一个中国人的朴素的情感寄托在笔墨里,画进画里,颂扬了和谐美丽的境界,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心声,也是世界人民的向往,更是人类精神的终极追求。这样的艺术主题,其实正是时代精神的代表,也是画家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发展的必然结果,如同他艺术创造中的朴素而灿烂的光斑,处处都是时代阳光的化身。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在阳光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看田黎明的画有一种沐浴清风晓阳的感觉,心下澄澈,有天真弥漫。
  •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觉得田黎明的画的确不错,偶尔看看这种风格也是很不错的
  •   书还行,就是图有点多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