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城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作者:池莉  页数:272  字数:18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
  本书除池莉2011年最新力作《她的城》外,尚收录了《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围巾》《香烟灰》《肯的坡》五个中短篇,这是池莉蛰伏四年后给广大读者的最新奉献。

作者简介

  池莉,作家。现职:武汉市文联主席,全国人大代表;兼职: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武汉市政协常委等。  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主要作品见北京十月出版集团最新出版的《池莉经典文集》(九卷)。另有散文集《老武汉》《怎么爱你也不够》《熬至滴水成珠》《来吧孩子》等。改编为电影、电视连续剧、话剧、京剧、楚剧、广播剧的作品有《烦恼人生》《太阳出世》《不谈爱情》《你以为你是谁》《来来往往》《小姐你早》《生活秀》《水与火的缠绵》《云破处》(法国巴黎剧院)《所以》等等。历年来获各种文学奖70余项。法、英、西班牙、日、德、韩、越南等外文译著不断在其语属国家出版。池莉所著《所以》《来来往往》等小说发行量均在30万册以上,《池莉文集》的销售量近80万。 

书籍目录

她的城
肯的坡
香烟灰
金盏菊与兰花指
托尔斯泰围巾

章节摘录

  女人要谈人生了。女人一旦做了好朋友,一旦喝到一定程度,总归要谈人生这个话题。蜜姐给逢春讲了影响她人生的三个人:一个是宋江涛,一个是宋江涛的母亲,一个是某人。  逢春问:“某人是什么人?”  蜜姐说:“我是不会说他名字的。我绝对不会说。我只告诉你:他就是我人生的某人。”  逢春说:“好吧那就某人。”  逢春想:噢!噢!噢!蜜姐也有情况呢!  宋江涛是水塔街最豪爽的男人,他的豪爽不是一般的豪爽,那气派就简直水塔街是他们家的,只要朋友需要都可以赠人,从街道到住房,无不可以。那时候,水塔街一街的男孩子,有多少在他家吃饭和睡觉。他妈总是用大蒸笼蒸饭。周源就是其中一个。宋家在水塔街那威望,那相当于中国的毛主席。宋家当年在联保里有整整三栋大房子,最后被剥夺到只剩下零落的三间了。就这三间房,朋友结婚没地方,宋江涛挥手就让出一间。这就是宋江涛的无敌魅力。蜜姐与宋江涛在水塔街是青梅竹马一起玩大,两人之间也没有说什么谈恋爱。就只是水塔街大人小孩都认为他们必然是夫妻。蜜姐16岁被部队招去做文艺兵,消息传开,巷子口顽童就朝蜜姐喊“宋江涛老婆要当兵了!”宋江涛在家里大摆酒宴为蜜姐送行,当着几大桌子的朋友,宋江涛举杯讲话,说:“现在搞反了:解放前是妹送情郎去当兵,解放后是哥送情妹去当兵。蜜丫,站起来,我告诉你,就算你这一去千万里,就算你十年八载才回来,我都等你,回来结婚。”就是这样,一诺千金,宋江涛足足等了八年整,30岁才结婚。宋江涛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不容得蜜姐以为自己不是他的老婆,水塔街街坊也都不承认还有什么别人家的女儿比蜜姐配宋江涛跟更合适,他们就这样是佳偶天成。  至于大家都知道宋江涛在汉正街窗帘大世界摸女人屁股捏女人奶子,没错!宋江涛就是这样一个人,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没心没肺,要身边一天到晚有朋友打围,没有人就心慌,招都要招一大堆人,请别人吃了喝了还不晓得那些人姓甚名谁?窗帘大世界的大姑娘小嫂子都喜欢宋江涛。她们需要帮忙,宋江涛是随叫随到,他死都不要让女人没面子的。蜜姐什么都看着眼里什么都知道。他们夫妇相知到都无需用嘴巴说的。蜜姐也不高兴也烦恼也寂寞也吵闹,但是她更知道如果宋江涛哪一天发现自己在女人堆里没有了魅力,他宁可一头撞死。他们这对夫妻,最后是做成了知音。默契到宋江涛发现蜜姐外面有了人,先是他爆炸般痛苦一阵子以后,又爆炸般放开:他跑去找到某人与人一番推心置腹拜了把兄弟。后来宋江涛生了癌症,第一个打电话就给某人,要某人答应他照顾蜜姐一辈子。临终之前,宋江涛再一次要求某人答应他,某人说:“我答应。”宋江涛才放心咽气。这就是宋江涛。他没有更好的机会继承父辈在水塔街的宏业,也算不辱家门是做了一个豪气冲天的人。这个人就是蜜姐的老公宋江涛。如果时光倒流,一切重头开始,宋江涛肯定还是蜜姐的老公。宋江涛蜜姐就夫妻一场,竟从来没有说过“爱”字。他们就是夫妇。夫妇就是夫妇,不可解释,就好比水就叫水,雨就叫雨,冰就叫冰,不能混淆,名称就是本命。  听到这里,逢春已经潸然泪下。她碰碰蜜姐的手,要蜜姐原谅她昨晚臭不懂事的胡说八道。蜜姐淡然一笑,哪里还会计较。  女人的话一多起来,就像放鸽子一样开敞了鸽子笼,一群群鸽子,高高飞出去,又在空中忽地一个回转,飞来飞去,千回百转,总是围绕人生这个主题,来回旋舞。  宋江涛的母亲,蜜姐的婆婆,被蜜姐称为“这个女人”。蜜姐说:这个女人啊!只能用我们从前在巷子里唱的儿歌来形容她:这个女人不是人,她是神仙下凡尘。她自然也是从大姑娘女学生做过来的,可是对于水塔街街坊邻居来说,她是从嫁到宋家才有的女人,似那董永从天而?的七仙女,又似那许仙的深山蛇精白娘子。汉口市立女中毕业,就在汉口平安医院做病案管理员做了一辈子。若干年里,宋家住房一再被挤占分割;文化大革命中,宋江涛父亲跳楼自杀,她都顺其自然,她没有发疯没有发狂,没有哭天抢地,没有自暴自弃。她孤儿寡母不觉得凄惶单薄,她也把儿子养得体面豪爽潇洒就像家中男人还在。儿子拿所剩无几的房子送给朋友结婚一送就再没有归还,她也无一个字的怨天尤人。几十年来是再大再小的事情,这个女人都安静面对,就没有人看见她的惊天动地或者地覆天翻,总是事情该怎样就怎样地顺了过去,不觉得自己有天大?屈。蜜姐有了某人,相好七年够漫长的外遇,这女人分明知道,硬是可以当作不知道一样,连一点脸色都不给蜜姐看,也一句夹枪带棒的话没有。不假装不知道,也不说自己知道。让蜜姐一点尴尬也没有。  蜜姐讲宋江涛,没有眼泪。讲她婆婆到这里,倒眼睛潮红,水花花碎在睫毛上了。逢春泪水就更多了,从宋江涛那里就开始一路流淌过来。  这个女人啊!她不仅不说蜜姐坏话,还尽管把好都放在蜜姐身上。随便给儿子买什么,都是说你妈妈买的。儿子8岁生日,某人陪蜜姐去广东进货,一对情侣就在广州游山玩水,蜜姐完全把儿子那天生日忘记了。晚上忽然接到儿子电话,儿子接通电话就啧啧亲蜜姐,说:“妈妈我今天全班最酷,穿上了正宗耐克鞋!谢谢妈妈!妈妈辛苦了!”原来又是这女人背地里做好事。能够把违心的好事做到心甘情愿,不由人不欠她的情!因此蜜姐与某人相好整整七年,任凭某人苦苦追求软硬兼施,有个生日还盛大隆重地送了满床玫瑰,是流行歌曲里唱的九百九十九朵。可蜜姐硬是无法把“离婚”两个字说出口。后来宋江涛病逝,只头七一过,这女人就关上房门与蜜姐谈了,说话是极其平和简单,只说“蜜丫你还年轻,有合适的人就不要有顾虑,可以再走一步了。”这可是她自己儿子宋江涛的头七啊,尸骨未寒啊,她就可以这样宽厚地成全别人。蜜姐把这话一听,就扑通给婆婆跪下了。当时连蜜姐自己都吓一跳:怎么给人下跪了?眼前蜜姐怎么能够离开婆婆去嫁人?!把耕辛里房子带走?!把儿子带走?!就剩下她一个老人一间联保里破旧老房子?在婚姻上,蜜姐是不可以再走一步了!  蜜姐对逢春感叹:“你不晓得这从前的人啊,旧社会过来的老人啊,真是仁义道德!真会做人啊!你再硬的心肠,在她面前都只能化成水。”  蜜姐擦鞋店,原来是这个女人整出来的。是后来一年年过去,这个女人见蜜姐并无再嫁之意,终日在耕辛里小家看韩剧日剧,抽上了烟,又胃病重了,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随风飘。这个女人,啥也不多问,当时已经80岁,却看世界清晰如面,知道怎么挽救蜜姐。就把她自己居住的联保里的一小块地方,请人重新改建了,自己住上阁楼去,硬是挤出来一个小门面。那两扇面对大街封闭了38年的大门,由一个80岁的老人把它朝着大街打开了!从此蜜姐重新开始做生意。  逢春大开眼界了。许多她苦思苦想猜不透的问题她得到答案了。此一刻,她再想想水塔街联保里和蜜姐擦鞋店,都觉得与昨天完全不同了。逢春再看蜜姐,也觉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或许正是池莉最希望、也最擅长表达的。绵密又平和的叙述牵住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不自觉地接受甚至欣赏那些旁逸斜出于故事主线的论述。就在这些似乎“不务正业”的文字中,一个城市的气质渐渐充实升腾,成为小说的主导力量。的确,这就是池莉的小说,不是别人的。  ——《中国作家》  如果说这个春天的小说阅读季属于武汉女作家池莉,一点也不为过。今年以来,池莉的中篇新作《她的城》,被各大文学期刊逐月转载,可谓是风生水起。而池莉笔下别样的武汉女人和武汉文化风情也深深打动着读者,作品中的妙语更是被网友们奉为经典。  ——《长江日报》

编辑推荐

  小市民、小机巧、小暧昧、小情调、小快活。池莉的小说中,总是着力描述那些看似琐碎的世俗生活,文字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承载了百年风云变幻,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沧桑感,这是她的读者所以钟爱她的缘由。而在本书中,池莉的笔法进一步成熟,更加溶于生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她的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01条)

 
 

  •   池莉,是武汉市文联主席,作品很多,都是与实际生活很贴切的内容,改变了不少部作品,最熟悉的就是《生活秀》。这部作品是写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本书收录了《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围巾》《香烟灰》《肯的坡》五个中短篇,这是池莉蛰伏四年后给广大读者的最新奉献。小市民、小机巧、小暧昧、小情调、小快活。池莉的小说中,总是着力描述那些看似琐碎的世俗生活,文字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承载了百年风云变幻,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沧桑感,这是她的读者所以钟爱她的缘由。而在本书中,池莉的笔法进一步成熟,更加溶于生活。
  •   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本书除池莉2011年最新力作《她的城》外,尚收录了《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围巾》《香烟灰》《肯的坡》五个中短篇,这是池莉蛰伏四年后给广大读者的最新奉献。
  •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看不下去,感觉写的不够好。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
      本书除池莉2011年最新力作《她的城》外,尚收录了《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围巾》《香烟灰》《肯的坡》五个中短篇,这是池莉蛰伏四年后给广大读者的最新奉献。她的城
    肯的坡
    香烟灰
    金盏菊与兰花指
    托尔斯泰围巾
  •   喜欢池莉的书,趁着满减果断下手,性价比很高,书的包装很好,有塑封的。池莉通过那些看似琐碎的世俗生活,文字间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读池莉的书也在读生活。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书中描述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相信每个人读了都会有自己的收获。
  •   这许多年来,池莉一直在小说里描画着武汉这座江城的市景图。她蘸着江城的节奏和温度,写紫陌红尘中的烦恼人生,笔下鲜活起来的是江城大辣辣的女子、以及与这样的女子相比顿显失色的男人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我从没去过武汉,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池莉对那片土地的热爱。
    《她的城》是池莉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事依然是城中人的凡生琐记,各有精彩,最妙的却是这书名。随着她的作品一路看下来,仿佛随着池莉的脚步游览她所属的这座城池,到《她的城》这一站,深入了腹地,抬起头来,才品味出,这城也正属于她。
    很喜欢池莉,喜欢她笔下的一个个小人物,在她所生活的那座城市中,挣扎着,生活着,快乐着,真实的人生写照,精辟的语言,平静的感悟。 很喜欢池莉的文风和角度,就是平实,就是小人物,小生活,一座城市一条小街,喜怒哀乐都在里面,特别有画面感。她笔下的人物是如此熟悉,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某个朋友,但又如此不同,好似超脱,人物都有升华。
    看完《她的城》,我的理解是每个女人都有一座城市,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秘密,有钥匙有密码,不是对的人就打不开,男人可以通过爱情获得密码,而钥匙只握在女人手里,她所要交付的只有闺蜜。或许是要告诉我们,女人可以没有爱情,却不能没有朋友。
    一个小店,三个女人,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她们的故事就像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掉下的沙粒。原以为没有什么波浪的,想不到竟在人的心里掀起了波澜,此起彼伏,欲罢不休。一个女人一个秘密,每个女人的秘密反应的似乎都是社会百态,小人物的生活反应的是大环境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简单的文字内暗藏着无穷的张力。这样的生活在池莉笔下渐次展开,难言之隐,彻心之痛,无一不是心酸和泪水。就像是在写我们的生活,写我们周围的人,从生活的表面写到人的内心里去。写人的心里自我克服,自我斗争,自我煎熬。在伤心欲绝抱着死的念想的时候,又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正当好好开始新的人生,拼搏奋斗一番时,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女人就是一个世界,三个女人就是N个人生。也行这就是生活吧,哪能总随人愿,心想事就成?酸甜苦辣咸,时时在品味。
    池莉擅写生活之“小”,原是因她对生活“服小”。这些“小”累加起来,便成就了她的城。武汉之于池莉,一如边城之于沈从文、呼兰之于萧红,上海之于王安忆,河南的十里八乡之于刘震云。武汉的坐标因为池莉而成为一个亲切的文学空间。
  •   这许多年来,池莉一直在小说里描画着武汉这座江城的市景图。她蘸着江城的节奏和温度,写紫陌红尘中的烦恼人生,笔下鲜活起来的是江城大辣辣的女子、以及与这样的女子相比顿显失色的男人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我从没去过武汉,我也能深深地感受到池莉对那片土地的热爱。 《她的城》是池莉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事依然是城中人的凡生琐记,各有精彩,最妙的却是这书名。随着她的作品一路看下来,仿佛随着池莉的脚步游览她所属的这座城池,到《她的城》这一站,深入了腹地,抬起头来,才品味出,这城也正属于她。 很喜欢池莉,喜欢她笔下的一个个小人物,在她所生活的那座城市中,挣扎着,生活着,快乐着,真实的人生写照,精辟的语言,平静的感悟。 很喜欢池莉的文风和角度,就是平实,就是小人物,小生活,一座城市一条小街,喜怒哀乐都在里面,特别有画面感。她笔下的人物是如此熟悉,似乎就在我们身边,是我们的某个朋友,但又如此不同,好似超脱,人物都有升华。 看完《她的城》,我的理解是每个女人都有一座城市,里面装满了自己的秘密,有钥匙有密码,不是对的人就打不开,男人可以通过爱情获得密码,而钥匙只握在女人手里,她所要交付的只有闺蜜。或许是要告诉我们,女人可以没有爱情,却不能没有朋友。 一个小店,三个女人,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她们的故事就像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掉下的沙粒。原以为没有什么波浪的,想不到竟在人的心里掀起了波澜,此起彼伏,欲罢不休。一个女人一个秘密,每个女人的秘密反应的似乎都是社会百态,小人物的生活反应的是大环境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简单的文字内暗藏着无穷的张力。这样的生活在池莉笔下渐次展开,难言之隐,彻心之痛,无一不是心酸和泪水。就像是在写我们的生活,写我们周围的人,从生活的表面写到人的内心里去。写人的心里自我克服,自我斗争,自我煎熬。在伤心欲绝抱着死的念想的时候,又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正当好好开始新的人生,拼搏奋斗一番时,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女人就是一个世界,三个女人就是N个人生。也行这就是生活吧,哪能总随人愿,心想事就成?酸甜苦辣咸,时时在品味。 池莉擅写生活之“小”,原是因她对生活“服小”。这些“小”累加起来,便成就了她的城。武汉之于池莉,一如边城之于沈从文、呼兰之于萧红,上海之于王安忆,河南的十里八乡之于刘震云。武汉的坐标因为池莉而成为一个亲切的文学空间。
  •   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军人出身的百万富翁蜜姐爽利干脆、愤然逃离家庭的原白领丽人现擦鞋妹逢春懵懂天真、出身大家的蜜姐婆婆宁静包容,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她们如何彼此理解、相互扶持,带着伤疤所特有的美丽,继续在长江千年不断的涛声中生活下去。
  •   遭遇婚变后的池莉,更客观冷静地站在男人和女人的立场上,来看待婚姻以及红尘男女里情感的需求和变故,对都市中女性们的生命历程以及不幸的婚姻遭遇再剖析、再思考。作为池莉婚变后的第一部小说,《她的城》中三位女性身上,都隐隐投射着她的心路历程。“池莉风格”的全新展现:小市民、小机巧、小暧昧、小情调、小快活。池莉的小说中,总是着力描述那些看似琐碎的世俗生活,文字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承载了百年风云变幻,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沧桑感,这是她的读者所以钟爱她的缘由。而在本书中,池莉的笔法进一步成熟,更加溶于生活。而池莉笔下别样的武汉女人和武汉文化风情也深深打动着读者,作品中的妙语更是被网友们奉为经典。《她的城》讲述的是发生在汉口联保里水塔街的故事。女主角一个是擦鞋店老板,一个是擦鞋女。曾是汉正街百万富翁的“蜜姐”与丈夫曾有过情感出轨,在丧夫后“蜜姐”在水塔街开了一家擦鞋店。汉口女白领“逢春”因与丈夫关系不睦,赌气来“蜜姐”的擦鞋店打工,在擦鞋中,“逢春”与有家室的富商碰出火花。“蜜姐”果断阻止了街坊“逢春”的红杏出墙,两个女人起冲突。而后来,“蜜姐”得知“逢春”的丈夫竟然是同性恋后,重新安排了“逢春”与富商的再次相见。两个女人不打不成交,终成闺密。
  •   [所谓书评]一座城,你会眷着谁?

    常有人说,因为某个人,你会爱上一座城。
    也有人说,因为某个人,你会离开一座城。
    说起来,我没有去过武汉,那座城市似乎总是离我很近,却又很远。
    说起来,武汉于我的印象似乎单薄得只是一张赏武大樱花人头攒动的画面;
    说起来,武汉于我的印象又是纷繁的、热辣的、市井的、风情的、厚重的。
    这种印象,的确来自于一个人,那就是池莉。
    从早期读她的多个作品,到昨夜手不释卷地看完了《她的城》。
    那座城,离奇地素未与我谋面,却又在我的脑海中如此鲜活。

    看池莉的作品已经不是一年两年,那些个《所以》、《来来往往》、《水与火的缠绵》至今还在我的书架上排列在一起。为什么爱看池莉,只能说她很细腻,很容易在不动声色中把女性的心理描写得巨细靡遗。尽管是不同阶段,不同题材,然而池莉的笔触与视角经常锁定了她的城,是的,武汉是她的城。就如同南昌是我的城一样。有人不爱她,然而她就是我的城。她会变她会扩大她会有不可爱的地方,可是总是解不开对那座城的情结。池莉的《她的城》是她蛰伏四年后的一部中篇,篇幅并不很多,却让人咀嚼出了冲突的美感,以及对女性心理的张力十足的阐释。以至于我初始不知道这是本小说集,在看完了大武汉的“敞”字之后,再翻过一页看到是收录的其他几篇中短篇后竟然产生了一些失落感。也许,这就是回味吧,这就是池莉对于女性心理与女性关系真相揭示后令人荡气回肠之处。

    《她的城》,的确是蜜姐婆婆的城,是蜜姐的城,是逢春的城,更是池莉的城。假如不是看到这部小说的推介,我也并不知道池莉经历了婚变,然而再回想起书中的笔触,又难以不去对号入座去循笔者心路的蛛丝马迹。不想去对比作品,只想说,在女性关系的真相中,那种惺惺相惜,淡定从容,大开大合的可贵之处,在经历了婚姻或者情感的伤痛后,在面对爱情与现实的冲突,婚姻与道德的约束,那种重生的蜕变脱壳而出。因此,不要再说女性的友情是淡薄的只有小女生共同约伴去逛逛街的亲密也不是脆弱到共同喜欢上一个男生产生的互相指责那是年少青葱时稚嫩的情感关系。而唯有历经过生活之后的那种宽容、理解、与包容,才是女性关系的真谛,也唯有在这种深刻而艰难的相互扶持中,女性的友情才会得到升华,从而也越发令人珍惜。我不太了解男人之间的友谊,却也只能妄断现如今的社会中,女性之间的情谊有时比酒肉之交的纯男性友情或者合作关系来得更加大气更加稳固。也许那里面包含的是从容、煎熬后的淡定、以及不强大没人帮你脆弱的不得已,也正因为女性的感性越发形成了这种关系的胶着与长久。于是,我历数自己身边的闺蜜与女友,真的,我很珍惜这些不论年龄不论身份不论性格不论地域的友谊与情感,有时,一个眼神,一句话的默契,就胜却无数。于是,我总是感慨自己的幸运,认识了你们,有你们的城,也是我的城。有你们的城,就是我眷恋的城。我眷着谁?谁又眷着我?我信,你们总是在那里。

    武汉的女子总在池莉的笔下显得个性鲜明,又热辣爽利,是因为那座城市造就的吗?不可否认,地域的文化会给一座城的性格形成影响,让人们产生共性。然而深究到心理因素,却是共通而戚戚焉的。看到一句话说“旅行的意义不在于参观旁人,而在于找寻自己”,然而通常寻找自己的历程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总是在路上。在路上的时候,又如同“围城”一般,心里还是念着那座城。不想过多去描述小说的情节,只想在字里行间读懂自己一直在寻寻觅觅的讯息,那就是,那座城,记取了欢乐与泪水,记取了得意与失意,记取了幸福与痛苦,记取的就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人生。


    那就是,只要在路上,我们离那座城还远吗?


    于是,这个连绵了一天雨水的白昼与黑夜,在即将洗净了铅华,就要迎来黎明的时刻里,我静了。
  •   《她的城》之前借同学的书看了一点,现在终于自己拥有了。总是无法想象如果有一本小说的场景就在身边会是怎样?之前看到的所有的所谓欧洲、美国、西湖之类的背景,心倒是可以放得开阔,无条件的去接纳作者为自己所描述的一切美好或丑陋。    但是看池莉的书却不行,因为每一段故事,总会出现那么一两个自己熟悉到骨子里的字眼,如汉口。武汉的四年时光,才是自己真正的开始体验生活的日子。所以对于武汉有那么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感情与包容。看到写她的好,更是有一种无以名说的自豪。    她的城:所以看池莉的书总是带着对武汉的这种情感去读,以前的生活秀还是在自己的青葱岁月里看电视剧,当时只是特别喜欢女主角的爽朗。而这次,她的城,却是在现在这个时候出现在我的眼前。对于书中的每一个地名都欢喜,看到蜜姐的真实生活一步一步的拨开,她婆婆与她二人如此默契而智慧的生活着,在那样的小市井之中,俨然的大隐隐于市,我看到的却是武汉这座城市所独有的大情怀。喜欢的是武汉这座大城市里无比的包容性,可以有逢春那样的年轻人一度的白领生活可以快捷看着高档,却也可以呈现给你逢春随环境变化而来的成熟圆润,可以有着女人间那种不语而明的亲密,闺蜜间的把酒言欢,还有那种人与商家之间往来的熟悉。    而蜜姐本身的豪情与恬淡则与我心中的大武汉这边的切合,看完,当夜失眠。    这样的市井,这样的大武汉,总是心里无法割舍的。    肯的坡:有一种情怀真的就是一次的回眸而留念一生 ,尽管环境因素很重要,但是人的心里装着什么,确实是都在脸上的。微笑,时刻微笑。这让我现在非常的讨厌自己,那般的自负和自私。    香烟灰:鲁的一生与我们常人看来,都是一种失败。如香烟灰,有一瞬间,那么耀眼,过后却是抵挡不住任何风吹的一滩灰而已。而那么一瞬间,在某些人的一生中却是一辈子的美好,在另外一些人的眼里却成了香烟灰的软肋,何必曾经,曾经又如何呢?    金盏菊与兰花指:果果,其实真的没太明白前奏,果果那么多的哭喊,我看到的是旁人太过现实的讨论或者愤世嫉俗,尽管面对一个只有四岁的孩子。但是最后点题的那一篇,善于发现的孩子,总会给成人以冲击,自然的美好我们有多久没有认真欣赏过了呢?    托尔斯泰的围巾:我感慨的,是人真的可以选择很多种生活方式,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完全可以自己决定,不管是怎样的物质条件,只有内容充实了,才能活的真正坦然。张华和老扁担同样的物质贫乏着,却活得比任何人都翔实 。所谓教授在他们的生活里都只是点缀。
  •   小市民、小机巧、小暧昧、小情调、小快活。池莉的小说中,总是着力描述那些看似琐碎的世俗生活,文字间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承载了百年风云变幻,充满历史的厚重感与时间的沧桑感,这是她的读者所以钟爱她的缘由。而在本书中,池莉的笔法进一步成熟,更加溶于生活。
  •   看封面和书名,以为是一个女人的故事呢。原来是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特别是女退伍军人蜜姐这个形象,很特别,写女兵的本来就少,还是退伍的,就更少了。另外两个女人页不一般,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生活给她们许多伤疤,她们还得看着伤疤自我疗伤,生活依旧……
  •   在订书的时候,对《她的城》的名字有些不解,因为这个名字不太符合我们平时的说话习惯。书到了,看目录《她的城》《肯的坡》《香烟灰》《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毛巾》,让我想起两个词:张爱玲、小资。因为这两个词离我的生活太远,所以想看的动力并不大。 还是开始看了。第一个故事就让我身临其境的进入了那个热情、真实、无奈、坚强的城市武汉。当然,这种感觉是随着主人公当过兵的蜜姐和乖乖女逢春的故事展开而渐渐产生的。逢春好似琼瑶故事里的人,感情细腻,对于逢春的激动、委屈、无声痛哭,她老板蜜姐----一个丈夫生病去世、自己要照顾全家老少三人生活的豪爽女子所做的就是“不理睬”“憋死她”,因为“谁容易?全世界就逢春一个人委屈?蜜姐觉得可笑”。随着故事的发展,逢春为什么会来蜜姐的擦鞋店、蜜姐和丈夫宋江涛的关系如何等一个个谜团一点点向读者展开了。读着读着,会被蜜姐、蜜姐的婆婆还有宋江涛等人的豪爽、大气所折服,他们所做的真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当然,故事中也有关于武汉的描述,关于人情世故的分析,让人佩服作者的观察细致和精确领悟。 《肯的坡》《金盏菊与兰花指》很短,就像王菲那首《浮躁》短而有趣,荡漾着青春的青涩和闪烁着童年的天真。 《香烟灰》就有历史背景了,是文革前后的几个人的经历。在大变革中,怎样掌控命运?当婚姻和前程两者选的话,会因为前程而娶一个不爱的人吗?好的婚姻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主人公詹国滨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男孩如何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少年英雄,然后如何在文革中进退,如何选择婚姻,最后如何成了一个很多人唾弃的失败的人,然而为什么直到他去世还会有一个女子对他念念不忘?这个多元的故事会带给人很多思索。 《托尔斯泰毛巾》是这本书中最长的故事。故事很接地气,主要是围绕一个社区装修房子展开的。主要人物就有好几个,娓娓叙述,纹丝不乱。其中的故事真意,每人读了相信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很好的故事,就是觉得用“托尔斯泰毛巾”作为题目,似乎不能照顾到全篇,还会让人产生“高贵文雅、不接地气”的错觉。 读完才明白,书名《她的城》既是指多个女主人公各自所生活的城市,又指作者自己喜欢的武汉,名字其实挺富含感情的。 很喜欢这本书,物超所值,收获良多。
  •    五个故事,《她的城》最普通,不知是否开篇之作,池莉尚未进入状态?写女人友谊部分勉强过关,只是最后揭开盅,婚外情源于悲哀的无性婚姻,感觉怪怪的,丈夫是GAY的情节安排,仿佛为了追上时下的潮流,硬加上去的。
      
      但是《她的城》作为书名是非常亮眼的安排,让人一见倾心,至少我是因此买的这本书,也许这是这个故事最大的作用。
      
      《肯的坡》非常简单的一篇,内地学生初入香港的心理描绘&港人独特思维方式,惟妙惟肖刻画入微,用词简洁下笔举重若轻,正是这章恢复了我对池莉的信心和对本书的期待。
      
      《香烟灰》充满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匆匆的无奈感,平淡的口吻静静地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是性格还是命运的悲剧?说不清,总之心里堵得慌,不要轻视身边任何一个看似邋遢无趣甚至有点恶毒委琐的老人,他也有过热热闹闹的青春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是现在一切都如香烟燃尽,只能从灰烬中依稀重温昔日的荣光。
      
      《金盏菊与兰花指》,很可爱很童趣,让我想起池莉写女儿的那些书,母亲独特的敏感温柔,我觉得所有的女孩儿应该都能对果果的一天会心一笑。
      
      《托尔斯泰围巾》最熟悉的池莉,写老汉口的居民,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我们都是市井小民最关心的也不过柴米油盐,可是我们也有情怀,或许是对人情世故朴素的认知固执的坚守,也许是老扁担身处最底层对精神世界的向往。这些于池莉都是信手拈来,读来最亲切,也是全书中情节最完整故事最流畅的压阵之作。
  •   池莉,是武汉市文联主席,作品很多,都是与实际生活很贴切的内容,改变了不少部作品,最熟悉的就是《生活秀》。这部作品是写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她的城:看池莉的书总是带着对武汉的这种情感去读,以前的生活秀还是在自己的青葱岁月里看电视剧,当时只是特别喜欢女主角的爽朗。而这次,她的城,我看到的却是武汉这座城市所独有的大情怀。喜欢的是武汉这座大城市里无比的包容性,可以有逢春那样的年轻人一度的白领生活可以快捷看着高档,却也可以呈现给你逢春随环境变化而来的成熟圆润,可以有着女人间那种不语而明的亲密,闺蜜间的把酒言欢,还有那种人与商家之间往来的熟悉。那座城,离奇地素未与我谋面,却又在我的脑海中如此鲜活。 那座城,记取了欢乐与泪水,记取了得意与失意,记取了幸福与痛苦,记取的就是我们不得不直面的人生。
  •   本书除池莉2011年最新力作《她的城》外,尚收录了《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围巾》《香烟灰》《肯的坡》五个中短篇,香灰烟不错,虽然未去过武汉,但是通过使我它更加了解武汉
  •   同一座城市,不同的三个女人,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命运……心里藏着不同的城。当面对感情与世俗、婚姻与道德,痛苦与重生的冲突,经历婚姻带给她们的伤痛时,池莉会告诉你,女人是带着怎样的韧性,相互扶持,走出黑暗!
  •   第一次这么认真看池莉的小说。这本书有好几个故事,分别是《金盏菊与兰花指》《托尔斯泰围巾》《香烟灰》《肯的坡》。我最喜欢的还是书中的第一个故事《她的城》,围绕着三个神奇的女人来展开,其中蜜姐这个角色写的特经典。
  •   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女人要谈人生了。女人一旦做了好朋友,一旦喝到一定程度,总归要谈人生这个话题。蜜姐给逢春讲了影响她人生的三个人:一个是宋江涛,一个是宋江涛的母亲,一个是某人。 逢春问:&"某人是什么人?&" 蜜姐说:&"我是不会说他名字的。我绝对不会说。我只告诉你:他就是我人生的某人。&" 逢春说:&"好吧那就某人。&" 逢春想:噢!噢!噢!蜜姐也有情况呢! 宋江涛是水塔街最豪爽的男人,他的豪爽不是一般的豪爽,那气派就简直水塔街是他们家的,只要朋友需要都可以赠人,从街道到住房,无不可以。那时候,水塔街一街的男孩子,有多少在他家吃饭和睡觉。他妈总是用大蒸笼蒸饭。周源就是其中一个。宋家在水塔街那威望,那相当于中国的毛主席。宋家当年在联保里有整整三栋大房子,最后被剥夺到只剩下零落的三间了。就这三间房,朋友结婚没地方,宋江涛挥手就让出一间。这就是宋江涛的无敌魅力。蜜姐与宋江涛在水塔街是青梅竹马一起玩大,两人之间也没有说什么谈恋爱。就只是水塔街大人小孩都认为他们必然是夫妻。蜜姐16岁被部队招去做文艺兵,消息传开,巷子口顽童就朝蜜姐喊&"宋江涛老婆要当兵了!&"宋江涛在家里大摆酒宴为蜜姐送行,当着几大桌子的朋友,宋江涛举杯讲话,说:&"现在搞反了:解放前是妹送情郎去当兵,解放后是哥送情妹去当兵。蜜丫,站起来,我告诉你,就算你这一去千万里,就算你十年八载才回来,我都等你,回来结婚。&"就是这样,一诺千金,宋江涛足足等了八年整,30岁才结婚。宋江涛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他不容得蜜姐以为自己不是他的老婆,水塔街街坊也都不承认还有什么别人家的女儿比蜜姐配宋江涛跟更合适,他们就这样是佳偶天成。 至于大家都知道宋江涛在汉正街窗帘大世界摸女人屁股捏女人奶子,没错!宋江涛就是这样一个人,嘻嘻哈哈,大大咧咧,没心没肺,要身边一天到晚有朋友打围,没有人就心慌,招都要招一大堆人,请别人吃了喝了还不晓得那些人姓甚名谁?窗帘大世界的大姑娘小嫂子都喜欢宋江涛。她们需要帮忙,宋江涛是随叫随到,他死都不要让女人没面子的。蜜姐什么都看着眼里什么都知道。他们夫妇相知到都无需用嘴巴说的。蜜姐也不高兴也烦恼也寂寞也吵闹,但是她更知道如果宋江涛哪一天发现自己在女人堆里没有了魅力,他宁可一头撞死。他们这对夫妻,最后是做成了知音。默契到宋江涛发现蜜姐外面有了人,先是他爆炸般痛苦一阵子以后,又爆炸般放开:他跑去找到某人与人一番推心置腹拜了把兄弟。后来宋江涛生了癌症,第一个打电话就给某人,要某人答应他照顾蜜姐一辈子。临终之前,宋江涛再一次要求某人答应他,某人说:&"我答应。&"宋江涛才放心咽气。这就是宋江涛。他没有更好的机会继承父辈在水塔街的宏业,也算不辱家门是做了一个豪气冲天的人。这个人就是蜜姐的老公宋江涛。如果时光倒流,一切重头开始,宋江涛肯定还是蜜姐的老公。宋江涛蜜姐就夫妻一场,竟从来没有说过&"爱&"字。他们就是夫妇。夫妇就是夫妇,不可解释,就好比水就叫水,雨就叫雨,冰就叫冰,不能混淆,名称就是本命。 听到这里,逢春已经潸然泪下。她碰碰蜜姐的手,要蜜姐原谅她昨晚臭不懂事的胡说八道。蜜姐淡然一笑,哪里还会计较。 女人的话一多起来,就像放鸽子一样开敞了鸽子笼,一群群鸽子,高高飞出去,又在空中忽地一个回转,飞来飞去,千回百转,总是围绕人生这个主题,来回旋舞。 宋江涛的母亲,蜜姐的婆婆,被蜜姐称为&"这个女人&"。蜜姐说:这个女人啊!只能用我们从前在巷子里唱的儿歌来形容她:这个女人不是人,她是神仙下凡尘。她自然也是从大姑娘女学生做过来的,可是对于水塔街街坊邻居来说,她是从嫁到宋家才有的女人,似那董永从天而?的七仙女,又似那许仙的深山蛇精白娘子。汉口市立女中毕业,就在汉口平安医院做病案管理员做了一辈子。若干年里,宋家住房一再被挤占分割;文化大革命中,宋江涛父亲跳楼自杀,她都顺其自然,她没有发疯没有发狂,没有哭天抢地,没有自暴自弃。她孤儿寡母不觉得凄惶单薄,她也把儿子养得体面豪爽潇洒就像家中男人还在。儿子拿所剩无几的房子送给朋友结婚一送就再没有归还,她也无一个字的怨天尤人。几十年来是再大再小的事情,这个女人都安静面对,就没有人看见她的惊天动地或者地覆天翻,总是事情该怎样就怎样地顺了过去,不觉得自己有天大?屈。蜜姐有了某人,相好七年够漫长的外遇,这女人分明知道,硬是可以当作不知道一样,连一点脸色都不给蜜姐看,也一句夹枪带棒的话没有。不假装不知道,也不说自己知道。让蜜姐一点尴尬也没有。 蜜姐讲宋江涛,没有眼泪。讲她婆婆到这里,倒眼睛潮红,水花花碎在睫毛上了。逢春泪水就更多了,从宋江涛那里就开始一路流淌过来。 这个女人啊!她不仅不说蜜姐坏话,还尽管把好都放在蜜姐身上。随便给儿子买什么,都是说你妈妈买的。儿子8岁生日,某人陪蜜姐去广东进货,一对情侣就在广州游山玩水,蜜姐完全把儿子那天生日忘记了。晚上忽然接到儿子电话,儿子接通电话就啧啧亲蜜姐,说:&"妈妈我今天全班最酷,穿上了正宗耐克鞋!谢谢妈妈!妈妈辛苦了!&"原来又是这女人背地里做好事。能够把违心的好事做到心甘情愿,不由人不欠她的情!因此蜜姐与某人相好整整七年,任凭某人苦苦追求软硬兼施,有个生日还盛大隆重地送了满床玫瑰,是流行歌曲里唱的九百九十九朵。可蜜姐硬是无法把&"离婚&"两个字说出口。后来宋江涛病逝,只头七一过,这女人就关上房门与蜜姐谈了,说话是极其平和简单,只说&"蜜丫你还年轻,有合适的人就不要有顾虑,可以再走一步了。&"这可是她自己儿子宋江涛的头七啊,尸骨未寒啊,她就可以这样宽厚地成全别人。蜜姐把这话一听,就扑通给婆婆跪下了。当时连蜜姐自己都吓一跳:怎么给人下跪了?眼前蜜姐怎么能够离开婆婆去嫁人?!把耕辛里房子带走?!把儿子带走?!就剩下她一个老人一间联保里破旧老房子?在婚姻上,蜜姐是不可以再走一步了! 蜜姐对逢春感叹:&"你不晓得这从前的人啊,旧社会过来的老人啊,真是仁义道德!真会做人啊!你再硬的心肠,在她面前都只能化成水。&" 蜜姐擦鞋店,原来是这个女人整出来的。是后来一年年过去,这个女人见蜜姐并无再嫁之意,终日在耕辛里小家看韩剧日剧,抽上了烟,又胃病重了,瘦得只剩一把骨头,走路随风飘。这个女人,啥也不多问,当时已经80岁,却看世界清晰如面,知道怎么挽救蜜姐。就把她自己居住的联保里的一小块地方,请人重新改建了,自己住上阁楼去,硬是挤出来一个小门面。那两扇面对大街封闭了38年的大门,由一个80岁的老人把它朝着大街打开了!从此蜜姐重新开始做生意。 逢春大开眼界了。许多她苦思苦想猜不透的问题她得到答案了。此一刻,她再想想水塔街联保里和蜜姐擦鞋店,都觉得与昨天完全不同了。逢春再看蜜姐,也觉得与以往完全不同。
  •   第一次读池莉的书,第一次对武汉有了感情上的认识。书里〈她的城〉和〈香烟灰〉这两个故事触动特别深。她的城,三个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女人,老太太的从容宽厚,蜜姐的豪爽仗义,逢春的懵懂脱变,纵然生活不断考验不断催残,但是她们的心一点一点筑建起城墙,用各自的方式去保护所爱之人,去面对各种困窘磨难,那一座女人内心之城。
    在布吉的沙滩椅上看了〈香烟灰〉,出于对文革那段期间故事的好奇,沿着作者平实通俗环节紧扣的情节,一气呵成看完了。以致双腿晒得通红,后来脱了两层皮。
  •   池莉的文都是与实际生活很贴切的内容,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相互扶持,互相理解,努力以最好的姿态生活下去。
  •   她的城(当当网全国独家)(池莉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 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
  •   池莉是妈妈比较喜欢的作家,文笔非常好。这本书是买来送给妈妈的,妈妈收到后很高兴。这本书讲述了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的故事。妈妈特别喜欢。
  •   池莉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 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写的很现实,喜欢
  •   作为一名女性作家,池莉长于对女性心灵的挖掘。《她的城》亦不例外,这篇小说继承了她以往的风格但又有其独特之处。《她的城》并列展示了同一时空下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汉口女人生活。她们在琐碎的生活中暂得安宁,顺着庸常的轨迹忙忙碌碌。如果生活一直这样继续,也不失为一种幸福。但是,当命运之神在不经意间开了个小玩笑,于是,一切都变了。对生活认识简单的她们不得不在生活的围城中挣扎实现美丽而又痛苦的变身,最终在迷茫的围城中寻求精神的突围,寻找精神的慰藉,给生活以希望。
  •   池莉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引人思考,她的城,大武汉,弥漫着一股特有的江水的味道,陈旧的破败的的冗沉的城。看了她的文章,你会很想重新去看看这座你可能已经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城,去发现原来你未曾知道的地方。
    内容自是很好,文章中《她的城》与《香烟灰》尤佳,婚姻里的不幸与城市纠缠在一起,结局总是淡淡的江水。
    书的包装比想象中简陋些,没有想象中那么精致,不过一切还好,书承载的最重要的还是内涵。
  •   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
    喜欢描述的武汉老武汉的生活,籍由池莉的笔更进一步熟悉了武汉。在她的文字里,把武汉的前世今生都挖掘得那么精彩。我理解武汉人民的火辣个性,还不知道武汉那些有故事的老街道,池莉使武汉这座城市在我眼里更加亲切可爱了,也在在许多读者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   一直以来很喜欢池莉女士的作品,先后买了很多她的单行本或者专集,包括这本《她的城》。池莉女士的文字很美,有些东西读来很有味道,能够触动我们的内心,谢谢她这么多年的坚持与投入,与广大读者分享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带给大家美的享受。作品里的蜜姐,逢春都叫人喜欢,生活里,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很多类似的人,与她们的性格有很多重叠的地方,生动形象,我还很喜欢那位婆婆,睿智善良慈祥的她,就像是我们大家自己的妈妈一样。
  •   因为读过之前的作品"所以",所以见到池莉的新作品毫不犹豫的出手,"她的城"让我丝毫没有失望,很喜欢.
    池莉特有的语言方式,一眼就可认出.市井小人物的大生活,有伤有痛,有滋有味.
    蜜姐,逢春;可爱的小女孩虞硕果,一点点忧伤的肯的坡...五味杂陈,又身临其境。作家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感动着我。
  •   字里行间写出了很细腻的感情~~~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属于自己的小秘密~是值得守护的一座城~~此外每天生活的熟悉的城市 在池莉的笔下也显得更有魅力~~~
  •   其他看池莉并没有很多
    大概十年前追着电视剧看了《来来往往》的原著
    但是很喜欢她
    她应该算是女性作家里面
    下笔较硬的了(呵呵,是我看得太少)
    立足于一个城市
    都围绕这个城市
    代表这个城市
    代言着这个城市
    池莉就是武汉的城市文学
    内内外外要把这个城市挖个遍
    (她算是畅销作家里面除了一线城市外地当红作家吧,这句话说起来有些别扭
    这次中短篇集
    《她的城》看得出新
    至少当我看到GAY这个词出现时候
    是惊讶的,突然间像是作者赶了场年轻的潮流
    其实全然不是,同性恋在任何时代都有
    只是在最近几年在国内才比较大规模的浮出水面而已
    然后《肯的坡》
    因为下个月刚好要去香港几天
    于是我就莫名的给自己的行程加上了香港大学这个景点
    《托尔斯泰的围巾》我很喜欢
    觉得这本小说以它做结尾
    厚重,真实
    最近也在思考这样的问题
    五篇中短篇
    还真是“三长两短”
  •   池莉的文字,从容而优雅,有着女性特有的温暖和细腻。她的小说,《她的城》能让女性渐渐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明白如何活出精彩和幸福;《香烟灰》能让人看到历史的机遇与内心的正当或不正当的渴求如何塑造着自己的命运;《肯的坡》能使我们去关注人与人之间一些看似不经意却又有无限美好的情感……读它,心会静,会明朗!
  •   是几个个中篇小说串起来的一本书,或者叫短片小说而已唷。一本书里有好几个故事呢,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故事给我感触比较深,好想池莉能把第一个故事写完唷,蜜姐真是个有血有肉的角色,这性格我喜欢,是小说中的人物,这样的人在现实中也是能左右逢源的,能洞晓他人心理,替别人着想。却也带着人性,在为逢春做决定的时候,也考虑首先要保护好自己,这才是真实的人性。没有人会傻傻的不顾及自己的去帮助别人,连自己都不考虑的人,想必也不能更好的帮助到别人吧。最后一个故事是写池莉自己生活的小区里发生的关于一个扁担工的故事,人与人的魅力,不因为你是教授你是作家或者你只是一个苦力工而受到影响,扁担工只是一个挑扁担的,三年五年,七年八年,最后用自己点点滴滴木讷而诚挚的行为在这个小区门口成功的“垄断”了破烂。并且个人的魅力不一定能世袭传承,扁担工的儿子就没有这样的品德。看完这个故事,感慨万千,对于一个当年青年,本人算稍微会看点书的人,在这样快节奏的城市里生活打工,许多人已经没有耐心,也没有精力去看书,特别是纸质的书。反倒觉得你看了这么多书又怎样,能让你加工资么,能让你的工作突飞猛进么?确实,真的不能,但是,我知道,读书能潜移默化的改变我自己。自己的内在,说不清是心态,是气质,或者是什么,总之我就喜欢看书。如同一个扁担工一样,扁担工每次到池莉家收旧的书报,都是对知识恭敬的态度。一个扁担工那么敬重文字,却最后还只是个穷死病死的扁担工,可那又如何。他就是那么让人敬重
  •   最喜欢的故事是她的城,金盏菊与兰花指,还有托尔斯泰围巾。。。喜欢蜜姐婆婆,莫不吱声却一切了然于心的睿智女人,。。
  •   很早以前就听说,池莉是女性情感的专家,这是我买的第一本池莉的作品。总的来说,本书真的值得一读,特别是受情感困扰的现代女性。外观整洁大方,纸质厚实,肯定是正货。《她的城》讲述的是不同几个情感的故事。卷首语: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座城池。第一个故事就叫做“她的城”,而我感触最深的是“香烟灰”。文中的那句“其实你就是香烟灰,你以为自己还有火呢,其实连自己都照亮不了”让我苦笑不得。好的作品不会断言错对,却叫人思考:究竟要选择何种方式去生活,是坚守梦想,还是想现实缴械投降。现实永远比书本来的要精彩。生活不是非A即B的选择题,现实蒙着面纱,梦想是隔岸的火。
    总的来说,《她的城》是一部很不错的作品。它把真实的生活撕开在你的面前,或温馨,或血淋淋。
  •   池莉的书一直我都有收藏,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书中写得很细腻,写作手法也很吸引读者往下读的欲望,值得女人慢慢品读!
  •   最大的感受是,池莉深深的爱着武汉这座城市,爱它的历史,爱它的现在,爱它的繁华,爱它的市井。从未去过武汉,从书中已感受到武汉人的倔强和爽郎,带着那么一丝的泼辣。最后一篇《托尔斯泰的围巾》让我十分心酸,老扁担是一代民工的缩影,像是我们的父辈,吃尽人间苦愁,却不被理解,清醒的人总是痛苦的。
  •   池莉的书不是第一次购买了,每每都会被她的文字所感动,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
  •   每个女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池莉这本书让人感概万千。
  •   在网上逛,突然发现池莉又出书了,还因为她不出书了呢。
    一口气读完了,然后又给我发小看了。本来是让他买一本,支持一下池莉。但是他已经来不及想看了,然后又像我一样地一口气读完了。我在武汉待过几年。对那里有一些了解。但是池莉笔下的这个场景、这个人物,却没有碰到,也许是不爱关心。但是武汉人的那种风貌还真的就是那样的。看着两个女人的对话,就像置身在汉正街头。很真的生活,很真的人生,婚姻、爱情,喜悦、无奈,心酸和伤痛,一直在蔓延……生活还将继续,人应该有一贯的韧性。
  •   我是从小在这本书中池莉描写的城市和街道长大的,看到她小说里描述的场景和人物都感觉格外熟悉,那热闹的江滩,飞转的陀螺,挺立的水塔,嘹亮的密姐,大大咧咧的张华,还有偶尔几句只有武汉人才懂的方言,这些场景仿佛就在我身边,这些人物就是我身边的街坊邻居,他们功利现实却心地善良,他们刀子嘴豆腐心,他们爱面子会死撑到底,他们喜欢吹牛自得其乐,这就是大多数武汉人的特点,池莉却把这些细微的特点融入到小说的人物中刻画的如此深刻,非我简单的几个词能够概括,这就是武汉人,这就是武汉这个城市的特点,我喜欢这本小说,虽然我已经远离故乡生活,但作者那种源于生活,深刻的写作功力令我佩服,我从短短几个短篇小说中看到了武汉整个城市的缩影。虽然不是那么美丽,虽然还有一些哀伤,可是那就是武汉人曾经真实的生活。
  •   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什么的都宣传口号,刺激读者的购欲望,不过读过之后,感觉池莉的文字确实越来越老辣了,不动声色的讲故事,却让人沉浸其中。
  •   一直喜欢读池莉的文字。在她的笔下总能看到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
    其实,每一个女人,心底都有一座城池。
    她的城,我们的城……
  •   池莉的最新作品,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需要被守护的城
  •   印象中是第一次读池莉,她的文字不是那种扭捏或小清新派,而是不加修饰 的写实派。 《她的城》刻画人物心理和故事情 节,节奏和 尺度都拿捏得恰好,也无半 句赘言。池莉所要 诉说的,不仅仅是爱 情,或友情,或亲情。她 在讲女人生活 的方方面面,她刻画了三个不同 年龄阶 段的女人,面临的生活现状,和心理感 受。在同一时空出现的女人,从暗自忖 度对方 的心,到将内心的纠结或敞亮,,在月夜下。她们看见了 彼此的坚强,独立和 豁达,并从中得到 了一种隐隐的动力。 生活便是如此,很多事情不在你我 掌控,但生 活还会继续,还会恢复它本 来的样子。许多个 完美至瑧,亦或悲痛 欲绝的当时,都只不过是 时间长河中的 一粒细沙,会被河水淘洗,直至 磨灭。 所以,我们何必执着于当时。
  •   这是我看池莉女士的第一部作品。在此之前对她没有任何了解。但读完这本书,我确定我被她的文字征服了。
    没有多么浓重的色彩,没有矫揉造作,很平淡的文字,就像是不相干的人在讲述身边发生的小故事。发生在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身上,最普通的事情。
    于我而言,感触最大的不是《她的城》,而且最后一篇《托尔斯泰围巾》。描述一个坚守自己原则的老农民形象。市井的嘈杂,人心的冷漠。


    ps.书的质量还是可以的,起码确定不是盗版。字体偏小,但不影响阅读。 推荐:4星。
  •   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命运以特定的形式将她们纠缠在一起。通过她们的故事,感受武汉,领悟女人的心。
  •   总是无法想象如果有一本小说的场景就在身边会是怎样?之前看到的所有的所谓欧洲、美国、西湖之类的背景,心倒是可以放得开阔,无条件的去接纳作者为自己所描述的一切美好或丑陋。 但是看池莉的书却不行,因为每一段故事,总会出现那么一两个自己熟悉到骨子里的字眼,如汉口。武汉的四年时光,才是自己真正的开始体验生活的日子。所以对于武汉有那么一种深入骨子里的感情与包容。
  •   她的城。每个女子心中的孤城。“人生也就是这样没有道理了。”很不错的书,既是名家之作,必有可贵之处。之前不曾看过池莉的书,只闻其名,今天有幸买到,相信定时不负四年蛰伏之作。
  •   池莉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 ,还没看完,已经被吸引了
  •   池莉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喜欢她的作品。
  •   池莉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 果然非同凡响
  •   当代作家的作品很好读,池莉蛰伏四年的最新力作,也算了解点当代文学点滴吧!
  •   池莉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作者,处处都留有武汉特色,我觉得武汉的读者看着会更有感触吧。本书一共讲5个故事,最让我喜欢的还是最后一个《托尔斯泰围巾》,但是这个故事并不是新的,而是2004年稿,2005年修订的,在我购买的文集《看麦娘》这本书里出现过,但是再看一遍感触也还是很深。《香烟灰》也不错,人的命运,谁知道呢。
  •   本书里面收录了池莉的一篇旧作《托尔斯泰的围巾》,对比现在,更能深深体会到池莉的变化。由《水与火缠绵》时代的一往无前,到《所以》时代的冷眼旁观,到现在《她的城》,带了一种温情。可喜。
  •   许多年来,池莉一直在小说里描画着武汉这座江城的市景图。她蘸着江城的节奏和温度,写紫陌红尘中的烦恼人生,笔下鲜活起来的是江城大辣辣的女子、以及与这样的女子相比顿显失色的男人们……新作《她的城》是池莉的中短篇小说集,故事依然是城中人的凡生琐记,各有精彩,最妙的却是这书名。随着她的作品一路看下来,仿佛随着池莉的脚步游览她所属的这座城池,到《她的城》这一站,深入了腹地,抬起头来,才品味出,这城也正属于她。捡漏买的,只花了五元,非常划算哦~~
  •   一直以来喜欢池莉的作品!
    这部也没有让人失望!
    看似琐碎的文字,但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
    一气读完!掩卷,人物如在眼前.
  •   对池莉的作品一直比较关注,这次的她的城是老公买给我的,花了3天时间看完的。
    作品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她看似平淡但是会让人对生活产生思考,其中寓意要人自己慢慢品味,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我想在作品中感悟出来的东西也会不同。
  •   记不清楚是哪个作家在他书的前言里面谈过“悲悯”这个话题,写书的,写的是人性,写着写着,就写到了天下苍生,写到了悲悯旁边,这似乎,是每个作家最后的归宿。池莉的书,看了很多年了,虽然不完整,但是这种变化也一直是看着,到了《她的城》,池莉似乎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蜕变了,过去最喜欢她写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这本书也是个小合集,里面好多故事,最喜欢的还是开篇第一个故事“她的城”,又哭又笑的女人的日子,值得一看。
  •   引用一段别人的评论:“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女性的独立自主,婚姻逐渐成为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女性比男性更重视婚姻,女性更注重自身的尊严和自由。”无论蜜姐的婆婆,蜜姐还是逢春,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维护自己心中的“城”。
  •   几个中短篇编成了一个集子,最喜欢同名的第一篇--她的城。
    男男女女,不管是实写的蜜姐、逢春,还是虚写的宋江涛,均是个性鲜明,有血有肉,有末梢神经。
    喜欢蜜姐的婆婆,那个水波不惊的老妇人,一辈子风风雨雨,都安静从容地面对,顺其自然。
    喜欢蜜姐,一个自强自爱的女人,热心,细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该做什么。
    喜欢逢春,内敛恬静包容。
    ......
    学着做一个内心有爱的,水波不惊的女子。
  •   池莉一直很喜欢的 刚开始以为是长篇呢 打开才发现是一本合集 一致认为只有女人才懂女人 每个女人都是一座城 这里面住着他的爱人~
  •   第三次看池莉的书了。她生完孩子,文风还是没变。书里的逢春和蜜姐是不一样的人物,但是个性鲜明。 虽然挺短小的文章,但是回味起来还是挺有感觉的。
  •   池莉的文章总是武汉那座城,让我对武汉的人和事有了新的认识。
  •   喜欢池莉的原因是我喜欢她的细腻,《金盏菊与兰花指》很小的一件事情,让她描述的是那样的亲切,不由得让我想起我那快到四岁的女儿。
  •   很不错\'以前也很喜欢池莉\'一口气看完了她的城\'在武汉生活过的话会更有感觉\'很喜欢武汉这座城市
  •   很现实很压抑,她的城,女人男人的一辈子就在池莉的小故事里浓缩成了精华。没有过多华丽丽或者尖酸刻薄的语言,但是情到深处自然感,好事儿大家都会扑哧一笑,看到伤心处也会掩面哭泣。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受益匪浅吧!
  •   估计生活在武汉的人读池莉的书更加理解池莉所描写的那些武汉的生活,很喜欢池莉的书,无论故事中的主人公如何经历大风大浪怎么波折,最后都是池莉式的充满寓意的平淡收场,平淡的收场却给我们不平淡的感悟,其实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是平凡的人,最终是趋于平淡的生活!你所不关心的路人甲路人乙,甚至是那卑微的老扁担都有着另一个你接触不到得世界!
    见仁见智吧!池莉教我们的是感悟身边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件微小的事.....
  •   从小姐你早到来来往往,到生活秀,喜欢池莉的作品已经很多年了。生活是灰色的,是真是的,也是充满生活的方式,这是池莉沉寂多年之后的有一部小说集,推荐给喜欢看小说的朋友
  •   一直喜欢池莉的风格,总是在生活处,小人物中看到大智慧,引人深思.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托尔斯泰围巾>,一个普通的老扁担,能在贫困的生活中保持自己的个性和修养,保持自己的兴趣.每每想起那条围巾,总让人感慨不已.他用自己的静默,用他的坚持,向人们证明他的志与气!
  •   池莉的每一部作品里面都透露出浓浓的武汉人,武汉女人的性格和生活。无论是叙事还是描述都是那么让人身临其境,如果你在武汉呆过,这种感觉就能很快把你待会江汉路,江滩,吉庆街或者是汉正街。每一篇读过都觉得舒心畅快。
  •   陆陆续续把池莉多年的小说都读完了,这是怎样的一种笔法呢,看完让人意犹未尽,总是觉得这不应该是结尾,还应该继续下去,终于有一天豁然开朗,哦,原来她写的都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些文章里的人都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套用一句话吧:“生活再继续,激情从未停滞”。
  •   一直都喜欢池莉的作品,大学在武汉念的对那个城市也挺有感情,这本书当然也不会错啦,很好看的书,由几个小故事组成的,但是每个都很精彩,可能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总有一个会触动你心底吧,总之我是被感动了,好书!
  •   都说婚姻是围城,在这座城里,女人们各有各的幸福,各有各的不幸……而唯一不变的是池莉那一如既往的文字,以及她笔下那一如既往的真实和对心灵的触动。
  •   一直大爱池莉的小说,通俗、真实、能够让人引起共鸣。“她的城”依旧延续经典做派,叙述城市巷口“平凡女人”身上的“平凡事”。
  •   第一次读池莉的文字。
    特别喜欢。
    不想细说太多,
    细小的故事透出很多很多
    其实,真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城。
  •   喜欢池莉的作品,所有的作品都读过,但是池莉今年很少写书,这本蛰伏了四年的作品内容很好,值得阅读
  •   是池莉的风格,喜欢蜜姐
  •   刚看完《她的城》,放着音乐,时而躺着时而坐着一口气看完了这篇,很Enjoy,感慨还是我上学时读到的池莉。这篇故事还是延续了池莉的小纠结、大现实的故事轮廓。继续enjoy的赏读其余的篇幅---
  •   老扁担只是个来城里帮装修队担扁担的,后来为生计成了个捡破烂的,但任何时候他都尊严地活着,租住在极小的空间里,依然腾出地儿将他喜欢的各类杂志书籍一一理好堆着,让人心生敬畏,他喜欢托尔斯泰,学大家弄了个围巾而终不得。感谢池莉从善良的角度刻画了他,否则变成孔乙己也说不定。
  •   喜欢池莉的文字,一页页翻过去,一篇篇读过去,看到的全是女人的灵魂。最喜欢这本书里的《托尔斯泰围巾》。
  •   三个女人一台戏,这样的生活在池莉笔下渐次展开,难言之隐,彻心之痛,无一不是心酸和泪水。就像是在写我们的生活,写我们周围的人,从生活的表面写到人的内心里去。写人的心里自我克服,自我斗争,自我煎熬。在伤心欲碎抱着死的念想的时候,又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希望。正当好好开始新的人生,拼搏奋斗一番时,又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女人就是一个世界,三个女人就是N个人生。也行这就是生活吧,哪能总随人愿,心想事就成?酸甜苦辣咸,时时在品味。
  •   “她的城(当当网全国独家)(池莉蛰..”很好
  •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座城堡,自立为王,喜欢池莉这座城.
  •   之前去过武汉两次,感觉是一个很古老的城市,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可是故事的来源确实一无所知。这几天看了池莉的书,突然觉得找到了一些感觉。应该是由这些经历了无数变迁的人编写的这个城市。很有感觉的小故事把武汉的记忆一点点的拼接在一起。
  •   都市繁华,人间烟火,在池莉的小说中总能淋漓尽致的体现。
    这就是生活
  •   看的第一本池莉的书,很喜欢。书中印象最深的两篇是香烟灰和列夫托尔斯泰围巾,看完会思考很久。
  •   三个不同时代、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武汉女人生活在在汉水之畔的这座城市中,为我们上演了一幕幕好戏,在这好戏中是否发现自己的身影呢?
  •   朴实的文字,浓浓的生活味道,小故事中的大温情。在我们身边,原来有那多的故事存在,喜欢池莉的小说。
  •   还可以里面是池莉一贯的风格,没有爱情只有很现实的生活。里面《托尔斯泰的围巾》最让我感动,生活中看到人性的善和坚强
  •   池莉的书总是和她的人一样,温柔婉约,小说的风格也是这样,一股股小女人的清新味道,很不错,
  •   难得的周末,便是这本书陪伴了我。题目起的不伦不类,却深的我意。

    大以为每读一本书,便是与或薄或厚的一踏文纸的缘分,也是与作者跨却千山万水的交谈。与池莉是首次,虽晚于三毛,严歌苓又或者毕淑敏,我却更相信这是相逢适时。

    我不了解武汉,却佩服作者热辣辣的文字,犀利像是深秋的第一缕冷气,冷清舒爽,干干脆脆;浑然天成,又似精心的操控。每一个人物的使命感,生活感以及存在感是那么强,那么热烈,以至于觉得芸芸众生,那么容易又那么难。

    说人生,我太年轻,尚开始游走于社会的最初边缘,生老病死婚嫁生养等等一干大事也只识得第一桩。然,却深以为作者的文字里折射出的人生百态及酸甜苦辣的哲学,总有一天我也会经历,那时候也许会以别种的形式记载人生,也许过的糊涂,但希望看的通透。

    有太多的感慨,千言万语道不尽。只知和池莉的缘分刚开始,漫长久。

    2012-02-11
  •   书中好几个故事,都还是池莉以往的风格,依然喜欢,她的城和生活秀挺像的。
  •   小市民,应该是一个贬义词,大概是被人称作俗人的人。
    然而池莉正是着笔于这些人物,他们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小算盘,大智慧。那些得意,失落。那些坚强,坚持。
    仿佛平静的水面,池莉却能给我们看下面的暗流潜流。真正是已经到了世事洞明的地步了。
  •   我已经开始第二遍读她的城,我尤其喜欢其中的前三篇短篇小说,细腻入微,又处处透着大气,写实性很强。池莉的书我买了也几本,计划要全买上,认真拜读。很喜欢。
  •   以前看过池莉的。。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本书价格**然很优惠,,内容目前才看了她的城,觉得挺好的,喜欢里面女主人公的婆婆。。
  •   看池莉的小说,来怀念武汉,因为那也曾经是我的城。
  •   池莉在一次访谈中说:“《她的城》出来了,我不敢翻开新年的第一期《中国作家》。写作生涯以来,头一次忐忑不安,生怕与自己的小说猛然面对而发现它不是我的所要。这个构思,早有了,是我许多种子里头的一粒,准备在合适季节,从容撒播和细细耕耘。”当我也怀着忐忑的心情把书读完时,我不知道这书是不是已经达到作者的期望,但是我知道她没有让读者失望。
  •   池莉确实是把市井写到了圆润自如的境界。她以平民化的叙事立场对市民的世俗生活、市民的文化心理予以了充分的理解和相当的同情。
  •   看了她的城,真不错,早晨都不想起床上班了,呵呵,喜欢蜜姐的气场,觉得那是经历后所独有的智慧与气场,还有婆婆的那种宽容与坚持,喜欢女孩子的美丽善良,忘了女孩叫什么名字了,不过她骂蜜姐那里有点子讨厌,整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武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