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维特之烦恼

出版时间:2011-2  出版社:北京燕山  作者:歌德  页数:260  字数:27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沃尔夫冈·歌德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长寿者,他一生共度过了八十二个春秋。他生于一七四九年,逝世于一八三二年,今年,世纪末的最后一年是他诞生的二百五十周年,德国把今年定为歌德年。在德国,也在世界的范围里举行了各种纪念活动,对这位伟大的诗人、思想家表达尊敬之情。  歌德生活在一个发生了一系列震撼世界的巨大历史事件的时代:七年战争、美国独立、法国革命、拿破仑的兴起和覆灭、一八三○年的六月革命。他是这个动荡时代的见证人。海涅曾说过,世界想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于是创造了歌德。歌德就成了这个世界的一面镜子。他自己在一首格言诗中这样写道:“生活在世界历史中的人,难道他应该把自己顾怜,哪怕是瞬间?谁锲而不舍把目光盯住时代,他才可以议论,才配写出诗篇。”这样在他的笔下,呈现出的是时代的风云,剖析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描绘的是万物的运动和发展,探索的是生活的真谛。创作的冲动,无法遏止的激情,穷究底蕴的永远追求,伴随着他漫长的一生。  歌德一生写了数以千计的诗歌,十数部戏剧,数量众多的长短篇,卷帙浩繁的自然科学著作以及大量的散文,书信以及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最为重要的当然是悲剧《浮士德》、一些优美脍炙人口的诗歌,以及他的长篇小说。歌德共写了三部长篇:《少年维特之烦恼》、《亲合力》以及《维廉·麦斯特》(分为《维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维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在这个集子里我们收了他的前两部。《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青年时代的作品,而《亲合力》则是他晚年的一部力作。  现将这两部作品分别介绍如下:  歌德一七六五年在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一七六八年因病辍学。一七七○年进斯特拉斯堡大学去完成学业。就在斯特拉斯堡期间,他认识了已在德国文坛上享有盛名的赫尔德尔。他俩的结识标志着德国一次文学革命的开始,这就是当时在德国引起巨大反响的狂飙突进运动。赫尔德尔是这一文学运动的理论上的倡导者,纲领的制定者;歌德则是它的文学实践的代表者和高擎这一运动的旗手。崇尚自然,崇拜天才,推崇民族意识,渴求冲破精神和物质束缚,疾呼反抗,要求自由,这些精神充溢在狂飙突进作家的作品之中,而歌德在此期间创作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狂飙突进运动精神体现得最为充分、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部代表性作品。  与歌德的大多数作品一样,这部《少年维特之烦恼》是他本人爱情生活的一次折光。一七七二年五月,大学毕业的歌德前往帝国法院的所在地魏茨拉实习。他在这座小城居留了仅五个月的时光,却使他陷入几乎导致轻生的爱情旋涡。他在一次舞会上遇上了一个法官的女儿夏绿蒂·布夫,并对她一见钟情;但这爱情一开始就注定是无望的,她是他好友凯斯特涅的未婚妻。对夏绿蒂的无法遏止的爱使歌德异常痛苦,他曾几度想以自杀求得解脱。但他最终克制了这个愚蠢的念头,不辞而别,离开了魏茨拉。诀别了令他魂牵梦萦的女人。  歌德回到法兰克福不久,就得知自己的朋友耶鲁撒冷在魏茨拉因恋友人之妻无望而借凯斯特涅的手枪自杀的消息。相同的感情,相同的遭遇,在歌德的内心激起了创作的冲动,他手不释笔,在四周之内就完成了这部书信体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部小说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故事,歌德本人曾用了这样一段话对它做了概括:“我描写了一个有着深沉细腻情感和真正观察力的年轻人,他陷入迷惘的梦幻中不能自拔,在沉思冥想中慢慢毁灭自己,直到最后被不幸的激情,特别是被一种无止境的爱情所粉碎,用一颗弹丸射入自己的脑袋。”小说的情节十分简单,年轻的维特来到一个小镇,这里的自然风光,淳朴的民风,天真快乐的儿童给予他极大的快乐。在一次舞会上他认识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少女,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令他倾倒。从此时起,他便沉醉于对绿蒂的爱恋之中。绿蒂也喜欢他,但不能给予爱的回报,她已与维特的朋友阿尔伯特定婚。维特陷入了一种尴尬和痛苦的境地,他毅然离开此地,力图从事业上得到解脱,有所成就,然而鄙陋的环境,污浊的人际关系,压抑个性、窒息自由的现存秩序,使他无法忍受。才能无法施展,感情无处寄托,对绿蒂的思念,这一切又把他驱回绿蒂身边。这时绿蒂业已结婚,他决定以死殉情,用向阿尔伯特借来的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从这个简单的情节中,读者可以看到主人公维特身上既有歌德本人也有耶鲁撒冷的影子。但维特既不是歌德也不是耶鲁撒冷。他是狂飙突进运动时代的一个形象,体现出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他要摆脱传统的束缚,精神上的桎梏,渴求自由,张扬自我。但是现实社会的鄙俗使他只有在对大自然的领略中,在与天真的儿童的交往中,在阅读荷马的作品中得到慰藉。就是在这种心态下,他认识了绿蒂。对于他说来,她就是自然、质朴和美的化身,是他的精神寄托,逃避现实的避难质。当他意识到爱的无望,他重返社会,想成就一番事业,使爱得到升华,使自己得到解脱。但这个社会不见容于他,他也更加憎恶这个社会,于是被逼回到绿蒂的身边,酿成了一场悲剧。他的自杀是一种反抗,这是一个生活中的弱者、精神上的强者的惟一出路。他用自杀宣告了同社会的决裂,控诉了这样一个社会对他这样的青年人的压抑和窒息。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才能理解恩格斯对这部作品所做的论断:这部小说“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功绩”。  这部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体写成的,这种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心理和迷惘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袒露心扉,毫无矫饰,毫不做作,无论是主人公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糖神上的极度震动。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一出版就使年轻一代如痴如狂,有的与维特遭遇相仿的人甚至轻生而死。这部作品产生了如此大的影响,歌德本人就此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适逢其时的缘故。就像爆炸一只地雷只需一点导火索那样,这次在读者中引起的爆炸也是这样,之所以如此强烈,是因为每一个抱有无法平息的激情和想像的苦恼的青年人,现在都一下子爆发出来。”歌德的这段话并没有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去揭示《少年维特之烦恼》产生影响的原因,但却清楚地指出了这部作品的时代感和早已潜伏在青年中间对社会的抗议和反抗。  这部小说的出现一方面受到了狂飙突进作家和年轻一代人的狂热欢迎,另一方面也引起反动势力和晚期启蒙主义者的责难。汉堡的一个正统派牧师著文要求查禁“这部广为流传的毒草”;一个名叫尼克莱的启蒙运动作家为了减弱《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竟然写了一部《少年维特之喜悦》。这些攻击、查禁、诋毁、仿作都已成为历史的笑柄,而这部作品已成为德意志民族文学中的珍品,世界文学宝库中永远熠熠生辉的瑰宝。  《亲合力》如《少年维特之烦恼》一样,也是歌德本人的爱的经历的一次折光。一八○七年歌德在耶纳见到正是十八岁的美丽少女米娜·海尔茨利布,他早在她儿童时代就认识了她,再度相逢使歌德对她产生了一种爱慕之情。时年歌德五十八岁,他在那时写的一些十四行诗中流露出他对这个妩媚少女的炽烈情感。但是理智的堤坝阻止了激情波涛的一再冲击,那时距他与乌尔庇尤举行结婚仪式仅仅一年。歌德以一种断念的人生哲学抗击本性力量的进逼。他把对她的爱和爱带来的欢乐与痛苦倾注到那些十四行诗歌中,把他的激情和断念倾泻进这部《亲合力》里,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重新赢得精神的解脱。在《年志》中,歌德曾这样透露他的心曲:“《潘多拉》和《亲合力》一样,表达了匮乏的痛苦之情。”这种匮乏就是爱的匮乏。他进一步写道:“没有人在这部长篇小说中会看不到一道深深的激情的伤口,这伤口害怕愈合,这颗心畏惧康复。”无疑的,歌德对米娜的爱孕育了这部作品的生命,没有他的这段爱的激情,就不会有这部《亲合力》。  然而,生活、经历、直观、材料并不能造就出一个伟大的作家,并非能就此创作出一部伟大的作品。一个伟大的作家只有超越自身、摆脱直观,他才能真正的把握现实,驾驭生活。席勒在一封给歌德的信里有段话说得精辟:“有两点是属于诗人和艺术家的:他超越现实,他停留在感官之内。这两点结合之处就是审美艺术。”歌德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清醒地有意识地把两者结合起来,既不把自己拘禁于感官之内,也不用想像去代替经历。在谈及这部作品时,歌德说过这样的话:“这部小说里没有一笔是没有经历过的,但也没有一笔是写怎样经历的。”这句话的前半句说明了作者感情上的真实,而后半句揭示出的是作者对经历的概括,对生活的提炼。他赋予这部作品以更多的自身之外的内容,使之有一种共性的东西。  歌德给这部作品冠上个《亲合力》这样一个显得有些怪的名字。什么是亲合力?这是瑞典化学家柏格曼采用的一个化学术语,它指物质间的亲合力量;原已结合的物质由于新的物质的加入,就会产生新的组合。正如人们为了说明自然科学中的现象经常借用伦理学上的比喻一样,歌德要用一个化学术语来解释一个伦理学上的问题,并借此来表达他的思想,如他本人所表明的:“象征地、冷静地去表现社会的关系及其冲突。”  小说的情节与“亲合力”这个术语是十分贴切的:一对青年时代相爱的男女,直到成年他们各自的配偶死去才得以结合,他们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庄园里。男主人公爱德华把他的一个朋友,一位上尉邀到庄园;而女主人公夏洛蒂也把自己的侄女奥狄莉接来同住。于是在这四个人中间就产生了情感上的纠葛。在爱德华和奥狄莉之间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而夏洛蒂和上尉也十分相悦。于是就导致爱德华夫妇之间的一种“婚姻中的精神上的破裂”;就是在做爱时也互把对方想像成自己的意中人。在这种势难维持下去的情况下,上尉离去。夏洛蒂借助断念摆脱了激情的困扰,爱德华投身战场,欲以死求得解脱。庄园里只剩下两个女人,这期间夏洛蒂生下了一个男孩,奇怪的是,孩子长得显示出一种双重的酷似:脸部像E尉,眼睛像奥狄莉。  爱德华并没有战死,他返回家园。他对奥狄莉爱得更加激烈,奥狄莉对爱德华也更加痴心。爱德华为了达到目的,焦急地把上尉请来,要使各方如愿以偿。夏洛蒂为了爱德华和奥狄莉的幸福,同意离婚,但不同意爱德华的安排。这时,奥狄莉由于激动,失手把孩子掉在水里淹死。她认为这是上帝的惩罚,绝食而死。几天之内,爱德华亦殉情死去。夏洛蒂把他俩葬在一起。两个相爱的人就这样并卧长眠。“倘若有朝一日他俩再度苏醒过来,那该是一个怎样欢乐的时刻啊!”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句话。  如何来理解这部作品?有的歌德研究者称,这是歌德所写的最捉摸不透的,也许是最多义的作品;有的说,这部小说必须逐章逐页解释才能理解。这表明,它的内涵丰富,给读者留下更大的思考空间。  《亲合力》是一部爱情悲剧。在我看来,歌德通过这样一个悲剧,这样一个道德事件表现了世纪交替时期人的价值观的变化和这种变化了的价值观与现存的秩序的’中突;展示了人的本性力量与传统的道德观念之间的一种悲剧式的较量。虽然歌德以一种冷静的客观的态度去描绘去叙述,然而我们却可以清楚地感觉到他对爱德华的“无条件的爱”,对奥狄莉的如痴如醉的爱,对上尉的克制,对夏洛蒂的断念及其身上的一种新人的性格,都怀着同情和赞许。换一个角度来看,这表明歌德对既定的,受宗教维护的婚姻关系的一种异议。十九世纪初,对现存的婚姻秩序提出激烈抗议和对传统道德的否定,是当时崛起的德国浪漫派作家的一个流行的主题,他们都以宣泄激情的方式来处理这样的题材。歌德与他们不同,他一方面对这样的婚姻关系持有异议,另一方面他又不赞成浪漫派的放纵情感、追求官能享乐、蔑视现存一切道德规范的行为,于是已逾花甲的歌德以自己的方式,即借助书中四个主人公的遭遇和结局,从正反两方面来表明断念的重要性。通过断念,人可以恢复内心的失衡,避免激情带来的不幸,从而在道德上使自己更加完善。断念是一种高尚的自愿的自我克制,歌德在这部作品中形象地表达了断念在个人感情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是这样来理解《亲合力》的,读者,你呢?  高中甫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五日

内容概要

《少年维特之烦恼》是歌德本人爱情生活的一次折光。一七七二年五月,大学毕业的歌德前往帝国法院的所在地魏茨拉实习。他在这座小城居留了仅五个月的时光,却使他陷入几乎导致轻生的爱情旋涡。他在一次舞会上遇上了一个法官的女儿夏绿蒂·布夫,并对她一见钟情;但这爱情一开始就注定是无望的,她是他好友凯斯特涅的未婚妻。对夏绿蒂的无法遏止的爱使歌德异常痛苦,他曾几度想以自杀求得解脱。但他最终克制了这个愚蠢的念头,不辞而别,离开了魏茨拉。诀别了令他魂牵梦萦的女人……
《亲合力》讲述了:一对青年时代相爱的男女,直到成年他们各自的配偶死去才得以结合,他们幸福地生活在自己的庄园里。男主人公爱德华把他的一个朋友,一位上尉邀到庄园;而女主人公夏洛蒂也把自己的侄女奥狄莉接来同住。于是在这四个人中间就产生了情感上的纠葛。在爱德华和奥狄莉之间产生了炽烈的爱情,而夏洛蒂和上尉也十分相悦。于是就导致爱德华夫妇之间的一种“婚姻中的精神上的破裂”;就是在做爱时也互把对方想像成自己的意中人。在这种势难维持下去的情况下,上尉离去。夏洛蒂借助断念摆脱了激情的困扰,爱德华投身战场,欲以死求得解脱。庄园里只剩下两个女人,这期间夏洛蒂生下了一个男孩,奇怪的是,孩子长得显示出一种双重的酷似:脸部像E尉,眼睛像奥狄莉……

书籍目录

译序
少年维特之烦恼
亲合力

章节摘录

  第十四章  在此期间上尉收到了伯爵的来信,是一封含有双层意思的信,一层是指出一个美好的远景,前途不可限量,另一层则相反,纯为眼下着想,提出一项实在的提议,担任一个重要的宫廷事务方面的职务,职衔是少校,薪金可观,还有其他好处。因为种种不同的附带原因=有些情况尚不能明言。上尉向他的朋友也只是谈到了那些充满希望的远景,而对眼前可行的则没有透露。  他继续忙于当前的事务,并在暗中为他的离去使工作不受影响做准备。他现在自己也在安排,使某些事情能按时完成,以赶得上奥狄莉的生日。两个朋友虽然都没有明说,但很高兴在一起工作。爱德牮现在非常满意,由于有了预付的钱款,现金多了起来,整个工程进展得极为迅速。  把三个池塘连成一个湖,上尉对此极想劝阻。因为这样一来,下边的那条堤坝要加固,中间的两条要挖掉,整个事情从各方面来看是重大的,是值得考虑的。可两项工作彼此关联,业已开始。来了一个年轻的建筑师,他是上尉从前的学生,正是所希望的。他一方面聘用能干的师傅,一方面把工程承包出去,这样就能推动工作,并使工程的完全性和持久性得到保证。上尉为此暗暗感到欣喜,即便他离开此地,工作也会照样进行。他有他的原则,当自己承担的事没有完成时,在他的位置有人接替之前他是不能放手的。他看不起那些人,他们为了使人们感到他们的离去带来的影响,于是就把属于他们工作范围里的事情弄得乱七八糟;作为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者,他们甚至希望把事情毁掉,使工作无法继续下去。  这样,人们一直努力工作,以便赶得上庆祝奥狄莉的生日,但是人们却不明言,也不完全坦率地承认此事。按照夏洛蒂的看法,她虽然毫无嫉妒之心,但这不应当成为一个喜庆节日。奥狄莉年轻,她的幸运的处境,她同这家人的关系,使她没有权利在一天里成为女王。爱德华不愿谈及此事,因为这一切都出乎自然,到时会使人感到惊奇,令人高兴。  因此大家都默默地在这样的口实下取得了一致:在建成新居那天,要举行落成仪式,借此机会通知村民和朋友们前来庆祝,而不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  爱德华的爱恋可是没有止境的。正如他渴望把自己奉献给奥狄莉一样,他对她的关注、馈赠、许诺也没有节制。他到那一天想送给奥狄莉几件礼品,夏洛蒂提出的一些建议,他觉得过于寒酸。他同为他管理服装的仆人商量,此人与买卖人和经营流行商品的商人有经常的联系,对选择最能令人高兴的礼品和采用最佳的呈献礼品的方式非常熟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年维特之烦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9条)

 
 

  •   该书包含两篇小说,第一篇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很好。维特一见钟情的女子有自己的丈夫,因此注定他的爱热情真挚而绝望,心理描写深刻而生动。
  •   德国大诗人歌德的代表作非常值得一读,相信我,大凡读过这本书的人定会爱上男主人公维特,那纤细敏感、才华横溢的心灵怎能不吸引着我们呢?最后维特的悲剧虽然让我心痛不已但是这悲剧带来的是巨大的美感,在歌德笔下连死亡都是充满了优雅。
  •   《少年维特之烦恼》充满时代精神,触发和引爆了淤积在青年一代人心中对现实不满的火药,同时也表达了青年一代既憎恶社会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彷徨情绪,这正是当时形成感伤主义思潮的现实基础。
  •   本来是想买《少年维特之烦恼》,意想不到的是文中还附有《亲和力》,花了一本书的钱买了二本书,值了,给班级50位学生买的。
  •   年轻时的作品 满满的都是年轻的味道维特的爱情其实很圆满 死得也很平静加西亚 马尔克斯说死亡令我感到的唯一痛苦 便是不能为爱而死维特便不痛苦了 不是吗
  •   书没想象中厚、但还算可以、内附亲和力、很不错、歌德的作品值得提倡
  •   这是歌德的代表作品,而且是适合年轻人看
  •   书中附加的《亲合力》 如果没有 我或许永远不会读到这本书
  •   成长,烦恼,得与失,不断地得到与失去。
  •   给侄女的,她很喜欢
  •   很好的一本书,你值得购买啊。书中书写的内容让人产生共鸣~~~
  •   喜欢这本书,挺符合自己心情的,很棒的书
  •   还没看,但是看书的包装和封面就很喜欢了!
  •   很早就该看了,现在才来补……虽然已经是青年了,但仍旧需要学很多
  •   内容不错,很喜欢,封面不是很喜欢
  •   内容没来得及看,包装很精美,完全没有磕磕碰碰~很喜欢!
  •   很好,价格实惠,质量也还行,小孩很喜欢。。。。。。
  •   两篇,不错。赚了。
  •   这本书的翻译首先要赞一个,文笔太美了。文章也不错,值得反复品读。
  •   其实一本有两本的内容,很划算
  •   内容充实,送货速度快,封面无损,十分满意
  •   老师推荐,还没有看呢,封面不错的,希望内容也好~
  •   从一开始读名著的时候就看的是燕山出版社的绿颜色皮子的
  •   合适小孩子读
  •   书具体还没去翻看,但应该不错,是买给儿子的!
  •   隔日送到。书的质量不错。而且很便宜,值得买。
  •   各方面都不错,,书正在看 语言不错,好!
  •   还不错的书,以前看过了,现在是买来给妹妹看的
  •   书内容精彩,印刷质量好,看后受益匪浅。
  •   书很好,还实惠
  •   书还好,挺好看的
  •   还没看就被同事拿回家了,应该不错
  •   强烈
  •   还没看,应该不错,价格实惠就买了
  •   cheep
  •   不到一天就到货了。物美价廉。
  •   封面蛮漂亮
  •   帮同学买的,她很满意呢~
  •   以前看过的,现在买来回味和收藏
  •   也许会适合我
  •   封面有新意 不赖的
  •   不仅有《少年维特之烦恼》还有《亲合力》
  •   书算是物有所值了,但我想要的是单本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   = = 我可以说我还没怎么看过吗。。。但是歌德很风流啊
  •   维特这书我很喜欢
  •   爱情?友情?爱了就是爱了,没有什么对与错。是什么逼死了你,我的少年
  •   小孩喜欢看到的书
  •   写得很美,不过有点读不进去
  •   好作品,纸质很薄……
  •   没有因为价钱便宜的关系而质量不好哦 还没看 中间有插图 物有所值啦!
  •   只看梗概,早早过了那个年纪
  •   v是一本好书,有时间可以看看
  •   书的封面有点小破损,整体还不错。
  •   书很好,翻译不错,买得值
  •   外国文学史上的学习之物啊……
  •   还行吧,后面一大部分其实是另一本书。所谓的图片也只是偶尔几张黑白的图片而已。。。
  •   包装挺好的,也很便宜啊
  •   间距太小了,看起来很头疼,还有一拿回来封皮就有折痕。
  •   ok哦
  •   过了少年了,还是烦恼多多啊;慢慢体会吧
  •   总体说来没有传说中的那么令人神往,可能是我这个大俗人已经无可救药了吧
  •   书的质量不好 很粗糙 失望
  •   还行,封面包装得挺好,但是里面的纸张有些劣质。不过只要书好就行了
  •   还没有看不知道如何
  •   印刷重页了!
  •   次数的封面看起来有些古老,不过里面内容还不错
  •   纸质不怎么样、字也太密了、很符合这个价钱、、
  •   还没看多少,刚看了序,翻译的不好,另外歌德的作品以为读起来像诗歌散文一样,但感觉像流水账,难道是我错了?
  •   里面怎么有两个故事,也不标明一下 二百多页只有九十多页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