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全三册)

出版时间:2004-7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唐浩明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版,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有人说简直近乎奇迹。究其原因,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巨大影响的人物,被急视达半个多世纪,因为本书的出版才重新被人正视,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要归功于作者康浩明的努力。以曾国潘为主人公的长篇历史小说不是没有过。但是,唐浩明精心研究曾国藩近二十年,心得独具而学养深厚,厚积而薄发,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为錾凿,精雕细刻,呕心沥血,历五度寒署,始有是书。本书在题材的选择处理和对历史人物的观照把握上极具开拓性。作者跳出“三立完人”和“汉奸卖国贼刽子手”的传统习见,从对文物历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它摒弃了非甲即乙的简单是非判断,对史实的处理上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将主人公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在时代急流的漩涡上起伏浮沉,忧乐荣枯,从而成功地塑了这个有着复杂多重人格、集功罪于一身的晚清重臣的文学形象。同时还塑了左宗棠、李鸿章、李秀成竺一批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作品气魄宏阔,主题深刻,语言典雅,典章文物、历史风情的描写也真实准确,是一部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很有中国气派的史诗型作品。  曾国藩无疑是近代中国最显赫和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誉之则为圣相,谳之则为元凶。毛泽东青年时期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则更是终生奉之为楷模。然而,是什么缘故使得人们对曾国藩毁誉参半?又为什么曾国藩的家书、日记现在如此广泛地得以出版,成为学者乃至普通读者的案头常备书?唐浩明的这本《曾国藩》或许可以回答这个问题。

作者简介

唐浩明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6   民 族: 汉族  又名邓云生,1970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前身),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大前身)研究生部,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分配至岳麓书社从事编辑工作。先后任过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现任总编辑。近20年的编辑生涯中,主要从事湖南地方文献的整理编辑工作。 编辑出版的主要图书有:《曾国藩全集》、《胡林翼集》、《20世纪湖南文史资料文库》、《商用二十五史》,长篇历史小说《清宫艳》系列,《彭玉麟集》等。先后被评选为:全国首届中青年编辑、中国书业界十大新闻人物、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南省首届优秀出版专家。主要兼职有: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文史工作委员会副会长、湘潭大学及湖南商学院客座教授等。  主要著作: 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湖南文艺出版社、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台湾黎明文化公司出版  长篇历史小说《旷代逸才——杨度》  ——湖南文艺出版社、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台湾汉湘文化公司出版  长篇历史小说《张之洞》  ——人民文学出版社、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出版  获奖图书: 《曾国藩全集》  《从湘军士兵到共和国元帅》  《宝庆竹刻》   主要学术论文:  《朴素——庄子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载《华中师范学报》1984.4.  《曾国藩对人才的重视与知人善用》 载《湘大学报》1987年增刊  《曾国藩非汉奸卖国贼辨》 载《求索》1988.1.  《历史人物的文学形象塑造》 载《文学评论》1995.6.  《从诗歌创作看张之洞的真性情》 载台湾《历史月刊》1997.5.  《帝王之学:封建末世的背时学问》 载《理论与创作》1999.5.  《千金不换的回头浪子》 载《出版广角》2000.1.  《历史上的曾文正公与小说中的曾国藩》 载澳门《新华澳报》2000.11.1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奔丧遇险一  湘乡曾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二  波涛汹涌的洞庭湖中,杨载福只身救排三  摆棋摊子的康福  四  康家围棋子的不凡来历 五  喜得一人才  六  把这个清妖头押到长沙去砍了 七  哭倒在母亲的灵柩旁 八  蟒蛇精投胎的传说  九  刺客原来是康福的胞弟                                    第二章  长沙激战一  城隍菩萨守南门  二  康禄最先登上城墙  三  今日周亚夫  四  欧阳兆熊东山评左诗 五  计赚左宗棠 六  巡抚衙门里的鸿门宴 七  药王庙里出了前明的传国玉玺 八  左宗棠荐贤                                   第三章  墨絰出山一  谢绝了张亮基的邀请二  世无艰难,何来人杰三  接到严惩岳州失守的圣旨,张亮基晕死在    签押房里四  陈敷游说荷叶塘,给大丧中的曾府带来融    融喜气五  郭嵩焘剖析利害,密谋对策,促使曾国藩    墨絰出山                                 第四章  天王定都一  江宁失守,洪秀全称王二  天王开国的三件事:定都、朝拜、开科取士三  东王揽权,翼王献策 ……十一 重踏奔丧之路

章节摘录

书摘    “我慢慢跟哥细说吧!”康禄借着熹微的晨光,凝视着分别多时的兄长说,“哥离家一个多月后,洞庭湖涨大水,屋也垮了。我不知哥在何处,便和另外两个邻居结伴离家外出谋生。在外打短工,卖苦力,也难得一饱。有时想起自己空有一身本事,真冤枉了。莫说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是求得温饱都做不到,这样活着真受罪。半个月前,我在浏阳城外遇到一支人马,个个背刀拿枪的,威风凛凛,头上包着红黄包布。我想:这几天风传长毛打过来了,这不就是长毛吗?看他们挺胸昂首多神气!我有武功,只要参加进去,定然会比别人立的功劳多,日子过得会比现在舒心。不过我转念一想,爹一向教导我们,为人要堂堂正正,不义之财不能取,损人之事不能为,假若长毛真如官府所说的杀人放火,强抢虏掠,即使日子过得再好,我也不能和他们同流合污。为了试一下他们,我装病躺在路旁。这时又一支队伍过来,立时有几个长毛走出队伍,来到我身边说长道短。有的说这人病了,有的说这人或许是饿的。一会,从队伍中走出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看装束,像是他们的头领。那人从腰间取出一个小小的扁瓷瓶子,从瓶子里倒出几粒黑丸子,放到我的口里。又从身旁一个小长毛手上拿过葫芦,将葫芦中的水倒进我口中。说也奇怪,我本没病,但吞下这几粒黑丸子,觉得心里蛮舒服。那人和气地问我:‘小兄弟,好些吗?’我点点头。他又说:‘小兄弟,如果你能走路,最好和我们一起走段路,我们今晚就宿在前面不远的屋场里,在那里埋锅做饭,你吃点热汤热饭,病就会好的。’我心里想:都说长毛凶恶,这个长毛为何这样和善可亲?我跟他们一起向前走。旁边一个和我一般年纪的小长毛对我说:‘这是我们的金一正将军罗大纲。’我说:‘罗将军真好!’他说:‘我们太平军中的好人多得很。’我同那个小长毛聊天,得知他是全家投奔太平军的,太平军要杀掉贪官污吏,推翻朝廷,让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太平军中凡男子都是兄弟,凡女子都是姊妹,大家都信上帝,都是上帝的儿女,人人平等。这些话说得我心痒痒的,心想:倘若天下今后是这样的,那岂不是真正的太平了吗?这样的军队好,我决定投靠他们。我从他那里懂得许多新道理。到了宿营地,我见他们不抢不烧,也不威吓当地百姓。吃完饭,我找到罗将军,要跟他们一起干。罗将军爽快地答应了,问我有什么本事。我说棍棒刀枪,样样都会,并当场表演几手,罗将军见了哈哈笑。立即说:‘好小子,你的本事很高,你这几天暂时跟着我,等立了功,我升你做旅帅、师帅。’我们到达长沙,先头部队已经包围好些天了。罗将军要我送封信给浏阳征义堂。五天后我回来了。罗将军说他这几天到益阳、宁乡去了一趟,在路上捉了清妖一个大头头,名叫曾国藩。我忙说:‘曾国藩我知道,是个大官。’罗将军问:‘你认识他?’我说:‘没见过面,只听说过他。他现在哪儿?’罗将军说:‘可惜,他已逃走。他死了娘老子,一定回湘乡老家去了。我现在忙着打仗,没有空;若有空,我要追到湘乡去杀了他,也算是一个大功劳。’我自思这是立功的好机会,便向罗将军讨了这桩差使。昨晚我来到白杨坪,打听到曾国藩也是昨天到的,正在灵堂上守灵。灵堂里灯火通明,人来人往,不便动手。我一直匍匐在高墙上,等待时机。好不容易等到曾国藩出了灵堂,我赶忙放出一镖。谁知镖一出手,便发现了哥哥你!我心里很纳闷,哥怎么在这里?既然是哥哥在此,我便不发第二支镖。倘若不是因为哥哥在,曾国藩今天就没命了。哥,你怎么来到曾府的?”    康福便把这一路来的经过大致说给弟弟听,并劝告弟弟:“兄弟,我看曾国藩不是那种残民害国的贪官污吏,他是一个有学问、会识人的好官,你和我一起投靠曾国藩如何?”    康禄正色道:“哥,你这话差了。曾国藩是贪官是清官,你也不清楚,姑且不谈。这满人所建的清王朝,却是一个道道地地的坏朝廷。这点,哥以前也对我说过。曾国藩替满人效力,压迫我们汉人,你说该杀不该杀?我看哥还是就此和我一道投奔太平军,到罗将军麾下去杀贼立功。以哥的本领,要不了几年,就可以在太平军中当将军、总制。”    兄弟俩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康福担心时间一久,会引起曾府的怀疑,便说:“自古以来,兄弟不同道的多得很,既然为兄的不能劝说你,那我们就各走各的路吧!只是有一点,不论在哪边,我们都要谨遵父命,不做伤天害理、辱没康氏清白家风的事。”    “哥说的是。我走了,哥多珍重,后会有期。”    说罢,兄弟分手。康福直到看不见弟弟的背影后,才转身跑回曾府。    旅途劳累悸栗,加之熬了一夜,又添上这一番惊吓,曾国藩病倒了。就在曾国藩病卧床上的时候,省垣长沙已陷于猛烈的炮火之中。    第二章长沙激战        一城隍菩萨守南门    咸丰二年二月,从永昌突围出来的太平军将士,在天王洪秀全“上到小天堂,凡一概同打江山功勋亲臣,大则封丞相、检点、指挥、将军、侍卫,至小亦军帅职,累代世袭,龙袍角带在天朝”的诏命鼓舞下,北上荔浦、阳朔、桂林、兴安,从全州出广西境,一路惊天动地地杀进湖南。两个多月时间里,相继攻克永州、道州、江华、永明、宁远、蓝山、嘉禾、桂阳州、郴州等府州县,驻守在永州堵防的湖南提督余万清、游击瞿我谦,在太平军未到之前便弃城逃命。道州知州王揆一、永明知县常连亦仓皇出逃。江华知县刘兴桓、训导欧阳高,桂阳州知州李启诏被活捉杀头。巨大变动,震动湖南全省,也震动了朝廷。咸丰帝急命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钦差大臣原广西提督向荣火速追击。待到太平军攻下郴州后,赛尚阿才赶到永州,而向荣又与赛尚阿意见不合,称病居桂林按兵不动。湖广总督程采则奉命进驻衡州。朝廷又调广东高州镇总兵福兴带兵三千协助程采。为了要福兴卖命,又赶紧提拔他为广西提督。清廷料定太平军会从衡州北上,准备在衡州与郴州一带采取南北夹攻的战术,将太平军消灭在湖南。    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洞察清廷阴谋,改道走永兴、安仁、茶陵、攸县一路,七月底的一个夜晚,在攻克醴陵后,西王萧朝贵、翼王石达开率领五千先锋队,神不知鬼不觉地一举全歼驻长沙城外二十里的石马铺一千官军。次日清晨,军威凌厉的太平军将士来到长沙城下。仅在太平军来到城墙边一顿饭工夫前,城里才得到消息。因丢失数州县被革职尚未卸任的前巡抚骆秉章,火速下令紧闭七门。长沙城在明代时曾有九门,由北向东向南向西依次为:湘春门、新开门、小吴门、浏阳门、黄道门、德润门、驿步门、潮宗门、通货门。清初新开门、通货门堵死,便只剩下七门了。其中湘春门俗称北门,黄道门俗称南门,德润门俗称小西门,驿步门俗称大西门,潮宗门俗称草场门。这时,萧朝贵、石达开来到了南门外。一年多以前尚是紫荆山烧炭佬,今天已坐太平军领袖群第三把交椅的三十二岁汉子萧朝贵,伫马察看南门外地势。见妙高峰拔地而起,林木繁茂,如同一座巨大的营垒扎在南门外,但山上却无一兵一卒。朝贵心里冷笑:“清妖用兵如此,岂有不败之理!”他要亲兵传令,将大营设在妙高峰上,立即构筑炮台,加紧攻城部署。    就在这个时候,位于长沙城北又一村附近的巡抚衙门里,紧急军事会议正在召开。骆秉章虽被革职,但新巡抚张亮基刚卸下署云贵总督的职位,尚奔走在昆明至长沙的路上,他只得照旧管事。骆秉章在官场中浮沉二十来年,知道倘若长沙城保不住,那就不只是革职的事,而是要杀头的。他深恨太平军来得太快,若晚来十天半月,张亮基进了长沙,他就可以避开这个是非之地了,现在只得硬着头皮来应付。参加会议的有布政使潘铎、按察使岳兴阿、长沙知府梅不疑、长沙县令陈必业、善化县令王葆生。还有一位罗绕典,安化人,本是湖北巡抚,现丁忧在籍。因这几个月多事,罗绕典又是有名的干员,骆秉章便请他到长沙来帮忙。另外还有一个重要人物,就是接替余万清任提督的鲍起豹,派人去请,却不知到哪里去了。骆秉章不能等他,先分析长沙城里的兵力:老弱病残全加在一起尚有八千,另有江忠源的五百楚,号称劲旅,但可惜人太少。    “虽说有八千多人,怕也不是长毛的对手。”骆秉章忧虑地说。这段时期,骆秉章被长毛吓虚了胆,当了二十来年的官,还是第一次遇到大仗,从清晨到现在,惊魂未定。    “中丞不必忧虑。”说话的是善化知县王葆生,向来以知兵自命,他以为施展才能的机到了,“现在就打开府库,一面发放刀枪,一面发放银钱。凡男子五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的一律编排起来,分成几班,轮流守城。以长沙城居民之多,募三万五万不成问题。卑职愿承办此事。”    骆秉章对王葆生危急时刻能慷慨任事,甚是感激:“王明府主意很好。不过,民众平日未加训练,临危集中,毕竟只是鸟合之众。”    “乌合之众也好,可以壮兵丁之胆。”潘铎很赞赏王葆生的建议。    “王明府的办法立即照办,但还有更重要的一手,”这是罗绕典在发言,大家都转而听他的,“火速派人出城到湘潭去,调邓绍良带兵来救援。邓绍良的三千镇箪兵才是真正的精兵。”大家都说好,骆秉章立即叫巡捕派人出城。……

媒体关注与评论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粱启超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毛泽东  至于中文读书写字之法,在曾公家训与家书中言之甚详。你们如能详看其家训与家书,不特于国学有心得,必于精神道德皆可成为中国之政治家,不可以其时代已过而忽之也。  ——蒋介石

编辑推荐

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的出版,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响,有人说简直近乎奇迹。究其原因,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巨大影响的人物,被急视达半个多世纪,因为《曾国藩》(全3册)的出版才重新被人正视,是一个重要方面;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要归功于作者康浩明的努力。以曾国潘为主人公的长篇历史小说不是没有过。但是,唐浩明精心研究曾国藩近二十年,心得独具而学养深厚,厚积而薄发,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为錾凿,精雕细刻,呕心沥血,历五度寒署,始有是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国藩(全三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刚开始看了大家的评论,有点犹豫,但最后还是狠下心来买了,等书来了发现真的不错,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很欣慰
  •   书的印刷和装帧都不错。我们看到的封套内,是一个很高档的精装封面,内页纸张虽不是很厚,但是有韧性,不容折坏。刚看完了一本,很吸引人,而且作者很有古文底蕴,很多地方用词有点像古文的感觉。例如:59页,银子关下去后,各地救援长沙的。(第一次看到后,我还以为是错别字,“关”应该是“发”,后来看到多处出现,后来查了一下字典,关的解释是:旧指发给或支领薪饷)。本书有很多古文知识,很多对联,楹联。了解曾国潘的同时,品读到古人的名句。这套书对我来说很有收藏价值。
  •   这个版本挺不错的,就是太贵了,买了不后悔,看书真是一种享受
  •   今天上午刚刚收到。封面历史感十足,古典而厚重。而且字体大小适中,版面布局合理。超喜欢这个版本!嘿嘿内容看了以后再来评价~
  •   叙述性小说,还没看完,书本纸张一般
  •   书市精装书所以封皮是硬纸板的 但是第一册和第三册的封皮却是歪的,不平 懒的换了
  •   这套书值得所有爱好中华文化的人阅读希望唐老师能出更多如此好的作品 比如写一套关于中华民族的英雄 林则徐的书
  •   这个书虽然喜欢,但因为太忙,所以还没有完全看完呢,等看完再说吧。书本身的质量还是不错的。
  •   说这是精装,有点牵强。
  •   相当不错,描述的细致,很喜欢
  •   书质量很好~看着很舒服
  •   不错,值得购买,物有所值
  •   封面是硬纸板的,纸张很好,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书不像其他书一样很重的味道。如果物流的时候包装再坚固点就更好好了,因为书有小小的被挤压的痕迹。。。希望店家改进
  •   价格便宜,印刷也好。
  •   纸质有点薄,别的还好
  •   这书是精装的,非常结实,只不过运输的时候有点褶皱。
  •   写的蛮好的~虽然只看了20页。会继续看
  •   以为精装的比较好,没想到邮寄过来就是光秃秃的三本书,要说卖家用心的地就是三本书用根皮筋绑了一下,不过,貌似没多大的用处,因为外层的小塑料袋已经开口,我的书在中途没丢真是万幸,卖家辛苦啦。
  •   书签绳轻轻一抬就点下来了,运过来打开时下册的封面右下角给破了一个小角,就这样吧
  •   摆书架了,等有时间看看~
  •   曾经买过一套,送人
  •   感觉还不错,纸质也很好
  •   不错的历史故事书,正史
  •   写的精彩紧凑,但历史真实性不知
  •   曾国藩(增订本)(套装上中下册)
  •   书本质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