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张传燧  页数:172  

内容概要

  《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采用“教育流派——代表人物——生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的结构主线,主要介绍自先秦至清初影响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各个教育思想流派及其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与文化教育时间,展现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其状况。《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主要涵盖: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理学家、实学家等教育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韩愈、老子、庄子、墨子、朱熹、王夫之、颜元等十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点分析介绍儒家的启发诱导教育思想、道家的自然自主教育思想、墨家的科技创新教育思想、理学家的“置疑”、“自动”教育思想、实学家的“经世致用”功利教育思想。  《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对希望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的人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兼顾学术性与通俗性,规范性与流畅性的著作,可供师范院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和中小学教师阅读。

作者简介

  张传燧,1956年生于贵州石阡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先后获教育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副院长、课程与教学论、高等教育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课程论与教学论分会常务理事、全国教育史学会理事、湖南省教育学会教育史学会理事长、湖南省高等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出版学术专著近20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报》等全国性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40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多项科研与教学成果获全国、部、省级一、二等奖。主要著作有:《中国教学论史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课程与教学论》、《中国教育史》、《中国传统教育》、《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等。代表性论文有《教育到底应如何面对生活》、《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的反思与重构》、《论教育传统与教育创新》、《中国教学论发展的世纪回顾与前瞻》、《魏晋玄学教育思想研究》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儒家教育思想解读一、孔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人性论”(二)教育作用思想——“庶、富、教”与“习相远”(三)教育对象思想——“有教无类”(四)教育目标思想——“君子”与“成人”(五)道德教育思想——“仁者爱人”(六)课程与教学内容思想——“诗书礼乐”(七)教学过程思想(八)教学原则与方法思想(九)教师风范与教师思想二、孟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作用思想及其理论基础——“民本论”与“性善论”(二)教育理想人格目标思想——“人皆可以为尧舜”(三)教育内容思想——“教以人伦”(四)教学方法思想——“自求自得”与“引而不发”(五)教师素养思想——“乐教英才”三、荀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作用思想及其理论基础——“礼法论”与“性恶论”(二)教育培养目标思想——“始乎为士,终为圣人”(三)课程与教学思想——“诵经读礼”与“闻见知行”(四)道德教育思想——“节欲疏导”(五)教师思想——“尊师重傅”四、韩愈的教育思想(一)教育作用思想及其理论基础——性情三品说(二)“传道明道”与“就学愈明”的教育作用思想(三)以“道”为核心的教育内容思想(四)学习原则与方法思想——“勤学、博学、善学、深思”(五)教师思想第二章 道家教育思想解读一、老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道”及“人性论”(二)教育目的思想——“上士闻道勤行”(三)教育内容思想——“行不言之教”(四)教学过程思想——“观、明、玄览”(五)教育方法思想——“自然无为”(六)道德修养思想(七)教师思想二、庄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目标思想(二)教育作用思想——“睹无为之妙理,见自然之正性”(三)教学思想(四)贵师、重师思想第三章 墨家敦育思想解读一、教育作用思想及其理论基础——“强说人”与“染丝说”(一)“强说人”的教育社会作用思想(二)“染丝说”的教育个体作用思想二、教育目标思想——培养“兼士”、“贤士”三、教学思想(一)教育内容思想(二)教学原则思想四、道德教育思想(一)墨子“利本”道德教育的功利主义实质(二)墨子“利本”道德教育的层次结构(三)墨子“利本”道德教育的原则体系(四)墨子“利本”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五、教师思想第四章 理学教育思想解读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二)教育作用思想(三)教育阶段的划分及其教育思想(四)道德教育内容和方法思想(五)教学思想(六)养成教育思想二、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二)“气理体用、行先知后”的哲学思想(_一)“教本政末”、“习与性成”的教育作用思想(四)“学思相资”、“教必著行”的教学思想(五)“循天下之公”、“以正志为本”的道德教育思想(六)“恒其教事”、 “温故知新”的教师思想第五章 实学教育思想解读一、颜元的生平与教育活动及其背景(一)生平与教育实践活动(二)功利教育实践及其思想形成的发展背景二、批判理学教育的思想(一)揭露传统教育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二)批驳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三)抨击八股取士制度(四)批判“主静”的传统学校教育方法三、功利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学校乃人才之本”的教育地位作用思想(二)“实才实德之士”的教育培养目标思想(三)“真学实学”的课程内容思想(四)“习而必行”的教学方法思想(五)师生观——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四、附录:颜元在中外近现代课程变革中的地位及其影响(一)从世界近代教育改革看颜元(二)从中国近现代课程改革看颜元(三)跨越时空:颜元现象反思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三章 墨家敦育思想解读  三、教学思想  (一)教育内容思想  墨子的教育内容是服务于他的教育目的的。他从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实际和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来设计,对儒家的教学内容采取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不善者则弃之的态度。因此他所设置的课程内容与儒家教育内容既有相同的一面,也存在很大不同。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子为墨家私学确定了一套很有特色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行、言谈、道术”等几个方面。  1.“厚乎德行”的政治与道德教育  墨子很重视道德观念的教育。他将“兼爱”与“正义”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并看作是“上说下教”教育的根本内容,谆谆教导弟子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实施无差别无等级的“兼爱”。墨子认为,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存在“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而同时王公大人们在寻求着“三务”: “国家之富”、“人民之众”、 “刑政之治”。墨子有志于解决“三患”,实现“三务”,他根据不同的社会问题,采取不同的方针,提出了十大主张。这就是:通过“兼爱”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睦;通过“非攻”去除强凌弱、众欺寡的非正义征战;通过“尚贤”破除世袭特权,实行民众选举的贤人政治;通过“尚同”规范人们的道德习惯、统一人们的思想行动;通过“节用”、 “节葬”、“非乐”制止费民、耗财:通过“非命”鼓励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强不息;通过宣传“天志”、 “明鬼”表明天与神鬼有惩恶扬善的意志力量,以约束统治者的行为。这十大主张可概括为三个主要思想:兼爱、节用与神教。兼爱是核心,强调的是“相爱相利”,以及“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内容。墨子以这些内容来培养“兼士”高尚的思想品质和坚定的政治信念。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解读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