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2011年度佳作-鸣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漓江  作者:《萌芽》杂志社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然后我看到了自己的脸。就那么怪异地靠在一张陌生的脸旁边,带着熟悉的涂鸦的背景墙旁边,竟然还是微笑着的。我有些发愣地盯着照片,脑子里一片空白,我非常确信,我绝不是他妈的出了车祸后失忆的电视剧男主角。(贺伊曼《照相馆之昼》)她每次都说,就扔一次,正面留下,反面回家。于是,扔了一次,又一次,再一次。三打两胜,五打三胜,总归要扔出自己心里想要的结果来。把责任归为天意,然后心安理得地留下来陪她。(察察《扔硬币》)在她第一次短暂的苏醒里,我的心脏跳得很快,很激动,但是当她再次入睡后,我就陷入了一种长久的寂寥和愁绪之中。因为正是短暂的苏醒让我明白,妻子进入了一个我无法理解的世界。(韩旭《冬眠时代》)  一年一度的中国青春文学盛典,由50多位灵气逼人的青春实力派作家深情讲述,不拘一格的手法,个性十足的语言,鲜活吸引的情节,无一例外的精彩,共同记录我们这段奔放热烈的青春,这场美到心酸的爱恋,这份浑然天成的豪情,以及这颗躁动不安的少男少女心,是2011年度《萌芽》重量级作品的大集结,也是2011年中国青春文学原创成果的完美展现。张扬恣意的个性风和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给你百分百驻足的理由……  只要尽情自在地绽放过,我们的青春,就注定不会仅是一刹那的绚烂……

作者简介

  《萌芽》杂志创刊于1956年7月,是中国第一本青年原创文学刊物,至今已走过了50多年的辉煌历程。目前《萌芽》发行量已达50万份,是对中国青年深具影响力的一本原创文学杂志。1999年,萌芽联合13所著名高校合办中国权威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大赛发掘出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文化偶像,《萌芽》因而被誉为“80后偶像摇篮”

书籍目录

【小说家族】照相馆之昼·贺伊曼  破碎拼图·佚 名  吃竹子的男生·刘闻攀  你好,胖子,再见·金国栋  原谅我现在才明白·张雨涵  诺 言·鬼马星  栖息在月亮上的麻雀·连俊超  扔硬币·察 察  不诉离伤·孔 俊  未来曲·符 榕  泡面男爵·王若虚  冬眠时代·韩 旭  小蜜蜂·铁 头  不 朽·叶 姿  【纪实风】快意恩仇录·Ida  八卦者的剪贴簿·指间沙  从16岁到17岁!·毛豆子  后来的我变成了故乡的陌生人·陈虹羽  不怕死,只怕死得很难看·丁丽洁  粉红工厂不相信眼泪·张晓晗  【我说我在】一起飞吧·铁 头  【他乡手信】台湾流水·张怡微  娑婆韩国·刘 玥  寻找纽约·金秋野  【青春物语】命运三女神·徐 璐  吃 祸·陈虹羽  毕业一年·浅草千叶子  内 详·察 察  【私语词典】选择题·沈大成  高跟鞋·张晓晗  【第一类接触】铁 器·铁 头  我的水乡·江南山阴  圆圆是个好姑娘·王 佩  【咖啡吧】父亲与猫·丁楷镔  且将美食做情人·孙明璐  【文艺控】鸡仔小说给未知恋人的海盗电台·九九丸  各种纠结处·田艺苗  【成长记录】当你说起小时候·姚瑶  我就是这样的女孩·陈小璐  肩膀上的童年·孙焕秋  【校园清泉】QQ爱·另 维  【此情此景】再见马里奥·金秋野  【爱情笔记】时光,请等一等·张怡微  【Amazing惊奇】关于村上春树的一切·惊奇组  闲话江湖·惊奇组  投稿,有时候比投胎还难·王若虚  观 战·陈虹羽  我的阅读课·张怡微  游戏的人·小 饭  蔡骏,敏感的摩羯座小说家·惊奇组  我不喜欢灰姑娘·惊奇组  迟来的正义它也是正义·蒋嘉骅 惊奇组

章节摘录

  冬眠时代  韩旭  1  在人类开始冬眠的第十年,我的一本新书卖得不错,有了些积蓄,便打算带妻子到五百公里外的“绿河宫”过冬。过去三年来,这家国际级的冬休院认定我能负担他们的费用,每年都给我寄宣传单。现在,我不得不承认,这种商业上的耐心实在是卓有成效。  我给父母打了电话,希望他们也一起来。因为老年人冬眠时间短、所需养分不多的特点,绿河宫提出的价位稍低,而且带上的人多可以打折,所以我还能承担得起他们俩的费用。但在勤俭思想,以及年长者所共有的顽固念头的作用下,他们拒绝了。  “我和你妈睡家里不就得了,哪年不是这么过。”父亲在电话里说。“连店铺都收好了。”  “反正东西都收好了,你们俩过来也方便。”我说。  “不去,不去。你和筱清好好地过着就行。”  我叹了一口气。“那行,我也不劝你了。”我说,“让我妈来听电话。”  老实说,我并没有什么好嘱咐父母的。他们已经在自己的屋子里过冬十年,以后也将如此过下去。我只是想和他们多说说话而已,毕竟下次见面,至少得是来年二月的事。  当放下手机的时候,孟筱清,我的妻子,显然已经猜到了通话结果。她抱着双臂,给我投来一个隐含着责备和无奈的眼神。  “没办法,老人家就是说不动。”我说。  “我早让你当面和他们谈来着。要不现在开车过去那边?”  “真要过去了,不光说不动,还得让我妈留下来吃饭。”我系上安全带,望向她,“别再想了,这一次是属于我们两人的旅行。”  也许在潜意识里,我正徒劳地利用这最后一个句子来将这一切事情给浪漫化。她把手放下来,责备的神色在慢慢消褪。她坚持让我带上父母,而父母又坚持让我俩同行,这把我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家庭道德狭间里。无论如何,我更倾向于和妻子独行,因为这让我想起十二年前,我俩自驾车旅行度过的新婚蜜月。那时候还没有冬眠现象,我可以一整年的每一天都和她在一起,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年有近四分之一的时间没有任何实质性交流,得独立忍受那可恼的冬日的沉默。  开车出城后不久,她掏出食品袋,开始吃东西。冬眠者在入眠前几日的大量进食现象是一种本能反应,当他们这么做的时候,很难意识到自己的食量超过以往。这就好像给人安上了一个开关,一按下去,就发出了“吃!”的命令。我也不打扰她,只是偶尔用眼睛的余光看见她在吮手指。这只是路上的一餐,呆会儿还有一次晚餐,还有宵夜,而且这还只是“冬眠预备状态”的第一天。当然,考虑到在冬眠中的人很少会临时醒来进食(筱清的次数是五至八次),这也算不了什么了。  晚餐之后,我们找了一家小旅馆歇着。前台桌子上立着一个牌子:“本店服务人员皆为踏雪人,冬日无休提供服务”。  踏雪人。一个别扭的词,带有拘谨的想象力。在所有用来指称像我这样没有出现冬眠现象的人的词汇中,它是特别温和的一个。一开始,“常人”是最通行的称呼,但这显然对冬眠者有不敬之意,而“非冬眠者”这样带学究气的官方用语在民间又不受欢迎,于是便有了“踏雪人”之类的称呼。当你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用一个隐晦的词去指代“普通人”的时候,整个世界的社会学家和语义学家可有得折腾了。  我们的房间号是205。进屋之后,筱清站在窗户前。我从后面抱住了她。窗外并没有什么景色:一条空寂的公路,路边有表示离我们的目标城市还有十公里的路标;夜空在接近地平线的地方,泛起深海一般的幽蓝。  “我们住过这房间。”我说,“你还记得吗?”  “这儿?”  “没错。205号。”  “不记得了。”片刻后,她补充说,“肯定没住过,哪有这回事。”  有的,有的。这话我留在心里没说出来。长时间的冬眠可能会让动物的记忆受损,而冬眠者也会发生类似的情况。我不知道筱清每一年都会忘记些什么,只能从日常生活中一点一点地探查。虽然根据这十年她的记忆损失程度来推算,在我们度过此生前,她会忘记我的可能性是零,但这无法制止我的恐慌。就好像每到冬天,她入睡了,就会有那么一部分永远清醒不过来,滞留在睡梦里。  窗外的楼下,一辆车停在路边,走下来两个人,穿着蓝白色的“冬眠者权益维护协会”——简称冬权会——的制服。这个组织认为冬眠者是代表人类进化方向的高级人种,有过一些激进行为。既然这家旅馆号称雇员全部是踏雪人,便有可能遭到这些人的抗议,常见理由是:不给冬眠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筱清皱了皱眉头,拉上窗帘。  到了深夜,当我们快要熟睡的时候,剧烈的敲门声突然响起了。“我们是冬权会的,”门外有人说,“来做一项调查。”不知为何,难抑的愤怒从我心中涌起,我想从床上起身出门和那两家伙闹一闹,但筱清拉住了我的手臂,看着我的眼睛。于是我放弃了,躺回她的身边。  一张宣传单从门缝下塞了进来,就像泛着银光的刀片。我听见外面的人走远了。  “别管他们,”她说,“再过几天我就要睡着了。多花些时间和我在一起。”  这句话让我怒气全消了。说实话,我还能怎么办?  2  在那本使我的经济状况得以缓解,还带来一些社会效益的小说中,我用这样一段文字描述了十年前冬眠初现时,夜空中的那番异常景象:  “……持续闪烁的光线互相交织着,就像以夜空为幕布,画出了一副经纬图。每次间隔一秒的闪烁让人联想到心脏的搏动。一种冷的气息,远方的旅人从 风雪中带来的气息,笼罩住了每个仰头观看的人。也许是在过了半小时后,光线在闪烁中渐弱,最后消失,只留下仿佛银白色磷粉的微弱光点,而它们最终也隐没在夜空中最渺小的那些星星之中。”  实际上最终成书里没有这段话。编辑让我删掉了它们,因为他觉得任何对“冬眠之夜”的直接描写,都会影响销量。  “这事才过去十年,”他说,“有的人会觉得你写得很美,但肯定也有人读到这儿就会放下你的书。”  他是对的。战争,饥荒,洪灾,都不是区区十年就可以用个人情感使之淡化的东西,更何况“冬眠之夜”。从来没有具体的研究成果证明那一夜的异象和冬眠有直接联系(或者说,这类成果还不为我这样的凡人所知),但已知的冬眠者都是在那一夜之后才出现的。最早的说法是,天空中散落下了某种改变人体机能的物质,暴露于其中的人就成了冬眠者。这个说法很快就失去意义了,我就是一个反例。目睹那一切的时候,我和筱清都站在后院里。生活在小城市的我们,不会误认为眼前是想象力过于丰富的焰火晚会;我们清楚地知道发生了异常的事。但是好奇和不安糅杂起来,以非常尴尬的方式充塞着我们的内心,将讨论此事的兴致彻底压制下去。  冬眠现象没有很快地大幅度报道出来,所以在筱清的冬眠迹象刚刚浮现的时候,我一无所知,仓皇失措。起初她的食量增加了两倍,我还以为是为了驱散 那一晚的恐慌而产生的心理减压行为。这样的事情持续三天后,我发觉不对劲,便打算带她去医院,她也答应了。预备前行的前夜,她很早就入睡了,我当时还在书房写作。三个小时以后,我回到卧室,在她身边躺下。  然后我发现她的身体变冷了。  我完全地慌了神。我试图摇醒她,不成功。她的呼吸声缓慢、微弱,几乎听不见。我抓起电话,拨了急救号码。还不等对方开口,我就说:  “我老婆在睡觉,身子突然就凉了。救护车,快派救护车来。”  对于这句缺乏条理的话,对方的反应相当快:“她是在睡觉之后出现这种症状的吗?”后来我才知道,在官方公布冬眠存在之前,主要的医疗机构就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应对条例。  “是。而且她的呼吸很弱……”  “请问她最近有没有生别的病?”  这种冷静的询问态度让我气恼。我对着话筒大吼只要派救护车来就是,然后直接说出了自己的地址,把电话摔掉。我回到卧室,在地毯上坐下,看着她的脸,度过了一生中最漫长的十分钟。十分钟后,来的只是一个医生和一名护士,没有救护车,我却根本没有余心为此发火。  “您的爱人没事,”医生这么解释,“这是一种还没办法解释的生理现象,最近到处都有出现。现在不要移动她……”  这些话很难让一个十分钟前还以为妻子已经濒死的丈夫信服,但那一夜总算是度过了。政府声明出现在一周后,那时我已经了解到了足够的传言。声明里没有用“冬眠”这个词,因为当时还没人能保证,当气候改变,所有沉眠的人都能醒来。当然,事实让“冬眠”一词很快就拥有了权威性。  出于我浅薄且无聊的判断,随后应当是进入两千年来,人类历史上最混乱的一年。  ……

编辑推荐

  灵气逼人的实力派作家  青春文学超人气作品集结号  《萌芽》2011年度重量级作品大汇集  中国青春文学珍藏级年度巨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萌芽>>2011年度佳作-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一直都很喜欢萌芽
  •   不错的书,比较满意,价格也优惠
  •   非常好看,朋友非常喜欢
  •   萌芽2011
  •   好书正版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