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谭十记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  作者:马识途  页数:315  字数:3075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是著名作家马识途先生历时四十年创作的不朽名作。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川东某地的一个冷衙门,十个仕途失意又穷极无聊的小科员,以轮流摆“龙门阵”的方式,夜谈自己经历的种种的奇遇。官场中耸人听闻的奇人诡事,江湖草莽的怪异传闻,让闻者膛目结舌。在作者辛辣彻骨的黑色幽默中,民国年间川东地区的世相百态一览无余。

作者简介

马识途,1915年1月出生于四川(现重庆市)忠县石宝乡一书香门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中文系。马识途曾任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四川省“作协”主席职务。 
作为革命家与文学家双重身份的马识途,16岁便负笈出峡寻求救国之道,游学于京沪宁,投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冒着生命危险在“国统区”从事地下工作。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和抗日战争,领导了昆明“一二•一”运动,与胡绳同志一起创办了《大众报》。马识途曾先后担任过县委、中心县委书记、鄂西特委书记、滇南工委书记、四川省川康特委副书记等职。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曾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四川省建设委员会主任、厅长及中国科学院西南分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中共中央西南局宣传部副部长、科委副主

书籍目录

前记 不第秀才:冷板凳会缘起第一记 峨眉山人:破城记  第二记 三家村失:报销记  第三记 巴陵野老:盗官记  第四记 山城走卒:娶妾记  第五记 野狐禅师:禁烟记  第六记 羌江钓徒:沉河记  第七记 无是楼主:亲仇记  第八记 砚耕斋主:观花记  第九记 穷通道士:买牛记  第十记 不第秀才:踢踏记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李科员,哦,现在该叫他峨眉山人了,端起小酒杯,呷了一口冷酒,用指头夹起一颗盐黄豆放进嘴里,抹一下胡子,第一个摆起他的龙门阵来。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公务人员。——当然,这并不是说,我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公务人员了。哎,我凭什么能做一个大公务人员呢?大公务人员首先要那些去美国吃过牛奶面包的人才当得上。听说美国的牛奶面包就是好,只要吃得多了,人就会变得聪明起来。我们县里王大老爷家的王大少爷就是这样,他去美国很吃了几年牛奶面包。他对于牛奶面包当然就有深刻的研究,听说他因此写了一篇洋洋洒洒、凡两三万言的科学论文,题目是《牛奶放糖一定甜的机理初探》,他还因此得了一个硕士。他回国后,穿上假洋鬼子的衣服,手里提一根打狗棍——不,他们有一个文明词儿,叫什么“死踢客”,捧着大名片,名片上一面用中文印着美国什么大学的硕士头衔,一面印着一大片洋码子。他到这个衙门闯闯,到那个公馆走走,不费力气就捞到一个高级参议的差事,听说顶得上一个县太爷的身价呢。这当然是大公务人员了。我凭什么呢?再说,革过人家的命的人也可以当大公务人员。那几年喊革命喊得最凶的时候,我就看见有一些少年子弟,穿上一套哔叽中山装,跟着人家拿一面青天白日的小旗子,在街上喊“打倒”这个,那个“万岁”,或者提着石灰浆桶,在满墙涂些青天白日,写些什么“以党治国”的标语,不久他们就被送到庐山去上什么训练班去了,我们那里俗话叫做“进染缸”去了。几个月以后,不知道他们在那个染缸里染成了什么颜色,捧着一张题有“蒋中正赠”四个字的照片和一张金光闪闪的毕业证书回来,用玻璃框子装好,供在堂屋里。然后找一个空院子,在门口挂上县党部的招牌,拿一盒名片天天出去拜客吃茶,开口“本党”如何,闭口“领袖”怎样,于是他们就成为本县的大公务人员了。我年过六十,却从来没有革过人家的命,也没有进过染缸,凭什么能当大公务人员呢?当然,也还有没去美国吃过牛奶面包,也没机会去庐山进染缸的人,有朝一日,忽然阔了起来,当上大公务人员。我们县里有个有名的张公爷就是这样。那是因为凑巧他的爸爸妈妈给他生了一个好看的妹子,他把这个妹子打扮起来,送到交际场合里去招蜂引蝶,凑巧给某一个大官儿看中了,他也就爬在妹子的裙带上去加官晋爵,享受大公务人员的“光荣”了。呸!我是宁肯坐一辈子冷板凳,也不愿去领受这份“光荣”的。

编辑推荐

《夜谭十记:电影原型小说》:一部让姜义着迷的鬼才奇书  著名作家马识途代表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夜谭十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4条)

 
 

  •   《夜谭十记》是十个仕途失意又穷极无聊的小科员,志趣相投,成立了一个“冷板凳会”,以拈阄方式轮流摆“龙门阵”讲的十个故事,依次为《破城记》《报销记》《盗官记》《娶妾记》《禁烟记》《沉河记》《亲仇记》《观花记》《买牛记》《踢踏记》。这些故事,深刻揭露了上个世纪前半期社会的黑暗,官场的险恶,让人叹为观止。

    仅以前两个故事为例,小说说到当时的官员,“他们信仰的什么主义呢?说穿了不过是升官发财主义!”“所谓科员,就是那种以‘啃办公桌’为职业的人。无论天晴落雨,我们都要按时去‘啃’八个钟头。说有多少公事可办吧。不见得,大半时间都在喝茶,看陈年的上海黄色小报。”真是入木三分。

    说到官场的欺上瞒下,用大量事实罗列了县太爷的表现,“县太爷的创作天才和编谎话的本领,让我们十分吃惊。”至于那些视察委员,“物质上的补偿对于出来视察工作的委员们才具有切实的意义”,无官不贪成了当时社会的缩影。

    说到当时的报馆工作,书中写道:“其实那些新闻记者成天在这个衙门、那个公馆卖弄风情,百依百顺,不是粉饰太平,就是造谣生事。骗了自己,还要去骗老百姓。”“这些报纸其实不过是造谣公司。”讽刺的辛辣,可见一斑。

    其中的《盗官记》是电影《让子弹飞》的原型小说,看了电影,再读小说,别有一番滋味。
  •   大约十年前。《当代中国人》的作者李绍俊先生约我审稿时,我就见过他给马识途先生撰写的楹联。应该说,马老的文笔语言堪称精湛。加上姜文改编后的公映,更可让人们重新认识一下马识途笔下那些活灵活现的各色人等,以及在那个年代背景下的吣血的黑色幽默。不只是好书,还让读者了解了一个时代。
  •   是马识途的中篇小说集,其中有一篇《让子弹飞》,姜文将它拍成电影。
  •   川籍鬼才马识途的小说
    历时几十年写就
    语言平实而有质感
    强烈推荐
  •   马识途四川老乡啊,支持支持
  •   本来是因为姜文的电影才看的这本书,看完以后就成了马老的粉丝了。

    彻底被马老风趣幽默的方言故事震撼了,好久没这种想很快读完一本书的感觉了。

    但是毕竟时代不同,观念还是有些些差异,撇开这些不说,故事总是很有意思的!
  •   因为让子弹飞而买的小说,很不错,微型官场现形记。
  •   马老"夜谭十记"曲折的诞生过程,激发了我阅读这本书的欲望。故事不错,只是笔者思维很跳跃,阅读起来有些吃力。
  •   看了让子弹飞才买的,原文和电影改编挺多的,但各有千秋,都不错,作者的小说更平实些。这本书前后写了四十几年,写了毁毁了写的真难为作者了。
  •   不错哦~看了让子弹飞后 突然想看原著 买回后发现 和电影没什么可比较性呵呵呵 不过消遣一下很好~
  •   好像是很受欢迎的一本书,很不错啊,看了让子弹飞后才买的,故事很好看,了解一下以前中国这个病态社会
  •   是看了电影《让子弹飞》才想看一下原著的,真不错的一本书,每个故事的精彩极了。
  •   看文章还是看老作家带劲,文字功底好,书的意境宽广,谈到官场,简直就是官场现形记,甚至有借古讽今的感觉,人物描写也活灵活现,恨不能一口气谈完。
  •   因为电影《让子弹飞》才买的这本书,没想到里面的《破城记》那么精彩,还在继续阅读。
  •   电影《让子弹飞》,怕是已经从此脱胎换骨了
  •   我是看了《让子弹飞》才买这书的。不过里面《盗官记》的内容跟让子弹飞大不一样,同样是佳作
  •   《让子弹飞》对原著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和丰富,不过原著的各个故事照样也是跌宕起伏,很有趣,可能每一个故事只要加以包装,都可能拍出《让子弹飞》,甚至超过
  •   让子弹飞改的不少啊,很多过去的事,就是现在现实的反映
  •   姜文只学到了皮毛,电影永远没有原著精彩。人类之所以需要文学,因为文学有想象力
  •   看过了让子弹飞才买的,有方言,但很不错的小说。
  •   让子弹飞的热映,让这本书也跟着风生水起了,书还没收到,希望可以是本不错的小说
  •   看了让子弹飞,哈哈,想看看原版小说,真不错
  •   借子弹飞的能量销售,其实完全不这样也是一部非常好好的书。老马的书也看了一些,但是这个版本的方法真有点无奈发笑。总之,有更多的人看这样的好书也没有什么不好。
  •   10个故事各有千秋,犀利厚重,最喜欢的还是“让子弹飞”这个故事
  •   冲着让子弹飞才买的,挺有意思的故事
  •   既然能让姜文如此痴迷,那么我也想试试是否真的如此“给力”。书是买给男朋友的,拿到以后他很是激动啊。
  •   让子弹飞的原著,还不错
  •   冲着让子弹飞买的,还不错
  •   电影《让子弹费》好看,这本书更好看。
  •   给同学买的。自己也看了点,怎么说呢,同学觉得很好看,我觉得一般了。官场里的事儿
  •   意义深远,诙谐幽默中透露出那个社会的无奈。
  •   刚拿到的时候就直奔《盗官记》~因为被子弹飞迷得神魂颠倒的~不过整本书都是成都话写的,方言很多,本人是四川人当然没什么大问题,不过要是我是成都本地人的话看起来应该更是顺畅啊~!
  •   很不错的书,但是看得让人很揪心,那么多令人悲伤愤恨的事,或许从某个角度展现了民国之恶现状!
  •   很精彩的十个故事。不过这个封面好像鬼吹灯啊,封面有点俗气。
  •   文笔犀利,语言幽默
  •   开始有些川话不好理解!
    但是后来仔细多看几遍觉得真的很好的书!
  •   川人必读的佳作!
  •   有趣的摆龙阵呀,让我见识不少
  •   很喜欢这本书。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很棒。内容精彩,读来舍不得放下。很想看马老先生的那本《讽刺小说集》,但一直没货。希望当当能快点儿进货吧。
  •   经典四川文学
  •   佩服作者想象力!
    文笔紧张有序!情节扣人心弦!故事拍案叫绝!
    总结,这书没白买!
  •   看完电影想到买书来看看,看书确实比电影还扣人心弦。
  •   因电影而发现的一本好书!
  •   比电影更好看
  •   内容不错,装订有小瑕疵
  •   马老的书不错,但是这个版本印刷的字体偏小,看起有点累眼睛,呵呵!
  •   没想到还有一些更精彩的故事,很好。
  •   故事有意思,值得一看,就是纸质感觉差些
    看看就好 不值当买了收
  •   消遣用、、、、、、、、、、、、、、、
  •   不错啦...........
  •   书很好啊,没有磨损,纸张也不错,主要是冲内容去的,还没看,但感觉会是一本好书
  •   其实在20年前,我已经拥有这本书。但遗失,现在重卖回来。重读一次。
  •   正在读,挺有意思的
  •   尚需仔细阅读。
  •   书很精彩,内容吸引人
  •   挺好,送人的
  •   爸爸定的,他很满意
  •   速度很快,只过了一天就收到书了,而且包装完好,书籍无任何破损,送货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好,继续支持当当
  •   vhfdtrerrteewgfdsjghlkiuyyytrtrdhgkjiu
  •   写的很好看,有血有肉好细腻。强烈推荐
  •   精彩,就是印刷感觉不像正版
  •   听说还不错呢
  •   质量挺不错的 继续加油
  •   男朋友看的,据说还可以。
  •   讲述了那个时代历史背景,很喜欢的内容。
  •   同学大叫着要看~应该很不错
  •   老马写的必看!

    文章写得非常好!

    很喜欢!!物流不给力!让我等了23天!
  •   相当讽刺社会。---旧社会----,你懂得。
  •   值得大家都去读一读!
  •   句句精彩,大师级作品
  •   书的确是好书、文笔奇异
    虽然很像真的
    但仿得再好假的就是假的
  •   此书十分给力,写的很不错
  •   书不错,是正版图书,大家都来读读哈
  •   这本书当时是看了《让子弹飞》才买的。,挺好看的
  •   真不错!回头客了!
  •   好书,值得一看,很有意思。
  •   自古以来,奇谭题材的文学创作就以其轻松诙谐且寓意深刻为人所喜爱,无论是国外的《天方夜谭》与《十日谈》还是国内的《夜谭随录》与《古国怪遇记》,无不深入人心,为读者所喜.我国巴蜀之地深处内地,群山环绕安定之余往往更多奇谭,川人犹爱摆龙门阵,一杯冷茶,几张竹椅, 世道不同,谈论的内容便不同.谈天说地,评古论今,便是最好的休闲方式. 《夜谭十记》就是这样一本以奇谭为特色的故事集,甚至此书的问世也堪称奇谭,自1942年的破城记开始写起,一直写到1982年的军训记,足足写满40年.如果说早期创作受地下工作影响而不得不有所拖延的话,那新创作则是受阻于十年浩劫.历经磨难方显真容,堪称凤凰浴火再生.作者马识途先生以川言论川人谈川事, 不但散发出独特的川式人文韵味,更散发着浓郁的生活与时代气息,每篇故事在发人深省之余更别有精彩.
      
      《夜谭十记》以上个世纪中国抗战前后时期为时代背景,以抗战大后方四川偏僻县城的十个穷公务员为主体,以闲暇摆龙门阵为载体,透过故事看清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当时政权下的黑暗与不公,展露官场上丑态百出的官僚与地主的贪婪与愚蠢,体现普通民众是如何在压榨与欺骗下艰难而麻木的生存,人与物,事与势完美的融为一体,活脱脱一幅川人众生相,衍射出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艰难时日.可谓是书奇事则可愕可惊,志畸行则如泣如诉,论民故则若嘲若讽.
      
      以开篇破城记为例,以抗战时期开展新生活运动为背景,本是山高皇帝远的偏僻乡村也搞起形式主义,以应付陪都重庆派来的视察专员.在著名川剧王保长的故事里就有这么一出,通过王保长张罗乡民开展新生活运动,戳穿了借运动敛财的动机,披露地方官僚与地主相互勾结欺压百姓的人间喜剧.而马识途先生则更进一步,将历史上本已发生过的运动延伸,更翔实的描写出来,仿佛俄国讽刺作家果戈理笔下的钦差大臣穿越而至,以误引误带来一连串的笑话,以朴实无华之笔加以转折,使之更富戏剧性,折射出现实主义色彩. 喜剧效果在这里形成一面照妖镜,最底层的乡村民众都被如此欺凌,可想当时整个社会是怎样的局面?不问而知,皆因黑暗与腐朽的气息迎面而来.
      
      另一篇不得不谈的则是盗官记,姜文导演的让子弹飞一片正是以此篇为蓝本,炒的沸沸扬扬好不热闹.官逼民反的绿林好汉,机关算尽的山西商人,奸诈恶毒的地主官僚,见利忘义的小人,本是井水与河水之分,却因买官卖官的交易而撞击在一起,激起一篇黑色幽默与江湖热血的传奇.买官只为财,卖官也为财,财从何处来?只能是刮地三尺!以卑劣手段或者金钱形成一个实在又无奈的怪圈,环环相扣.谁是官?谁是盗?谁为民?而延伸下去的结果却是盗为民,官害民,如此角色互换带来的荒诞感让人顿悟其意深邃.整本《夜谭十记》看下来,犹如最细微又最冷酷的民国黑暗社会结构之解剖, 以锋芒毕露的现实批判性揭露病态社会的世相.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马识途先生曾经师从朱自清与闻一多先生等人,毕业于西南联大的中文系.虽投身革命,却不忘以文明志.虽然马老自谦自己只是因为西南联大诸多先生教诲,而被训练成一个能写作的人,事实上如果没有专业性的学习以及日后深入社会,广泛结交各阶层人士,了解真实的民情,哪怕再华丽的文笔叙述出的故事都不足以打动人心. 与同为川人的厚黑宗师李宗吾以厚黑学讽世不同, 究其根源,多为反映现实,针砭时弊.尽管马老自言本书与现代流行小说各方面都大不一样,但却有其独特的魅力.马老的故事都是以最普通的人来展开故事,无论是颇具幽默感的行文,还是一针见血般犀利的意图,都可以借朴实的文笔体现的淋漓尽致,而功力老辣之处则体现在文字的灵活与人物塑造的鲜活,更有那情节上的跌宕起伏,凡此种种随笔意而力透纸背. 细读下来,就会恍然而悟,明其意之深邃达到有所感悟的过程.
      
      马老是川人,生与斯长于斯, 乃是真正的性情中人.以鲜活麻辣的川语描写川民的生活,生动刻画普通的川民,反应社会现实.想必是他最乐意做的事,这样就不难理解其笔下深情所在. 《夜谭十记》成书历经数十年,人生酸甜苦辣尽尝,笔意之深让人惊羡.古语谓之,展卷则佳境处处,目不暇接;掩卷则余音袅袅,神犹在兹!便是此书最真实的写照.
  •   作者马识途是四川人,《子弹》也有川话版,若是用四川话阅读,特别用“龙门阵”的氛围
  •   冲着《让子弹飞》买的,看完了才发现盗官记本身不如电影来得吸引我,但是其他的故事还是很出彩的,值得一看。
  •   感谢姜文导演翻出了这本几乎被遗忘的作品。他让我想起了“傻儿师长”这些优秀的川派文艺作品。
  •   深刻揭露了民国时期的官场的黑暗,
  •   十个故事都很有见地。
  •   印刷还好,字大小合适,封面真有点想鬼吹灯,有意思。看了几页,很幽默,有讽刺意味,写得很好,引人入胜,推荐。
  •   幽默的语言,犀利地揭露。
  •   故事挺好,很遗憾今天才看到,里面的故事情节,貌似在很多狗血的电视剧里看过!不过,极有可能是取自本书,并且改编的!
    看了书后讲述的成书过程,很感动,向马老爷子致敬!
  •   虽然有些故事在今天看,开头没多久就能猜到结局了。
    但写在那么就得以前,今天读来语言依然生动。
    我喜欢那种能引人入胜的描写和感情。
    这也是我拿到这本书后没有第一时间去翻“盗官记”的原因。
  •   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不可思议的,但又很真实的故事

    很好很精彩
  •   反映了民国时期的事情,真实。 对我受益匪浅,发现个别错字。
  •   看文章不错,不过毕竟那个年代的渲染的太多,看起来累人。
  •   很有地域文化色彩,民间传奇故事很精彩!
  •   书是不错,故事也很有趣,
    但对我来说故事讲得有点拖沓。
  •   通过一本书了解一段历史
  •   我喜欢,我觉得应该给以高分。对于各个价钱,纸张,注释都很满意。
  •   看了姜文的电影让子弹飞,通过影评了解到这本书,所以就买来看看,真的很好,很有意思的故事,给人带来很多的思考。值得一读。
  •   唉,冲着让子弹飞原著的字样选购的,结果差距老大了,这地不得不让我佩服姜文导演的改编水平了
  •   书不错,还没读就是了,读完希望更满意
  •   冲子弹飞看的
  •   马识途的小说还是不错的
  •   书籍不错,与预期一致
  •   和《让子弹飞》一样,越看越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