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品读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许璇 编撰  页数:181  

前言

今天的人们在近百年内所接受的新事物比过去上下年积累的全部还要多,信息的更新速度已经超过了人们的学习速度。一些新知识、新思想还来不及仔细看上一眼就已经开始衰败,迅速成为历史的尘埃。然而,那些在中国历史上辉煌过的传统文化却成为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见证,成为民族的印记和符号。怎样让今天的孩子在这个一日千里、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继承我们民族文化璀璨夺目的精华部分?这是留给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本套丛书的初衷。首先,不了解中华古典文化,尤其是不掌握其中的精华,将无从体会中华上下五千年一脉相承的精深大义。其次,《论语》《孟子》《庄子》《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部都能撑起一片广阔的文化天空。而在讲述方式上,娓娓道来的“品读”拂去了学术的长袍,回归经典本身,还原一个个真实亲切的智者,找寻亘古不变的真理,阅读变成一场与智慧大师的心灵对话。就让这些映照过繁华盛世的民族文化,穿越千年时空,给当今青少年受益终身的人生智慧。这就是国学的力量。

内容概要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颁、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经十九年的时间编纂而成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294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前后跨越1362年,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各个方面,自成书以来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争相阅读,成为为官从政者案头必备的历史参考书。    由于原书是按历史编年的写法编纂而成的,许多历史事件被分割成若干段落散落在不同的章节里,加之满书之乎者也,使现在的读者往往却步不前。有鉴于此,我们在忠于原?的基础上,从原著琐碎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变文为白,按内容重新进行编排、整理后分为“品格意志”“智慧谋略”“为人处世”三章,以期这部鸿篇巨著能进入越来越多的“寻常百姓家”。为了更好地理解原书的主旨,我们还设置了“名师讲谈”“闲话人生”“心灵捕手”等小栏目,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解读,并通过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映射出我们身边的生活细节,再借古喻今,使历史能真正成为指导我们人生的方向标。

作者简介

`

书籍目录

品格意志  豫让复仇    不要吝啬对别人的认可与赞美  商鞅变法    人无信不立  窃符救赵    每个人都很重要  荆轲刺秦王    勇者无惧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人生当立志  田横五百壮士    维护你的尊严  司马迁直言遭腐刑    阳关总在风雨后  苏武牧羊    热爱祖国并非口号  昭君出塞    活出自己的精彩  马革裹尸    带着目标上路  杨震暮夜却金    无论做什么,总会有人知道  鞠躬尽瘁    为理想鞠躬尽瘁  竹林七贤    坚持原则  祖逖北伐    信念是永不凋谢的花  魏征敢言直谏    坚持是一种勇气  文成公主人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智慧谋略  围魏救赵    避重就轻,迂回取胜  毛遂自荐    学习不只是学别人教给你的东西  奇货可居    迎接机遇之神  鸿门宴    做弱者也是一种智慧  背水一战    激发生命的潜能  挟天子令诸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官渡之战    兵强却为寡谋亡  赤壁之战    综合运用你的智慧  夷陵之战    选准时机,一举制胜  司马懿装病    韬光养晦,谦卑做人  淝水之战    巧用心理战术  孝文帝迁都    找到对方的软肋  李愬雪夜入蔡州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为人处世  胡服骑射    不要被某习惯束缚  将相和    求同存异  长平之战    绝知此事要躬行  李斯谏逐客    付出和接受同等快乐  刘邦入咸阳    拥有一颗洞察的心  垓下兵败    纠正性格中的缺点  张骞通西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王莽篡汉    丢掉虚伪,还以真诚  刘秀保全功臣    学会柔和  三顾茅庐    谦恭待人  大意失荆州    适当遏制自己的自信心  玄武门之变    学会计划你的人生  武则天称帝    做一个当机立断的人  贤相姚崇宋璟    牛命中不能缺少忠诚  天宝危机    保持一颗透亮的心  李存勖称帝    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喜好  高平之战    面对危险,需要智慧和勇气

章节摘录

插图:品格意志[品读经典故事]……豫让复仇选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赵氏首领赵襄子将智氏首领智瑶的头骨涂上漆,制成了酒器。智瑶的家臣豫让立志为主人报仇。他化装成罪人,怀揣着匕首,混入赵襄子的宫殿打扫厕所,伺机刺杀赵襄子。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觉得很不安,于是派人四处搜查,抓获了豫让。手下的人要将豫让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已经死了,这个人却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以后小心避开他就是了。”于是,他命人释放了豫让。豫让离开后,并没有放弃复仇的打算。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他用漆涂遍了全身,使自己浑身生满癞疮,又吞下火炭,弄哑了喉咙。然后,豫让来到街市上乞讨,连他的妻子也认不出他了,但一个朋友却凭着背影认出了他。朋友流着泪对豫让说:“以你的才干,如果投靠赵襄子,一定会得到重用。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为所欲为了,想报仇还不容易吗?何苦要这样折磨自己呢?”豫让笑着说:“要是我委身于赵氏为臣,再去刺杀他,就是怀有二心。虽然我现在的做法是极其困难的,但我还是要这样做,就是为了让天下为人臣子却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有一天,赵襄子外出,豫让潜伏在一座桥下伺机刺杀他。可是,当赵襄子的马车经过那座桥时,马突然受惊。赵襄子立刻有所警觉,下令四处搜索,终于在桥下捕获了豫让。虽然豫让改变了相貌和声音,赵襄子还是认出了他。于是,赵襄子便命令手下人杀了他。[名师讲谈]……据记载,豫让死的时候,整个赵国的侠士都为他痛哭流涕,就连赵襄子也对他的行为赞赏有加,而后人更是对他推崇备至。今天,在太原市赤桥村仍保留着豫让祠的旧址,世世代代供人们凭吊。旁边的那座石桥便是著名的“豫让桥”,桥旁边的石头上刻着清康熙年间太原令殷峄所作的“豫让桥”诗一首:“卧波虹影欲惊鸥,此地曾闻手戡仇。山雨往来时涨涸,岸花开落自春秋。智家鼎已三分裂,志士恩凭一剑酬。返照石栏如有字,二尽臣子莫经由。”此诗高度赞扬了豫让一心为主、毫无二心的精神。为什么豫让会得到这么多人的赞颂和推崇呢?究其根源,主要就是他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豫让曾先后侍奉过晋国六卿中的范氏和中行氏,始终默默无闻。可自从成为智瑶的家臣,智瑶不但奉他以高堂广厦、轻车裘马,更主要的是给予了他足够的尊重和信任。因此,智瑶死后,豫让曾经发誓:“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智瑶是我的知己,我宁愿身死也要为他报仇!”可见,豫让如此坚决地为智瑶复仇,不仅仅是出于为臣之道,更主要的是报答智瑶的知遇之恩。维系他与智瑶关系的首先是知己之间的感情,其次才是君臣之道。纵观整个中国历史,有名的刺客数不胜数,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专门的一篇《刺客列传》。可单就《刺客列传》中的几个人来说,曹沫本非刺客,只是因为战败,不得以才行行刺之事。而专诸、聂政、荆轲三人的行刺更多的是为政治服务。只有豫让,没有人要求他这么做,更没有人强迫他这么做。他的行刺只有一个单纯的目的:报答主人的知遇之恩。他舍生忘死,虽未成功,却成就了他“士为知己者死”的人生信条。[闲话人生]……你扫的地真干净他是一名清洁工,在这样一个大型公司里,像他这样的人有几十名。在这个大厦里出出进进许多人,却很少有人正眼看他,更别提和他说话了。在那些衣着鲜亮的人群中,他显得那么卑微。一天夜里,两个小偷潜入了大厦,当他们正拼命地想撬开保险箱时,他出现了。面对两个穷凶极恶的惯犯,他挥舞着手中的拖把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小偷被眼前这个男人吓呆了,他们从来也没有见过如此拼命的人,丢下武器落荒而逃。事后,公司为他庆功,人们觉得非常奇怪,身为一个被人忽视的人,是什么促使他为了公司的利益奋不顾身?答案却出人意料。他说,每次,当公司的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都会笑着和他打招呼,并且称赞他:“你扫的地真干净!”[心灵捕手]……不要吝啬对别人的认可与赞美或许没有人能想到,一句简简单单的话,竟然会给人带来这么多的感动,进而激发出他这么大的勇气。这或许正迎合了豫让的那句话:“士为知己者死。”美国著名女企业家玛丽·凯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比金钱更为人们所需,那就是认可与赞美。”对豫让来说,他为智瑶复仇,是因为智瑶认可他、重视他,给了他尊严,所以,他甘愿为了智瑶舍命。对于这个清洁工来说,他之所以奋不顾身,表面上看起来只是因为公司老总对他的一句赞美。事实上,在这旬赞美里面,映射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工作的认可与尊敬,它永远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变色。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赏与肯定,也都需要这样一种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所以,一旦有人帮助他实现了这个愿望或是让他体验到这种感觉,他当然会对这个人感激不尽。打动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最真诚的赞美,无论何时,请不要吝啬你的认可和赞美,它们会带给你内心的愉悦和意想不到的收获!。[品读经典故事]……商鞅变法选自《资治通鉴·第二卷》公元前361年,为了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秦孝公下发了一道求贤诏令,征召各国的优秀人才为秦国出力。卫国人商鞅听到这个消息,便西行来到秦国。商鞅见到秦孝公,向他详细讲述了自己的变法主张。秦孝公一听大喜,立即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变法。新法令很快就制定出来了,商鞅担心新法没有威信,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于是想了个办法。他命人在都城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宣布如果有人能将这根木头扛到北门,便可以得到十两黄金的赏赐。老百姓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议论纷纷,谁也不相信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如此高的赏金。见没人响应,商鞅又将赏金增加到五十两。这时,一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果然得到了五十两黄金的赏赐。这下子,老百姓都知道了商鞅说话算话,新法得以正式实行。但由于新法过于严厉,并且直接触及了贵族官僚的利益,所以刚实行了一年,许多人就纷纷上奏,抱怨新法不好。这时,恰巧太子也触犯了法令。商鞅便对秦孝公说:“新法不能推行,正是因为上层也有人触犯。”于是,他便要下令处罚太子。可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对他实施刑罚,所以,商鞅处罚了太子的师傅,以责他们教导不善之过。这样一来,秦国再也没有人敢违抗新法了。新法实行十年后,秦国的国力大大增强,道不拾遗,山无盗贼,从乡村到城市全都安定繁荣,呈现出一派国富民强的景象。[名师讲谈]……商鞅变法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社会变革。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在商鞅的锐意改革之下,原属荒蛮之地的秦国迅速强大起来,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并为以后秦王赢政扫平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纵观商鞅变法的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他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立信。孔子曾经说:“民无信不立”。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它就会垮掉。的确,浏览整个中国历史,任何改革,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和配合,必将以失败告终。而商鞅之所以能够将新法实行下去,并取得了成功,和他“信赏必罚,取信于民”有很大关系。他以“立木取信”的方法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得到了百姓最大程度的配合,从而为新法的顺利实施开辟了道路,并最终为秦国的强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同样在商鞅立木的地方,二干七百多年前,“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就发生在这里。为博取美人一笑,周幽王一次又一次地点燃原本用于发出警报的烽火,戏弄各路诸侯。可当敌军真正来犯的时候,各路诸侯已经不再信任周幽王燃起的烽火,没有一个人前来援助,最后,周幽王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可见,“信”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来说,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其实,不但治国要讲究信用,做人也同样如此。《郁离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商人乘船过河,遇到了大风暴,船被打翻了。商人抱住一根桅杆大声呼救。一个渔夫闻声赶来,商人向渔夫许诺,如果救了他的性命,将送给渔夫一百两黄金作为答谢。可等到商人被救上岸后,他却翻脸不认账,只给了渔夫十两黄金,还大骂渔夫贪得无厌。不料,后来这个商人又在原地翻船,恰巧又碰上了那个渔夫。渔夫一见商人,二话没说便划船离开。商人求救无门,被淹死了。可见,如果一个人失信于人,当他处于困境时,便没有人愿意出手相救。难怪孔子也曾大声疾呼:“人无信,不知其可也!”[闲话人生]……看行李的老人一位北大新生去学校报到,当天的事务非常多,这位新生带着沉重的行李东奔西走,十分不方便。正当他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对面走过来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看样子是学校的工友。于是,新生走上前,对老人说:“老师傅,我还有一些手续要办,能不能麻烦您帮我看一下行李?”老人爽快地答应了。新生去忙自己的事了,这一忙就是几个小时。好不容易歇下来,他才记起自己的行李。新生急匆匆地跑向校门口,心里并没有抱有多大的希望。已经过了这么久,老人早走了吧?谁知,等他跑到校门口一看,老人还颤巍巍地站在那儿,新生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故事并没有结束,几天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那个新生赫然发现,那天帮他看行李的老人就坐在主席台上,他前面的牌子上写着三个字:季羡林。[心灵捕手]……人无信不立小时候,我们经常会和小伙伴做出这个动作:伸出小手指,用力打个勾勾。里面的含义每个人都明白,那是一个承诺、一个保证,表示绝不反悔。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懂得了很多道理,知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知道言必信、行必果。可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到这一点,或者是说不屑于这样做。不过是简单的一句话、小小的一个承诺,有必要去坚守吗?季羡林先生的做法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有!人的一生可以丰富无比:智慧、荣耀、机遇……而诚信无疑是其中最为坚固的基础。在人生的各种危机中,没有比信任危机更为可怕的,它可以腐蚀我们的智慧、抹杀我们的荣耀、埋葬我们的机遇。反之,如果我们选择与诚信同行,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以为失去的机遇、荣耀原来都悄悄躲在诚信的背后,等待我们。德国著名诗人海涅说过:“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那么,生命的鲜花究竟会在哪里绽放?毫无疑问,一颗诚实守信的心肯定是最适合的土壤!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资治通鉴品读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