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的灵魂

出版时间:1999-09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作者:查尔斯.汉迪(英)  页数:226  字数:181000  译者:刘海明/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查尔斯·汉迪于1932年出生在爱尔兰的基德尔(KILDARE)。他曾先后就读于牛津大学的奥利尔(0RIEL)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斯罗恩(SLOAN)学院。毕业后,汉迪曾赴马来西亚,后返伦敦,供职于壳牌石油公司。随后在1967年创办了英国第一所研究生商学院。曾任伦敦商学院教授和皇家艺术协会主席。1971年至1981年,任圣乔治研究中心(ST GEORGE’SHOUSEINWINDSOR  CASTLE)主任,专事研究社会价值体系。    汉迪是当今世界最受推崇的企业管理理论专家之一,经常为国际大企业提供有关管理及企业发展方面的咨询。他出版的近十种著作在世界各地出售了近百万册,其中包括《空洞的风衣》和《非理性的时代》等近年来在企业管理界颇受好评的著作。    阅读汉迪的新著《饥饿的灵魂》,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一向的那种对现代社会发展方向的关切。他并不驻足于对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的揭示和针砭,而进一步提出人生究竟怎样才能真正具有意义。    汉迪自己也承认,这样的问题已被人们无数次地提起。但每一次的发问、每一个人的探寻都是我们人生走向完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神话中的奥德赛,呼唤着他的水手们,扯起风帆,驶向海那边、太阳落下的所在、天际辉煌的盛宴。    当我们行将匆匆走过20世纪,当我们回首这纷乱、喧闹的过往世界,在一切似乎都因世纪的结束应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不由得又一次发问:我们究竟碌碌何为?当世纪曙色褪尽之后,我们将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谁都不能否认我们有了比以往更多的自由。我们如何在这熙攘而又自由的人世自处,我们的人格又如何自持?汉迪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那块神秘的“白石”,通过我们不懈的人生努力。奥德赛最后并没有真正驶过那太阳落下的所在、那看不见的辉煌之岸,他又回到了已经一派荒芜的故园。在那里,他建造了一个更新的世界。正像汉迪所说,我们无法回避,未来实际上就在我们眼前,如果我们能学会用新的目光来看现在,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意志来创造未来。    如何耕锄于那一片精神芜园,这或许正是汉迪要告诉我们的。

书籍目录

致谢自序第一部分 力不可支的资本主义 第一章 市场的局限性  金钱的弊端  市场造成的问题  人为控制的市场不能正常运行  市场会使水准降低  市场的全球化  市场会扩大差异  市场藐视可无偿获得的东西  竞争所带来的问题  迈克的故事在充满竞争的社会中司空见惯  让我们来看看我们是如何善待自己的 第二章 当效率不再是有实效  三种效率  扔掉包袱  倾斜的社会  爱沙尼亚案例  自我服务的经济  充满新奇赘物的世界  西方的垮台 第三章 洗澡水中的孩子  达沃斯的世界  一创意工厂  别忘了经济  一资本主义的恰当位置第二部分 我们自己的人生 第四章 个人自主的时代  新时代的到来  企业的自主  天竺葵理论  宗教的选择 第五章 正当的自我关注  饥饿的自我  白色的石头  困惑的自我  三个步骤  自我关注的道德性 第六章 追寻意义  关于梦想  关于适可而止的理论  体验辉煌  永恒的一种形式 第七章 他人的必要性  与他人共处  与他人共事  与他人沟通第三部分 建立个健全的社会 第八章 更加完美的社会体制  永存的光荣  企业的白石  新型的资产  企业作为公民  新的社会契约 第九章 公民企业  放牧猫群  四个相关的故事 第十章 恰当的教育 第十一章 政府的作用  恢复恰当的比例  恢复工作  重塑民主  公众参与的不同形式 后记 2097年的世界  令人欣喜的消息  至关重要的创业精神  举世无双的绘画参考书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饥饿的灵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看这本书非常激动,体会到很久未曾体会的心潮澎湃。作者是位勇者,一位真正的生命的勇者,并且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对世界潮流的批判发人深省。我在自己的博客中引用了两次文中的内容。http://kickrose.blogdriver.com/kickrose/1115278.html
  •   作者说的没错,指导生活的应该是哲学,不该是一味的经济学。呵呵
  •      首次读汉迪的书,其中的一些哲理还是很给我启示的。全书讲的主题有点松散,翻译并不很顺畅,不过并不妨碍汉迪想要表达的,组织与个人的关系,以及个人及组织在人生大讲堂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白石头,涉及到政治,教育与经济各个方面。
       印象最深的是对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论述,人生在世,学习贯穿始终,学习不止在学校,其实是贯穿整个生活,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后反思,如此以往,找到自己的白石头,发展自我,如果以后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白石头,那么自雇者会越来越多,组织发挥的作用会相应的削弱,但是组织不会消失,只会与自顾者共存。
       我对中国的教育在30年之内是否能有改进并不持有乐观态度,如果可以,我更愿意做个自雇的教育者,自己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孩子给予学校给予不了的引导。
       无论是教育,或者工作,甚至大到人生,适当的自私都是极其重要的,先找到自我,依据自己的内心来做合适的工作,无论是自雇或者在组织中都好,掌握好自私的度,也就掌握了生活的真谛。当然,自私的对立面是无私,这无私当然就是指对别人的宽容与爱。
  •     
       无论是宝洁、诺基亚还是联想,它们都曾经获得过最佳雇主的殊荣,即便如此,面对报表与时局,大裁员还是在所难免。然而,如果说10年前,人们还对动辄上千人的企业裁员感到十分唏嘘的话,现如今无论是外企也好,本土企业也罢,略有经事的职场人恐怕都早已有了随时可能散伙的心理准备,即使是受雇于最佳雇主。
      
       公平地说,这不是个别公司的错,也不能全然归咎于公司决策层——以公司为概念的组织现今的运作逻辑使然。
      
       有条件的归属
      
       近200年来,作为组织的公司不断蔓延膨胀着,它充满了整个人类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令这个世界更有效率地生产财富,令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琳琅满目。但另一方面,它们却有如一个没有灵魂并失去控制的庞大机器,正悄悄夺走我们的青春、激情,甚至生活的意义,我们正遭受进攻却浑然不知,甚至甘愿为其贡献此生。正如查尔斯·汉迪这本《饥饿的灵魂》所要表达的,被掏空的个体在没有灵魂的公司组织中挣扎,不幸的是这是现今人类社会的构成主体。
      
       在公司尚未处于主导之前,我们有其他的组织形式将人们聚在一起。这些组织令在其中的人持有一致的目标,享有共生的利益,它们最典型的是家庭、部族、国家。这样的组织我们生来便在其中,谁都无法自主选择。与此同时,我们的家庭、部族、国家也无条件地接受上天分给它的每个个体,无论是颇具价值才华出众的,还是碌碌无为的平庸之徒。然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归属,令我们每个人都能深信不疑——我属于这里。即便去到别处,其他人会询问你来自何处,你也始终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在这些组织内部的维系纽带恐怕是这世上最难改变的两件事:血统与文化,最终这令家庭、部族、国家坚不可摧,延绵流长。
      
       公司这样的组织也将人们聚在一起,看似也令在其中的人持有一致的目标,享有共生的利益,但它却难以令我们深信不疑自己属于这里。我们选择甲公司而不是乙公司,我们也可以随时选择离开甲而投奔乙,没错,我们是自由的。但公司这个组织也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我们。公司拒绝那些被它判定为无用的人,吸收更能为其带来价值的人。在这样的前提下,“公司为家”根本无法成立。
       所剩无几的人生
      
       在公司的运营中,除了金钱,很难看到其他更明确的东西令我们聚在一起。虽然公司们宣扬高远的愿景,营造所谓的文化,但每当文化与金钱相悖,却总是金钱胜出。我们每个人也试图为在公司工作寻找更多意义,但是那些无意义的时候总是远远多于有意义的时候。最后我们唯一能指望的是当公司吸进更多财富时,我们也能多分得一些,最终用赚取的财富试图换回一些意义,例如尊严、认可、成就感等。这也就是为何那些能让人获得更多财富的公司,总是令人趋之若鹜,因为除此之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能在公司中指望什么呢?
       然而,不幸的是公司地位愈加强权,越来越凌驾于其他组织之上,家庭、部族不用说,在全球化经济的驱使下,许多公司甚至于凌驾于国家之上。除了孩子、老人这些缺乏工作能力的人之外,其他大部分人都无法逃脱的受制于某个或几个公司组织。公司耗去了我们除了睡眠之外大部分的时间,甚至于我们从孩童时就开始的学习最终也变成只是为服务于某家或某几家公司做准备。看似我们的一生除了在为无法称之为归属,并可能随时变换的某几个公司奋斗外,已经所剩无多。这样的逻辑难道是合理的吗?
      
       进化抑或循环致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这种度过人生的方式,他们一边日益消极地对待工作,反复制定着离开的时间表,同时又对失去当下的工作充满恐惧,害怕无所事事,飘摇无依。许多时候,我们想要丢下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提供工作的组织。我们想要一份如我们所愿的工作,一份能燃烧激情梦想而非消磨激情梦想的工作。我们不断寻找着,从甲公司出走,投奔乙公司,又从乙公司逃去丙公司,虽然总经历失望,但在这个被公司霸占的星球上,行使这样的选择权几乎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如此一来,这令众多公司管理者,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者感到头痛,他们每天琢磨着如何塑造企业文化,提高员工归属感、忠诚度和敬业度?不如首先问问为何需要提高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吧?如果答案是忠诚敬业的员工能使公司创造财富的效率更高,那么当损害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能更有利于创造财富的话——确实常有这样的情况——公司当然也会在所不惜地将亲手建立的这些击碎。可笑的是,接下来上演的常常是开始投入重建文化,试图重新赢得员工的信任,接着再击碎,再重建,如此循环致死。看吧,管理者们将陷入人格分裂,至少是表里不一。
      
       是的,公司这个庞大的机器在自我进化的算法上出现了问题,这种逻辑矛盾的错误反复发生,最终有可能将组织带入毁灭。仔细检查最核心的几条指令,你还能没有丝毫怀疑地认定“公司就是为了赚钱”始终是优先级最高的那条吗?或许正如科幻片里的结局,公司这台机器必须自行进化出人类的情感、神奇的灵魂,才能最终作出完满的抉择。
      
      (文/顾贝妮 原文刊载于《商业价值》)
  •     2007年11月20日,我买了一本《饥饿的灵魂》。
      2013年9月22日,重读。这次重读,和过往不同,是把汉迪的书都找出来,做主题阅读。
      
      重读的书,仍然是2007年的那本。最早拥有的两本除了这本,还有《工作与生活的未来》。湛庐再版时,秋叶送了一整套给我,因为有其他朋友问我要,所以我把二本新书送出去了,因为送旧书不太礼貌。
      
      从2007年起,查尔斯汉迪是对我影响最深的管理学家,他也影响了我的抉择。
      
      在此之前,我相信组织的力量,在读了查尔期汉迪后,我明白到,组织会发生变化,还存在另外的可能性。
      
      2011年,我成为一名自由工作者,用汉迪的话来说,是“自雇工作者”。
      
      2013年的主题阅读,是希望更全面系统地了解汉迪,印证数年间的变化,思考个人和组织发展的未来。在移动互联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已经变化了,传统的管理理论,有些已经不再适合。包括查尔斯汉迪,也会过时,但现在,它还有用。
      
      由于汉迪的思想有其系统性,大部分书籍其实说的都是一回事,对同一议题的各侧面阐述,所以,读了这系列书籍后,与其他的书略微不同的一点是:并非按每本书写出书评,而是统一写一篇,这一篇,写在我钟爱的《饥饿的灵魂》之下。
      
      我仍然不能忘记,当初看《IT经理世界》上的书摘,读到汉迪的句子,所引发的震撼感,这种震撼,到如今,已经相对平淡,因为,我已经走在了这条路上,是一个践行者,而非只是阅读者,我的体会,已经与当初不同。生活,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旁观,而是自己亲身跋山涉水,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过程中所得到的历炼、感悟,这是宝贵的财富。
      
      汉迪其实说的不只是个人与社会,是活法,是意义和价值。其实一个人是否在组织内外部,并不是顶重要,有些人,是必须在组织内才能发挥作用,而未必一定要成为自雇工作者,真正的自由,也并非一定要脱离组织、财务自由,而是在当前的环境里,是否拥有最大的发挥空间,所做的事情,是否真心喜欢并享受。“虽不必然要变得更强大,但要更优秀,而且必须怀抱着源源不绝的热情。”
      
      数年过去,汉迪所预言的很多事,都在发生了,比如中间层的消失,比如自由工作者的增多,人们对自己生存意义的探寻,比如越来越多的三叶草组织,比如不管是微博还是微信的兴起,社群总是必要。
      
      何谓圆满的自我?何谓圆满的组织?象这样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然而读书、不断探询,不放弃对希望的追寻,逐渐在磨砺中明确和坚定的信念,这会使得灵魂更加有份量,社会没有灵魂,但通过更多有份量的灵魂,社会会更加美好。
      
  •     1 本书的主题是,我们心里都希望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目标,因为这么一来,我们才可能将自己提升至一个梦想不到的境界。倘若有这种适当的自私的话,我们的社会或演变成比较好的模式。
      
      市场并非万能
      
      2 市场之美,在于它把价格与成本相关联,但是它只有在消费者明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同时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才管用。
      
      3 市场会驱逐一切事物走向同一标准。最后所有的东西不是最好,就是最便宜。
      
      4 市场忽视所有免费的东西。
      
      5 竞争带来的两难困境:劳动力的划分驱动了经济的繁荣,但也导致许多人对私人生活中的许多最普遍的责任,也无法形成任何公正的判断。然而,我们的国家的未来却交付给这样的人手中。
      
      6 效率的三种类型:斯密型(如何以价格确保我们可以用合适的成本、在合适的地方、制造出合适的产品),凯恩斯型(在市场未充分就业的时,潜在产出将会减少)、熊彼特(科技是成长的引擎,若要投资于科技,就必须由备用的资源与长远的眼光)
      
      7 效率或许是社会永续存在的必要条件,然而它和所属的经济模式却无法带领我们找到渴望的答案——生命的意义何在?
      
      适当的自私
      
      8.伟大的公司从不羞于公开说明其存在的原因
      
      9.我认为公司于个人并无不同。两者都必须为自己的命运与行为负责,两者也都需要找出其根本的目标,这才是使它们与众不同的特质
      
      9.我称之为“适当的自私”的观念建立在这样一个事实至上,那就是我们免不了会与他人有所纠缠,哪怕有时内心不愿意;但我们承认,关心自己,并且发现自己究竟是谁是适当的,因为这项发现终究会使我们了解到,自尊只可能来自于责任感,来自于对其他人、其他事的责任感。矛盾的是,我们惟有在面对与自己无关的事,而且只有在丧失自我之后,才可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我们因为周围的世界的改变而不得不自私,但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自私。
      
      10.适当的自私的第一部分即是接受现在的自己,并且朝着我们心目中的自己而努力。只有在对自己感到满意的时候,才可能对他人有所用处。一个可敬的社会必须从每个人自身开始,而且也得从“相信自己做得到,更相信一个可敬的社会应该是什么摸样”的信念开始。
      
      11.适当的自私让我们十分清楚,若要为后代创造一个较好的世界,就应该投资在他人身上。为自己的“需要”设限,为“足够”下定义,留下更多的空间照顾他人的需要,这些都是为了我们自身的最终利益。
      
      12.教育革新:
      *发现自我比发现世界更重要
      *每个人都擅长某一件事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而非赛马
      *知道"什么“,不如知道”哪里“、”如何“与”为什么“来得重要。
      *上学应该像上班,上班应该像上学。
      *人生是以家庭为起点的旅程。
      *学习是在宁静中理解的经验
      
      13.未来的面貌:
      * 未来的许多商品会更多考虑环保性
      * 新时代的流行对身心有益
      * 健康与教育是经济新风貌的主轴
      * 第三阶段的成员增多
      * 第二阶段(工作阶段)的时间将会缩短
      * 人的适应能力非想象所能及
      * 成功有许多面貌
      
  •     引自方军的商业日记: 汉迪的追寻
      
      白色鸢尾花
      
      
      
      “我的桌上放了一幅梵高的复制画《鸢尾花》。在一大束鲜艳的蓝色鸢尾花中间,他画了一枝白色的鸢尾花。“那就是我,”我第一
      次看见这幅画的时候想,“我是人群中一个寂寞的人,一个不一样的人。”现在我把那支白色鸢尾花视为适当的自私的象征,一枝卓尔不群的鸢尾花,没错,但仍是
      一枝鸢尾花,是一个群体的一部分,也因周围的一切而更凸现出自己的个人特质。单独一枝白色的鸢尾花将毫无意义,就因为它是周围的一部分,但又与众不同,才
      变得举足轻重。 ”
      
      
      给学校的建议
      
      
      
      “我认为一所注重生活与工作的学校,若想帮助学生开始为他们的人生负责,为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信念,也为了和他们一起工作、生活,或是认识的其他人,更为了触动他们的想象、启发他们的心灵,就应该同意以下7项建议。 ”
      
      
      
      建议1:发现自我比发现世界更重要
      
      
      
      建议2:每个人都擅长某一件事
      
      
      
      建议3: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非赛马
      
      
      
      “在
      一场赛马当中,只有前3名是重要的,剩下的都是失败者;而一场马拉松赛跑则不然,每一个跑完全程的人都是赢家。虽然有人跑得比别人快些,有人跑在前面争取
      领先,但是多半的参加者却是在和自己赛跑,想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人生比较像一场马拉松赛跑。我们选择参加什么级别的比赛、选择自己
      的步调,而且多半时间都是想朝与阿自己,到最后,没有输或赢,只有参加与变得更好。 ”
      
      
      
      建议4:知道“什么”,不如知道“哪里”、“如何”与“为什么”来得重要
      
      
      
      建议5:上学应该像上班,反之亦然
      
      
      
      “如果我们把学童当作一个创意工厂里真正的工作者来看待,老师则是顾问或资深管理者,不知道又会怎么样? ”
      
      
      
      建议6:人生是以家庭为起点的旅程
      
      
      
      建议7:学习是在宁静中理解的经验
      
      
      
      “我们借着反省发生国的事而学习。这个过程很少是倒过来的,不过大部分的教育计划却做如此假设。我们希望在人们开始生活之前,就教会大家如何过活;或是在他们进行管理之前,就教会他们管理之道。 ”
      
      
      
      “事前装货式(front loading)教育制度最大的危险,在于它变成一种机会不再重现的经历。如果你一开始没有成功,通常就不被允许再试一次。 ”
      
      
      相关资料:
      
      《饥饿的灵魂:个人与组织的希望与追寻》,查尔斯·汉迪/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     查尔斯·汉迪是欧洲最知名和最具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家,以“组织与个人的关系”、“未来的工作形态”等新观念闻名于世。早在20多年前,汉迪就预言21世纪的全职工作者将不到就业人口的一半。他本人在49岁时亲身实践这一预言,转职为独立工作者。(汉迪的系列作品中文版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解读大师”栏目现陆续选载查尔斯·汉迪的部分著作,希望读者能够藉以聆听和理解这位管理大师的理论和思想,敬请大家关注。本文系编者根据汉迪《饥饿的灵魂:个人与组织的希望与追寻》部分章节整理而成,标题为编者所加。
      
        从我写作的房间可以远眺英格兰东部的田野与森林。这真是抒情诗一般的田园景致,只待日后有像英国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John Constable)之类的画家用油彩把它捕捉下来。看着老照片,你会觉得眼前的景色跟100年前一摸一样,有些事情是不会改变的。在我身后的村子里,人们仍然坠入情网、生儿育女、遛狗散步、家长里短,生生不息。每个人都必须处理的几项人生大事——爱与死、寂寞与责任,仍然在我们肩上。
      
        然而表象是会骗人的。100年前,两个人在这片田野上用大镰刀收割谷物的速度是一天1英亩。今天,约翰一个人只消一天就可以收割20英亩,而且还只是与雇主之间的契约约定。过去的小农场如今已经被某个较大的东西吞噬了,原有的工作方式也已不复存在。村里的居民不再从事农耕,而是为电脑公司、房地产公司或是出版社工作,他们与工作之间的连接是电脑与传真机,而不再是耕作的农具。
      
        男人和女人都可以把这种工作做得很好,也就是说,丈夫与妻子往往一整天都不在家。这就不太一样了。屋子里的墙上装了防盗警报器,过去这里的人,可是连门都没想过要上锁呢!
      
        装警报器是因为在那些屋子里,有许多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值得去偷的东西。我们在物质上更富足了。不过有些人却觉得错过了机会,或者如果他们还年轻的话,也担心自己可能连机会都没有。对于该做什么、该买什么还是该住在哪里这类事情,大家确实拥有更多的选择,但这并不表示选择起来会比较容易一些。尽管大部分的房子看来仿佛一直都坐落在那里,但是住在屋里的人却并非是在这个村子里出生的,而他们的孩子一旦羽翼丰满,也会离家单飞。这里不过是过客住的社区罢了。
      
        我们住的村子可说是这个社会的缩影。乍看之下,生活似乎仍然像往常一样,可是仔细一瞧,变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每个层面,并且深植于生活之中,而我们也很乐于把这些变化称之为“进步”。
      
        20年前,当我们买下这座小屋时,厕所是在外面,而且也没有电。但是,现在住起来可舒服多了。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要比过去舒适得多。然而天下之事,鲜少不是祸福参半的。
      
        财富能买到什么
      
        我相信许多人都被我们为自己创造的这个世界给搞糊涂了。我们为人类幸福所做的贡献固然不容置疑,但它也将人划分为贫与富,并且把许多生活在其中的人的精力消耗殆尽,却不见得会导向一个令人更满意的世界。但是,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更好的经济制度,可以改变这种情况。
      
        纵然如此,任何事物(甚至连我们自己的生活)都可以商业化的这种流行新趋势,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一家医院,以及我的生活,远远甚于区区一桩生意。
      
        累积相当的财富却无法使用,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如果按照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ILO)的估算,全世界有1/3的工作者失业,或是只能兼职,那么创造财富所需的效率又有何意义?这种不断要求成长的热情何时方休?倘若以现今的速率继续成长,再过100年,我们将会买下16倍于今天的东西。即使世界的环境可以容忍这些负担,我们又该拿这些东西如何是好?当今一共有70家大企业规模比许多国家还大,它们会不会继续成长?它们的成长对我们重要吗?
      
        位高权重者对于这些问题不但漠不关心,而且还颇为志得意满。人们以为这些忧虑只是伴随变化而来的,时间、科技与经济增长一定会理清一切。我对这种想法感到失望,也为这么多人的生命遭到虚掷、人在财富中却仍穷困潦倒的现象感到愤怒。我关切的不仅是较为形而上的人生观与人生目标的付之阙如,更担忧经济神话充斥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金钱只是生活的工具,并非人生的意义,我们想必得做些什么,才能恢复这个平衡。
      
        科学、经济学与宗教的误导
      
        错在我们,这是毫无疑问的。
      
        科学、经济学与宗教相互竞争的传统,提出了一些所谓的确定,悟到了我们的注意力。科学似乎是在暗指“我们”是由我们无法控制的力量塑造而成的,因此干脆躺下来好好享受吧。经济学则提出物质方面的繁荣富足才是共同目标,倘若接受这个前提的话,那么根据市场定律与效率原则,其余的一切都将难以抗拒得纷至沓来。
      
        宗教也提出一套自己的谬误理论,并且大力宣扬,说什么只要遵从它们的规则,或是信仰一种至高无上的力量,一切都会安好;即使在这个世界里无法如愿,在另一个想象出来的世界里,也一定可以得偿所愿。
      
        但理性告诉我们,任何一种传统的说法都可能是对的,然而早已注定的想法,确使我们的心灵抗拒不已。
      
        成为金钱的奴隶
      
        甚至是玩弄市场、赚进百亿元的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也感到忧心。
      
        他曾在《大西洋月刊》(Atlantic Monthly)上发表了一篇很重要的文章,表达他对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这种资本主义本身即造就出一个封闭的社会,而在这种社会里,唯有一样东西是重要的,那就是物质上的成功。
      
        他说,一个真正开放的社会,相信天底下没有所谓绝对的真理,所以,必须允许各式各样的信念同时存在,而且要加以保护。每个人都必须能够自由自在地做决定。资本主义却因为坚持经济挂帅,反而可能使我们成为它的奴隶。
      
        我的希望来自于一种预感,我想许多人也和我一样在怀疑、在忧虑,他们知道生活不仅仅是一桩生意,更觉察出造成生命轨迹真正差异的因素或许是爱、是友谊、是一种对他人的责任感,或是某种理想和信念,而非金钱。到最后,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相信人生确实有特定的目标,虽然找出这个目标究竟为何,可能颇为困难,但大多数人对此都有相当程度的野心。
      
        我们都希望能够在一个可敬的社会里,过着可敬的生活,只要有半点机会,这种愿望也可能实现,因为我们都是善良与邪恶的混合体,我们的身体里既有心,也有头脑。倘若可以再信任自己的头脑与心多一点,对那些规则、教条再少相信一点,我们才可能重新掌控那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相信”决定人生
      
        一切都从我父亲过世时开始。虽说他亲切又有爱心,但过去我一直以为他是个沉默的平凡人。40年来,他在爱尔兰乡间担任基督教郊区牧师。他对晋升没有野心,在金钱方面也小心翼翼(因为钱实在不多),工作起来一板一眼,对信仰则虔诚无比,是个传统的基督徒。
      
        我父亲与创造财富的那个世界,或是那个世界制造的产品,都没有什么关联。
      
        我18岁的时候,已经发誓绝不再甘于贫穷,绝不再上教堂,也绝不以当时的生活状况为满足。我远离家园去追逐名利与财富。一开始,我在一家石油公司担任管理者,然后成为经济学家,到我父亲去世的时候,我的身份是伦敦商学院的教授。我四处闯荡,出版许多论文和书籍,总是野心勃勃地想登上巅峰,忙得没有时间顾及家庭。“我到10岁的时候,”多年后我女儿说,“都以为你只是星期天和我们吃饭的人。”
      
        后来我父亲在他耄耋之年去世了。
      
        我在部分文章中曾提到过父亲的葬礼,我为赶来向他道别的人数之多、哀痛之切而惊愕不已。显然在他有生之年曾经影响数以百计的人,而他所用的方式也是我从来不曾想象的。他显然做对了什么,只是愚钝的我看不出来。其实他也影响了我的人生,显然他已无缘得知。
      
        我终于明白,一个人相信人生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的确是有关系的。在那一刻之前,我一直相信人生的意义在于成功、金钱与家庭,其重要性可能也是按这个顺序排的。现在,我仍然认为这些是很重要的,只不过顺序刚好颠倒。虽然有时候我也会想:“何必那么费事?”这时,我都会回忆起西里 尔·康诺利(Cyril Connolly)所说的话。有人曾问他对美好人生的定义,他回答道:“写一本书,6点赴晚宴,与所爱的人游览意大利。”这个定义颇有中产阶级的特色,而无论你对乐趣的定义为何,它都应该是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即使是康诺利,也可能对晚宴与游览意大利感到厌烦,至于苦多于乐的写作就更别提了。
      
        并非只有我由此怀疑与困惑。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在他的《极端年代》(The Age of Extremes)一书的结尾推论:“我们的世界冒着向外爆炸与向内破裂的双重危险。它非改变不可......如果人类想拥有一个足以辨认的未来,就不能仰赖仅仅延长过去或现在存在的方式。如果我们企图以这个基础建立第3000年,我们将会失败。而失败的代价(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若是改变不成,剩下的选择)就是黑暗了。”
      
        那么,人生究竟意味着什么?进步又是什么?在探询这些答案的过程当中,我将论及一些前人着墨甚多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至少早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许多哲学家提出来辩论了。正如哲学家萨特(Jean Paul Sartre)所指出的,我们仍必须把这些事情理出一个头绪来。我们的组织正发生一些奇怪的事。一端是大部分人所从事的企业变得越来越小,甚至不再具有组织该有的作用;另一端却是规模越发庞大的企业,简直富可敌国。
      
        从较大的一头来看,表示他们只是有效率地对自己和与自己相关的人负责;另一头则是它们不再像过去一样对跟自己一起工作,而非为其工作的人负有相同的责任,因为其中许多人根本不属于这个组织。“财产是财富与权力之基础”的老想法,如今已经不再适用。过去的组织认为,它们拥有的东西就是“我们”,而今身为个人的“我们”,再也不是任何人的财产。
      
        随着一切传统结构的消失,“我们”都不得不为自己负责,而且比过去更为彻底。因为,我们被宣判“获得自由了”。
      
        组织与个人都必须先决定其自身是怎么一回事,然后才能决定应该怎么做。
      
        组织(尤其是企业)与个人,都需要一种专属于这个时代的哲学。值得感谢的是,“组织”不再是所谓“人力资源”的模糊字眼,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且各有各的生活。但我们实在已经无法毫不顾及他人,而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无法离群索居,完全与人脱离。因为,越是专注于自己最拿手的事,就越需要他人的协助,自给自足是无益的梦想。即使是从事农耕的庄稼人,也需要别人制造的卡车来装载田里生产的农作物,再行驶于他人维修的道路上,才能将货物运至市场出售。
      
        适当的自私
      
        自己与他人、个人(或个别组织)与社区的接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复杂的一个问题。在英国人的世界里,个人是个起点,然而在德国、日本与中国,尤其是中国,传统上都是集体优先。不过在现代社会里,个人与社区最后都得接触,都必须在自由与承诺之间取得妥协。
      
        身为爱尔兰人的我当然也无法离群索居,但我的生命乃是从我开始。我称之为“适当的自私”(Proper Selfishness), 也是对自我的追寻;矛盾的是,追寻自我最好的方式,往往竟是通过与他人的纠缠。若想做到适当的自私,靠的就是为自我找到一个超越小我的存在意义,最后才可能承担起尽可能发挥自我的责任。这是享乐主义的一大悖论,换句话说,唯有在抛弃小我的时候,才能最大满足自我。
      
        本书的主题是,我们心里都希望找到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目标,因为这么一来,我们才可能将自己提升至一个梦想不到的境界。倘若有这种适当的自私的话,我们的社会或许会演变成比较好的模式。
      
        “适当的自私”是一种乐观的哲学,因为它相信人终究是正直而可敬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善恶之念,因此人的社会企图控制恶念是合理的。不过人生绝大部分是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如果你把人设想成最坏的,而且也表现出来,那么他们往往会证明你是对的。如果我们设计制度的原则是基于人是不能信任的话,那么那些人也不必费时博取信任了。反过来,如果你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够、也可以信赖的话,他们也常常会如你所愿。乐观的人总是失望得多,但人生若没有希 望,可就太黯淡了。
      
        史上最伟大的图画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出我心目中最伟大的一幅图画——15世纪意大利画家皮埃罗·德拉·弗朗西斯卡(Piero dellaFrancesca)的《复活》(Resurrection)。如今它仍然在500年前所画的一面墙上,也就是在意大利的赛波尔科罗小镇的市政厅里。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壁画是那么难以移动,因为穿越意大利山峦来到小镇,走进弗朗西斯卡画画的房间,看看他为人类所做的珍品陈列在眼前,仍然令人兴奋不已。
      
        这幅画很大,画满了整面墙。它描绘的是基督从墓中升起,而本应在旁边守卫的士兵却睡着了,身子倒在石墓的侧面。在赛波尔科罗的山丘与柏树间,在灰色晨曦的烘托之下,基督的身形是高贵而威风凛凛的。首先令人震慑的是那一对洞悉人心的眼睛,既大胆且意味深长,令人无所遁形。这是一张看尽人生的脸孔,而且他知道自己生命中的位置在哪里。我曾注视这幅画良久,每次走开时总是感到迷惘,然而却又无比的振奋。
      
        每个人都可以从伟大的艺术作品中汲取属于自己的意义。对我来说,《复活》蕴含了一种隐喻,而非传统的宗教意义,那就是:我们可以自由挣脱过去,并且重新创造自己。如果这么做,我们将更强大,也更为坚定。即使在许多人眼中,目前我的人生算是一大失败,但正如同那幅画中人的一生,最好的还在后头。
      
        我不需要像那些士兵一样睡倒在一旁,等待命令。我可能看不到自己努力的全部成果,但是我一定奋力让其他人受惠,即使在我死后也不足惜。那才是我能了解的一种不朽。这个意义适用于每一个人、每一种企业与组织。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过去,最好的永远都还在后头。
      
        支持我的就是这股希望以及一个信念,我相信,当我们关怀他人以至于忘我,或是为超越一己之私的理想而努力的时候,才是最圆满的自己。我们正值应该信任自己的人性甚于制度的时候,却误信了十足自利的意识形态;我们可以像超越大自然的程序一般超越这个制度;我们应该信任自己是既伟大又善良的,即使偶尔信任放错了地方,也往往很值得,因为我们心中都殷切盼望着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还有哪里比这里更适合开始呢?就如路易斯·麦克尼斯(Louis MacNeice)在“秋日之旅”(AutumnJournal)诗中所描述的:
      
        如果有什么可行、可以实现的事,就是现在让我们梦想吧并且祈求一片乐土......
      
        在那儿,纯粹权利与纯粹利益的祭坛已经弃置不用,那儿不曾有人见过什么人以鲜血与金钱的代价买下金钱与鲜血,那儿的人不再虚掷时光于坚持己见,人人乐于与他人合作......
      
      
  •     翻译的不是非常好,但是,作者的思想相当厉害。
      
      -----------------------------
      
      一个可敬的社会将建立在奉行适当的自私的公司之上。它们对生存与成就付出适当的关心,但也会努力成为内在导向,试着去表达他们的个性与信念,而不仅仅是其所有人的工具而已。
      
      公司是社区,而不是所有人的财产;公司视其员工为公民,而不是人力资源,也认为他们拥有公民应该有的一切权利。
      
      百年企业不但需要知道自身代表了什么,确定核心价值和存在的理由,也应该时常改变所做的事与做事的方式。虽不是非得变得更大,但要变得更优秀,而且必须怀抱着源源不绝的热情,而这些正是历史悠久的公司永续生存的原因。
      
      组织也应该知道它们执着的目标是什么,因为它们也怀抱着渴望的心灵,也在奋力寻找生存的意义。
      
      工作不只是为了金钱,更为了某种更伟大、更值得鞠躬尽瘁的使命,我们心甘情愿为其付出才华或是时间。
      
      企业与个人的灵魂相契合,就会释放出这些E元素(能量ENERGY、热诚ENTHUSIASM、努力EFFORT、兴奋EXCITEMENT、卓越EXCELLENCE)。倘若无法契合,工作与生活都将乏味至极。
      
      你所买下的那些人才资产,很可能会在一夜之间消失不见,它们并不属于你。在这个情境之下,财产的概念变得很不真实。
      
      任何人在细品一件艺术品或是手工艺品的时候,一定观察得出,在它的创作过程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融入其中,使它具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因而变成关乎心灵的东西。这种特质也可能存在于一家公司中,促使它产生高度的忠诚与普遍的尊敬,进而也可以产生属于他特有的能量,而着将进一步产生创意、多样性与成长。我认为这种特质是最有价值的资产,值得维持下去,不仅是为了其员工和受其直接影响的人,更为了广泛的社会大众,因为这样的公司不但使社会更壮大、更稳定,也为其他公司树立了足以效仿的模范。(山茶花公司董事长的年度报告)
      
      山茶花公司能够成长繁荣这么多年,是因为它充满了忠诚意识—同事之间的忠诚、员工之间的忠诚,最重要的是公司对其员工的忠诚。
      
      贝塔斯曼公司有一项主要的利润分享方案。根据这项方案,相当大一部分的利润由员工共同分享,也就是董事长Reinhard Mohn所称的“合伙人制度”
      
      组织里所谓的信任,其实指的是“信心”,对一个人的能力与他们对目标鞠躬尽瘁的信心。
      
      把人当成是负责任的成人与公民来对待,信任他们且给予肯定,给大家发挥自我的空间,这似乎对每个人都挺管用的。
      
      控制结果,而非程序,这是信任的证明与自尊的来源。
      
  •   方军写得很好!
  •   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过去,最好的永远都还在后头。
    这样的话,让人看了振奋,即使,面对现实,我们知道,也许不可能——但也许可能——做人,总需要怀有梦想、希望,这是饥饿的灵魂所渴望的。
    很抱歉,我还没有看过这本书,只是在《IT经理世界》上看到了节摘,今天在网上找到,分享给一些同事,也发在我们社区里,每贴一次,都重读一遍,发自内心地喜欢。我们心中,都殷切盼着一个更为美好的世界,那么,让我们从建设开始吧!
  •   汉迪 相当传教士的色彩
  •   昨天在《IT经理世界》看了一点介绍,很感兴趣,可惜似乎看过的人不多,所以没有太多的参考资料。目前当当只有这个版本的,因为上文指出翻译不好所以犹豫。
  •   工作不只是为了金钱,更为了某种更伟大、更值得鞠躬尽瘁的使命,我们心甘情愿为其付出才华或是时间。
    这不就是共产主义说的“工作是第一需要”吗?
  •   前面很不错,中间那部份就开始有点虚而过于哲学化。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