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科学松鼠会 编著  页数:273  
Tag标签:无  

前言

如果我们认为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普就是需要的。严格来说,多数文章可以算成科普,不过有的在普及社会科学,有的在普及自然科学。科学松鼠会普及的,是后一种。但无论是哪一种,罗素先生说的人生三要素,是好文章追求的要点:爱、知识以及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曾经有个老太太在罗素演讲后发言,声称宇宙像一只乌龟驮着一群乌龟,而罗素的说法不太正确。乌龟说当然不太符合主流科学,在哲学史、数学史及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的罗素先生,兴致勃勃地开始和老太太探讨宇宙是不是乌龟家族。他并段有以现在的时髦作法,对这个老太太怒喝一声:愚民!疯狗!傻逼!然后在观众的掌声中以漂亮的科学背影退场。一个写普及性文章的人,应该像罗素一样,平静面对所有的疑问,哪怕其毫无知识含量。这种做法才合乎逻辑科学:正因为他没有知识,你的普及才有价值,如果他跟你知道得一样多(或者比你更多),为什么要来看你的普及文章?在现代社会分工极精细的背景下,优秀的科学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个问题,我不知道。”科学的进步使人谦卑,科普作者,应该也把谦卑放在第一位,因为他们最知道,在自己身后,其实有海量的更内行的专业人士,只不过,他们没有写文章罢了。科学松鼠会的模式,志同道合者的聚集,其实是科普比较有效的存在方式:每个人都只写自己的专业,这既增加了文章的公信力,又避免了在所有科学议题上发言的尴尬——因为科普告诉了我们一个常识:没有任何人知道所有种类的科学。一个科普作者始终面临的危机是,科普文章的可替代性太强。仅仅为了得到科学知识,可以非常方便地查问维基百科及更专业的资料库,他为什么要看你的科普?因为他感觉到你除了有知识,还有爱,还有同情心。这就牵扯到科普作者为谁代言的问题了,科普作者的人文关怀更是不可或缺的,要确定自己得站在弱势群体这一边,他们申张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甚至推动社会的进步,都需要科学知识的帮助,也希望自己在面临专业疑惑时,有科普作者能出来帮助他们。强势群体不需要你的背书,在任何时间,他们都有足够的力量将不科学的东西包装成科学的样子。随便抓一个弱势者,你都能从他身上发现诸多不文明、没科学的印迹,用科普的名义暴打一顿,又轻松又愉快,每次都能技术性击倒。但是这种文章你多写几篇,读者就抛弃你,因为他觉得你不过是借了几个科学术语自大而已,你其实并不在乎他缺乏科学知识的痛苦,你甚至希望以他无知的丑陋来衬托出你英俊的科学脸庞。科学松鼠会具有知识,这个毫无疑问,他们也在强化爱与同情的特质。但愿他们很快可以成为一只罗素喜欢的松鼠,成为弱势群体信任的松鼠,成为最让人喜爱的科普吉祥物。

内容概要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不是一本博客集,出自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只占了1/3。共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文字灵动活泼,一改传统科普的严肃面孔。梁文道称赞说“他们的科普小品简直有点像是带甜的凉茶”;罗永浩说,“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作者简介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由90多个年轻人组成,他们是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生、本科生、科学记者编辑,和一些有科学背景的公司白领。他们相信科学是美的,希望为公众“打开科学坚果”,让“科学流行起来”。和所有年轻人群体一样,他们腐败、郊游、交友,不同的是,他们还聚在一起聊科学、做讲座、看纪录片、辨星星、认植物……当然,他们最擅长的是文字表达,一起写作的科学博客获得了2008年德国之声博客大赛“国际最佳博客”公众奖。“科学松鼠会人气蹿红,博客科普受关注” 被众多专家评为2008年下半年十大科普事件之一。

书籍目录

人世间美好的知识密室里的谋杀催情助兴全仗它我愿意为你——RFID漫谈手机的新功能——爆玉米花四维盒子的展开图钱花在哪里才幸福吃多少细菌才安全一份人寿报告动物志孤岛生活老鼠和毒品的故事纵欢时刻天屎“妈妈”考独角兽——基于真实的传说养一只翔兽作宠物没有蜜蜂的春天懂数学的蝉花世界like the time,they go…毒门秘笈兰花的智慧黄金水稻以爱情的名义天与地到国际空间站上班话说金星凌日核爆炸与葡萄酒的年份鉴定Arthut’s Seat(亚瑟王座)在脚底下科幻并不狂野的未来皮囊事一种双人游戏月经休假愿君好梦玄门妙鼻为脖子干杯专业尿官屁股的生存哲学医疗镜退行性关节炎和我的爸爸麻醉之惑男孩还是女孩?疫苗依赖科学vs.传统之“坐月子”采采蝇与昏睡病从烂嘴角到郁金香该拿什么去见你,我亲爱的恐怖的牙医心灵记关于记忆的记忆莫拿右脑说事天生的审美家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嗨!我可以为你生成一个祖母细胞Ask Dr.You为什么吸鼻涕时鼻子没什么大感觉很大感觉,甚至会呛到?4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放在口袋里的耳机线为什么总缠在一起?同样从冰柜中拿出,草莓为什么比巧克力冷?为什么有些候鸟(如灰雁)喜欢排队飞行,而其他候我刷牙为什么总会掉一块牙膏出来?后记

章节摘录

人世间美好的知识作为一名科学作家,我需要密切关注一些专门领域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大部分是枯燥而无趣的,构成了这门工作的最大挑战一一显然我并不打算把生活也弄得枯燥无趣。但是既然知识结构会影响我的思维方式,甚至影响我的梦境,那么总有一天将发生可怕的事情:做白日梦的时候我想到一个小时前在电梯里遇见的美女,我想象自己动情凝望她的眼睛,当她正要开口说话的时候,思绪不小心溜进她的眼睛,我接着想到那里有晶状体,有视杆和视椎细胞,以及视觉信息是如何通过感受器传递到神经节细胞,关于这点,最近有新的研究发现……停。我得承认,这非常令人沮丧。当我从这种白日梦中回过神来的时候,我的多巴胺系统将变得低迷,这会影响我一天的情绪,影响体内的新陈代谢,甚至令青春期滞后!不对,这一点不用担心——青春期早已遥远地要用天文望远镜来看。幸好,我有位做销售的室友,他安慰我说,要抱着乐观主义的态度去看待未来,世界有可能变得越来越糟,但你总是能找到美好的一面。上个星期,他去一家公司面试,被问到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如何将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他很诚恳地回答:“我会耐心等待全球变暖。”有这样一位耐心而乐观的室友,我会努力等待生活展现它美好的一面。因为,当我想到视网膜的时候,我还有可能继续想到,人类只有三种视椎细胞,而许多鸟类有四种,它们能看到比我们更缤纷的世界,那么鸟类的飞行原理是……可不,色彩和飞行都是美好的事情,作为一个白日梦的结尾,并不算糟糕。而且科学界会提供很多有用的知识,以及很多虽然无用却很有趣可爱的事实。这个星期我读到关于野生动物如何在城市里生存的知识。现在,大量的动物涌入城市,成为我们的邻居。例如,巴黎有1038种昆虫、166种鸟类和32种哺乳动物。它们兴高采烈地适应了城市生活。悉尼的白鹳会偷吃公园里游客的野餐食物,然后拍拍翅膀走鸟,再比如刺猬在乡下的时候只吃昆虫,而到了城市里它们就开始吃狗食。这些都是很可爱的知识,而且富于扩展性,我想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家的蟑螂不吃我精心准备的蟑螂药。室友说,我会遇到一个喜欢谈论色彩和飞行、刺猬和蟑螂的美女。密室里的谋杀2008年7月26日将永远载入松鼠会史册。这一天,松鼠会首脑一干人等在密闭食店聚众烤鱼。鱼据说没有吃饱,倒是全体被一氧化碳喂饱了,差点断送了中国科学普及之未来,也差点让若干人失去了组织。首脑们在北京一氧化碳中毒的消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遍祖国各地及传到地球对面的美国,他们的头痛恶心都牵动着众人的神经。一位松鼠在回顾这一天时语重心长地说:“腐败也是有风险的。”束手就擒吧,一氧化碳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松鼠首脑安危暂且搁置,话说一氧化碳(CO)乃“三无”气体(无色无臭无味),身轻如燕,标准大气压下一升只重1克多,勉强溶于半浴缸44升水。是美国国家消防协会记录在册的危险分子,出入需佩戴下图所示标牌:看害人程度,专营麻醉甚至能毒死人的氯仿是2级,要犯CO达绝顶4级(个别记载为3级);算纵火倾向,同样具最高可燃性,竞在汽油之上。历史中,cO于1776年第一次在实验室被抓获归案,却被当成氢气(H2)一直烧了近25年,原因是发现它的那位法国化学家犯了我中学时常犯的错误——仅凭燃烧时呈现蓝色火苗便错将CO当H2。1800年英国人正式扒出CO“阶级成分”为C与O。半个世纪又是转瞬一挥问,CO毒性被彻底揭露,为此一条无名的英雄小犬献出了宝贵生命,它的血液随生命终结绽放出绚丽的特征性“樱桃粉色”,这是专门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Hemoglobin)惨遭C0绑架变成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COHb)的结果。人体中CO由血红素(Heme)降解产生,含量极低却行使传递神经信号的重要职能。正常大气中约占0.00001%,即使在其主要来源的火山气体中也只占0.01%—2%。2004年CO接受正规劳动改造,获美国食品安全局许可摇身变做食品密封保鲜业之“第一气体”。同1846年牺牲的实验小犬一样,肉食中的肌红蛋白也由于捕获CO而永葆粉红欲滴,并免遭与O2结合再被氧化为褐色的厄运。以下内容未成年人须有家长陪同观赏如同氰化物、砒霜等历史悠久的毒药,CO也曾是人们自杀首选。在汽车尾气净化器面世之前,摩托车排气中1/4为燃料不完全燃烧生成的CO,只需趴在排气管道口即可施行自杀。现代净化器去除了尾气中99%的CO,传统自杀方法即难度加大,几近失传。警告终止CO作案过程回放2008年7月26日晚八时许,就在松鼠们聚精会神钻研烤鱼蛋白如何变性时,凶犯C0已于无色无臭间弥漫于空气之中,并潜入各位松鼠的中央神经系统和血液。松鼠体内越来越多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被C0傍上了。血红蛋白(hemoglobin)是血液中的运氧小抓车,一车能抓4颗氧,就顺着血流将不易溶于水的O2分子抓到身体各处去干活。但是CO却比O2容易抓240倍,跳上车就挤了O2的位置。更过分的是,CO到站还赖着血红蛋白不走,并纠集同车O2一起不走,于是没人下车干活,松鼠们体内各组织缺氧。肌红蛋白(Myoglobin)被CO纠缠的原理与血红蛋白大致相同,后果是心输出量减少并造成脑缺血,松鼠们的大脑缺氧加剧了。它们开始头痛、恶心、气短、心跳加速……根据作案时间和松鼠病情可推断现场Co浓度大致为0.01%—0.04%。庆幸的是受害松鼠中毒记录中并未查到任何昏迷迹象(通常,严重后遗症只伴随昏迷而产生),否则智力受损,还需烦劳众读者给松鼠科普。当晚甚至第二天早晨,松鼠中还有零星的头痛报道。这是由于叫CO下车(车: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实在太难了,需要许许多多清新空气逐渐把小抓车从CO手里抢出来。有的时候肌红蛋白慢慢放出CO,会被血红蛋白再傻乎乎地半路劫走,于是更加延长了身体恢复的时间。中毒小贴士:要达到7.26事件中松鼠中毒同样标准有多种途径:可降低CO浓度并延长暴露时间;或将CO浓度加大,则短时间即可生效。不给CO作案以可乘之机CO是有犯案前科的。1921年的《美国眼科杂志》记载了这样一桩“鬼屋事件”,夫妇俩搬人新居,却开始频频头疼恶心,并听到奇怪的脚步声、夜里看到神秘黑影。可怕的是,这幢私宅的前主人也曾有如此的“闹鬼”体验。科学是伟大的,那是一个人们开始质疑鬼魂的年代:原来,壁炉破损,该走烟囱的毒气全部灌在了屋里一一鬼屋竟是C0屋。然而时至科技发达的今天,美国每年仍有约4万人因CO中毒而就医,其中大部分由在不通风的室内燃烧燃料造成;在中国的灯红酒绿下,松鼠们又被CO骚扰。当时有人通过手机短信谎称松鼠首脑被送去急救,引起一片骚乱。幸好还有人沉着地说:“告诉它们放松,进氧舱就没事了。”当然事后真相大白,据说中毒松鼠当时正在路边晾着自己疼痛的脑袋吃着沙冰,阅读我焦急的短信笑做一团……不过话说回来,松鼠们的做法是对的。当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在户外吃喝,在室内用火不可避免时,请给cO飘出房间的自由;如果怀疑自己被CO缠上,赶紧出去透透气吧;实在不行,像某沉着松鼠所说,放松,并求救于医生。催情助兴全仗它丁丁虫问世间春药知多少多少世纪以降,帝王将相、贤人术士、寻常百姓,鲜有人能逃脱爱情那温柔的魔爪。有爱多半是要有性的,柏拉图式的感情凡人并不乐意拥有。可是,人非机械,血肉造物总有倦怠之时,故而从古到今,无数人类倾尽心血寻找妙物,期冀提升性爱体验之质量。其中目的又种种不同,有人想诱惑不情愿的对方,有人希望重振雄风,有人要延长快乐时辰,还有人期待更好的表现。得出的结果更是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卡萨诺瓦每日早晨享用三十只生蚝,国人觉得坚硬挺拔的犀牛角也能让阳具获得同等属性,巴比伦人用动物睾丸治疗阳痿,斑马舌头曾几何时也被当作无上秘药。单以我国来说,长沙汉代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药方中就包括有滋阴补阳的方剂,其中男用的叫做“内加”,包括桂枝、干姜、花椒、皂荚,能治男性阳痿;女用的叫“约”,成分有巴豆、蛇床子、桂枝、干姜、皂荚,可以激发女性性欲。同样是汉代的记载,《赵飞燕外传》一书中曾提到一种名叫“慎恤胶”的药剂,汉成帝刘骜“得慎恤胶一丸一幸”,意思是吃一粒就可以让性功能障碍的刘骜再展雄风一次。可惜作者伶玄没有写下药剂的成分,而且从汉成帝一次吃7粒而亡的记载看来,这个药方的副作用似乎不小。时至魏晋,士大夫中流行的“五石散”据考证其实是一种催情迷幻药,也算是春药的一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写到“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不过这方药的副作用更大,服后举止怪诞、情绪暴躁不说,稍有不慎还会搭上一条性命。再至唐宋以降,春药验方更是层出不穷。《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安禄山向唐玄宗进“助情花”,《金瓶梅》中写西门庆给潘金莲用“颤声娇”,虽然都是野史家言,不足为信,但作为正史的《新唐书?艺文志》倒也确实提到有人向唐玄宗进献具有补肾壮阳之效的五子守仙丸,更不用说日本遣唐使不远千里来中土取经的集大成之作《医心方》。中国之外,春药的历史亦是不遑多让。西文中春药一词化自爱与美之女神Aphrodite的名字;另一个催情物的名词philter,乃是希腊语中“爱”(philos)的工具格。《圣经?创世纪》中利亚和拉结争夺的风茄,也就是曼陀罗,被认作催情助兴的食物,古埃及和荷马笔下的英雄也对此种植物钟爱有加。《爱经》中还认为蜂蜜这如诸神享用的琼浆般的食物可以大大提升性活力,蜜月(honeymoon)一词则反映了新婚当月男女每日饮用蜂蜜酒的古老传统。想知道什么食物可能拥有催情的功效,很简单,看看宗教信徒都禁止吃什么就是了。基督教禁止食用黑豆、鳄梨、巧克力,因为它们都是“贞操的敌人”。阿拉伯帝国认定能块菌导致好穆斯林的堕落,导致市场监察官(穆哈台斯布)想禁止清真寺附近此类货品的销售。佛教徒不可食用葱、蒜、韭、薤、兴渠,因为它们是有秽之物,会增强淫欲。欧陆经典的春药,不得不提的还有缬草,少许剂量的缬草拥有强烈的催情作用(大量的缬草则令人昏昏欲睡,更大量的却要人坐立不安),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就是妓院提供的饮料中的重要成分。其他被认定能增加床笫之乐的药草和香料还有罗勒、薄荷、肉桂、豆蔻、胡芦巴、生姜、藏红花、香草,等等等等。看起来中西对于春药的认知分别甚大,材料、用法也都各成体系,不过,却有一样东西在双方的催情食物文化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那就是——酒。古希腊酒神崇拜中围绕葡萄展开的仪式实际象征的更是基于葡萄酒的享乐文化,我国也早有俗语传世——酒能乱性。不过,就效果而言,莎士比亚总结得很好,“——喝酒,对于淫欲也可以说是个两面派:成全它,又破坏它。”少量饮酒可以降低敏感度,延长性爱时间,特别是对受压抑和紧张的人有疗效,可是,只有饮用含少量酒的饮料才有效,如果大量饮酒,一般都会让受者完全失去性交能力,结果“杯子里的东西就叫你做了一场春梦吧”(《麦克白》,第二幕,第三场)。严格而言,西方历史上真正被证实具有催情助兴效果的春药,首推俗称“西班牙苍蝇”的斑蝥素(Cantharidin)。14世纪初,西班牙和法国南部的人们发现牛羊等牲畜在误食了一种当地称之为“西班牙苍蝇”的甲虫之后会变得烦躁不安,生殖器充血肿大,交媾欲望强烈,于是尝试把这种甲虫碾碎服食,果然得到很好的效果,从此“西班牙苍蝇”声名远播,成为男性的福音。又有一种说法称,“西班牙苍蝇”的名气来自于法国著名的萨德侯爵,他与妓女交欢时喜欢给对方喂食这个东西,结果搞出了人命。在法庭上他迫不得已供出自己的药方,“西班牙苍蝇”这才成为世界级的春药。当西方步人现代,充作另类春药的迷幻剂开始崭露头角。其中最著名的恐怕要属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Aciddiethylamide,缩写LSD),当然像大麻、海洛因一类家喻户晓的毒品类迷幻剂除外。这种1938年合成出的生物碱类物质会让人产生类似高潮般的幻觉,六七十年代风靡于西方的青年之中。而传奇般的万艾可(VIA(3RA),问世更有一段传奇的经历。辉瑞药厂起先将之作为舒缓心绞痛的扩血管药投入临床试验,但病人纷纷抱怨效果不佳,更有部分试服的男性反映该药有引发勃起的副作用。药厂得到这样的反馈,灵机一动,干脆把它转为治疗阳痿的药物申报。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果然取得良好效果,参加试验的约4000名男病人中,有50%~80%的病人症状有明显改进,试验结束时甚至不少参试者拒绝交回剩余的药品。药好还要身体棒其实前面提到的这许多春药,尽管名称五花八门、来源天南地北,但其功能无非这样几类:男性助勃、男性延时以及女性性唤起。另外还有一类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春药,但作用也绝不容小视的心理安慰剂。伟哥便是属于男性助勃类药物。众所周知阴茎的勃起是由阴茎内部的海绵体充血而成。具体来说,男性性兴奋时阴茎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NA)及一氧化氮(N0),进而产生环磷鸟苷(cGMP),令海绵体内的平滑肌松弛,动脉血得以源源进入海绵体;射精后环磷鸟苷被阴茎内的磷酸二酯酶(PDE)分解,血液流量下降,阴茎疲软,恢复常态。阳痿则是该生理过程受到影响,要么是阴茎无法充血,要么是充血后无法保持。现代西方医学意义上的性功能药物多数也都是从恢复充血人手,如很早就被发现具有治疗阳痿作用的非洲植物育亨宾(CorynanteYohirnbe)的干燥树皮,机理就是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伟哥则是磷酸二酯酶的抑制剂,可以高选择性地抑制磷酸二酯酶,有效防止环磷鸟苷被分解。

后记

刘旸,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细胞生物学博士。歌唱得极好,爱好古典音乐,松鼠会最活跃的女作者;刘念龙,东莞某中学生物老师。有人誉他“几乎是在网络博客上横空出世的科学文章写手。短短几篇器官进化的文章,就尽得新科学写作的精髓,生动有趣而干净利索”;瘦驼,烟台某大学生物老师;玩摄影、玩天文、玩自行车,在新京报开设《动物行星》专栏,动物问题拿去问他总没错;小庄,高分子硕士,做过美编,玩过乐队,上海某科普杂志编辑,还写乐评;彭茂宇,在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芝加哥分校攻读遗传学博士。“动漫圈老人”,动漫杂志专栏作者,为本书制作彩色辑封;苏震,天津某软件公司老总,数学专业出身。喜欢数学史和漫画,本书的黑白漫画插图全部出自他手;名单还可以列很长。这本书参与作者30人,科学松鼠会成员90余人,几乎全部是拿了个理工科学位又跑来做写字的事,他们不光能把文字写得好看,业余爱好也丰富得不像常人以为的“理工男”、“女博士”。这些人都是怎么找到“科学松鼠会”的,我已记不太仔细,似乎一晃眼,身边就有了这么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就像是我生活中本来就该有的属性。有朋友说,“学理工科的人,如果聪明又不呆不迂,那是很上品的”。难得他们还都性情温和,偶尔吵起架来也会很快冷静,自我反省,“也许我错了”。这是科学人的态度。“上品”的理工男女,写得一手好文章又爱科学的,估计不算多。所以在我前几年的科学写作生涯中,总觉得很冷清,常见到的作者就那么几个,全凑在一起,都不够玩一局杀人游戏。但是一次MSN上的聊天改变了这一切。2007年11月20日,“科学松鼠会”这个名字被敲定,有了一个私密论坛,2008年4月28日,群博客正式上线。如今,我们有了近百位作者,几十万读者。有时候我恍惚觉得,这些人本来猫在一个大房子的各个角落里,一敲锣喊吃饭就全冒出来了。想起小时候读过的武侠,隐匿多年的帮派老人决定复出,燃一缕狼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道,“该出发了”。于是我们就聚到一起了。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一群年青人,不仅自己为科学所兴奋,而且希望和大众分享他们从科学发现中获得的快乐。我希望,他们的文章能有助于中国摆脱过去一百年来过分功利化看待科学的倾向,让科学成为一种文化。            ——饶毅 北京大学教授   知识的美味,时代的气息,青春的活力,才华的光芒——这是可爱的“松鼠”们奉献的第一掬“果仁”。在科普队伍青黄不接的时候,“松鼠会”的异军突起格外值得珍惜。作为一名老卒,我与其说是应该给他们支持,毋宁说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是中国科普的希望和明天。            ——赵致真 中国科技新闻协会副理事长、科普作家)   为了跟愚昧和迷信争夺市场,科普作品在应有的理性和严谨之外,最好还能做到生动有趣,“科学松鼠会”显然就做到了这一点。他们的科普文章大多数情况下都很有趣,有时候甚至很酷。            ——罗永浩 牛博网创始人、老罗英语培训学校校长)   知识与情趣共存,智慧与艺术相融,在我们眼中科学从未展现过如此魅力!            ——刘慈欣 科幻作家   “让科学流行起来”,是松鼠会的目标,这本书,是他们实现目标的一个开始。            ——路金波 图书策划人

编辑推荐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可视为中国科学写作新生代的首次集体亮相;连岳、梁文道倾力作序;饶毅、赵致真、罗永浩、刘慈欣、路金波推荐;《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参与作者30人,其中17人为理工科博士或博士生,连文中的插图也出自理科博士之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7条)

 
 

  •   “打开科学坚果,品尝科学之美”,这是科学松鼠会的口号。科学松鼠会开创了一个先河,用当下流行的博客为载体传播科学知识。《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科学松鼠会第一本科普出版物,书里甄选了科学松鼠会上乘的科普文章,全是我没有看过的。没错,我是在四川广元橘子事件之后才发现科学松鼠会的。应该说,科学松鼠会是第一个站出来澄清广元橘子事件的组织。在这件事上,我见到了科学松鼠会发现坚果的速度。在我订阅了科学松鼠会的博客之后,进一步见识到了科学松鼠会发现坚果的质量。科学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举橘子事件为例,在我收到亲戚发来的短信后,第一反应是认为有人恶意诋毁,用见不得人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虽然事实证明我理解错了,但我肯定不会受这种短信的影响而封杀广元橘子。可是在食品安全问题如此严重的现在,看到这种短信,想必很多人会抱着宁肯信其有的观点对广元橘子避之不及。事实上,如果第一时间官方出来解释,我恐怕也不会相信。但是科学松鼠会我信了。一方面因为科学松鼠会确实有理有据,另一方面因为没有利益关系,科学松鼠会没必要去做公关写软文。其实,只要有一些植物学相关知识的人就会知道,这其实不过是很普通的植物病虫害的一种,大可不必为橘子里有蛆而惊恐。吃的菜上还有蚜虫呢,为什么不惊恐啊。还是因为具有相关知识,知道蚜虫对人体无害。所以说,恐惧基于不了解。而要民众了解科学知识...去战胜恐惧,科普必不可少。科普是科学普及的简称,重点在“普及”二字。如今资讯手段发达,市面上的科学书籍——注意,是科学书籍——数量也并不少,但是人们的科学知识却并不丰富。甚至有人去科技部网站上问“核能能不能用来做红烧肉”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这个人是不是在恶搞,但如果真的不知道,这种提问精神是很好的。现在的科学书籍,我也看过一些,要么是花钱买它不如去上维基百科,要么就是专业性很强,充斥着常人看不懂的术语。我一度很变态地认为,这种专业感很强的书是在把专业当作显摆自己的资本,故弄玄虚,类似某个用闹鬼的手法讲述科学的节目。也许是我档次太低,毕竟,一个高考数学42分的人想必理科不会有水平。但是科学松鼠会关于“鸡兔同笼”的《趣味数学故事:举起脚来》却让我在明白了一个数学问题的同时掌握了一种思维方法。另外顺带一提,我不喜欢“举起脚来”的讲述方法,因为有些孩子可能会真的认为孔子他们说过这些。不说数学了,对于一个“5+8”等于多少还要问男朋友,“是12吧?”的人来说,这些太深奥。当然,男朋友义正词严地告诉我,“13吧?”相比之下,“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这样的书名更吸引我。在Google Reader上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哇噻!通感!好上等!”是我的反应。这个书名也是书中一篇介绍联觉的文章标题。想来用这个标题做名字还是很合适的。科普的目的是让人们更好的把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当科学松鼠会第二本书面世的时候,在报纸科技版上看到,有人发明了可以让人们尝到并且看到的声音,不一定是甜的,不一定是彩色的。更希望,是某位科学松鼠会的读者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灵感爆发,用科学技术反作用于生产力而发明的。 阅读更多 ›
  •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八卦大全——假科学的名义,搜罗世界的隐私。    妙在每一话题的作者均为一定领域的专研者,信息最充沛,论述最有据。最重要的,对和我一样“科学圈”毫无交集又少耐心的“大多数”来说,行文与实例皆有趣,亦庄亦谐,严谨而幽默,才能避免枕边书变成了催眠曲。  何止是枕边书,还能让晕车族如我者在火车上仍捧读不倦呢。好奇心杀死猫,却能让“人”这种动物神采奕奕。      一本书,“好看”已经是很难得了,何况它能如此地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兰花与蝉的智慧、毒门秘笈与“春药志”,玫瑰花蕊的变身大法,“瘾君鼠”对儿童父母的启示,印象派作品何以动人心魄?未来科技为何会涉嫌“侵犯”隐私?还有,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朋友曾抱怨四岁稚子的好奇心:“我又没读过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却拨开你我因生活奔波而深陷的麻木迷雾,用孩子的眼睛提出问题,再用博学的思考和轻松诙谐的口吻加以指点,在它的带领下,我们重新收获人类最宝贵的品德——好奇心,不是对无聊的狗仔新闻,而是对人类自身,对人类的邻居,以及我们共同所处的大千世界,宇宙洪荒。  同时,被好奇心引诱着,潜移默化地,或者也能熏陶出若干科学的观察角度与思考方式,而东一点儿西一点儿得来的只鳞片爪,也许有一天积少成多,拼出一幅属于普通大众的科学图谱来也...说不定。    我想,这就是它最大的“用处”吧——既然有太多的箴言告诫我们人生苦短,目标须明,做事读书交朋友都要挑“有用”的,那我也不妨强调一下它的“作用”。其实这本书是在功利的世界里,最最不功利的一件事——想必科普文章是不能拿来评定什么,也鲜有人能籍以谋生的吧。    由此,愈加敬佩文字后面的那些作者们。很久以来,看了许多书,虽然不求甚解,始终是四处徘徊的门外汉,久而久之,也对某些话题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唯独科学方面,除了很久、很久以前读过几本再版的几十年前的科普书,感觉眼前亮了一亮外,已经黑暗了太久,在这样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真是不应该。      幸好有了这一群以“松鼠”自居的人们,津津乐道地找来营养丰富的科学坚果,不厌其烦地敲开艰深的外壳,捧出一捧果仁来,任君撷取,乐此不疲。才让大众不致因食物结构太过不合理而发展出跷脚的思维方式——若始终沉湎于单一的文史哲读物,打量这个世界的眼光未免过于感性,就象没戴眼镜的近视眼患者,认人识物全凭模糊的轮廓和老经验形成的感觉,雾里看花,美则美亦,却难免磕磕绊绊,上错车,认错人。      ……    好吧,我承认,这许多话并非我在读书时想到的,而是此时坐着想为这本书写点什么的时候,一点儿一点儿演绎出来的。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订阅“科学松鼠会”([...])有一段时间了。虽然未必每篇皆读,但每次上网总要先去溜达一圈,看看今天的坚果是什么。有时候,看到特别有趣或感兴趣的标题,还不肯匆忙浏览,总要等时间充裕时再从容阅读——虽然还没学会松鼠敲坚果的本领,却先学会了松鼠储备冬粮的习惯,呵呵。这本书,是科学松鼠会出版的第一本合集,因此其品牌是相当有号召力的。    最初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多么美妙的句子啊,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闭上眼睛想一想,是否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呢?这是书里一篇文章的标题,读完这篇文章,我真希望自己是个幸运的联觉人,你是不是呢?也许,等你看完这本书,我们可以讨论一下~~~        阅读更多 ›
  •     科普,在多年以前可是火热的事,那时,也常常看一些科普小品,那新奇的世界真是令人眼界大开,即便是平常的事体,也写的妙趣横生。不过,那以后,就很少看到精彩的科普小品了,不是不喜欢,而是看着照本宣科如老师讲几何化学方程式也就足够讨厌的了,不看也罢。但近几年,科普类的书刊增多了,似乎科普的风气又回到了少年时代。    当我拿到科学松鼠会的博客新书《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时,还是充满了惊讶———居然有这么一群自称科学松鼠的人每天都在传播科学知识,以“专业、好看、活泼、有容”为口号,并且做得起劲:要让科学流行起来。这之前我就常常去看这个博客,当然不只是看文字多么有趣,更为重要的是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大千世界。    54篇科学小品仿佛现代社会生产出的一丛科学奇葩,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间站,从玫瑰花到数学思想实验,内容天马行空,却又有不同的趣味。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地方鸟粪的多少,是鸟儿对此地欣赏程度的投票。”(《天屎》)“现代净化器去除了尾气中99%的CO,传统自杀方法即难度加大,几近失传。”(《密室里的谋杀》)“为了令研究简化,艺术家的死亡方式不成为这次研究的一个变量———尽管有些人异常的死亡方式明显会玷污数据。梵·高同学,说的就是你。”(《一份人寿报告》)“你永远无法预料什么会降临到头上———等的是幸福,结果是傻鸟———这是什么鸟事啊。...”(《纵欢时刻》)我甚至觉得它应该像《银河系漫游指南》那样在封底用大号加粗字体印上“不必恐慌!”“活得合情合理是生命的一个重要准则,哪怕生活本身很荒谬。”(《关于记忆的记忆》)。固然,这不是最坏的时代,却是缺乏科学普及的时代。    当然,有趣只是一个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科学松鼠会的爱科普精神,连岳将此进一步解释为“他们也在强化爱与同情的特质”。不过,今天我们谈起科学的普及总是要面对现实与科学的两难选择。这就像老子所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不能割裂。在我们呼吁多一些理性的同时,是不是像书中说的那样也许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时,生活就会更丰富一些。 精彩导读 麦当娜与20岁新欢拍拖美剧教辨谎陈冠希成教学案例 医院设发泄室仿真人模型随便踢 帅哥骑警亮相竹海 头盔就值4000元 “限价”惹争议手术前先签承诺书 法媒体热评圆明园兽首拍卖事件 山西启用无人飞机打击非法采矿 卫星相撞事件可能由美策划操纵 当代孕妈妈生一个孩子获10万 “躲猫猫”事件死者家属获赔35万 被抓问警察“偷我亲弟弟钱也违法?” 阅读更多 ›
  •   比较浅显,网络味道比较重.不少不严谨的地方.态度是很积极的书.但态度积极不意味着水平就很高,不意味着可读性就很强.给个三星吧.
  •   名字很好听,还没看完
  •   很好的一本科普书非常喜欢
  •   这本书是一本很不错的读物!写得很棒,内容也生动有趣。
  •   内容丰富,有很多东西可以学到。中国真正做科普的很,动不动就是大部头,让人很难理解,而这本书却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告诉我们一些生活中不容易解释的现象。
  •   老師推薦買的,書裡講了一些科學知識,用很直白簡單的描述。讀過之後會有收穫
  •   很多观点都蛮新奇的,喜欢。
  •   还没好好看,应该不错
  •   书的内容超级棒的,非常喜欢~
  •   送朋友,留着教小孩子用
  •   冷知识详细说明,猎奇的书,每次看一两篇,多了会腻
  •     科学松鼠会可能是在追求科普的趣味性,但总感觉有点过头,反而本末倒置了。文中的有些知识还是很开拓思维的,但是很散乱。
  •     书名取自里面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联觉这种神奇的现象。我好像也有类似的体验,看到书本上某些词会仿佛问到他们的味道见到他们的形象。
      
      这本书不能说有多精彩,但作为闲暇时候的小品长长知识还是很不错的。许多包袱确实抖得比较没意思,但起码科研工作者们有了这个意识要把科普读物写的有趣生动,对读者来说还是福音吧~
      
      梁文道的序言看得我十分激动,作为理工科出身的女青年,不禁惭愧现如今对于科普知识的漠视以及对以前辛苦学习得到的知识的遗忘。
      
      理工科的男男女女们能做到有见识却不迂腐不沉闷,是为上品~哈哈,那我们一起来向上品努力吧。
      
      
  •     
       昨天晚饭后在楼前闲聊,几个人之中,像我这样的本科生算是学历最低的了,突然聊起了一个话题“一立方煤有多重”,一位老同志率先发言,“一立方水是一顿,水的密度是一,煤比水重多了,所以我估计一立方煤应该有九吨多”,又一位说,“不可能,这么点体积的东西哪有那么沉,一卡车能拉几十吨煤,卡车体积多大呀”,最后我们一致认为一立方煤应该是两三吨重。拿出手机,搜索一下,结果是0.8吨左右。我们这帮帝国工程师的常识就这么沦陷了。
       常识需要不停的更新,人文方面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来提升,科学方面就只有进行科普了。于是,如何快速的获取靠谱的科学知识就成了一个问题。科学松鼠会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结集出版,以图书的形式面对我们这种没有时间每天去看科普文章的人,相当于给我们定期冲一次电,对近期社会热点的科学原理进行普及。知识结构的更新不是网络上几页博客、微博可以完成的,要系统的、较少谬误的认识新鲜事物,还是需要出版商的努力,像科学松鼠会这种推动科普出版的组织,是值得尊敬的。
       我很好奇科学松鼠会是怎么赚钱的,有果壳传媒的支持,他们正常运转还是没有问题的,其他的收入途径还无从知晓。为了表示对科学传播的支持,我觉得有意思的图书,都买了正版的,或是送人,或是留存,比如《吃的真相》、《吃的真相2》、《谣言粉碎机》,这本《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还只是看了扫描版,还不错,下次买书的时候会把它拉进购物车的。
       之前看到松鼠会一篇介绍如何让油炸食品粘上更多调料的文章,作者是一位留美的女研究生,做了两年的油炸食品实验,她的目标便是毕业之后,加入科学松鼠会的团队。我在想,她毕业之后能干什么,她怎么融入美国主流社会,在美国社会边缘漂泊,还是回来,作一名海龟、海带。想起“中国合伙人”里面那几个悲催的留学生,就会莫名的心痛,我们这一代,考托、考鸡,申请学校,出国留学,目的一般是要过更好的生活。想当年,我大清留洋学生,一心想回国改造社会,偷图纸,认干爹,什么都干。目的不同,心态不同,幸福度也不同。希望他们都幸福吧,真心的。
      
  •     1,unicorn the symbol of jesus christ
      in myth,it can only be controlled by a virgin
      
      2,WHO
       worl health organization 世界卫生组织
      should be 世界健康组织
      
      3,golden rice 中 含有 胡萝卜素,但ppl concerned abt its safety
      
      4,宇航员一天可见16次日出日落,cause 航天飞机公转90分一圈
      
      5,航天飞行会让宇航员味觉迟钝,所以favor spicy food
      
      6,送一个东西上去,等于花同等重量的黄金,expensive
      
      7,Premenstrual Syndrome
       PMS 经期前综合症
      
      8,PTSD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r
  •     随手翻下来,印象最深的就是,如果你有蛀牙,那么不要尝试学着武侠小说中的情节吸蛇毒,期望通过个人英雄主义邂逅一段感情这类的,敢情小说中动不动就为男女主吸毒的都有一口好牙!满口蛀牙爱吃甜食的文科菇凉默默飘过。
  •     理工博士大脑的转速果然不一般,读起来像长跑样有点累。两三句话可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可以写出上千字引经据典的铅字,也足见作者论文功力之深厚,非我辈可直视。大概是博士英文论文读的有点多,文字读起来不甚流程,非我辈庸俗所欣赏。来上课无聊时的好读物。有些当下关注的热点谣言的粉碎破解还蛮好。至于用木棍搔大腿般的小幽默,为了不让主人尴尬还是可以咳咳两声。
  •     感谢松鼠会让我对科普书有了全新的感受。
      话说我从小就是一爱看书的姑娘(必须童话、有图),在某次六一儿童节收到一整套的《十万个为什么》后,内容丰富,枯燥乏味,让我对科普类书籍彻底失去了兴趣。据说那小黑书还是经典,但在我书柜只被翻了一次,就再未被想起。唯一看的一篇解释为何光照会让人睡不着,直接导致我直至现在有光就无法入睡的坏习惯。。。
      
      如果科普只是普通的知识宣讲,那可能是我这辈子都不愿再去涉及的书类。松鼠会终于打破了这一选题的乏味,不仅选题大多是大家感兴趣的,表达上,终于不再让我感觉是一个个戴厚厚眼镜的科学家 ,而是五颜六色酸甜苦辣的生动可爱的就在身边的人。
      我喜欢这些选题,更喜欢每个故事背后幽默可爱的松鼠们。
      
      额。。。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性,因为年纪大了,对科普的感受不一样了,也许该再给《十万个为什么》一次机会的。。。
  •     有趣的科普短文集,勾起了我沉寂已久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及想象力,当初看它不过是因为对科学松鼠会的一丝好奇与憧憬,但是出乎意料地读起来轻松惬意,各位松鼠的文笔确实各有千秋,实在颠覆对传统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古板印象。其实,大家都在寻找着生活中的乐趣,不是么?这种既有乐趣,同时科普了一下自己的文章,看一下又何乐而不为呢?
  •     这就是听到此书的第一感受。不知道这算不算个好书名,因为它有点古怪,但确实有趣快乐,我喜欢。  这书出版好些时日了,现在再写书评,累赘,但好在并不乏味。  说说内容,嗯,怎么措辞好呢……这是本适合休闲阅读的小书。尤其是回家要坐两夜一天的火车,担心手机电量,还要在陕西那地界应付一个又一个的山洞,没信号-.-  但我并不是特别满意,嗯,第一,我对植物动物分类啊兴衰史啊地理啊,无爱——;第二,书中知识不算新;第三,我还没想好……  所以,它可能更算是科普入门书,有很多趣味,但少了点激动人心。休闲时,值得一读。
  •     【春药】
      
      长沙汉代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药方中就包括有滋阴补阳的方剂,其中男用的
      
      叫做“内加”,包括桂枝、干姜、花椒、皂荚,能治男性阳痿;女用的叫
      
      “约”,成分有巴豆、蛇床子、桂枝、干姜、皂荚,可以激发女性性欲。
      
      同样是汉代的记载,《赵飞燕外传》一书中曾提到一种名叫“慎恤胶”的
      
      药剂,汉成帝刘骜“得慎恤胶一丸一幸”,意思是吃一粒就可以让性功能
      
      障碍的刘骜再展雄风一次。可惜作者伶玄没有写下药剂的成分,而且从汉
      
      成帝一次吃7粒而亡的记载看来,这个药方的副作用似乎不小。
      
      时至魏晋,士大夫中流行的“五石散”据考证其实是一种催情迷幻药,也
      
      算是春药的一支,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就写到“贪饵五石,以求
      
      房中之乐”,不过这方药的副作用更大,服后举止怪诞、情绪暴躁不说,
      
      稍有不慎还会搭上一条性命。
      
      再至唐宋以降,春药验方更是层出不穷。《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安禄山向
      
      唐玄宗进“助情花”,《金瓶梅》中写西门庆给潘金莲用“颤声娇”,虽
      
      然都是野史家言,不足为信,但作为正史的《新唐书?艺文志》倒也确实
      
      提到有人向唐玄宗进献具有补肾壮阳之效的五子守仙丸,更不用说日本遣
      
      唐使不远千里来中土取经的集大成之作《医心方》。
      
      中国之外,春药的历史亦是不遑多让。西文中春药一词(aphrodisiac)
      
      化自爱与美之女神Aphrodite的名字;另一个催情物的名词philter,乃是
      
      希腊语中“爱”(philos)的工具格。《圣经?创世纪》中利亚和拉结争
      
      夺的风茄,也就是曼陀罗,被认作催情助兴的食物,古埃及和荷马笔下的
      
      英雄也对此种植物钟爱有加。《爱经》中还认为蜂蜜这如诸神享用的琼浆
      
      般的食物可以大大提升性活力,蜜月(honeymoon)一词则反映了新婚当
      
      月男女每日饮用蜂蜜酒的古老传统。
      
      想知道什么食物可能拥有催情的功效,很简单,看看宗教信徒都禁止吃什
      
      么就是了。基督教禁止食用黑豆、鳄梨、巧克力,因为它们都是“贞操的
      
      敌人”。阿拉伯帝国认定能块菌导致好穆斯林的堕落,导致市场监察官(
      
      穆哈台斯布)想禁止清真寺附近此类货品的销售。佛教徒不可食用葱、蒜
      
      、韭、薤、兴渠,因为它们是有秽之物,会增强淫欲。
      
      欧陆经典的春药,不得不提的还有缬草,少许剂量的缬草拥有强烈的催情
      
      作用(大量的缬草则令人昏昏欲睡,更大量的却要人坐立不安),从古罗
      
      马时代开始就是妓院提供的饮料中的重要成分。其他被认定能增加床笫之
      
      乐的药草和香料还有罗勒、薄荷、肉桂、豆蔻、胡芦巴、生姜、藏红花、
      
      香草,等等等等。
      
      看起来中西对于春药的认知分别甚大,材料、用法也都各成体系,不过,
      
      却有一样东西在双方的催情食物文化中都占据了重要位置,那就是——酒
      
      。古希腊酒神崇拜中围绕葡萄展开的仪式实际象征的更是基于葡萄酒的享
      
      乐文化,我国也早有俗语传世——酒能乱性。不过,就效果而言,莎士比
      
      亚总结得很好,“——喝酒,对于淫欲也可以说是个两面派:成全它,又
      
      破坏它。”少量饮酒可以降低敏感度,延长性爱时间,特别是对受压抑和
      
      紧张的人有疗效,可是,只有饮用含少量酒的饮料才有效,如果大量饮酒
      
      ,一般都会让受者完全失去性交能力,结果“杯子里的东西就叫你做了一
      
      场春梦吧”(《麦克白》,第二幕,第三场)。
      
      严格而言,西方历史上真正被证实具有催情助兴效果的春药,首推俗称“
      
      西班牙苍蝇”的斑蝥素(Cantharidin)。14世纪初,西班牙和法国南部
      
      的人们发现牛羊等牲畜在误食了一种当地称之为“西班牙苍蝇”的甲虫之
      
      后会变得烦躁不安,生殖器充血肿大,交媾欲望强烈,于是尝试把这种甲
      
      虫碾碎服食,果然得到很好的效果,从此“西班牙苍蝇”声名远播,成为
      
      男性的福音。又有一种说法称,“西班牙苍蝇”的名气来自于法国著名的
      
      萨德侯爵,他与妓女交欢时喜欢给对方喂食这个东西,结果搞出了人命。
      
      在法庭上他迫不得已供出自己的药方,“西班牙苍蝇”这才成为世界级的
      
      春药。
      
      当西方步入现代,充作另类春药的迷幻剂开始崭露头角。其中最著名的恐
      
      怕要属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缩写LSD),
      
      当然像大麻、海洛因一类家喻户晓的毒品类迷幻剂除外。这种1938年合成
      
      出的生物碱类物质会让人产生类似高潮般的幻觉,六七十年代风靡于西方
      
      的青年之中。
      
      而传奇般的万艾可(VIAGRA),问世更有一段传奇的经历。辉瑞药厂起先
      
      将之作为舒缓心绞痛的扩血管药投入临床试验,但病人纷纷抱怨效果不佳
      
      ,更有部分试服的男性反映该药有引发勃起的副作用。药厂得到这样的反
      
      馈,灵机一动,干脆把它转为治疗阳痿的药物申报。在随后的临床试验中
      
      果然取得良好效果,参加试验的约4000名男病人中,有50%~80%的病人
      
      症状有明显改进,试验结束时甚至不少参试者拒绝交回剩余的药品。
      
      【记忆】
      
      与人类自以为是的经验不同,真实的记忆系统充满了修饰,篡改和臆想,
      
      简单地说,就是矫情。所以,很可悲,每个人关于自我历史的记忆,或多
      
      或少是不真实的。
      
      清醒生活的一大准则是不要过度想象某一件事,第二大准则是不要在头脑
      
      不清醒的时候想象某一件事,第三大准则是不要在没有旁证的情况下独处
      
      太久,底线是你要懂得适时适地用压力造成毛细血管破裂,以调度大脑注
      
      意力。
  •     看完《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之后记得多少内容?其实并不多,只记得兰花是一种高智商的植物;挠痒是一种奢侈的双人游戏;幸福感能降低吸毒的概率,以及坐月子并不真正的科学。
      
      当你不想出去玩又发现读正儿八经的文学经管书记太累的时候,松鼠科学会的书能迅速的补上此位置。
      
  •      如果有人问我信仰什么,我想我大概会说科学。可是你要继续追问,你知道现在有什么先进的科学技术,我想我会像上次考口语时那个老师问我最喜欢哪个科学家一样傻眼。科学,在现代社会似乎变成了一个抽象的形容词,被压在脑海的最底层且对立项是一个会把墨水吃掉的戴四方眼镜的不名生物。这种印象在人们脑海里保存的太顽固,所以最近一群好事的松鼠聚集在一起决意要替人们剥开科学的坚果,让人们尝尝彩色的声音,我尝了,真的,它是甜的。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由一个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集体撰写的一部科普读物。全书分为人世间,动物志,花世界,天与地,皮囊事,医疗镜,心灵记和ask DR.八个部分。每个部分顾名思义就这个领域的知识做详尽解释,而ask DR.则是由松鼠们独具匠心创建的一个相当于有问必答的新栏目。纵观科普图书市场一片耷拉下来的沉重眼皮,这本书的难得之处正是在于它非常的有趣,把传统的老教授变成了声色并茂的说书人:讲到一氧化碳的密室谋杀,它把一氧化碳比作一个狡猾的罢工头领,怂恿善良的氧气一起罢工给人类制造麻烦,复杂的反应过程瞬时变成了戏里的黑白脸,你只觉得好笑;讲到神奇的电子标签RFID的应用前景,他说有一天,当你穿着09款的NIKE鞋走过一个广告牌,那个广告牌会忽然大叫,‘朋友,你的鞋太旧了,快去买一双10年的新款鞋吧’,你便穿鞋的时候总会想起传说中的RFDI;讲到兰花传授花粉,他把兰花称作铁公鸡,擅用诈术欺骗昆虫在得不到花蜜的情况下免费传授花粉,你惊异兰花也爱穿迷彩服,可笑可叹;讲到月季和玫瑰的区别,先引入一个女文青掰花瓣猜爱情的场景,让你明白把月季当作爱情是多么的可怕……不时对气氛的渲染,对实事的评论,让每篇科普显得像小说一样神秘,又像报评一样俏皮。
      不过科学松鼠会除了对科学知识在叙述方式上进行革新,使之笑脸迎人外,在内容上我认为也非常的实际且富有人文关怀,例如Denovo在《钱花在哪里最幸福》这篇文章里得出结论“把钱花在别人的身上,比花在自己身上更能带来幸福”,并赋予评论“既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又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我们何乐而不为?”,这句话常让我觉得,即便这个结论不够科学,也是温暖的,而且远比心灵鸡汤里常有的“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有说服力得多;又如李珊珊在《老鼠和毒品的故事》里分析老鼠会不会毒品上瘾,且在什么情况下较易上瘾的实验引出研究者的结论——生活在模拟“伊甸园”的老鼠比较不容易去尝吗啡,对人来说,一个良好、积极的教育环境,也是抵抗成瘾的强有力的保护伞,这简直是以科学的名义呼唤关爱……还有书末的栏目Ask DR.里面“为什么耳机的线会常常缠绕在一起?”“为什么刷牙的时候牙膏会掉一块下来?”“为什么吸鼻涕时鼻子没有太大感觉,而吸水的时候就会比呛到?”这些我们每天都会面临的问题被用结构学、流体力学、心理学来解释,常看得我目瞪口呆。虽然有些解释有点牵强,但却让我在看书的过程中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神奇的组织?科学松鼠会是由一群工作在国内外科研一线且热爱科学乐于传播的人组成的一个科学传播公益组织。他们自称“松鼠”,希望通过一己之力,“剥开科学的坚果”,让人们“品尝科学之美”。科学松鼠会是成功的,它为像我一样的社会科学类读者创造了一个神奇又客观的世界,且为我们长久沉湎于感性的头脑提供了一个理性的出口,让我们读科普竟像读散文,有种细密得难于和人分享的小情绪。同时,这本书无疑为今后科普图书市场树立了一个风向标——亲切动人,传播知识又分享快乐,科普民众化——也许有天我们会像了解易中天一样了解袁隆平,到时候会科学娱乐化也不一定?不过至少现在,这群先行的松鼠为我们奉上的坚果是鲜美的。这群上品的理科男女是有爱的,姬十三在后记中的一段让我觉得尤其振奋,“隐匿多年的帮派老人决定复出,燃一缕狼烟,消息被传递至村庄、城市、山区和荒漠,正在田间耕种的老汉、街头被人欺负的小贩、喝酒赏花的公子哥,原来都是默默隐忍的江湖高手,他们伸个懒腰,挺起身,念叨道,‘该出发了’”。 这样的组织,在向我们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实在也是向我们在传递一种态度,引用连岳的一句话,“爱科普,用爱科普”。
  •      客观的事实,写的有趣读的有乐,文字有爱。
       最适合阅读场所,额,病床上,一只手也可以翻阅,格外适合打点滴的选手。本人便是亲历者!当一颗智齿引发咬肌感染并把罹患感染的人送进了医院后,那半个月的吊瓶生活真真无聊的紧啊,还好有它,让病房的日子想起来是甜的,,帮了大忙了啊,呵呵
  •     《当色彩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图书城的科普区,当时就感觉书名挺特别的,翻了翻,印象不错。也了解了有一个科学松鼠会。
      
       在网络中把这本书放入收藏夹,后来下单的时候就订了下来。可是手边的书比较多,就没看,放下了。等这几天有空,翻开了,就放不下了。没想到科普也可以写得这么有文采。
      
       以前小时候喜欢科普,那时候有很多精品,比如《蜜蜂》《飞机与飞艇》《从一到无穷大》……但是近年来,科普的质量可以说是每况愈下。最近只能看国外的科普了。国外的科普有个特点,就是看图说话,精美的插图,很多都是解刨图,比讲解更透彻。时间长了就感觉只要是科普,只要是好的科普,就必须有精美的图片。可是科学松鼠会却告诉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就是用优美的语言来讲科学故事。
      
       书真的很不错!
      
      
  •     与人类自以为是的经验不同,真实的记忆系统充满了修饰,篡改和臆想,简单地说,就是矫情。所以,很可悲,每个人关于自我历史的记忆,或多或少是不真实的。 清醒生活的一大准则是不要过度想象某一件事,第二大准则是不要在头脑不清醒的时候想象某一件事,第三大准则是不要在没有旁证的情况下独处太久,底线是你要懂得适时适地用压力造成毛细血管破裂,以调度大脑注意力。
      
  •      这看起来像一个病句。但是你难道不觉得这句话十分美好么。
      
       这是一本可爱的科普书。
      
       我在当当上看见这个名字的时候,就立刻决定买下它。这个句子实在令我心动不已。收到书以后,也一点都没后悔买它。
      
      
       我们都是偏科很严重的人,女生大多沉迷于感性的世界里,如果说学生时代我们所学的专业还多少逼迫着我们使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这都只限于所学专业是理工科性质的女生),那么离开学校之后的我们,可能很少再去接触科学。我们中爱读书的,也多半是读人文社会历史类型的书更多。包括我自己在内。
      
       而科学,这两个字,可能远远不如爱情这两个字来的有吸引力,尤其对于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而言。
      
       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我也压根不会注意到它的呢。
      
      
      
       女人是美丽的事物,女人对美丽的感受力非常之强,而科学,有时候,不得不说,它与那种美丽是有点距离的。所以,大多数女孩子对科学都敬而远之。目前很少有科学作品能够以美丽流畅的文字来吸引女孩子们的青睐,这其实也说明我们国家的科普工作还是曲高和寡了。专家们不懂得写美丽的文字,爱写美丽文字的作家们又不懂科学,于是我们与科学越走越远。
      
       所幸啊,有这么一群人,热衷于用美丽的文字写科学。
      
       这群人,叫做科学松鼠会。他们是一群在各自领域里比较精专的科学家,但同时也擅长写一手美丽动人的文字。于是,他们积极的,以博客的形式,向所有平凡的人推广科学。这些文字里,没有难懂的专业名词,没有复杂的公式推导,只有平易近人的科学知识。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如果你像我一样,不喜欢枯燥的大部头科学著作,看不下去牛顿N条定律,那么不妨来读一读这本书吧。和那些专注于人的文学历史类书籍不同,这是一本专注于自然与科技的书,它使我们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并且它的文字还浅显易懂甚至幽默风趣,能为枯燥的生活平添许多趣味。
      
       每天睡觉前读那么一两章,真是一本不错的枕边书呢。
      
  •     《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是科学松鼠会第一本纸媒出版物。仍是科学杂文集。从前言,正文到后记,感触颇深的是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对待科学的态度,做上品理工科男女、做幽默诙谐科学青年的态度。比Sheldon平易近人,从不卖弄自己,比Leonard洒脱风趣,时常博你一笑。好书,推荐!
  •     一听到这个书名便让我眼前一亮,声音这种听觉为什么用“甜”这种味觉的词语来表达呢,看了它的简介,更是觉得难能可贵,在这个信息大爆炸但真实却越来越被忽视的年代,一本科普书籍真的让我忍不住一读。
      拿到书后,躺在床上本想作为睡前读物的她却使我欣喜、新奇难以入睡。诙谐的语言丝毫没有影响到她学术上的严谨,专业名词的运用也并未使她变得生涩难懂,每位作家都在用他们丰厚的学识向我们讲述一个个神奇而有趣的科学故事。
      让我最记忆深刻的是手机爆爆米花的文章,当时这个视频被疯狂的观看,甚至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而作者却冷静的从证明手机辐射的大小,说明了这件事是多么的荒诞。这篇文章只有仅仅几页纸,却引起了我的思考,现在的“科学家”越来越不科学,人们也越来越以娱乐的态度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像是作者这样能够用自己的知识来专业解读现象给人们以正确的指导是多么的可贵。还有一篇“孤岛生活”,通过一只老鼠长达十四个周荒岛生活,探讨生物生存能力及进化,这篇登载在科学大刊《自然》上的文章,被认为有望获得搞笑诺贝尔奖的实验,让我着实惊叹于这群科学家们奇妙的想法,以及诡异想法下的科学探讨态度,让我都在想如果当个科学家也有意思呢。
      每一篇虽一般就二三页,但却内容丰富。划分人世间、动物志、花世界、皮囊事、医疗镜、心灵记等几个模块来写,从采采蝇写到空间站,从祖母细胞写到恐怖牙医,真可谓是天文地理,鸡毛蒜皮无所不包,总有几篇让你记忆深刻。《屁股的生存哲学》《从烂嘴角到郁金香》光这些妙趣横生的名字便让你忍不住读下去。
      最有趣的是,寒假时我给刚上小学2年级的小侄子将这本书,只要稍稍变换一下语言,连小孩子也会被深深的吸引,我在内心里真的很想这种从孩子到成人都爱读的科普性书籍越来越多,让我们在这个山寨知识四处散布的今天也能品尝一些科学的甘露。真的很推荐的一本书,希望同大家一起随着作者们的妙思畅游科学的殿堂~
      
  •     自然科学一直是我的软肋,因为这样,所以订阅了松鼠会的博客。因缘际会,参加过日全食的观测活动,见到过传说中的姬十三等人,果然有气场。还认识了不少热爱科学的童鞋,面对他们,自叹不如。
      
      终于借到了这本书,还是感觉很深,读起来很吃力。关键还是兴趣不够吧,只有PMS那篇让我眼前一亮,原来如此,呵呵。
      
      110220晚外公家
  •     很是精炼而幽默的科普小品,内容不是很艰深,却极具知识性。语言极富时代色彩,读起来并没有让人反感,反而会产出一种阅读的乐趣,却又不同于小说的天马行空的感觉,毕竟不会有科学知识的收获,这或许能够成为很好的借口。
      
      忽然想起 以前在教材书书上读到的所谓的科普文章,总是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出一种距离感,继而把它当成一种任务,完全没有学到知识时的痛快,即使是在学到法布尔的《昆虫记》也会产生同样的感觉,虽然作者也是很轻松的语调,很贴近生活的内容,甚至是很充盈的情感,也总是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读。
      
      科学松鼠会,是由一群有志于传播大众科学知识,并提高大众文化素养的学者,或许不能说是学者,有些人只是科学爱好者,他们有很单纯的理想,也有很优美很风趣的文笔,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善于思考的精神,或许这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
      
      小时候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一个梦想:长大后我要当一名科学家。在那时天真的我们看来,科学家就是最伟大最高尚的职业。等长大后才发现,科学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心境,需要不断探索 刻苦钻研的精神,而恰恰这些都是我所并不具备的,所以只好抱歉的与科学家擦肩而过。又或许突然发现,科学家并不能带给我什么 财富 、地位、等等身外之物,于是梦想就只能是梦想,永远不会照进现实,很残酷的现实。
      
      个人感觉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的过多是生物方面,尤其是动植物方面居多,很有让人感觉进入了动物世界。
      
      另外,有些刻意的笑料、包袱总给人以做作的成分居多,有时很生硬的掺进一些无关痛痒、或许作者以为很搞的东西,总有点像画蛇添足。
      
      
      
  •     一直关注着科学松鼠会,很敬佩这些科普作者们的努力。
      
      科普写得好不容易。图书市场上好的科普书可谓凤毛麟角。这本书给我的感觉还算可以。只给了三星的评价只是因为我对这本书的期待太高了些。
      
      其实好看的科普不一定要使用所谓的时髦词汇、搞笑表述。把要讲的东西讲清楚、深入浅出、不乏味就行了。我觉得这本书的缺点就是耍宝的文字太多了些。文笔轻松是好事,但是经常用较大篇幅来插科打诨就没意思了。
      
  •     平时都在卓越购书的,这次单位发了一些购书券,于是来到了新华书店图书城,心里想好了一定要买本科学松鼠会的书来看看,但是那会儿记不清这本书的准确名称了。嗯,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通感,移觉?
      
      还想买方舟子的书来着,在科普的著作里找了一大圈,没找到。又跑到医药保健看了看,全是宣传中药、保健、养生的骗人的东西,一想肯定不会有批判中医的书了,大家都在火热地购买中医中药书籍的时候,谁会愿意让顾客看到竟然有批判中医的,翻翻后还会发现写得很不错的书?又选了别的几本书,又回到科普,问了一下店员,他没听过方舟子,更没听过科学松鼠会,但是很热情地表示可以在电脑上给我查查。那可太好了!
      
      我提示他输入方舟子,显示只有一本有库存,归类是文学书籍,其他的书籍库存都为零,不会是因为卖的太快吧?
      
      再输入科学松鼠会,没有该作者的书籍。
      
      失望之余,打算要离去了,在过道旁的书架那里随手翻了翻《时间简史》(插图版),刚蹲下,就看见《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赫然在该书架的右下角,当时欣喜如狂!真是踏破……
      
      回到家立即开始欣赏,这书装帧很有特色,尺寸版式很奇特,纸张感觉有点硬跟粗糙,最好玩的是每一章之间用一张比其他页面稍微大大一点的纸张分割。反动起来很方便。
      
      开始阅读了。
  •   嘿嘿 话说我小时候表哥送给我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我非常喜欢 是图文版的 超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