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上海三联  作者:袁庆丰  页数:344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做史论研究要比做理论研究枯燥得多,因为既要顾及史实的精准,还要有创新才能出成果,远不如理论研究的浩荡包容与自由驰骋。基础的电影史论研究需要的是积累,太“聪明”的人做不了这种工作,所以大学里多激情四溢的理论专家而少枯坐教研室的历史研究者。在我看来,袁老师对电影和文字怀有一种近乎迂腐的敬畏情怀,每日看片,查资料,酝酿主题,和我们这些新来的研究生谈话的时候也要絮絮叨叨自己的新发现,甚至对自己文章中个别语句的运用都要反复折腾。现在这个年代做人做事流行的是速成大法,在闪避腾挪中直奔终点,像袁老师这样数十年如一日正面攻坚死活不后退的学者有些不合时宜了,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他的观点和看法才显得力道十足。袁老师早年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出身,采用的是一种个案考量的方式,重视史实和规矩,遵循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古训”,他在的博士论文《郁达夫早年生活经历及其个性心理研究·后记》中所表白的艰辛、真诚与勤奋令我辈汗颜。但从我这样一个80后的人来讲,袁老师写的书太“土”了:现在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各种现代文艺理论、后现代思维横行无忌,西方理论专家和学术翻译家联手批发贩卖各种新鲜热辣的西方理论到中国。我们的观念是如此开阔,反观之下,袁老师的郁达夫研究显得黯淡无光,朴实无华,默默无闻,没有什么新思维,新技术,有的只是一种“愚笨”的耕耘以及年轻时候的血气方刚和古道热肠。我将袁老师归为传统型的学者——勤奋、保守、敬畏真理、严肃而执着、没有调侃、哗众取宠和玩世不恭,这是这个浮躁年代最欠缺的学术研究品质。

内容概要

本书中以个案形式观摩和读解的影片,除明星影片公司1932年出品的《啼笑因缘》(第一集),是依据作者在课堂上观摩过的由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馆藏胶片翻拍的录像带外,其余全部是作者个人收集的VCD或DVD碟片,其中绝大多数是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行的“俏佳人”品牌系列(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销);少数影片如VCD版之《银汉双星》、《火山情血》、《新女性》、《神女》,DVD版之《一剪梅》和《国风》,以及中国电影资料馆监制的VCD版之《小玩意》。

作者简介

袁庆丰 1963年生。1990年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师从钱谷融教授攻读中国现代文学,1993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改派至北京广播学院任教,1996~1998学年、2000~2002学年在职进入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先后师从钱理群教授、陈平原教授。1999年赴美国佛吉尼亚州Tidewater Co

书籍目录

导论:1922~1936年中国国产电影之流变——以现今公众能看到的影片文本为例个案读解 1920年代:  1.现在公众能看到的最早最完整的中国国产故事片——《劳工之爱情》(《掷果缘》1922年):旧市民电影个案读解之一  2.外来文化资源被本土思想格式化的体现——《一串珍珠》(1925年):旧市民电影及其个案读解之二  3.传统性资源的影像开发和知识分子对旧市民电影情趣的分享——《西厢记》(1927年):民新影片公司的经典贡献  4.积极抢占道德制高点,而且要把戏做足——《情海重吻》(1928年),表里如一:旧市民电影读解之四  5.新时代中的旧道德,老作派中的新气象——《雪中孤雏》(1929年):旧市民电影及其个案读解之五  6.陈旧依旧,依旧绿肥红瘦——《儿子英雄》(《怕老婆》,1929年):旧市民电影及其个案读解之六 1930年代:  7.配角比主角出色,女兵胜侠客百倍——《一剪梅》(1931年):1930年代初期的旧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一  8.旧模式的惯性遗存和新信息的些许植入——《桃花泣血记》(1931年):1930年代初期的旧市民电影读解之二  9.这艳丽,一半来自落日,一半来自朝霞——《银汉双犀》(1931年):1930年代初期的旧市民电影读解之三  10.从旧市民电影爱情主题向左翼电影政治主题的过渡——《野玫瑰》(1932年):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  11.暴力意识的政治性转化和暴力模式的初步建立及其历史传承——《火山情血》(1932年):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二  12.大众审美、知识分子话语与新电影市场需求的时代共谋——1932年:“新”《南国之春》与“旧”《啼笑因缘》的对比读解  13.“明星”版左翼电影的市场化尝试、失败及其历史意义——《春蚕》(1933年):早期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四  14.庸俗的力量:新技术、新路线、新思想,旧观念——《脂粉市场》(1933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一  15.市场经济中的雅、俗文化互渗与高票房国产影片——《姊妹花》(1933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二  16.革命与暴力的道德激情和阶级意识灌注的左翼电影——《天明》(1933年):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  17.阶级意识、血统论的先行植入与人性的挖掘和遮蔽——《母性之光》(1933年):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二  18.民族主义立场的激进表达和艺术感染力的超常发挥——《小玩意》(1933年):完全意义上的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三  19.现实政治的图解和稀缺信息的影像传达——《恶邻》(1933年):跟风而起、顺势而作的左翼电影  20.左翼精神、市民电影“体格”与知识分子审美情趣的融合——《体育皇后》(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一  21.左翼精神强力贯穿下的制作模式硬化与知识分子视角的变更——《大路》(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二  22.左翼理念与旧市民电影结构性元素的新旧组合——《新女性》(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三  23.向新市民电影靠拢:超阶级的人性观照和电影新视听模式的构建——《渔光曲》(1934年):变化中的左翼电影之四  24.天赋“神”权,女“性”无罪——《神女》(1934年):无声片时代左翼电影的高峰与经典绝唱  25.以旧市民电影为依托、以左翼元素为卖点的有声大片——《女儿经》(1934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三  26.批判、否定、抗争、毁灭——《桃李劫》(1934年):有声片时代经典左翼电影样本读解之一  27.主流政治话语对1930年代电影制作的介入及其艺术转达——《国风》(1935年):中国电影历史中的“反动”标本读解  28.政治话语情结与传统伦理文化读解的双重错位——《天伦》(1935年):中国电影历史中“消极落后”的样本读解  29.宣传性、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基于市场性的叙事策略——《风云儿女》(1935年):有声片时代经典左翼电影的巅峰绝唱和文化遗产  30.用庸俗面对市场,以技术取代思想——《都市风光》(1935年):新市民电影样本读解之四  31.以“左翼”之名,行“新市民”(电影)之实——《船家女》(1935年):新市民电影读解之五  32.左翼电影的转型、分流与新市民电影的趁势崛起——《新旧上海》(1936年):新市民电影读解之六  33.新浪潮——1930年代中国电影的历史性闪存——《浪淘沙》(1936年):电影现代性的高端版本和反主旋律的批判立场  34.国防电影的三个特征及其对左翼电影元素的继承——《狼山喋血记》(1936年):国防电影读解之一  35.在国防电影运动和新市民电影潮流中存留的《孤城烈女》——“泣残红”:1936年左翼电影的余波回转与部分基因的隔代传递  36.左翼电影思想元素与表现模式在国防电影中的成功转型——《壮志凌云》(1936年):国防电影读解之二后记:“阳光灿烂的日子”参考资料  

章节摘录

插图:据说,公历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秋季,北京丰泰照相馆创始人,同时又是西药房、中药铺、桌椅店、汽水厂和大观楼影戏园老板的任景丰(任庆泰),用一架法国制造的木壳手摇摄影机,为当时著名的京剧演员谭鑫培拍摄了京剧《定军山》中的几段武打戏场面。以往的中国电影研究界一般不仅将其视为本国人士在本土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同时也基本上将这一年看作是中国电影历史的开端。我个人一直对这类论述半信半疑(相关链接1:)——因为现在谁也没有看到那部影片;比较公允的史料也只承认《定军山》不过拍摄了3个片段而已。如果姑且承认这样的事实和论断,(而在此不做进一步的深入研讨),那么,从1905年秋~1937年7月,现存的、公众可以看到的中国影片(包括残本),只有区区45部(个);本书对中国电影文本的实证性讨论,之所以从1922年开始,是因为现存最早的影片,就是那一年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的《劳工之爱情》(《掷果缘》);实际上,出于篇幅平衡和对后一时期(1937年7月~1945年8月“抗战时期”现存中国电影研究)后续研究的考量,本书展开讨论的文本对象,又局限于1922年~1936年年底(以出品或公映时间为标准)的36部(个)影片。按照我个人的观点、研究和划分,现存的、同时又是公众可以看到的这36部(个)影片,以时间为顺序,大体上可以被归纳为如下几个类型或流派,即旧市民电影、左翼电影、新市民电影、主旋律(或民族主义)电影、新浪潮电影和国防电影(运动)。其中,左翼电影和国防电影(运动),无论作为概念还是现象,在以往的中国电影历史研究中多有界定和论述,其余的类型或流派,乃至称谓。

后记

1999年,我曾作为校际交流教授(VisitingScholar),到美国弗吉尼亚州的TidewaterCommunity(3allege(Tcc)讲授了3个月的“中国文学与电影”。临行前在整理教案的时候我才发觉,我对电影尤其是中国电影的研究准备和相关工作,实际上起始于1996年。那一年,我关于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早年经历与心理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其主体部分即将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其他几篇同一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论文,也行将在几本重要的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事实上,我对电影研究的兴趣和写作还可以追溯到1990~1993年。那时我在上海读研究生,几乎每周都去电影院看电影,也常常写些短文章投寄出去,但从未发表。本书成稿之前,我也曾将部分篇章稍加改造格式,给过一些学术刊物,结果有一多半被高速退回。退稿的理由和十几年前相似:人家要的是那种具备宏大叙事规模和套用高深理论体系的学究式论文,而我这种从个案文本出发的实证性读解分析根本不受欢迎。在TCC演讲中国电影的场面使我深感震惊,尤其在放映有关朝鲜战争的国产影片时,中美观众的情绪都很激昂——各说各话。这使我意识到,这里肯定有什么问题需要进一步面对、研究和解决。回国后我即正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最早成型的是“中国抗战电影个案研究(1932~2000年)”一书,但至今找不到愿意出版的地方。需要在此说明的是,这本“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所有的原稿,基本上是这四五年来在几个学院给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讲课纪录,但成稿的面貌与现场讨论有很大改动和出入。首先是尽可能改口语为书面化表达,这个过程极其艰巨和痛苦。如果读者觉察到哪里不通顺,或者半路踏空,那大多是由于类似程序的编码转换造成的后果。其次是大加删节、增补和一再重写。所有的原稿大多是两次以上的演讲结果,字数多在1万以上,二稿往往是先删削一半再增补,三稿时原来剩下的一半又被改写,到定稿时,除了思路和大纲脉络还依稀可辨,整体上已经是面目全非。

编辑推荐

《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1922-1936年中国早期电影现存文本读解)》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黑白胶片的文化时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