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英] 奥威尔  页数:542  译者:孙仲旭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为何写作》中“1936年以来,我所写的每一行严肃作品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反对极权主义,支持我所理解的民主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原名艾里克·阿瑟·布莱尔(EricArthur Blair),英国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一九八四》是他的代表作,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小说中创造的一些新词,例如“新话”、“双重思想”、“老大哥”等已收进权威的英文词典。

书籍目录

第一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第二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第三部 一 二 三 四 五 六新话的原则附录 我为何写作

章节摘录

第一部一这是四月里的一天,天气晴朗却又寒冷,时钟敲了十三下。温斯顿。史密斯快步溜进胜利大厦的玻璃门。他低垂着头,想躲过阴冷的风,但动作还是不够快,没能把一股卷着砂土的旋风关到门外。门厅里有股煮卷心菜和旧床垫的气味。门厅那头钉着一张彩色宣传画,大得不适合钉在室内,上面只有一张巨大的面孔,宽度超过一米。那是个四十五岁左右的男人,蓄着浓密的黑色八字胡,面相粗犷而英俊。温斯顿朝楼梯走去。想坐电梯是没希望的,即使在情形最好时也很少开。目前白天停电,这是为迎接仇恨周的节约运动中的做法之一。温斯顿所住的公寓在七楼,他现年三十九岁,他的右脚脖上方还有一处因静脉曲张形成的溃疡,所以只能缓慢地走楼梯上去,中途还歇了几次。每层楼梯平台正对电梯门的墙上,那张有着巨大面孔的宣传画从那里凝视着,它是那种设计得眼神能跟着你到处移动的肖像画。“老大哥在看着你”,下方印着这样的标题。在公寓里,有个洪亮的声音正在念一连串数字,跟生铁产量有关。声音来自一块长方形金属板,它像一面毛玻璃面的镜子,嵌在右墙上。温斯顿扭了一下开关,声音多少低了一点,但仍清晰可闻。这个装置(叫做电屏)的声音能关小,然而无法完全关掉。他走到窗前。他的体形偏小,瘦弱,作为党员制服的蓝色工作服只是让他更显单薄。他长着淡色头发,面色红润自然,皮肤因为使用劣质肥皂和钝剃须刀片而变得粗糙,然而冬天的寒意才刚刚结束。外面,即使隔着关闭的窗户,看去仍然一副寒冷的样子。下面街道上,小股的旋风卷动尘土及碎纸打着旋越飞越高。尽管出了太阳.天空也蓝得刺眼,但是除了到处张贴的宣传画,似乎一切都没了颜色。那张蓄着黑色八字胡的脸从每个能望到两边的街角居高临下盯着。正对面的房屋前面就贴了一张,标题印着“老大哥在看着你”,那双黑色眼睛死盯着温斯顿。下面临街地方有另外一张宣传画,一角已破,在一阵阵拍打着,把一个词一会儿盖住,一会儿展开:“英社”。远处,一架直升飞机从屋顶间掠过,像苍蝇般在空中盘旋一会儿,然后划了道弧线急飞而去。那是警察巡逻队,正在窥视人们的窗户。但巡逻队还不足为惧,为惧的只是思想警察。在温斯顿身后,电屏传出的声音仍在喋喋不休地播报有关生铁产量和超额完成第九个三年计划的事。电屏能同时接收和发送,温斯顿所发出的任何声音,只要高于极低的细语,就能被它拾音。而且不仅如此,只要他待在那块金属板的视域之内,他就不仅能被听到,而且也能被看到。当然,在具体一时刻,你没办法知道自己是否正在被监视。思想警察接进某条电线的频度如何以及按照何种规定进行,都只能臆测而已,甚至有可能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监视着每个人。但无论如何,他们什么时候想,就可以什么时候接上你那条电线。你只能生活——确实是生活,一开始是习惯,后来变成了本能——在一个设想之下,即你所发出的每个声音都会被偷听,除非在黑暗里,否则你的每个举动都会被细察。温斯顿保持背对电屏,这样比较安全,不过他也知道,即使是背部,也可能暴露出什么。一公里之外是真理部,那是他上班的地方,是幢在一片不堪入目的地带拔地而起的白色大型建筑。这里——他略有几分厌恶地想道——这里就是伦敦,第一空域的主要城市,第一空域本身是大洋国人口第三大省份。他绞尽脑汁想找回一点童年记忆,以便让他记起伦敦是否一直就是这个样子:满眼都是摇摇欲垮的建于十九世纪的房屋,侧墙靠木头架子撑着,窗户用纸板挡着,屋顶是瓦楞铁皮,破旧的院墙东歪西斜,是否一直就是这样?在挨过炸弹的地方,空中飞腾着灰泥和尘土,野花在一堆堆瓦砾上蔓生,还冒出许多龌龊的聚居区,也就是鸡舍一样的木板屋,是否一直是这样?可是没用,他想不起来:他的童年除了一系列光亮的静态画面,什么也没留下,但那些画面都缺少背景,大部分也不可理解。真理部——用新话来说就是“真部”——跟视野中能看到的其他建筑明显不同。它是座巨大的金字塔形结构,白色水泥熠熠发亮。它拔地入云,一级叠一级,达三百米之高。从温斯顿所站的地方,刚好能看到党的三条标语,以漂亮的美术字镌刻在真理部大楼正面: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据说真理部在地面上的房间就多达三千间,另外还有相应的地下附属建筑。此外只有三座外表及规模类似的大楼分散坐落在伦敦,周围建筑彻底被那三座大楼比了下去,所以站在胜利大厦顶上,同时可以看到这四座大楼,分别为四个部的所在地,政府的所有职能就分工到了这四个部。真理部负责新闻、娱乐、教育以及美术,和平部负责战争,仁爱部负责维持法律和秩序,富足部负责经济事务。这四个部的名称用新话来说,分别是“真部”、“和部”、“爱部”和“富部”。仁爱部是真正令人心惊胆战的地方,那里根本没有窗户。温斯顿从未去过仁爱部,也未曾进入过它的半公里外缘范围之内。那里非公莫入,进去时,还要经过一段布着带刺铁丝网的错综复杂的道路、一道道钢门以及机枪暗堡,甚至在通向它外围屏障的街道上,也有面目狰狞的警卫在转悠,他们身穿黑色制服,手持两节警棍。温斯顿突然转过身,脸上已经换上一副从容而乐观的表情,面对电屏时,这样做是明智的。他穿过房间走进那间很小的厨房。这个时间离开部里,就放弃了在食堂的一顿午餐,他也知道厨房里除了一大块黑面包别无他物,得把它留到明天早上当早餐。他从架子上拿了个装有无色液体的瓶子,上面简单的白标签上印着“胜利杜松子酒”。如同中国的米酒,它散发的也是一股令人作呕、油一般的气味。温斯顿倒了快有一茶杯,鼓了鼓勇气,然后像喝药一样一口气灌了下去。马上,他脸变得通红,眼里流出了泪水。那玩意儿像是硝酸,而且不仅如此,喝的时候,还给人一种后脑勺挨了一胶皮警棍的感觉。过了一会儿,他胃里的灼热感消退了一点,一切好像没那么难受了。他从印有“胜利香烟”的压扁了的烟盒里抽出一根烟,不小心把它拿倒了,烟丝因此掉了出来。他又抽出一根,这次好了点。他回到起居室,在位于电屏左侧的一张小桌子那里坐下来。他从桌子抽屉里取出一枝笔杆、一瓶墨水和一个四开大的空白厚本子,它的封底是红色,封面压有大理石纹。不知为何,起居室里的电屏安装位置不同寻常。它通常在远端的墙上,这样可以监视到整个房间,这张电屏却是在较长那面墙上,正对窗户。电屏一侧有个浅凹的地方,温斯顿就坐在这里。建这幢公寓楼时,这地方很可能原意是用来摆书橱。温斯顿坐在凹处,尽量把身子往后靠,这样可以保持在电屏的视域范围之外。当然,他的声音仍会被听到,不过只要待在目前位置,他就不会被看到。他之所以想到这会儿要做的这件事,部分起因就是这个房间不一般的布局。同样让他想到做这件事的,还有他从抽屉里拿出来的本子,这是个异常漂亮的本子,纸质光滑细腻,因为岁月久远而变得有点泛黄。那种纸至少已经停产了四十年,但是他估计那个本子的年头远不止四十年。他在一间肮脏的小杂货铺的橱窗里看到它放在那里,那间铺子位于市内某个贫民区(究竟是哪个区,他现在不记得了),当时他马上有了种不可遏制的冲动想拥有它。党员不应该进入普通店铺(被称为“在自由市场买卖”),但这一规定并未严格执行,因为许多东西——如鞋带和剃须刀片——除非去那里,否则就买不到。他往街上左右方向迅速瞄了瞄,然后溜进去花两元五角钱买下了它,也没想它能派什么用场。他知错犯错地把它放在公文包里带回家,上面就算什么也不写,拥有它也算是有违原则。他准备要做的,是开始写日记,这不算非法(没什么是非法的,因为不再有法律),然而被发现的话,有理由可以肯定惩罚会是死刑,或者至少二十五年劳改。温斯顿把钢笔尖装到笔杆上,用嘴吸掉上面的油脂。钢笔是种过时的东西,就连签字时也很少用,他偷偷摸摸,而且是费了些事才得到一杆,只因为他感觉那种漂亮细腻的纸张配得上用真正的钢笔尖在上面书写,而不是拿蘸水笔划拉。其实他还不习惯用手写字,除了写很短的便条,他通常什么都对着口述记录器口授,对目前想做的这件事而言,当然不可能那样做。他把钢笔蘸在墨水里,然后踌躇了仅仅一秒钟。他全身感到一阵战栗,落笔是件决定性行为。他以笨拙的小字体写道:一九八四年四月四日他往后靠着坐在那里,陷入一种完全无助的感觉。首先,他对是不是一九八四年完全没把握,不过可以肯定是那年前后,因为他对自己是三十九岁这点很有把握,而且相信自己是出生于一九四四年或一九四五年。不过如今在确定年份时,不可能没有一两年误差。突然,他想起一个问题,他写日记是为了谁?为了未来,为了未出生的人。他的心思围绕那堪可怀疑的年份转了一会儿,心里忽然格登一下,想起新话中的“双重思想”一词。他第一次想到自己所干之事的艰巨性:你怎样去跟未来沟通?根本说来,这不可能。要么未来与现在相似,在此情况下,未来也不会听他说;要么未来跟现在不同,他的预言便将毫无意义。他对着那张纸呆看了一会儿。电屏里已经换播刺耳的军乐声。奇怪的是,他似乎不仅失去了表达自我的力量,甚至忘了他本来想说什么。过去几周里,他一直在为这一刻做准备,从未想到除了勇气还需要别的什么。真正动笔不难,需要做的,只是将他大脑里没完没了、焦躁不安的内心独白转移到纸上就行了。这种情况实际上已经持续好几年,然而在这一刻,就连这种独白也枯竭了。另外,那处静脉曲张的溃疡又痒得难受,可是他不敢搔,因为一搔总会红肿发炎。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除了面前纸上的空白、脚脖上方的皮肤痒、电屏里尖锐刺耳的音乐和喝酒造成的一丝醉意,他别无感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奥威尔置身历史的一端,告诉我们另外一端的情景。他先写出将要发生的一切,继而大家如同他笔下的温斯顿、茱莉娅、奥布兰、帕森斯和其他人物那样,去活或者去死。《一九八四》描写的不是世界的某一阶段,而是最终结局。  ——止庵(著名读书人、出版人、学者)

编辑推荐

《一九八四(附英文版1本)》:世界最具影响的反乌托邦小说美国兰登书屋评选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最好的和最后的奥威尔多一个人看奥威尔,自由就多一份保障"Perhaps the 20th century's best chronicler of English culture."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一九八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5条)

 
 

  •   之所以买这本书是大姐的推荐。
    一起买了奥威尔的《动物庄园》和《一九八四》,买一赠一的,尽管我的英文不好,根本看不了英文原著,但希望我的孩子长大了可以自己阅读,这样就能够弥补其他人所讲的翻译方面的遗憾。装帧不错,纸张不错,排版不错,所以值得珍藏。
    我这是第一次接触奥威尔,尽管这个名字在大学时学过,却一直没读过他的著作。书到了以后,我先打开的是《一九八四》,读了几页过后,被书中描述的情境带了进去,感觉恐怖而压抑,于是放下,开始读《动物庄园》。在自己可以接受奥威尔的风格之后,重新打开这本《一九八四》。
    我只能说,意义极为深刻,读下来颇不轻松。我本身就是一个较为阴郁的人,所以平时的阅读一般都弄些轻松的来看,因为它们可以让我感到愉悦,从而得到放松。可是这一本,越读越感压抑,那无时不在的“电屏”、那歇斯底里的“仇恨会”、那不知藏在何处的“麦克风”和防不胜防的“眼睛”……最为可怕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彻骨寒冷——“党”让所有人保持对它的忠诚,从而甚至泯灭了亲情;“党”可以随意篡改历史,轻松让“2+2=5”;党是目光炯炯的老大哥,你的一举一动都在他的控制之下,甚至于你的思想也可以被他轻松奴役——这才是最可怕的,这也是奥威尔想要告诉我们的真相。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这三句话是党的三条标语,在书中反复出现,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感到可怕,因为这样的重复,甚至能够让你感到它们有存在的理由。奥威尔笔下的1984,是一个在党的统治下的极权世界,没有亲情、没有爱,只有你莫名其妙的“忠诚”,哪怕你的心里出现一丝的怀疑,思想警察就会出现在你的身边,然后通过种种手段将你“改造”,改造成他们所希望的样子。
    止庵说“奥威尔置身历史的一端,告诉我们另外一端的情景。他先写出将要发生的一切,继而大家如同他笔下的温斯顿、茱莉亚、奥布兰、帕森斯和其他人物那样,去活或者去死。《一九八四》描写的不是世界的某一阶段,而是最终结局。”2012的传言弄得人心惶惶,不过,如果书中的情景真的是世界的最终结局,那么我想,我们还是应该庆幸2012的到来,毕竟,自然的死去远好过灵魂的炼狱。
    我突然理解了这句话——多一个人看奥威尔的书,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   《一九八四》,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出版于1949年。书中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极权主义 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描写,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它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尤金·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政治小说文学的代表作。
    《一九八四》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例如,“奥威尔式的”形容一个令人想到小说中的极权主义社会的行为或组织,而“老大哥在看着你”(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小说中不时见到的标语)则意指任何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监视行为。《一九八四》曾在某些时期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
    《一九八四》于1949年6月8日由“塞克尔和沃伯格”公司出版。虽然奥威尔从1945年即开始创作《一九八四》,但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汝拉岛写下的。这部小说有至少两位文学上的前辈。奥威尔熟悉俄国作家扎米亚京写于1921年的小说《我们》,他曾阅读此书的法文译本并在1946年写过评论。有报道指出奥威尔曾说他用此书作为他下一部小说的模型。批评家大多同意《我们》对《一九八四》产生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响。奥威尔亦为凯瑟琳·布德肯(Katharine Burdekin)1937年的《反乌托邦》(或称“敌托邦”)和《Swastika Night》着迷,并从中借用了描写未来世界的极权主义国家的主题,在这样的国家里除禁书中零散的碎片以外所有“真实的”历史都已经被抹去。
  •   这本书我真的是抄喜欢,虽然英国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与我们国人有些差别,但你仔细去读,就会想去了解当时的那个社会,就会想更进一步地贴近当时作者的创作意图。温斯顿是个什么样的人,我也不知该从何处去评价,总之,感觉那个社会,就是一个没有了真相,政府遏制群众的幻想,阻杀群众的希望,让一切都简化,一切都听从上面,那是一个没有自由,没有隐私的可怕国度。大洋国,呵呵,还老是打战,总是用着自欺欺人的方法在欺骗着自己,欺骗着他人,欺骗着生活。喜欢茱莉亚,敢爱敢恨,敢于在无尽的黑暗中,昂然挺立。老大哥,那个贯穿小说始末,却始终未出现的神一般的人物,用他的“魔爪”阴暗了一个国家。 因为这本书,我去看了电影,电影诠释的很好,可是,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电影,我的感觉不及小说来得那么酣畅淋漓。我读《1984》,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具体写到什么,尽管那些描写惊心动魄。关键是它从本质上揭示了一切。《1984》的历史意义在于,当人们虚幻地以为看到了世界的希望时,奥威尔指出,那是一条极其危险的路。这本书涉及科学问题,而科学进步的速度和程度是包括奥威尔在内的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如果只是盯着书中“电幕”一类东西,那么现实中没有“电幕”时,对人的监控就真的不存在了么。而现代科学技术早已把“电幕”完善到了无法察觉和不留任何死角。 英国作家、新闻记者、社会评论家、英语文体家。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1984》与《动物庄园》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凉肉跳。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他被称之为“20世纪冬季的良心”“一代人的冷峻良心”(V·S·普里切特)等,他前半生作为社会主义者(而且说他是激进社会主义者也不为过)抨击苏联的官僚专权和狭隘民族主义,主张无产阶级民主和革命的国际主义,同情并且部分地接近于列宁—托洛茨基派的共产主义者。在《向加泰罗尼亚致敬》中他按自己理解为西班牙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做了一定辩护(这个革命党派遭到斯大林派第三国际的迫害,在当时惟有托洛茨基领导的第四国际作为政党敢于为之辩护),对此,国际资产阶级文坛一直有很大非议。[1]我在大学里读到了乔治.奥威尔的《1984》,这是一个终身难忘的经历。这本书和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扎米亚金的《我们》并称“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但是对我来说,它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了。一部书可以被人们看作预言,同时又看作是历史,这本书一定掌握了一种亘古不变的精神,否则,怎么能如此放之四海而皆准?刘韧认为《1984》的伟大在于思想。的确,这本书中随便找几句话,就够我们咀嚼一辈子的了,例如:谁控制过去,谁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谁就控制过去。思想犯罪不会招来死亡,思想犯罪本身就是死亡。他们不到觉悟的时候,他们就不会造反,他们不造反,他们就不会觉悟。不过,在我看这本书的同时,除了恐惧之外,还有迷茫。奥威尔在书中借助戈尔德斯坦因的书写道:这个世界上永远存在三种人,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上等人捍卫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中等人希望和上等人交换位置,下等人浑浑噩噩,但是是被利用的广大群体。正如书中主人公温斯顿在日记中写道:如果有希望的话,它在无产者身上。不过,奥威尔似乎又悲观的意识到:人类的历史就是三种人地位的变换,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同样是在戈尔德斯坦因的书中,奥威尔说:统治集团只有在四种情况下才会丧失权力:或者是被外部力量所征服;或者是统治无能,群众起来造反;或者是让一个强大而不满的中等人集团出现;或者是自己丧失了统治的信心和意志。这四个原因并不单个起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总是同时存在。统治阶级如能防止这四个原因的产生就能永久当权。最终的决定性因素是统治阶级本身的精神状态。当然,造成我的迷茫还包括这边书的灰色结尾。然而,最终让我想清楚的一件事是:这本书并不是战斗的宣言,它只是让你更清楚地明白一些道理。最简单的结论是,没有人愿意生活在恐惧之中、没有人愿意生活在贫困之中,只要他们能够认识到,造反可以在一定时间内解决问题,他们会觉悟的。只要他们认识到,统治集团是需要监督和批判的,他们就能维护、保证自己拥有的一点可怜权利。如果,今天有人愿意模仿奥威尔写一部新的小说,把戈尔德斯坦因的书换成《1984》,那么这部小说的结尾是灰色的、还是光明的呢? 买这本书的朋友,看完译本,可以尝试去看看英文版,很划算,这本书买中文版还送英文版。正好还可以练习练习英语。书的手感也还不错,有种棉麻布的感觉。
  •   《1984》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20世纪40年代末(1949年出版)所著小说。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奥威尔刻划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揭示了任何形式下的极权主义必将导致人民甚至整个国家成为悲剧。 我第一次读奥威尔的《1984》,迄今已经5年了,其间读过不止一遍。每当有人问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时,我总是举出这本,因为觉得在中国从未受到足够重视,而它理应受到这种重视。记得一次朋友聚会,有位老先生非常兴奋地谈论《往事并不如烟》。当时我说,在您感兴趣的那个方向上,走到头是100%,《往事并不如烟》大概写了1%,藉此我们可以想到5%。我告诉您有一本书,早已写到了100%,就是奥威尔的《1984》。您一辈子都想不透的,它早已替您解决了。有关这个问题,真是不能再说有什么《1984》未曾揭示过的东西了。 我读《1984》,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具体写到什么,尽管那些描写惊心动魄。关键是它从本质上揭示了一切。《1984》的历史意义在于,当人们虚幻地以为看到了世界的希望时,奥威尔指出,那是一条极其危险的路。这本书涉及科学问题,而科学进步的速度和程度是包括奥威尔在内的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如果只是盯着书中“电幕”一类东西,那么现实中没有“电幕”时,对人的监控就真的不存在了么。而现代科学技术早已把“电幕”完善到了无法察觉和不留任何死角。 《1984》出版后引起很大轰动。赫胥黎却给作者写信说,《1984》所写其实是发生在我的《美丽新世界》之前的事情。这很有意思。赫胥黎说,真正的极权国家是要讲效率的。达到这种效率并非通过强制手段,而是人人自觉自愿使然。《美丽新世界》中,人们幸福地追求着效率,或者说追求着幸福的效率。《1984》不过是把“旧世界”写到极致了,之后还有一个“美丽新世界”。我强调《1984》,是因为我们缺少这一课,应该补上,不然至少思想方面会有很大漏洞。但是如果仅仅出于现实的考虑,《1984》未必非读不可。《美丽新世界》就不同了,它所描写的是正逐渐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情。 在我看来,我们正处在“1984”和“美丽新世界”之间。而且大家从不同地方、不同国度和不同体制下共同地在往这个方向努力。“1984”是一种局部选择,却有可能对整个人类造成威胁,而“美丽新世界”则是“阳光普照大地”。在《1984》中,温斯顿之所以是温斯顿,是因为他有思想,尽管从来没有谁给过他思考的权利,只是他自己偷偷保留了一点而已。最终他把这种权利放弃了,把思想放弃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这正是奥勃良所要求的。这其实是他们之间达成的一种共识:温斯顿心甘情愿地不再思想。于是一个人的思想融入了一群人的思想,而一群人的思想根本不是思想。思想在“我”的意义上才成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易于实现自己的物质愿望,因此像温斯顿那样对社会不满的人越来越少。在《美丽新世界》中,根本没有思想这回事。 如果要在《美丽新世界》和《1984》之间加以比较,我会说《美丽新世界》更深刻。我不认为“1984”有 可能100%实现,因为毕竟过分违背人类本性;但是裹挟其中,还是感到孤独无助。然而“美丽新世界”完全让人无可奈何。对“美丽新世界”我们似乎只能接受,因为一个人能够抵御痛苦,但却不能抵御幸福。书中约翰说道:“我要的不是这样的舒服。我需要上帝!诗!真正的冒险!自由!善!甚至是罪恶!”总统答道:“实际上你是在要求受苦受难的权利。”有谁把受苦受难当成一种权利呢。 包括扎米亚京的《我们》、《美丽新世界》和《1984》在内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有着共同的一点,即所描写的都是秩序的世界。秩序之外什么都不允许存在。但只有在《美丽新世界》中,秩序与人的愿望达成了一致,虽然它是在更高层次上泯灭人性。“美丽新世界”是真正终结“1984”的。“1984”不是靠温斯顿偷偷摸摸写点什么就可以动摇的,它终结于“美丽新世界”。这就是赫胥黎那句话的真正意义:你的《1984》终将过去,我的《美丽新世界》定会取而代之。
  •   因为没有完整的时间,这本书是分了好几个晚上和白天的间隙时间看的,思维断断续续,记录下来也难免零零散散。
    一九八四,是一个大约的时间,温斯顿也不很能肯定,因为历史已经被篡改过无数遍,而他本身就在真理部档案司做这样的工作。到处都是电屏、思想警察,还有互相监视的人们,你的每一个举动,吃饭、刷牙、睡觉都在多双眼睛的注视下——你要随时注意眼神、表情,要保持它们的正确性,否则你就会因为“思想罪”被抓走消失不见,因为思想是党最关注的。
    温斯顿隐隐觉得以前的生活好像比现在更好,但却又没有任何可见的证据,因为所有的文件、报纸、书籍、歌曲……不知道被改过多少遍了,当所有都改变后你的记忆似乎就没有那么可靠了。好似已经逝去的风,当树枝停止摆动后,你就不能确凿地说风确实来过。日子一天天过着,可能越来越不好,也可能越来越好,谁知道呢,因为你很快就不记得实际情况是怎样了。身边总有人消失,连带他的一切,就好像从未在这世界存在过。温斯顿的内心深处隐隐升腾起怀疑、恐惧,他开始写日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自由就是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
    遇到奥布兰,一个核心党员,改变了温斯顿的一生。他莫名的相信他,从而相信兄弟会的一切。最后出人意料的是,奥布兰是一切计划的实施者,让思想不正确的人付诸行动,从而消灭。但消灭的不仅仅是人,更是思想,让一个极端分子死是简单的,但党要做的是,在处死他之前,改变他,掌握他的头脑并重塑,把所用不该有的想法从头脑中抹去,变的思想纯净。因此,他对温斯顿进行了各种恐怖的惨绝人寰的折磨,直到温斯顿丢弃了所有的正直、勇气、尊严、爱,直到温斯顿相信自己认为2+2=5。这就是党最重要的“双重思想”即“一个人的脑子里同时具有两种相互矛盾的信念,而且两种都接受。”
    奥布兰给温斯顿的那本《寡头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中,深刻的写出了集权主义的真实本质,更深刻的说明了党那三条处处可见的标语:
    战争即和平
    自由即奴役
    无知即力量
    老大哥确实存在吗?有戈斯坦因这个人吗?有兄弟会吗?大洋国到底是在和谁打仗?东亚国还是欧亚国?这两个国家确实存在吗?……不得而知,在一九八四,一切都不可相信,只有党是真实存在的。
    这本书中处处体现出集权统治下人们生活的无望恐怖,读来让人不禁感到丝丝寒意渗入骨髓乃至灵魂深处。奥威尔未曾在社会主义国家生活过,但他所描述的历史进程却惊人相似的出现在苏联、中国,对老大哥的狂热崇拜、仇恨会、大字报、批斗、家庭成员内部互相监视互相揭发,禁止性爱,食物供给严重不足却认为自己的生活因为党的正确领导正在越变越好……当我们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都觉得毛骨悚然,如果身处其中,岂不是如同坠入深不见底的深渊永不见天日,直到死去。更可怕的是,当死亡都成了一种奢求……想想都不寒而栗。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的书,自由就多一份保障。”我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   很好的书,多一位读一九八四,就多一位对极权主义警惕的人!   如果说在《动物农场》中讲的是观念,那么在《一九八四》中讲的就是细节。分享以下几点感受:   1)书中对“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诠释,让人深受震撼,久久无法言语,它颠覆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战争、自由、无知的理解,好像突然打开一扇窗,世界在另一面真实的反映出来,可惜这一面让人觉得毛骨悚然;   2)很难想象奥威尔在1948年写出《1984》,更难想象,书中种种控制思想的把戏竟然如此具有现实性,作者是有着怎样的政治敏感性啊!对“老大哥”的存在性和权威性,就像根深蒂固的种子深埋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即使上一刻还在怀疑,下一刻已深入其中;  )思想禁锢,让每一个个性都消失,每一个人都是其它人的复制品,生活就是革命、革命即生活,狂热就是生存、生存即狂热,这是一部无法流泪的恐怖史,心在颤栗,灵魂在颤栗,但人却像木偶,无法自主行动、无法自主思考、无法自主言语;一旦你言语了、一旦你思考了、一旦你行动了,那好你的末日也来到了;   4)书中对阶级斗争的意义、阶段斗争的目的、乃至如何防范阶级斗争都有新的见解,或许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为何历史上王朝变更,对老百姓而言都是换汤不换药;而为防止阶级变更而采取的消灭中间阶层更是让人无语到极点;     书中有几点理解不畅:   1)在《1984》的结尾,奥威尔说:“一切都很好,斗争已经结束了。他战胜了自己。他热爱老大哥。”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就好像你爱上了对你鞭打的鞭子,爱上了对你上刑的刑具,我知道,我没有理解或是换句话说,我没看懂,是的,第三部中,温斯顿对奥勃良在精神上的互动,让我很雷,我确实不明白,对没能明白。   2)奥威尔说清了极权的危害,但常言道:破而后立。温斯顿认为“希望在无产者中”,但恰恰是这点,让人觉得这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多么的绝望,因为奥勃良等集权者所做的正是摧毁思想的萌芽,让中间出现断层,上是拥护者,下是无知者,那中间的了?不好意思,正在被摧毁和改造中,所以你看,最后每个人都热爱老大哥,回到主题: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不过即使如此,我还是想问1984中社会的最终形态是怎样的?光明白没意思,光说没意思,光想没意思,如何破题而出才是的重中之重的关键!
  •   《1984》是乔治·奥威尔的经典之作,是一部创作于二战后(1945-1948)的政治寓言。这本书获得过很多赞誉,美国《时代周刊》曾评价其为近代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然而由于其政治话题,恐太过艰涩深奥,一直未有下定决心去全面研读一番。最终使我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最近挪威发生的爆炸和枪击惨案,行凶者布雷维克在自己的档案材料中写到自己最喜爱的也是影响自己最深刻的书就是《1984》,除了布本人的社会环境和成长经历,很想看看这部广受赞誉的小说究竟是在哪个方面催生了罪恶。
    读了英文版一部分,其实会发现语言并不艰涩,简朴流畅,加上孙仲旭先生准确的译文,读懂并欣赏这部思政题材的文学作品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这套书数页为浅黄色,有点怀旧感,封面有浮纹,印刷很精美,中文版附英文版,共540来页,非常值!
  •   阅读此书时,不免想起季羡林的《牛棚杂记》,不过此书描述的极权状态对文革来说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书中的以温斯顿的理性思考和叛逆计划与行动为主线,夹杂着其与茱莉雅的地下恋情,情节的展开中详细描述了极权社会的运作模式,然而最终温斯顿并没有逃脱老大哥的法眼。在其就范后,在描述对其进行“教化”的同时,书中也阐述了“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的理论。最终叛逆者的观念在残酷的教化下被驯服了,爱情变成了祭奠,虽然被彻底洗脑信奉老大哥了,却还是难逃一死……此书最大的意义不是简单的讲了一个虚幻的故事,而是描述了未来的可能的一种社会状态,这种社会状态只有所谓的战争、自由与无知,而没有了任何个人的思想与感情。或许正如止奄所说——《一九八四》描述的不是世界的某阶段,而是最终结局
  •   书的立意高远,意义深刻,读来却颇觉沉重。
    也许真如止庵评论的:“《一九八四》描写的不是世界的某一阶段,而是最终结局。”
  •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就想看看这类小说。。
  •   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
  •   整篇故事都是一种黑色的语调,尽管有些地方会让人忍俊不止,但笑过之后,你会感觉内心的沉重,甚至害怕。也许大洋国是一个极端,小说中许多场景是荒谬的,但它的理论基础存在,它的现实基础也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许多地方,过去已经,现在正在,也许将来还会,或多或少的发生着大洋国的故事。如果,极权主义思想不消灭,独立的思考没有了,大洋国的故事必然会发生。
    关于大洋国的话题,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下,有些显得过于沉重了,但它显然没有过时。年少无知的我,对于大洋国极权主义的可怕以及温斯顿独立思想的可贵,没有深刻的认识。而现在,我深深的意识到,独立与反极权,对于一个社会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对于一个人,又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今天,我才理解了当年师兄那番话的含义。这本写于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末的小说,经过了六十多年,它的睿智与深刻,仍然是同类小说中翘楚,它所蕴藏的思想光辉,在可见的未来,将永远闪耀,警醒着全人类。
  •   ——此裹脚布献给那些在人民群众雪亮的目光前无地自容的人们。
      
      16岁之前,我还是个目光洁净、心地单纯的好少年。虽然也会跟着一群小痞子们瞎混,学着抽烟、喝酒和打架,但那都属于青春期里身体的躁动,与心灵无关。像我们这一代的,在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特激动地宣誓,结结巴巴的总是说错词儿;再长大一些,特积极地写入团申请书,并且相信多少年后乘着私人飞机荣归母校、或者家家开上小轿车,都是指日可见的事情。那时候我们都特别把什么主义当回事儿,也特别把自己当回事儿。未来的工程师、科学家、文学家和百万富翁,河南的阳光照耀着我们,每个人脸上都笑开颜。
      
      16岁的时候,我们刚刚学会个性这个词儿,但对此毫无认识。个性在我们眼里是个不安全的词儿,它意味着在全班同学的大合唱里,你正在变声的嗓子可能会显得异样而丢人;意味着同学们会疏远你、孤立你,在你背后看着你、小声嘀咕然后放声大笑。那时候我们迫切地需要融入集体,让一个更充满底气的名头儿,代替自己的身份发言——“我们四班”如何如何,我们“二中”如何如何……我们穿一样的衣服、看大家都在看的书、听大家都在听的歌、去租大家都在说好看的录像带。步子跟不上队伍就会心急如焚,别人不带你玩的时候会委屈地落泪。
      
      有那么一种教育体制,会告诉我们整齐划一是好的、浑然一体的大合唱是最美的歌声。老师说得那么诚恳,是因为他们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就都相信了,那么多年。有些人会长久地相信下去,并且坚持一辈子;一辈子都会积极地遵守秩序,并且自发地,成为维护整齐划一的义工:正义地挺身而出,纠正不统一的步伐,捂助嗓音怪异的嘴巴,修葺不整齐的树丛、把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恶狠狠地剪掉。而有些人,则中途叛变了。走火入魔只需一小步,或者因为触及了某种真相,或者因为恶灵附体,或者因为不小心读到像《1984》这样的一本书。
      
      
      传说中的“反乌托邦三部曲”,我只在16岁的时候读到《1984》,在两年后读了《我们》。但这已经足以让我意志动摇、发生可耻的叛变。就是从那时候起,我的内心越来越猥琐阴暗,嘴角开始养成挂着嘲讽和坏笑的习惯。我开始敏感、多疑、不轻易相信。就像一个被哄骗的小孩发现老爸承诺过的冰棍并不存在,就像闭着眼被塞了一支冰激淋的人、忽然睁眼看到手中其实是一坨屎,我坐立不安怨念丛生。在本应该中规中矩的中学生作文里,我断断续续表达出如下与教科书相背的想法(大意):
      
      1、“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牺牲个别的人是必要的”,这个观点是放屁。
      2、谁的命也不比谁的命更值钱,谁的命也不比谁的命更轻贱。
      3、赖宁们的牺牲属于弱智行为,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式弱智思维的延伸,是自己把自己当神了。
      4、焦裕禄们的牺牲属于恐怖分子行为,是人肉炸弹的变体,是自己太不把自己当人了(一颗螺丝钉、哪儿需要就拧到哪儿?)。
      5、大家都觉得对的,未必就真的是对的。
      6、……
      
      用十多年后的我的眼睛再看这些想法,难免轻浮和草率,还有些洋洋得意的卖弄。那时候我太急于从一个正面走向另一个反面,骨子里的思维方式却还是教科书式的——以为用一句话就能总结一个人或一件事情,以为世界上存在着绝对的真理。幸好我的语文老师是个宽厚的长者,他总是这样给我留下评语:作为文章是好的,作为作文是不及格的。然后给我打上两种迥异的分数,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同时又让我认识到现实的残酷性。人一辈子能遇上这样一个好老师是一件幸事。
      
      
      其实《1984》描绘出的恐怖乌托邦,离我16岁时的现实已经很远了,但我记得看它的时候浑身发冷。那时候我还不太明白这样的寒冷源自何处,甚至还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但一种动物性的本能让我觉得:这样整齐划一的乌托邦不是天堂而是地狱。一部作品的伟大就伟大在这里:它穿越历史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是给文学院硕士作为尸体解剖的,而是给活生生的人看的。它必然击中你内心的某个地方,让你发热或者打寒颤,它与年龄无关、与智力无关、与知识无关。一个穷尽才智的小说家,或许能铸就一部聪明的作品、或者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但伟大的作品只能是出于对人性的洞察。
      
      人性是什么玩意儿?一种解释角度是:在希望独立和渴求认同的矛盾间,来回徘徊——既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同时又害怕木秀于林、害怕无法得到同类的理解和肯定。这真的很矛盾。所以就像我们都曾做过的、或者至今还沉溺其中的那样:为了得到认同,我们迎合别人、跟随别人,努力跟别人合拍,但却在这样的努力中,感到自我正逐渐远离。在心智成长后,我们中的一些人或许会用一种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比如:在不伤害他人和保持平常心的状态下,把自己做好,自己独立完整了,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肯定。而寒冷感,则来自一种解决矛盾的极端方式——把人的独立性完全抹掉。
      
      就像用滚烫的熨斗压平皱褶,用抹子把水泥刮得平平整整,世界上总有些人企图通过一劳永逸的方式,让一些麻烦彻底消失。而伟大的《1984》,穿越历史又穿越16岁,总是隐隐暗示着身边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看似与自身没有实际联系的事情,让我不断体会从《1984》开始的寒冷。“老大哥在看着你”——严厉的警告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摇摇摆摆令人惊心——裸露身体演戏的时候要小心,老大哥在看着你!拍摄与主旋律不符的电视剧要小心,老大哥在看着你!在键盘上敲打出敏感字眼时要小心,老大哥在看着你!在街头、在闹市、在办公室、在家里,老大哥无处不在,目光炯炯地看着你。
      
      
      啊,你是不是觉得恐怖又荒谬?而真实中发生的事情,永远比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更荒谬。大合唱总是不允许出现一丝一毫异样的走调和变音。在互联网上,每一天都会看到有人被强悍而安全的普世价值围攻。我冷眼看着这些,就像看到愤怒的群众在街头把小偷打得半死,或者全死。群众们眼睛雪亮,斗志高昂,失声的嗓子喷吐火焰,愤怒的拳头举起又落下。鲜血在溅射,群众在联欢。加入群众无比安全,背离群众、千万只脚就会踏在你身上。群众是一个多么雄伟的字眼。
      
      这其实没什么,真的没什么。我可以露出白痴似的笑容,波澜不惊地继续淌口水。已经习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被打扮着、穿上整齐的制服、拴上飘扬的红领巾,被捆绑着、眼睁睁看滚烫的蜡油滴落。可我还是受不了,总有些人,在被捆绑和滴蜡的时候,不但没有感到屈辱和荒谬,反而发出了快乐的放浪的呻吟。他们迫不及待地主动要求被拴上、被捆上,并且还热心地帮着手持皮鞭的主子去捆绑别人。像忠心耿耿的牧羊狗,在羊群前后奔来跑去,狂吠着把走错路线的不乖地赶回队伍里去。就是这些奇怪的人,他们在多年的被捆绑中学会了SM的享受,就以为所有人都应该以捆绑和鞭笞为享受。他们甚至比手握皮鞭的主子更卖力,卖力到连主子有时候都觉得莫名其妙。当主子觉得他们的森森白牙很危险而特意多抽两鞭后,他们一面享
  •   奥威尔的两部著作《动物庄园》、《一九八四》,既然买了前者,那后者也不容错过
  •   有人说,多一个人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民主就多一份保障。诚不我欺!一零一房间的刻毒,也许是今日某些自许为最先进制度家国的最阴暗一面。
  •   一九八四虽已离去,世界也并非书中的情节那样上演历史,但一九八四却并非历史的中点,或许它是一种预示,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预示。政治是一个让人永远摸不透看不明的东西,这或许就是它的魅力所在。书中主题: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简单的三句话却道出了对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的不满,其含义深远,不能谈肯定或否定,但对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讲却是一个值得学习深思的启示:我们的社会主义该如何发展,真正的民主正义公平尊严如何实现,还是一条很长的道路。
  •   很冷静,很讽刺,很绝望,但又充满希望……有人说:“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的书,就会多一个人反对专制。” 很认同这句话。书的纸质不是太好,有些粗糙。但是这样的价格还送了英文原版,很划算的。
  •   一九八四描述的不是某一阶段,而是人类社会的最终形态。此言得之!这本书绝对是反威权主义的佳作。
  •   《1984》是一部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极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1984》与《动物庄园》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凉肉跳。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   慕名已久的《一九八四》,读了果然让人透不过气来。深深佩服作家对政治如此深刻的洞察力和**的远见。祈祷《一九八四》中的世界仅仅存在于《一九八四》中,离我们的现实世界越远越好
  •   中英版。这套,不用说了,奥威尔的经典,空想的极权社会,一部幻想小说,没想到如今却如此真实。特别当你是读完之后再看看朝鲜的纪录片。
  •   我想目前的世界上,我国人最能和《1984》产生共鸣了,幸运的是世界上目前我们这样的大洋国只是少数,而可悲的是我们还要围绕在老大哥的周围唱赞歌。看着一些朋友的回复里说看不懂这书,实在是为我们的教育感到可悲,身临其境竟然浑然不知,身为奴隶而却有着奴隶主意识的人比比皆是!奥维尔作为没有在集权国家生活过得人能预见到这些,实在是不得了。喜欢奥威尔作品的人,应该是向往自由又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大家共勉!
  •   一九八四的伦敦,人民的思想与行为百分之百的受政府控制,满大街都贴着巨幅的领袖的照片。到处都是警告的标语"老大哥在监视你",私人家里也装有电眼与麦克风,个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咳嗽都逃不过思想警察的眼睛,连写个日记把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都会被抓去判死刑。这种控制,这种高压,僵化束缚民众的思维能力,最后只剩下一种思想,也是统治者需要人民只能有的思想:
  •   这是奥威尔书籍里值得一读的一本,而且还送英文原版,对我这种喜欢读外国书籍的人来讲是最好不错的。期待……
  •   好书共享之,所以又买来一本赠送朋友。奥威尔的另一部名著,‘一力文库’所选书籍皆不错。1984年虽然过去快三十年了,但看完本书仍然觉得震惊和毛骨悚然,发人深省,书中所描述的,在人类发展史上会再重现吗。书分九品,此书当为‘上中品’吧。
  •   非常好 有英文版又有中文版 本来打算先看英文的 但是是在忍不住 呵呵 看完了 好的没话说 受益匪浅 The big brother is watching you! 这句话让我联想到文革时期 领袖被无限美化甚至妖魔化 1984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被完全禁锢的时代 初看时觉得行文夸张 但是整本书看下来 心里突然咯噔一下 我们自己现在是不是也不同程度的被灌输一些思想。。。。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里。。。
  •   奥威尔的书的艺术及现实意义不用多说。而且还送了一本英文版的,很开心!对于自己的英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啊!
  •   买中文送英文,非常划算。值得细细品味的反乌托邦好书。
  •   经典就是经典,中文版和英文版都看了,虽然一开始英文看起比较费力,不过习惯以后觉得英文的文字更自然一些了。
    对政治的东西一直比较排斥,因为这里涉及到很多个人所不能掌控的东西,就像书里描述的世界,对人性的扼杀达到变态的地步,一种集体的疯狂。
    经典。
  •   价格很值!英文和中文都有!质量和包装都很好···看过村上春树的《1Q84》,这本书,有些灰暗,除了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灰暗的社会,也在我们眼前展示了一个希望被血淋淋的破坏的过程。这是让人受不了的一件事,也是乔治.奥威尔要达到的一个目的!
  •   上课时教授推荐的,和《动物庄园》一起买了。买中文版送英文版感觉也挺实惠。还没开始看书的内容,但封面那句“多一个人看奥威尔,自由就多一份保障。”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   乔治奥威尔的伟大在于,他利用政治小说批判了极权主义社会,给世人以警告,并引发读者深思。
  •   买了一本动物庄园后,又买了这本1984,买中文送英文版,虽然说英文版八成看不着,但是印刷质量,文字排版都做得很好,很超值啊,1984看起来比动物庄园要困难一点,真是经典,奥威尔的书让我看过后觉得冷飕飕的,但是非常吸引人看了又看,不错。以后还会继续购买的。
  •   之前看过《动物庄园》,写的很好,所以又买了这本《一九八四》,正在看,内容还行
  •   一九八四是听老师推荐的,看了相关的介绍后更是心动。在图书馆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所以上来买了。还没有可能,但是拿到书感觉质量很好,读的欲望更强烈了~!!1Q84应该也不错~
  •   买中文送英文,很划算。早听过这本书,一直想看看,对世界产生影响的书,建议有兴趣的看一看,了解不一样的时代,看看别样的世界。
  •   书挺好看的,虽然是假象的一个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是虚构的,但是要承认的是很有现实教育意义,书中描写的集权社会会让联想到中国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当时对知识分子的批斗,社会的浮夸,人心的猜忌惶恐,都或多或少跟书中的故事背景有点相似。
    书中偏后章节中写道的一本宣扬稀有的书中的内容是有很多页,讲的比较专业,看起来有点乏味,我是看了一点看不下去直接跳过了这块内容。
    总的来说,是一本很有意义的很好看的关于极权社会的小说,有点偏政治内容。
  •   奥威尔的另一部名著,封面一样的简约清爽,‘一力文库’所选书籍不错。1984年虽然过去快卅年了,但看完本书仍然觉得震惊和毛骨悚然,发人深省,总会看到曾经存在过的政体,恐怖发指,但好似仍看不到光明。
  •   看了他的之后,才买的一九八四,一起入手的还有和 ,都是让人久久难以放下的好书,给人太多的启示!绝对的精品!
  •   反乌托邦主义的代表作,被誉为经典。读完它也是对自己的三观的一种磨练。不过因为描写的是一种极端的社会,所以还是要注意和现实生活清楚地区别开来。
  •   奥威尔的名著还赠英文原版 不错
  •   《荆棘鸟》推荐语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乐于推荐给每一位识字的人”,这句话用在《1984》上非常合适。
    这套书买中文版送英文版,正价不到30块钱,再打五折,白菜价到我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小说虽然刻画的是非常广大深刻的题目,但是文字很简洁,也易读;译文质量很不错。
    我自己看完后,还作为礼物推荐给了好朋友。书的价值不在于厚度,友情的深度不在于礼品的价钱。
  •   乔布斯说,因为苹果,1984不再是奥威尔笔下的1984。不过想想看,今天的苹果公司是否就是那位“老大哥”呢?
  •   很好的书,多一位读一九八四,就多一位对极权主义警惕的人!   如果说在《动物农场》中讲的是观念,那么在《一九八四》中讲的就是细节
  •   奥威尔所描述的不是世界某一段
    而是最终结局
  •   乔治奥威尔传世经典中的经典之作 对政治感兴趣的人应该读读
  •   《1984》由乔治·奥威尔写就于1948年,距《动物庄园》写作完成有4年。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和《动物庄园》的主旨一样,只是更加系统。作者可能不曾想到,在自己去后的几十年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照着《1984》所描绘的道路上义无反顾的走去,直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则是发生了举世闻名的**(你懂得)。
    前路何去何从,难道是大家都身犯思想罪不可自拔么?我们要留给后世子孙一个怎样的社会?这一切取决于你我的行动,我们都是“群众”。
  •   真的不错,分析问题很到位,对社会的感觉如此深刻,呵呵,真是厉害。不过能看到这本书,还是感觉中国至少没达到《一九八四》的地步,很庆幸!
  •   原以为那个被追杀的戈斯坦因是与老大哥(B.B)的统治理念相反的,后来才知道,原来两个人的思想是何其一致。换句话来说,即便温斯顿加入了兄弟会,追随了戈斯坦因,或者,即便由戈斯坦因(而不是老大哥)来统治大洋国,其社会政治结构仍是一致的。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
  •   虽然是简装书,但是印刷和纸张都是不错的!中英文版对照,对学习英文也很有裨益!

    反乌托邦主义,对当下中国社会具有意外的讽刺意义!
  •   乔治奥威尔的经典,每个人都该读一读,再结合现状想一想。
  •   读起来很沉重,用了三天的时间断断续续读完,奥威尔的描写手法很容易令人产生感同身受的感觉。故事既有些夸张又过分真实,令人沉痛却无奈,看到成书的年份,联系后来的苏联大清洗和文革,不得不佩服奥威尔的政治敏锐度和前瞻性。
    相比而言,还是动物庄园给人的感觉比较容易接受。
  •   奥威尔的大名还是在读大学时研读政治时知道滴,某位同学说他的《1984》是一部历史,也是预言,貌似现在的社会正在向着他的预言发展,于是偶也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
  •   奥威尔在创作当年能够对于INSOC这种极权主义的描述,对于未来的想象把握非常好,特别是小说的结尾一种无法逃脱的感觉,一种屈服于现实的感觉与自我升华的分离,可谓 是经典。
  •   很有趣的小说啊,非常好看好玩,而且买了中文的还送英文原版的,实在很划算。
  •   买中文送英文版!超值!两本对照着看,提高阅读英文的速度,省去了查字典的时间,免去了读不懂句子的烦恼!
  •   这本书说买中文的送英文原版的 也就是两本才14块多 便宜就不说了 纸质印刷都很好 英文版字体挺大 排版看起来也很合适 虽然还没读 但是已经很喜欢了
  •   王小波说过,这本书出版之时其实是个预言,但是到了我们这儿预言却已变成了历史。一直很惊叹作者居然能如此精确的预测到30年后发生之事。读了这本书,相信会对社会有更深的了解。
    这本书居然送英文原版,这个价格真的很值。
  •   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很公道的价格,质量也不错
  •   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果真的出现了故事里的这种极权主义,我们到底能做什么? 答案仍然是不知道。。。
    不同时间看这本书总有不同感慨,大一的时候血气方刚,觉得那就是放屁,然后大二的时候经历了社会的种种,看着书是说不出的沉重与绝望,大三开始忙生活,渐渐地将它遗忘了,然后很偶尔的一天,再次翻开它,发觉感慨依然在那里,我的热情仍然在这里,都没变。。。
    读了英文版的,那种阴郁的感觉愈发沉重。。。不得不说,英文原版写的文笔很优美,中译本在文笔方面还是稍差了一些,如果你热爱文学的,请看英文原版的,如果你觉得中译本读不通的,请看英文原版吧
  •   动物庄园,一九八四,都给人印象深刻
  •   不少于5个字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个自由的人。这部小说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把它推荐给我的同学,结果在同学圈中掀起了一股“奥威尔风”。
  •   《1984》是英语世界中一部经典作品。一个完全没有经历过极权主义统治的作家,竟然能将极权主义统治写的如此传神。有了本书的英文本,可以原汁原味地阅读这部经典了。
  •   很喜欢乔治奥威尔的作品,堪称经典,而且此书性价比也很高
  •   送的英文版很好,可以感受到奥威尔的行文风格。
  •   14.8买的两本,一本中文一本英文。虽然是平装,但是纸质不错,是我喜欢的那种偏黄的,拿在手里很舒服的重量。
    前面的一小部分看的是中文,后来觉得英文的也还好就接着看英文的了。看了一大半。winston和julia那样算是精神爱恋吧,在那样的世界观中讲述这样真实的恋爱还真实让人感触颇多。
    很好的书,讽刺,引人思考。很多地方都能让人想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我们,以及我们的老大哥。
  •   语言关系 只看了中文版以不明就里开始 到满怀希望 再到膛目结舌果是反极权的代表作!
  •   用塑料纸包裹着,里面一本中文版一本英文版,呃,真的,真的有送英文原版。。。很好很强大。。。。
  •   三大反乌托邦小说,给你讲述什么是集权社会
  •   这种买一送一特别好
    我是先读英文版在读中文版的
  •   中英文版都有,英文水平可以的可以先看英文版,对我来说还是原版的看得舒服,毕竟翻译过来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译者的思想在里面。
  •   主要是看中英文版,给7年级孩子买的,通过英文阅读名著,一举两得,他也接受。
  •   乔治奥威尔,我很喜欢的作家
  •   反乌托邦著名代表作,虽然时过境迁,1984年早已过去,但是书中的思想却发人深省
  •   这个版本的书都非常实惠。内容不用说,奥威尔的经典代表作,赞!
  •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世界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将专制独裁的政权刻画的淋漓尽致!
  •   一定要买本 我的朋友 学英文也白 看小说也白 一定要买本 看完它 不信没你没有电变化
  •   书包装的很好,而且还送了英文的原版。看书的过程有点精神上的摧残,尤其是主人公被抓起来以后那的段,感觉自己也有了双重思想。思想的钳制真的是太可怕了。
  •   反乌托邦小说。印象最深的就是:“战争即和平”等等
  •   反乌托邦小说
  •   英文老师推荐读的哦-但是只读英文版读不懂= =所以这个好棒!看了中文版再看英文版就会好很多啊!
  •   其实我是冲着里面的英文版买的。

    大赞,还是看英文原版比较有感觉,一些特殊的英式幽默,在翻译过来之后,就失去了原有的原汁原味,那种特有的淡淡的英式讽刺。
  •   很喜欢,买中文送英文,书中的文字值得细细玩味,凝结的都是对高度专制集权社会的批判与思索。
    总之,超赞的~~
  •   作为政治讽喻小说,与《动物农庄》一样经典。
  •   和作者的动物庄园一样是一部经典的政治讽喻小说 熟完后多了更多的思考 对生活,对自由
  •   书是经典,但是感觉看起来很累,兴趣不弄
    可能是因为写的有些晦涩,很多东西没法深刻感知
    以往以后大点再看
    另外,送的英文本很好,可以珍藏!
  •   一个在地球另一端的人居然写出了几十年后在地球这一端发生的事情。读之前希望它能引领我去一个地方时读完它却给我一巴掌!好书!好久没遇到这么好的书了!
  •   买中文送英文原版,挺不错的。书的质量也还好,书也不错,适合喜欢思考社会的人读读,能帮助我们理解所谓的民主和集权的区别。
  •   以前买了一本道德情操论,也是一力文库的,买一送一,还可以,划得来
  •   好喜欢乔治奥威尔的书唉,相比《动物庄园》话题更显得严肃,很有哲学性的一本传世之作
  •   乔治奥威尔的《1984》真心很棒,特别是2+2=5的梗着实让我爱不释手啊
  •   朋友曾经问,看过1984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很多人说恐惧,可是我却只感受到刻骨的,无法用泪水倾泄的悲伤。
      
      在黄昏的小屋里,他和她从缱绻后的睡梦中醒来,窗外夕阳的光芒投射在她的身上,外面有一个洗衣妇人的歌声和尘世中种种车来人往。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爱情,它真实地存在,不容抗拒。他们都知道这样的时光不会长久,但是从此复活的人的情感,他想,谁也不可能改变。
      
      在那个冬日的小公园里,她对他说:I betrayed you. 他说,I betrayed you too. 她说:真的有让你害怕到心底的东西,让你想叫另一个人代替你受苦,而且,想的时候,you meant it。他点头。当她起身离去,她的身影一眨眼淹没在人群中的时候,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呢?
      
      什么叫做betray?他一开始就交代了关于她的一切,她也是。可是在受尽折磨之后,他还能面对他的审讯者,说:I still didn't betray her。——因为他还爱她。他不怕分离,不怕不能互相保护,不怕她会恨他,他唯一害怕的,只是自己不再爱她。
      
      他不相信有什么力量可以让自己不再爱她,直到这种力量真的出现。
      
      但是,这一切其实并无关乎爱情。爱情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意义,只是他们无论怎么样改变他,他都总能有这最后的一点坚持——如果用一个比较俗的词,一个信念。甚至在已经不相信自己,不相信道德与人性之后,他还可以相信自己的感情。当头顶上最后这一缕茅草也被揭掉的时候,他终于彻彻底底赤裸在世界的面前,任他们改造,不再是人,只是那具硕大机器上一颗冰冷的螺丝钉。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生命中曾经有过两段有信念的时光。很小很小的时候,我曾经相信课本里为我们描述的美好生活和光辉未来,直到那一个夜晚,姐姐和姐夫翻开那本书,告诉我一些被掩饰在歌舞升平之中的,活生生血淋淋的事实。面前粉饰得雪白的墙壁一点点剥落碎裂,再不能遮蔽风雨,我无助地流落在这个世界之中,眼前只是一片一片的血光。
      
      很久很久以后,我又一次,渐渐地开始相信什么,然而又总伴随着恐惧,怕这样的相信把自己暴露在同一个容易受伤的位置。最初的信念,是被旁人在我还没有能力抗拒的时候塞进我的脑中,丢掉的时候固然迷茫,却有理由原谅自己。而现在,是我自己可以睁开眼睛看,可以伸出手去抵挡的时候,自己仍然一点点建立起来这样的信念。如果有一天,连它也轰然倒塌,我的呼吸和存在,还会有什么意义么? 
      He loved Big Brother.   
      我不知道。
      
  •   革命时期,只属于那遥远的旧时代,也属于那遥远的旧时代,仍属于那遥远的旧时代。
    革命时期的爱情:你说了什么没说什么都无关紧要,重要的只有感情。Ta们无法让我不爱你,那会是真正的背叛。Ta们能强迫你说出任何话——任何话——却无法强迫你心里也相信,Ta们无法进入你的内心。即使没有结果,你也已经打败了Ta们。
    寻找无双:双重思想。
    那本书让你入迷,给你安心的感觉。你知道上面的内容,而这正是此书吸引你的部分原因,最好的书是告诉你一些你已知事情的书。此书作者与你有类似的思想,但是你思想凌乱,你没有作者的能力、系统性和无畏精神。
    这本书对王小波的影响之深刻,出乎我的意料,我看出来了。
  •   世界近代史的学习里面应该要看看的一本书,的确是一本好书,而且有附带英文版,如果能力可以的话,我宁愿看英文原著,但是翻译都很到位的了,看起来很舒服
  •   《1984》这本书的内容自然是经典中的的经典,对极权政治的刻画十分深刻,发人深省,亦会一起人对现状的反思。
    印刷质量优秀,赠送英文版和贴心。值得购买。
  •   印刷质量还不错。这本书以前在美国买的很好,这本书是一本小说,但是写的很真实,很好的预测到了很多年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现象。
  •   在《动物庄园》之后再读《1984》,少了一些如获至宝的喜悦新奇,更多的是冷静地沉思。每个人都应该读读这本书,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
  •   很喜欢的一本书,买来收藏。个人很喜欢奥威尔
  •   一直喜欢奥威尔的书,这本《1984》一直想在图书馆看,总是被人捷足先登。索性自己买了。中英双文,蛮值的。
  •   奥威尔的经典必读著作,看完做个对比反思,。。。。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