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18年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陈宪星  页数:363  字数:38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部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稿,书中讲述了作者对自己两个儿子十年的家庭教育经历。分幼儿篇、少年篇、青春篇。大儿子去年考上了英国剑桥大学,两个儿子基本是在家自学的。作者原是外企的高官,2001辞职在家与太太全职教育孩子。因为工作关系,作者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有过大量的交叉生活,对东西方教育理念与实践有深切的体会。这本书可以说总结了作者近十年的家庭教育实践与思考。

作者简介

陈宪星,文革中下过乡,当过兵。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毕业生,后又得幸运之神相助,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赴美国修读MBA的留学生之一。曾在多家企业担任高管,离职前为一家全球500强跨国企业中国公司总经理。
2001离职在家,潜心研究和思索成功、幸福、健康等人生问题。2003年,“平衡人生”系列《健康是金》、《知识是本》、《沟通是桥》三本书出版。此后的十年中,全职在家,一边继续深入研究所倡导的平衡人生理念,一边和太太,按照自己健康、知识、沟通的平衡人生理念,辅导教育两个完全在家自学的孩子。
2011年,16岁的大儿子考上英国剑桥大学。《家教18年》是其最新著作,书中详细介绍了两个孩子自学成长教育的历程,系统阐述了本人对东西方教育理念及实践的分析和领悟。
上世纪九十年代移民新西兰,目前与家人居住在苏州,在本人开设的“父母讲堂”中,定期向公众介绍幸福和生活理念。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篇:幼儿篇(零岁至六岁)
 孩子要自己带
 孩子三岁前我都干了些什么
 真理的教育
  ——不要给孩子灌输谬误
 爱的教育
  ——履行父母的责任
 自然的教育
  ——学习生存本领
 寻求快乐不需要绕圈子
 小心不要掉进书本的陷阱
 汉语没学好,外语也难学
 父母没有原则,孩子语言障碍
 语言不幽默,在于禁区太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有价值观,孩子有方向感
 幸福寓于朴素的生活之中
 不要忽视孩子的健商
 小时候不哭的孩子长大快乐
 预判需求,宝宝不哭
 避免成为宝宝的奴隶 
 小心玩具的罪恶
 绝不能打骂孩子
 生活得越朴素越好
第二篇:少年篇(七岁到十二岁)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家教
 考好大学不能算作好目标
 读父亲写的书
 吃母亲做的饭
 和孩子一起成长
 在家教上投资要不惜血本
 妈妈,我心里在流血
 多走多看胜过多学多读
 兴趣是养成自学能力的突破口
 战胜挫折后的自信更自信
 孩子不专注是因为选择太多
 粗心绝不是小毛病
 不必要的承诺导致孩子撒谎
 如果不想孩子变傻就要远离电视
 把孩子从电脑中解救出来
 让孩子正确地看待财富
 课外读物的选择权不能交给孩子
 不要教孩子过渡的知识
 千万不能好心地欺骗孩子
 雕琢健康从何下手
第三篇:青春篇(十三岁至十八岁)
 我的孩子天性在哪里
 如何让孩子学会谦虚
 不要怕得罪孩子
 ……
后记

章节摘录

  孩子要自己带  大儿子一岁的时候,我们移民新西兰。要适应全新的生活环境,带上这 么小的孩子不方便,便决定先让姥姥照看,等稳定下来再接过来。这在当时 似乎是一个合理的决定。像任何其它决定一样,它的效果以及影响,要等到 一段时间后才能见分晓,时间隔得越长,就会看得越清楚。三岁时,姥姥不远万里,把儿子从中国带到了新西兰。去飞机场迎接两 年未见的儿子时,尽管事先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老实说,重新看见儿子的 那一刹那,还是让我有些吃惊。看到的,不是一个想象中那个闪烁着好奇的大眼睛,身体结实而又灵活,随时准备蹦蹦跳跳的机灵鬼。儿子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胆小怯生、身体绵 软、足不出户的小姑娘。可能是刚从东北飞过来,中国正值冬季的缘故,儿 子外罩花布对襟棉袄,里面套了好几层,裹得圆鼓鼓的,而新西兰是夏季,儿子苹果一样的脸,粉红白嫩,微微冒着汗水。姥姥已经是上了年纪的人,一路风尘仆仆,头次坐飞机,又有护幼重任在身,吓得不敢吃饭,不敢睡觉,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拉着孩子,蓬头垢面的,场面颇像正在拍摄《红楼梦》中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戏。‘ 这仅是表面现象,影响是深远的,以致直到现在,都能看到这一影响的 影子。与儿子重逢后的头几个月,让我们很不踏实。他像是姥姥的宠物,时刻 不离姥姥的左右。要改掉他一点点不良习惯,都是一场战斗。他很怕水。跟 姥姥在东北生活的日子里,可以想象,他恐怕是过着与水隔绝的生活。他绝 对不会被允许到院子里和其他的小朋友玩耍,他被牢牢地圈养在姥姥、姥爷 的家里,没有机会出汗,没有机会把手弄脏。因而,他可以一年四季穿着一 样厚的衣服,或坐、或站、或躺、或睡,享受着“退休婴儿”的待遇。他的 皮肤像温室里生长的韭黄一样,嫩嫩的、黄黄的、软软的、水水的,让人连 想不到健康与活力。对两位老人来说,不感冒、不冻着、不伤着就是成功,就是胜利。在忍受了一阵子儿子每天由姥姥端着一小盆水涮来涮去的做法之后,我 们夫妻决定插手纠正。起初,我们让姥姥陪着,试图让他在浴室一点一点地 适应。但行不通,姥姥在场,儿子怎么都不肯下水,更不要说洗淋雨了。我 们如果说话声音大了些,或者动作猛了点儿,姥姥就会说别吓着孩子,我们 的努力顿时化为泡影。后来,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硬生生把姥姥关在浴室门 外,强行为儿子沐浴,那场面,如同阴阳两隔,儿子在里面哭,姥姥在外面 哭。洗澡关过了,该轮到上厕所了。方便,对老人很重要,是老人生活的关 键词。生命处于这一阶段,人顾不得什么面子,仪表、形象、甚至文明,对 老人来说,这些都是浮云虚荣,只有方便忘不了。恰好,儿童在一阶段和老 人有类似的需求,难怪说,人老了,又成了小孩了。所以,如果让老人带一 段孩子,你就会发现,方便是孩子很多不良习惯的成因。儿子回到我们身边最初的日子里,儿子也是这样方便的。小便还不至于 不去近在咫尺的厕所,但大便的方式既方便,又原始。儿子在姥姥家有随身 厕所,那就是放在床边的痰盂。我们新西兰的家没有这个玩意,姥姥就在地 毯上铺上报纸,让儿子方便。还好,怕把地毯弄脏,姥姥被我们说服了,三 人齐心协力,费了一番周折才让儿子坐上了马桶。还有睡觉。由于儿子近两年都是跟姥姥一起睡的,姥姥在时,我们还不 敢在这上做文章,生怕切断这一重要联系后,儿子承受不了,只是说说,提 醒儿子大了应该自己睡觉。在一起睡觉的人,时间久了,衣着习惯与多少会 趋于一致。想想夫妻、兄弟姐妹、父母之间,是不是有类似穿衣习惯。这就 是影响的力量。老人带孩子,因为自己又怕冷、又怕热,从而认为孩子也会 有一样的感受。在我们目前生活的这个大院里,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老人带的,可怜的孩子们也都和他们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样,穿得里三层外三层 的。冬天出去的时候,人们很难分辨出他们的性别,因为他们只有铜钱大小 的眼睛露在外面,很多孩子由于穿得太多,跌倒爬起来都很困难。不久,我们发现儿子口吃,并且立即想到了原因。孩子出生后的头一年 是我们带的。和大多数父母不同,我们从一开始就用大人的语言和孩子交流,我们不认为宝宝语言有任何价值,因为我们看到许多孩子都上小学了,说 话还都很幼稚。我们看不惯父母把孩子当宠物一样对待,用极简单的、连猫 狗都能听懂的话和孩子交流,我们认为这是对儿童智力的一种浪费,因而我 们夫妻总是向对成年人一样,和尚且不会说话的孩子交流。我们相信,在孩 子闪亮的大眼睛背后,一定在悄悄地对我们所说的一切录音,一旦孩子张口,流利的语言便能如闸水般涌出。可期待的情况没有发生,反而迎来一个不小的吃惊。没有想到,我们可 爱的儿子在老人带的两年中,几乎变成了一个小傻子。二十个月里,老人只 给念了一本书,以致儿子把该书的每个字都背了下来!如果此时测试一下儿 子的智力水平,恐怕不及一个成年的猩猩。开始几个月,我们很少听到他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我们有些着急,试图用我们惯常的语言和语速和他交流,可这却把他吓着了,从一个语言简 单的环境突然转到一个陌生而复杂的环境,他不知如何应对,口吃起来。口吃影响了孩子的自信。我们很快又发现,儿子不愿意出门,更不愿意 到人多的地方去。有一天,我们带他出去散步,路上碰到一个邻居,领着一 个差不多大小的孩子。那个小家伙活泼好动,在儿子身边转来转去,又拉他 的手,又给他塞东西,还不停地和他说这说那,儿子只是呆呆地站着,不理 会也不吱声。待他走后,我听儿子轻轻地说了一句:“他可走了!”我们知 道他是一个喜静的孩子,但直到最近,我们才意识到,我们一直希望他具有 的激情和自信,为什么埋藏得这么深。最让太太伤心的,是与儿子感情的疏远,每每想起来,总是眼泪汪汪的。姥姥送儿子到新西兰,又一块儿住了几个月,最后一步三回头地和我们在 机场告了别。当晚回到家里,儿子几个小时什么话也不说,直到夜里十一点 钟,早已过了平时睡觉的时间,还怔怔地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发呆。太太试 探地问:“你是不是想姥姥?”他两眼发直,自言自语地说:“姥姥现在在 哪儿?”太太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泪如泉涌,哭着安慰他道:“儿子,妈妈 在这儿,妈妈陪你好吗?”儿子默默地摇摇头,不久自己睡着了。P4-6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家教18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