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科学风采

出版时间:2005-4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约翰・格里宾,玛丽・格里宾,江向东  页数:284  字数:254000  译者:江向东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理查德·费恩曼是当代最受爱戴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但以其科学上的巨大贡献而名留青史,而且因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名闻遐迩。他还是一个撬开原子能工程保险柜的人,一个会敲巴西邦戈鼓的“科学顽童”。    费恩曼将物理学研究视为一种娱乐。他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只有当他将其用公式表达出来以后,我们才能与他分享“真实世界”的秘密。    他以坦诚和严肃闻名。他在科学上极端的诚实令无数后来者高山仰止。他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关于物理学的讲演曾令无数青年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的奥秘。

作者简介

约翰·格里宾,英国著名科学读物专业作家,萨塞克斯大学天文学访问学者。他毕业于剑桥大学,获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著有50多部科普和科幻作品,其中《薛定谔之猫探秘》、《双螺旋探秘》和《大爆炸探秘》等尤为脍炙人口。
玛丽·格里宾以其青少年科普作品著称。她毕业

书籍目录

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序幕“迪克,我们爱你”第一章 对物理学的迷恋第二章 费恩曼以前的物理学第三章 学院生第四章 早期的工作第五章 从洛斯阿拉莫斯到康奈尔第六章 杰作第七章 费恩曼传奇第八章 超低温科学第九章 名望和幸运第十章 超越诺贝尔奖第十一章 前辈的角色第十二章 最后的挑战第十三章 晚年岁月第十四章 费恩曼以后的物理学尾声 寻找费恩曼的大篷车参考文献和推荐读物

章节摘录

书摘科学才是他生活的主体。表面看来他似乎以传统的方式经历了整个体制教育,但实际上他的科学知识是脱离体制教育通过自学而获得的(包括还在中学时代他就从一些书籍上自学了相对论的知识)。他发现学校令人厌烦,可他却能轻松地通过考试,从应试这点来看,他倒真是个模范学生。    所有一切都是如此,可理查德究竟有多聪明呢?一次琼.费恩曼偷看了她和哥哥在中学做标准智商测试的结果。她是124分,而哥哥是123分,因此她总是声称自己比哥哥聪明。智商测验只能衡量一个人做智商题的能力如何,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很久以后,费恩曼遇到的一件大乐事是被邀请参加“山案星座”团体,这样就肯定了他的智商测试成绩,该团体就是带有费恩曼看不起的妄自尊大味道的那种“俱乐部”。他谢绝邀请时回答说,他不能加入“山案星座”,因为他的智商没那么高。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天才,因为有些天才是不能用智商测试来衡量的。生于波兰但生平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美国度过的数学家马克.一卡克(Mark K,dc)曾经说过,天才有两类,一类天才只要比你或我们聪明一些就可以做他们所做的事。在他们的思维中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一旦把他们所做的事情讲给我们听,我们会觉得如果我们足够聪明也一样能做;然而另一类天才是真正的魔术师,即使把他们所做的事情讲给我们听,我们也弄不明白他们究竟是怎么做的。“理查德.费恩曼,”卡克1985年赞叹道,  “正是能力最强的魔术师。”    然而,尽管理查德与地位和他相同的人在这一点上有明显的不同,尽管他还是个孩子时就怕被人视为“女人气的男子”,但他并不是现在说的那种“乏味的人”。他有少数很亲密的朋友,其中一些人对科学感兴趣,另一些则对人文学科感兴趣。P29    这就是费恩曼,在他的领域里的一位善于表演的物理学家。几个月后的1988年1月底,赛克斯(Christophei‘Sykes)为.BBC:电视台有关唐努图瓦的节目到帕萨迪纳会见费恩曼时,与此次相同,衰弱的身体因激情而回光返照的现象又再次重现。任何看过这个节目的人都会知道,对于物理学、探险和生活的热情,费恩曼都是一如既往。    就在那次会见被记录下来之前,费恩曼接待了另一位热切地想与他谈论他的生活和科学的来访者。梅赫拉是一位物理学家,却变得热衷于这一领域的历史,特别是量子力学的诞生,他已写了几本有关这一论题的学术著作。1962年他认识了费恩曼,而且早在1980年他就请理查德允许他写一本有关费恩曼的严肃的科学传记。从那以后,他们断断续续地见了几次面,由梅赫拉提出有关费恩曼的生活和科学工作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1987年12月,他打电话给费恩曼建议再做一次访问来结束他为这本书所做的准备。费恩曼最初的反应是“我不想再回忆过去的事情了;我太疲倦也太沮丧了。”可是12月23日费恩曼又打电话给梅赫拉,以一种有些高兴的情绪说欢迎梅赫拉来谈谈。  “多谢您打这个电话给我,”梅赫拉答道,“我想在3月初来,您看怎么样?”费恩曼说:“我不知道。那时也许就太晚了。”    为这番谈话所犹豫的梅赫拉(当时正在休斯敦)改变了计划,1月9日就去了帕萨迪纳。第二天他就和费恩曼见了面,费恩曼同意除星期二和星期四以外他每天上午10点和梅赫拉做录音谈话,那两天他要教量子色动力学的课。作为交换,梅赫拉就得在午饭时给费恩曼讲故事。当费恩曼意识到他不会活太久了,想把他的生活和工作的情况讲给更多的听众的时候,就像10年前的拉尔夫·莱顿一样,梅赫拉正好处于最恰当的位置和最恰当的时机。P25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本书不仅仅只是一本费恩曼的传记,它还是一部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史。它将深邃的物理学思想寓于简单通俗的叙述之中,让您体会到现代科学那难以言述的美,以及理查德·费恩曼“迷人的科学风采”。

编辑推荐

一生致力于量子理论这个物理学界的高尖端课题研究的理查德·费恩曼是当代最受爱戴的科学家之一,他以坦诚和严肃闻名, 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本书介绍了他迷人而不凡的一生,在这些简单而通俗的叙述之中,也蕴含了深邃的物理学思想,一定会让你获益非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迷人的科学风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它将深邃的物理学思想寓于简单通俗的叙述之中,让您体会到现代科学那难以言述的美,以及理查德·费恩曼“迷人的科学风采”。
  •   费恩曼的科学人生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在本书中得到很好的反映,是一本值得推荐的科普作品!
  •   一本费恩曼的传记其实也是20世纪许多天才量子物理学家走过的路。
  •   不学物理的可能不知道费曼,但是学物理的一定不止一次的听别人用赞美的语气提起费曼。一个科学家就应该有几分费曼的气质。普通的非科技工作者,也应该读这本书,它会改变你对物理、科学、科技工作者的偏见。
  •   大科学家的人生传奇故事,可读性强,收获较多。
  •   物理大牛应该有 很多,但是费曼似乎是离我们普通破那个人最近的一个
  •   很好好好后
  •   好书,对费曼感兴趣,或者学物理的同学都应该看看,翻译得很不错。强烈推荐!
  •   对于已了解费曼科学成就的读者来说,本书进一步从他一生的生活历程上着手,以费曼的经历贯穿全书,辅以每个阶段他的主要科学贡献,最为重要的是,表达了作者对费曼率真,诚实的个性,以及他那对真理的直觉和洞察力的由衷赞赏,本书基本没有深奥的公式,特别适合有一定物理基础的普通爱好者.
  •   值得一看的好书,不过如果读过费曼的其他传记,如费曼演讲录之类的,里面有部分内容是来自这些书的
  •   这本书不仅是他的个人传,还是一本现代科学简史不错,内容很好,在图书馆看了,现在买来收藏!!!
  •   喜欢费曼的必读之书,费曼的一生
  •   很好的书,又便宜,怎么没人买?
  •   本书讲述了科学巨匠费恩曼的生活及科学成就,令人对他的天才叹为观止。
  •      在这本关于费恩曼科学生涯的传记中,作者用并不是很多的笔墨提到了费恩曼的三次婚姻。令人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就婚姻对其科学生涯带来怎样的影响做更深入的论述。不过,阿琳、玛丽.露、格温内斯的形象以及他们和费恩曼的关系还是跃然纸上。
       阿琳,是中国人眼中那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格温内斯是那种意气相投。而玛丽.露和费恩曼的结合则是中国婚姻的常态——真真切切的吵吵闹闹,却不是欢欢喜喜的打情骂俏。
       曾经有个朋友说,“什么是爱呢?如果一个人使我感到寂寞,也许就是爱了”。我没法否认这种爱情关,当然也不习惯钱钟书在围城中关于爱情是生理需要的刻薄说法。但因寂寞而相爱,而后发生的婚姻往往是不幸的。费恩曼和玛丽.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费恩曼和玛丽.露的结合,是因为费恩曼在巴西期间想起玛丽.露时——“我因为她而感到寂寞”。这种爱情的信号,导致了不久之后他们的婚姻。中国人讲婚姻时候说,“门当户对”,看似功利,不过确实有保证婚姻质量的作用。生活的背景,生活的态度,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内容的过度的差异,往往是导致婚姻失败的很关键的因素。一个是喜欢冒险富于探索精神的科学家,一个是追求时尚礼仪贪图生活安逸的艺术教员,自然没有一个是水中花一个是镜中月来的更和谐。
       书中并没有过多的描写他们如何争吵的情形,只是说他们最后离婚了。在提到离婚时,作者模模糊糊的提到了离婚的理由,费恩曼的理由是“家庭暴力”——说费恩曼动手打过露,露的理由是费恩曼无休无止的敲鼓声吵的她心烦。这些理由其实都是那些不能叫理由的理由,而这理由背后的理由——也许说不出来,但大多数中国已婚人士或许都能猜到八九分。中国人和美国人不同的是,“宁拆一座庙,不破一桩婚”——说到底,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注重的是离婚的社会影响;美国人则很简单,两个人在一起不舒服,就分开——他们在乎的是个体的自由。
       我们很难界定离婚在普遍意义上讲,对那对曾经的夫妻是有利还是有害。但对费恩曼而言,离婚成全了他科学人生的完整。“A life in science” ——他是为科学而生的,那些阻碍他在科学道路上走的更远的因素,自然应该从他的路径中剔除。
      
  •     很多关于费曼的书或者文章,大多是节选一段充满神奇色彩的内容,然后大加赞扬,这些人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有选择的讲述事实就不好了。
      
      这本书很真实的讲述了一个天才的方方面面,从生活到科研。节选的程度相对而言低很多。不再刻意把费曼描述成一个无法复制的天才
  •     大师的风采在絮叨和词不达意中被冲淡了……
      译者应该有一些理论物理知识,可能是一位“专业人士”,但绝不是好的翻译!翻译得也就比google 或金山快译等机器自动生成的译文稍强点。满篇都是蹩脚的英式中文,被打碎得七零八落的句子,使阅读成为痛苦而非享受。若不是抱着对费曼人格和智力的超级崇拜心理,我是没有耐心和勇气读完整本书的。书的内容基本是从其他书摘录拼凑而成。这书的唯一好处是,给读者提供了一条比较完整的费曼理论形成的线路,读者能在脑中能形成一个大概的框架,而至于其具体内容是什么,看完之后仍是一头雾水,好在书后列出了参考书目,读者可以从中选择进而将这个框架真正充实起来,而只有在这之后,大师的形象才能真正鲜活起来。
      喜欢听故事的一般读者,可以看费曼自己叙述的轶事集《别闹了,费曼先生》(三联版)和《你在乎别人说什么吗》。真正对物理感兴趣的读者应该好好读一读费曼的讲义,上海科技出过中文译本。当然,要真正领略大师的风采,就要看大师本人的原话,这是别人的描述和翻译根本无法代替的。
  •   很好的一本书,低调平实,引人入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