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杂记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作者:季羡林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心中并没有达到我自己认为的那样的平静,对生死还没有能真正地置之度外。

书籍目录

小引
我的小学和中学
回忆一师附小
回忆新育小学
回忆正谊中学
回忆北园山大附中
回忆济南高中
结语
高中国文教员一年
周作人论——兼及汪精卫
忆念张天麟
寅恪先生二三事
痛悼钟敬文先生
悼巴老
追忆哈隆教授
天上人间
忆念宁朝秀大叔
病房杂忆
石榴花
季羡林在首届北京大学文科论坛上的讲话
分析不是研究学问的唯一手段
爱国与奉献
公德(1)
公德(2)
公德(3)
公德(4)
老年四“得”
恐怖主义与野蛮
再谈爱国主义
两个母亲
对广告的逆反心理
给“拆”字亮红灯
从小康谈起
李恒进大夫
读《敬宜笔记》有感
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中西医学的结合问题
一点关于“美”化的杞忧
一个值得担忧的现象——再论包装
简短的评估
三进宫
医生也要向病人学点儿什么
难得糊涂
论“据理力争”
论怪论
在病中
唐常建的一首诗
护士长
输液
安心脏起搏器
一幕小闹剧
记北大1930年入学考试
一个预言的实现
痛悼克家
漫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白衣天使新赞
 试拟小学教科书一篇课文
泰山颂
回家
狗年元旦抒怀
元旦思母
九三述怀
九十五岁初度
老年谈老
让坏事变成好事
无题 
同胞们说话声音放低一点
主编寄语
《清华园日记》自序
《清华英语》序
范曾《庄子显灵记》序
观潘维明摄影集《中国农家》
《畅谈东方智慧》序
《往事琐忆》序
《中国少林寺》序
《华林博士文库》总序
《王琦医学丛书》序
《季羡林序跋集》序
我的座右铭
座右铭(老年时期)
漫谈“再少”问题——向普天下老年人祝贺春节
赠301医院
赠中石
《罗摩衍那》的汉译问题
在“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表彰大会上的书面发言
我不能封笔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病榻杂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0条)

 
 

  •   病榻杂记(季羡林百年诞辰精装图文纪念版)好书非常喜欢
  •   精装版读起来很有感觉文字朴实厚重很有味道最近几年,我逐渐注意到,校内外的许多青年朋友对我的学习历程颇感兴趣。也许对我的小学和中学更感兴趣。在这方面,蔡德贵先生的《季羡林传》和于青女士的《东方宏儒季羡林》,都有所涉及;但都由于缺少资料语焉不详。我自己出版了一部《留德十年》,把在哥廷根大学的学习过程写得比较详细。另一部书《清华园日记》即将出版,写的是四年清华大学读书的情况。至于小学和中学,前后共有十几年,都是在济南上的,除了在一些短文里涉及一点以外,系统的陈述尚付阙如。这似乎是一件必须加以弥补的憾事。   我现在就来做这件事情。我在济南共上过五所中小学,时间跨度是从1918年至l930年,绝大部分时间是军阀混战时期,最后两年多是国民党统治,正是人民生活最不安定的时期。我叙述的主要对象当然会是我的学习情况;但是其中也难免涉及社会上的一些情况。这对研究山东现代教育史的学者来说当然会有些用处,即使对研究社会史的人也会有些参考价值。我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来写这样的文章呢?  原因就在眼前。我今年已经是九十晋一。查遍了季氏家谱,恐怕也难找出几个年龄这样老的人。可是我自己却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我还正在“老骥伏枥,志在万里”哩。从健康隋况来看,尽管身体上有这样那样的病——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如果一点病都没有,反而反常——,但没有致命的玩意儿。耳虽半聪,目虽半明;但脑袋还是“难得糊涂”的,距老年痴呆症还有一段距离,因此,自己就有点忘乎所以了。总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题目要做,比如佛教史上的大乘起源问题,稍有点佛教常识的人都会知道,这是—个重大的课题。但是,中国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研究佛教史的学者无虑数百人,却没有哪一个人对大乘起源问题能讲出—个令人信服的道理来,多数是隔靴搔痒,少数甚至不着边际。我自己想弥补这个缺失有年矣,已经积累了一些资料。最近我把资料拿出来看了看,立刻又放下,不由地叹上一口气,好像晚年的玄奘一样,觉得力、不到了。再像七八年前那样每天跑上一趟大图书馆,腿脚已经不灵了;再看字极小的外文参考书,眼睛也不济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只有废书兴叹,即使志在十万里,也只是—种幻想了。我又偏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不写点什么,不读点书,静夜自思,仿佛是犯了罪。现在,严肃的科研工作既然无力进行了,但是记忆还是有的,而且自信是准确而且清晰的。想来想去,何不把脑袋里的记忆移到纸上来,写一写我的小学和中学,弥补上我一生学习的经历呢?
  •   季老的文章以前没怎么看过,这本《病榻杂记》却在一开始就打动了我,书中没有什么很深刻的内容,只是一些早年的故事,但却让我感到很温馨。感觉像是一位熟识的温和老人在讲述从前的故事,很真实,也很有趣味性。ps:书籍装帧方面还是很好的。字的大小也合适。
  •   从大学时,整个寝室的人开始疯狂的迷恋季羡林的书,也许因为他多少和德语和德国有些关系,但是,我想最主要的还是被他的人格魅力征服。我们借遍了几乎他所有的非专业著作,经历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如今已经毕业多年了,再读起季老的书,心中又是另一种物是人非的怅然。
  •   季老病榻之上杂文
  •   人在病榻旁多自怨自艾,失去信心,无心学习工作,季老不一样,写作不止,将所思、所想付诸于文字
  •   一个大家的杂记
  •   书封皮非常棒,纪念版的,里面还有季老的照片,值得收藏
  •   奔着季羡林去的
  •   包装很精美,很值。读季羡林先生的书,会提高自身的文化内涵吧!
  •   季羡林晚年作品,为人朴实,通俗有思想。
  •   季羡林的文笔有一种特殊的味道,让人不忍释手。
  •   书整体很好,精装,很有收藏价值,内容更是值得一看的。
  •   文字与图相得益彰,精装收藏
  •   这个集子很好,讲究,装帧不错,就是精装大厚硬壳书皮,太沉了!
  •   图文并茂,装帧设计都不错,就是太贵了,要不是做活动45元一本我应该不会买,买个平装看个内容就够了。不过现在满100减50还是挺划算的!值得买个精装的收藏一下老爷子的作品。
  •   买的时候候看到有评论说文笔很一般,买回来看了看觉得还不错啊,就是大师的随笔。图文搭配感觉更好了。值得一买一看。
  •   好书,之前问同学借过来看过,这回买来珍藏的。
  •   生病时写的文字,会对人生有特别的感悟 。
  •   写得特别真实的生活,感觉就像季老在自己面前诉说。喜欢比较精致的书。
  •   季老先生的一贯风格
  •   还不错,比较好 内容很唯美,
  •   喜欢那个时代作家的作品,语言精炼不浮夸。
  •   这个价位,没想到这么精致
  •   看着别人对人生的感悟,可以增加阅历。
  •   季老的这本书在大二的时候就看过了,这次终于买到这么好包装这么好内容的书,赚了,总之很好!
  •   書有塑封,非常好的,!!以后還會來的!
  •   精装本,设计、印刷都很漂亮。
  •   囤书中!!!
  •   硬皮封面,比想象的质量要很多。书本稍大,但是包装精美,很好。
  •   诸多人生感悟
  •   季老先生的书
  •   季先生的书挺不错的,给大家推荐一下
  •   支持季老
  •   好书,虽然未读,但挺期待!
  •   精装本,质量很好,买来收藏的,怀念季老
  •   印刷很精美 好书
  •   等降价再买!
  •   闻名已久的大师,大作必将震撼心灵
  •   还没有看 买了好几本书 应该不错
  •   这是一本人生感悟的好书。
  •   装帧非常好,非常值得购买
  •   刚到,没来及读呢
  •   硬壳的,并且塑封得很好,书很不错
  •   膜拜啊!
  •   这个版本还凑合吧
  •   有时间再看,一套齐了。
  •   季老的书,没说的,超赞
  •   以为是两本书,名字一样,包装不同,不退了,收着吧
  •   是本好书值得多次阅读品味
  •   这本书,很适合在心浮气躁的时候看,你会收获很多的
  •   书的质量很好,特别是书皮。内容朴实又令人感动。
  •   书倒是不错就是送货速度。。
  •   值得一读,好书!
  •   很不错的一本书,阅读中。
  •   一直都很希望阅读本书
  •   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语言幽默,偶尔小品,获益匪浅。
  •   书装帧的很好,价格相当便宜,值得收藏!
  •   印刷也很好,书内容没的说。
  •   书的包装没的说,很好很整齐
  •   非常喜欢季先生的文章
  •   从电视上经常看到季老的采访视频,很想拜读他的作品这是第一本,要好好欣赏!
  •   感悟大师的心灵
  •   开心,感动
  •   老公买的,很不错的书。喜欢
  •   有名的汉学家,慕名而买,还不错
  •   是文学大家的书,了解一点总是没错的
  •   内容很好,书籍较脏,图片不清楚,打折书吧。
  •   喜欢季老的著作。
  •   大师的作品,好好拜读
  •   内容不错哦精美硬壳包装印刷清晰抢购的
  •   季老经典~~~要读~~~
  •   比想象的高级。。。
  •   一直很喜欢这样风格的书,收到先大致看了看,确实不错。只是书里面的配图有些不明就里,与文章不合拍。
  •   还没来得及看 不过看看一个老者的回忆录感言还是很有帮助的
  •   包装很好 内容也不错
  •   5本一套,就这本有问题啊。书脊破损,且199-200页因为有折页引起的内容不完整,只能申请换货了。当当退换货太不方便了。特价很给力,但退换货*东,Ya**都比当当好。还有一问题,就是照片太多,而且很多幅面都很大,我觉得一本书十到二十张就可以了,再多就挤占文章的空间了。
  •   80年代大师消失的一代
  •   和以前一样的感受,多半的书都是不错的,呵


  •   值得收藏的精装书系列
  •   精装的,分册买比买套装划算,内容上不用挑剔,相当好,看了多有感触!
  •   我绝对尊重老一辈的人,毕竟活过抗日、解放、三年困难时期、文革的人都绝对不简单,都是值得人们研究尊重的。只是,我一直不懂,那些在文革中饱受摧残的人,为什么还是高歌某党?条件反射,抑或真心如此,不懂。
  •   讲述大师年轻时的经历故事,追忆先人风范
  •   印刷质量不错,很厚实,还没看,期待,毕竟是大家啊
  •   质量不错 纸质挺好 只是季老的文字不是特喜欢 太朴素了
  •   虽然号称大师,文笔感觉却一般。也许是期望值太高,有落差。
  •   从中了解了季先生的人生跌宕起伏的生活。
  •   纯属自己认为,,,
  •   很喜欢的一本书 ,正版很漂亮 !!可惜没赶上活动,着急买,就先收了。
  •       犹豫再三,还是起身,坐到书桌前写下了这篇笔记,就以书中的一篇文章的题目作为这篇笔记的标题吧----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个题目正是我对这本集子的感受.这本集子很多感受来源于病时,而这病也似乎来的合情合理,毕竟季老爷爷已经是九十有六的人了,对于这样一个老人,他在病中所发的感慨是一个年轻的,健康的年轻人不能完全体会的, 尽管集子没有我所预想的那么精彩,但我还是以极其认真的态度,通读全书, 做了大量的摘录和自我感言.也许四十年或三十年以后的我,捧起这本书的时候会有另一番感受------当时只道是寻常.
      
        书的前半部分是季老爷爷对自己童年,青年的求学,生活和工作的回忆.这样的内容在《另一种回忆》里已经有所提及, 这里有些增补,其中也有许多笔墨还是触动了我。
      
        “从这一件小事来看,我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是一个内向的孩子。怎么会一下子转成内向了呢? 这问题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现在忽然想起来了,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 “性相近,习相远。”“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母亲,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我能躺在一个非母亲的人的怀抱中打滚撒娇吗?这是不能够想象的。我不能说,叔婶虐待我,那样说是撒谎;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却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不给我做。在平常琐末的小事中,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对于这样事情并不敏感。但是,积之既久,在自己潜意识中难免留下些印记,从而影响到自己的行动。我清晰地记得,象婶母张口要早点钱,在我竟成了难题。有一个夏天的晚上,我们都在院子里铺上席,躺在上面纳凉。我想到要早点钱,但不敢张口,几次欲言又止,最后时间已接近深夜,才鼓气最大的勇气,说要几个小制钱。钱拿到手,心中狂喜,立即躺下,进如梦乡,睡了一整夜。对一件事来说,这样的心理状态是影响不大的,但时间一长,性格就会受到影响。我觉得,这个解释是合情合理的。”
      
        这段文字是季老爷爷对他从一个外向性格的孩子转变成一个内向性格的孩子的原因分析,笔调很平淡,但是我却能体会到一个小孩子远离母亲,寄人篱下的哀伤。这种生活状态改变了季老爷爷的性格,这种改变的过程也许是痛苦的,然而这种改变的结果是现在的季羡林。我也曾经有这样的经历,不过是短短的一个月,以往的我是见人就露齿的性格,几天下来,就收敛了。那种看人脸色的日子是很难熬的,同时也很容易改变一个人的心志的,好在一个月我就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一天不到就重返常态。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也没有绝对的痛苦。季老爷爷正是有了这样和那样的艰辛经历,也许才有了集子里的这样一句话:“一个人不管闯荡江湖有多少危险和困难,只要他有一个类似避风港样的安身立命之地,他就不会失掉前进的勇气,他就会得到安慰。”
      
        “根据我后来的经验,小学考试的名次对一个学生一生的生命历程没有多少影响。家庭出身和机遇影响更大。我从前看过一幅丰子凯的漫画,标题是 “小学同学”, 画着一付卖吃食的担子,旁边站着两个人,颇能引人深思。但是,我个人有一次经历,比丰老画得深刻多了。有一天晚上,我在济南院前大街雇洋车回佛山街,在黑暗中没有看清车夫是什么人。到了佛山街下车付钱的时候,蓦抬头,看到是我新育小学的同班同学!我有惊讶又尴尬,一时说不出话来。我如果是漫画家,画上一幅画,一辆人力车,两个人,一人掏钱,一人接钱。相信会比丰老的画更另人深思”。
      
        季老爷爷在这本集子里有几处强调了“机遇”。 在事业上称之为机遇,在爱情上称之为缘分,不过这里面所指的机遇不是所谓的投机取巧,是指在人生路上出现的机会。这样的机会是需要把握的,而这种能够把握机会的能力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样的情景之下变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然而今天的机遇和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机遇似乎也被什么操控了,也被利益化和认为化了。转回正题,通常情况下象季爷爷所述的情况是完全存在的,一个班的学生,由于家庭出身和机遇的不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为一日所食终身劳碌;有的意识无忧,平平淡淡;有的大起大落,经历坎坷;有的则成为了时代的弄潮儿。不过从我的观点来看,无论所处的地位和阶层如何,最关键的是这个人的精神世界是怎样的,精神世界的充实和丰富才是相对幸福的源泉。
      
        集子里有一段文字是《尚实英文学社》,大意是说,之所以季老爷爷的英语基础如此之好,得益于他参加的尚实英文学社,就类似我们今天的课后补习班。每人每月三个大洋。我原以为这样的补习班,只是存在于现今的,原来是我孤陋寡闻了。由此我想到了两点:第一,从季爷爷的收益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个补习班尽管也需要额外的收费,老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假如我们现今的补习班都是如此这般,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大呼小叫地去取缔了。我们有的时候太低估孩子们的能力了,这样的老师给予孩子是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青少年时期,孩子可能没有真正的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的引导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在激发兴趣入手,在根据不同的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多学一点未尝不可。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当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所谓质的变化必然发生。当孩子逐渐成熟的时候,他将受益终身。教学的水平,质量以及态度是一切的前提。
      
        在集子里有一篇〈病榻杂忆〉用了很大篇幅去回忆了季老爷爷的小姐姐,可见他对‘小姐姐’的爱慕之情,可见老爷爷真是性情中人,如此这多年,仍不能忘记自己蒙蒙懂懂的爱情。奈之何哉!奈之何哉!即使对人生,对缘分的无奈,也是对这段朦胧感情深刻的怀念!
      
        文集里还有一些对生死的看法“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如此豁达的人,有几?恐怕这也是季爷爷把它作为座右铭的原因吧!
      
        此外集子里季爷爷对301医院用了很多笔墨,大体是表达了感激之情,我想季爷爷享受如此的待遇是理所当然的.不过,假如是一个普通的老人,今天的〈病榻杂记〉恐怕真的是封笔之作了!
      
        写到这儿了,写的没有想的多,但有一些东西还是需要去慢慢体会的……
      
        当时只道是寻常。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