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之间

出版时间:2006-12  出版社: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作者:孔海珠  页数:269  

内容概要

  本书从旧上海文化名人的轶事旧闻、友情、作品分析、版本整理、书信解读等方面全面而生动地向读者展示了旧上海文坛的风貌。全书分为“云迷故人”、“文人圈子”、“旧闻上海”、“鱼雁解读”、“爬梳偶得”、“作品本事”、“访谈实录”七个部分。讲述了有关鲁迅、巴金、茅盾、孔另境等众多文人的故事。除了具有可读性,更有一定收藏价值。

书籍目录

题字(何满子)序(何满子)一、云迷故人父亲孔另境早年传奇父亲的故乡情结贾家叔叔茅盾的眼疾及其他怀念父执田仲济先生他,在抗战流亡中遇难——父亲记忆中的艺术家沈振黄鲁迅在茅盾家吃“野火饭”胡乔木淘书记“小鬼”记忆中的田家英为父亲的一生——记叶至善先生中国文艺家协会成立时的夏丐尊血凝早春情——柔石与冯铿二、文人圈子巴金和茅盾交谊拾掇李霁野与孔另境交谊传奇文气相投的朋友圈子——从邵洵美的一封邀宴信说起三、旧闻上海于伶的抗战戏剧“文总”书记陈处泰挽歌游行送鲁迅生死之间的重担——读父亲写于上海“孤岛”时期的日记楼适夷编辑生涯的重要台阶——楼适夷与《文艺阵地》四、鱼雁解读郭沫若书信十二封辑注茅盾1972年给我的一封信戈宝权致茅盾的第一封信五、爬梳偶得郭沫若著作同书异名十二种鲁迅葬仪相册的故事茅盾重写《徐志摩论》《子夜》版本谈孔另境与《五卅运动史》六、作品本事《左翼·上海》后记于伶老人的拥抱《茅盾和儿童文学》前言追寻历史细节——《痛别鲁迅》后记感受历史的呼吸——《庸园新集》、《秋窗晚集》编后七、访谈实录胡乔木访谈五题杨小佛谈冯雪峰在1962年的一次谈话后记(孔海珠)

章节摘录

  父亲的故乡情结  在父亲的七个子女中,从小时候起,我是随父母回乌镇故乡最多的一个,自然,作为长女,体验也会多一些。虽然如此,对故乡的亲近,最多的还源于父亲所讲述的故事,以及读他描写家乡亲情的文章。最近,随着乌镇旅游热持续增温,我回家乡的次数也越发频繁。脚步匆匆中,青石板小路、随处可见的小石桥、浓浓的家乡口音、传统的小吃食品,乃至家乡人的每一个习俗,都能勾起我对父亲的思念,感悟乡情在我父亲心中的重量。  故乡和父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出生在那里,受启蒙教育在那里,儿时的欢乐在那里,他的祖先亲人们埋在那里。虽然,他是这个家族的长房长孙,却不愿在那里继承祖业,早早离家去了嘉兴念中学,后来,走得更远,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就读,就此移民到了上海,并扎下了根。从此,对故乡乌镇的遥念成了他闲暇时的谈资,我们从他那里知道了孔姓在北宋战乱时的南移,模糊地知道了“根”意味着什么?那么,“故乡”在他的血脉里又沉淀了多少往事?  乡音  父亲最爱说的一个故事是有关家乡高亢嗓音和白直语调。  说的是一个乌镇人到上海逛街,看到地摊上有卖画片的,他驻足观赏。那卖画片的问:“画片要不要?”他高亢地回说:“晓!”卖画片的一听便把画片翻过去一张,又问:“这张要不要?”那人还是说“晓!”于是又把画片翻过去一张。这样,画片一张一张地翻,翻到底了,那乌镇人还说“晓”。那卖画片的发怒了骂他,他很委屈地说:“我是说‘晓’么。”原来,乌镇人说的“晓”即是“不要”的意思。而卖画片的是上海人,以为上面这张画片他不要,而要把画片翻过去,“晓”是指“翻”的意思,  再看下面一张画。于是闹出这个笑话。父亲蛮得意。  最初听父亲娓娓道来时,很有味道,引得我们也学着说;继而听之,会发出会心的笑声;听多了已经不新鲜,当知道又要讲这个故事时,我们趣味不再,他却坚持讲下去,并且自己先黠笑起来。其实,这是他思乡的故事,所以百讲不厌。  他以为自己离乡久了,虽然国语说的并不地道,上海话总得心应手。其实,“乡音未改鬓毛衰”,乡音是很难减去的,尤其碰到同乡人,家乡话说得又纯又甜,我们在旁觉得听唱戏文似的,好奇地学讲几句,也过过瘾。父亲说,他姐姐和姐夫的家乡口音更重。因为沈雁冰和孔德’7止俩人同是乌镇人,居家说话用家乡话,随意、亲切,与儿子对话也说家乡话。  所以,乡音自然比我父亲一个人在家唱“独脚戏”重多了。  扫墓  大约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清明,春寒料峭,父亲带领我们全家回乌镇老家扫墓,说是让我们孩子认认祖、寻寻根。我们欢天喜地地从上海出发,先坐火车至嘉兴,再坐小客轮悠悠地在河上走了好一阵子,起先的新鲜劲渐渐淡了起来,转而对狭仄的小天地厌烦起来。怎么还不到乌镇呀?盼望好久的目的地总算到了,可是天公不作美,老是阴着脸,几天里好像没有开过太阳。在镇上过了两天,到处转转,二三公四婆一个也不认识,只是陪着笑脸喊喊。最后,我们坐上一条有篷的船,在低低矮矮的船肚子里面,两边的木板又干净又滑溜,中间有个小桌子,船头有个小炉子,煮着茶水。虽然第一次坐这种船,但毕竟没什么耐玩的东西。父亲兴致很高地一路指点两岸沿江的景色,不时还用相机照上几张。其实那天的能见度很低,我们根本看不见什么有趣的地方,只是他的肚里有“一本账”,与带路的亲戚聊得兴高采烈。那次回乡给我记忆最深的,在船上我头晕呕吐不止,脑袋简直不能动弹,第一次尝到晕船的滋味。这时,父亲要我坐在船尾,眼睛看着船桨划出的一个个旋涡,被告知这样可以减轻晕船。这一招并不灵验,桨声咿咿呀呀地响在耳边,我只能无力、无奈地数着河里的圆圈,一路随跟。船摇了很长时间,说到目的地——乌镇东栅外民厚乡金塘桥祖坟地了,赶紧跳上岸去,神奇的是双脚刚踏上土地,我的头晕即刻就好了。是不是祖先在保佑我,表扬我老远从上海过来祭扫他们呢?  扫墓的地方,原来也就随意的几个土堆,石碑上的字模模糊糊的,杂草把孤零零的坟地全部覆盖了,周围只有田地,没有什么树木遮盖。由坟亲为我们指认,才知道地下躺着是哪一代先祖。因为孔姓的祖先排名都有谱可依,不会乱了辈份。  父亲粗粗地整理着坟地里不规则的杂草和土块,嘴里嘟嘟嚷嚷着,像是与久违的先辈说几句话;母亲则拿出一些供品和香烛,奠祀时的情形与我们在上海过年时的情形相仿,在父亲的带领下我们依次照做。  说到在上海时的祀祭,每到过年,年卅晚祭祖是少不了的大事。最后,在父亲的监督下,由长子到晒台上,面向南高喊:爷爷奶奶来吃年夜饭了……父亲说,声音不够响,再来一遍!我们小孩子说,他们听得见吗,会过来吗?在神秘的气氛中,我们都规矩老实了不少,因为桌上留有给他们用的酒菜,我们和祖先共进年夜饭。  孔家的祖墓和沈家的祖墓离得并不太远。父亲又郑重其事地带领我们依次向沈家墓地鞠躬,亲自照相留影,说寄给姐姐和姐夫看看,他已经代他们来扫过墓了。记得,其中有沈老太太的坟。关于她的故事,常听父亲说起,称赞她思想前进,智慧而识大体;说起姑夫很听母亲的话,很孝顺。这些扫墓的照片现在还保存着,这次茅公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会上,我带给韦韬表哥看了。他说,他小时候到乌镇乡下只来过两次,不知是否为了探亲,还是为了扫墓。  养蚕  养蚕,小孩子最喜欢;我们家养蚕,大人也喜欢。做这件事有些神秘,蚕有四眠,父亲对每一个步骤都仔细、具体地指导,好像在做一件伟大工程。  先从一些撒落在纸上的小颗粒开始。父亲说,把纸放在暖和的地方,最好放在贴身,用体温孵化。当时,我真怀疑这些颗粒真会活起来,可是,没多久它居然有变化了。  这些小颗粒来自乌镇家乡。前一年回乡时,父亲曾领我们到蚕房去参观,告诫要安静地看那白白胖胖的虫子,不要惊吵它们,不要乱动。我们在密不透风的蚕房里张望,一只只圆形的竹簏放在架子上,蚕宝宝都躲在层层叠叠的桑叶下面睡觉。我们轻轻地用桑叶喂它们,没有几个动起来吃那叶子。父亲说每年一度的养蚕是家乡人最忙碌的时候,晚上还要照料它们吃桑叶,它们蚕食桑叶的声音,到了晚上听起来很清脆。大约对蚕娘来说,这是世上最美妙的音乐。还说,茅盾写过的养蚕故事很真实,家乡人都很熟悉养蚕。就是那次回乡,父亲向蚕娘讨些蚕宝宝洒下的籽,准备第二年我们家里自己实验孵小蚕宝宝。  养蚕宝宝的过程如同今天养宠物,需要小心呵护。它们吃的每一张叶子都要用干布擦过,上面不能有水珠;它们的排泄物要及时清除,换上干净的垫纸;找稻草做成的架子,适时让它们“上山”结茧子……它们不能见阳光,于是,我们在桌子底下钻进钻出,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往桌子底下钻。  父亲的痴迷不比我们差,下班回来总先问:“蚕宝宝今天怎样了?”有一次,伤心地向他报告不少蚕宝宝僵直死掉了,父亲说是桑叶上有水,吃了拉青色液体的缘故,还追查是谁做事这么粗心大意!父亲有些发火了。  桑叶在城市里很难搞到,花钱买一些还不容易,真担心它会随时断炊。有一次,父亲兴冲冲回家,上楼梯时就大声说,“解决了!解决了!”原来,他在办公室讲家里养蚕的故事,他的同事说他家的园子里有桑树。父亲高兴得当天就跟随他回家摘桑叶,还说,可以源源不断地供应我们,一直到蚕宝宝光荣地完成它的天职——呈现四眠的不同变化。哦,太好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沉浮之间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