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传(上下)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房龙  页数:583  字数:550000  译者:王逸梅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用一种半小说体的自传形式,详细地展示伦勃朗的生活、婚姻、家庭、艺术观点、创作活动等。从不同角度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描述了生活于17世纪中叶的艺术大师在坎坷的岁月中遭受的不公平的待遇,不仅生活难以维持,而且人格备受作践。可是,这位“画痴”似乎视三餐不继为平常事,在被债主扫地出门、法院查封住屋之际,他焦心的不是以后何处栖身,而是试图从被查封的个人物件中藏匿挽救一两件简单画具,如雕刻蚀版版画用的一枝钢针,读来令人啼笑皆非,终至为之酸鼻。     书中很多章节与伦勃朗没有直接关系,而是“房龙医生”的经历与活动,这些章节是本书作者房龙对17世纪荷兰及欧洲历史事件和时代风貌的评述,从而把伦勃朗的生活环境放在更为广阔的时代背景中。房龙以一个史家的眼光,以讽刺的笔法,从侧面叙述当时荷兰——英国——西班牙这几个殖民强国争夺霸权和海外殖民地的激烈斗争。

作者简介

房龙,全名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是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1月14日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完成本科课程。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先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充当记者、编辑、播音员等,游历过世界许多地方。房龙多才多艺,有二十多部

书籍目录

序  我为何写这本书第一章  我为何对1641年11月的某天下了雨有记忆第二章  我第一次见萨斯基亚,她病得很厉害第三章  有关我年轻时代朋友的情况第四章  生活远比今天简朴时,我们如何娱乐第五章  我初遇伦勃朗第六章  讨厌的女人总是非常令人讨厌的第七章  萨斯基亚的病第八章  伦勃朗请我参观他的画室,我对艺术开始有了新的理解第九章  伦勃朗作了一幅巨画,希望以此成名第十章  伦勃朗由于这幅画而成为阿姆斯特丹的笑料第十一章  与一位正直的磨坊主散步谈论艺术第十二章  伦勃朗与我的朋友会面,萨斯基亚越来越弱第十三章  萨斯基亚安息了第十四章  埋葬了萨斯基亚,伦勃朗回到工作中第十五章  伦勃朗意外登门,借走50盾第十六章  我了解到萨斯基亚的一些家事第十七章  讲讲我祖父的几件趣事第十八章  在何种特殊情况下,我祖母嫁给祖父第十九章  1572年的蜜月第二十章   在我很小时我就对第五戒律有满脑子的疑问第二十一章  我曾拥有却又失去的兄长第二十二章  我请求我哥哥归来第二十三章  我哥哥返回故乡第二十四章  伦勃朗邀请我去看望他第二十五章  我荣幸地被一位市长大人邀请共餐第二十六章  我们再次下乡,讨论远航的多种方法第二十七章  我决定成为一名自愿的背井离乡者  第二十八章  在我远航美洲的岁月里,身为一名“外科医生”而不是“内科医生”的困难第二十九章  驶向新世界第三十章 新阿姆斯特丹市被证实使人失望,但这个国家可真不错第三十一章  承蒙总督大人召见第三十二章  宗教上的偏见和政治上的短视,并不限于大西洋东岸第三十三章  我们尽力帮助一位被她的北方邻居驱赶到荒野的妇女,但没有成功……

章节摘录

书摘    我只见过一次他真正的姓名。那是在他请我为他送妻子的礼物 ——几处农场和房子——做证人时我带他去见我的律师,律师的母亲是胡格诺派教徒,所以听他读那些没完设了文件时,我发现他的法语与让·路易的荷兰语一样流利。他足有七八个教名,让·路易,弗朗索瓦,安托万,亨利,还有些我忘记了。后面是几个详细的头衔,足有一页半长:特雷穆耶男爵,西格诺拉和佩尔蒂埃一德索茨公爵,圣·拉萨路·耶路撒冷骑士,马尔他骑士,圣母蒙特,卡梅尔骑士,国王陛下猎鹰世袭保护人,等等,这许多在我听起来像在塞利姆喝下第三杯禁喝的杜松子酒和水后,喜欢给我们讲的神圣的穆斯林上帝的99种神圣标志一样详尽。    这些荣誉(如果我所知无误的话)对一般的法国人来讲比他的妻子儿女和财产都重要,而坐在这里的这位举止傲慢的高个子年轻人,肩膀上的脑袋上有着一个高高的额头和鹰钩鼻,刚开始称自己为德·莱格子爵,以波尔多附近的一条小河命名,他的大部分财产都在那里。当我们共和国的普通公民们目不转睛地注视这位精力充沛的子爵时,表现出对他的恭敬,这让他感到不自在,他干脆去掉了名字中的“德”,然后也省了“莱格”,干脆就叫让·路易先生。    我当然明白对许多正直的基督徒来说,这种对事物的看法是最让人反感的。我们大地上为赞颂神圣的圣母马利亚而建造的雄伟壮观的大教堂,就是人类遏制不住的对最为神圣事物的神化的证据,并使它成为我们人类不可缺的神圣法律。    但是宗教改革(至少在我们地区)并未能恢复更古老、更崇高的基督教精神。它成了保罗的最后胜利,是回归犹太教。妇女再次从显要地位被拉了下来,成了家中的苦役、生育机器和丈夫不珍爱的私有物。妇女只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直到丈夫得到了它为止。我猜想这就是那个奇怪信念的本质,“贞洁”是某种肉体的而不是精神的东西。    勿须说我痛恨那位毁了我兄长的女人,我再重复一遍我在讨论宗教和哲学时,把她作为谈论中心有失公允,她对此实在是一窍不通,说的动听一些,这些东西只会让她讨厌,她认为一个体面的女士不应考虑这些。起初,我很仓促地站在她一边表示对她的同情,但在我兄长慷慨无私、深深地爱上她时,并认为她对他的一往情深的回报是与他一起跑到国外去,与他一起重建一个新的美好的幸福生活,等等。我直言不讳地告诫他,他疯了,他是一个有家室的已婚人,没有权利这么想、这样做。我拜访了他那位住在达姆瑞克附近的一个小旅店里处于后期康复的爱人,我对她表示同情,并建议由我出资预订她安全返家的旅行铺位。    是的,光说无济于事。结果与人们按常理出发而期待的完全不同。通过一些有礼貌的便条(朱伊利肯大人及其来自阿姆斯特丹的朋友的润色使它们变得很优美)的很有礼貌的交换,这件事就以一种极圆滑、极令人愉快的方式解决了。一星期之内,亲王殿下的军队已退回到平时驻地,科内利斯大人及其兄弟安德里斯则整理文件,交出官印,体面地退出了政治生活。    但人们注意到,由于他们的引退而导致的空缺并未立刻由其他候选人补上,而是继续空着,似乎是对试图通过暴力手段来达到目的的政策的一种无声但有力的抗议,这一目的本可以通过完全合法的方式同样很好地实现。    住在阿姆斯特丹城外的其他敢于反对殿下的计划的政府官员被允许回家了,他们如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曾被一队士兵从床上揪起来,并且不经任何法律程序就被监禁在洛温斯坦的城堡中。    当时,由于其军队的实力,阿姆斯特丹被迫同意殿下的要求,但通过将该城的民兵数量从20个连增加到54个连,并环城修建一系列的碉堡,以使未来所有的突然袭击必然归于彻底的失败,大人们抵消了这个决定的影响。    我在格罗尼·伯格瓦尔发现了完全适合我需要的房子。它本是最近为一个酿酒商建的,这人在战争中赚了那么多的钱,以致于他再也不能住在城里如此不时髦的地方了。他搬进了赫伦街的一座小宫殿,他所有高贵的邻居都看不起他,而经商的人们却非常尊敬他,他们公开夸耀那个富裕的杜松子酒制造厂的投资比10多个市政官家族干得还要好,那儿糖是锁着的,而做汤所需的盐是用一架天平称量的,以防厨子学坏,变得浪费起来。    令我感到十分吃惊的是,这位酿酒商非常聪慧。除了有某些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地位上升的人身上不可避免的虚荣以外,他是一个很朴实,甚至是一个很谦卑的人,但他又是个善于观察人和注重自己行为的观察家。    “既然这些蠢货坚持通过喝蒸发的谷物来忘记痛苦,那他们为什么不可以来喝我的保证与对方的一样纯甚至更纯的杜松子酒呢?我知道我从事的生产并不很鼓舞人心。但我的杜松子酒和市场上现有的任何一种杜松子酒一样好,因此,只要这些笨头笨脑的家伙要喝,我就将继续生产这种东西,前提是我自己不沾一口。”    这位奇怪的哲学家的名字是安东尼·凡·安杰克(“就叫我托尼斯,好吗?安杰克是我加上用以取悦我妻子的。她是个好女人,可她父亲是梅登布利克的一个教区执事。她永远不会忘记的”)——这位兴高采烈的托尼斯来自我们乐于称之为“社会渣滓”的阶层。他父亲是个普通的码头工人,为格陵兰公司工作。还是个孩子时,他溜上了一艘恩克赫依曾的捕鲸船,而这艘船又被一艘(几乎从泰瑟尔的沙石上就能看见的)敦刻尔克的私掠船擒获,被带到了波尔多,因为私掠船的船长想在那儿把船卖个比在家乡港口更好的价钱。    经过多年在不同的外国船上当男差役的痛苦之后,托尼斯终于回到了家乡。在他当差役的某个时期,他曾决定试着从波尔多走回阿姆斯特丹。但在科尼克,他被当做流浪汉抓了起来。为了避免被送上军船服苦役,他急忙到一个白兰地酿制商家帮佣。这个人救了他一些酿制技艺的秘密。当他最终能建立自己的企业时,这些秘密对他有极大的价值。    头一次与他见面,他就直截了当地问我要这房子干什么,因为我似乎已经有了非常好的住处,而我不可能同时住在两幢房子里。我告诉了他,很随意地,恐怕带点儿屈尊俯就的味道地向他解释了我的计划。但他对我居高临下的谈话方式并不在意,我说完后,他热情地握着我的手说:“医生,这是我头一次听说一个富人想努力为穷人做点儿事,而又不想从这件事中为自己捞些好处。我支持你,医生。而且,我理解你。”     春天来了,她的病却恶化了。夏天来了,她仍没有好转的迹象。一转眼,秋季到了。有一天,亨德里克耶请我去找那个曾经帮助她和泰特斯为他们那家小小的艺术商店草拟合同的公证人来,同时她又请我当心最好别让他在伦勃朗在家的时候来,因为她不想让伦勃朗知道她有多么不舒服,她还可以走动,她希望瞒住伦勃朗,不让他知道病情,直到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刻。    我知道伦勃朗8月7日要带着泰特斯去看他的朋友托里什·德科勒里。他当时住在海牙,已经病倒了几个月,但现在完全康复了,能够到阿姆斯特丹作短期的参观访问,处理一些私人的生意。8月7日那天,我便带着公证人利斯廷格走到鲁曾运河,亨德里克耶立了遗嘱。    她所有的东西太少了,她将一切都遗留给她的女儿科妮莉娅。如果科妮莉娅死了,就赠给她的继子泰特斯,除此之外,她坚持要求伦勃朗做她女儿的惟一监护人,她又坚持写下一段说明,如果泰特斯继承了她的财产,财产的利润(当时这利润属于她)都要付给伦勃朗,一直到他死为止。由于她不会写字,便在文件的结尾上画了一个十字,他们要求我也在文件上签个名作证。正在那一刻,克里斯蒂安·迪萨尔特恰巧带着他刚刚完成的一幅小画来访,他想拿着画给伦勃朗看看。公证人认为迪萨尔特做见证人比我更合适,不然的话,伦勃朗和泰特斯也许会认为我在某种程度上要对这份不寻常的遗嘱中的奇怪的条款负责。这份遗嘱可能会作为忠诚和无私奉献的教材,向子孙后代展示。伦勃朗一家人住的这座房子的另一半的住户是第二个见证人,为此他还得了1盾的报酬。    一切必要的法律手续都办好之后,亨德里克耶已筋疲力尽,她不得不上床,躺下休息。    她在几个星期之后似乎变得好了点儿,但10月份的一天,她偶尔从窗户看到一个醉醺醺的流浪汉怎样企图用他的折叠刀刺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怒斥他。亨德里克耶看到这一幕很是激动,她上了床,就再没有起来。     她又活了一年,她一直都没有抱怨过什么,直到临死前,她还忙着干活。她对两个孩子的爱一点儿也没有减少,泰特斯完全把她当做自己的亲生母亲,而她也没有对两个孩子区别对待。因为她日益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这种爱就来得更加强烈,她下定决心,不让人因她而受苦,直到她死,伦勃朗和泰特斯都没有注意到她病情的严重。    有一天早晨,伦勃朗发现她在地板上昏迷不醒,她显然是想开窗,呼吸一点儿新鲜空气。她常常喘不过气来,呼吸新鲜空气就成了惟一可以减轻她痛苦的东西。泰特斯飞快地跑来找我去,当我赶到伦勃朗家时,亨德里克耶已经与世长辞了。    当天下午,我们讨论她的葬礼该怎么举行,伦勃朗想把她葬在老教堂,跟萨斯基亚葬在一起。但自从萨斯基亚去世以后,他就搬到了另一个市区,而按照法律的规定,所有的人死后都必须葬在“距他们临死前的住所最近的教堂里”。如果死者家属另有打算,他们就必须要支付额外的费用给殡葬承办者。因为殡葬承办者“每经过一个教堂,每经过通往他们选为神圣的大厦的路上的各个教堂”,都要付钱。    这种手续做不到:太贵了。    第二天清晨(1662年10月27日),伦勃朗把萨斯基亚的墓址卖给了一个叫做彼得·凡·格南的人,他支付了现钱,伦勃朗便拿着这些钱在南教堂买了一块墓地,第二天将亨德里克耶葬在那里。    上帝一定很高兴地迎接亨德里克耶来到天国。而亨德里克耶则因失去丈夫和孩子而倍感孤独。因为没有了他们,她的生存也就失去了意义。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序我为何写这本书                                                     1669年10月9日                                               于阿姆斯特丹·蒙特恩公寓    我们昨天安葬了伦勃朗,我永远忘不了那个凄惨的早晨。自月初就没完没了下的大雨倒是停了,但整座城市都被阴冷、忧伤的大雾笼罩着,空旷的街道充满了无奈。不多的送葬者肃穆地站在教堂的门外,等待着棺木的到来。    上周五,去世前几小时已处于昏迷状态的伦勃朗吃力地对我说,他想死后与萨斯基亚合葬。他肯定是忘记了,他早把前妻萨斯基亚的墓地卖掉了。那是在他的续妻亨德里克耶去世后,他穷得身无分文,不得不把老教堂的墓地卖掉,好给他的续妻下葬。虽然明知他的要求无法实现,我还是答应尽力而为。我没有因为对他撤了谎而感到不安,这为让他在离世前相信,一切将如愿以偿,他将与他年轻时深爱的女人融为一体而心满意足。    3天前玛格达琳娜来了。我一直不喜欢她,因为她吝啬、妒忌心强,还爱哭哭啼啼。可看在她公公和地那可怜的丈夫面上,我尽量表现得友好一些。    她唠唠叨叨,反来复去讲了半天,好像是有关属于她和科妮莉娅②的一点儿碎金子的事。她一遍一遍地重复说:“我肯定我公公死前花了一部分钱,现在我们可怎么活呀?我们连给孩子买牛奶的钱都没有了。我相信他把我们的钱花了。”她就这样没完没厂地唠叨个不停。    接下来就是不停地哭诉她身体如何不好,不能亲自照顾孩子。我安慰她说,钱肯定会找到的。她是否仔细寻找过?没有,没找过,但她却断言老人把钱花了。好几个星期以来,老人一幅画也没卖掉,他整天坐着发愣或在一些旧铜板背面涂涂画画。泰特斯去世时,他已经一贫如洗了,因为当时还是乌伊伦堡舅舅出钱办的丧事。这点她是清楚的。然而,老人还有钱给自己买些吃的、喝的,尤其是喝的酒。那么他肯定是偷了科妮莉娅的钱了。而钱的“一半”属于她呀!看来让她放下这事是不可能了,我只好问她教堂司事是否为葬礼之事找过她。    她再次大哭起来。她觉得她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丢尽了脸。教堂司事没来,只派了个掘墓人来。那个人不仅喝醉了,还很无礼。他问玛格达琳娜准备花多少钱办丧事,当听说只能付5盾,后事从简,他就开怀大笑说,济贫院里的人死了丧事办得都比这体面。话又说回来,人们能想到那些一点儿活也不干,整天坐在画架前装腔作势的绅士们会有什么样的下场!最后,掘墓人把她气得要死,她把住在一层的鞋匠喊来帮忙。鞋匠一把揪住这个恶棍的后脖颈,将他推出大门外,这才让她感到点儿欣慰。    我然后问她是否目前情况就这个样子,她说是的,马上又开始抱怨起来,告诉我她自从嫁到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画家家庭后,世上没有第二个女子吃过她吃的苦。最后,我十分不情愿地叫了辆出租马车,带她到鲁曾运河找西教堂的司事(我十分讨厌这个人,可没办法,尸体不能总晾着不下葬吧)。我质问他,他到底干了什么。这个倒霉鬼马上表现得十分卑躬,并对掘墓人的行为表示歉意。然而他的真正企图还是让我感到恶心。他开始诉苦:“您知道,医生,这年头找到好工人可不易,这活儿不挣钱,在老坟里挖出的东西换不了多少钱,不够付工钱的。尤其自从下葬的人只穿件寿衣成为习俗以来,掘墓这活儿就更赚不到钱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伦勃朗传(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虽说是伦勃朗传,倒不如说是这个小说的主人公叫伦勃朗(闲话连篇,也可以说铺垫做得太长了)。对于了解伦毫无意义。
  •   说实话,以前看过房龙的文章,很好的,这次就是冲着他的名气买的这本书,实在读不下去了,拖沓冗长,写伦勃朗你就写伦勃朗啊,结果连他(文中的一个和伦勃朗接触的医生)吃喝拉撒的事情都想写上。实在是无聊之极。对房龙的印象也大打折扣。卓越网,我买了很多书,都不错,我也不喜欢评论,但是这次我还是想说说,就是希望朋友们别白花这钱,虽然我买的时候是不到5折,也觉得亏了。并且找这书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如果想看伦勃朗呢,四川有个出版社出了一个改编本,就是把房龙的那些废话都去掉,只剩下精华,叫做《听房龙讲述伦勃朗的故事》,我看了几章,还是很好的,至少别原著要好。
  •   就是有货,劝大家也别买,不是印刷不好,也不是翻译不好,实在是房龙写的太繁琐了,恨不得连他自己的吃喝拉撒都写进去。如果想看看伦勃朗传,四川某个出版社好像有个《讲述伦勃朗的故事》,是一个叫什么朝阳的四川人改写房龙的《伦勃朗传》,感觉那个版本比较好,一些无关的扯淡都删除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