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历史 中国1975-1976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树军 编  页数:487  

前言

  时间跨入1975年,中国“文化大革命”已走过十年历程,形势一片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鉴于他们病重,提议重新起用邓小平。邓小平受命于危难之际,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它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也开始了改革开放的试验。  整顿铁路运输是全面整顿的起点。由邓小平点将的新任铁道部部长万里,强调铁路部门要把党中央关于整顿铁路的9号文件作为铁路工作的纲,铁路整顿很快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整个铁路大动脉开始“畅通无阻,四通八达,安全正点”。随后钢铁工业、军队、军工、教育、文艺、科技等领域的整顿也在全同各地迅速展开。谭启龙(时任中共浙江省委第一书记、浙江省革委主任)、铁瑛(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浙江省革委会副主任)的亲身经历向人们展示了与“文化大革命”唱对台戏,抓全面整顿批派性斗争的艰难历程。刘华清关于中国科学院的整顿的回忆再现了邓小平力挽狂澜全面整顿全国科技工作领导机构,调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和科技政策的风采。  为配合全面整顿工作的宣传,1975年6月,邓小平抓住有利时机,正式组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在1975年整顿中,作为邓小平的写作班子和参谋班子,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于光远(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在回忆中讲述了这个机构成立的经过、几个负责人的分工,以及所做的主要工作。  正是1975年的整顿唤醒了全国人民空前的觉醒,加速了“四人帮”走向灭亡的过程。但正当邓小平聚精会神地重新开展全面整顿工作并见到成效时,“四人帮”借毛泽东同意评论古典小说《水浒》之机,含沙射影地把攻击矛头指向周恩来、邓小平,并逐步将这场斗争公开化。这样,正义与邪恶的公开较量势在必然。  1975年8月和10月,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冰等人两次写信给毛泽东,反映迟群、谢静宜的问题,毛泽东武断地认为,刘冰等人的信矛头是对着他的,还以邓小平转交了刘冰等人的信为由,批评邓小平偏袒刘冰。刘冰等人被撤销了党内外一切职务,被打成“正在走的走资派”、“右倾翻案风的急先锋”。刘冰在回忆录中详细记述了两次上书毛泽东的经过以及自己对此事的认识。  吴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北京市革委会主任、北京军区政治委员、北京卫戍区第一政委)的回忆讲述了关于批判“经验主义”等问题上同“四人帮”的斗争:“文化大革命”后期在解放干部问题上的一场斗争,及“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情况。  邬吉成(时任中央警卫团副团长、警卫值班室副主任)回忆了江青在1975年农业学大寨会议期间的一些丑恶表现。  就在“四人帮”猖獗之时,令人心痛而又令人欣喜的1976年来到了中华大地。  1976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5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7周年。这两个数字,对于一个人来说,恰好正处于其壮年和青年的关键点。而对于我们的党和国家来说,又何尝不是正处于其发展的关键点呢!然而,这一年,我们的党、我们的同家、我们的人民却要承载其前所未有的巨大悲恸,也是在这一年,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巨大喜悦。  这是中国历史上令人心痛的一年。我们这一辈人是听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些伟人的名字长大的。但在这一年,我们却相继失去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失去了伟大的领衲和导师毛泽东主席。那时我们还年幼,对国事、党事尚懵懂不知;那时,只记得一年之中人们臂上的黑纱刚刚摘下,又戴上,再摘下,又复戴上;人们胸前的白花刚刚取下,又别上,再取下,又复别上。那时,据说北京市的黑布和白纸都卖光了。赵炜(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几十年)、朱和平(朱德的孙子)、周福明(毛泽东的理发员)在各自的回忆中,深情记录了三位伟人生命中的最后日子,读后令人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人民觉醒的一年。这一年,从3月底开始,北京的学生、工人、机关干部、各界群众,不顾“四人帮”的阻挠,纷纷走向天安门广场。以敬献花圈、朗读诗词、发表演说等形式,寄托着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对“四人帮”的无比愤怒,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万分忧虑。清明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以“天安门事件”为代表的悼念周总理、反对“四人帮”的强大抗议运动。吴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在回忆中记述了亲历“天安门事件”的处理过程,纠正了社会上一度流传的一些不正确的说法。  这是祸从天降的一年。这一年,我们的国家遭遇了“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一”的唐山大地震。这一巨祸奇劫造成了24万人死亡,16万人重伤,一座重工业城市瞬间毁于一旦。但“唐山无泪”。当大难和悲剧突如其来降临时,唐山人民并没有被吓倒,他们把巨大的悲痛压在心底,在全国人民特别是人民子弟兵的支援和帮助下,以顽强的生命力自助自救,与灾害抗争。唐禹民(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摄影干事)、张广友(新华社记者)都在地震当天赶赴现场,他们从不同角度记述了惨不忍睹的灾情,以及当灾难猝至时中华民族所表现的万众一心、共赴危难的感人情景。  这又是人们再获解放而欣喜若狂的一年。这一年的金秋十月,在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等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的阴谋。经过这场大搏斗,中国历史避免了一次大倒退,中国人民避免了一场大灾难。除掉“四害”,人民大解放,思想大解放,生产力大解放。祖国大地,前程无比灿烂。武健华(时任中央警卫局副局长)作为当时参与组织实施抓捕“四人帮”具体工作的见证人之一,在回忆中如实记述了粉碎“四人帮”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具体过程,读后令人惊心动魄。  这两年,要记述的重要事件和再要人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仅仅从亲历者的角度,撷取其中比较重要的回忆,结集成册。当然,记忆难免有误,因此,我们采取旁注形式对明显不准确的地方给予注解,同时,为了使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在这一年里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有关背景,我们又以相关链接作为补充。希望通过这些亲历者的回忆,能给予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以一定的思考。  时光转瞬即逝,但历史却不能忘记。1975-1976年所发生的那些惊天动地的重大事件,所涌现的那些可圈可点的重要人物,仿佛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注定要永存在人们的记忆中。

内容概要

这是多灾多难的一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申国人民心中的天塌了,也许是祸不单行,连上天也发出怒吼,天崩地裂。重工业城市唐出发生了大地震。但正是这一年,藏在老百姓心中的火山终于在清明节爆发了,人民群众怒集天安门,追思总理,痛斥[四人帮],正是这年的十月,中国政坛发生了大地震,天怒人怨的[四人帮]终于被粉碎了,从此历史被改写了……

书籍目录

全面整顿 抓整顿、批派性 整顿科学院 国务院政治研究室 江青与农业学大寨会议总理逝世 马克思的“请柬”我已经收到了 周恩来忍辱负重度最后岁月 西花厅送别周总理 历史的见证:周总理逝世“四人帮”竭力压制治丧宣传 周总理的讣告和悼词起草前后四五运动 插手空军:“四人帮”篡党夺权的重要步骤 南京军区智斗“四人帮” 天安门事件的经过 “四人帮”最后一次反扑 1976年的交通部:多难之年大地怒吼 1975年淮河大水灾亲历记 目睹唐山大地震   唐山大地震采访记 撼山易,撼我军民难——“7.28”唐山抗震追忆  主席逝世 我和主席的最后一次见面 毛泽东最后的日子 毛泽东逝世消息播发前后 毛主席的讣告和悼词形成前后粉碎“四入帮” “四人帮”最后的疯狂 粉碎“四人帮”的决策过程 粉碎“四人帮”的策划和实施过程 接过华国锋手令之后 赴京参加中央打招呼会议 中央派出的上海工作组纪实重要人物

章节摘录

  海军建设需要有一个科学的长远规划。  我在海军和国防科研部门呆了20多年,一直关注海军建设,接触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尤其是重回海军后,看了大量中外海军建设的书籍史料,对我国的海军建设也形成了不少新的认识和想法。我曾多次主持或参与搞过规划、计划,遗憾的是,海军这个时期先后编制了三个规划,开始两个我参加了,后一个不让我参加,有些情况是事后才知道的。  当时,我对后一个“规划”的基本看法是:指导方针混乱,只顾眼前、忽视长远,急于求成,重生产、轻科研。时而大计划、高指标;时而降低要求,不敢采用高新技术,迁就落后。重大问题拿不定主意。因此。势必丧失许多宝贵时机。  1970年9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巴基斯坦海军司令哈桑中将,针对中国海军建设讲了一段话。毛主席说:“讲到海军,我们恐怕是不行……比如造船,听说我们本来还可以多造一些……现在一些大国欺负我们……什么印度洋、太平洋都被他们霸占着。所以我们也得搞一点海军。”  看到毛主席的谈话,我觉得这是好机会,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从长远考虑造船和海军发展。1970年秋天,海军让造船工业科研领导小组编制“四五”规划,指定周希汉和我组织六机部、七院、三院等有关领导和专家研究编制。我们提出了编制方案,经海军党委常委讨论于12月20日上报。  这一方案提出了海军装备建设的方针。可惜由于1971年中央军委以及国防工业、科研系统领导成员有较大变动,这个“规划”没有研究.也没回音,流产了。

编辑推荐

  《见证历史:中国(1975-7976)》以1975-1976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从亲历者的角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不为人知的重大事件内幕。全书采取旁注形式对明显不准确的地方给予注解,同时,为了使人们能更深入地了解在这一年里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的有关背景,我们又以相关链接作为补充。希望通过这些亲历者的回忆,能给予人们尤其是当代青年以一定的思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见证历史 中国1975-1976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