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木耳金耳栽培新技术

出版时间:2005-5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作者:周雅冰  页数:271  

内容概要

  《紫木耳金耳栽培新技术》是一部专门介绍胶质菌珍稀种类的普及读物。全书介绍了10种胶质菌的生物学特性、菌种分类培养、栽培方法以及市场前景。  木耳属和银耳属是菌类被称之为胶质菌,因其菌丝体内充满了胶状物质,而赋予多种独特的性状。  木耳属的属名来源于希腊文“Auricula”意为“耳朵”指本属子实体通常呈耳状,有的呈叶片状、贝壳状,极少数呈垫状,无柄或近于有柄。本书介绍了紫木耳、大光木耳等6种木耳的栽培方法。  银耳属是一个很古老的属,是由Dillenius在1741年建立的,但所含的咱远超出现认银耳属的范畴 ,后经Persoon(1801)、Fries(1822)的整理,才使该属稳定下来  本书涉及胶质菌种类较多,胶质菌的生产技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为节省篇幅,一般性生产技术要求可参看第一章紫木耳部分。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紫木耳/1一、概述/1(一)形态特征/l(二)生物学特性/1二、菌种分离、培养和保藏/10(一)菌种分离和出耳试验/10(二)菌种培养/15(三)菌种质量鉴定/28(四)菌种保藏/29三、段木栽培/33(一)耳场段木栽培法/33(二)塑料大棚段木栽培法/47(三)地沟段木栽培法/48四、代料栽培/48(一)吊袋栽培法/48(二)耳棚层架栽培法/66(三)阳畦排袋栽培法/68(四)阳畦覆土栽培法/73(五)荫棚环割倒栽法/74(六)稻草砂床栽培法/76(七)墙式栽培法/77(八)地沟栽培法/78(九)稻田套种栽培法/80(十)蔗田套种栽培法/83(十一)玉米地套种栽培法/8:(十二)菜地套种栽培法/86(十三)反季节栽培法/87(十四)周年栽培法/89(十五)几种新材料栽培法/9:五、栽培增产措施/96(一)段木深穴接种/96(二)雾化微喷/96(三)脱装覆土/101(四)喷磁化水/102(五)段木和菌筒追肥/102六、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103(一)杂菌及病害的防治/103(二)常见虫害及防治/117(三)病害及杂菌的综合防治,七、干制与深加工技术/125(一)干制/125(二)方便食品加工/139附银白木耳/146第二章 大光木耳/150一、概述/150二、生物学特性/151三、栽培方法/153(一)塑料袋栽培法/153一、概述/213(一)分类地位/213(二)经济价值及栽培状况/213二、生物学特性/215(一)形态特征/215(二)产地分布/215(三)生态习性/216(四)血耳的近似种/217(五)生活条件/220三、菌种特征和茵种培养/221(一)血耳菌种的培养特征/221(二)菌种分离和培养/222四、栽培方法/223(一)段木栽培法/223(二)塑料袋栽培法/224第五章 虎掌菌/226一、概述/226二、生物学特性/227三、栽培方法/229第六章 榆耳/230一、概述/230(一)学名及分类地位/230(二)经济价值/230(三)驯化栽培状况/232二、生物学特性/232(一)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232(二)生活条件/234(三)子实体形成的发育阶段/236三、菌种培养/237(一)菌种分离的母种培养/237(二)原种和栽培种培养/238四、栽培方法/239五、病早害防治/249附录/251一、几种增产剂在生产上的应用/251二、几种新型消毒剂在生产上的应用/259三、常用栽培原料的化学成分(%)/264四、培养料含水量(%)查对表/266五、相对湿度对照表/268六、照度与灯光容量(瓦/平方米)对照表/269七、环境二氧化碳(CO )浓度对人和食用茵生理影响/269八、蒸汽压力(表压)换算表/270九、稀释浓度查对表/270参考文献/271

章节摘录

  3.有性生殖特性和生活史  (1)有性生殖特性:紫木耳属于异宗结合(1leterothal— lism)二极性的菌类。紫木耳的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 同一担孢子萌发生成的初级菌丝,带有一个不亲和的细胞 核,不能自行交配,只有两个不同交配型的担孢子萌发的初 级菌丝之间的交配才能完成有性生殖过程,这种自交不孕的 有性生殖方式称为异宗结合。这一对不亲和的交配型,更通 俗的方法是用“+”和“一”来表示。  二级性异宗结合的交配型由一对A因子控制,在进行减 数分裂时,一对等位基因(A。,A:)被分离,A,和A:的分离比 率为1:l,由此产生的有性孢子两两相等,故称“二极性”。属 于二级性异宗结合的菌类,只有两个单核菌丝所带的等位基 因不同时,才能结合成双核菌丝,并产生有性孢子。也就是 说,只有A。和A:交配结合成的双核菌丝才能产生有性孢 子,完成生活史。  从理论上说,按以上所述二极性交配型的亲和率(可孕 率)应该是50%。但这实际上只代表了单因子(A)种内单核 体的最低亲和率。由于单因子控制系统的不亲和性因子(in. compatibility factor)是由两个连锁的亚单位(又称位点)d 和β所构成;这两个位点又往往因重组而分开,可看作A。 和AB,在重组时可产生一定数量的非亲代的次级重组体,如A.1N或A椰;只要α和β位点上具有不同的等位基因 (gene allele),A因子之间就是可亲和的。因此,在种内进行 杂交时,当重组率达到极大值时,二极性异宗结合的亲和率 从理论上可达。75%;而在不同菌株后代间,即群体担孢子间 单孢子随机配对的亲和率,由于两个连锁位点都含有广泛的 复等位基因,故其配对的亲和率是很高的,几乎可以随机配对。 (2)生活史:紫木耳子实体成熟时,子实层的顶端细胞 形成无数的担子,担子有横格,由4个横列的细胞组成,每个 细胞从侧面向上伸出一个小梗,担孢子着生在小梗的顶端。  散落在基质上的担孢子,条件适宜时,从芽管发芽形成 初级菌丝。担孢子在萌发前有时先产生横隔,将担孢子分隔 成多个细胞,每个细胞上又产生若干个钩状分生孢子,再萌 发成菌丝。  由担孢子或钩状分生孢子萌发的菌丝有“+”“一”两种 极性。初生菌丝初期多核,很快产生分隔,把菌丝分隔成多 个单核细胞。当“+”“一”两条可亲和单核菌丝融合,经过 质配而双核化形成双核菌丝(次生菌丝)。次生菌丝的每一 个细胞中都含有两个不同性质的核。双核菌丝以锁状联合 方式不断分裂增殖,这种增殖方式可使分裂的两个子细胞中 都含有与母细胞同样的双核。菌丝细胞壁的透水性异常良 好,使它得以从周围环境大量吸收养料和水分,在基质中大 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绒毛,即为菌丝体。  经过一定时间,菌丝体生长发育达到生理成熟,逐渐向 繁殖生长阶段转化,充满胶质的菌丝体在扭结后局部开始膨 胀,并在基质上形成子实体原基,通过从基质中大量吸收营 养和水分,逐渐形成胶状而富弹性的木耳子实体。发育成熟 的子实体,在其腹面产生棒状的担子。来自两个亲本的一对 交配型不同的细胞核,在担子内融合进行核配,成为一个双 倍体的细胞核。双倍体存在时间很短,立即进行两次分裂, 其中包括一次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使两个不同交配型的细 胞核遗传物质发生分离和重组;再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形成4 个单倍体核。担子从排列的4个细胞侧面伸出小梗,小梗上 再生成担孢子,成熟的担孢子通过弹射机制脱离担子,随气 流在空气中逸散,定植在适宜的基质上,又重新开始一代新 的生活史(图1—2)。  认识紫木耳的有性生殖特性,对生产实际具有重要意 义。因紫木耳是二极性异宗结合菌类,单孢子不具备结实能 力,因而紫木耳不能采用单孢育种。单孢杂交育种虽然可以 在种内进行,由于种间担孢子群体间的每个单孢子都含有不 同的复等位基因,配对的机率更高。这就是说,种内单孢杂 交,首先要确定单孢的极性,然后才能配对进行杂交;而种间的每个单孢子几乎都可配对,杂交成功的机率更大。  双核细胞是担子菌主要存在形式,紫木耳也是如此。在 其生活史中,除了在成熟担子中有一个短暂的双倍期之外, 其菌丝体和子实体都是由单倍体的双核细胞所组成,人工培 育的菌种也是双核菌丝体,都是可孕的。这是紫木耳可采用基质分离和组织分离选育菌种的理论基础。   4.经济价值和栽培现状紫木耳为湖南省食用菌研究 所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发现的毛木耳的变种,因耳片呈紫 红色而命名为“紫木耳”。片大肉厚,色泽好,富含胶质,商品 性状好,其口感既具有黑木耳的柔嫩性,又具有毛木耳的清 脆性,品质明显优于毛木耳。  紫木耳子实体紫红色,耳状,营养丰富,兼具食、药用价 值。据化验分析,每100克干品中含蛋白质13克,粗脂肪 O.45克,粗纤维5.05克,可溶性糖5.02克,灰分3.95克。其 氨基酸的总含量可达7 718.33毫克,包括人体自身不能合成 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干鲜品肉质都很鲜嫩。风味独特,适口性好(表1—2,1—3)。  紫木耳属中高温型品种,菌丝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 32%:,子实体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8~37℃。因此,夏秋季均 可栽培,特别是盛夏生长发育最快,填补了高温季节不能栽 培木耳的空白,也是实现木耳周年栽培的优良中高温型菌 株。因其抗逆性强,生物转化率高,1984年开始驯化栽培,可 利用段木和农作物秸秆作栽培原料。以稻草为栽培原料,生 物学效率可达100%~180%,棉籽壳可达150%~200%。木 屑、蔗渣、玉米芯等均可达150%以上。其栽培性状优于毛木 耳,抗逆性强,尤以抗高温、抗病虫能力更为明显,可进行周 年栽培,尤其适合在高温条件下栽培。紫木耳不仅是湖南省 当家品种,而且已在国内各地推广栽培。   (P5-8)

编辑推荐

  科学栽培新技术是食用菌生产致富成功的关键。《紫木耳金耳栽培新技术》是一部专门介绍胶质菌珍稀种类的普及读物,全书介绍了10种胶质菌的生物学特性、 菌种分离培养、栽培方法以及市场前景,也介绍了近年驯化栽培成功的珍稀食用菌虎掌菌和榆耳子实体胶质,是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者和经营加工者的重要参考书籍。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紫木耳金耳栽培新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