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鉴赏辞典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傅德岷、李元强、 卢晋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07出版)  作者:傅德岷 等 著  页数:467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的优良文学传统的伟大国家。诗歌是社会人类劳动创造的丰厚产物。唐诗,是中国诗歌的巅峰,是反映盛唐社会经济繁荣、劳动人民生活的黄金时代。可谓名家辈出、精品如林、盛况空前。宋诗,稍逊于唐诗,“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也超过了清诗”,是“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诗歌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澈,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钱锺书《宋诗选注》序)宋朝,比起繁荣昌盛的唐朝来说,在政治、经济方面是个多事多灾的朝代,陈桥兵变建国以来,由于统治阶级重文轻武,“守内虚外”,不抑兼并,滥施恩荫,任用如蔡京、童贯、秦桧、贾似道等一班奸佞小人辅政,对辽夏屡战屡败,并割地纳币求和,国家冗官、冗兵、冗费日益严重,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对宋代“积贫积弱”亡国影响重大,乃至北宋“靖康之变”后北方疆土尽失于金、“己酉之乱”后南宋灭亡。宋朝君臣虽治国弊病多多,但因重文,文人、骚客、雅士赋词咏诗颇多,唐诗、宋词、元曲,文学瑰宝中的宋词,就是宋朝人民创造的产物,北宋、南宋朝期间也涌现了一大批闻名千古的文学巨匠,如范仲淹、石延年、梅尧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杨万里、文天祥等,还有三苏中的二苏(苏洵、苏辙);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鹰);永嘉四灵(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清江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等,他们不仅在词学极盛的两宋时代写出了很精辟的绝妙好词,还师学唐人(如苏轼初学刘禹锡,晚学李白;王安石、黄庭坚宗杜甫;欧阳修以气格为主师学李白、韩愈),或自创新风格(如江西派搜古穿穴作古律),把宋诗也推向极盛的巅峰时代。宋诗虽非胜于唐诗,但亦有许多方面酷肖唐人,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宋诗选材广泛,尽事理之精微,由前人诗中脱胎换骨,用字用事贵有来历,律诗对偶工切精细,排比自然,用韵巧妙多变,运思造境、炼句琢字贵奇,诗意层层渐进、含蕴丰富。总之,宋诗以清奇生新、深隽瘦劲见功力。

内容概要

  宋代诗坛名家辈出、流派纷呈、风格迥异、千姿百态、精品如林、盛美并臻,有颇近唐音的,也有别具面目的。最称大家的乃苏轼、黄庭坚和陆游。宋诗之有苏黄,犹唐诗之有李杜。

书籍目录

篇目表正文附录诗体诗律词语简释名句索引参考书目

章节摘录

插图:颔联对梅花作具体的描绘:“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联简直把梅花的气质风韵写尽写绝了。它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尤其是“疏影”、“暗香”二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梅花稀疏的特点,又写出了它清幽的芬芳。“横斜”描绘了它的姿态,“浮动”传出了它的神韵。再加上黄昏月下、清澈水边的环境烘托,就更彰显了梅花的个性,绘出了一幅绝妙的溪边月下梅花图。那静谧的意境,朦胧的月色,疏淡的梅影,缕缕的清香,怎不令人沉迷陶醉。王十朋评其日:“暗香和月人佳句,压尽千古无诗人。”后人多以为典故,或仿之,或化用之。颔联重在描写梅花本身,而颈联则着意作环境的渲染:“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前句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先偷眼”三字下得何等传神!后句则变换手法,用设想之词写假托之物,意味尤为深远。而其中“合断魂”一词更是下得凝重,因爱梅而至销魂,完全把粉蝶对梅的喜爱夸张到了极点。通过这联的拟人化手法,更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及幽居之乐。而联中那不为人留意的“霜”、“粉”二字,其实也是诗人精心择取,用以表现一尘不染的情操和恬淡的趣味。作者被梅所陶醉,其喜爱之情不能自抑。于是,尾联由借物抒怀一跃而为直抒胸臆:“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倘若在赏梅之时低声吟诵,那么在恬静的山林里尽可自得其乐,檀板金樽的豪华热闹场面又有何用呢?这就把诗人的情操趣味和盘托出,使咏物与抒怀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编辑推荐

《宋诗鉴赏辞典》:编选严谨,专家审订,精工细作,优质出品,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鉴文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文图辉映,图文并茂,触发通感,深邃隽永,美不胜收,精华毕呈,博采众长,富含哲理,名家杰作,雅俗共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宋诗鉴赏辞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