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国/文明中国书典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杨洲,张栋 编著  页数:278  字数:280000  

内容概要

  《城市中国》对中国城市建设的总体状况进行了梳理、介绍,分八大古都、人文名城、新兴城市、红色革命城市、民族特色城市等等了城进行个性特色介绍,既可以增长读者的有关地理知识,又可以通过城市了解历史进程,同时感受祖国变化的日新月异。

书籍目录

第一章中国八大古都
一、北京——祖国的心脏
二、西安——中国古都之首
三、洛阳——洛水之北的“神都”
四、南京——英雄的“六朝古都”
五、开封——展开《清明上河图》
六、杭州——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七、安阳一甲骨文之乡
八、郑州——中华腹地九州通衢
第二章中国人文名城
一、苏州——苏湖熟,天下足
二、扬州——十年一觉扬州梦
三、景德镇——瓷都
四、曲阜——孔子的故乡
五、桂林——桂林山水甲天下
六、承德——皇家避暑胜地
七、平遥——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
八、敦煌——东方艺术明珠
第三章现代新兴城市
 一、大庆——中国第一大油田
 二、克拉玛依——黑油山
 三、酒泉——中国航天城
 四、深圳——改革开放的窗口
 五、温州——中国民营经济的一个符号
 六、东莞——虎门销烟的发生地
 七、绵阳——中国唯一的科技城
 八、安庆——黄梅戏之乡
第四章红色革命城市
一、嘉兴——党的诞生地
二、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
三、延安——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
四、遵义——遵义会议,中国工农运动的重要转折点
五、井冈山——中国革命的摇篮
六、瑞金——红色古都
七、百色——因百色起义闻名中外
八、上饶——雪花掩盖着同志的鲜血
第五章民族特色城市
一、拉萨——海拔最高的城市之一
二、呼和浩特——青色的城市
三、吐鲁番——丝绸之路上的美丽明珠
 四、大理——苍山之麓,洱海之滨
 五、西双版纳——理想而神奇的乐土
 六、延吉——金达莱盛开的地方
 七、楚雄——九分山水一分坝
 八、西昌——万紫干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
第六章重要枢纽、军事名城
一、都江堰——活的水利博物馆
二、三门峡——万里黄河第一坝
三、大同——三代京华,两朝重镇
四、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
五、荆州——三国文化的发祥地
六、锦州——锦州攻坚战
七、四平——四战四平
八、高雄——一朵木棉一份情

章节摘录

  自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和商业重镇。名称 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幽州、涿郡、南京、中都、大都、京师、顺 天 府、北平、北京等。古代:从军事重镇到一代名都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 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遗址尚存。又封尧之后人(一说黄帝后 人)于蓟,在今北京西南。后燕国灭蓟国,迁都于蓟,统称为燕都或燕 京。秦代设北京为蓟县,为广阳郡郡治。汉高祖五年,该市被划人燕国辖地。元风元年(公元前80年)复为 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前73年)因有帝亲分封于此,故更为 广阳国首府。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96年)复为广 阳郡驻所。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至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 北魏的统治而不变。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除燕郡。大业三年(607年),隋改幽州为涿 郡。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627年),幽州划归河 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使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在北 京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归卢龙节度使节制。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 消灭。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区)与辽战斗,北宋大 败,对燕云十六州从此望眼欲穿;辽于会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 区建立了陪都,号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1012年)改号析津府。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 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此后元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于此。明朝 在永乐年问,明成祖朱棣为了便于防守蒙古军,将都城迁至北京。从 那之后,北京成为明朝的新都城。成吉思汗麾下大将木华黎于1215年攻下北京,遂设置燕京路大 兴府。元世祖至元元年(1264年)改称中都路大兴府。至元九年(1272 年),中都大兴府正式改名为大都路。明朝初年.以应天府(今南京)为京师,大都路于洪武元年(1368 年)八月改称为北平府,同年十月应军事需要划归山东行省。洪武二 年三月,改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驻地。燕王朱棣经靖难之变后夺得皇 位后,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是为“行在”且常驻于此,现在的北京也从此得名。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 式迁都北京,以顺天府北京为京师。应天府则作为留都称南京,明仁 宗、英宗的部分时期,北京还曾一度降为行在,京师复为南京应天府。清兵入关后即进驻北京,称北京为京师顺天府,属直隶省。近代:屈辱的见证和革命的象征 晚清时期(1860年~1911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特许进北京,在城内各处兴建教堂,使馆则集中在东交民巷。1860年,英法联军打 进北京;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中华民国初年(1912年~1928年)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定都南京,同年3 月迁都北京。直至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国国民党北伐军攻占北 京,张作霖败回东北,北洋政府垮台。民国伊始,北京的地方体制仍依清制,称顺天府。直至民国三年 (1914年),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直辖于北洋政府。这一时期,北京新 建了有轨电车系统和一批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如清华大学、燕京大 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协和医学院等。中华民国中后期(1928年-1949年) 1928年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撤销京兆地方,北京 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1930年6月,设北平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 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尽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 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国际人士称为“中国的波士顿”。1937年“七 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I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 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月21日,第十一战区孙连仲部接收北京,并 重新更名为北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49年) 1949年1月31日,傅作义将军与中国共产党达成和平协议,率领 25万国民党军队反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人北平市,实现对北京的解 放。同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北平更名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城市特色】 庙宇 宗教寺庙遍布北京。现存著名的有:佛教的法源寺、潭柘寺、戒台 寺、云居寺、八大处等;道教的白云观等;伊斯兰教的北京牛街礼拜寺 等;藏传佛教(喇嘛教)的雍和宫等;天主教西什库天主堂、王府井天 主堂等;基督教的缸瓦市教堂、崇文门教堂等。P2-4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中国/文明中国书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