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火丁和她的戏

出版时间:2012-5-1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作者:傅谨  页数:94  字数:77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这套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是因为他们演的好戏,打动了舞台下无数观众;好戏之所以成为好戏,很大程度,是由于好角的演绎。好角让好戏熠熠生辉,好戏激发出好角身体与心灵的潜力。    于是,把好角和他们演的好戏融为一体,如此好角会在观众记忆中变得更加具象、鲜活、生动。    写的是好角好戏,就想找个曲牌作为丛书的名称。这些好角都是他们所在行当中的翘楚,这套书的设计与文字又那么精巧可人,于是决定选用“拆桂令”。    可惜白了点。白就自吧,意到就好。    傅谨    2012年5月

内容概要

  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是因为他们演的好戏,打动了舞台下无数观众;好戏之所以成为好戏,很大程度,是由于好角的演绎。好角让好戏熠熠生辉,好戏激发出好角身体与心灵的潜力。 这本《张火丁和她的戏》写了张火丁的故事。

作者简介

傅谨,文学博士,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特聘教授,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兼任《人大复印资料·舞台艺术》顾问。主要从事戏剧理论、中国现当代戏剧与美学研究。
1979年3月考入浙江师范学院,在大学期间即开始关注与从事文艺理论研究;1984年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蔡良骥副教授,1987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山东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周来祥教授,1991年获博士学位。1990年8月至浙江艺术研究所工作,1996年5月调杭州大学中文系。1997年10月调中国艺术研究院,先后在戏曲研究所及《文艺研究》编辑部工作。2004年8月任北京市特聘教授,调入中国戏曲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十多年来,研究对象横跨美学与戏剧两个领域,近二十年主要研究中国戏剧。

书籍目录

前言
回首繁花如梦渺
 ——京剧《锁麟囊》
喜相逢还恐怕是梦非真
 ——京剧《春闺梦》
众苍生尽做了这乱世之民
 ——京剧《荒山泪》
只羡鸳鸯不羡仙
 ——京剧《白蛇传》
红岩上红梅开
 ——京剧《江姐》
步香闺仍显我女儿风仪
 ——京剧《梁祝》
男儿真本色长歌动地哀
 ——京剧《红鬃烈马》

章节摘录

张火丁的工作室是个团队,她成为这个团队的核心。工作室的演出靠的是张火丁的影响力,但是张火丁更愿意她的演出尽善尽美,所有配角都不能马虎,所以,组成工作室后的几年里,张火丁到外地演出的班子人数逐渐增加。人员增加直接增加的是演出的开支,同时也对演出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以她2009年5月到上海演出为例,虽然请了上海戏曲学校的学生作为班底,还请了上海京剧院的同人帮忙,她们还有七十人左右,就这样,吃住行的所有开支都由演出公司负责,还为上海的逸夫舞台创造了很高的利润。    就在京剧市场被认为很不景气的年代,张火丁却创造了同代人难以企及的票房奇迹。她的演出不需要担心票房,不需要赞助,工作室的同行们笑称,他们在推广演出时,不需要像一些戏曲院团的领导那样,和演出公司的老总喝酒,喝得钻到桌子底下,用这样的“诚心”感动演出方。张火丁是个京剧艺术的奇迹。更是京剧演出市场上的奇迹。    尽管张火丁在戏迷们心目中深受欢迎,全国各地有无数的“灯迷”,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性格与生活,她还是这么单纯。张火丁还是年轻时那个张火丁,她还是那么娴静。    但那只是她的外表。其实她的内心世界是一个迥然不同的空间,那里有另一个张火丁,是一个不平静的、机敏活跃的张火丁。但即使那个机敏活跃的张火丁,也依然是羞怯的,尽管她早就是众多京剧迷心目中的偶像,早就被公认为当代最有影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之一,然而,每次演出之前,她说她都会紧张好几天。是的,张火丁说她是个心里很容易犯紧张的人,在演出前她总是一次又一次地默戏,即将上演的剧目,从大的情节,到具体的唱腔、台词和身段,会在她心里像过电影一样,一遍又一遍地在想象中显现。她总是在慢慢地推敲着哪些地方,哪一个细节,还可以唱得更好,演得更好。但她默戏最重要的理由,与其说是为了精益求精,还不如说是因为她总有不放心的地方,唯恐有哪点没有想清楚,哪里会出一点点岔子。所以,接近张火丁的人都知道,演出前的几天里,最好是别去打扰她,更不用说在慢慢地推敲哪一个细节,演将要登台前,她总是在略带紧张地细细琢磨,有时看她神情有点异样,那可能是她想到了某个细节可以有某种新的处理,想到了要在唱段的某处做点更精微的调整,或者,她只不过想到戏里的人物的情感,怦然一动。她的心思缜密,但是你看不出。    2008年夏天,她离开国家京剧院调人中国戏曲学院。现在,她的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她只要想自己的戏,现在,除了自己练功、排戏、演出,不时还要给学生上课。在调人中国戏曲学院之前她曾经说,到学院以后她最大的心愿,就是教出能够超过自己的学生,为了这一目标,她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但她的严格并不用语言表达,上课时她的话不多。如看到学生的表演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就径自示范一遍。然后,让学生继续做,再看。渐渐地,学生们也习惯了她的这种教学风格,知道在听她上课时,最需要的是眼睛而不是耳朵,她上课就是“百闻不如一见”那句老话经典的教授版。    她热爱京剧,热爱舞台,但是她甚至不喜欢去赶场子似地到处演出,早些年还常常有同行约她去参加一些晚会,她多不答应。她甚至尽量拒绝清唱。她说,穿不穿戏妆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她是要“扮上”,是要进到戏里以后,才找到那另一个自己的最精彩的状态。是的,只要穿上戏装,登上舞台,她就完全变了一个人,她的所有光彩,似乎都是为舞台准备的,而且只有到舞台上才最大限度地进发。在台上,地张扬、自信,所有的犹豫和紧张一扫而空,浑然忘我地沉浸在戏里,这时她的一唱一念,一颦一笑,一个眼神一个台步,都完全融入在她所扮演的戏剧人物之中,而且无论是同台的其他演员还是台下的观众,都自然而然地被她的情绪带动,浑然不觉地被带进戏里。这时的张火丁,灿若莲花。    在众多的戏曲演员里,她是个异数。她就是为戏而生的,为了京戏来到人间。    张火丁的艺术道路既顺,又不顺。平心而论,应该说张火丁走到今天,她的艺术之路并非没有侥幸。一步一步,缺了哪一步,都没有她今天的成功。    从她考入天津戏曲学校京剧科到离开战友京剧团的这十年,是张火丁人生和艺术的一个坎。就在同龄人还不知道应该做何选择时,她就已经因出色的表演才华,被挑选进入战友京剧团,她的人生道路,从此就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火丁是被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的领导看中才被招进的,原意就是为了让她学程派,进了“战友”,团里很快就送她去北京戏校向李文敏老师学程派戏;然而,那个长了双慧眼的人,很快就离开领导岗位,于是进了“战友”的张火丁,似乎被撂在了半道。那段时间远非进入“战友”之前的张火丁所能够想象,也决非外界人可以想象与领会。    在战友京剧团的这些年,对张火丁而言,既有沉寂与落寞,同时也是她人生道路和艺术道路上最关键的年头。她进了剧团,叉似乎没有进剧团,后来她回想起从天津戏校到北京军区的战友京剧团的十年,经常把这混为一体,因为这十年在她的记忆里很简单,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这十年里在她几印象中最深刻的事情,就是练功。    那差不多是京剧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更无疑是她所在的剧团最困难的时期。几乎看不到演出的机会,几乎看不到前途,几乎看不到未来,更看不清的是练功的目标和意义,所以,很多同行都在那个年代,默默也十分无奈地放弃了,离开舞台,离开京剧,纵然留下来的也大多散了心气,剧场里越来越冷清,剧团的练功房里人头越来越稀少。不是没有遗憾的人,不是没有伤感的人,但是面对一片令人迷茫的前景中,又有多少人敢说自己有洞知未来的远见,可以看到京剧复苏的一天?P5-7

编辑推荐

这套“折桂令丛书”写的都是当下京剧舞台上最知名的红角,还有那些最能代表他们艺术水平与成就的好戏。角是好角,戏是好戏,好角之所以成为好角,是因为他们演的好戏,打动了舞台下无数观众;好戏之所以成为好戏,很大程度,是由于好角的演绎。好角让好戏熠熠生辉,好戏激发出好角身体与心灵的潜力。    这本《张火丁和她的戏》(作者傅谨)写了张火丁的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张火丁和她的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傅老师的文采,没说的。
  •   本书前四章写的可以,后四章一般!
  •   好久没见她上台了,天生的程派
  •   书的内容里包含了许多传统戏剧的精髓,很耐人寻味的,不错,比较满意。
  •   质量挺不错,内容也好
  •   这套书挺好,值得戏迷票友阅读学习
  •   虽然书册薄了点,但是还是很喜欢的。。讲述了火丁和她的戏,很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