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之剑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国] 伊夫林·沃  译者:胡南平  
Tag标签:无  

前言

  伊夫林·沃当兵期间没有打过“一场称心如意的仗”。然而,像诸多备受痛苦但极其优秀的作家一样,他能够把不愉快的个人经历变成一部杰作。现在印制的这个一卷本而不是三部曲的《荣誉之剑》是他出版的最后一本书,也可以说是最出色的一本。  1928年,沃还很年轻时,他就因创作《衰亡》而得名。书中成功的讽刺风格与其说与斯威夫特相近,不如说与P.G.沃德豪斯更相似。以后,小说界确认他为非常有趣的作家,他的读者中甚至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他在1930年改信罗马天主教有虚假的成分,他们不喜欢他的右翼政治立场以及一种无处不在的势利态度,这种态度使他看上去像在讨好作为他的讽刺目标的交际家。在后来被教会废除的非常不愉快的第一次婚姻以后,他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同比他小十三岁的劳拉·赫伯特痛苦地相处,他们在柯茨窝尔山中的一座乔治时期的庄园住宅里安居。他是一个极为成功的作家,但是在反希特勒战争爆发以后,要维持他对葡萄酒的嗜好,他发现自己得为钱而挣扎,仅靠军官的薪水势必要作出某种牺牲。  1939年至1945年间发生在《荣誉之剑》的主人公盖伊·克劳奇巴克身上的事情同沃自己的经历颇为相似。在1939年9月英国向德国宣战时,像盖伊一样,沃加入军队时年龄太大,将近三十六岁了。然而纳粹和苏联在8月签定的协议似乎提供了一个征讨在沃看来是代表着两个无神论的“现代”思想的机会,在这种信念的激励下,他想要战斗。在经受了数星期求职给他带来的沮丧以后,当时的海军大臣温斯顿·丘吉尔在下院的私人秘书布伦丹·布雷肯干预了此事,沃未参加军官训练就在军队里获得了任命。他选择了具有悠久传统的皇家海军陆战队服役,该部队正在组建一个新的特别营作为突击队。在新吸收的军官里,像克劳奇巴克这样的人尤为年尊辈长,人称“叔叔”。  皇家海军陆战队的军官——即小说中的“戟兵”——过的生活方式使沃感到很合意。他的父亲是出版商,他是在伦敦中产阶级集中的戈尔德斯格林长大的。他上的兰新公学排名远在伊顿、哈罗和牛津赫特福德学院之下,并不时髦。他带着势利的态度迷恋于真正的贵族绅士的作派。在查塔姆的海军陆战队兵营里,他遇到了“真正”的士兵,他们在食堂里用高脚银酒杯就着上好的葡萄酒吃着丰盛的菜肴。  然而,沃的部队不久被调到肯特郡岸边迪尔以南环境稍微逊色的一个闲置的假日营地。在《荣誉之剑》中,沃巧妙地把它改为一个废弃的私立学校。然而像盖伊和阿普索普一样,他找到并参加了一家当地的俱乐部,还常在一家意大利饭店里吃饭。下一次调动是到萨利荒原上的比斯利进行军事演习。在那里他应他的旅长阿尔伯特·圣克莱尔·莫福德之邀,常到他家做客。那位旅长戴着眼罩,行为乖张,后来成了他小说中里奇-霍克的原型。一位军官同伴约翰·圣约翰在他1973年出版的回忆录《同沃一起参战》中回忆起莫福德时写道:“他幼稚而疯狂地大笑……在做报告时,他答应给我们讲许多血流成河的故事……”  沃是第一个获得上尉军衔的临时军官,那是5月份颁发的。随着战争的继续,他再也没有得到晋升(一度他还曾降为中尉)。他不适于当士兵的指挥官这一缺点立刻暴露出来了,正如圣约翰所说,他在他连里对其他级别的人“说话时那种轻蔑态度,只是因为叔伯般的关系而有所缓解”。他对军阶高的上司也同样蔑视,认为他们都不配领导他。盖伊·克劳奇巴克的不幸都是因为他的年纪和命运所造成的。沃的沮丧,大多是因为他酒醉时肆意辱骂而引起的。他的保护人鲍勃·莱科克上校一度曾在他的卧室里安排了一个卫兵,以防下属可能会偷偷地整治或弄死他。还有一次,有些军官同伙曾经扬言,要是允许沃带领他们参加战斗,他们很可能会趁机杀死他。  沃对海军陆战队的迷恋要比盖伊短暂。尽管在1940年5月丘吉尔令人鼓舞地出任首相,但沃发现他的军团在那个沉闷的夏天里显然在毫无目的地调动,因而感到极为沮丧。甚至在1940年8月半途而废的达喀尔远征中,他和他们一起离开以前,他已经申请加入联合作战部下属的一个正在组建的新的部队——突击队。在11月他从非洲回来后不久,被正式调到鲍勃·莱科克指挥下的第八突击队任职。鲍勃是从伊顿、桑赫斯特和皇家禁卫军来的贵族军官,他有着足够宽松的态度,他在新来的困窘卑微的下级身上看到了一些价值。

内容概要

  《荣誉之剑》中继承了前期小说的讽刺特色和闹剧式的处理手法,对他所熟悉的英国军队上层作了辛辣的讽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个毫无英雄气概的“反英雄”角色以及一出出由色厉内荏、虚张声势的军官们所上演的高潮突至的丑剧。其中有军阶显赫的高级军官,开会时“一只只手在日程表、文件上漫不经心地乱写乱画”,策划着一次次徒劳的作战方案;给自己偷换了上校军衔的突击队指挥官特里默在一次行动中,听到敌占区一位老农妇的狗的叫声就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窜,却被誉为全国的英雄楷模,“建立了军事历史上最英勇的功绩”;亨德少校听到脚步声也不问是敌是友,便闭上眼睛,高举双手投降;旅长里奇-霍克和军官阿普索普为了争一个战地厕所,明争暗斗,闹得天翻地覆不可开交;海军为突击队导航竟稀里糊涂地把他们带到了敌占区;为了给上级军官作一展示而举行的煞有介事的袭击,目标仅为一个小石堡,却动用了空军和陆军,结果炸死了几名游击队员而声称大获全胜。英国军队上层的昏庸无能、贪生怕死、沽名钓誉、鄙俗无聊等种种劣迹暴露无遗。

作者简介

  伊夫林·沃(1903-1966)被公认为二十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英国一家出版公司的高级编辑,哥哥也是一位稍有名气的小说家。年轻时曾在牛津大学一所学院读历史,后自动辍学,过了几年漂泊流浪的生活,当过记者、小学教员,以小说《衰亡》(1928)一举成名。1928年与伊夫琳·加德纳结婚,次年离婚。1937年与比他年轻十二岁的劳拉·赫伯特结婚,生有四子二女,其长子和次女也是小说家。伊夫林·沃共出版小说十四部,最著名的是写于二战期间、追忆往昔大学生活的浪漫小说《旧地重游》,这部小说曾被拍成电影和电视连续剧。但批评家普遍认为其小说艺术成就最高的是描写英军在二战期间作战情况的《荣誉之剑》三部曲。此外他还出版游记八部,传记三部,自传一部,中短篇小说多篇,并写有大量政论和随笔。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荣誉之剑第二章 荣耀的阿普索普第三章 疯狂的阿普索普第四章 牺牲的阿普索普第五章 阴魂受安抚的阿普索普第六章 快乐的战士第七章 军官和绅士第八章 礼仪之剑第九章 家系中最后一个第十章 最后的战斗第十一章 无条件投降

章节摘录

  “我赢了!”埃米奥纳叫道,欣喜之下把她看到的牌都占为己有。  上午晚些时候,这一群英国人上了岸。两个水手先去阻止当地人的干扰,跟着是四对女士和先生,随后是提着篮子、围巾和绘画用具的用人。女士们戴着游艇帽,提着裙子,以免碰着卵石,有几位还带着长柄望远镜。先生们撑着饰边阳伞遮护着她们。圣杜尔西纳德尔罗西以前还未曾见过这样一行人。他们在有着拱廊的街道上闲逛,钻进阴凉幽暗的教堂稍待片刻,还攀登广场通往城堡的阶梯。  未到之处,所剩无几。宽大的铺石炮台座裂缝遍及,松木丛生,望楼里布满瓦砾。山坡上建有两间农舍,用的都是旧城堡雕刻精细的石材。两户农家人手持一束束含羞草跑出来迎接他们。树阴下铺设了野餐午饭。  “上这儿来一定很失望吧,”游艇主表示歉意地说,“老是这几个地方。最好是从远处看。”  “我觉得相当美,”埃米奥纳说,“我们要住在这里。请别说我们的城堡不好。”  杰维斯和旁人一起纵情地笑了。后来当他父亲死后,他似乎富了起来,此计划就变成了现实。杰维斯问了价。这座城堡是属于热那亚的一位老律师的,他很乐意出售。不久,一座朴实无华的四方房屋就在这城堡围墙中建了起来,英国的苗木给这里的爱神木和松树添色不少。杰维斯把他的新房子称做埃米奥纳别墅,然而这名字对当地人并无吸引之处。它被刻成大大的方块字母钉在门柱上,但是蔓延的忍冬草把它覆盖了。圣杜尔西纳的人们提起这房子时总是说“克劳奇巴克城堡”,最后家族接受了这个名字,而骄傲的新娘埃米奥纳却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了。  然而,不管叫什么名称,这座城堡仍保持着它原有的特质。五十年来,直到克劳奇巴克一家被阴影所笼罩,它一直是一处欢乐和友爱的场所,在这里盖伊和他的哥哥姐姐一起度过了他们最快乐的假期。盖伊的父亲和盖伊本人都去那儿度蜜月'。它也经常借给新婚的亲戚朋友居住。它是盖伊同他的兄弟姐妹度过最幸福的假期的地方。小镇也有所变化,但是无论是铁路还是公路都未抵达过这幸福的半岛。又有不少外国人在那儿建了别墅。小酒店也扩大了,安装了卫生设备,开设了咖啡厅,起名叫“伊甸酒店”,在阿比西尼亚危机期间又突然改为“太阳帝国”。汽车修理厂的老板已变成了当地法西斯的干事。然而当盖伊在他最后一个上午来到这儿的广场时,他发现这儿几乎处处对于杰维斯和埃米奥纳来说并没有什么异样。在中午前一小时,早已是烈日炎炎,但是他在行走时,同他们头一天上午一样心情快乐,也能感受到那种隐秘的欢悦。对他来说,就同他们一样,受挫的爱情终于恢复如初了。他长途旅行的行装已经备齐,打算回国参军,为他们的国王效力。  就在七天以前,他打开报纸看到宣布俄德联盟建立的标题。这则震撼十几国都城里的政治家和青年诗人的消息给一颗英国人的心带来了极度的平静。八年的耻辱和孤寂结束了。八年来,盖伊的内心里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已不可挽回地消蚀殆尽,由于受到深切的创痛,他和他的同胞早已疏远,支撑他的那种忠诚也已荡然无存。在意大利,他同法西斯住得很近,因此也没有他同胞的那种反抗热情。他把法西斯既不视为灾祸,也不视为新生,而只把它看做是粗陋的时兴而已。他对于他周围那些削尖脑袋想获取权力的人很反感,然而英国人的谴责也显得太荒唐虚伪,于是在过去的三年中,他把英国报纸弃而不读。德国纳粹他知道是疯了,很坏。他们的参战玷污了西班牙的事业,但是前年的波希米亚问题他变得冷漠。当布拉格陷落时,他知道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了。他预料他的祖国会以错误的理由或根本毫无理由仓促参战,还会在可怜又软弱的情况下缔结错误的联盟。然而现在似乎不妙,一切都变得清清楚楚。敌人既强大又可憎,剥去了所有的伪装,终于显而易见了。现代是个武装的时代,不管结果如何,这场战争有他一席之地。  城堡中现在一切安排就绪,他的正式告别仪式也已举行过了。前天他拜访了大主教、市长、修道院院长、达图拉别墅的加里太太、马斯格雷夫城堡的威尔莫特夫妇,以及格卢克堡的格卢克女伯爵,现在只有最后一件私事要办。他时年三十五岁,修长整洁,明显是个外国人,但看不出是英国人。他不仅有一颗年轻的心,走起路来也步履轻快。他来向一位终生的朋友辞别,这位朋友八百年前已经去世,因而此时他应该在教区教堂里安息。……

编辑推荐

  《荣誉之剑》代表了英国作家伊夫林·沃的最高艺术成就,它不仅是作家本人讽刺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英国文学中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典作品。与以往战争题材的作品不同,小说着重描写一个人对战争的体会。它虽然命名为“荣誉之剑”,内容却是对荣誉的幻灭。相对于一般战争作品的宏大的冲锋陷阵场面,它最大的场面却是描写一场溃不成军的大撤退。因而,它的基调是讽刺,又有一种怀旧的伤感和无奈。小说写到了很多历史场景,将讽刺与传奇、反讽与同情融合在一起表现战争。它记录的不是英雄的业绩,而是战争的荒诞不经和人生的混乱不堪。通过叙事者的个人视角,写出了一部不同于传统观念的“新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荣誉之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