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工船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作者:[日本]小林多喜二  页数:129  字数:66000  译者:叶渭渠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长篇小说,作者是日本小林多喜二。描写失业工人、破产农民、贫苦学生和十四、五岁的儿童被骗受雇于蟹工船“博光丸”号后,长期漂流海上,从事原始、落后和繁重的捕蟹劳动。因不堪监工的残酷迫害,终于团结起来,痛打船长和工头,并举行罢工。虽然由于日本海军的出面镇压而使这场斗争归于失败,但蟹工们并不气馁,在总结教训后,又暗中酝酿着第二次罢工。    小说真实地接露了渔业资本家和反动军队剥削、压迫渔工的凶残本质,正确地表现了日本工人阶级从自发反抗到自觉斗争的发展过程,是日本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小林多喜二(1903─1933) 日本无产阶级的杰出作家。出生于秋田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四岁举家迁往北海道,在伯父的帮助下勉强为生。其父母喜爱文学,小林多喜二从中接受到熏陶。小学毕业,小林多喜二上了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后被一家银行录用。从1923年起开始发表作品,早期写了不少短篇小说和随笔。1928—1829年,小林多喜二积极参加日本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学运动,思想上产生了飞跃,写出了《防雪林》、《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五日》、《蟹工船》等作品。1930年,加入日本共产党。之后,他又写了《沼尾村》、《为党生活的人》等小说,表现了日本的工农运动和日本人民反侵略战争的斗争,塑造了一批血肉丰满、感人至深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1933年2月20日,小林多喜二被军警特务逮捕。在酷刑拷打下,宁死不屈,被迫害致死,年仅三十岁。

章节摘录

  念完经,每个人都烧了香。散开后,大家东一群、西一堆地谈论开来:从同伴的死来看,自己是活着了。——然而,若仔细深思,自己活着也朝不保夕啊。船长和船医离去以后,结巴的渔工走到尸体旁那张点着香烛的桌子前面,说道:  “我不会念经。我不能念经告慰山田兄在天之灵。但是,我反复地想,山田兄怎么也不愿意死的。不,说得确切点,是不愿被折磨死的。可是,山田兄却终于被折磨死了。”  在场听着的人,心情沉重,变得沉默起来。  “那么,是谁把他折磨死的呢?不用说,大家心里都明白!我不能以念经告慰山田兄在天之灵。但我们可以向杀害山田兄的人报仇,要拿报仇来告慰山田兄。我们现在就应该在山田兄灵前发誓……”  最先表示同意的,全是船员。  在充满蟹腥味和人多闷热的整个“粪坑”里,荡漾着像香水般的线香香气。到九点钟,杂工们回去了。疲倦得打盹的人,像装上石头的草包,站不起来了。过了一会儿,渔工们也三三两两睡着了。海上起浪了。烛光随着船身摇晃,时而细得快要熄灭似的,时而又明亮起来。盖在尸体脸上的白布好像就要掉下来似的晃动着。终于掉下来了。大家一瞧见这个,就不禁毛骨悚然。——船舷响起浪激声。  第二天早晨,劳动到八点过后,只有监工指派的四个船员和渔工下到底舱去。头一天晚上,让渔工念完经以后,就由指定的那四个人,加上三四个病号,动手把尸体装在麻袋里了。船上虽然有许多新麻袋,但监工说,马上就要扔到海里,还用什么新的,太浪费了。结果,没让用新麻袋。船上的线香也用完了。  “真可怜啊!这么做,难怪死者生前说不愿死呢!”  大家好不容易把尸体僵硬的手叉着放在胸前,眼泪洒落到麻袋里。  “不行不行,眼泪一落到尸体上可就……”  “不能设法运回函馆去吗?……你瞧他那副面孔,仿佛在说不愿意被扔进堪察加的冰水里去呀。——扔到海里,孤魂无依啊……”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日本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文学迄今最大的收获,谁都承认是这部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  ——鲁迅    《蟹工船》是一部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文学的杰作。  ——夏衍

编辑推荐

  80年前的日本无产阶级的经典,再度火爆日本、风靡西方、震撼世界。  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一群失业工人、破产农民、贫苦学生和十四五岁的少年,被骗受雇于蟹工船,受尽欺压,最终团结起来,罢工反抗……  在当今西方由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中,工薪阶层在《蟹工船》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蟹工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蟹工船》也会在中国热起来看完了日本***员、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的中篇小说《蟹工船》。很好。这部中篇小说写了工人们在极其恶劣的环境及生产条件下捕蟹并加工成罐头的过程,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残酷手段及实质,揭示了正是资本家的剥削教育启发了工人们仇恨与反抗的觉悟,而大机器生产又促成了工人的团结,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也是很直接的。小说结尾,蟹工船上的第一次罢工斗争以失败告终,但在其它船上,还有其它行业工人的斗争正在进行中。斗争已经开始。斗争不会因一次次挫折而完结。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本世纪初又在日本及西欧走红,不是偶然的。革命处于低潮,但革命的种子仍在孕育着。这本书在中国的遭遇,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在日本出版后即得到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的高度评价,并译成中文!小林多喜二去世,鲁迅发去了唁电。新中国成立后,《蟹工船》等小林多喜二的著作再次出版发行。在被诬为“文化荒漠”“八亿人民一个作家”的一九七三年,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等作品又一次在中国发行,以纪念小林多喜二牺牲四十周年。本人就是在那一年见到并买下了《蟹工船》。所谓大量重版印行世界名著的七十年代末,《蟹工船》并没有印行。三十年了,再也没人印行,直到去年,大一点的书店,根本见不到《蟹工船》。在王府井书店,我几次问过店员,他们也曾认真查询,结果只是茫然。外国文学区的日本文学本来就不多,又被什么什么森林给覆盖了一切。这没什么。连夏衍的《包身工》也被认为不合时宜从中学语文课本传统教材中剔除了呢。是不合时宜。刺某些人的眼嘛,不舒服嘛。这种拙劣的掩饰术与运用权力封锁劳动人民视听的做法终究是无效的。据左翼作家叶紫的小说《星》《火》《丰收》改编的电视剧《星火》04年拍完,06年终于得以播放,并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就明确传递了一个信息。***是革命起家的,过来人,明白“有压迫就有反抗”的道理,更明白革命的发生是怎么一回事。这些年来,所谓群体事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某些人应该清醒了。底层弱势群体及广大劳动人民的基本权利与切身利益,是不能够被一些人蒙骗欺哄与长久漠视的。更何况劳动人民的伟大与坚强,更不会长久的忍耐,要同一切不公正不合理的东西抗争,向剥削者压迫者说不!在网上,我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去年底得到了《蟹工船》再度走红的消息。现在读的正是今年的译林出版社的版本。今天的中国,不少地方疑似又回到了《蟹工船》所揭示环境之中。那些被榨取的、被漠视的、心怀怒火的劳动者,他们的处境与命运是中外古今一样的、相通的。《蟹工船》在08年底在日本及欧洲火起来,出于大致相似的原因,《蟹工船》也会在中国热起来的!愿望广大网友认真读一读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一定大有益处。附:译者叶渭渠的几段话《蟹工船》主要描写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群以海上捕蟹加工蟹罐头为业的日本渔民,生活和斗争故事。他们在暗昧的环境中工作,所从事的繁重劳动、遭受的非人待遇使他们慢慢觉醒,他们团结一致,向压迫他们的反动资本势力进行英勇斗争。小说最后写,渔民们的斗争失败了,但他们不气馁,他们要总结经验,鼓起勇气,再一次迎接新的战斗。《蟹工船》生动地描绘了“蟹工船”这一典型环境和劳工们特殊的生存形态,一开头让上捕蟹船的渔工喊出“下地狱喽!”——富有深刻的现实批判性。它以“帝国主义-财阀-国际关系-工人”四者为一个整体,通过四者的关系,明确揭示了无产阶级必须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历史任务。小林多喜二把这一切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探求人的解放的可能性,这是小说的主题。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居民的收入差距均在缩小,一亿两千万人口的国家号称有“一亿中产阶级”,生活均富,阶级矛盾趋于缓和,所以《蟹工船》很少为人们所关注。而自2007年以来,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在日本或西方的很多国家,出现了“新穷人”这个名词。萧条的经济使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工作条件日趋苛刻,很多人生活变得没有保障,社会“格差”呈现明显。尤其是年青人,经济危机对他们的影响尤为显著。据有的访日回来的朋友说,现在有的找不到工作的年青人以网吧为家,乃至露宿在地铁站和公园的长椅上。我想,这大概就是像《蟹工船》一类文学作品在今天再度被关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吧!《蟹工船》在日本热销,是从2008年初开始的。因为这部书过去80年了,已经不存在版权问题,所以多家出版社同时在印。据我所知,仅新潮社的袖珍版就出了100万部。日本还出了漫画版,最近又在拍电影,广告、海报网上能看到。这股出版热也影响到中国,北京的译林出版社不久前重印了我在1973年翻译的本子,前面有我新写的序。第一版10000册,发行很好。
  •   有些寒冷是暂时的,有些寒冷却是永久的。看完此书,我深深的被那些蟹工们遭受的极端不公所震撼。他们为生计所迫而无奈的选择了犹如地狱般的工作。每天都在挑战自己的生命极限,即使病的奄奄一息,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出工。在那丧尽天良的监工面前,生命贱若臭虫,用他自己的话说,“死五六个人倒是小事,要是船丢了,那损失就大了”。最后忍无可忍的他们自发的团结起来,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做人的尊严而战。第一次失败后,他们又计划着下一次罢工。也许在生命和为人的尊严面前,一切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在很多地方都会存在。就算而今我们国家正在急速发展,也不能消除贫富差距,甚至还有扩大的现象。这是无可避免的,只是希望每个人都应平等的看待生命。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仅有一次。
  •   这是日本那个年代对低贱社会的真实描述,读来你会发现原来繁荣的日本也是有如此沉重的一面,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剥削严重,工人的地位微乎其微,资本家从来没有把工人当人看,在利益极强的势力面前,在众多伙伴的牺牲中,工人们开始觉醒,虽然工人们注定失败,但结局的并不伤感反而很令人欣慰,这是团结,觉醒的力量让我们更加愤然前行。。。
  •   不平就有斗争,日本也一样。
  •   书中所述的情况不是也在中国每天变换着形式上演着吗。有压迫就有反抗,二楼说得太对了。可是出路又在哪里呢?看完书我仍然找不到答案。
  •   没有常见的无产阶级文学的英雄主义色彩.感觉很不错~
  •   经典!永恒的经典!!
  •   很经典的书,还没来及看的说
  •   书本非常好。而且纸型比较轻。携带不重。哈哈
  •   现实主义的杰作!
  •   书很精致,纸张很好,价钱合理,值得一买
  •   我对日本并不是很喜欢,因为他们的国家在对我们国家的时候总是显得不友好。我也不是很喜欢日本人,他们的团结固然令世界肃然起敬,但是他们民族的变态程度也是令人发指的。
    我真正对日本比较感兴趣的。就是三个日本作家了。村上春树,传瑞康成和渡边淳一了。仅仅是兴趣,也不是很喜欢。
    看到这本书,说实话,我真的不希望它是日本人写成的。我还一直坚信日本人没有资格写出这样的红色经典之作。但就是这样的民族写成了。
    这本书,还是推荐给大家看看吧!!
  •   帮人家买的,所以不知道内容,不过封面似乎有些粗糙,朋友说内容挺好的
  •   帮同学带的,应该不错。
  •   读过“译序”就开始后悔买了此书。同时深刻意识到“无产阶级文学”跟“失败文学作品”没太大差别。怀着对所有的书和作者的崇敬,还是坚持读完了。好的文学作品首先是要“有意思”、“让人激动”、“不思茶饭,恨不得一口气读到底”,再好一点的是“每个词,每句话都让人回味,甚至不自觉反复着墨,生怕漏掉一丁点含义”,更好的,是带给人“深度的思考”、“自省”和“更深的发问”。这书,没沾一点边。故事场景人物的初衷选择就很“无产阶级”,也就是当时作者的思考就局限在很“无产阶级”,所以是神仙也恐怕没办法把这书编得更有意思。作为文学作品,而不是革命宣传品,此书太“单薄”、“肤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