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普及丛书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贵州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抗美 著  页数:191  

前言

钱念孙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至今仍在蓬勃发展的文化。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印度约于公元前1500年遭受雅利安人的入侵,璀璨夺目的印度河谷文化终于沉落;埃及于公元前332年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后,其文化开始希腊化,以后随着罗马帝国的吞并,埃及文化又汇入罗马文化圈,古埃及文明只留下金字塔、木乃伊等历史遗迹供人凭吊;作为欧洲文化摇篮的古希腊罗马文化,虽然在公元前三四百年繁盛一时,但后来也由于外敌入侵和内部缘由,先后不幸夭折。这些世界上曾经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老文化,都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半途衰竭了,颇能引起人们“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慨叹。    可是,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虽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经内忧外患,但从未发生过毁灭性的中断。在学术上,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在文学上,诗经、楚辞、汉赋、魏晋诗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真可谓峰峦叠出,代有高峰。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漫长跋涉中,经历了多少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涌现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创造了多少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留下了多少震古烁今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新的历史时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奋发蹈厉,与时俱进,彰显出历久弥新,更加绚丽多姿、兴旺发达的丰采。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精神财富。学习和继承这份文化遗产,我们祖先几千年积累的丰富知识和宝贵经验,就会像滚滚江河奔腾而来,灌溉和滋润我们的心田。它不仅能使我们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还能使我们开阔胸襟、增长才干、获得启示,从而更好地认识昨天、把握今天、展望明天。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套“中华文化普及丛书”,正是为实现这一愿望而做的一点努力。    这套丛书按学科和事类分类,以文学、历史、哲学、伦理、科技、戏曲、民俗、建筑等分册,按照历史本身发展的顺序,精选各领域里的杰出人物、经典名著、重要事件等,透过现代学术的眼光,用简洁精当的描述和阐释,向读者系统介绍中华文化精华。其目的在于:使恢宏壮丽的中华文化,得到更加广泛的普及,特别是引起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重视,帮助青少年理解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贡献和重要地位,从而激发青少年对祖国、对民族的由衷热爱。    为了让深奥难懂的古代经典和远离今天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在青少年心目中“活”起来,丛书在严格尊重史实,力求内容准确的前提下,注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活泼的故事,引入入胜地介绍各领域知识,使读者在了解中国灿烂文化的同时,又享受到读书悦心明智的乐趣。    或许若干年后,今天这套丛书的青少年读者,也有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发明,步入中国文化的宏伟殿堂,与圣贤先哲的辉煌业绩相互媲美,相映生辉,为中华文化的兴盛和繁荣耸立起新的丰碑!    我们期待着!    历史期待着!    2010年10月25日于合肥

内容概要

   《中国伦理读本》共七章,源与流: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德与法:以德治国的历史传统、善与恶: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义与利: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理与欲:节用自律的人生态度、公与私:整体主义的道?追求、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源与流:一波三折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伦理道德的发端和形成
 第二节 中国伦理道德的发展和完备
 第三节 中国伦理道德的衰落和重建
第二章 德与法:以德治国的历史传统
 第一节 孔子的“德教”主张
 第二节 孟子的“德治”思想
 第三节 韩非的“法治”理论
 第四节 汉朝初年的德法兼治
 第五节 德法关系的理论总结
 第六节 以德治国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善与恶: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
 第一节 性善论及其代表
 第二节 苟子论人性恶
 第三节 法家人性自私说
 第四节 扬雄的人性“善恶混”
 第五节 汉唐时期“性三品”说
 第六节 李翱的“性善情恶”论
第四章 义与利:崇德重义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儒家的重义轻利说
第二节 墨家:中国最早的功利学派
第三节 ?仲舒的“道义论”
第四节 陈亮、叶适的功利主义
第五节 颜元的义利并重说
第六节 近代社会的义利思想
第五章 理与欲:节用自律的人生态度
第一节 先秦的节欲说
第二节 老庄的无欲沦
第三节《列子·杨朱》的纵欲主义
第四节 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
第五节 王夫之的“理欲统一”说
第六节 戴震对理学的批判
第六章 公与私:整体主义的道?追求
第一节 大同与小康
第二节 明于公私之分
第三节 破私立公说
第四节 合私成公论
第五节 康有为的“大同理想”
第六节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第七章 当代中国的伦理道德
第一节 革命道德的形廚
第二节 传统美德的弘扬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四节 中国公民道德建设
后 记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孔子的“德教”主张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政治伦理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据史料记载,孔子的祖辈原是宋国的贵族,后来因宫廷政变逃到鲁国,在陬邑定居。父亲叔梁纥是个武士,做过相当于县官的大夫。在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他跟着母亲迁居到了阙里,孤儿寡母过着清贫的生活。孔子年轻的时候,吃过不少苦,为了谋生,当过替人家办丧事的吹鼓手,做过管理仓库、饲养牛羊的办事员。中年以后在鲁国做官,最高职务是司寇。下台后周游列国,聚徒讲学,宣传他的政治主张和伦理学说。晚年回到鲁国,73岁时,在孤苦凄凉中离开了人世。    孔子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屡遭困厄和奚落,死了以后却获得不少荣誉和头衔,被封为“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倍受尊崇。他的“德教”主张,主要记载在一本语录体的著作《论语》之中。    孔子十分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针对当时以刑政治国的现实,他提出了“为政以德”的主张,把道德教化看作为政治国的基本手段。孔子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社会动乱,道德沦丧,其状况令人担忧。因此,为政治国,权力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只有提倡教化,以道德感化百姓,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他说,如果统治者“为政以德”,内心有道,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无懈可击;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居于一定的方位,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跟着它的方向转动,从而实现长治久安。    在孔子看来,道德教化之所以这么重要,根源在于人的本性。《论语》中有一段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对话:有一天,孔子的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学问。一个叫曾点的学生问:近来几个月,老师常常教诲弟子,要去掉不好的性情,回到本性上来。请问老师,人的性情为什么会有好有坏呢?孔子说,你的这个问题我可以用两句话来回答。一句是“性相近也”,意思是,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生下来的时候没有多大的差别。这是我提出“有教无类”的主要依据。另一句是“习相远也”,说得是,因为受不同环境习俗的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各不相同。有的人沾染了恶习,就会有坏的性情出现。这是我立志行教,勤于学问的理由所在。    这段耐人寻味的对话,反映了孔子对于人性的看法,以及他对“德教”的重视。既然人在本性上没有贵贱、智愚、良莠之分,道德主要是人们通过后天学习得到的,那么,教育便是掌握道德的主要途径,道德则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重视教育,勤于学问,才能使一个人回到自己的本性上来。孔子进行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他认为,人们需要接收多方面的知识和教育,包括历史文献、个人实践、接人待物等,但最为重要的是道德。他说,我教弟子做人、做学问,要教的重点是道德,即“文、行、忠、信”,其次才是知识。其实,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我们知道,他的知识面很广,懂音乐,会射箭,能驭车,诗书礼乐,无一不精。但是他认为,一个人仅仅知道这些是不够的,因为它们只是一些艺而已,不是什么正经的事情,只能作为休息时的一种消遣。而道德却与此不同,它关涉一个国家的治乱和兴亡。所以,孔子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强调要“以德教民”,把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根本。    为什么说道德教化是治国的根本呢?孑L子对这个问题的回答,表明了他对道德社会功能及其特点的看法。孔子认为,道德教化同刑罚制裁相比,后者处于次要的位置。他在《论语·为政》中讲述道德的社会作用时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依靠外在的强制性的法律来处罚百姓,可以使人在法律监督的范围内循规蹈矩,但是不能使人有羞耻之心和善恶荣辱观念,所以,只要有可能逃避法律的制裁,人们就会去钻法律的空子,做出种种违反法律和道德的事情来。相反,用道德来教化民众,用礼节规范民众的行为,就能使人有羞耻之心和善恶荣辱观念,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进而自觉地按照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说明了德治对于法治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也是道德调节不同于法律调节的功能与特点。由此孔子认为,依靠法律来判案、断案,这没有多大的难处,难的是使天下无案可判、可断,使人们无官司可打。他甚至期望,有朝一日能够取消法律,完全消灭诉讼之类的事情。    孔子在强调道德教化作用的同时,还对怎样处理教化与刑政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一方面反对“暴”与“虐”,不赞成借用杀戮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同时也不完全反对刑罚,而是主张以赏为主,“宽猛相济”。孔子认为,道德虽然是治国的根本,但政策的宽严也应该有个限度。如果政策过于宽大,有些人就会轻慢,就会出现一些无辜的受害者。对于少数轻慢者要用严厉的政策,政策严厉免不了要杀人,但这没有关系,杀了坏人,保护了好人,民众不仅不会埋怨,反而会拥护你。严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又必须适当施行宽大。宽和严结合起来,相互照应,相互补充,才是治理国家的正确方法。孔子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去做的。他在鲁国做司寇的时候,遇到老百姓做了违反法律的事情,总是按照“先教而后诛”的原则来处理。据说,有一天,孔子受理一桩父子诉讼案件。父亲说,儿子不孝顺。儿子说,父亲不慈爱。二人在法庭上争了起来,各具其实,各说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孔子听了二人的陈述以后没有说话,叫差役把这对父子关进大牢。过了3个月,父亲请求撤诉,孔子便对他们进行教育,二人承认错误后放了回去。当时有人不理解孔子这样做的理由,便问他其中的道理。孔子说,怎么能不教而诛呢?不事先教育百姓,随便杀掉他们,这是国家无道的表现。可见,孔子强调道德教化的重要,但并没有否定刑罚的作用;而是认为,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德治比法治更为根本。在进行道德教化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再用刑罚加以制裁,这样做效果比较好,有利于造成一种没有犯罪行为的良好社会局面。    P33-36

后记

中国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然而,要在一本十多万字的小册子里,深入浅出地予以介绍,确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当我接受写作任务的时候,心里总感觉有些不踏实:一是考虑中国文化发展和科学分类的特点,传统伦理道德在内容上与哲学、政治等结合在一起,相互交叉、渗透,如何突出重点,写出特色,存在一定难度;二是面对浩瀚的中国古代典籍,如何去粗取精,对中国伦理道德作出简洁精当的阐释,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心中无数,感到有些压力。后与学界同行讨论交流,大体确定了本书的重点,才开始熟悉有关资料,着手拟定写作提纲。当真正进入角色的时候,发现操作中的困难远比预想的要多,但已无退路,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思考,我试图走一条不同于传统伦理思想史的路。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伦理道德遗产实在是太多了。面面俱到,实不可能;好中选优,又唯恐挂一漏万。从哪里人手,需要有新的思路。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和消化,我发现: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存有一些最为基本的理念,如德法、善恶、义利、理欲、公私等,这些理念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可以反映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价值取向,引申出与之相关的伦理规范和道德要求,由此切入,也许是一条生路。于是,书稿的主体构架便初步确定为,以上述基本理念为若干专题,从问题入手,展开中国伦理道德的论述。同时,为了避免给人以零散的感觉,在书稿的开篇和结尾各加一章,从纵的方向对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最新成果作一简要介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二纵五横”整体架构。这样安排,写作的难度显然大了许多,可是离预期的目标可能更接近一些,也能够比较好地体现出中国伦理道德的特点。作为一种尝试,应该说是值得的。    中国伦理道德是一个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加上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是重分不重合,伦理思想史上的一个概念、范畴和命题,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所以,尽管想做得更好一些,努力写出道德的真实,写出历史的情节,让晦涩的理论生动起来,但实际效果如何,仍不得而知。不过,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书中笔法虽尽量通俗,立意却是学术的准确性,其中也包含一些学习过程中的研究和思考。我想,如果读者能够从中有所受益的话,那将是对我一年来辛劳的最大补偿。

编辑推荐

中国伦理道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之一。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传统文化留给我们的伦理道德遗产实在是太多了。从问题入手,展开中国伦理道德的论述。同时,    李抗美编著的《中国伦理读本》为了避免给人以零散的感觉,在书稿的开篇和结尾各加一章,从纵的方向对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最新成果作一简要介绍,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二纵五横”整体架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华文化普及丛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给老爸买的,本来想在**上买的,结果没有,只能跑这来买了,这次由于有本书从北京调货,因此送得很慢,5天才到,希望下次能快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