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依旧

出版时间:2012-12  出版社:孙信茹 黄山书社 (2013-01出版)  作者:北京读图时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前言

彩云之南的“北平”    昆明是一个闲散而脉脉温情的城市。冰心女士在《摆龙门阵——从昆明到重庆》中写到:“喜欢北平的人,总说昆明像北平,的确地,昆明是像北平。第一件,昆明那一片蔚蓝的天,春秋的太阳,光煦的晒到脸上,使人感到故都的温暖。近日楼一带就很像前门,闹烘烘的人来人往。近日楼前就是花市,早晨带一两块钱出去,随便你挑,茶花、杜鹃花、菊花……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热带的鲜花。抱着一大捆回来,可以把几间屋子摆满。”    或许,了解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最有趣的方法是背了行囊到当地去走街串巷,和那儿的人聊天,听取他们经历或知道的故事;而了解一个地方最直接的方法则是找寻关于当地的文史记载,当你读到正史抑或是野史中的点滴时,关于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的人,就会有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印象。    昆明正是这样一个你可以去了解的城市,全市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这里“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是极负盛名的“春城”。    昆明的大街小巷是世俗的,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人情味。    昆明的街市整齐而富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城南车站一带。随着城市的扩大发展,昆明的街道也在一直不断的延伸,然而不论旧时还是现在,发达的商业区都集中在南门“金马”、“碧鸡”两坊间。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叫做金碧路,再往前就能转进东寺街近日楼的步行街。    东西寺塔文化步行街,将昆明最古老的两塔与新步行街上的仿古近日楼、南北院、南北厢等老昆明建筑连接在一起。步行街两边林立着古色古香的商铺,所有的青石板路都是用长石条铺就,上面布满了道道凿痕;两旁建筑的彩绘装饰、镂刻非常精致。街道上“昔日的马帮”、“敲更老人”、云南十八怪中“鸡蛋串着卖”等五组栩栩如生的青铜雕塑,真实地再现了老昆明的市井风貌,营造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昆明的衣食住行也是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昆明的天气是“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每年无论寒暑季节,都不必重裘轻葛。在街上常常看到几个季节的服装并存,有的人穿了薄薄的衬衣,而有的人却穿上了厚厚的毛衣。不论哪一种装束,一切都以舒适自由为最重要。    关于食,昆明人是颇为率性的,人们似乎天生和辣椒结下了不解之缘,几乎每餐每顿都会有辣椒相伴,否则,即使山珍海味,也会觉得美中不足;而米线则是昆明人的最爱,昆明人会隔三差五吃上一顿米线,当地人常常把这叫做“甩进一碗米线”。    关于住,古时的昆明除了各个胡同里的民房,城内还耸立着金马、碧鸡、天开、云瑞等大牌坊,这是在西南各省会中绝无仅有的。而现在,寺庙古迹等时代久远的建筑渐渐减少了,几个重要的牌坊或建筑还继续保留着,和其他城市一样,如今街道上满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和各式商铺。    关于行,也是昆明值得大书特书的。昆明的街道布局不像北方城市那样有着泾渭分明的东西南北,倒是多显了几分随意和懒散。当然每条街道都有不同的主营功能,熟悉了这些不同的片区,要买什么东西都是非常方便的。除了走街串巷之外,更重要的是各种风景名胜遍布城市各处。其中就有著名的昆明八景:螺峰山“螺峰叠翠”,五华山“五华鹰绕”,金马碧鸡坊“金碧交辉”,莲花池“禹山倒影”,官渡“古渡鱼灯”,其余还有“霸桥烟柳”、“商山樵唱”、“云津夜市”。这些景色今天大多都还可以清晰感受到。    昆明的市井生活是世俗的,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息的。加之其地理位置的特殊,处于我国西南边陲,虽然和中原内地城市有一定的距离,但每个年代的时尚之风却是丝毫不亚于中国任何一座发达城市。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外国人的进入也给昆明带来了许多异地的文化,比如生活方式的改变,比如新式房屋建筑的兴建等等,都能看出西方文化的痕迹。在昆明很容易找到法式、英式等欧洲风格的建筑,很多还保存得相当完好。文化的传递,当然少不了文化的传递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来自外邦的各色人等进入昆明,逐渐使昆明成了具有包容性的奇妙的移民城市。从昆明的名人故居中就可以感受到这种气质,它们或是典型的欧式风格,或是昆明当地汉族传统的“一颗印”建筑,或是清代遗留下来的木质瓦房建筑,抑或是根据当地情况而随意建造的房屋。    各路名人纷纷涌入昆明的高峰期或许就是西南联大时期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边城昆明,仿佛是中国离乱时世中的一个“桃花源”,引得群贤会聚,如星汉灿烂。当年西南地区的交通极其不便,从北京、上海或是天津等地到昆明,要换乘各种交通工具,甚至绕道香港,然而因为时事所迫,数年间,仍有众多的名人名家聚集这里:冯友兰、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吴晗、王力、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傅斯年……有哪一个不是独当一面的大家呢?他们留下的充满文气墨香的老屋,他们生活中留下的痕迹,在今天,无疑成了昆明的一大财富。    他们的踪迹,他们的喜怒哀乐,一如昆明的悠闲和随性。其生活点滴都在岁月的变迁中渐渐变得有些迷离了,但他们的气息犹存,仍是昆明作为中国西南独特的文化中心的不可或缺的因子。    今天的人们不再是为了躲避战乱而来,而是为了躲避尘世的种种困惑和压力而来到这个高原上的城市,再向彩云之南的各个角落辐射。昆明,桃源依旧。

内容概要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桃源依旧•昆明卷》作者孙信茹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带领广大读者去游览昆明的这些名人故居。蔡锷故居、朱德故居、卢汉故居、龙云故居、闻一多故居、李广田祖居、朱自清故居、施蛰存故居、潘光旦故居、费孝通故居、熊庆来故居。

书籍目录

第一章将军拔剑南天起/1 平生慷慨班都护 蔡锷故居/2 曾经的滇军名 将朱德故居/11 彝家将军铸传 奇卢汉故居/22 从“衙门菜市”到“云南王”府 龙云故居/31 第二章金马碧鸡遗华章/43 “何妨一下楼主人” 闻一多故居/44 我愿安息在这土地上 李广田故居/53 鸡鸣风雨滞南疆 朱自清故居/62 寻觅云南文史之宝 施蛰存故居/70 第三章滇池有幸邀名宿/77 最惬心意数默庐 吴文藻、冰心故居/78 乐业之道的“独腿客” 潘光旦故居/86 乡土本色走云南 费孝通故居/95 香气弥散的三居室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102 第四章大地之子同怀抱/109 植物园内两大家 严济慈、蔡希陶故居/110 滇池淼淼,万山为襟 熊庆来故居/117 骑马上课“周大将军” 周培源故居/125 第五章骊歌一片绕故园/133 坐拥书城兴未慵 袁嘉谷故居/134 与国歌永存的云南人 聂耳故居/141 后记/148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潘光旦学识渊博,性情平和谦逊。在学识方面,他有深厚的生物学、心理学素养,熟稔中国古典文献,经史子集之外,对小说、方志、年谱、家谱也很在行,同时也很注意统计手段在学术研究中的运用。他的外文(以英文为主)水平,备受同辈人的赞许。他喜欢背字典,把从英文版译过来的《英汉综合大字典》背得很熟。他的晚辈曾好奇地“考”过他,他不但能说出词的意思,还能讲出词的来源和掌故。他的英文写作“词汇丰富,文采风流”。据说他的口语发音,“隔室不辨其为华人”。总之,“正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学术素养和根基,再加上他那过人的天资,他能游刃于自然、人文、社会诸学科之间而运用自如。” 在昆明时,潘光旦主要为联大的社会学系开设优生学、西洋社会思想史和家庭问题等课程。蔼理士那本很有影响力的《性心理学》就是他在昆明译注的,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是在学士巷翻译的。 学士巷在卢汉公馆的背后,原来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钱南园的祠堂,后来因为周边兴建了越来越多的房屋,自然也就形成了一条小小的街巷。此巷被取名为“学士巷”,显然是出于对先贤的纪念之意。后来因为卢汉在这里扩建新公馆,原来的祠堂全部被拆毁了。今天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云南百年史的一个小小缩影。短短的小巷道,承载了多少历史的沉重,如今,这里居住着二十几户人家,巷道旁边就是五星级的翠湖宾馆。 1938年,几位西南联大的教授同时住进了这里,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潘光旦。住房是一所中式楼房,潘光旦一家住在一楼,楼房正中有一个突起的阁楼,刚好可以用作书房。今天,潘光旦的旧居已经不能寻见踪迹,也没有人知道这里曾经住过我国优生学的开拓者。 因日军飞机的轰炸,潘光旦一家搬到昆明西郊的大河埂村居住,这个村子大约是在黑林铺以北1公里的地方。当时清华大学的几个研究所都设在那里。 大河埂村因其沿村有一条长长的河埂而得名。整个村落的分布呈狭长型。村子不算小,大概有一二百户人家。潘光旦住的是靠近村子下半段的137号。这是李姓人家的一座两层楼的院落,楼上楼下各有五间。当年潘光旦就是租用这里的房子才得以安定下来,他的房间是靠西的楼上两间。

后记

要不是因为写这本书,我想自己这辈子都难以了解到那么多名人在昆明的故居,也无法去体会他们在那个离乱岁月中的爱恨情仇。    踏访昆明近现代的名人故居,虽然辛苦,但更多是意想不到的欣喜和接连不断的惊奇。这其中有一直伫立在自己身边的名人故居,比如熊庆来、李广田、袁嘉谷的故居,有至今仍神秘宏伟的卢汉公馆;这其中也有按图索骥、颇费周折才寻觅到的昆明远郊的故居,比如呈贡县吴文藻、冰心的默庐,大古城魁阁的费孝通故居,还有已经是断壁残垣在风雨中飘摇的周培源故居,更有浪漫奇情的才女林徽因在龙头村的故居……    每一次的寻访,每一个了解故居的现在主人对我的娓娓道来,都让我好像经历了一个不同的人生。    寻访中,最得来容易的可能就是云南大学周边的故居了。发现熊庆来和李广田的故居是一次意外。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个学生照片的背景中有“熊庆来故居”的字样,这让我大为惊异,因为久居云大的我居然没有发现这个地方。而翠湖附近的朱德故居也纯粹是在逛街的时候不经意发现的,还有袁嘉谷的故居,找到时竟然发现是自己平日里常常会去光顾的那家餐馆。    当然寻访中也有许多伤力费神的事。去龙泉镇寻找闻一多、梁思成、林徽因等人的故居时,每次都刚好遇到雨天,被雨水泥巴“挂”了满身“彩”。要不是瓦窑村热情的老人刘风堂,我恐怕是很难找到这些故居的。    这些淳朴可爱的乡人在我寻访的过程中是随处都能遇到的。他们甚至都不问你究竟为何而来,就一股脑儿的把他们知道的全部告诉你。每每遇到的村人也会很自然地邀请你到家里坐或者吃饭,这不免让我怀想当年联大那一帮教授是不是同样也受了当地人真诚的关注和友好的相待,是不是他们对昆明的怀念也会和这些质朴的人们有关联呢?    潘光旦的故居同样是不太好找的。那天找到大河埂村时已经是黄昏了。穿过狭长的村中小巷,却始终看不到潘光旦居住的137号,正当我犯愁之时,迎面来的一个中年男子成了我的问路目标,而更让我惊喜的是他说137号就是他家,说完就很热情地邀我跟他一同回家看看。    寻访中也有许多遗憾和感慨,最典型的恐怕就是周培源的故居了。等我好不容易找到西山脚下的一个叫龙门村的小村子时,等候我的却是摇摇欲坠中的老房子。整个房屋几近坍塌,而房前挂着的“保护文物,不得损害”的牌子显得那样的具有讽刺意味。昔日极具规模的故居已难见踪影,只有不远处的滇池水不断地拍打着湖岸,或许只有这声音还和当年“周大将军”在的时候一样吧。    昆明名人故居的探访暂时告一段落了,往昔的旧人已如烟云般散去,而他们似乎又都没有离去。他们就像空气一样,弥散在历史、文化、社会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永存在这片土地上。

编辑推荐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桃源依旧•昆明卷》由黄山书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桃源依旧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