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出版时间:2010年1月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牟宗三  页数:339  
Tag标签:无  

前言

《心体与性体》共三册已于一九六八年出版于正中书局。在该三册中。只详讲濂溪、横渠、明道、伊川、五峰与朱子六人。但在详讲此六人中,宋明儒长期发展之可分为三系已确然明白而无可疑。是故在该书出版后,心中如释重负:虽即尚余陆王一系以及殿军之刘蕺山尚未写出,吾亦暂时无兴趣再为续写。迟延至今。忽忽不觉已十年矣。在此十年间,吾亦未辍工作。《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现象与物自身》、《佛性与般若》,皆在此期间写成者也。此虽无关于宋明儒,然亦非不增长吾之学思与理解,因而对于宋明儒学之定性与定位亦非无深广之助益也。吾所涉及之工作至今大体俱已写成,因此宋明儒之余三人亦必须写成,不能再拖。此书定名曰《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实即《心体与性体》之第四册也。此书中关于王学之两章.即第三章与第四章.实早已于一九七二年及一九七三年分别发表于《新亚学术年刊》之第十四期与第十五期。而第三章之附录:《致知疑难》,则更早见于《王阳明致良知教》一小册中(此小册写于一九五二年)。今该小册可作废,而《致知疑难》一段至今不变,故附录于此书之第三章第一节。此书之第二章《象山与朱子之争辩》亦是早于一九六五年发表于《民主评论》者。那时吾正在写《心体与性体》,对于朱子已有头绪,故写成该文,亦至今不变者,故收于此书作第二章。此章涉及朱子者,与《心体与性体》第三册朱子部所说当然不免有重复处。再重复了解一下朱子学之纲要亦无伤也。此章相当长。

内容概要

  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复观先生并肩而立,号称熊氏的三大弟子。     这套《牟宗三文集》我们遴选了牟宗三先生最重要的著作,包括《中国哲学的特质》《道德的理想主义》《中国哲学十九讲》等,共计十三种。本册为《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作者简介

牟宗三(1909-1995)字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当代新儒学的集大成者。主要著作有《心体与性体》、《道德的理想主义》、《历史哲学》、《佛性与般若》、《才性与玄理》、《圆善论》等28部;已有《康德的道德哲学》、《康德》(译注)、《康德判断力之批判》等3部译作。其哲学成就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发展的新水平,其影响力具有世界水平。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最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象山之“心即理”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年谱》各重要阶段之简述  第三节  论学书选录  第四节  《语录》选录第二章  象山与朱子之争辩  第一节  象山鹅湖之会诗乃孟子学之表现——本体论的直贯与认识论的横列  第二节  尊德性与道问学之切义:直贯形态与静涵形态  第三节  朱子方面之心态与反应:中和旧说下之笼统光景  第四节  《中和新说》之大义  第五节  《中和新说》后之发展  第六节  朱子对于象山之称赏  第七节  朱子之“诵言以攻之”  第八节  朱子之攻其为禅第三章  王学之分化与发展  第一节  王学是孟子学  附录:致知疑难  第二节  王学底分派第四章  《致知议辩》疏解  甲  引言  乙  王龙溪《致知议略》原文  丙  龙溪、双江《致知议辩》:双江难,龙溪答  第一辩  关于先后天、良知即中即和、良知即寂即感以及现成良知等之论辩  第二辩  关于“乾知”之论辩  第三辩  关于“独知”之论辩  第四辩  关于“几”之论辩  第五辩  关于“不学不虑”之论辩  第六辩  关于“空空”之论辩  第七辩  关于“格物有工夫无工夫”等之论辩  第八辩  关于“误现成良知为告子生之谓性”之论辩  第九辩  余辩第五章  两峰、师泉与王塘南  第一节  自双江、念庵横生枝节后首判谁为王学之嫡传  第二节  刘两峰之“以虚为宗”  第三节  刘师泉之“悟性修命”  第四节  王塘南之“以透性为宗.研几为要”第六章  刘蕺山的慎独之学  第一节  综述  第二节  引文献以作系统的陈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象山之“心即理”第一节 综述1.象山之学并不好讲,因为他无概念的分解,太简单故;又因为他的语言大抵是启发语,指点语,训诫语,遮拨语,非分解地立义语故。在此种情形之下,若讲象山学,很可能几句话即完,觉其空洞无物,然亦总觉此似若不能尽其实者。吾今即相应其风格逐步真切地疏解出其学之实义,以期读者逐渐悟人其学之实,自真实生命上与其语言相呼应,直达至其所呈现之理境而首肯之,以为真实不谬也,而后止。吾之此种疏解中所成之疏解语言亦大体是第二层序上的,即相应其学之为“非分解的性格”而为第二层序上的,而非“分解地立义”之为第一层序上者。2.他无概念的分解,然并非大糊涂。他义理精熟,事理分明,他显然有所本,其所本者即是《孟子》。尝自谓学无所受,“因读《孟子》而自得之。”(《语录》记詹阜民问:“先生之学亦有所受乎?日:因读《孟子》而自得之。”)是则他无概念的分解,其分解全在《孟子》,他是预设《孟子》以为本据者。他是“因读《孟子》而自得之”;他是《孟子》后唯一能懂《孟子》,与孟子相应者。尝自谓:“窃不自揆,区区之学,自谓孟子之后,至是而始一明也。”(《全集》卷十与《路彦彬书》)他是专以《孟子》为主,其他经典乃是贯通而涉及者。自此而言,他与濂溪、横渠、明道、伊川、五峰、朱子皆不同。此六子者,在立体方面,大体以《中庸》、《易传》为主(在此,只略如此言,详见《心体与性体》)。由此不同,可以立见象山学为孟子学无疑。《语录》有云:“夫子以仁发明斯道,其言浑无罅缝。孟子十字打开,更无隐遁。盖时不同也。”只有象山能说出如此恰当相应之语,盖真能得孔孟之教之实者。所谓“十字打开”,即是分解以立义者(分解是广义的分解)。是则象山本人无分解,其所预设之分解尽在《孟子》。先生从容讲道.歌咏愉愉,有终焉之意。冯元质云:“先生常居方丈。每旦,精舍鸣鼓,则乘山驀至。会揖,升讲座,容色粹然,精神炯然。学者又以一小牌书姓名年甲。以序揭之,观此以坐。少亦不下数十百,斋肃无哗。首诲以收敛精神,涵养德性,虚心听讲。诸生皆俯首拱听。非徒讲经,每启发人之本心也。间举经语为证,音吐清响,听者无不感动兴起。初见者。或欲质疑.或欲致辩,或以学自负,或有立崖岸自高者,闻诲之后,多自屈服,不敢复发其言。欲言而不能自达者,则代为之说.宛如其所欲言。乃从而开发之。至有片言半辞可取,必奖进之。故人皆感激奋砺。平居,或观书,或抚琴。佳天气,则徐步观瀑,至高诵经训,歌《楚辞》及古诗文,雍容自适。虽盛暑,衣冠必整肃.望之如神.诸生登方丈请诲,和气可掬,随其人有所开发。或教以涵养.或晓以读书之方,未尝及闲话,亦未尝令看先儒语录。每讲说痛快,则顾傅季鲁曰:“岂不快哉!”季鲁齿早少,坐必末。尝挂一座于侧。间令代说。时有少之者,先生曰:“季鲁英才也。”傅季鲁云:“先生居山,多告学者云:‘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少缺,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已。’学者于此多有兴起。有立议论者,先生云:‘此自是虚说,此是时文之见。常曰:‘今天下学者有两途,惟朴实与议论耳。”’毛刚伯必强云:“先生之讲学也,先欲复本心以为主宰。既得其本心。从此涵养,使日充月明。读书考古,不过欲明此理,尽此心耳。其教人为学,端绪在此,故闻者感动。当时先生与晦翁门徒俱盛.亦各往来问学。晦庵门人乍见先生教门不同,不与解说无益之文义.无定本可说,卒然莫知所从;无何辞去,归语师友.往往又失其本旨。遂起晦翁之疑,良可慨叹。或问先生之学自何处入?先生曰:‘不过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又曰:吾之学问与诸处异者。只是在我全无杜撰;虽千言万语,只是觉得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

编辑推荐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牟宗三文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2条)

 
 

  •   从陆象山到刘蕺山。好书
  •   牟宗三,无愧熊十力的赞语——北大者,惟宗三一人可造也。今购得其书,欣悦之情无以言表。好书,书新价廉,发货快捷。当当之书,首购之选。
  •   是一套经典的牟宗三文集系列
  •   牟大师的著作的确是不用说的,太精妙了。
  •   牟中山的经典之一~~很不错哟,初学者暂时就不要看啦!
  •   还没有来的及看 应该可以
  •   书包装很好!!!
  •   要配全,还在等。
  •   可惜,国内出版删节之处太多了。
  •   书的内容是我喜欢的,个人口味不同,但对于研究宋明理学确实是不可不看的。书的纸质一般,纸比较薄,挺白,不太光滑。但印刷清晰,整体来看还可以吧。
  •   打完折总算是个可以接受的价格,犹犹豫豫地挑了两本,战战兢兢地下了单,结果呢,屎黄的书皮,厕纸一般的书料,说明代序小传不厌其烦。对不起读者和牟先生。
  •   牟的每本书都值得一读。两岸三地,保留多少学术苗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