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美] 保罗•S•芮恩施  页数:176  译者:罗家伦  
Tag标签:无  

前言

这本《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是早年做过驻华公使的芮恩施专为中国人写的一本公 民教育读本,1922 年商务印书馆发行,中英文对照本,罗家伦翻译,蒋梦麟校阅并序。据罗家伦在“译言”中说,他翻译这本书时,冯友兰和周炳琳都帮过忙。所谓“平民政治”是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区别于“君主政治”和“贵族政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民主政治或者民主宪政。蒋梦麟在序言中说:“芮先生在中国多年,多与我国人士往还,对于中国抱十分希望,我国人对于先生感情亦极厚。芮先生不但为欧美的政治学者,对于中国政治亦素有研究,;所以他这本书不是又悬空谈政治原理,实对于我国现行政治有切要的和建设的批评,把欧美的政治和中国的需要,明明白白地讲出来:如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国家的各种机关是如何组织的,如何运行的, 中国实行平民政治,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的。”这本书不但通俗易懂,而且在极短的篇幅内把西方政治制度及它的基本原理讲清楚了,让一般的人都能了解。这是芮恩施专门为中国人介绍民主制度而写的。他在中国多年,对中国社会有深刻理解。 罗家伦的翻译也非常通俗。当然今天读起来,因为时代的关系,可能稍有不习惯之处。不过想到那时白话文的地位刚刚确立,罗家伦即能运用得如此自如,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白话文的发展,也很有启发意义。除文学作品以外,当时翻译作品中白话文的运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芮恩施虽然是美国人,但他对平民政治在中国实行的看法,对我们今天还很有启发和现实性。他认为,民治原则在中国这样大的国家实行肯定有很多困难,但他不赞成说中国人不能实行民主政治。芮恩施说:“有许多人公然说是中国不适于民治,他们的意思就以为中国的人民如此的软弱而无知识,必定要时时有独裁的势力,能发号令使人动作而不需给理由的,在后面鞭策他们向前去。这个见解,与我完全不同。我承认中国所遇着的很多困难,领土是很宽广的,各省的语言、风俗和经济的利益是很复杂的,政治统一的感情,不甚发达, 国家和公共的行动,以前总不曾对于人民表现他们最好和最高的利益。”芮恩施讲了许多他看到的中国困难后指出:“我觉着无论是谁,如果真能知道中国一般的和共同的生活的,没有不感想到唯一适于中国的正当制度,就是民治与代议政府。 ”芮恩施 解释了他的理由:第一,中国人民中内层的平等观念,就是最显明的特质,而且他们的理解功夫,使他们的行动,明白公平,不趋于极端。这些性质,在民治国家中都是很重要。第 二,选择领袖,中国人也有经验。不过他们的选举不用投票,而是用社会慢慢赞同的程序,在乡村之间,用自然的程序,推举年事较长,对于讨论本地事务很有智慧,很能解决本地争端的人,经共同的同意,认为领袖。这当属投票选举内层的原理。关乎公共的讨论,中国人也很适宜,他们对于讨论公共的事是很有兴趣,而且在公共场中很能说话。芮恩施对中国实行平民政治的看法是:“所以若是自由平等国家与代议政府的理想,真能彻底地被人民抓住,在中国建设一个伟大,能干,有势力的政治的社会,这种材料就在手中,只要有领袖能将他们自身专心致志在这个目的,他们将来很能成就一种永久的事业,远过于任何私人的利益和财产之上,因为只有经过他们,这很大的人口,才能渐渐地成为真正快乐的和兴盛的,且含有一种人生的满足,这个满足,只有人人觉得自己是一个庄严高尚而有正当势力的国家中之一分子,方可得到。”蒋梦麟在该书的序言中特别提醒读者,本书对于学生和青年最为适用!这话放在今天不但依然有意义,而且是特别有意义,因为今天中国一般读者的民治水平不是高了,而是低了。就连有些研究政治学和公共行政的专家,也时有否认中国可以实行民主政治的言论。他们忘记了七八十年前,中国最有名的知识精英,在这一点上从来没有怀疑过,他们全部都是有完整欧美教育背景的学者,难道今天否定民主政治在中国可以实行的人在智商上会高过他们?我不相信。孙中山就从来没有怀疑过此点,他才设计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的“五院制”,并且在现实政治中成功实行。他为中国民主政治设计的“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理想,也是极有现实操作性的政治步骤。今天主张民主不可行的人,难道比孙中山更高明?这些中华民族的各路精英,他们的智力水平都比今天主张民主不可行的人低?这显然不合常识。在可不可实行民主宪政这一理想上,中国没有特殊国情。芮恩施是美国人,他在中国待了几年就看出了中国人在实行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点,而我们有些人却总是看到中国人在这方面的缺点,这是对历史极其不负责任的判断。希望《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能成为今天最好的公民读本,让更多的人了解民主宪政的基本原理和它的现实操作性。谢 泳2010年8月17日于厦门

内容概要

本书是保罗·S.芮恩施在出任美国驻中国公使期间(1913~1919),为向当时的中国民众系统的介绍西方政治原理和知识而专门著述的。它不是悬空谈政治原理,实对于我国现行政治,有切要和建设的批评,把欧美的政治和中国的需要,明明白白的讲出来:如国家是如何成立的,宪法的性质是什么,国家的各种机关是如何组织的,如何运行的,中国实行平民政治,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芮恩施凭借贯通中西的学识和经历,在书中多处进行了中西政治传统的比较。近百年光景已逝,今天重读此书,仍可发现书中的很多“常识”我们至今仍在追寻。

作者简介

保罗·S.芮恩施(1869~1923年)是美国学者、外交官,美国当时著名的远东事务权威之一。1898~1913年在威斯康星大学教授政治学,1913~1919年任美国驻华公使。曾著有《一个美国外交官使华记》、《远东的知识和政治潮流》、《公共国际联盟》以及多种政治和法学方面著作。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旧中国和新共和国  第一章中国的独裁者总统  第二章许多个人集合在一起的中国  第三章新中国的旧孔教  第四章政治幕后一瞥  第五章和一些政治观察家在一起  第六章商业冒险家的中国  第七章对美国行动的及时建议  第八章中国所需要的一点儿见识  第九章“行动缓慢的美国人”  第十章社会习俗与官员们  第二部分袁世凯的消逝  第十一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在山东的军事行动  第十二章著名的二十一条要求,  第十三章聚集在一起  第十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北京的景象  第十五章袁世凯皇帝  第十六章袁世凯的垮台和死亡 第十七章共和主义者掌权   第三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  第十八章北京的美国企业家  第十九章守卫着“开放的门户”  第二十章宁静日子里的日记,   第二十一章中国与德国断交  第二十二章中国的首领们来到北京  第二十三章一天的皇帝  第二十四章对德宣战:调整政策  第二十五章中国人四出借款  第四部分大战的最后一年及其余波  第二十六章兰辛—石井协定  第二十七章北京在困难中庆祝胜利  第二十八章新的世界大战正在临近吗?   第二十九章张牙舞爪的日本   第三十章土匪、阴谋家和一个分裂的国家   第三十一章北京的青年人和巴黎的老年人  第三十二章全国罢工和团结  第三十三章离开北京

章节摘录

对于国性的学说,我们大致已经说了,现在让我们把一个国在近代政治生活上的重要意义详细说一下。开宗明义地说起来,国就是一个人民的团体,有自己的政府,有自己的组织;大家住在一块地方许久,对于这块地方有爱情;因为他们所知的是这里的山谷,所行的是这里的道路,死者所葬是这里的沙土,所以唯有这块地方对于他们是真实的。只要有这种国性,土地的大小是不关重要的。瑞士之大,不过美国的一小邦;比利时之领土,也大不了多少;然而无论如何,它们还是大国。当一群的人民在一处地方住久了的时候,他们的精神也就浸透于此。这个地方每个名字,都有它的意思、它的关系。看到这块平原,就回思当年辛苦的征战;看见那处城市,就想到昔日民众的大会;见村落而忆诗人;见山陵而怀圣哲。非此地不足以产此邦之民,非此民不足以知此邦之地。彼此分离尚且不能忍受,何况想到他人来占有此土呢!国无领土固不足以成国,但是徒有领土而无这种丰富浓郁的人类关系,也就可怜极了!     如何的政府,是由于人民如何的气质和理想构成的;但是成立之后,政府的举动,又可以大大影响人民的理想和气质。一些国家有君主能够发展得好些;有些又用不着君主而喜欢自治。但是无论属于何种情形,政府是国家生命中一个必需的部分。除此之外,一国的构成,还要靠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经验,就是那多少世纪一国人民同生存、同操作的事业,自己所从事为自由而死的战争,自己所经营商业财富发展的经过。民族过去的事业,付之于每个新生的儿童,每个小孩子对于他们的国家,负于全部历史的义务。历史使人知道他自己是什么;它里面的英雄,就是自己的英雄;它的荣誉,就是自己的荣誉。使国家的精神和空气、光线一样。帮助自己知道所属的东西是如此伟大,足以自豪;使自己知道这是生命中超越一切、最为忠实的;使自己知道经过这个路程,可以达到更优美、更丰富的前途。所以成国,并且是艺术家的力量:如这些音乐家;造庙宇,造礼堂,造宫殿,造纪念碑者;画图画,作诗歌,知创造文学者;因为这些人能够使一国的人民自己懂得自己;能够给他们一种共同的精神;能够使他们人道的感情,一触即发。

编辑推荐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编辑推荐:一百年前,一个美国人写给中国人的公民教育读本!浅显易懂,指引建立公民社会的方向。许知远诚挚推荐!谢泳专文导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5条)

 
 

  •   “××不懂政治”?不懂游戏规则,还是傻傻的缺乏先见之明站错队?“政治性不强”?觉悟不高,还是进了政坛死去活来不“入戏”?“政治手腕不行”?明摆着是没有领会“不择手段”的至高境界……类似的评头论足常出自饭余茶资,估计也就在我们这样的国家能成长盛不衰的话题,也折射出传统的黑箱政治、宫廷政治、贵族政治的遗毒之深,偏偏缺乏现代文明所需之“平民政治”。美国驻华大使芮恩施的“红宝书”:《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在90年前就为水深火热中的中国人打开一扇现代政治之窗。
      从国家起源、国体、政体、宪法、选举、政党、民治,再到三权分立、总统制、中央与地方关系等梳理下来,貌似是常人都能说上几句的“政治”,但却由美国驻华公使来一一细述。目光投放到上个世纪初,国人对这些知识要点还是一无所知,只能精力过于旺盛的“鬼佬”来普及、启蒙?但这些内容即使放在今日,仅以“政治学”三个字来打发,“平民”思想早被现代学者有意无意回避、架空或阉割。对于体制内的操盘手来说,政治不是平民可以驾驭的;对于普通学者而言,政党政治也好,代议制民主也好,落实到操作层面也是精英们的活,平民“算老几?懂球个啥?”——把平民排除到政治活动之外,必然偏离现代政治文明的本质。
      人之所以为人,除了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之外,更在于会独立思考、精心设计现实生活。现代人之所以现代,除了摆脱半野蛮时代的残酷杀伐式的丛林规则,还有就是重建起网络式社会,重塑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社会与政府之间的互信,重建超出狭隘的血统关系的包容的、尊重个人的、良性互动的、互助互爱的社会结构。既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发展空间,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又设定必要的社会规范,保证个人行为不限制他人合理发展。这也是个人“自由”、“平等”发展、社群“博爱”的内涵,在政治生活自然而然要求公平规则、透明运作、权责对应。
      不可避免的障碍或困惑在于,由于社会财富与政治资源积聚程度不同,个人的先天条件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差距,像家境贫富、教育优劣等因素,必然对个人前景产生较大影响。古时的嫡长子继承制或世袭制,后代可以继承前一代的地位与尊贵,却未必能够承接祖辈的智慧,反而可能把前代人的缺陷无限放大。“富不过三代”便是最常见的典型。以芮恩施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家和理论家也指出,人类中的智慧、人格、水平、影响力的不平等,既显而易见又容易克服,但最大的平等在于“投胎”的随机性,促成现代的“贵族主义”或“权贵主义”,依然是血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政治家”家族。
      在政风封闭、社会流动阻塞的地方,“政治家”往往系“生成”而非“造成”,直接导致政治资本过度集聚在少数谱系之手。平民能否出人头地爬到紫禁城之巅?让奥巴马或布莱尔来天朝试试即知答案。然而,就像地球是圆的,地貌有高山、丘陵、盆地的梯度区分,但大部分生活在平原一样,这个世界必须是“平”的。正常的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的、彼此包容的社会,不应过多抹平个体的棱角,而更应着力抹平“高人一等”的贵族或伪贵族意识。正常的政治活动,事关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自然应该有让绝大多数人有实话实说的氛围和平台,而不只是台上人当“唛霸”台下的全哑巴:你一个人把话说完了,难道把别人晾成木乃伊?
      世界不“平”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社会财富如同滚雪球一样畸形积累,“红利”自然不属于普罗大众,更谈不上李大钊所谓“庶民的胜利”。“民治”的制度设计,本来就着眼于突破半原始的禅让制、贵族制、世袭制的弊端,让权力回归社会、民众。强调平民,抵制“生的好”者吃政治霸王餐,让“能者多劳”,推进社会实现良政与善治。现代政治中,“平等”、“民治”、“民主”等字眼,不应是反复沸腾的蒸锅水,而应全新展示给现实中的人们。平凡的你我,当然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过什么样的幸福生活,而不是一直“被安排”、“被设计”。
  •   一个身在中国的美国外交官,以平和真诚的语言为中国的政治考虑,译者罗家伦是北大的校长,翻译笔风自然很棒
  •   “平民政治的基本原理”是每一个中国人都该了解的。
  •   外国人写的对中国政治的看法,理论知识比较基本,适合作为政治学专业的课外读物,了解成书背景时期的政治生态。
  •   一百年前写的,今天读来对我们仍有启迪,仍值得我们深思。作者讲的就是平民证治的基本原理,是启蒙教育。
  •   不是精英的政治 而是平民的政治
  •   好书,深入浅出的政治原理
  •   很好,写得通俗,言之有物一本平民政治学小书,罗家伦翻译。
  •   可惜的是,多少年后,基本原理描述的东西都还是希望
  •   内容浅显易懂,文风优美流畅,非常值得一读!
  •   一本很平实的读物,没有可以去讲深刻的学理,只是论述常识,因此值得一读。
  •   非常好的一本书,会推荐给朋友。
  •   易懂,
  •   據説這本書的譯者儸傢倫是五四的倡導和發起者之一,其翻譯功力可見一般,讓我這個學翻譯的人深感佩服。雖然是譯文,但是絲毫不拘泥于英文語言模式。 不止可窺探到原著者的深厚英文文學底蘊,也可見譯者運用中文的強大能力,完全可以做為翻譯書的範本!
  •   整本书是那种较迷你的~~装裱俺很喜欢哩。内容也非常赞啦~~~~~
  •   印刷很精致,还没读
  •   快100年的书,很多政治形态也有了变化,但仍然可以作为自由公民的入门读本
  •   是一本好书,虽然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但是对于中国国民的性格及精神洞悉地比中国人还深刻,读后深受启发。
  •   非常适合~!不过还是有点点晦涩难懂
  •   都是基本的,不过还是值得一看的!
  •   32小开本,作者芮恩施和译者罗家伦,只此两点就值得入手了。引子:平易而亲切的公民学读本。小书170页,可以懂些平民政治,少些愤青吗?读一读才知道。
  •   还好,物廉价美。。。
  •   还没怎么看,不过还行,一般般啦~
  •   内容还没看,最大的特点是字号很大,阅读方便!
  •   有些东西翻译不懂,还是喜欢《意识形态的起源和影响》这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