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城记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郁达夫 等 著  页数:288  译者:郁达夫,朱自清,鲁彦 等著  
Tag标签:无  

前言

  在郁达夫的笔下,在北平租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在朱自清的笔下,逛南京就像是逛古董铺子,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在张爱玲的笔下,上海人有着一种奇异的智慧,他们“坏”得有分寸,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浑水里摸鱼,然而因为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在君实的笔下,广州的西关小姐打扮得花花绿绿,走起路来姿态妖娆,与城里女学生的白衫黑裙,东山小姐的西装束腰,形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在鸟公的笔下,武昌仪态文秀,是个官家小姐;汉口衣着入时,却又朝秦暮楚,是个浪漫蹄子;汉阳三分土气,七分勤苦,是个小家碧玉。  在沈翔云的笔下,桂林像淡雅的村姑,清秀得可爱,而桂林人对于穿不十分讲究,喜欢吃辣。  在元洁的笔下,昆明具有杭州同样明媚的山水,却没有杭州的洋化和僧道气。  ……  这是民国文人笔下的城市风情,庄重、古雅、世故、繁华、妖娆、清秀、高远、慵懒……十六座城,各有各的韵味和雅趣,隐藏着无数风花雪月和爱恨情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世事迁移变化,城市依然屹立,而里面的人却走过了一茬又一茬,曾经与这些城市擦肩而过的情缘和念想,被他们化成文字加以追思,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国事并凑的雅致。  如今,城市依然如一个巨大的收容所,容纳了华丽富贵,也容纳了无数卑微平凡,容纳了微笑与泪水、喜悦与悲哀。亦舒在其小说中写道:“在二十世纪末的大都会,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这些人与故事让城市变得真实生动而纷纭复杂,有烟火气,有世俗味。我们从东走到西,从南走到北,寻找一个属于自己的城市,能够安放自己的躯体与理想,求得一份现世安稳。  当我们走过一座又一座城,会发现城市的面貌越来越雷同,那些曾经独特鲜明的城市特质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与古朴的情怀被消弭破坏,旧有的一切被消融在现代化的洪流中,只剩光鲜亮丽的外壳,而内里浮躁不安。  也许是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太快,城市在往前跑,而人一边往前赶,一边回首瞻望,想留住过去的旧时光,却又不甘心留在原地。于是编者从前人的文章中,遴选出关于城市的随笔散文,编辑成册。借助那些曾经远去的背影以及日常生活的点滴,透过纸背,凭吊我们立足之城的前世,怀想那种传统尚存、散发独特气息的城市风情,以此观照现世生活,从中撷取一份安逸与闲适。

内容概要

  这里有古老庄重且四季分明的北平,有摩登新潮的大上海,有冬日灰意蒙蒙的武汉,有慵懒闲散的成都,有温润秀气的杭州,有一抬眼就能看见心醉蓝天的昆明,也有那温和腻人且一区一氛围的台北,以及繁荣的香港……  十六座城,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囊括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最深远的大中城市。在那个精彩纷呈又动荡不安的时代,无数文人墨客、商人、官员、旅行者这里生活或停留,留下了诸多关于城市的记忆。本书即从前人留下的锦绣珠玑中精选了四十余篇文章编辑而成,其作者不乏郁达夫、朱自清、鲁彦、徐志摩、朱湘、孙福熙等著名文人。通过民国一代人的视角和笔触,从另一个侧面还原那一座座风格明晰又充满生活气息的城市风貌。  城市安置着肉身,灵魂却希望在历史中找到居所,去和前世的自己邂逅。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921年与郭沫若等人组织成立创造社,同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主编刊物《创造季刊》。1938年到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文艺副刊》,1945年在苏门答腊岛被日军杀害。代表作品有《忏余集》《迟桂花》等。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1925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28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背影》,1932年从英国留学回国后一直担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代表作品有散文《你我》《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享》等。  鲁彦(1901-1944)原名王衡,又名王返我,浙江镇海人,现代小说家、翻译家,乡土写实派作家。1923年发表处女作《秋夜》,1926年出版第一部小说集《柚子》。曾任武汉《民国日报》、厦门《民钟日报》副刊编辑,抗日战争期间在桂林主编《文艺杂志》,出版长篇小说《野火》。

书籍目录

北平郁达夫 故都的秋石挥 孔子以前没有孔子朱湘 胡同南京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朱自清 南京鲁彦 我们的太平洋上海张爱玲 到底是上海人卓呆 无趣味的上海房子火雪明 上海的雨杭州郁达夫 杭州徐志摩 丑西湖[日]青木正儿 杭州花信苏州郁达夫 苏州烟雨记姚民哀 姑苏来鸿郑振铎 黄昏的观前街台北云凌 台北风情画李之谟 北投草山记梁实秋 台北家居厦门蒲纳 暑天在厦门卓治 厦门与厦大鲁彦 厦门香港鲁迅 再谈香港靳以 忆香港程志政 香港半山区消暑记广州孙福熙 广州的三个特点君实 广州的西关小姐芙洲 广州的荔湾风月武汉裘红蕤 汉口之忆鸟公 晴川历历汉阳树桂林迺蒙 在桂林沈翔云 桂林山水缪崇群 希望者--寄漓水边的友人们昆明元洁 春之都的昆明沈从文 云南看云潘世徵 忆昆明成都徵言 成都仿佛是北京牧人 念成都纪旬 漫话锦官城重庆朱自清 重庆行记司马訏 重庆客济南开明 济南道中之二石盘 济南素描纹黛 大明湖来鸿西安鲁彦 西安印象尘影 闲话长安作者简介

章节摘录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郁达夫《故都的秋》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得一点不多,一点不少。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朱自清《南京》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浑水里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关于“坏”,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了坏人。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因此我写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上海人不那么幼稚。  ——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  一年四季,杭州人所忙的,除了生死两件大事之外,差不多全是为了空的仪式,就是婚丧生死,一大半也重在仪式。丧事人家可以出钱去雇人来哭。喜事人家也有专门说好话的人雇在那里借讨彩头。祭天地,祀祖宗,拜鬼神等等,无非是为了一个架子。甚至于四时的游逛,都列在仪式之内,到了时候,若不去一定的地方走一遭,仿佛是犯了什么大罪,生怕被人家看不起似的。所以明朝的高濂,做了一部《四时幽赏录》,把杭州人在四季中所应做的闲事,详细列叙了出来。现在我只教把这四时幽赏的简目,略抄一下,大家就可以晓得吴自牧所说的“临安风俗,四时奢侈,赏观殆无虚日”的话的不错了。  一、春时幽赏: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虎跑泉试新茶,西溪楼啖煨笋,保俶塔看晓山,苏堤看桃花,等等。  二、夏时幽赏:苏堤看新绿,三生石谈月,飞来洞避暑,湖心亭采莼,等等。  三、秋时幽赏:满家弄赏桂花,胜果寺望月,水乐洞雨后听泉,六和塔夜玩风潮,等等。  四、冬时幽赏: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雪后镇海楼观晚炊,除夕登吴山看松盆,等等。  ——郁达夫《杭州》  五十多年前,丁西林先生对我说,他理想中的家庭具备五个条件:一是胡涂的老爷,二是能干的太太,三是干净的孩子,四是和气的佣人,五是二十四小时的热水供应。这是他个人的理想,但也并非是笑话。他所谓胡涂,当然是“小事胡涂,大事不胡涂”;所谓能干是指里里外外上上下下一手承担;所谓干净是说穿戴整洁不淌鼻涕;所谓和气是吃饱喝足之后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一股温暖。至于热水供应,则是属于现代设备的问题。如果丁先生现住台北,他会修正他的理想。旧时北平中上之家讲究“天棚、鱼缸、石榴树、先生、肥狗、胖丫头”,那理想更简单了。台北家居,无所谓天棚,中上人家都有冷气,热带鱼和金鱼缸各有情趣,石榴树不见得不如兰花,家里请先生则近似恶补,养猫养狗更是稀松平常,病了还有猫狗专科医院可以就诊(在外国见到的猫狗美容院此地尚付阙如),胖丫头则丫头制度已不存在,遑论胖与不胖?  说不定胖了还要设法减肥。  ——梁实秋《台北家居》  在广州东南西北四个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现象,东关是大半贫民窟,东山是阔人和暴发户的住所,南关多是中上人家,河南比较有点乡气,小北大北,都是穷的比富的多。有人说,西关一向是富商巨贾的安乐窝,到现在,也是高楼大厦,够你羡慕的。然而我所说,还是下西关吧,上西关又是贫民的住宅区。  以东山和西关比较,的确东山不如西关的热闹,在时局紧张的时候,东山整夜汽车来往如梭,要人宅第,万炬齐明,确是不常有的现象,但是西关的十八甫、扬巷、上下九、第十甫、第十一甫,却是晚晚热闹。尤其是十八甫茶楼酒肆,开得特别多,也可知西关人怎样好食。西关妇女穿的衣服,行的步伐,总是和城里以及东山的妇女不同,西关妇女打扮花花绿绿露出雪白的六寸圆肤,脚趾还擦着鲜红的胭脂呢,行起路来,又是多么够姿势。城里的女学生白衫黑裙,东山小姐的西装束腰,刚刚形成两个不同的世界。  ——君实《广州的西关小姐》  要说湖北人都狡猾,武汉以外的湖北同乡却是冤枉之至,因为湖北人自己所承认的乃是“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而这些黄陂、孝感、汉川的人才,因武汉三镇是文物汇聚之区,所以多半都是汇集在武汉一带,融成一片,因而成了尖刁刻薄狡猾之尤。  武汉三镇即武昌、汉口和汉阳,三区以汉阳一区比较落后,因为武昌是湖北省会,汉口是昔日小上海型的洋场,商业兴盛,汉阳则仅仅是一个带着十分土气的小地方。所以汉阳这地方连湖北人自己也瞧不起得很,来不来就要说“你莫不是汉阳的贱三爹”?这里“贱”字只作自暴自弃解。  笔者先代本籍浙江衢县,宦游至鄂,落籍武昌,先父行医至汉阳,见民情尚敦厚,遂治产住留。要把武汉三镇比作女人,武昌仪态文秀,是个官家小姐;汉口衣着入时,却又朝秦暮楚,是个浪漫蹄子;汉阳三分土气,七分勤苦,是个小家碧玉。  ——鸟公《晴川历历汉阳树》  桂林人欢喜吃辣,辣椒为佐膳的必需品,不可一日无此君,否则虽山珍海错,亦难下咽。因此不论酒馆饭店或家庭中,常年做有一种“蒜蓉豆豉辣椒”,以备不时之需。他们还爱吃狗肉马肉,秋冬两季,狗肉馆和马肉馆就应时而开,吃狗肉和马肉不但能御寒,还能滋补身体。可是吃了狗肉之后,切忌吃绿豆,以防狗肉变质,害及肠胃。吃了马肉之后,照例要吃些炒花生,能解热毒,这都是他们的民间常识。当地唯一的点心就是“米粉”,米粉是米浆蒸熟,榨成筷子粗一般的条状,于是放些卤味、卤汁、熟油、炸豆子和辣椒,就可以吃了。米粉有普通米粉和马肉米粉两种,普通米粉的配菜是猪肉牛肉或猪牛的肝脏之类,一年四季,从早到晚都有卖。有米粉馆,还有流动的米粉担子,花两毛钱就可以买一碗来果腹了。马肉米粉在秋天以后才有卖,纯粹用马肉或马肝马肚来做配料,吃法很特别,盛马肉米粉的碗只有茶杯一样大,一碗米粉两口就光了。当你吃完一碗之后,接着就马上送来一碗,不停地吃,也就不停地送着,直到吃饱了关照不要才停止。最有趣的是一面吃桌上的空碗一面增加高度,食后依碗数结账,普通五分一碗,一个人吃二三十碗不足为奇。相反地,若是怕难为情只吃三五碗,也许有人笑你是洋盘呢。  ——沈翔云《桂林山水》  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战争给了许多人一种有关生活的教育,走了许多路,过了许多桥,睡了许多床,此外还必然吃了许多想象不到的苦头。然而真正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说不定倒是明白许多地方各有各的天气,天气不同还多少影响到一点人事。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海边的云幻异,渤海和南海云又各不相同,正如两处海边的人性情不同。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橘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沈从文《云南看云》  ……

编辑推荐

  当今天的城市让人失望之余,怀旧的情绪越来越浓。我们所住的城市,昨天是怎样,有着什么样的人事和过往,成为现代人情感上关心的一个点。  此书是关于最有特点的那些城市的散文辑录,能加深人们对自己或关心的人所处城市的了解,引起情感和文化层面的共鸣。此书文章作者大多是民国时期著名文人学者,如郁达夫、朱自清、鲁彦、徐志摩等,他们笔下的城市闲散气息浓厚,呈现出国事与俗世并凑的民国情致。文字优美,阅读性强。  大量反映民国时期城市生活场景的老照片,辅以现代城市图片,今昔对比,相互辉映,呈现出轻松明快、充满生活气息的风格。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16城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有所得,好书
  •   老中国的老城市
  •   现代作家16城记
  •   老文章的结集,对过去的回忆!
  •   大师的城记
  •   好看,包装精美!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