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书画》第三期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诗书画》杂志社  作者:寒碧 主编  页数:25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文化里的一个绝特传统:诗书画“同品”或“一律”。其相似与相关性为士人的灵情才智所创发,其思想依据是儒道释的人生哲学,其表达推力则是真切的生活感受和深刻的价值追寻。他们“内修心而外益世”、“抒胸臆以振斯文”,所谓“体道艺之合、究圣哲之蕴”,以兹陶铸着自身性情,同时坚确了文化信念。  今天重检诗书画的传统,或重理前哲往行的坠绪,其重要性也许就不仅是标榜其“三位一体”的结构表征,也并不专在宣导“三绝擅美”、“数器兼材”的艺林佳话,更为迫切的,则是照察背后的思想支撑、重建自尊的文化认同、开拓更广的精神疆域。  “诗书画三绝”实贯通着“天地人三才”,它是文学艺术,更是文化思想,是“共成化育”的道养心养,而非顾影自怜的“表现”“再现”,与时下的通尚定论绝类离伦。所谓“人文化成”,尤当从此悟入。  我们的想法是:文化价值和个人经验当能顺逆互用,现代意识和古典情怀亦非水火不容,这需要理解之同情,而非观念之教条。其中的困境、矛盾、张力都标示着新途轨、敞开了大视域,引人入胜、发人深省。而《诗书画》就行进其中,印证艺术与文化的生成,倡导思想和学术的互动,致力理论与创作的融通,寻找不同方式,探究一切可能……

书籍目录

题语著述抒情传统的论述典范傅雷藏黄宾虹作品自缘身在最高层——傅雷与黄宾虹学术交谊断想傅雷精神再思考读傅雷藏黄宾虹作品重温张东荪咏西哲诗本事注(中)真境《剩山图》考疑——兼论《富春山居图》火前全貌《富春山居图》的重要性何在?——论“手卷思考模式”之形成与发展“海峡两岸黄公望艺术论坛”发言摘要笔道黄庭坚草书论诗魂专题关注视域开卷

章节摘录

  1.音乐既是最早的,也是最典型的抒情艺术形式,为何后来不再发展,反而只在文学、书法、绘画各方面表现之?若说汉魏之内向转化可以解释原先不适于抒情之文学变而朝抒情发展,那么原先就表现为抒情之音乐,理应更是大有可为,何以竞尔沈寂,让出抒情传统的舞台?  2.说明为何最早是音乐而不是文学作为抒情艺术之典型时,高先生讲的是语文本身的问题。说文学终于走上抒情之路时,高先生讲的理由却是人的问题,说是因人的心境转变了。你不觉得这是前言不搭后语吗?人的心态由外转内,语言文字用于抒情之限制就消失了?3.由社会史看,魏晋到底是个名教危机,士人以自我为中心之社会,抑或是个名教森严的礼法社会?文家缺乏历史知识,往往想象魏晋属于前者,实况恐怕刚好相反。魏晋南北朝是士族门第社会,门第中人既要累世官宦,又须经学礼法传家。这才是当时的社会结构。士人偶尔之任诞、逸豫时之玄谈、甚或退隐之自乐,都不是主要的。  4.回到文学史来看。  (1)文学由非抒情走向抒情,假若起因于汉魏间的社会变动,则《古诗十九首》分明早于这个时代甚多,为什么它竞忽然提前开拓了一种新的形式?  (2)如果《古诗十九首》已表现为抒情美典,汉魏社会变动说还有必要再提吗?  (3)高先生又说汉魏之际形成内向之路以后,直到盛唐,“抒情主义的气势,似乎垄断了整个文学界。不论历史家和思想家如何写他们的作品,就文学价值而言,读者往往以其抒情性为标准”。也就是说:从魏晋至盛唐,抒情美典已成文坛主流。文学史实况真如此乎?  翻开《文选》,劈头看到的,就是被高先生归类为非抒情美典的赋。而六朝的赋,由左思之赋三都、吴都、魏都,潘岳赋藉田、射雉、西征,孙兴赋游天台山,鲍照赋芜城,何晏赋景福殿,郭璞赋江,谢惠连赋雪,谢庄赋月,张华赋鹪鹩,颜延年赋赭白马,都是延续汉人写京城畋猎物色之风的。言志的闲居、叹逝、怀旧等,数量既少,又皆放在外向美典之后。  诗呢?献诗、公燕、祖饯、咏史、游仙、招隐、游览等亦皆置于咏怀之前。咏怀比例极少,不及半卷;被高氏视为外向美典的赠答则多达三卷半。然后是行旅、军戎、郊庙、乐府、挽歌、杂歌等。高先生郑重言之,以为抒情诗开山的《古诗十九首》,只放在最末尾的“杂诗”中。  文章部分更不用说了。诏、令、教、表、上书、启、弹事、笺、奏记、书、移、对问、设问、颂、史论、赞、论、箴、铭、碑、墓、行状,哪一样是抒情美典?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诗书画》第三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