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玩具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作者:倪宝诚,倪珉子 编著  页数:161  
Tag标签:无  

前言

  民俗艺术,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依附于各种民俗活动之中。它能影响一个民族的精神世界和审美观念,并构成一定的民族特征和气质。民俗艺术包括绘画、剪纸、刺绣、染织、服饰、建筑、陶瓷、器皿、玩具、雕塑、演艺造型、民俗礼仪和祭祀活动的装饰等,贯穿于各种岁时节日、生俗、婚俗、寿俗、丧俗等礼仪活动中。  民俗文化中的造型艺术,是有形的、可视的艺术形式,既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已有上万年的历史。早在原始氏族社会的晚期,我们的祖先便能烧制日用陶器、绘制彩陶和岩画、雕琢玉器、运用兽骨和蚌壳进行审美装饰或原始巫术活动。当时的人类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思想蒙昧时期,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划分,所以这个时期的原始艺术是原始部族内共享的文化创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形态也不断出现新的变革,民俗活动逐渐增多丰富起来,民俗艺术也相应丰富发展起来。  当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社会分化出居于上层的统治者和处于下层的被统治者时,民俗艺术便出现了两条发展的轨迹;一条是为宫廷、贵族、官僚服务的宫廷艺术和文人艺术;一条是为奴隶、平民、普通劳动者服务的民间民俗艺术。两类艺术都属于民族文化,均来自民间,均从民间汲取营养。  由于服务对象、审美要求的不同,两类艺术的风格、形式和规模便出现了很大区别。两类艺术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其中最具生命力的是民间的民俗艺术,它被鲁迅先生称之为“劳动者的艺术”。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的民俗艺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百花纷呈,美不胜收。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不同民族中又产生了许多分支,每个分支的艺术风格和形式各具风采。

内容概要

本书以大量图片和文字呈现风格迥异、摇曵多姿的民间布艺玩具。     色彩斑斓、造型独特的原生态的民间布艺,不仅展现了工艺绝伦的民间工艺,更有颇为耐人寻味的文化寓意深藏其中。

作者简介

倪宝诚,1935年生,原籍山东临朐,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研究员。中国民间美术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协彩塑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河南民间美术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民间美术全集·河南卷》副主编、  《中国民间剪纸全集·豫西卷》主编、《大河风——河南民间美术文集》主编,主要著作有《民俗玩具》、《朱仙镇门神》、《河南民间工艺开发》、《泥猴张》等。

书籍目录

前言 虎文化探源布老虎·虎头鞋·虎头帽延传生命意识的双头虎枕启迪幼儿智慧的布玩具美在民间的“端午”香包后记

章节摘录

  崇虎文化与各地民俗  1.东北民间有为老虎过“生日”的习俗,虎不称虎,叫“山神”、“老爷子”或“老头子”。因为老虎是“兽中之王”,老百姓不能直呼其名,否则就犯了大忌讳,而冒犯了神灵是要遭报应的。在东北民间,关于老虎的生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正月十六,还有一说是三月十六。吉林省山区民俗,是正月十六为老虎过生日,称“山神节”。届时杀猪、宰羊、备酒、敬香。山民们洗手更衣,披红挂绿,敲锣打鼓,列队上山。山民们在山神庙前献上酒肉后敬香叩拜,并祈祷“来年村民进山,山神爷老人家多多保佑”。时至晌午,山民们纷纷下山,男人们聚集在一起猜拳行令,开怀畅饮,共同祝愿来年家家平安、户户吉庆有余。  2.阴历五月,时令近盛夏,俗称“毒月”,这个季节蚊虫滋生,是疾病开始蔓延的季节,陕西各地民间遵循古俗家家用菖蒲根浸泡过的酒喷洒到墙壁和炕头上,以驱毒虫,还要燃烧艾叶,用烟熏走室内的蚊蝇,并将菖蒲、艾草悬挂在屋门上,以阻止“五毒”进入室内。因为艾草能驱毒,而虎能镇邪气,所以陕西关中一带和山西南部地区的农民,每到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艾虎”,挂在门上,剪黄虎贴在街门上,绣制虎形香布袋系在小儿身上,女娃手臂上则缠“五色丝线”。晋南新绛县农村还盛行绣制“艾虎镇五毒”肚兜或娃娃“背心”,妇女们还要做面艾虎,有的还在彩虎身两侧插绿色艾叶,象征虎生双翼。  3.江苏南部属江南水乡,民间端午节除盛行划龙舟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外,家家要给孩子戴“虎头帽”,穿“五毒衣”、“五毒靴”,背“老虎袋”(类似中原地区的“香布袋”)。另外,母亲们还要用食指蘸雄黄酒在娃儿们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象征“虎头”,说是“镇鬼驱邪”最灵验。  4.河北、山东等地,在端午节有剪贴“虎”和“吉祥葫芦”的习俗。按山东蓬莱民俗,农村左扇门上剪贴“艾虎”,右扇门上剪贴“葫芦”(象征福、禄),所不同的是葫芦上方剪虎头,下部剪“五毒虫”,当地人称为“收毒葫芦”。有的人家还要在葫芦的背后剪出一把直插在“五毒虫”身上的宝剑,称“菖蒲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布玩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