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Tag标签:无  

前言

伟大的国家造就伟大的人民,伟大的人民其兴旺发达不是因为财富与力量。而是因为有一个社会在促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    ——林顿·约翰逊    在波涛汹涌的太平洋蔚蓝色的海水中,屹立着一片土地广袤的新大陆,这就是美洲大陆。200多年前,一群虔敬的清教徒在这个大陆的北部建立了一个全新的国家——美利坚合众国。200多年后,这个国家已经成为这个星球上最发达的国家。    美国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始于1776年,建国后的100年间有了迅速发展,19世纪80年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很大利益,经济急剧增长,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美国有高度发达的现代市场经济,其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和对外贸易额均居世界首位,有较为完善的国民经济宏观体制。    美国在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94万亿美元,这几乎是世界国内生产总值前10名中日本、德国、英国与法国的总和,且略高于欧洲联盟所有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    美国还是世界第一军事大国,并在世界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数百处军事基地,美国年度国防预算开支在4000亿美元以上,占世界总军费开支的50%以上。    美国还拥有世界上超一流的高等院校,世界排名前500名的大学中,美国占168所,其中前20名中,美国占17所。    这样一个新兴的国家,骨子里却有着崇尚武力的因子,美国在独立后到现在,共发动过70多次对外战争和侵略,共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和武装冲突近200次。除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外,美国基本上都是胜利者,而每次胜利都给他们带来了大小不同的回报,由此而形成了美国人的一种战争经济观:战争是国家最好的一种战略性投资。    有人说美国的崛起靠的是战争,在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个没有受到战争波及的国家,大发战争财。战争作为一种高烈度活动,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在建设国家之余,很多决策者都会把战争作为争取先机的手段来运用。相对的,多数国家则把拥有足够的武力当做避免被别人侵略的应急措施。于是不管如何应用武力,只要国家武力的存在仍然必要,就总得采取些方法让别的国家知道自己有发起战争的能力。这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进行一两场小规模的实际战争。    美国人自己认为,他们使用武力在本质上是一个“良性”的霸权,没有像历史上那些邪恶霸权那样滥用自己的武力,达到威慑和掠夺的效果,而且能够为国际社会提供彼此受益的和谐公共秩序。所以美国人在全球范围内到处充当世界警察和保护者的角色,从中也获取利益回报,比如,轰炸南联盟、出兵阿富汗和伊拉克等。今后美国将继续以“人权高于主权”、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相关技术的扩散、打击恐怖主义等为由,强化对外军事干预。    在生活习俗和与人交际方面,美国人热情直爽,不拘小节,性格外向,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无论什么活动都是按照预定的时间开始,迟到是非常不礼貌的,即使是简单地打个电话,对方都会很高兴地同意在最短的时间内见面。    这样一个有着超强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拥有成熟而繁荣的市场经济及堪称“楷模”的民主政治、自由富足的国民生活的国度,对于大洋彼岸的我们来说,显得既好奇又陌生。要了解一个国家,就不能只停留在肤浅的物质层面,或者是只停留在自己主观的见解上面,这样的想法是不合实际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文明使这个国家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是什么基石垫起了这个国家的宏伟上层建筑呢?这些都要我们抛去表面的现象,到它的文明深处去一探究竟。    本书用短短20多万字的篇幅,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美国历史画卷,让广大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美利坚文化独特的魅力。希望通过读这本书,读者能够对美国历史有一个客观的、明晰的认识,并从中学到美国人的处世风度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内容概要

内容简介:
历史学家们关于大国兴衰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好几个世纪。然而在本书之前,还没有任何人研究罕见的超级大国现象。
在席卷全球的帝国统治历史浪潮中,畅销书作家艾米•蔡(Amy Chua)解释了历史上的超级大国如何崛起,又为何败落。蔡研究了历史上的8个超级强国,并且揭示了这些国家成功的秘诀以及灭亡的根本原因。
蔡关于这段历史的前所未有的论证揭露了一个令人入迷的格局:尽管这几个世界统治力量各不相同,但是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它们在所处的那段时期都是最为多元化以及宽容的。但是蔡同样也揭露了一个巨大的讽刺性现象:每个多元文化的宽容政策从本质上来说,事实上都已经埋下了衰落的隐患。
美国作为今日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否已经到了“临界点”?它会被其他国家地区所取代吗?……

作者简介

汪华生,笔名采文,毕业于郑州大学历史系。现从事自由撰稿、图书策划职业。他多年致力于外国历史的研究,对重大的政治事件和历史人物均有独到解读。所著的所有著作,都建立在扎实、可靠的史料基础之上,并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出版作品有《普京归来》等书。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美洲的发现与殖民地的形成第一节 印第安人/002第二节 不速之客/006 第三节 美利坚民族的诞生/011第二章 独立战争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第一节 独立战争/014第二节 独立宣言/019第三节 三权分立/024第四节 联邦宪法/027第五节 国父华盛顿/032第六节 民主先行者杰弗逊/039专 题:美国的政党/044第三章 美国的西部大开发和南北战争第一节 西进运动/052第二节 血泪之路/056第三节 墨西哥战争/060第四节 南北战争/064第五节 彪炳史册的伟人林肯/069专 题:美国的总统大选/073第四章 美帝国的崛起和军事扩张第一节 孤立主义/076第二节 海上霸权/087第三节 从中立到参战/089专 题:发明大王爱迪生/096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美国第一节 罗斯福新政/100第二节 中立法与租借法/106第三节 珍珠港事件/110第四节 太平洋战争/113第六章 冷战期间的美国第一节 杜鲁门主义/118第二节 马歇尔计划/121第三节 柏林危机/124第四节 朝鲜战争/127第五节 古巴导弹危机/130第七章 新时代美国的全球霸权第一节 海湾战争/134第二节 “9•11”事件/137第三节 伊拉克战争/139第四节 美国的对外政策/142专 题:美国缘何成唯一超级大国/145第八章 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经济体制第一节 科教兴国战略/150第二节 先进的科学技术/161第三节 灵活的科研体系/166第四节 自由化市场经济/170专 题:比尔•盖茨的企业家精神/176第九章 美国的教育体系第一节 高等教育/180第二节 私立学院/184第三节 教育国策/191专 题:透视哈佛和耶鲁式的精英教育/196第十章 美国文学与艺术第一节 开朗豪放的文学风格/206第二节 异彩纷呈的现代艺术/213第三节 魅力隽永的流行音乐/219第四节 震撼心灵的现代舞蹈/226第五节 独领风骚的百老汇戏剧/229第六节 风靡世界的好莱坞电影/232

章节摘录

第二章  独立战争和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美国的建国历史很短,前后也不超过300年。在这300年间,美国也经历了历史上许多的艰难曲折,美国民众现在所享有的政治自由和经济富庶都是他们自己争取得来的。只不过美国人很善于争取自己的权利,也善于在争取自己权利的过程中作出妥协,建立在基督信仰之上的政治原则和妥协精神保证了美国政治的稳定和持续,也使这个新生的民主国家平稳地度过了一系列危机。    第一节 独立战争    16~18世纪,西欧各国相继侵入北美洲。当时的西欧各国正在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法国人建立了新法兰西,包括圣劳伦斯流域下游大潮区,密西西比河流域等处;西班牙人建立了新西班牙,包括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广大地区。1607年,英国的第一个殖民据点建立——就是詹姆士城,此后的殖民地如同雨后春笋般兴起,大西洋沿岸陆续出现了13个殖民地。到达殖民地的大多数是贫苦劳动人民,但是也有贵族,地主和资产阶级。最多的是英国人,其次是爱尔兰人、德意志人和荷兰人。移民中有逃避战祸和宗教迫害的人;有自愿和非自愿的“契约奴”以及乞丐、罪犯;还有从非洲被贩运来的黑人等。    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终于打响了,这就是莱克星顿的枪声。这是北美殖民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历时8年之久,从1775年持续到1783年,最终以英国在北美殖民统治的破产和北美殖民地的独立而告终。    欧洲移民来到北美洲,带来的不光是掠夺和征服,还有先进的生产方式。在此后的几年内,殖民地的农业、工商业尤其是航海业、造船业、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美13个殖民地的居民也日益融合。    先进的生产方式带动了北美的经济文化,在独立战争爆发以前,在这片新的地域上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同于英国的新的民族,就是美利坚民族。他们不甘奴役和压迫,提出了这样的条件:挣脱对宗主国的依附关系,独立地发展国民经济。    然而,北美殖民地独立发展的强烈愿望遭到了英国当局高压政策的阻挠。英国殖民当局为了使北美殖民地永远充当其廉价的原料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极力遏制殖民地经济的自由发展。英国殖民当局接连颁布一系列法令,禁止殖民地人民向阿巴拉契山以西迁移,禁止殖民地发行纸币,宣布解散殖民地议会,并对殖民地课以重税,加紧对殖民地的军事控制等等。    英政府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殖民地各阶层人民的强烈反抗。群众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1773年3月5日,发生了驻北美英军枪杀波士顿居民的“波士顿惨案”,群情为之激愤。    1773年12月发生的“波士顿倾茶事件”成为反英斗争的高潮。英属东印度公司原垄断了印度与大英帝国以及其他地区的贸易,但因经营不善,再加上荷属东印度公司的竞争,面临破产,当时东印度公司积压了近1800万磅茶叶急于脱手。1773年,为挽救英属东印度公司,英国议会通过了《茶叶法》。    《茶叶法》规定英国政府退还东印度公司运往新英格兰地区茶叶的关税,允许公司不通过英国或北美的批发商而直接将茶叶出口销售到北美殖民地,这就使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价可以大大降低,甚至低于从荷兰运来的走私茶叶的价格。公司还指定那些未参与抵制英货的商人作为销售茶叶的代理商,这样,公司垄断了殖民地的茶叶市场,对当地的茶叶生产与销售构成强烈的竞争。为了阻止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上岸进入市场,波士顿民众在塞缪尔·亚当斯的领导下组成了“茶社”,并于12月16日化装成印第安人登上运载茶叶的船只,将价值9000英镑的342箱茶叶抛入大海。    英国政府认为“波士顿倾茶事件”是对殖民当局正常统治的恶意挑衅,为压制殖民地民众的反抗,1774年3月英国议会通过了惩罚性的法令,即《波士顿港口法》、《马萨诸塞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这四项法令通称为“强制法令”,规定英军可强行进驻殖民地民宅搜查,取消马萨诸塞的自治地位,封闭北美最大的港口波士顿港。    这些“不可容忍的法令”,使宗主国与殖民地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北美殖民地人民忍无可忍,决心拿起武器与殖民当局抗争。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各个殖民地纷纷储集军火,制造武器,组建名为“一分钟人”的民兵队伍。1774年9月5日,12个殖民地选派的55名代表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商议共同抗英事宜。会议召开后,革命形势日益成熟,北美殖民地同宗主国之间除了用战争解决问题外,已别无选择了。    1775年4月18日,马萨诸塞总督托马斯·盖奇根据密报,派遣800名驻波士顿英军前往康科德,搜缴当地民兵的秘密军火库,并企图逮捕当地“通讯委员会”的领导成员。这一消息为“通讯委员会”情报人员所截获,星夜飞报给了当地爱国者。“一分钟人”接报后,立即集结。翌日清晨,当英军行进至莱克星顿和康科德一带时,遭到了早已严阵以待的民兵的袭击。民兵们从岩石、树林、灌木丛后面对准英军发出了雨点般的射击。英军伤亡273人,北美民兵伤亡93人,康科德、莱克星顿的战斗打响了“震惊全世界”的第一枪,揭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8月23日英王发布告谕,宣布殖民地的反抗运动为非法,声言“宁可丢掉王冠,决不放弃战争”。12月22日,英国议会通过派遣5万军队赴北美殖民地镇压革命者的决议。面对这一形势,1775年6月15日,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正规的大陆军。原英军上校、弗吉尼亚种植场场主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英军企图凭借其陆海军优势首先切断新英格兰与其他殖民地的联系,然后各个击破之。大陆军在华盛顿的率领下采取避敌锋芒,持久耗敌的方针,与英军展开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1775年4月打响独立战争第一枪到1783年战事结束,为期8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大体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775年4月~1777年10月,为战略防御阶段。这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地区,战略主动权掌握在英军手中。1775年6月17日,波士顿民兵在邦克山战斗中与装备精良的英国正规军展开了第一次正面交锋,显示了北美民兵惊人的战斗力,大大鼓舞了殖民地人民为独立而战的斗志。在斗争的高潮中,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正式宣布脱离英国而独立。1776年12月,在经过激烈争夺后,为了保存军力,化被动为主动,华盛顿放弃了纽约。纽约失陷标志着独立战争进入了困难时期。12月25日圣诞节之夜,华盛顿率部渡过特拉华河,奇袭特伦顿黑森雇佣军兵营成功,接着又在普林斯顿重创英军,使陷入低潮的美国独立战争重新获得了活力。    1777年7月,英军计划兵分三路,分进合击,会师奥尔巴尼,以尽快实现其切断新英格兰的战略企图。当北路7200余名英军在伯戈因的率领下,从蒙特利尔孤军南下时,立即陷入了新英格兰民兵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受到民兵阻击和围追堵截。在弗里曼农庄和贝米斯高地接连受挫后,伯戈因被迫退守萨拉托加。大陆军和民兵以3倍于英军的优势兵力将英军团团围住,伯戈因弹尽粮绝,孤立无援,于10月17日被迫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萨拉托加大捷大大改善了美国的战略态势和国际地位,是美国革命战争的重要转折点。    第二阶段:从1777年10月~1781年3月,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逐步转向南部地区。在这一阶段国际环境日益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萨拉托加大捷后,法国、西班牙、荷兰等改变了动摇不定的观望态度。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也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北美独立战争扩大为遍及欧、亚、美三大洲的国际性反英战争,英国陷入空前孤立的境地。    在南部战场上,美国大陆军和民兵以游击战和游击性的运动战与敌周旋,日趋占据主动。在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1781年4月,英军在康沃利斯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格林乘势挥师南下,在民兵游击队的配合下,拔除英军据点,收复了除萨凡纳和吉尔斯顿之外的南部国土。    第三阶段:从1781年4月~1783年9月,为战略反攻阶段。1781年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了。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署了《巴黎和约》草案,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P13-18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中的一切令人信服,并且向我们发出及时的警告。——华盛顿邮报作者勇敢地接受了“大历史”的挑战,并且像汤因比一样扫描历史的横截面,《大国兴亡录》能够成为经典。——保罗•肯尼迪(英国历史学家)从阿契美尼德波斯王朝到现在的美国,中间经历了罗马帝国、中国唐朝、西班牙、荷兰和大英帝国,艾米•蔡讲述了世界历史上超级大国——在它们的时代无可匹敌的大国的故事。相信多数读者都会对本书视野的高度,以及学术征引的广度留下深刻的印象。——尼尔•弗格森(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艾米•蔡很巧妙地将波斯、蒙古、荷兰,以及其他超级大国的历史浓缩成一个无可辩驳的论点:大国因宽容而兴盛,因狭隘而衰败。机敏而精准的论证是本书一半的乐趣所在。——罗伯特 D•卡普兰(美国著名作家)这本书发人深省,作者用公正的眼光向读者讲述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纽约书评

编辑推荐

◎世界警察、山姆大叔,绅士风度与流氓风格的奇妙碰撞        ◎讲述世界头号强国的发展历程    ◎史料新颖、容量大,一本书让你彻底读懂美国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你知道或不知道的美国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