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利尔讲给孩子的世界史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维吉尔·莫里斯·希利尔  页数:342  字数:316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引言跟我生活的那个年代的所有孩子一样,我是读着美国历史长大的,不知道除了美国历史之外还有其他的什么历史。日子就这样一年一年地过去,我也一年一年地长大,直到八岁或更大一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所知道的这个世界,是开始于1492年的。倘若偶尔遇到在此之前发生的事件或是人物,我会在心里暗暗地将它归为神话传说一类的东西。耶稣基督和他的时代,我只在主日学校里听过,它们对我而言纯粹是虚构的,没有丝毫真实性。它们并没有在我所读过的任何历史书中提到过,因此我认为,它们并不属于真实时空中的这个世界,而是属于精神世界中的东西。让一个美国孩子只知道美国历史,这就跟对一个得克萨斯州的孩子只传授得克萨斯州的历史一样狭隘。爱国主义通常被用来作为这种历史教育的借口,但这种做法只会助长一种狭窄的心胸与一种荒谬的骄傲自大,而它们则源自对其他民族与其他时代的完全无知,这是一种实际上站不住脚的心胸狭窄的自尊自大。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下这点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起来了,即,为了使得美国孩子看待事物的态度理智且没有偏见,他们需要具备一些关于其他国家与民族的知识。早在九岁的时候,孩子们就渴望着去探索在过去的岁月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在这个时候他们也很容易去接受世界史的概念。因此,尽管学术界以及父母们对此有着种种怀疑和敌视,卡尔维特学校在学生九岁起就开始让他们学习世界史课程了。而且,我也看到了教学界逐渐采用这种历史教学计划的趋势,随着这一趋势而来的,是对儿童通俗历史课本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过,我发现,现存的所有历史课本都需要大量删节,同时需要不断地增补和注解,以使得孩子们能够理解它们。对美国儿童智力研究的最新成果告诉我们,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通常能够理解什么和不能够理解什么——诸如日期、修辞、词汇、概括及抽象等这些他们能够理解的或不能够理解的东西——在将来,所有的课本自始至终都要根据这种智力规范来编写。否则,这些课本很可能就会“悬在孩子们的头顶之上”,它们试图将那些从本质上超出孩子们理解力的东西教给他们。尽管我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同孩子们打交道,一直在同孩子们的心灵相接触,但我还是发现,无论我在教案中写了什么内容,每次在课堂上进行试讲之后,我的教案都必须要进行重新修订与编写。即使教案的初稿是用我以为的最简单的语言来编写的,另外我还发现,每个字、每个词、每种表达方式,都必须一遍一遍地经受课堂上实际讲授的测试,然后才能决定要怎么来传达出其中的意思。最轻微的措辞颠倒或是可能会有的歧义,都会造成误解或混淆。比如说,“罗马在台伯河上”这样一个表述,通常就会在字面上被理解为这座城市是建在台伯河上方的,孩子们对此会有丰富的想象,他们想象这一幢幢房子是建在河里的许多根桩上的。九岁的孩子还非常小呢——他们可能仍然还相信有圣诞老人呢。他们在观念方面、在词汇方面、在理解力方面,可能都比大多数成年人以为的还要幼稚些,即使这些成年人是他们的父母亲或是老师。向这么大的孩子们传授新东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选作本书题材的那些东西并不总是最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要能够被孩子所理解并喜欢。大部分归属于政治、社会、经济或是宗教方面的内容,都超出了孩子们的理解能力,不管它们讲得多么简单。毕竟这部关于世界史的书只是一本基础性的故事集而已。本书中也有一些出色的传记与故事是从通史中选来的。但这些选自历史的传记本身并不会提供历史框架,也就是说,传记故事根本不会提供历史框架,供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岁月中把学到的东西填充进去。实际上,这些传记故事除非自身被填充进这样一个通史大纲中,否则它们就只不过是一些零散的故事而已。那样的话,它们就是一些在孩子们的头脑里漂浮的故事,并没有时间与空间的联系。因此,在这本书中,我们处理主题的方式是编年体式的,是一个世纪接着一个世纪、一个年代接着一个年代来讲述过去发生的事,而不是一个国家接着一个国家来讲的。一个国家的故事会被另一个国家的故事打断。这就像在一部小说中,不同的线索会被同时展开一样。这样做是为了跟我们的目的相一致。也就是说,为了使学生们对这一个个时代有一个连续的全景景观,而不是从头到尾讲述一遍希腊史,然后又从时间上倒退回去,重新开始讲述罗马史,如此等等。在本书中,我们的做法是以大纲的方式提契出整个图景,而把细节部分留给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去逐渐填充。这就像艺术家在画画儿时先描出一个大体的轮廓,然后再慢慢填充细节一样。这样一个框架对于将历史知识加以有序分类来说是必要的。这就像在任何办公室中,每个文件系统都必须是一样的,它们可以很合适甚至极好地发挥作用。紧接着引言部分的,是“时间阶梯”。这个部分使孩子们对于世界历史中的时间范围与发展阶段有一个形象化的观念。每个“楼层”代表着1000年,而每个“台阶”则代表着100年或者说一个世纪。如果你们有一面墙是空的,不管这面墙是在儿童游戏室中,是在阁楼上,还是在谷仓里,你们都可以把这样一幅时间阶梯图放大后画在上面,从墙脚开始画,一直到你们够得着的高度为止。倘若再画上一些人物或是事件,使它更为精致些、更有特色些,那就更妙了。如果这面墙正对着的是孩子的床,那就更好了。这样,无论是在早上,还是在任何时间里,当他醒着躺在床上的时候,他都不会去想象壁纸上的奇巧的图案,而会在这幅时间阶梯图上想象各种各样的历史事件。不管怎样,孩子们在学习历史的时候,都应该不断地去参照这张时间阶梯图或是其他时间表,直到他们在头脑中建立起了一个过去时代的大体意象为止。在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并不理解数字所代表的时间的意义,也不理解在时间轴上年代所处的相对位置。他们会不加区分地随口就说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5000年,或是公元前2500万年。只有持续不断地参照时间阶梯图或是其他时间表上的年代的相对位置,孩子们才会对这些年代有一个形象化的观念。如果一个孩子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发生在公元776000年,或是说意大利位于雅典,或是说亚伯拉罕是特洛伊战争中的一个英雄,你们可以觉得很好笑,但不要觉得很惊讶。如果你们曾被人一下子引见给一屋子的陌生人,你们就会知道,企图一下记住他们全部的名字,这太难了,更不用说要把他们的名字跟他们的长相一一对应起来了。因此,在你们可以开始回忆他们的名字和长相之前,听听每一个人的有趣故事就是很有必要的了。向孩子们讲述世界历史也与之相仿,众多的人物、地点对于孩子们而言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在讲述名字的时候,不要仅仅讲名字,应该再多讲一点儿东西。而且,我们必须每次仅多讲一点点东西,否则的话,不仅名字,就连长相都会被立刻忘记。此外,为了使得学生们可以逐渐熟悉新的名字,不断地重复这些名字也是很有必要的。不然,如此多的陌生人物与陌生地名,会把学生们的头脑弄成一团乱麻。因此,这部历史书并不是一本辅助性读物,而是一部基础性的历史大纲性教程。本书对历史事件的叙述,恰恰足够给这个大纲填充以血肉,使之生动逼真。我们的想法就是,不是讲述得尽量多,而是讲述得尽量少。从原初的上千页削减至现在的不到500页,但与此同时书中的内容却没有变成干枯的骨架。不管书中的内容会以何种面目呈现给读者,最要紧的就是孩子们要完成自己的那部分任务,同时让他们自己的头脑开动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们应当在阅读完每一个故事之后把它讲述出来,并且教师应当重复提问他们其中的人物、年代以及故事情节,以保证他们已完全记住了故事中的要点并已对其充分吸收。我想起来,以前有个小伙子,他刚从大学毕业,来到学校开始教授他的第一节历史课。他像一个刚把球踢回前场的足球后卫那样,付出了他的全部热情,又是说又是唱;并且在黑板上、地板上、操场上绘上地图;他画图画、用桌子来跳马,甚至倒立过来,以此来举例说明一些知识点。而他的学生们则对他这种教学方式着迷了,他们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张大了嘴巴。他们都全神贯注地听着,带着难以遏制的求知欲汲取着他们的老师传达的每一个知识点;而他们的老师,则像闵希豪生男爵那样幻想着,看不到出现其他任何结果的可能性。一个月后,他那和善的校长建议他给孩子们做个小测验,于是,他信心满满地出了考题。测验只有三个问题:1.说出所有你们知道的关于哥伦布的知识。2.说出所有你们知道的关于詹姆斯敦的知识。3.说出所有你们知道的关于普利茅斯的知识。下面就是最认真听讲的一个学生对这三个问题的回答:1.他是一个大伟(他把伟大写错了,great拼成了grate)的人。2.他是一个大伟的人。3.他也是一个大伟的人。

内容概要

这本世界史,是美国教育家希利尔为孩子们打造的一本与众不同的历史书。书中,希利尔以风趣幽默、栩栩如生的语言向年幼的学子们传递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比如,世间万物是如何开端的?从飞机上俯瞰大地,是什么样的情景?河流、海洋、山川的命名和我们给自家的船、房子,甚至小狗取名有什么差别吗?在世界的另一端,有印度、中国、日本这些古老的国家,以中国来说,他们的孔子教导孩子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这听起来,和我们《圣经》中的箴言是一样的呀……还有一种接近于野兽的匈奴人,比匈奴人还有凶悍的条顿人,他们用鲜血与雷霆,让世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代……世界,在这样的你争我往中,起起落落,从远古至今。而我,你们的老师,就这样带领着你们,像乘坐魔法飞毯一样,一直追随、关注着这个世界,用我们最好奇的心,最富于探索的精神,了解它,关心它——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自己的文明史。瞧,这本世界史,就是这样一本书,它很有趣,不是吗?

作者简介

美国杰出的教育家。毕生从事教育工作,创建了卡尔维特教育体系。希利尔了解学生,了解传统教科书的弊端。因而执着于为孩子们写出一套趣味盎然的地理、艺术、世界读物。从故事对话的形式切入,循循善诱,引导孩子们的兴趣。希利尔喜欢旅行,其笔下的人物、风土人情,活灵活现,让读者仿佛就置身于异国他乡,正在做着环球旅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家,希利尔成就斐然,永远被世人铭记。

书籍目录


引言
时间阶梯
时间表
1 世间万物的开端
2 “痒痒-挠挠”
3 火!火!!火!!!
4 从飞机上往下看
5 真正的历史开端,或是很久很久以前追溯至吉卜赛的时代
6 书写谜语的人
7 建造坟墓的人
8 一块没有金钱的富庶之地
9 漂泊的犹太人
10 诸神
11 神话中的战争
12 犹太人的国王们
13 创造出字母ABC的人
14 像钉子一样坚硬牢固
15 叶子做成的花冠
16 一个恶劣的开端
17 留着螺旋发型的国王们
18 一座非凡而邪恶的城市
19 一次意外的宴会
20 世界的另一边
21 富人与穷人
22 罗马把自己的国王踢出了局
23 希腊与波斯的对决
24 战争狂人
25 以一敌千
26 黄金时代
27 当希腊人遇到希腊人
28 智者与笨人
29 一位年轻的国王
30 一场捡来的战争
31 “靴子”又踢又踩
32 世界的新霸主
33 最高贵的一位罗马人
34 一个被尊奉为神明的皇帝
35 “天国、权力、荣耀,全属于你”
36 鲜血与雷霆
37 一个好皇帝与他的坏儿子
38 I—H——S———V————
39 我们的野蛮人祖先
40 白种野蛮人与黄种野蛮人遇到世界霸主
41 黑暗时代
42 “善的”
43 赶骆驼的人
44 阿拉伯出头之日
45 黑暗时代的一道亮光
46 一个新的开端
47 世界末日
48 真正的城堡
49 骑士与骑士时代
50 一名海盗的伟大孙子
51 一场伟大的冒险
52 连连看:三个国王排成行
53 用玻璃和石头做成的《圣经》
54 没有一个人喜欢的约翰
55 一个伟大的讲故事的人
56 魔法指针与魔法粉末
57 Thelon Gest Wart Hate Verwas
58 印刷术与火药
59 一个发现新世界的航海家
60 淘金者
61 令人着迷的地方:寻找金银财宝与种种历险
62 重生
63 基督徒们的争吵
64 伊丽莎白国王
65 伊丽莎白时代
66 仆人詹姆斯:名字里有什么含义?
67 被砍掉脑袋的国王
68 红帽子与红高跟鞋
69 一个独立奋斗的人
70 逃之夭夭的王子
71 美国摆脱了她的国王
72 倒悬
73 一个小个子的伟人
74 从潘神的牧笛到留声机
75 公元1854—1865年间的报纸
76 三张新邮票
77 奇迹时代
78 第一次世界大战
79 短短的二十年
80 野蛮人又来了
81 跟独裁者们打仗
82 昨天、今天与明天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就在除了哥伦布之外的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一个水手看到了漂在水面上的一根树枝,树枝上还有一些浆果。它会是从哪里来的昵?然后,他们看到了鸟在天空中飞翔--鸟通常不会飞得离岸边太远。然后,在他们起程两个多月之后的一个黑夜里,他们看到很远的前方有一丝灯光在闪烁。很可能在世界上都不曾有过,一丝这么微弱的灯光竟带来如此强大的欢喜。灯光只意味着一件事情--人类、陆地,最重要的是陆地!于是,在公元1492年10月12日的清晨,这三艘船靠岸了。哥伦布一下子从船上跳到了岸上,双膝跪地,祈祷着感谢上帝。然后他们扯起了西班牙国旗,以西班牙的名义占有了这块陆地,把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它在西班牙语里的意思是“神圣的救世主”。 当时,哥伦布认为他抵达的这块陆地就是印度。当然,今天的我们知道,在他去印度的路上,还隔着一个大洲,即北美洲、南美洲。实际上,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仅仅是处于美洲海岸之外的一个小小岛而已。 哥伦布他们在这里见到了一些奇怪的人。他们的身体和脸部都涂着油彩,还把羽毛插在自己的头发上。由于哥伦布认为他们肯定就是印度人,因此把他们称为“印第安人”,直到今天,这个名字还在沿用。 哥伦布去了附近的其他一些岛屿,不过他并没有在那里找到自己期盼的任何黄金或珍贵的石头,也没有找到马可•波罗描述的那些奇景。由于他离开的时间太长了,因此他开始起程返航,沿着原路回西班牙。他带了一些印第安人回去让欧洲人看看;他还带了一些印第安人吸的烟草,这个东西欧洲人以前甚至根本没见过,也没听说过。 哥伦布安全抵达西班牙。人们在见到他并听他说了自己的发现后都高兴坏了。每个人都欣喜若狂--不过仅仅就一段时间而已。不久后,人们就开始说,哥伦布一直向西航行,然后发现了大陆,这根本算不了什么,任何人都能做到这一点。 有一天,当哥伦布和国王手下的一些贵族一起用餐的时候,这些人又开始极力贬低哥伦布的发现了。于是,哥伦布拿起一个鸡蛋,让坐在桌边一起用餐的那些人试试,看谁能够把鸡蛋的一头立起来。鸡蛋由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没有人能把鸡蛋立起来。当鸡蛋又一次回到哥伦布手里的时候,他把鸡蛋在桌上轻轻一磕,于是鸡蛋一头的蛋壳略微破了一些,这样这头就变平了。当然,这样他就可以把鸡蛋立在桌上了。“你们看看”,哥伦布说,“倘若你们已经知道应该怎么做的话,这当然非常容易。同样,在我发现大陆之后,你们知道怎么做了,当然觉得这件事情非常容易了。不就是一直向西航行,直到发现一片大陆嘛!” 此后,哥伦布又去了三次美洲,加起来一共是四次。不过,他从来都不知道他发现的那片新大陆实际上是美洲。他登上了南美洲,但是从来没有去过北美洲。 由于哥伦布并没有带回来任何珍贵的珠宝或其他奇妙的东西,西班牙人原本还指望他能带回来这些呢。于是人们对他渐渐失去了兴趣。一些心理阴暗的人妒忌他的成就,甚至开始控诉他做了错事,于是国王斐迪南二世派了另一个人去接替哥伦布。哥伦布被铐了起来,用船送回了家乡,尽管他马上又被释放了。重获自由的哥伦布一直保留着枷锁,以此来提醒自己--西班牙人是这样忘恩负义。他还要求,在自己死后,让枷锁陪着自己一起下葬。在这之后,哥伦布又出海旅行过一次;当他最后孤零零地在西班牙去世的时候,他的朋友几乎都已经把他忘了。对于这样一个发现了新大陆,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呀!

编辑推荐

《希利尔讲给孩子的世界史》编辑推荐:欧美最畅销的青少年人文经典,入选“影响中国孩子一生的十大图书”。美国著名教育家希利尔为孩子们量身打造的历史教材,最贴近孩子们的心理和认知,至今仍然是美国中小学最佳的课外读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希利尔讲给孩子的世界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欧美最畅销的青少年人文经典
  •   很好的书,屯书中。。。
  •   挺好的的没打算入手一看
  •   希利尔讲给孩子的世界史
  •   用裂土分封收买诸侯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