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抖的音符

出版时间:2010-6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作者:丁铭  页数:363  字数:2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颤抖的音符》首版发行后,经过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宣传报道,人们认识了丁铭,他们以邮件和其他方式,把他们的感想告诉了丁铭,这些话语是她宝贵的财富,也是继续前行的力量。以下是选自“豆瓣网”、“画儿书架”等网站上一部分读者的心声。——编者【读者反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这长久以来用来形容君子矢志不渝的词句,适合这个自强不息的女孩。“渐冻人”有很多种生活的方法,她选择了最绚烂的一种。她说:我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声音!初见她的外表,纤纤弱弱,可就是在这样纤弱的躯体下,隐忍着多大的坚强和毅力。终于,在令人吃惊的速度下,这本书脱稿了,仅仅九个月而已。关于这本书,我不能评价太多,那是对她心血的亵渎。我只能在出版时买上一本,细细品味她的30年人生。

内容概要

从小就患上了当今世界五大绝症之一的“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俗称“渐冻人”)的上海女孩丁铭,经历了无法想象的磨难,但是,苦涩和磨难恰似蚌病成珠,使其能以清澈的心智领会生命之美,体悟人格的至贵与大悲之爱,从而让人生放出了异彩。    本书是身患“渐冻人”绝症的女孩丁铭的自传,叙述了一个特殊生命的真实故事。因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饱受病痛的折磨,书稿记述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血泪与挣扎。

作者简介

丁铭,1976年9月出生。孩提至今,饱受疾病对身心的欺凌。凭着毅力和果敢,坚持受完教育,现就职于上海市鞍山初级中学。她克服障碍,学习进取,为报刊撰文;完成长篇自传《颤抖的音符》,领悟生命真谛,展现独特的生存价值;2008年成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

书籍目录

来自社会的心声(代序一)期待生命中的彩蝶——丁铭自传再版絮言(代序二)顾训中第一章  孔雀·女儿 苗萌 童心 童友 少时 问号第二章  颤抖的音符 诊疗 伤弓 韶心 惶惑 风雨第三章  连环画·铭铭 埋沉 初航 拍浪 梳理 前夜附录 一、擎起“祥云”的激情——我参加了奥运圣火传递 二、丁铭与她的《颤抖的音符》(初版序言) 三、妈妈想讲的话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孔雀·女儿(1976-1988)  苗萌  1  童年记忆的颜色,大致黑白吧?偶尔泛起若隐若现的淡彩。  孩提时深刻的经历,在成年后的记忆中,多半是筛洗了光泽的片断。如老电影,对白的音质顽皮地跑了调,配上成年累月的“咝……咝”声,故事久已熟稔。  1976年,我出生在上海,一个善良平凡的家庭。  “三岁看到老”的话流传已久。自幼,父母断言姐姐的性格果断冷静,将来能自如周转于社会,而我倔强敏感,吃不尽的苦头只怕滚滚而来。叹息之余,家人护佑和包容我。  我们一家四口,融合、弥补着各自的优缺点:爸爸聪明,有创意却偶尔言大于行;妈妈勤勉精明,持家有方;姐姐是姊妹间共同行动的决策和引领者。  照此样式量度,我的童年将被描绘得无忧无虑,一派温馨、恬淡的怀恋了?  绝不是的。  如果握着万花筒朝着亮处看,手腕微微一动,多棱镜中的零件便自说白话,打破了临时拼嵌的花样,重组斑斓。如果不停地旋转,新视觉纷呈,妙不可言。若拆开它,仅见几片玻璃镜、一把细碎的彩色小石粒罢了。  家庭成员就像那些固定的零件,而生活瞬息万变,像不停旋转的万花筒。  2  小孩子爱刨根问底。  在一叠声“快点讲呀”的追问下,激活父母养育的记忆,从模糊到清晰。我顶想知道出生时的光景,对它怀有朦胧、神圣的微妙感觉。  妈妈谈起她所受的苦,教育女儿该分外孝顺。她说生我虽是顺产,但比剖腹产生姐姐时折腾得更厉害。晚上8点多,筋疲力尽的她终于听见一声婴儿尖细的啼哭。  “我一听,就晓得又是小姑娘。”  “你是想生儿子才生我的!”  “当然!但不管男女,我也想再养个小囡,给你姐姐作伴。”  “那做啥叫我‘铭铭’?是男孩的名字!骗人……”  “不是,之前两天毛泽东去世,大家在产房里默哀,我想到‘铭记主席’的话。”  妈妈抵赖当年的心思。待我长大些了,觉得她还有长尊幼卑的意识,比如分外器重姐姐。再大些了,用稚嫩的眼神端详世界,发现人们多少流露类似的观念。我哭闹,他们无所谓,指着我笑:“瞧这小姑娘蛮会动气的,真好玩。”  惟有一人例外:爸爸。  爸爸万分疼爱我,至今亲戚们仍会说起那件事:我生后未满月就得了病,由外婆和爸爸抱着去医院。在被隔离的检查室里,医生剥开我的小衣裳,头脚颠倒,像拎着一只柔软的小猫。玻璃外,爸爸的视线一刻不离宝贝女儿,见可怜的“小猫”被折腾得号啕大哭,双脚乱蹬。他也抽抽嗒嗒,掉下泪来。  “月子里小人生毛病勿稀奇,呒啥好哭。”外婆奚落。  他置若罔闻。  “养落来只有几天辰光,红皮老鼠样的,就算死掉也没啥。”外婆刻薄。  他置之不理。  后来,我不停地盘问:“他们都说……那趟你哭得很厉害,真的吗……是真的吗?”  他不理不睬。  身为家庭的次女,小小的心田涌动着自卑和不安,品尝了初涉人间的点点烦忧,所以下意识地依赖爸爸,紧抓“救命稻草”。  分不清是开玩笑还是真的,奶奶的口头禅是:“如果铭铭是男孩,我保证给你买雪白的小西装(当时小男孩最体面的穿着),可又是一个丫头……”  自感处境灰淡不佳。姐姐也是女孩,但有老大的优势,不像我处于副之又副的地位。独生子女,这个词语和现象颇具中国特色,当社会的视线普遍倾注于新兴潮流时,我们这部分孩子是时代的敏感者。  姐姐老爱讲从第一妇婴保健院接我出来的情形:她才三岁,生平头一遭坐小汽车。小舅舅和她坐后座,妈妈在前面,爸爸抱着襁褓中的我。她撅着嘴,打量陌生的小不点儿;别人说:“这是妹妹呀,你当姐姐了!”她这才像升官似的兴奋起来。  回家后,姐姐失落了原先的太阳位置:小女儿的一颦一笑,完全牵动了父母的心。她向来记得住很早的事,连当时的嫉妒心都纤毫毕现地承认。长大了,我乖乖坐着听,拼命和她拌嘴,暗自得意!独生子女就永远体会不到姐妹间的微妙冲突与共鸣。  她也是小孩子,在我之前享受着得天独厚的宠爱,谁知上天降临一个比她更稚嫩可爱的婴儿。她抚摸着小妹妹,亲吻那柔嫩的脸蛋,逗她做好多夸张的表情和不存伤害的调戏。可她也有苦恼:妹妹耀然出世,升为家庭新贵,姐姐却“沦落”为半个小佣人。被大人差遣,做力所能及的杂活。  她开心,又不甘心。  3  姐姐还记得我们第一个家在泰兴路上,是临街旧公寓朝西的房间。  不清楚房主是解放后去了国外,还是其他原因,父母在1972年结婚时,整幢楼已被国家收管,分配给不同的家庭居住。外婆社交活络,为妈妈争取到与娘家仅隔三分钟路程、地段不错的这处住所。  父母的婚房朝西,也不安静——电车的辫子就在窗外拖行;但有阳台、十几平方米、煤卫齐全的住房对20世纪70年代初的上海新婚夫妇来说,不啻一座自由的伊甸园。  妈妈的小姐妹们都羡慕她,因为她们都和公婆姑叔挤在一处住。鸡毛蒜皮的磨擦,由无法掩饰的逼仄空间公然暴露,邻居的眼睛赛过高清晰度摄像机,拍下生活中无数尴尬的瞬间,没准某天给一个你措手不及的回放。  那个时代,上海女儿在外界场合十分自如地扮演着衣着得体、优雅大方的闺秀。当你来到城市的腹地,瞧见用力扇煤球炉,浓浓灰烟扑面,呛得人咳嗽流泪;而蹲着、拿把蒲扇做饭的竟是一个袅娜娉婷的身姿,不必奇怪。这就是小家碧玉的标准,妈妈和她那些青春伶俐的小姐妹们的生活。  父母婚后过得很舒服。除了朝西的房间夏天酷热难当、奶奶家和爸爸的工作单位较远以外,余皆称心如意。姐姐断奶后由奶奶领养,爸爸下班,先在奶奶家吃完晚饭再回来。妈妈有大部分属于自己的空闲时光。于是,出嫁和待字闺中的小姐妹们,隔三差五来此聚会,热热闹闹,分享我家的自由和浪漫。  当时,小舅舅才念小学四年级,爸爸特别怜爱外婆家的这个“奶末头”。小舅舅一放学就钻到我家,在湘妃竹的小书架前,挑选自己爱看的书。爸爸站在边上,用半是姐夫、半是长辈的口吻问他功课。  “好好用功,争取做光荣的‘红小兵’!”  小舅舅对姐夫感情的源点,来自湘妃竹小书架。他后来对我说:“你爸爸最爱书,又随便我们借,不过讲好条件:要认真看,不准囫囵吞枣。”  写到这儿想起个笑话:大舅舅参军回来,也迷上了爸爸的书架——在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有点藏书的人被渴求知识润泽的亲友崇拜。大舅舅借的书比小舅舅成熟,刚巧他正和舅妈在恋爱,她爱读文艺作品,他便源源不断地从我家觅得好书去取悦芳心。  书籍成了系情的纽带。不久,把我们叫了一阵“小兰阿姨”的姑娘换成了舅妈的身份。  舅妈后来笑道:“和你大舅舅谈朋友,最早认得他的亲戚就是你爸爸!”  原来当年借给她的每本书,扉页上都写着“丁松年”的钢笔字,时而隶书,时而正楷;在借书和还书的反复过程中,此人名挥之不去,深深地印在了借书人的心里。    ……

编辑推荐

  “渐冻人”有很多种生活方式,她选择了最绚烂的一种。她说:我要在世界上留下自己的声音!面对苦难,是进是退,丁铭作出最好的回答,她用细小的力量,弹奏出了震撼心灵的乐章,不仅给自己也给更多的人以力量和希望。在如此的困难面前,我也许会垮掉,但她没有………想想她,想想我自己,生活真的太容易了,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丁铭,一个美丽、聪颖的上海女孩从小至今不断地与病魔抗争。她无助过、沮丧过、自杀过、抗争过。这是何等的人生经历呢?我们能从中领悟到什么?让我们就从《颤抖的音符》中去寻找吧!看了很震撼,看了很感动,看了想流泪……“颤抖的音符》虽只看了一半,但已被这个女孩在书中描述的内容深深地吸引。《颤抖的音符》,不知用何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只能用两个字来表达:“感动!”是的,人的一生从出生就慢慢走近死亡,这是谁也逃不了的,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理由让它进射出生命里最灿烂的火焰?我也要学习,我也要定位自己的人生,我也要创造生命的礼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颤抖的音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孩子很喜欢 家长也很喜欢 还会再买别的内容的这一类型的书 特别是饶雪漫的 很好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