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个技术活儿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南方日报出版社  作者:李梓新  页数:169  字数:115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序民主的镜子与悬念邱立本如果从谷歌来搜索中文“民主”二宇,会立刻找到超过3000万的条目。反映民主的讨论在中文的世界满坑满谷,但怎样将这概念和价值落实到中国人的社会,还是一个巨大的悬念。我的年轻朋友李梓新就在追寻这个悬念。他躲开概念上的游戏,不再陷进无休止的辩论,而是从具体和技术的层面,剖析英国这个老牌的民主国家历经700多年的民主实践(大宪章是1215年颁发),在今天这一刻是如何操作的。他趁着在英国留学之便,近距离观察当代英国人的民主,发现这其实是一套细密的技术活,它的价值观融进了具体行动的层面,变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这也带来重大的启示,民主不仅是谈出来的,也是一点一滴地,从具体的生活上着手。那些700多年来的民主追求,波澜壮阔,历尽沧桑,不仅是殿堂上的变化,也是江湖上的共鸣,而最后都要落实到生活的细节,在技术上有操作性,才可以持久不衰。而这一切的先决条件,在于拥有一个法治(Rule。fLaw)的社会,确保大家都可以遵守这个游戏规则,崇尚法治的精神,而不是只有法律条文的法制(Rule印Law)。无论是公权力还是私权力,在法律的面前都是平等,都可以在法庭上进入诉讼程序。个体之间的关系,都会受到程序正义(DueProcess。fLaw)的制约和保障。而民主的成功,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人的本身。这就取决于教育和媒体。每一个公民的知识结构和信息结构,都影响到参与政治过程的品质。没有良好体质的社会,也就不可能有良好气质的政治。一些拷贝英美民主的国家,从印度到菲律宾,都是只有形似而神不似,画虎不成反类犬。关键就是在教育与媒体方面,没办法建立一个强大而成熟的公民社会,也没有法治的保障。民主只是一个标签,没办法阻止贪腐和滥权。绝对的权力,以民主的名义,变成一头怪兽,吞噬社会的正义。社会的正义离不开资源的分配。这就牵涉到阶级之争。英国既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各种社会主义理论激荡的平台。马克思就是在英国写出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今天种种左翼的思潮和著作,都可以在英国出版,但除了思想上的探索,英国的福利政策,历经工党及左翼政党的冲击,从基础教育到公共医疗,都非常重视,也保障了基层民众和中产阶级的利益,尽量让国民拥有平等的机会,创造多元化的人才流动的渠道,避免向权贵阶层倾斜。在英国这样的民主社会,并不能说贪腐就从此绝迹,但它永远有一个机制来制约,有一个媒体的监督,来防止权力的滥用。让那些滥权的官员和机构,都难逃公众的责难。媒体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那些让人痛恨和尴尬的滥权。伦敦的舰队街,也是报业的集中地,其实就是这面镜子的总部,发挥了第四权的角色,与行政、立法、司法的鼎足三权并肩而立。从英国的历史看,民主最后的成就,还在于领导人的气质与胸襟。丘吉尔领导英国在二战击败纳粹德国,但丘吉尔本身却在战后的选举中落败,二战时雄霸天下的首相,1945年黯然下台,但他却一点也没有失去对民主的信心,反而是自我调侃说:人民对领袖的无情,就是一个伟大民族的特征。丘吉尔后来在1950年的选举中卷土重来,重登首相宝座,做了5年。他还因写作二战战史赢得了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都是英国民主发展的佳话,也展示民主所需要的政治文化,要有一种容忍的精神,更要有民主素养的领袖。但国内民主也往往是海外殖民的源头。丘吉尔的保守党在战后处理印度、马来半岛等地独立的问题时,就难舍帝国主义的价值观,引起了国际进步力量的围剿,也被国内左翼势力所攻击,而最终要让这些殖民地独立。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国分崩离析。这也显示英美等民主国家的内部民主,却往往是对外霸权的基础,内外有别,也因此造成二战后第三世界的反弹,即使在冷战之后,还是今日国际关系的矛盾根源。英国的民主实践,一路走来,累积了不少正面与负面的经验,都是人类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人所不能忽视的。要解开中国民主的悬念,英国的经验是一面躲不开的镜子,照出我们可以后来居上的信心。

内容概要

《民主是个技术活儿》是一本关于英国选举政治的书。
英国的民主实践,一路走来,累积了不少正面与负面的经验,都是人类的重要遗产,也是中国人所不能忽视的。
要解开中国民主的悬念,英国的经验是一面躲不开的镜子,照出我们可以后来居上的信心。
李梓新在这本《民主是个技术活儿》中从具体和技术的层面,剖析英国这个老牌的民主国家,历经七百多年的民主实践(大宪章是1215年颁发),在今天这一刻是如何操作。

作者简介

  李梓新,广州潮州人。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后任21世纪经济报道、东方早报等媒体记者。2008年8月-11月受李嘉诚基金会和汕头大学派遣带学生采访团赴美采访总统大选。百年住有《灾难如何报道》一书,2009年1月由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2009年9月获世界银行奖学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获得国际公共政策硕士学位。现居上海。

书籍目录


自序
威斯敏斯特
女王的权力
下面有请卡梅伦先生出场
上议院:一落千丈的贵族政治
下议院:政府的问责者
议员的发票
政治游说:议员的考验
大选来了
谁可以是议员候选人?
选区风云:如何把英国划成650个豆腐块
英国式竞选
大选花费:人均1英镑
社交媒体和电视传媒角力的大选
决定投票走向的“无形之手”
保守党:老大哥的大起大落
工党:一枚社会主义滚石
自民党:一个小三的成功入阁
弗里尔:一名同性恋者的竞选之路
吴克刚:竞选英国议员的广东人
李泽文:最英国化的华裔候选人
投票日:漫长的一天
悬浮议会:吊住了谁?
寻找最公平的选举制度
未来的对决:英国政坛的60后
卡梅伦的低薪与遇冷的公务员
大社会,小政府?
占住者与社会公屋
公费教育与精英教育
英国医疗:免费午餐还能持续多久
英国的华人生活

章节摘录

威斯敏斯特,这个名字读起来虽然有点饶舌,但别有气势。它是英国真正的权利中枢,那些从社会各阶层公选出来的下院议员,行使着则合格国家真正权利。女王?她住在威斯敏斯特一箭之遥的白金汉宫。在君主宪制下退居幕后的王权,和威斯敏斯特的议会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于游客的角度,威斯敏斯特最吸引人的是那金黄色的大本钟,它是伦敦的地标,经常在阴云密布的泰晤士河劈开一道明亮的景致。在江西赣州立起113米的钟楼之前,151岁的大本钟一直是世界最高的钟楼。如今,古老的历史也输给了“中国速度”。吸引人眼球的,还有在大本钟对面广场上常年搭帐篷驻扎的抗议人群。她们以那片小绿地为家,寸步不离,甚至露天生火做饭。打在污迹斑斑的帐篷外的横幅,一般是抗议英国出兵的伊拉克和阿富汗的。自2010年中,政府开始清理这片广场,理由是他们侵占了公用绿地,同时生火的烟雾直接危害到威斯敏斯特宫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建筑。但抗议人士只是撤出绿地,把战场移到了马路牙子上继续战斗。

后记

跋这本小说其实写不完美国绵延近千年的民主进程,也写不完当今英国社会上下纵深。它像是一部意犹未尽的小品,期待读者的接力,也期待我自己将来的继续探究。而它最终能愿望成真地出版,我有很长的感谢名单要列。首先要感谢一直陪伴我的家人。在伦敦的一年是一场奇妙的时光之旅。他是一场适时而来的“壮游”,开启的是视野、生命的可能性一集人生中自己或许还未觉察的新方向。这一切是太太和儿子与我一起在异国相互扶持经历而来的。至今还难忘在伦敦常年的低温里,在冬芬奇利的Bernard Johnson House宿舍电视房里,于深夜开着破旧的惠普笔记本奋战书稿。从窗前望过去,我们那有着巨大落地窗,正对一片草坪的房间经常还亮着灯。那是我写作市场区的马斯维尔社区图书馆,那里虽然空间逼仄却有免费无线网络记忆礼貌、清净的环境。还有给我提供了很大帮助的伦敦大学图书馆。那其实是一座校际图书馆(伦敦大学其实是由多个独立的大学学院校组策划那个),但它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帮助有加。还要感谢陪伴了我一年的照相机,帮我留下了伦敦不少美好瞬间,也在采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部分照片在这本书中得以向读者呈现一个更真实的英国。随着毕业、迁徙,这本书的后期写作译者在动荡状态中进行,是太太给我不断地鼓励和鞭策,使一个民主政治的门外汉能够坚持写完则和本粗浅的入门书,为英国德者以你请按留下厚重的记忆。还要感谢我远在家乡潮州的父母。他们一直默默关注我的动态。因为这个需要他们学会了使用电脑上网,看博客、看新闻,和我们视频聊天。父亲虽然一直敲打我在政治研究上要谨慎,但他也在半年前开始看韩寒地博客并大加赞许。我想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吧。它的持续发展能让文明和价值观传播得更深入,打破时代和年龄的鸿沟。作为近几年来在我个人发展商的引路人,想干大学的陈婉莹教授令我获益良多。是她把我带上了这条向国际化靠拢的道路,正式她的决定,让我有到美国亲身采访总统大选的机会,也使我对民主政治的研究产生了初步的兴趣。我在伦敦大学学院的教授倒是David Hudson,Jennifer Hudson,Ben Worthy,Meg Russell向我开启了政治科学学术世界的大门,让我这个来自遥远东方国度的驽钝学生能再年过三十后解除到另外一个新世界。在此还要他别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谭庭浩先生、编审梁建华先生。我们之前已经在我的第一本著作有过愉快的合作。这本书能够顺利出版,有赖于他们的慧眼和爱护。特别是梁建华先生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校读。此外要感谢伤害《东方日报》国际部魏星主任和杨小舟编辑。本书的部分文章曾以专栏形式发表在他们的版面,读者的反馈使我能够对文章不断进行改进。最后还要感谢我们在伦敦的邻居吴晓婷和陈劲松夫妇。他们在伦敦生下了一个可爱的男孩。伦敦的日子是美好的,正因为有这样一些朋友相互帮助。现在,一闭上眼,我经常能嗅到伦敦的味道,那是一种清冽的、规范的,又富有人情味的味道。我也经常梦回冬芬奇利那不甚宽阔却充满阳光和美丽小店的High Road上,耳畔响过北线地铁有节奏的铁轨碰击声,灵魂便随即上车,一直通往伦敦最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去,南瞰威斯敏斯特,西望白金汉宫,身躯混迹在从世界各地而来的人群当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的年轻噢鞥有李梓新旧在追寻民主本土化这个悬念,他躲开了概念上游戏,不再陷进无休止的辩论,而是从具体和技术的层面,剖析英国这个老牌的民主国家,历经700多年的民主实践(大宪章是1215年颁发),在今天这一刻是如何操作。他趁着在英国留学之便,近距离观察当代英国人的民主,发现这其实是一套细密的技术活,它的价值观融进了具体行动的层面,边成了一种生活的方式。——邱立本(《亚洲周刊》总编辑)与书外观薄薄的样子比起来,这本书其实厚重得多。梓新新闻背景的从业经历,让他把一个大问题说得好看易读。看的时候会想,这真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为什么它们会这样?是什么让它们变成这样?你很难不去想我们这里得问题。可能这样这本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伊险峰(《第一财经周刊》总编辑)2010年的英国大选有金融危机和国会费用引起的政治信用危机的充分铺垫,发展波澜壮阔,过程曲折:结果峰回路转,引人入胜。这事一本中文媒体至今对英国大选的报道比较完整的好书。资料详尽,可读性强。既有第一手的参访记录又有作者对英国政治和社会的亲身经历和体会。不管是对关心国际政治的读者还是对英国有兴趣的读者均是开卷有益,不可多得。——吴克刚(英国国家商会首席中国古文,2010年英国大选保守党国回医院利物扑河滨选区候选人)李梓新将历史分析和当代的个人观察结合在一起,未研究英国民主运作提供了一个新鲜视角。这事一本开启眼界的好书。——Julia Lovell(伦敦大学Birbeck学院讲师,鲁迅小说全集英文翻译者)学者谈民主,深入却容易失之晦涩;记者谈民主,生动却容易流于表面。本事资深记者又在潜心求学的梓新兄,拿出的这本书既生动又深入,看似告诉你实践民主的“技术活儿”,背后却是构建民主的“价值观”。——张志安(“文化繁荣与新媒体发展”上海市社科创新基地副主任、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深度报道研究学者)

编辑推荐

《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编辑推荐:民主的源头在哪里?就在英国人的生活里。斯大林:在你的国家,胜利者却下台了。丘吉尔:我带领英国取得胜利,就是为了保护他们可以将我选下台的权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民主是个技术活儿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看完了蔡定剑老师的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再来看此书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从作者的描述中,看到另一个现状。不错。
  •   本书写的有趣实际,没有什么教条的东西.
  •   很值得一看的好书,看后会对民主了解更具体点
  •   喜欢,走笔这两个字用的很精当,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文风。全书读起来不累,又能很直观的了解英国的政治生活。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