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石刻文字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南方日报  作者:李海燕  页数:316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后记  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中不仅饱含了我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而且满载着老师和朋友的深情厚谊。  2004年9月,我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在那里认识了硕士生导师王平教授,并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记得那时,刚入学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同学的引见下见到了导师,并立刻为她的学者风范所倾倒。导师慈爱的目光如冬日之阳般让我霎时间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亲近之心。于是,我开始迈入了文字学这个让我决定为之奋斗终生的领域。  硕士阶段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在那时,文字学对我来说如上海这城市般陌生。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导师,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是恩师把我带入了这个全新的领域,并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治学。在此,借这个机会,向我的硕士生导师——尊敬的王平教授由衷地说一声:老师,谢谢!  两年的时间倏忽而逝。2006年,我有幸在王平先生的举荐之下,在臧克和先生的门—下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先生深湛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每—个人。在先生门下,我终于懂得了什么叫言传身教。凡臧门弟子,无不为先生之学识所折服,无不为先生之风范所倾倒。于是我们不自觉地将先牛作为学习的榜样和人生的目标。三年学习,我们收获甚多,但仍旧无法望其项背。本论文从选题到定稿,从章节到字句,无一不凝聚着先牛的心血。博士毕业之后,即到同济大学参加工作,平口忙于教学,疏于继续整理加工论文。幸得恩师臧克利先生推荐,论文才有机会正式出版,感激之情人以言表,唯有铭记于心,不懈努力。同时,我以同样的感激之情感谢师母,谢谢她几年来在学习、生活等方向给子的鼓励和帮助。  从硕士到博士这一路走来,远在家乡的父母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也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在求学路上走得这么义无反顾。  在上海读书的五年,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就像一个温馨的家庭一样,让我在这里安心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这里的老师利同学都给我了太多的鼓励利帮助。难忘老师们给子我的亲人般的关心和帮助;难忘我困惑彷徨时同学朋友给我的支持和鼓励;难忘我们一起奋斗的时光。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关心过我的人们。  论文完成后,曾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王平教授、刘志基教授、董莲池教授、王元鹿教授、西南入学毛远明教授对论文进行了评阅,并聘请复旦人学吴金华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教授、华东师范人学刘志基教授、王元鹿教授、董莲池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诸位学者在评阅、答辩过程中,给本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甚是感激,在此对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此外,我还要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出版过程中,南方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周山丹对书稿进行了反复地审阅和编排,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书中涉及么许多石刻拓片以及繁简字转化等诸多事项,给负责本书排版、校对的老帅增添了太多麻烦,在此深表歉意。  在写作过程中,本书参考了许多前辈学者的文章和著述,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深知自己的写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遗憾,今天只是一个简短的总结,等待我的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努力。  李海燕  2011年2月18日

内容概要

  研究语言文字学史,最需要的就是真实性强、数量充足、能够明确断代并且能够明确划分区域的文字史料,而石刻文字正好符合这个标准,因此这批镌刻在石头上的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向来为人们所看重。首先,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碑刻文字的研究历史。

作者简介

  李海燕,女,山东寿光人。2004年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王平教授学习文字学。2006年提前攻博,师从臧克和教授,从事汉语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现为同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曾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魏晋南北朝汉字发展史研究”和“唐宋字书收字时间层次研究”的数据库开发工作;参与编写《中国异体字大系·楷书编》;撰写并发表《<宋本玉篇>“本亦作”字类考>、<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研究综述》等多篇论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石刻研究概述
 第二节 石刻材料特点
 第三节 石刻文字研究
 第四节 石刻文字整理
第二章 异体比较
 第一节 石刻楷书异体
 第二节 异体字的类型
 第三节 异体字的比较
第三章 整字比较
 第一节 整字的概貌
 第二节 整字的传承
 第三节 整字的变异
第四章 构件比较
 第一节 构件功能类型
 第二节 构件变异类型
 第三节 新增变异情况
 第四节 构件整体特点
第五章 笔画比较
 第一节 笔画的类型
 第二节 笔画的功能
第六章 历史地位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历史地位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一、研究现状研究语言文字学史,最需要的就是真实性强、数量充足、能够明确断代并且能够明确划分区域的文字史料,而石刻文字正好符合这个标准,因此这批镌刻在石头上的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向来为人们所看重。首先,我们来简要回顾一下碑刻文字的研究历史。 (一)隋唐五代石刻文字的整理与研究金石之学开始于汉代,魏晋南北朝至唐逐渐发展,到两宋达到极盛,而于元明又逐渐衰败,到清代再度复兴,并一度成为显学。在宋代,由于金石出土较多,大批的文人学者开始关注并收集整理它们。据容媛《金石书目录》记载,宋代金石学者有22人,著作30种。清代李遇孙《金石学录》中录有61人。杨殿殉《宋代金石佚书目》中列出只知书名的佚书就有89种,由此可见这一时期金石著录研究十分流行。其中流传至今的有宋代欧阳修编撰的《集古录》,它是我国现存著录金石的最早著作,开古代器物学研究之先河。紧随其后的金石收藏家赵明诚,又仿照《集古录》的体例,将自己收藏的三代彝器及汉唐石刻撰成了另外一部传世之作《金石录》。但是,他们并没有专门关注石刻文字的本体——汉字的形体。收集整理碑版之别构字开始于宋代洪适的《隶释》,这部书打破了以往金石著作仅收目录和跋语的体例,开始收录碑文,是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部集录和考释汉魏晋石刻文字的专著。

后记

后记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其中不仅饱含了我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而且满载着老师和朋友的深情厚谊。2004年9月,我被保送至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在那里认识了硕士生导师王平教授,并开始了自己崭新的生活。记得那时,刚入学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同学的引见下见到了导师,并立刻为她的学者风范所倾倒。导师慈爱的目光如冬日之阳般让我霎时间便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亲近之心。于是,我开始迈入了文字学这个让我决定为之奋斗终生的领域。硕士阶段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在那时,文字学对我来说如上海这城市般陌生。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一个好导师,无论是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是恩师把我带入了这个全新的领域,并手把手地教会了我如何治学。在此,借这个机会,向我的硕士生导师——尊敬的王平教授由衷地说一声:老师,谢谢!两年的时间倏忽而逝。2006年,我有幸在王平先生的举荐之下,在臧克和先生的门—下提前攻读博士学位。先生深湛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育着我们每—个人。在先生门下,我终于懂得了什么叫言传身教。凡臧门弟子,无不为先生之学识所折服,无不为先生之风范所倾倒。于是我们不自觉地将先牛作为学习的榜样和人生的目标。三年学习,我们收获甚多,但仍旧无法望其项背。本论文从选题到定稿,从章节到字句,无一不凝聚着先牛的心血。博士毕业之后,即到同济大学参加工作,平口忙于教学,疏于继续整理加工论文。幸得恩师臧克利先生推荐,论文才有机会正式出版,感激之情人以言表,唯有铭记于心,不懈努力。同时,我以同样的感激之情感谢师母,谢谢她几年来在学习、生活等方向给子的鼓励和帮助。从硕士到博士这一路走来,远在家乡的父母一直默默地陪伴着我,也正是有了他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才让我在求学路上走得这么义无反顾。在上海读书的五年,中国文字研究与应用中心就像一个温馨的家庭一样,让我在这里安心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这里的老师利同学都给我了太多的鼓励利帮助。难忘老师们给子我的亲人般的关心和帮助;难忘我困惑彷徨时同学朋友给我的支持和鼓励;难忘我们一起奋斗的时光。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关心过我的人们。论文完成后,曾聘请华东师范大学王平教授、刘志基教授、董莲池教授、王元鹿教授、西南入学毛远明教授对论文进行了评阅,并聘请复旦人学吴金华教授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上海师范大学徐时仪教授、华东师范人学刘志基教授、王元鹿教授、董莲池教授担任答辩委员,诸位学者在评阅、答辩过程中,给本文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甚是感激,在此对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此外,我还要感谢南方日报出版社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出版过程中,南方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周山丹对书稿进行了反复地审阅和编排,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书中涉及么许多石刻拓片以及繁简字转化等诸多事项,给负责本书排版、校对的老帅增添了太多麻烦,在此深表歉意。在写作过程中,本书参考了许多前辈学者的文章和著述,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我深知自己的写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遗憾,今天只是一个简短的总结,等待我的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我仍然会一如既往的努力。李海燕2011年2月18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隋唐五代石刻文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隋唐时代对汉字楷书字体的定形起到重要作用,唐代有一批学者专门从事字样研究,定立了楷书的标准,汉字能沿用千年不变,唐人之功甚大。此书对隋唐五代的石刻文字作了全面介绍,内容扎实,对研究汉字字形演变很有帮助。
  •   这本著作是对隋唐五代石刻文字热门研究中的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