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我的1976

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作者:雪屏  页数:217  
Tag标签:无  

前言

  记得——  那一年我才十几岁。  那一年夏天的某个夜晚,突然下起了雨。尽管下了雨,不但没有凉爽下来,反而更热更燥,蚊子也更嚣张。我爬起来跟父亲逮蚊子,后来又喷了敌敌畏,才重新睡倒,睡倒不久就地震了。  震中在唐山、丰南一带。  那一场地震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多秒钟,却让我和千千万万个亲历者终生难忘。现在回想起来,虽然年代久远,我还是感到震惊不已。十几平方米的一间屋,居然被震成两半,我这一半完好无损,而我父亲那一半,则塌成一堆瓦砾……  我将父亲从瓦砾里刨出来,用海魂衫拭去他脸上的尘土,默不作声地凝望着他的遗体,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甚至没有感觉,只是痴痴地发呆——生命原来如此脆弱。懂得了这一点,眼泪就金贵起来。等我的理智逐渐恢复过来,第一个念头就是:天塌了!从此我再也无所依靠了,风吹雨打时,也没有一个宽阔的臂膀替我遮风避雨了。  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变了,变得战战兢兢,只好把小小的书房当作避风港,把虚妄的情愫当做了毕生的事业,就此完成了我性格的蜕变。  其实,每个父亲都是孩子心目中的一方天空,一方有阳光、有云彩、有温煦暖风的天空。

内容概要

  《废墟,我的1976》通过描述唐山大地震对一个人和一个家庭造成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来反映这场灾难对唐山人留下的心灵的创伤和阴影,真实得令人震惊!在这场浩劫中,生命的脆弱、人性的光辉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被无限放大,同时个人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  “我”在地震中失去了父亲,又在震后先后失去了两个最亲密的伙伴。患上地震后遗症的“我”后来在爱情、家庭生活、工作中,命运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一场伤痛的灾难、一段可歌可泣的救人比赛、一段纯美却无结果的爱恋,读来让人泫泪欲滴。

作者简介

  雪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祖籍沧州,现居北京。多年漂泊,做过工,编过报,做过书商,后因病住进医院十余年。生存状态:躺着,坐着,溜达着。出版有长篇小说《溜达溜达》、《每个葡萄架下都有一只狐狸等待着》、《你喜欢林肯公园吗》、《天堂里也有一双媚眼》、《带我到阿尔泰》、《后刺青时代》和《深度忧郁》等,中篇小说《蛛网》、《搓板胡同》等。《你喜欢林肯公园吗》获新浪第二届华语原创文学大奖赛小说奖。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自那天起,我就再也没有荡过秋千,不是我不想,而是那种忽而将我抛到半空,忽而又被玩弄似的扔在地下的感觉,让我浮想联翩,回忆起来就恐惧,太可怕了。  那是个深夜。  那个夜晚跟平时的夜晚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只是蚊子比平时嚣张,也比平时作风恶劣。平时落在身上,轰它一下就跑了,而这一回它咬起人来不撒嘴,死叮,每一只被拍死的蚊子都一肚子的血,很肥。  “过一会儿我打上敌敌畏,蚊子就不敢这么捣蛋了。”我爸说完,好歹把两只饭碗在水管子底下冲了冲,就跑去喂他的六条警犬了,留下十八岁的我,继续倾听着俯冲的蚊子低沉的叫声。我爸在这座军用仓库就是负责饲养警犬的,警犬则是负责巡查守护库房的,库房里堆着的都是支援某些国家的粮食、石蜡以及其他一些不让我知道的东西。自然,我也不想知道,那时候,我要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偏偏就不包括这些。  我爸走了,我把两条腿撂在桌面上,拽着台灯的灯绳,开一下,关一下;关一下,又开一下。老远,我听见我爸对我喊:“你就别糟践电了,我们单位这个月的电费都糟践在你身上了。”  汶川地震哀悼曰那天,我从躺了三十年的床上爬起来,一步一步磨蹭到和平西街,默哀了三分钟,死灭了许久的忧伤又从心底飘拂起来。已经五十岁的我,竟哭了。幸好,那天有很多人都在哭,我的哭也不显得突兀,而且那天很多人的脚步都沉重蹒跚,我的瘸腿也不那么显眼。我爸对我喊“你就别糟践电了,我们单位这个月的电费都糟践在你身上了”的时候,我的腿还不瘸。记得当时我还偷着骂了我爸一句“财迷脑袋”,还好我爸没听见,听见了非得给我一巴掌不可。我不知我爸是什么时候回到宿舍来的,反正他回来的时候,我早就睡了。“咣当”,跟半拉锅盖一般大小的青砖砸在我的肩膀上,是剧痛将我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瞧,整个房子晃得和荡秋千差不多,根本站不住脚,想喊救命,嗓子眼就跟堵上了一块抹布似的,喊不出来。  我就只能蒙着脑袋,随着惯性,一会儿骨碌到房间这头,一会儿骨碌到房间那头,像个皮球一样。我想,要是再晃三十秒,我的小命就交代了,砖头瓦块噼里啪啦地跟雨点一样砸在身上,连疼的感觉都没有了。连疼的感觉都没有了的感觉,常常是最恐怖的感觉。

编辑推荐

  《废墟,我的1976》一个人的唐山大地震亲历记,23秒的生死瞬间,34年的心灵创伤,三十多年来最震撼心灵的伤痛回忆。  突然,从一座座黑洞洞的楼里,从一条条僻静的街道尽头。涌出来很多很多的人,仿佛是听到了防空警报似的,在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集结。我似乎被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推着,随着人流一齐涌动,但是我根本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两条腿机械地迈着,像是有一根线牵着我。这时候,刚好到3点42分,人们燃起了烧纸,起初就是默默地将纸钱添在火中,不知谁带头,“哇”的一声哭起来。仿佛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传一个,哭声立刻此起彼伏,一片山响。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废墟我的1976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近十年的中国,可谓是从灾难中走过来的,洪水、台风、雪灾、干旱、地震,等等诸事,赶趟儿一般,似乎从来没有消停过。曾目睹1998年与洪水抗争的壮烈场景,也曾见证这两年国内多处地震引起的惊天新闻,因而危机感与日俱增,似乎不远之处,便可瞥见2012逐步临近的阴云。而对于真正经历过那些刻骨铭心的灾难的人来说,也许恐慌更甚,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其实早已患了一种难以消除、难以愈合的病症——灾难后遗症。
       《废墟,我的1976》则把这种病症以小说的形式真实呈现了出来。小说关于地震的场景其实并不多,也许是因为23秒的时间,实在呈现不了太多,如果真的大张旗鼓、浓墨重彩去写,只能适得其反,显得假了。因而,作者剑走偏锋,只是以从地震中走出来的几个十几岁少年的视角,来解读这场灾难对唐山人的摧残和危害。当然,作者的笔调是轻松的,欢快的,他把几个少年塑造得“没心没肺”,即便是在断壁残垣、废墟瓦砾里,依然是斗乐、争执。
       也许有人会觉得不可思议,认为这点实在令人难以理解,有什么比身体受伤更痛苦的呢,又有什么比亲人离去更难受的呢?可是他们,不仅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分明不是正常人所应该有的心理。其实,这是作者故意用的曲笔,原因有二:其一,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我不愿意回忆”,因为对亲身经历过灾难的人来说,最怕的便是想起痛苦的往事,因而,只有在这种避开沉重、压抑的叙述中,作者才能将自己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否则,他可能一句话都写不出;其二,就当时的时代特征来说,几个少年是在一种文革话语的浸淫下长大的,他们的心灵,因为人为的灾难和自然的灾害,已经变得歪曲,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已经不如正常人那么实际和明朗了。这导致了他们在灾难过后,跟作者的心态一样,不愿提及深入骨髓的伤痛,即便是提及,也是以一种调笑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在被约束的时代里被约束着成长,生理和心理都是压抑的,而地震,则恰恰成了打破约束他们牢笼的钥匙,使他们即便在失去亲人、身体负伤的情形下,还能感受到获得解放和自由的欢乐。
       不得不说,作者的这种叙写方式是巧妙的,其实在这种类似于喜剧的争斗、调笑背后,潜藏的是漫如烟涛的泪水,是新一代唐山人因灾难而形成的无法磨灭的沉疴。这种沉疴牢牢地依附在他们内心深处,也许会一直陪伴他们一生。
      
  •     
      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总显得那么渺小。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似乎那惨烈的呼叫还在耳边,那残忍的镜头还在眼前,让人不忍看,不忍听,不忍想,不忍,有太多的不忍。
      再往前推,唐山大地震,似乎已经过去很久很久,久到我们的记忆都模糊了,甚至没有。为什么?因为我们只是看客,甚或根本没有亲历。然,对于亲历者来说,虽然只那短短几秒,但记忆却会是一辈子,永生难忘。
      只是那一瞬间,一切的一切化为瓦砾和灰尘,包括住所,还有亲人。
      住的地方没了,可以再盖;宠物没有了,可以再养;街道没有了,可以再修建,可是,最最亲爱的人没有了,该怎么办?怎么办?!
      渺小。无助。无力。
      伤心欲绝。无力回天。
      在那灰暗的世界里,除了一片茫然,一片废墟,还有什么?
      还有,还有希望,和爱。
      希望让我们站起来,爱让我们活下去。
      不管是哪里伸来的手,不管是谁送来衣和茶,都是一份温暖一生的爱。
      也许是唯一的亲人,也许是相熟的朋友,也许是相识却不相知的人,或者只是从未相识的人,不管谁,在整个世界灰暗的那一刻,在心底流血的那一刻,他们伸出的手,就是希望和光芒。
      虽然,在灾害面前,我们那么的渺小,但我们却又是那么的坚强,和伟大。
      在许多许多的爱面前,我们还可以站立,还可以继续前行。
      因为,至少还有你——值得去珍惜!
      
  •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有过不少关于地震的小说,多从励志的角度去描写人们如何与大自然抗争及灾后重建家园等,风格上也多以乐观积极向上为主,凝重而不沉重,悲惨而不悲观。这种叙述诚然十分必要,但对灾难给人们心里造成的深远影响,以及人类在面对巨大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震惊感却很少关注。这些小说也大都写得真切感人,催人泪下,然而感动归感动,真正让人触动或引人深思的并不是很多。相比之下,小说《废墟,我的1976》,则显得厚重复杂得多。
       这篇小说不同于同类作品的地方在于,它能把对特定历史的思考糅合进对自然灾难的表现中。小说描写的是发生于文革后期的一场大地震(唐山大地震),及其地震给“我”造成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故事情节看似简单,但因出自一个未谙世事的少年——“我”的视角和口吻,实则充满张力和矛盾。
       从叙述的角度看,小说采取了欲擒故纵之法。小说开头,天崩地裂之后,“我”和另外两个伙伴,从废墟和瓦砾中走出。面对满目疮痍,家破人亡,“我们”以为是苏修或美帝投下的原子弹所为,一时竟热血沸腾,义愤填膺,而待知道来自天灾而非系人祸(苏修或美帝国主义)时,“我们”竟一个个情不自禁地充满了失望之情。小说就在这种背景下展开叙述。一面是惨不忍睹的现场,大人们忙于抗震救灾或者沉迷于悲伤之中,而“我”和同伴们则仍一如既往,玩笑打闹,好像灾难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我们反而更加自由自在无人管束。但随着身边的好友或熟人一个个离“我”而去,或惨死或失踪之后,“我”这才意识到白茫茫一片宇宙,竟只有“我”一个孤魂到处游荡时,一种彻骨的孤单和寂寞才真正攫住了“我”:“我”原来是那么的无助。自此,小说才真正进入到主题:地震给“我”造成的心理创伤之巨,留下的阴影之深。直到多年之后的今天,每每观察到屋顶上的灯泡晃动,就要跑到门外大喊地震来了。“我”完全被抛离出日常生活之外,沉浸在灾难留给“我”的记忆之中不能自拔。
       从表现风格上看,小说表面看似明朗乐观,实则透着悲凉和沉重。文中处处表现地震给人造成的心理创伤和人类面对自然灾害的孤寂无助,但在表面的叙述风格上却正好相反。“我们”互相打闹,嬉戏玩笑,其实只是为了掩饰巨大的灾难带来的空虚和无聊;“我们”之间的使气斗嘴,互不相让,则更加显示出经受灾难之后的我们的相依为命及不可分离。这也比较符合少年的心理。地震来得如此之迅疾,容不得半点思考和想象,更何况是从未经历过地震的少年。对于灾难中幸免于难的人们来说,天崩地裂所摧毁的,不仅仅是房屋或财产,更是对未来的希望。他们来不及思考,就被定格在瞬间,抛掷到过去。时间似乎已经停止,并永远只能生活在由过去所积累起来的人生经验里。对少年“我”来说更是如此。灾难震撼之大,影响之深,也由此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废墟,我的1976》立足于一个少年的视角来叙述,显然与此有关,有限的人生经验、仅有的玩伴和嬉戏的人生态度,这是他们面对灾难时所唯一拥有的,而一旦这些一一离他们而去时,世界对他们而言也就一无所有了。小说之让人感到沉重的地方也就在这里。
       事实上,少年“我”显然是一个没有时间感的人,他永远被定格在地震爆发的一瞬间,只能靠回忆去组织对未来的想象,而过去在少年“我”的心中,无疑又是被多年来主导的“文革”话语所充塞。其结果是,小说明显存在着某种分裂:一方面是地震造成的惨状,这是一个严酷的世界,绝望而让人窒息;而另一方面是“文革”话语所营造的世界,这一世界充满狂热而非理性,极富破坏潜能,又有某种创造精神。在少年眼中,虽然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废墟,但同时也有秩序和束缚解体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解放感,这无疑又是少年“我们”所欢迎和追求的。从这个角度看,小说的多重话语之间充满了张力和相互间的较量,也正是这种张力,使得小说十分耐人寻味。小说表面上的风格明快、语言诙谐,和所表现出深层次的凝滞灰暗与冷峻绝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内蕴的丰富复杂也只有放在这种反讽式的结构中才能显示出来。
       如今,唐山大地震已经远去整整三十四年,而人们对那时的记忆,却似乎并未随着时间而消失殆尽,尤其是对于亲历者而言,这场噩梦依然会伴随着自己的后半生时隐时现。作者作为幸存者,能够将其亲历诉诸笔端,想来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我们细读这部小说,或许能够从字里行间体会到深处灾难境地之中的同胞的凄楚和悲凉,又何许能掬一把眼泪,以哀悼已矣的逝者。
      
  •      三个月前,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掀起了一股缅怀那场灾难的狂潮,看过那部电影的人,多被其巨大的感染力所感动。这部电影成功地改编自一部小说——《余震》,将文字所蕴含的张力淋漓尽致地转化到了视觉冲击力上。
       我读过《余震》,也读过雪屏的新作《废墟,我的1976》。作为从那场灾难中走过来的亲历者,雪屏显得异常勇敢,他能够依靠多病之躯,写下这部浸满血与泪的回忆体小说,实属不易。要知道,经历过灾难的人,最承受不了的便是痛苦的回忆,当然,也承受不了勾起这种痛苦回忆的一切。
       客观来讲,《废墟,我的1976》并非跟风之作,这本书雪屏写了很久,也许在他落笔之时,他也没想到《余震》会引发如此大的市场反响。他把自己的灵魂寄托到作品的主人公——“我”的身上,或许不只是“我”,还有酵母片、钢镚儿、胡传魁、二林子,他们在地震中侥幸逃生,然后在或身体残废、或失去亲人的时光里,慢慢地咀嚼着饱含时代气息的亲情、友情、爱情。这与《余震》偏重亲情有所不同。
       从亲情来看,给人印象最深的主要是父亲的惨死对“我”和“我”的家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当然,作者没有靠悲鸣和哭诉来讲述这一切,甚至对于父亲的感情,也是借父亲养过的几只狼狗来体现。狼狗的绝食、对坟地的守护,以及至死不离开坟地的态度,都深深震撼了“我”。直到狗被打死,“我”的不依不饶,其实是对父亲离去之后悲痛而无助的宣泄。而母亲,则开始变成了“祥林嫂”,“要是你爸还在的话”成了她的口头禅。她对三个儿子的管教开始注重到各种细枝末节,并时不时以丈夫的言行来教育自己的儿子。诚然,她是最悲痛的那个人,只不过把这种悲痛转化为对儿子的培养上了。
       再说说友情。这部作品中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几个震中余生的青年男女之间的友谊了。“我”跟胡传魁的纠葛、酵母片和钢镚儿的恩怨,传达的其实是纯粹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那个时代的友情。尤其是酵母片和钢镚儿,他们的争执不休,可以从震前延伸到震后,甚至在挖掘废墟救人的时候,也不忘互相竞争,谁也不想输了谁。竞争导致他们成了名人,而风光却丝毫不被他们放在眼里,哪怕在接受采访之前,两人还会为一件很小的事情打成一团。我不得不说他们是可爱的,他们的情感也没有丝毫做作,包括胡传魁,包括二林子。就在胡传魁、二林子、钢镚儿一个接一个地死去之后,我想,他们冤家对头的眼泪,比任何人都要来得真诚。
       作品中的亲情是厚重的,友情是纯粹的,而爱情,则是微妙且难以言说的。酵母片大概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会爱上死对头钢镚儿的那妞。然而爱情就是这么奇怪,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有所收敛,只要遇到合适的火种,它便会熊熊燃烧。钢镚儿不在了,但钢镚儿对时苓的感情,却由酵母片来传承,这在当今,或许都是比较经典的爱情神话,而在那时,却是极其自然、极其真诚的情感流露。与他们不同的是,“我”跟关姐的爱情则显得波折不断。旁人的眼光、亲人的责难以及社会舆论都可能成为扼杀这段感情的凶器,只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或许不仅在此。地震毁掉了“我”的家庭,这只是爱情泯灭的原因之一,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我”的情感依托、“我”的人生态度也在地震中被摧毁了。确切点说,是“我”已经丧失了安全感,对待生活,对待情感,心中有太多的危机感及不确定因素,这间接导致了“我”不敢去正视与关姐的关系,不敢去接受摆放在眼前的爱情,从而坐失良缘。
       因而,总的来看,《废墟,我的1976》更为注重的,不是断壁残垣,不是瓦砾碎片,而是地震对人的心灵所造成的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展现给我们的,是一段久远而难以忘怀的时代的废墟,及一抹无法修补的心灵的废墟。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