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摇晃的中国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鸣  页数:344  
Tag标签:无  

前言

  序言  辛亥革命前后,摇晃的中国  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快要一百年了。一个纪念日,到了纪念一百回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会热闹一下。况且,1911年双十这个日子,又是中国帝制告终的开始,走向共和的中国,经过了一百年。民主共和思想,是否深入人心不知道,至少在名号上,跟上了世界潮流。就凭这一点,也值得庆祝一番。  说起来,这个革命的发生,多少有点偶然性。从小的方面说,如果当时坐镇武昌的湖广总督不是瑞澂,如果他不是炮一响就像个懦夫一样挖洞逃走,如果他此前的处置不是那么失当,偶然破获了革命党的据点,又拿人又砍头,而是当众把缴获的革命党人花名册给烧了,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新军工程营的枪声,兴许不会变成一场占领武汉三镇的起义。因为革命党人这样零星的枪声,已经响过很多次了,没有一次成气候的。就在武昌起义爆发前的一个月左右,武昌新军也来过这么一回,但并没有闹起来。  从大的方面讲,如果不是西太后和光绪死后,上台当政的满人少年亲贵由着性子胡闹,先是赶走了最能干的袁世凯,得罪了最不该得罪的人,然后又张罗收权,把地方权力收回中央,把汉人的权力收回满人,革命即使发生,也成不了气候。  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在各地立宪派风起云涌立宪请愿的时候,亲贵们不答应也就罢了,却搞了一个皇族内阁,让各地士绅们心里凉到底--从此之后,中国的事,就由这些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纨绔亲贵包办,士绅们借立宪分权的希望,被彻底浸在了冰水里。这么一来,士绅们把个满人王朝恨得牙根痒痒,本来听不进去的革命党人排满的宣传,忽然就入耳了,真是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尽管让他们放火,他们还是不敢,但只要有人放火,他们是乐于扇风的。辛亥武昌起义第二天,起义士兵群龙无首之际,逼来的黎元洪一言不发,死活不肯"从逆",但作为湖北咨议局议长的汤化龙却来了,一来就不走了,连带着听他指挥的商团,也参加了革命。正是由于立宪派士绅的帮忙,不仅稳住了局面,而且争得了外国人的同情,说服了黎元洪改变主意,甚至还策动了前来镇压的海军舰队的反正,因为舰队司令的参谋汤芗铭,是汤化龙的弟弟。不仅武汉一地,立宪派帮忙革命,其他地方,也都在帮忙革命,有的地方,立宪党人干脆自己出头。最初革命的十几个省,实际上是革命党人和立宪党人平分秋色。  尽管说,革命党人一直处心积虑要策动革命,但革命的形势却一直都不够成熟。尤其是清廷推行新政改革以来,革命成功的机会相当渺茫。尽管革命党在政界、学界、军界有诸多的渗透,很多新军官兵受排满宣传的影响,但革命党人发动的大大小小历次起义,好像没有一次有成功的希望。收买会党的起义,像是雇人造反,钱花光了,人也就散了。而且起义都在边边角角的地方,闹与不闹,都没有什么影响。而新军的起义,动静大了一点,但却总也形成不了规模,要不就是时机总也不对。最关键的是,每次起义,都没有社会的呼应,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单打独斗--他们一直以为这样个人英雄式的单打独斗可以唤起民众,只手打天下。为此,暗杀成为起义之外最重要的手段,从南到北,革命党人都在试制炸弹,炸了这个炸那个,可惜,始终没把民众的觉悟炸出来,也没有把清朝炸垮了台。  不能否认,革命党人有救国救民之志,但落到实处,往往夺取政权的心情要占到上风,尽管夺取了政权,他们是为了实行最先进民主共和制度,好让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清朝的改革做得好,尤其是预备实行立宪了,他们感觉自己的机会就渺茫。客观地说,如果不是有日本这样一个处心积虑不想让中国变好的近邻,这样的近邻总是借着帮助革命党人给中国政府捣乱,革命党人策动起义的本钱会更少,连宣传的影响力都会受局限。这是因为,清末的新政改革,的确做得不错。庚子后的乱局,很快就稳定下来,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外国投资增加,中国人自己办的工商业也呈现兴旺的景象。新政的各项事业,都在稳步前进。原来以为会引发强烈反弹的废科举改革,居然平稳度过,新学堂遍地开花,虽然问题成堆,但新式教育从此生根。军事改革、法律改革、官制改革、财政金融改革、地方自治乃至预备立宪,都在稳步推行。尽管有庚子赔款的巨大压力,但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到辛亥年,朝廷的岁入居然达到破纪录的两亿四千万有余,而各地财政,也大多有结余。爆发武昌起义的湖北,打开藩库的革命党人,发现他们拿下的这个政府,居然有四千万元左右的存银。事实上,正是有这些结余,各地的起义者才赖以招兵买马,扩张军队,维持了革命的命脉。新政的推行,不像以往很多论者所说,事业一塌糊涂,引起了民众的强烈反抗。新政后期,整体上社会治安良好,大的股匪都招安了,小的匪盗得到控制。所谓民众对新政的反抗,只有少数地区比如山西有对兴办新教育不满的骚动,有民间结社干草会所谓"烧学堂,打先生"的骚动,但规模并不大。其他的所谓反抗,主要集中在反抗丈量土地和清查人口方面,但骚动也都是小规模低烈度的。以往的研究,往往先验地认为凡是王朝覆灭,必定是政治紊乱,民不聊生,遍地烽火,其实,清末恰恰不是这样。政治虽然谈不上清明,但比起庚子之前,却要好得多,民众生活也谈不上安定,但比起庚子之前,也要好得多。我们建国后史学界为了验证清朝腐败、天下大乱所做的统计,验证辛亥前一年,整个国家的民变 [实际上有些夸张] 次数,大约一万起。即使这个夸张的数字,放到这么大的国家里,实在算不了什么。  但是,主持变革的当家人,毕竟是一个刚刚犯过大错的集团,而且是一个少数民族集团。像鼓动借助义和团盲目排外这种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大错,不仅导致八国联军入侵,国家主权大幅度丧失,而且造成了国家巨大的动荡和损失,数额达到四亿两的庚子赔款,等于是在国家经济的血管上开了巨大的失血口。这样的错误,大大降低了这个政权的合法性。由于这样的一个错误,革命党人持续排满宣传,才有了市场。更多的汉人精英意识到原来这个朝廷是异族政权,从而使大清王朝的合法性进一步降低。剩下来的事,只能办好,不能办坏,一旦办坏,大家就会认为是非我族类的缘故。  然而,西太后之后少不更事的少年亲贵们,却大大地错估形势,不知道自己吃几两干饭,居然想通过把权力揽到自己手里,巩固统治。殊不知,满人政治能力退化,已经有一百多年,而政治格局的满轻汉重,内 [朝廷] 轻外 [地方] 重,也已有几十年的工夫,早成定局。满人中的能人,有经验的政治家,西太后和奕?在世的时候,都得承认现实,而以摄政王载沣为首的这种二十多岁的少年亲贵,既无从政经验,也无政治能力,居然敢贸然收权揽权,不坏事才怪。武昌军兴,亲贵们六神无主,马上实行立宪,废掉皇族内阁,答应所有立宪派的要求,但是已经晚了,人们不再给清政府机会了。从后来的历史看,这不仅是满人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史家一直在说,辛亥革命期间,袁世凯始终在谋求自己的利益,取孙而代之。其实,在南北谈判期间,他倒是竭力想维持一个虚位的清朝帝制,一个由汉人实际统治、大清皇室挂名的统治模式。这个模式,也得到英国和日本的赞同。在他们看来,中国人根本没有做好实行共和制的准备。显然,袁世凯在这点上跟他的好朋友,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有高度的共识。这期间,也有人提出可让孔子后裔和明朝皇族后裔来当皇帝,继续维持君主立宪体制。然而,毫无势力的孔子后裔和明皇后裔显然出不了山,保存大清虚名的努力,事实上也不可能,即使袁世凯逼使摄政王载沣退位,完全意义上的君主立宪已经告成,南方的革命党人仍然不肯退一步,在情势上也退无可退,好讲中庸的国人,其实从来都不会妥协,共和这一步迈出来,所有参与其中的人,包括前立宪党人,都骑虎难下,加上所谓最先进制度的诱惑,革命发生后的中国只能往前走。  革命最大的危险,是会带来社会的动荡,甚至导致外国的干涉。这一点,是当初革命和立宪两派论辩的主题。辛亥革命期间,日本的确考虑过武装干涉的可能性,只是因为英美的反对而作罢,而革命过程的动荡不大,也是外国干涉没有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说,从近代革命史角度,辛亥革命算是一场动荡和破坏比较小的革命。立宪派的高度参与,极大地降低了破坏的程度,而革命党人,也在刻意减少革命带来的动荡。为此,他们不准农民革命,不进行底层动员。但是,另一个他们老早就依赖的势力,却趁革命之机登上政治舞台,这就是会党,还包括一些绿林好汉。虽然说,跟会党合作是革命党的传统,但在辛亥革命过程中,他们还是尽可能对会党势力进行了遏制,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镇压。但是,会党这种中国社会中的准黑社会力量,还是冒了头。毕竟那么多年革命党对会党的联络和利用,不可能一下子断了关系。从地下冒出来的会党,对革命后的秩序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各地会党公开露面,大开香堂,大散海底,在底层社会建立准黑社会的秩序,导致革命党人声誉大坏。二次革命,貌似强大的革命党,在袁世凯的打击下,不旋踵即土崩瓦解,跟他们不得人心大有关系。  尽管破坏不那么大,但革命毕竟是一场中国人学习西方的激烈变革。革命后,中国国门上的招牌变了,从一个君主专制的政体,变成了最先进的美国体制,接任孙中山做临时大总统的袁世凯,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华盛顿,世界第二华盛顿。但是,革命后的现实告诉我们,这样的制度,落到实处,的确大有困难。就整体而言,虽然沿海开放口岸城市的绅商欢迎革命,而内地农村的士绅满怀疑虑,汉人的官僚在革命进行中,却罕有为清朝殉节的。怀念清朝的遗老遗少,都是在革命后民国制度运行之际产生的--民国来了,很多人才觉得前朝其实更好一点,换句话说,民国不怎么样。  民国办不好,在很大程度上是没有生成一种新的秩序。然而,新秩序的产生,有赖于现存秩序的稳定。日本趁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的粗暴干涉,乱中添乱,袁世凯和他的谋士,错判形势,贸然称帝,袁世凯这个唯一的强人垮台,秩序的稳定,自然无从谈起。革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这个制度在中国却落不了地,落不了地的制度,也就没法修正,中国回不到更合适的君主立宪体制那里去,因为在上层信奉的进化论历史观里,制度的演进,是进化的必然,已经进化到先进的制度,任何"退步",都是开历史的倒车。  辛亥革命,是一场没有准备好的大变革。这场变革,却给中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革命成功后不久,上海的报纸不无戏谑地罗列了革命前后的变化:"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成,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礼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上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栏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其实,新教育、枪炮、律师、马路这样的东西,并不是民国才兴的,而除了制度变化,其他的变化,都是皮相的,甚至并没有真的变过来,至少在民国初年是如此。连革命党人大力推动,强力执行的剪辫子和放足,在乡村世界也成效甚微。放足和禁缠 [禁止缠足] 成效最差,直到国民党统治时期,好些地方的妇女依然缠足。剪辫稍好,但坚持不剪的人,也所在多有。民国成立,原本戴在外国人头上的大礼帽,的确扣在了中国官员的脑袋上,而且他们的手上,也多了根"文明棍" [手杖] 。还不仅如此,辛亥之后,话剧叫文明戏,新式结婚叫文明结婚,放足叫文明脚,连脚踏车,都被叫做自由车。但是,民国之后,正如长袍马褂依然如旧一样,瓜皮帽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依旧为士绅的常服。为孙中山倡导的中山装,即使在国民党统治时期,也只是党部人员在官方场合的服装,回家之后,很多人还是袍褂当家。很多在日本学了军事的将领,在今天留下的老照片上,洋式戎装,笔挺精神,但平常却喜欢长袍马褂,甚至喜欢坐轿子,连上战场都不例外。自由、民主和文明,离中国人的生活,其实还相当远。  辛亥革命真正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既不是风俗的变化,西化的习染,也不是新事物的出现,零星的现代化,甚至也不是制度的革命。如果没有革命,清朝如果能正常立宪的话,代议制早晚都会来,西方的法律、政治制度,在新政期间已经进来,而且总会生根,所差的,只是技术上到底学谁的问题,而没有不学的道理。比如法律制度,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的问题。在我看来,辛亥革命带给中国和中国人的,其实是持久的制度的困扰和变革的焦虑。  革命给了国人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像魔棒一样,给中国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中国不仅没有因此而走向富强,反而更易混乱。很多人都明白,一个有两千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骤然实行共和,而且学的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其实难免消化不良,但是,人们不情愿看着刚刚确立的进化论历史观在自己身上破产,不愿意承认自己跟西方人其实不一样,没法原封不动地移植一个"最好的制度",因为这样,似乎就等于承认自己种族的劣质。于是,只能把混乱归咎于变革的不彻底,革命不彻底,因此也只好在前进方向上做更激进的动作,革命,再革命,从制度变革走向文化和伦理革命,再则阶级革命,把中国社会翻过来,将传统的结构彻底打碎,建设一个人们谁也难弄明白的新世界。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患着求新症,什么东西,不求最合适,只求最新,最时髦。  即使不这样,在情势上,中国人也退不回去,退不到一个更合适自己的制度状况中去。其实建立代议制民主当然是必要的,但中国这样的国度,还是需要一个皇帝过渡的。可是过去的皇帝是满人,是异族,而且已经在革命的论述中带有屠杀汉人的原罪。所以,清朝的复辟,只能是遗老遗少的梦呓,一旦落到地上,连坚定的君主立宪主义者都会因之而崩溃。1917年的张勋复辟,不仅毁了康有为的清誉,也使得一直主张君主立宪的杨度心灰意冷,从此放弃了自己的主义。其他的人,没有实权的孔门后裔衍圣公做不了,有实权的袁世凯也做不了。谁也做不了皇帝,道理很简单:中国已经共和了,人们只能在"先进的制度"里往前走,除非找到更先进的制度。  中国人不是在共和制度中无法生存,也不是创造不出好的东西来。几十年的民国历史,也有值得称道的教育,值得骄傲的文化,但是,国人却很难在共和制度里创造一个新的秩序。尽管现在的人们回顾历史的时候,觉得民国还相当不错,但是当时的人们却很难满意那种军阀割据、国势衰微、中央政府政令不出都门的状况。这个老大的帝国,在进入共和之后,没有重建一个属于共和制的秩序,因此,就很难抵御卡里斯玛权威的呼唤,很难抵御再次革命、不断革命的诱惑。革命带来了问题,答案却是只能在继续革命中得到解决。一个原本背着过重的历史包袱,又在清末历史中饱受欺凌的民族,学习西方,包括学习引进西方的制度,无论如何都摆不脱工具性的诱惑。所谓的革命,无非是要借助革命的杠杆,撬起可以使民族翻身的巨石,当无论如何都撬不动的时候,不是换一个杠杆,而是接长这个杠杆,用更激进的革命,继续撬。  当然,当年的中国境况,说起来也很无奈。和平变革的希望,只能建立在清政府不犯大错上,但是,谁也保证不了这个政府不犯错误。自1860年中国设立总理衙门以来,中国已经被拖进了西方的世界体系,此后中国历史的演进,总离不开世界历史的拖带,中国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历史走向,也无法决定什么时候变化或者怎么变化。同光中兴,自己对自己说是自强运动,但实际上不过是洋务运动。此后的变革,也大抵如此。本土化的最后抵抗,是义和团,结果被碰了个灰头土脸,回头看看,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清朝从新政走到被革命,改革被革命扑倒,在一个两难之局里。历史,在这里很无奈。  辛亥革命,以及革命后的一百年,都是值得国人反思的一个艰难的过程。一百周年的纪念,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但愿,人们能想起点什么,想出点什么来,别白过了。

内容概要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其中惆怅低徊与一拍三叹,直追三国与先秦。
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作者简介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年幼时最大的理想是做图书管理员,好每天有书看。及长,幻想当作家,变成文学青年。一辈子养过猪,做过兽医,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最后误打误撞,成了大学教历史的老师,众人眼中的学者。一生

书籍目录

小引 大变局里的那些人
附图 晚清民国人物群像
年表 1911 年 :中国与世界
序言 辛亥革命前后,摇晃的中国
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些事
辛亥年,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
还有一场未遂的武昌起义
芝麻开门
立宪党人的起义
市民的武昌起义
荫昌督战记
瑞澂之走
第二幕 异哉!晚清!
革命是一出又一出不在一个舞台上的演的戏,演员不同,龙套也不一样。演好演坏,都不愁没有人看。
惠州:一场好看的国际性起义
萍浏醴:一场会党主导的起义
绍兴:一个体校的革命事业
镇南关:起义故事
黄花岗:革命党和老百姓
保路运动:都是铁路惹的祸
第三幕 过场的角儿们
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
黎元洪:在黎菩萨与黎都督之间
冯国璋:反革命分子的辛亥遭遇
袁世凯与北京兵变:玩走火了的权术操作
黎元洪假手袁世凯:副总统杀了首义功臣
丫姑爷张彪:起义的真正障碍
吴禄贞:士官三杰之死
王金发:山大王做都督
谭延闿:变乱的受益者
张宗昌:一个流氓的革命崛起史
第四幕 末世贵胄:王帽子底下的人
温顺,平和,礼数还大的八旗子弟,亲手惹下大祸,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覆灭,连挣扎的心思都没有。
良弼:凡鸟偏从末世来
端方:名气最大的牺牲者
载穆:一个殉节的满人副都统
拿了洋枪,八旗兵也不中用
辛亥福州旗营的“似抵抗”
清末的殉节问题
第五幕 谁在革命,怎样革命
好些积极革命的人,其实原本不想革命,想革命的阿Q,偏又不许他革命。
农民:不许革命
学生:学堂不能碰
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
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
苏北之一:一场被清兵逼出来的革命
苏北之二:杀吾仇者吾君也
江北之一:天上掉下个革命党
江北之二:由革命始以兵变终
江南:商团包办的光复
上海之一:远东最大商埠的易帜
上海之二:掠地的风波
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
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
湖南:白条儿封官记
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
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
奉天:一次会议葬送了的独立
第六幕 匆匆上下的龙套
一台大戏,总少不了跑上跑下的龙套。他们是过眼烟云,谁也记不得。但是,细瞧瞧,他们的戏,其实也挺精彩。
革命中的文明与秩序
革命行进中的享乐
革命的帽子
革命知府与弼马温
剪辫子的风波
又见汉官威仪
二三野老眼中的革命
五花八门的革命旗帜
第七幕 暗杀与炸弹
一些革命党人其实对于暗杀比对起义更热衷。不起眼的炸弹,在那个特别的年代,起了不同寻常的作用。
革命的炸弹旋律
暗杀乎,起义乎
暗杀团的骷髅
汪精卫:被一泡屎毁掉的暗杀
沈臧寿:诈取海门
袁世凯:遇刺与当国
第八幕 笔杆子和枪杆子
革命要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但这两杆子能折腾出事儿来,还得靠时运。
《民报》:顽童革命党的涂鸦
《大江报》:不得不说的文字狱案
《循环报》:一封假电报
《晋阳公报》:山西人的媒体政治
《国风日报》:报纸开天窗的故事
章太炎:名士坐西牢
张继:革命的棒喝党逻辑
秋瑾:设计军制
有支同志军是这样炼成的
招兵要招读书郎
有枪没子弹的新军
在新军与旧军之间
啊,海军
第九幕 国人的民主旋律
中国人其实也会投票,只要有人教,都学得会。
预备立宪:中国第一个议会的诞生
临时政府:摇出民国政府的摇篮
八百罗汉:头一个国会那点事
小镇议会:一次地方政权的小范围选举
自由择君:底层民众自发的冲动
帮会平等:革命后士兵的民主症
第十幕 革命经济学
革命首要的是钱,没钱,即使是革命这样正当的事,也没戏。革命在前台唱戏,后台站着的是利益。
造反要花多少钱
革命钱紧
革命暴力催租税
革命声中的税务司
股票建起革命军
尾幕 五光十色说民国
后记 我怎么想起写辛亥来
文献 主要资料来源
附录 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
◎小引 大变局里的那些人
荫昌 辛亥革命能够成功,大清王朝倒台,从满人方面考虑,在军事上,有两个人当是祸首,一个是瑞澂,一个是荫昌。
瑞澂 标准的八旗纨绔。做票友,斗蟋蟀,抽大烟,养宠物,无一不精。他是鸦片战争中被视为卖国贼的琦善之孙, 将军恭镗之子。
良弼 清末满人没有人才,尤其没有军事人才,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要说一个没有,倒也不是。
端方 清亡之际,名气最大的牺牲者。一个异族统治的朝代覆亡,牺牲掉的,往往是这个民族极优秀的人,端方算一个,良弼也算一个。
载穆这个一直不怎么得志的清朝宗室,虽然回天乏术,但对朝廷守土有责的规矩,老几辈子传下来的观念,还真的在意,不走不降,就只好死了。
袁世凯当年的北洋军,人说是在袁世凯练兵之时,就被刻意灌输了效忠他个人的思想,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但是,历史学家其实找不到这方面的证据。袁世凯练兵,并没有多少精神教育,所谓的精神讲话,是在民国之后的事了。
冯国璋北洋三杰,龙、虎、狗,冯国璋被称为狗,的确有点狗性。人很聪明,至少是会考试。北洋军人中,冯国璋是在军中考上文秀才的,稀罕得跟白乌鸦一样,得到过李鸿章的赞赏。
黎元洪比较老实,为人谨慎。做军官从不克扣军饷,带兵也比较宽厚。胸无大志,规规矩矩,在瑞澂小老婆眼里,是个老实巴交、从来不多说一句话的憨大头。
萨镇冰属于跟严复、刘步蟾、邓世昌等人一同留学英国的福州船政学堂精英,经甲午战火,硕果仅存。在当年那批精英中,他是比较差的一个,贪玩学习不好,成绩不佳,但却不是糊涂虫。
张彪晚清到民国,从戈什哈发迹的人,一个是吴佩孚,一个就是张彪。张彪从一般侍卫变成贴身侍卫,然后升堂入室,成了张之洞须臾不可离开的左右手,属于可以不经通报、直接进入寝房的贴心人。张之洞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安全由他负责,事务由他打理,钱财也由他一手掌管。
吴禄贞在当时,是个公认的人才,得到过张之洞、赵尔巽甚至庆亲王奕劻的赏识。士官同学,满人亲贵中唯一知兵的良弼,与之交情甚深。正因为如此,吴才得以步步高升。
孙文由于孙中山的个人魅力,总之,他的到达,彻底改变了局面,原来四分五裂的革命党,一下子就拧成一股绳,大家都同意他的意见。这在革命党的历史上,是常见的。
黄兴在革命党中是个不大在乎名利的人,为了大局,他此前已经可以接受黎元洪的任命。在黄兴的提议下,代表们再一次投票,把黄兴和黎元洪的位置掉了过来。而黎元洪也表现出风度,表示自己不到南京就职,委托副元帅黄兴全权组织政府。
孙武一个拉大旗的人,明明是另起炉灶,建立共进会,却还要借孙中山的名头,自家本是武汉人,跟孙中山毫无关系,却把自己的名字由孙葆仁改为孙武,谎称是孙文的弟弟。
胡瑛 这位在外国人眼里,外表除了那套绸缎的裘皮马褂之外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家伙,
现在掌握着鄂军政府的外交大权,人前显赫。漂亮值钱的马褂,胡瑛能一下子套三件,最外边的一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光鲜得一塌糊涂。
程德全江苏省会苏州反正之后,连一枪都没放,为了表示革命必须有破坏,由巡抚改都督的程德全,下令拿大竹竿子挑去了巡抚衙门屋檐的几片瓦。
焦达峰 和陈作新两个, 每人身上斜披一个白带子, 上面写着“正都督” 、 “副都督”
,下面盖着都督府的大印。自己过瘾,帮里弟兄当然也得一同享福。凡是来求官的,也一律发条白带子,由书记官写上官衔,斜披上就好。
章太炎国学大师,国学功夫,海内没有不服的,但章门弟子后来说,老师对于政治,比对学问更关心,说起政治,眉飞色舞,说起学问,昏昏欲睡。
徐锡麟原本打算进军校学军事,因为眼睛近视,进不了,胡乱待了一些时间,学了点警察的知识,回国了,摇身一变,成了安徽巡警处的会办和巡警学校的监督。
秋瑾不愧是鉴湖女侠,一个女流,留学日本,不仅时常挎着倭刀,把玩手枪,也一直在留心军事。她从容赴死,毫无惧色,要论气魄,革命党人还真没有几个人能比。
张继
张继的武器是一根粗大的枣木手杖,每逢保皇党开会,他就带着一干人前去,梁启超刚要说话,张继大喝一声:马鹿!飞身上台,举杖便打。
汤化龙标准的新政时代的名绅,中过进士,在日本留过学,在立宪请愿运动中,是一个核心人士。在名绅如云的湖北,能做到谘议局议长,绝非常人一个。
熊克武到日本留学,原本打算学军事,但进不了正经军校,只好在民办的准军校东斌学堂混了一阵。在里面学会了打枪,也私下学会了制造炸弹,很早就从日本回国,做专门的革命党。
张宗昌 一个标准的流氓,外国人称他是狗肉将军,中国人称他是三不知将军——不知自己有多少钱、多少兵和多少姨太太。
阎锡山在日本的时候,也是同盟会中人,据他自己讲,他回国时,曾经带回两颗炸弹,准备革命用的。但是,回国做了官之后,一直就放着没用。
张作霖东北的革命,最大的赢家,是张作霖。袁世凯之后,中国的军阀像点样的,大多为前北洋军和新军演变而来的,只有三个是巡防营出身,一个是张勋,一个是广西的陆荣廷,一个就是东北的张作霖。
谭延闿一个远近闻名的才子,少年得志。十三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得中清末最后一届科举的会元,即会试第一名,破了湖南的天荒。这个将军,脾气特别好,人们一边尊称他为畏公,私下却称他为谭婆婆,谁也不畏他。
王金发 当年闹革命,王金发的家产荡尽,还欠了不少债。现在做了都督, 就派人挑着银元,
到处还债。他把外祖父接来绍兴享福,摆队鸣炮迎接,吓得他年迈的外祖心惊肉跳, 说什么也不在绍兴待了,回家不久就死掉了。
李亚东日知会的老成员,当家后马上令人给他买一套绸子的袍褂,有事没事就乘四人大轿出行,原来的仪仗,伞旗执事照用,前呼后拥,鸣锣开道,跟清朝的知府一样。
汪精卫 存心了要跟摄政王同归于尽的。当时还没有发明无线引爆装置,只能靠手摇电话引爆,注定要牺牲一人,汪精卫就决定牺牲自己。
◎年表 ? 1911年:中国与世界
1月 中国首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2月 台湾发起首次断发大会。
3月 上海商界成立武装商团。
4月 广州起义,七十二烈士葬身黄花岗。
5月 清廷成立皇族内阁。
6月 四川成立保路同志会。
7月 宋教仁在上海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
8月 湖广当局下令查封,酿成《大江报》文字狱案。
10月 武昌新军引发第一枪,辛亥革命爆发。
11月 清廷宣布解散皇族内阁,任命袁世凯为总理内阁大臣。
12月 孙中山归国,经十七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
美国 纽约至加州飞行比赛。铁路建成长度遥居世界之首。
英国 医疗和失业义务保险实行。乔治五世加冕君主制继续。
德国 军事演习首次出现飞机。
法国 受邀占领摩洛哥首都,引发德国派遣战舰抗议。
俄国 要求扩大在华权益。签订满洲里界约。
日本 新闻言论检阅制度强化。天皇批准出兵干涉辛亥革命。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幕 辛亥年,武昌的那些事芝麻开门武昌起义的成功,无论从哪个方面讲,都有些偶然性。首先起义的爆发,就有些巧合的感觉。如果不是革命党机关暴露,党人领袖逃的逃,死的死,党人名册落在了湖广总督瑞澂手里,传说他老人家要按图索骥拿人,加上瑞澂当场处死三个革命党,更加落实了“镇压”的传闻,等于帮革命党做了最好的动员,起义能否如此激愤地一哄而起,有那么多新军参与,还真不好说。起义成功之后,处于“四战”之地的武汉,居然半个月左右没有遭致清军的反扑和围攻,给各地的“别有用心者”以极大的鼓舞,给了他们机会,到了北洋军大兵压境的时候,各地纷纷独立,噩耗频传,即便北洋军拿下了武汉三镇中的两镇,也无奈大势已去。接掌清朝大权的袁世凯,出于利害计算,也只能跟革命党谈条件,出卖自己的东家了。武昌起义之前,之所以革命党人不看好武汉,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武汉属于四战之地,起义发动,即使成功,也易于遭致四面围攻,坚持不下来。没想到,这个中心开花的起义,不仅守住了,而且最大限度地把革命辐射开来,一举大获成功。其中除了满人亲贵自毁长城,汉人官僚不乐帮忙的原因之外,很大的一个因素,是革命党人意外地撞上了一个有钱有枪的宝库,喊了一嗓子“芝麻开门”,门就真的开了。当时武汉的新军,一共一镇一混成协,共计一万一千多人,巡防营不多,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起义前,大约两个标[团]调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其中两个营在宜昌]。剩下的部队,不到万人。起义爆发,有五个营和两标[团]——一个骑兵团和一个旗人组成的团没有响应起义,而起义部队,不过两千余人,加上后来加入的陆军小学的学生和零散的士兵,当事人回忆说有四千人,但实际上大约也就不到三千人。只是,起义军比较凶悍,未响应起义的部队,不是被消灭[旗人团],就在跟着镇统制[师长]张彪做了一些零星的抵抗之后,自己散掉了,并没有对起义军构成威胁。但是,武汉这么大,仅凭着三千人,要想守住,几乎是不可能的。按情势势必要扩军,扩军就得有钱,有枪。在当时,没有政治动员的情况下,没有人会不拿钱来当兵的。如果革命党人拿下的武汉,是一座没钱没枪的空城,这些一向穷极无聊的革命党,真是没法可想了。靠革命热情是没戏的,因为起义的三千人,有理想和热情的,还不足半数。非常幸运的是,瑞澂留给起义者的,是一座有大量现金和武器的城市。藩库[布政使的财库]里有存银一百二十余万两;铜币局存现洋七十余万,银八十余万两,铜元四十万;官钱局有铜元二百万,官票八百万张,未盖印的官票两千万张,洋元票二百四十万张,库银二十万两,现洋三十万元,湖北财政存款总计有四千万余元。而且,汉阳兵工厂里,还存有大量的报废的铜炮,可以用来铸造铜元。钱不成问题,光有钱,没有军械,扩军也难。但是,湖北自打张之洞编练自强军起,到武昌起义时,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历史,历年购置的武器非常多。从德国买的七九毛瑟枪一万余支,从日本买的六五步枪一万五千支,加上中国最大的兵工厂在汉阳,汉阳造的步枪有好几万支。这些枪除了装备军队,大部分都存在军火库里。库里还有一些山炮、野炮和要塞炮,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太多的马克沁机关枪。这样大批的枪械,装备几个师都绰绰有余。就这样,起义军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扩充到了五个足额的协[旅],原来的三千人,几乎都做了军官,起义时仅仅为正目班长的熊秉坤,摇身一变,就成了协统[旅长]。起义军在短时间内,就发展到两万多人,是起义前整个武汉军队的两倍还要多。起义的第四天,革命军就自称有八千人,而外界则传说他们有二万五千人。尽管是在今天看来具有充分正当性的革命起义,也没有多少人投身进去,只要是招人当兵,就得发军饷。军官由于都是原来具有革命热情的,钱可以少点,无论官大小,一律每月二十元,但士兵却不能少,每人每月十元。钱发下来,很多新兵就把钱拿回家了。在这些人看来,即使参加革命,也无非当兵吃粮,找个挣钱养家的职业。从当年留下来的老照片看,好些革命军的士兵,脑袋后面还拖着辫子。所以,没有钱,兵招不来,没有枪,招来了也没有用。当然,这样的新兵,没有经过训练,招来了,即使有枪,也没太大的用。大部分的士兵,穿上军装,连装弹和射击都不会。看当时的老照片,革命军的阵地,根本不讲究什么散兵线,士兵们居然密密麻麻地排在一起,人挤人地排在一起射击,只消对方有子弹打过来,高低合适,肯定就会伤亡。但是不这样,兵也许就散了。当时就有人认为,这样扩军,人虽然多了,老兵分散在各处,但战斗力很可能还不如原来那三千人。可事实证明,恰是这样的扩军,成了大事。新军已经练了几年,但整个国家还处在不怎么会打新式战争的状态,所有的新军旧军,都没有经过战阵,一提到打仗,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器、兵员。一听说武汉的起义军已经有了五个协,湖南和江西的巡抚,立刻感觉自顾不暇。听话的河南人,派了两个营的新军加一个巡防营来到武汉北边,领兵人一听说起义军人数众多,吓得一枪都不敢放,马上派人跟起义军联络,诈称投降,虚与委蛇。一直拖到10月底,北洋军两个镇到齐,清军的反扑,才算正式拉开序幕。在这半个多月里,在上海、天津、北京的报界鼓噪下,全国上下,不是人心惶惶,就是欢欣鼓舞。武汉革命党人的实力,被严重放大,报界甚至传说武汉的革命党,已经聚集了三万多人,而且都是受过多年新式军事教育的,枪械精良。连北京的官僚富商,在袁世凯到来之前,都纷纷逃亡天津租界。在这半个月里,湖北各地纷纷起义,就连临近的湖南和江西,也先后独立。在武汉保卫战开始拉锯的工夫,内地十八个行省中有十四省先后独立,清朝大势已去。显然,如果清军在起义后马上反扑,起义军能不能守住武汉,很难说的。而清军之所以没有这么做,非得准备充分,调集了充足的兵力才动手,很大程度上,是顾及扩军之后义军的规模。北洋军虽然训练不错,但毕竟也是没打过仗的军队,这样的军队,作战时只能机械地考虑敌人兵力和火力。义军那实际上没有什么战斗力的五个协,充分地起到了吓阻清军的作用,给造反者留足了空间和时间。当然,这样的义军,在日后跟北洋军的战斗中,肯定是不中用的,即便他们中有人有革命热情,后来还来了革命党号称知兵的领袖黄兴来指挥,也只能节节败退。但这不要紧,只要举国皆变,北洋军一地的胜利,也救不了清朝的性命。曾经做过鄂督的清朝大员陈夔龙后来感慨说,在事变之初,他曾提议派兵火速平乱,但中枢久拖不决,失去良机,事遂不可为。其实,朝廷火速不了,有武汉金库里的银子的功劳。袁世凯与北京兵变:玩走火了的权术操作1912年,是民国元年。这一年的2月,清帝退位,民国正式告成。袁世凯成为一些国人心目中的“中国第一华盛顿,世界第二华盛顿”,欣然接下了孙中山让出来的临时大总统。不过,他想要最终就任,还有一个小门槛要跨,就是要南下南京当这个总统。其实,在设置这个门槛之前,孙中山还设了另一个门槛——策动临时参议院,把他在任时候的美国总统制,改成了半总统制,即所谓法国体制。总统和内阁之间,添加了一个总理。害得民国请的美国顾问古德诺,大呼胡闹,不明白为何中国要学糟糕的法兰西。这一切,袁世凯都看在眼里,虽然他未必明白美国体制和法国体制的名堂,但他那些留过洋的幕僚,会告诉他这是怎么回事。宦海沉浮多年的他知道,这些所谓的门槛,无非是孙中山想把他这只老虎的牙拔了,再把他装进革命党设计笼子里。可是,袁世凯并不在意这些,对他来说,只要做了总统,一切都好办。在他的思维框架里,总统就跟皇帝一样,只消坐上这个位置,大权就是咱的,些许小把戏,根本无碍大局。所以,袁世凯对这俩小花招,都一口答应了。答应得太痛快了,孙中山倒有点放心不下,急忙派出一个由前翰林蔡元培领衔的高规格迎接使团,北上前去,迎接袁世凯南下就职。2月27日,蔡元培、宋教仁和汪精卫等迎袁专使到达北京。立刻袁世凯盛情接待,下令打开正阳门,让专使们从昔日皇帝进出的门进到内城来,享受无限的尊荣。不仅一口答应南下就职,并且大宴专使,气氛极为友好而热烈。可是,就在专使被美酒和诺言的米汤灌得迷迷糊糊,陶醉于使命达成的迷梦之际,29日夜,北京突然发生兵变,变兵非常准确但又有分寸地直接攻击了专使的住所,逼得他们仓皇逃到外国人开的六国饭店,有人据说连鞋都没来得及穿。随后查明,兵变的部队,是北洋嫡系曹锟的第三师。据当日在场的齐如山回忆,说是乱兵不大像是成心作乱的乌合之众,上街抢劫,蒙头蒙脑,缩手缩脚,都不知道该抢什么好,也不大有伤人的意思。齐如山还在街头给乱兵做好一阵“抢劫顾问”,告诉他们什么值钱。而据当时的第三师的一位参谋回忆,在兵变发生之前,袁世凯的大公子袁克定,曾经两次找北洋宿将们嘀咕袁世凯南下就职的事情,认为这样对袁世凯不利,对北洋军更不利,兴许北洋军就成了没娘的孩子。最后一次直接找了第三师的曹锟和一些军官,挑明了要找点人,围住专使的住所,放几枪,叫喊几嗓子“宫保[袁世凯]走了,我们没人管了!”把这些人吓走。虽然说,此说没有旁证,但这样的诈术,此前袁克定也干过。在袁世凯已经跟南方达成协议,清室却在犹豫退不退位之际,他居然跟北方革命党人合作,收买好些人力车夫,在东安门放枪扔炸弹,吓唬小皇帝。同时暗中嘱咐警察,不要干预。这种伎俩,跟此番兵变,简直异曲同工。所以说,袁克定办这种事,是太有可能了。曾为袁世凯心腹幕僚的王锡彤当日在京,据他讲,当天夜里,袁克定于兵变闹得正凶之时,前往袁世凯府邸,“杂乱兵中,数小时始得达”。兵变发生,袁大公子居然可以混在乱兵里。当然,可能的是,袁克定的计划,仅仅是吓唬人,但碰上曹锟这种憨货,生生把事给办砸了。原本是不多的人出来吓唬人,结果整个师都出动了,事情闹大,烧抢的地方太多,伤及袁世凯的面子。所以,事情过后,曹锟狠狠地被骂了一顿,吓得他差点尿了裤子。当然,这种事,实在也是难以掌握,那个年代当兵的,有机会起哄抢劫,没有不乐意的。所以,事一旦闹出来,就越闹越大,刹不住车。不仅北京发生了兵变,后来天津和保定也起哄式地跟着兵变了。袁克定为了赶跑专使编出的故事,最终还真的吓到了一些北洋军人。关于兵变,还有另外的说法,身为当时北洋军人的冯玉祥就认为,曹锟的兵,原本纪律就不好,兵变不是袁世凯的阴谋。而时为第三师旅长的陈文运,就认为兵变的原因是强行剪辫,以及停发恩饷和米贴[战时的补贴]。但是据说,恰是因为陈文运是洋学生,袁克定布置的时候,没敢告诉他,怕他死心眼不肯干。显然,如果兵变是因为纪律不好,或者经济要求没满足,已经变了兵断然没有回营的道理,他们不会不知道,在任何时代,兵变都是砍头的罪过。所以,兵变更大的可能,还是设计好的阴谋。当然,话说回来,作为北方人,袁世凯的确不喜欢南京。况且,在中国历史上,政治地理从来都是北强于南,在南边定都者,大多为偏安之局。所以,尽管所谓把袁世凯弄到革命势力较大南方,调虎离山的策略,只是孙中山的一厢情愿,因为在今天看来,当年的南方,也未必就革命氛围有多浓烈,而北方一样也有革命党。只要袁世凯做了总统,北洋军自可以调来自卫,不愁镇不住东南半壁。但是,如果能不走,袁世凯还是不想走的。因此,袁大公子和曹锟虽然闯了祸,但毕竟打消了迎袁专使的念头,属于自家人好心犯错误,这个错误多少也有几分合自己的心意。所以,骂过一顿,也就了账。曹锟还做他的师长,参加兵变的人,更是没有可能被追究,而袁大公子,则依旧翻云覆雨,玩他的权术。这样的结果,让人分不清到底这些把戏究竟是袁公子自己的主意,还是得到他老爸的首肯呢?只是这样一来,乱兵被姑息了,军人干政的祸端却开了头,东也是东洋刀,西也是东洋刀,民国沿着这条路,一步步走上了军国轨道。以至于后人一想起民国,就会想起军阀来。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张呜的文章是我一向喜欢的——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易中天读张呜的文章既可以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里面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  ——李零我觉得在大学里张呜是比较稀有的教授,民国时像他这样的教授并不稀有,在当今大学里,却是太缺也太少了。  ——丁东张鸣用材料和逻辑把很多问题讲得很清楚,事实和逻辑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清楚很多问题,是很有说服力的。  ——秦晖我们能不能找到真的历史?现在有学者零零碎碎、点点滴滴在做这个事情,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这些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张呜做的工作,就很重要。  ——陈丹青看透枪杆子,了解锄把子,张呜抓住了这两个要点,中国历史的真相就能说个八九不离十了。我对他的理解,有时候也经常是我对我自己的理解。  ——吴思张鸣写史的方法像唐德刚,他的文笔是恣肆汪洋的、带评夹叙的,非常好。  ——梁文道

编辑推荐

《辛亥:摇晃的中国》晚清民国大变局;从这里,读懂百年中国!1、一盘很大的棋!2011年,辛亥百年冲击波,海峡两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新年1月开始,超千万人气教授张鸣首发力作《辛亥:摇晃的中国》,聚焦大清王朝最后岁月、民国肇造第一篇章,领衔角色有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宗昌、谭延闿、汪精卫、张彪、吴禄贞、荫昌、瑞澂、良弼、载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动作大片。研究这一类历史人物,《辛亥:摇晃的中国》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为,制造过量的英雄,结局是没有英雄。2、一部揭开百年真相的国史读本!正如今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背后故事,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追寻历史的真相,永远是这么重要。人说右派文笔喜欢说真话,说经过思考的真话。细看辛亥革命全景图,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成败关键也许只有1%,今天读懂辛亥你会明白100%。3、一段精彩不输三国的历史!百年中国,回望辛亥——农民:不许革命;学生:学堂不能碰;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湖南:白条儿封官记……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革命者、立宪派、保皇党、投机客,虚虚实实,停停涨涨,教科书上呆板的人被这些琐碎撑起来,就有血有肉,活了。4、《辛亥:摇晃的中国》读懂尚武中国!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独家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书的雷池里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张鸣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辛亥:摇晃的中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3条)

 
 

  •   1、一盘很大的棋!2011年,辛亥百年冲击波,海峡两岸盛典迎接,要下一盘很大的棋。新年1月开始,超千万人气教授张鸣首发力作《辛亥:摇晃的中国》,聚焦大清王朝最后岁月、民国肇造第一篇章,领衔角色有袁世凯、冯国璋、黎元洪、张宗昌、谭延闿、汪精卫、张彪、吴禄贞、荫昌、瑞澂、良弼、载穆、端方,等等,好似一部从晚清到民国的百年动作大片。研究这一类历史人物,本书以了解之同情的态度认为,制造过量的英雄,结局是没有英雄。
    2、一部揭开百年真相的国史读本!正如今天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背后故事,真相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追寻历史的真相,永远是这么重要。人说右派文笔喜欢说真话,说经过思考的真话。细看辛亥革命全景图,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成败关键也许只有1%,今天读懂辛亥你会明白100%。
    3、一段精彩不输三国的历史!百年中国,回望辛亥——农民:不许革命;学生:学堂不能碰;女人:战争不让女性走开;帮会:赶个革命的热闹;陕西:一省六都督的故事;山东:艺人活演“打登州”;浙江:咱们商人有力量;江西:假印章、破机枪和大都督;湖南:白条儿封官记……去脸谱化的历史,检讨国民复杂人性;讲细节性的故事,重寻百年变局源头。革命者、立宪派、保皇党、投机客,虚虚实实,停停涨涨,教科书上呆板的人被这些琐碎撑起来,就有血有肉,活了。
    4、一本书读懂尚武中国!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独家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

    真正的历史是集体遗忘的解毒剂。还原真实,《辛亥:摇晃的中国》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百年前的历史,读到我们的未来。

    法国大革命研究权威阿克顿认为,历史一门追求真相的学问,除非人们讲出真相,否则,这个世界不可能变好。《辛亥:摇晃的中国》谈晚清民国大变局,也希望理清历史真相。“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也是愚蠢的时代”,从这里,读懂百年中国。
  •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其中惆怅低徊与一拍三叹,直追三国与先秦。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   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是一场意外,意外里的意外。这场意外,毁了一个王朝,像扳道岔一样,把古老的中国,扳到了另一个轨道上。在中国,第一次出现了没有君王的政治,在亚洲,第一次有了参众两院的民主共和国。   百年激荡,回望辛亥。大革命,过场的都是大角色,一大堆左右了历史的灿烂群星。都督的样儿,党人的棒儿,名士的案儿,侠客的范儿,八旗的枪儿,新军的弹儿,帮会的堂儿,暗杀团的胆儿……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发挥得好与孬,都在改变着历史。其中惆怅低徊与一拍三叹,直追三国与先秦。   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辛亥》:一本书读懂尚武中国
      清末时髦之一,就是提倡尚武精神,号召士人弃文从武。人们到了日本,寻找日本强大的原因,说是西方乃至日本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有这尚武精神。《辛亥:摇晃的中国》独家奉献1911年日本绘制的武昌起义地图,特别附录理解晚清民国的二十个关键词,首义、情势、会党、尚武、军国、留日、八旗、殉节、商团、学堂、辫子、旗帜、暗杀、炸弹、报禁、新军、国会、选举、军费、税金,读懂这些微博摘录,要比说一句万恶的旧社会管用得多。
  •   知道张鸣,还是看的吴思的推荐,看透枪杆子,了解锄把子,中国真相就八九不离十了。

    以为会是本需要花些时间来读的书,但没想到读起来这么的顺畅过瘾,张鸣真是有写故事的天赋,过去看过几本谈民国早年的书,好读性跟张鸣这本比起来,就差了很多了,可能是经常给报纸写专栏的缘故吧,张鸣很会起标题,每篇文章都是一个很好玩的话题点,比如随便翻到的:革命中的文明与秩序,汪精卫:被一泡屎毁掉的暗杀,国风日报:报纸开天窗的故事,都很有点。

    书里写的最好的,应该是张鸣对于历史细节的还原吧,女人的辛亥,学生的辛亥,农民的辛亥,这才是当时的现实,不是后来教科书里说的什么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有的时候真是那么多偶然,一点火星,就改变了世界。

    书名,辛亥摇晃的中国,给人以无限的联想,已经摇晃的一百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稳定下来呢?
  •   张鸣的书,一向爱读。前几日刚读完了《军阀与五四》,便看到了这本同属民国历史随笔的《辛亥:摇晃的中国》,自然是要一口气继续读下去的。而且,今年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这个时候读辛亥,也算应景了。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叙,各种各样的也读了一些。在张鸣的笔下,这场被历史书上称为“民主共和新纪元”的“划时代”革命,将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抱着期待,开始了阅读之旅。

    张鸣笔下的辛亥,首先就胜在不打官腔。他不会上来就说什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巴拉巴拉巴拉……等等“政治正确”,但毫无营养的套话。要真用这些话开头,估计本书的下场就是直接被扔进废纸堆了。从全书的情况来看,张鸣的文字基本脱离了以往历史教材的“唯物阶级史观”,并且也很少受民族主义的影响。这使得他的历史叙述颇有“无立场”的特点。

    也正是这个特点,让他能够摆脱以往叙述者难以摆脱的束缚,呈现出更为平易,真实的历史。于是,我们发现原来革命也并不都是声势浩大,将旧制度“破坏殆尽”,有的地方只是小打小闹,甚至一枪未发,实是“低烈度”的革命;我们也发现革命和反革命也不是那么泾渭分明,崇高的“革命党”也经常有流氓地痞混迹其中,还和会党黑社会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我们还发现,花巨大代价准备的革命,往往就失败了,仓促起事的革命,反倒成功了……

    在张鸣笔下,原先“崇高”的革命党抛头颅洒热血的“高八度”叙述没有了,革命党里固然有心怀理想之士,但更多的则是想借此分一杯羹,讨点好处。于是难免鱼龙混杂。而清朝“顽固分子”其实已经是外强中干,众叛亲离。与其说是革命摧垮了清朝,不如说是它自己先垮了。
    在张鸣笔下,原先“庄严肃穆”“一本正经”的革命形象也变了,变得更加平易现实,甚至有一点荒诞搞笑。都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焦达峰之流,真把革命搞成了请客吃饭,结果把自己的命也请掉了;徐锡麟起事之时,原来手下那些学生,根本不知道他有何打算;原来两捆报纸冒充炸弹,都能让一些地方的知县乖乖“投降”。
    在张鸣笔下,“一条线”的英雄叙事让位于更加细致全面的视角,于是我们看到了更多当时的细节。社会各界对革命的反应,中国老百姓对剪辫有何抵触,头一届国会什么样子,革命的经济账怎么算等等,以往忽略的场景,今日终于能够尽览眼底。而他笔下的人物,也不尽是孙中山,袁世凯这样的大人物,而是也有配角,也有龙套,也有幸运儿,也有倒霉蛋,而这些角色也表现得更像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舞台上涂脂抹粉的脸谱戏子了。

    于是,原本在印象里单调刻板,乏善可陈的一出革命“正剧”,变成了一出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大戏,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好不过瘾。鼓掌叫好之际,也终于恍然明白,原来历史本来就是一场五光十色的戏,其中当然有正剧,但也一样有喜剧、悲剧、闹剧、荒诞剧……只是我们以往的历史观,一味的把历史往已经设定好的条条框框里套,非要把所有的戏码都换成正邪大战,非要把所有人物都涂抹成善恶两立,于是历史便失了本真,也就成了多数人不想碰的“雷池”。张鸣在书里说,他写这本书,不为别的,只为让看过此书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把历史当做“雷池”,那就够了。话是大实话,如今能有这样一个解救如我等以往在历史课上“被荼毒”者的机会,也是令人欣慰的。但是终究是亡羊补牢。什么时候,我们能不再绕圈子呢?不过我也知道,这在近期还是不太可能的。张鸣的历史文字,说实话会让很多人不待见。要说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笔下的历史,一点也不“庄严肃穆”,一点也不能让人“慷慨激昂”,自然不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培养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以及“高尚的爱国主义觉悟和忠诚”。这样的历史,要它何用?

    只不过,有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清楚,非要把不是正剧的戏打扮成正剧,其结果,很可能是反而成了闹剧。不但历史如此,自己恐怕也一并成了闹剧。
  •   百年沧桑,世纪风云。辛亥之年,鄂中武昌,一声枪响,划破两千年的封建夜空,共和理念与民主愿望,开始在华夏神州生长与蔓延。遥想百年之前,无数的仁人志士,欲立共和,为求民主,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历史车轮犹如滚滚的洪流奔涌向前,站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追求共和,延续民主,依然举足珍贵,任重道远。辛亥百年:共和弥坚,民主涅槃。
    共和,颇有历史渊源。西周时期,厉王出逃,周公和召公共同治理中国,史称“共和”。近代已降,共和肇始于西欧,盛行于北美,与君主制相对应,是一种政治体制。鸦片战争之后,伴随欧风美雨的洗礼和西学东渐的盛行,共和的理念开始影响中国。魏源的《海国图志》、严复的《天演论》、容闳的《西学东渐记》等逐步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尤其是甲午战败,签约《马关》,割地赔款,欲求共和,先行立宪,百日维新宣告试图改良满清王朝的夙愿泯灭。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建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或许,这是中国政党制度的起源吧。兴中会以“振兴中华,挽救中局” 为宗旨,扮演了中国资产阶级建立共和之国的重要角色。次年,广州起义失败,陆皓东牺牲。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一直和中国江浙与湖广等地的帮会和党团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同盟会的成立未能改变中国革命主力的复杂性质。上海的青红帮,江西的洪门,香港的三合会,都曾支持孙中山,谋求共和,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作用。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demos”。一言以蔽之,即少数服从多数,分权与独立的内涵。孙中山一生致力于“天下为公,民主建国”的理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的含义,犹如夜空中的明星指引着革命之士,抛头颅、洒热血、奋勇向前,在所不惜。《与妻书》的林觉民、“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秋瑾、《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的章太炎,成为清末民初有志青年矢志不渝的楷模和示范。
    皇亲载沣设立皇权内阁,集权于满人,将路权交中央,面对大厦将倾的满清王朝,无异于火上浇油。各地立宪人士纷纷道路以目,指责漫骂。四川保路运动成为辛亥革命的导火线,武昌新军的一声枪响引爆了汉人追求民主、驱除满清的火热狂潮。令人瞠目结舌之处,先前针锋相对的立宪派与革命党联合一致,同仇敌忾,在江浙商团和富商的支持和策动下,宣布十七省市的独立。张之洞武昌创立的新军原本保卫满清王朝,殊不知,演变成中国二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掘墓人。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民国,昭示共和与民主的制度践行中国,为解放国人的封建思想,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端推波助澜,对实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意义重大。(2011.10.25)
  •   张鸣说:“如果有人看了此书,不再像过去那样,把这场革命符号化,从历史的雷池中爬到了边上,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想也是,张明用最真实的语言向我们叙述这一场革命的真实情况,冰改变了我从教科书中学到的辛亥革命的看法,历史教科书只不过是一抹而过,大概而已,很多真相还有待了解,张鸣是一位敢讲的家伙,并把历史讲得生动有意思,晚清到民国,整个中国的大变局,读此书既可作轻松的享受,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近代史的知识,可以说是读史的捷径。易中天说张鸣的文章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五官腔,十分好读。他让我知道其实历史很有趣,真的历史自己找寻,真相,总在历史深处。
  •   “用手投票”与“用脚投票” (续)
    1928年张学良在东北易帜,蒋介石终于在形式上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可老百姓们发现,国民党革命之初承诺中的“民国”却变成了“党国”,当年满清的“家天下”如今变成了国民党的“党天下”,民主共和仍只是纸面上的一个画饼而已,民众依旧没有“用手投票”的权利。于是面对国民党的党天下,人民群众便只能再一次选择“用脚投票”了。

    乱世之中,谁都清楚枪杆子的重要性,蒋介石就是因为抓住了枪杆子,才从黄埔军校校长的位置上一路走向大总统的宝座。可蒋介石抓住了枪杆子,却失掉了民心。因为他想把“民国”变成“党国”,进而变成他的蒋家王朝,就必然要不断地铲除异己,异党当然就更不行了。

    从最初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就暴露出蒋介石早已将同在一个战壕里的共产党看作眼中钉、肉中刺了,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和蒋介石势力的不断壮大,他终于撕掉了最后一层面纱,公然向共产党举起了屠刀。

    共产党最初没有枪杆子,一心想跟着国民党合作来闹革命,可昔日的盟友一旦翻脸不认人,手无寸铁的共产党人便只能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血的教训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认识到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既然我们没有“用手投票”的权利,就只有领导人民起来对国民党“用脚投票”、“武装夺取政权”了。

    最重要的是,毛泽东抓住了枪杆子,更抓住了民心。他们占领一块根据地,首先要开展土地革命,把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广大贫雇农。土地革命维护了最广大贫苦农民的利益,而这也正是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成功的致胜法宝。正是土地革命让共产党赢得了民心,有了人才会有军队,才有不断强大的枪杆子。有了民众的支持,弱小的红军不断发展壮大,从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2年的浴血斗争,井冈山的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说起共产党的成功经验,其实并不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实质上是“民心里面出政权”。陈毅元帅在谈到淮海战役时曾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奔驰在淮海大地上的一辆辆独轮小车,不正是最普通的人民群众投给共产党的一张张赞成票吗?!

    剥夺了人民“用手投票”权利的国民党,最终还是没能抗拒民众“用脚投票”的力量,而恶性通货膨胀则成为压倒蒋家王朝这只瘦弱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金圆券形同废纸之时,国民党在大陆已被人民彻底抛弃。埋葬蒋家王朝的,其实是国民党自己,而人民群众,只是用脚投了国民党的反对票而已。

    历史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你可以剥夺人民群众“用手投票”的权利,但永远也无法阻止老百姓选择“用脚投票”的自由,这已成为一条铁的规律。

    自从中国进入专制社会以来,这条铁律便一再地显示出它的威力。著名的暴君夏桀、商纣,就都是被这条铁律送上了不归之路的。

    夏桀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暴君,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荒淫无度,暴虐无道,还以天上的太阳自居,认为自己惠泽天下。面对他的暴政,老百姓不禁发出了“时日曷丧,吾及汝偕亡”的诅咒。最终商汤带领人民“用脚投票”、起兵伐桀,夏桀被俘后放逐而死。

    商纣的暴虐比夏桀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什么“酒池肉林”、“刨烙之刑”便都是他的发明专利,最终搞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愤,而周文王在西岐振臂一呼,延续了数百年的殷商王朝便“忽喇喇似大厦倾”了。在最后的大决战牧野之战中,商纣王临时组织起的奴隶们更是阵前倒戈,集体投了商纣王的反对票,而将赞成票投给了周武王,于是留给商纣王的,便只剩下**一条路了。

    夏商之后的历代专制王朝莫不如是,从秦汉隋唐到宋元明清,每个王朝末期,当政治腐败、民不聊生之际,没有了活路而又被剥夺了“用手投票”权利的老百姓便只能选择“用脚投票”,一次又一次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都是老百姓“用脚投票”的无奈选择。可以说,每一个封建王朝都是直接或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都是被人民群众“用脚投票”选下去的。

    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帝制,但只要专制一日不除,这条铁律便会继续发挥它的威力。国民党的前辈们经过与满清王朝多年坚持不懈的斗争,终于在辛亥之年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那些自诩继承了革命衣钵的后来人却在其后与共产党的PK中惨败,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而这个“萧何”不是别人,正是民心民意。

    国民党已从当年那个推翻帝制、打倒军阀、建立共和的热血青年,蜕变为对内独裁、对外卖国、一党专制的官僚恶霸。于是人民群众便只能象当年拥护辛亥革命、支持北伐战争那样,选择再次用脚把一张张赞成票投给了国民党的竞争对手共产党。当原来的赞成票变成一张张反对票时,丧尽了民心民意的国民党岂有不败之理?

    或许只有经历惨痛的失败,方能引起人们沉痛的反思。退守台湾后的国产党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顺应天意民心,摒弃“天下为党”的错误道路,真正实现中山先生倡导的“天下为公”的伟大理想,才是国民党,也是中华民族最终的光明前途。

    从“天下为党”到“天下为公”

    蒋经国先生当年上海“打虎”时,一开始还是踌躇满志,想大展一番拳脚,来他个玉宇澄清。但面对党国这一副千疮百孔的乱摊子,面对四大家族千丝万缕的利益乱麻,他终于感到覆水难收,回天无力了。

    在影片《建国大业》中,蒋介石面对腐败顽疾沉疴日久、病入膏肓的国民党,说出了“反,亡党;不反,亡国”的著名台词。没有有效约束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而腐败日甚,则必将亡党亡国,当国民党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时,已不得不面对“大陆沦陷”、败走台湾的惨痛现实了。

    退守台湾后的国产党开始了顺应民主化的历史潮流,早在1950年蒋介石便宣布开始实施地方自治,并选择最偏远的台湾东部的花莲县,首先开放县议员选举。蒋介石还率先提携本土菁英,此一政策,较诸1970年代晚期的“催台青”本土化运动,早了至少20年。

    但真正开启台湾民主化大门的,还是蒋经国先生。1972年,蒋经国开始实施所谓“动员戡乱时期自由地区增加中央民意代表名额选举”,这意味着原本政治参与局限地方层级的议会,即将扩大到中央层级的议会。但这样的民主化进程有些过慢,显然还不能让人民满意。

    1970年代末期的两次政治事件,大大推进了台湾的民主化进程。1977年因桃园县长选举发生了“中坜事件”、1979年非国民党人士在高雄游行引发了“美丽岛事件”。“美丽岛事件”虽被台湾当局强力镇压,但却拉开了台湾政治变革的序幕,最终将台湾的民主化推向了不可逆转的道路。

    《美丽岛》事件后,随着岛内多元化倾向的发展和世界民主潮流的发展,国民党一党专制的局面面临严重挑战,当局愈来愈难以平息知识界与党外势力对当局高压政策的不满情绪。进入80年
  •   在历史上,革命党的形象并没有那么光辉。革命党起步时依靠黑社会(会党)出头,而且党内派别林立,俗话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革命成功之后,革命党的短板便一一显现。本来黄兴和黎元洪担任军政府的正副元帅,听说孙中山从美国回来,黄兴主动让位,重新投票,结果孙大炮上台,宣布实行美国的总统制,孙的屁股还没做热,就发现总统的位置烫屁股,一边是政府缺钱,什么调不动,一边到处乱动的革命军,纪律松散,四处扰民。当时有些地方的百姓认为革命党就是黑社会。孙中山见势只得百般奉承袁世凯,让其出山安定大局,不过孙中山和宋教仁的杀手锏是把总统制改为议会制,意图削弱袁世凯的权力。袁世凯可不是省油的灯,上台后不是嫌座位烧屁股,而是嫌座位不够好,要换一个镶金的,不管是纯金还是镀金,是金的就行。换来换去换得最后人民不给他位置坐,他也就一命呜呼了。之后便是大大小小的军阀轮番登台上演,大家关起门来窝里斗,好比张飞打岳飞,打得满天飞。人们只能哀叹,当初推翻大清,迎来的不是清闲的日子,却是乱哄哄的年代。虽说革命党的炸弹很厉害,但是说到底,辛亥革命是一场火药味不那么浓的革命,低烈度的革命。即便是变革中有革命派和立宪派之分,双方却都比较注重维护社会的秩序。立宪派代表的士绅阶层都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商人或是地主,社会秩序本来就是他们在组织,所以他们对于秩序维持非常看重。而革命派虽然比立宪派激进,但是他们宁愿鼓动当地的黑社会(会党),也不愿意鼓动农民起义,而且也比较注重维持稳定的社会局面,可以避免杀戮就尽量避免。以前我们常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不能彻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动员基层不够广泛,广大老百姓对于民主政治不甚了了,何来革命的基础,根基不牢,又何来革命的胜利。而之所以不动员广大基层群众,问题出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其实问题的症结不是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因为当时革命党中也有多个阶级,难以概括成一个固定的资产阶级。但是为何两派都不愿意动员群众而看重社会秩序呢?现在看来可能难以理解,不过放在当时,晚清刚刚结束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的运动,大家对于动员基层而引发的社会动荡仍然记忆犹新,不想重蹈覆辙,所以坚持不动员群众和农民。况且,革命党和立宪派都在学西方列强的制度,列强们不希望看到混乱的中国,革命党也不希望列强认为义和团又死灰复燃。革命党如果有意破坏社会秩序,给列强留下坏印象,一来对于海外筹款不利,二来也对革命成功后的统治无益。辛亥革命除了终结帝制之外,还有一个值得纪念的重点,就是在实行千年专制的土壤上进行了民主实践。其实百姓当时对民zhu政制不大明白,即便是知识分子阶层,多半也是道听途说,他们真正相信的是进化论。鸦片战争和西方列强让当时的人明白原来西方蛮夷已经进化了,所以中国也应该学习他们的制度。这种失败感带来的功利主义让政治体制难以深层扎根。革命英雄纷纷强调愿意放弃自身的自由来换取民族的自由,何其慷慨,可是换着换着,自由没了,民zhu也就消失了。
  •   《辛亥,摇晃的中国》,是我2011年读的第一本书。

    前段时间刚刚忙完一些事情,终于有时间看点“闲书”了。2011是辛亥革命迎来100周年的日子,这本不在我脑袋里装着,本人对历史年份一向不太敏感,加上脑子笨,记不住。但有心人总是有的,我要感谢这些有心人的存在,让我有机会不断完善自己。于是在当当网上闲逛选书的时候,发现了这本书。说实话,以前对历史是完全没有兴趣的,可能是年龄的关系,现在对历史这东西慢慢有了好感,想关注一下中国的过去,弥补一下自己大脑里的空白。看了看书评,竟然一致好评,于是买来一看。

    翻开《辛亥,摇晃的中国》这本书,内容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完全不像历史课上那样,大谈革命意义,不是讲孙中山多么多么伟大。而是从一个一个小点来讲这场革命,一个一个小故事来讲这场革命。革命如何偶然的爆发,参加革命的都是哪些人,大大小小的人物都是怎样革命的,当时的民主,老百姓对革命的理解等等。第一次感觉到读历史是如此有趣,当时上历史课可没这种感觉,但是读完这本书,辛亥革命在我大脑中的印象却生动起来,有血有肉起来。从课本上背上10遍辛亥革命的意义也不能及的。

    比如,慈禧老太后当年竟然想实行君主立宪制,还派了5个心腹大臣全世界搞调查研究,这个对我来说还真是个新鲜事了,有趣有趣,历史课本上貌似是没有讲的。在地方设立咨政局,讨论省内事物,监督当地政府。如果有异议,则上报中央的咨政院,咨政院来讨论。议员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官绅,一部分是皇帝钦点的,皇帝钦点的比一般官绅议员要多3人,方便投票倾向于皇帝。如果咨政院也搞不定,则上报皇上最后定夺。这组织关系有点意思吧。

    再比如,参加革命的不都是立志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强国的有志之士。很大一部分力量是帮会,也就是当时的黑社会。有人,有枪,不怕掉脑袋,喜欢闹事,符合了革命党人的口味。于是革命党人凭借忽悠,金钱雇佣来拉拢帮会起事。这些人往往纪律性差,有组织无纪律,队伍不好带啊。不是自己提前行动,就是还没行动就暴露了。但是趁乱成功的也不少。革命真是乱成了一锅粥。呵呵。更有意思的是革命党人,竟然不让农民闹革命。不是书上说的,革命不彻底,不发动农民。而是革命党压根不允许农民参加革命。农民们理解革命就是革皇帝的命,革了皇帝的命也就不用交租子了,于是多地农民爆发了抗租运动,结果反被革命军镇压了,因为革命军需要粮饷。唉,倒霉啊。

    还有在清朝末期开放报馆,媒体的力量还挺大,有时候骂了当官的都没事。再有清朝派萌荫镇压革命党,结果火车开到前线,萌荫硬是吓的不敢下火车,还在火车上架上机枪大炮,重兵把守。发现有一群人前来,吓得开着火车就撤,后来才发现是一群农民下地收棉花。

    有意思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能一一列举了。如此轻松的愉快的阅读一本历史书,以前是没有了。能这么有血有肉的了解一段历史,给人以这么深的印象,更是没有。要是我们的历史课能少背一点意义,多讲一些有血有肉的东西,我想我脑袋里的空白可能会少些。
  •   《辛亥:摇晃的中国》张鸣

    最近民国史很热,因为今年是辛亥的一百周年,很多民国的事件都快百周年了,以前也看过一些民国的历史,不能算多,但是十本以上总是有了,当年张建伟晚清历史报告系列,让我换了一个角度重新去看这段历史,感觉很震撼。不过刚刚读完张鸣的这本书,却让我更接近了历史,辛亥从来没有这么清晰地摆放在我的面前。而且这绝不是仅仅把历史把事件把人物简单地摆出来,而是带着作者犀利的眼光,重新解剖了历史。

    以前我觉得一本好的历史书,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让人爱读就是最好的标准了。可是读完了《辛亥:摇晃的中国》却让我感觉比让人爱读还应该有更高的标准。那就是读完以后,会让你感觉回到了历史中,会发现原来历史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而且我们看到的历史也许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会让你产生很多很多遐想,如果不是这样,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作者通过他的书,把你拉回到了辛亥年,让你和当年很多很多中国最优秀的精英们一样,面对一团乱麻的局势,陷入深深的思考。在这种思考中,你并不会因为你来自一百年以后,你知道未来时局的变化,你知道革命的结果,你知道很多事情的发展和变化,可是你依然会陷入沉思,你还是看不清楚历史到底应该怎么走,你还是无法坚定地为中国,在辛亥这样一个历史关头,选择一条最好的道路。你感觉当年走的路未必最好,可是别的路也一样通往未知。历史和现实一样,越深入进去就会越发现问题的复杂与艰巨。

    很多很多历史书都把这种复杂简单化,让我们一眼就能够看到答案,让我们感觉当年唯独这么走才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让我们遗憾,让我们感叹,其实还是让我们相信历史书的作者的观点。可是《辛亥:摇晃的中国》让人感觉,把我们简单化了那么多年的历史,还原成丰富的真实,让我们感觉到了真正身处其中的茫然。这就是一本好的历史书,用血淋淋的事实,逼着你去思考!而且没有答案。

  •   张鸣教授的名声很大,第一次读他的书,有那么点清新。辛亥在我们这些被历史课本教育下的普通民众来说,乃是伟大的震天动地,而当疑问起为什么辛亥革命以后中国还处于水深火热呢?为什么比前清政权还要混乱呢?历史老师总以“资产阶级的不彻底性”这种模式化,具有政治导向的解释敷衍我们时,我们信不信都不行,因为考试的标准答案就是这个。

    本书告诉我们,辛亥革命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国内的最基础的士绅阶层倒戈,是他们用脚投票选择了民主。最吃惊是了解到当时革命真实情况。各地的光复易帜的荒诞情节立刻令人想到阿Q的悲惨遭遇,各地军阀的乱战和胡闹可以解释为什么孙中山屡战屡败,说他是个大忽悠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最有意思的是在这场革命中那些啼笑皆非的细节,证实了历史永远比想象更丰富,最令人深思的是,民主到底是什么?当时的混乱局面却造就牛逼的民国文化,我们现在的呢?

    真相,总在历史的最深处。
  •   历史是什么?在原来的概念里,历史总是与庄严、沉重、宏大相联系。仔细想想,今天的点点滴滴就是明天书写历史的基本要素。但是,作为书写出来的历史,是要进行选择取舍,甚至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创造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纸上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书写者对过去一种有选择性地描述。而作为历史本身,即过去的那些时间、空间、人物和事件,是按照自己曾有的状态发生着、存在着、演进着,也消灭着。纯然排除主观意见的历史书写是没有的,只要是人的活动,就不可能不带有主观的意见。但是,尊重历史的基本面貌,特别是对生动的细节的准确反映,应当是一个公正的历史书写者的准绳。但是,现实中由“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往往是为了使历史符合自己需要而经过精心改造,用一系列先定的概念、性质、意义和规律框定了历史的面貌和进程,使历史成为“应该是这个样子”而不是“曾经的那个样子”。
    张鸣的这本书,在还原历史的生动的细节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这使我在阅读过程中,经常发出原来是这样的惊叹!因为与从前接受的教育所提供的程式化、脸谱化的历史描述相比,《摇晃的中国》更像是作者扛着一架摄像机,过大街、走小巷,进府衙、入民宅,拍摄的一部那个时代的纪录片。当然,这并不是说这本书是“自然主义”的作品,象镜子一样纯粹客观的反映本体,实际上,细心读来,从字里行间仍然可以看出作者的爱憎立场,但这是从历史本身生发出来的,特别是建立在生动的细节上,是历史告诉我们,而不是我们在创作历史。
    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有新意,辛亥只是历史长河中短短一瞬,但却是此前此后相当一个时期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节点,作者没有完全按照时间顺序流水书写,二是采取了场景展现和人物群像描绘的办法,全方位、多角度发掘那个风云飘荡的时代的种种面貌,向我们提供了数不胜数的被“正统”历史记录有意无意忽略了的生动细节。正是从这些细节中,让我们看到许多人和事,原来是那个样子!
    尽管作者自己强调这本书赶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出版并没有所谓献礼的意思,但我想对出版社来说未必没有这方面考虑。不过可贵的是,作者确实没有向这个重大的历史纪念年份献媚。他给读者描绘的那个年份的人物,无论是所谓正面还是反面,都是有功有过、有善有恶,是活生生的、因而应当是更接近历史真实的,而不是脸谱化、概念化的;本书的行文风格也是轻快幽默的,但绝不流于油滑轻浮。因为这二者的区别在于理念和态度,而与文字技术无关。
    在的外观质量方面,堪称一流,纸张印刷都非常好,封面设计很有历史沧桑和时代印迹的气息。
    总之,个人十分推荐,希望更多的朋友分享。
  •   《辛亥:摇晃的中国》潜心研读原始资料和真实案例,开门见山解析武昌起义真相,为什么能成功于一次偶然的事件,当初这个看似必败的起义局面,何以居然使得中华帝制大停摆
  •   《让子弹飞》是一个真实的民国?还是《辛亥:摇晃的中国》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或许都不是,但是加在一起,与靠近真相,就多了一种可能性。

    借助书籍的传承,影视的直观,历史的偏平逐渐变得立体而生动。

    《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作者张鸣先生携其新作而来,讲述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资料丰富,逻辑独具,读来不乏新意。

    我们本不曾知道,原来我们,曾经那样的仓皇、苦涩、优雅、执着,曾经那样的爱过、恨过,那样有尊严的活过。
  •   一条大河,有一泻千里的浩荡,也定会有九曲回肠的不舍。一个人有衣鲜亮丽的光彩,也定会有蹲马桶的那个时刻。
    在作者的笔下,我相信他的真实和身为历史学者特有的严谨。民国,就这样一个辛亥年间摇晃的中国,不像历史书上写的那番龌龊混乱与不堪,也不是我原本想象的那番美好自由。当然,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辛亥革命一百年的时刻,他又给我们开启了一个认识社会、了解民主、懂的政治、认清历史的一个窗口。
    那个年代在作者的笔下,充满了理性的辨析。不像吹鼓手们的那番奴颜媚骨。就单单这一点已足够震撼我的,可作者诙谐的文笔、严谨的辨析推论、丰富的知识储备涵养,让人读起来并不感觉到疲劳。愉悦地读着沉重的历史,这种矛盾却真实的感觉贯穿始终。
  •   这本书反响非常大,从专家学者到学生、职员,都有每个人的看法。xiphifox朋友说的很有道理,“再强的人,也强不过形式!     辛亥革命,从一开始,就看起来像个闹剧,过程当中各色人物粉末登场,上演一出出好戏。    看戏的人固然是热闹,身在戏中恐怕心中要五味杂陈。    生活不是非黑即白,就如革命的对立面未必就是反革命,所谓的坏人好人,做得对与做错,你可以给自己一个明确回答,而历史却给不了你明确的回答。    对于辛亥革命,我们一向有很多脸谱式的看法,但是张鸣却从一个个人物的命运着手,从军阀大盗,到市井小民,每个人在革命中表现出来的形形色色,读之其中故事,有时让你想笑却笑不起来,想哭却哭不出来。    这可能是作者起名《摇晃的中国》的含义吧。    每个人在那个时代里,都在摇晃着,都不稳定,都不知道往哪儿走。     骑墙有时候未必是一种选择,而是你不得不的选择。 ”
  •   张鸣老师的书,以前还真没读过,不过在博客跟微博上,已经粉很久了,被媒体忽悠买的这本书,不过毫不后悔,张鸣老师写的真是很好。

    辛亥百年了,民国也是一百年,看看那个时候,再看看现在,真是不能比啊,孙中山的那些理想,现在看看还是理想~~

    连夜读完后,最大的感觉可能就是过瘾,张鸣老师的行文,是能一口气看完的那种,好不费劲,像读小说一样,最好玩的地方是书里的细节之处,比如《国风日报》的开天窗故事,一整个头版,只写了几个字:本报得到武昌方面消息甚多,因警察干涉,一律削去,阅者怒之。真是太好玩太有勇气了,现在的天窗事件,也是没法比啦。这本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天窗”吧~

    最后一句,封面设计的很好看,很有民国范儿~
  •   我现在是初三,学校终于把历史摆正了。虽然只是为了60分。
    然后。我鸡冻了。我开心了。我他妈终于有用武之地了。然后。。。。。
    我佩服了。我惊呆了。这他妈是什么玩意。
    密密麻麻的考试大纲,呆头呆脑的历史老师。
    如此生动有趣的历史竟被分割成阶级斗争。在那庄重的面纱下,我看到的只是为了某些目的。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中国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
    仅仅是因为袁世凯的百日王朝就否定了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转折,这是何等的缪论。
    怀揣着不满的情绪我买下这本书。这确实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女孩。脑子里不可避免的对那个时代有一些遐想。
    比如对于起义,应该是惊险刺激,慷慨激昂。
    但事实上起义其实就是烧钱吖。
    比如十几省独立。简直就是一片混乱,趁火打劫者,有之。稀里糊涂者,有之。霸王硬上弓者,有之。浑水摸鱼假冒者,有之。
    又比如那鸡血的“民主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过是维护自身(当然,他们的确也从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商贾而已。
    还有张诚一根拐杖到处闯。路见保皇立刻打
    陈独秀鸡血做炸弹。
    作者非常直观与客观。以杂文的形式介绍(不是描绘,也不会是评说)了革命的种种。
    女人,女权,阶级,利益,斗争,暗杀,革命,起义,金钱。
    历史观值得学习。很有深度。
    而火爆一时的历史是什么玩意,明朝而言。那些不过是看热闹。
    真正有意义的。是这种“历史书”。这种没有任何嚎头可看的“历史书”
  •   高中的时候有些失眠,最后摸索出的办法是睡前捧一本历史书,既能装模作样骗自己说是在复习功课,又能很好的起到催眠作用,非常管用:)大学里的历史书也同样有效。之所以有催眠作用,总结原因大概在于历史书大多都是全景式的、强迫性的介绍,而且都是带上了红色眼镜,都是“大历史”,没有细节,不够生动。
    想必之下,张鸣老师的这本书可以称之为大时代中的“小历史”。辛亥自然是中国历史中的大时代,但张鸣老师虽然选取了这个大时代作为表现对象,但表现的形式却很不一样。
    书中不仅对那个时代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做了切片式的介绍,还有专门的篇章分别介绍学生、农民、女人在革命中的态度和角色,甚至好像还提到了青楼妓女们的看法(同时看了《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也好像是在那本书里提到的),十分有趣。书中把大历史的解读渗入到社会的一个个角落,颇多细节,也因此更显生动。或许这样的历史才是更为真实的历史?即便不会更加真实,至少这里看到的是“活”过来的历史。
  •   打破了我们所谓的“历史必然性”的思想枷锁,张鸣老师的这本《辛亥:摇晃的中国》通过一系列的考证,给了我们一种完全不同的历史。没有“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没有“地主阶级的劣根性”,每个辛亥中的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的或鲁莽、或懦弱、或深思、或激昂相互交织着影响着,“辛亥”这场革命便在这些人你一把我一步的影响下慢慢地永久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面貌……
  •   读完此书后 有幸现场聆听了张鸣老师关于辛亥的一次演讲。 书名 摇晃的中国 演讲名 辛亥年间中国的五个岔路口。在书中及演讲中,张老师讲述的多是历史事件的不确定性 背后隐含的也是非决定论。透过此书,作者表达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有一种错觉革命比改良更进步,进步不进步与适合不适合 没什么关系,革命摧毁了旧秩序却一直建立不了新秩序所以中国一直乱,一百年了我们又兜了个圈转回了起点。。。。读完此书 我想 大家都应该少给历史贴点标签 少一点人云亦云
  •   呵呵,这是我第二次在当当买这本书了,说到评论,真的不敢。看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感到历史在渐渐还原他的真实,对袁世凯有了新的感知,史是任由人打扮的姑娘,谁掌握了权力,谁就掌握了历史,历史变成政治。
    百年辛亥,真相到底如何?张鸣在书中给出了他的一己看法,虽有不尽同意处,还是有不少受益。
  •   和去年颇受欢迎的《北洋裂变》一样,《辛亥:摇晃的中国》亦是张鸣研究历史的独特角度所致。他说这本书“是关于辛亥的一种观察,由观察生出的杂感,由杂感汇成的集子。”辛亥革命,是先烈用生命换取民主自由的革命。一百年过去了,民主与自由不再陌生,但走过了一百年,我们究竟离她还有多远?
  •   还原真实,《辛亥:摇晃的中国》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从百年前的历史,读到我们的未来。
  •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是一个了不起的事儿。这方面我们在教课书中就已了解了不少,但作者从一个新视角,审视辛亥革命中的名人,当真让人感耳目一新。叱咤风云的大腕们在辛亥革命当口接二连三的登场,改变这一革命最终结局。每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角们都有着精彩上场、表演和下场,不是小说胜似小说。
    看后,让人感动人的缈小和无奈,一个不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人和民族会有什么样的命运,这里告诉还我们什么是好高骛远、纨绔子弟的真实。眼界和境界在当今是一个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而是在当时是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光有眼界是不行的,晚清官员们出国留学的不少,说来也是有眼界的,就是没出国的,有那么租界地的老外,想必也知道一些外国的情形,可能当栋梁、挽救清朝命运的当真是没出现,或者出现了不是被当朝入在一边或者被自己人和敌人一起给弄死了!执政的方向又错了,为了收回权力想出的方式,让新贵们收到的是炸弹,这一炸就决定了一个朝代和时代的完结。
    待续
  •   看完《辛亥:摇晃的中国》:历史只是一系列偶然的遭遇,革命从来就是请客吃饭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除此外没人能讲清革命是什么。历史人物,寿命短的,都成了英雄,活的长了,形象往往被颠覆,因为故事都是由后人讲的,离开的时间长了故事也好讲了。
  •   清末统治者的改革是真心还是假意?王朝覆灭,必定是政治紊乱、民不聊生吗?辛亥革命发生时,中国多数的老百姓,对革命又是怎样一种态度?为什么清末的改革却引发一个王朝的崩溃?为什么衰世往往言论和学问纷争不已?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不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单独搞成功的,立宪派在这场大舞台上又扮演怎样一个角色?......这些问题,张鸣在书中给出了他的一己看法,虽有不尽同意处,还是有不少受益。
  •   历史有道理,如果读懂了的话。总是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本书的道理不复杂,它就证明了这一点。没有故弄玄虚,《辛亥:摇晃的中国》很好。
  •   了解一下辛亥革命那段历史也不错,辛亥革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神圣,一帮人,也胡闹。就是这场闹哄哄的革命推翻了大清王朝,说白了,就是大清王朝气数已尽。大清王朝已经做了努力,如果不推翻,很可能中国就变成君主立宪的国家了。清末解除了报禁,做了许多方面的努力。还是比较有趣。毕竟我们队那段历史了解的有点少,应该多了解一些,历史总不能割断,毕竟我们要前进,总要掌握点历史。
  •   今年都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了,要是媒体不说,还真不会注意。时间过得太快了,根本没有时间来好好反省过去。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起码是了解辛亥革命的一本好书。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也讲过辛亥革命,不过就是老一套,资产阶级、维新派那一套阶级分析,听得人倒胃口。张鸣还是会写文章,什么东西到了他的笔下,总能吸引人看下去。看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搞清楚了辛亥革命是怎么一回事,历史到底是偶然的还是必然呢,什么“辛亥革命一声枪响,掘开了清王朝的坟墓”,我看问题可没有这么简单
  •   推荐理由:辛亥百年,比起一味宣传革命信仰与爱国情操,或许更需要理性的总结与审思。辛亥革命这一事件本身也未必如课本上那样冠冕堂皇,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真相却未必为每个中国人所知。张鸣的这本书就试图从史实出发,颠覆根深蒂固占据我们脑海的某些印象。
  •   读了《辛亥:摇晃的中国》附录这些个东西挺好,有助消化历史
  •   了解那段历史,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简单、脸谱化的政治灌输。读完此书,感觉那个时期的精英人物、普通民众是那样的思想自由,积极上进,民主自由的思想远超当代。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未走向现代民主制度也提出了原因分析。
  •   我是第一次接触张鸣的书,虽说还是一知半解,但是内心深处还是有很大起伏,这与我从以前教本上的辛亥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这个比较真,反应当时百姓的状况。百变中国是我们的制度进化太快消化不良,还是其他原因我就还没读懂。我觉得这是本好书。深刻朴实,将辛亥革命的不同画面一一道来,满清贵族,革命高才生,还有乡绅,及广大的老百姓。让我们细细品味。
  •   因为中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一直对辛亥革命不是很了解,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一个真实的辛亥革命和民国初期的历史,作者写的非常幽默,但很真实。
  •   第一次接触张鸣先生的书,还是结缘当当。当时在购买历史类书籍时,无意中看到读者推荐的数目有张先生的摇晃的中国,且评论甚佳,于是便带着一份好奇与期待买下来了。
    等书一到,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开始就被张先生的写法所吸引,一口气读了近一半,仍是意犹未尽!
    关于书本身,书友的评论一经相当详尽,我也不敢鲁班门前弄大斧。我仅结合自己学历史的经历谈谈看法。我打小就对历史感兴趣,甚至一度十几年都想着将来要从事考古行业,因此对历史也几近狂热。原本记性不大好的我,竟然将高中所有的历史课本全部背下,只要拿着目录,我可以将书中的所有内容,包括大小字,也包括插图,都能如数背出----当然我这不是被高考逼迫庆幸下的死记硬背,纯属个人兴趣。在接触历史书、历史资料的同时,对书中的不少观点,尤其是近现代这段历史,我是持怀疑态度的,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在好奇心驱使下,想授课老师请教,希望能得到更真实的资料。但被老师无情告知:记住书上的,别的别管,考试能得高分就是了!倍受打击!!自此,对历史渐行渐远!直到大学接触黄仁宇、钱穆等高人,一直到现在的张先生!
  •   看到豆瓣上有人说辛亥革命给了中国人最先进的制度,我笑了。共产逆流确实是退步,但1911年建立的制度绝不是什么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以美国为例,堪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制度,其实问题还是很多,说白了几百年不停在完善,今天天花板漏水,明天草坪杂草丛生待修剪,后天不知道哪个下水管又要出问题。而美国之所以在中国人看起来法制较为严谨,社会较为完善,说白了关键是制衡后的进步能力,以及相对稳定的政治党派对立。这个世界真没有最先进的制度,制度应该为现实服务,现实的根本是多数人的需求。1911年后的中国制度只是有了理想化的雏形,很多实际的理念都早夭了。谈什么最先进呢。
  •   辛亥百年,作为中国人,我们理应纪念。张鸣文笔老辣,具体生动的勾勒出一幅晚清时期动荡不安的真实图景。
  •   看到这书是历史类的第一名,趁着春节前最后一个订单买的,正好上班没事,两天就读完了。这本书写的真的很精彩,很生动!没想到过去课本上的辛亥,还有这么多丰富的细节,那个时代,除了孙中山,还是有一大批人才的,哪怕是那个时候的汪精卫,都不是一般人啊,长见识了~~~

    打算再买两本,回家过年时送给喜欢读历史的舅舅,当春节礼物,他一定很喜欢,呵呵。
  •   看完《辛亥:摇晃的中国》之后,我的脑海中浮现出胡适老先生的一句话: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作者以一种平白的文字向我们传递出一种和历史教科书不同的历史,通俗易懂。很值得细品。
  •   3本一套凑齐了。好书啊,比高中的历史课本好多了,介绍了很多课本的公以外的东西,难怪现在的历史是政治史,为了刻画某些东西,忽视了真正的历史。张鸣的历史比较通俗易懂,文笔也流畅,只是把辛亥革命比喻成意外,可能还有待商榷
  •   经陈老师推荐,买了这本书。的确收益颇多。纠正了自己以前脑海里残存的混乱不堪的历史记忆。
    此书,条理清晰,论述客观,说了很多细节,为大家展现了一幕真实的辛亥。

    张先生讲到历史,严谨时,稍觉不妥之处便加以注释、引证、点评若干。唯恐误了历史,误了大家。俏皮时,很多段子,句子,看得我发笑。历史书,应该是这样。写书,应该是这样,做人,应该是这样。通过这本书,你能透过真实的历史,知道什么叫做革命,什么叫做辛亥革命。

    多么认真的一个人,多么真实的一本书。
  •   第一次看到这么写辛亥革命的,与教科书大不一样,对于了解历史、国情、人性很有裨益,也为我们思考当今之中国提供了借鉴。
  •   辛亥革命,读读历史,读懂中国
  •   本来不大爱看民国的历史,这本书尽还就是一页一页的看完了。
    不错,写的有意思。
    辛亥百年,了解了解也好。
  •   张鸣的这本书,从微观角度讲述了一个个辛亥革命的细节,从这些细枝末节的故事中,展现了为什么会发生辛亥革命这件大事,有偶然,有必然,这就是历史。
  •   张鸣先生所学虽非历史,但其对历史的认识堪称别有洞天,此书乃辛亥百年最重要之评价。
  •   书中通过对一些人物和故事的叙述很好的展现了辛亥革命真实而又不一样的一面,和我们当代的历史教科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阅读中不仅感受历史带给我们的震撼,同时还能很好的带给今人深刻的反思和经验教训。个人觉得很值得一读,不过就是内容感觉有点琐碎,不够紧凑。
  •   写的很有思想
    民国时期确实是个思想大解放的时期,百花争鸣,看看那时的文人,看看那时的大学~~
    不多说什么
    作者写的很有思想性,辛亥革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形式,象征意义更大,特别看了这本书,中国各个地方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包括那些时期的名人,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不错
  •   辛亥革命的成功取决于立宪派,这是我最大的收获。本书材料丰富,论述相当有说服力。在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不可不读。
  •   这本书真实的还原了辛亥革命内幕,文笔幽默又不失严谨。

    不过我对那段历史懂的不是很多,我看了觉得还是很好的。。。
    之前有几个大鸟评论的深度,本人达不到啊。。
  •   辛亥是中华民国的开始,是中国摆脱了君主统治的时期,了解这段时期的历史非常有意义。
  •   辛亥革命里的那些人与事,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让我重新感受辛亥的历史,领略不同于历史书中的真实,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一读
  •   这本书有意思,颠覆历史常识,还原最真实的历史,辛亥革命,一场历史的闹剧
  •   有人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但实际上历史往往是当权者根据自身需要所编撰的,历史需要客观冷静的回顾,我们需要真实。这本书给我们还原了辛亥革命下的各色人等的真实面目与事件本身的来龙去脉,看后不但对那段时光有了深刻的认识,也带给100年后的我们对当今社会的反思。
  •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一直想买一本与辛亥有关的书,在当当看到张鸣这本就毫不犹豫地买了。虽然是历史书,但作者采用了边叙边议的模式,加上小说般的语言,可以很流畅地阅读下去,同时能受到启发。
  •   辛亥革命的星火点燃了人们心中反满反帝的怒火,从那一刻起,中国的历史就与以往大不一样了。
  •   我承认我中学历史完全没有学过,只是在高考前突击了一下,所以我连辛亥是哪一年都不知道。看了这书,让我对辛亥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要我一下子记住那么多人名,地名还是不太现实的。我也了解到,虽然革命给中国人带来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制度,但却没法带来立竿见影的变化,毕竟还是国情决定了一切。
  •   一锅煮沸了的粥 五花八门的各路势力在一个新旧势力交替的年代粉墨登场,作者通过对革命过程和革命参与对象的描写,对辛亥革命进行深入解剖,革命党人虽然梦想建立一个民主的国度,但是却无从下手 只好摸着石头过河,一曲辛亥革命是代表一场势力的转变,辛亥可以说是一个事件,是这场革命的导火索,这场革命突如其来但却其实是顺势而发,中央政府集权减弱,地方汉族势力崛起,辛亥革命革的是清政府的命,但是终究是一场“和平变革”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性质,在社会的深层并没有发生彻底的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
  •   新的视角,新的叙述。鲜活的人物,清晰的场景,百年转瞬即逝,往事就在昨天。说辛亥,看当今,思未来.历史长河啊,为什么如此吊诡?
  •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三点:
    1.清廷就是不愿意向和汉族官僚和汉族士绅阶层分权。把同伴推向敌人,导致最终的垮台。
    2.这场革命和大多数农民基本无关,几乎所有农民都没搞懂到底什么是革命。
    3.革命党没有那么高尚,大多数是职业革命家,投机分子,不是人道主义者。大多数人自认为是救世主。浮夸,吹牛,贪财,好色。没有正统历史书说的那么伟大,说到底,他们都是人,不是神也不是魔鬼。法国年鉴学派鼻祖布洛克的遗作《为历史学辩护》一个观点,我甚为赞同,对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尽量去理解,而不是苛责和评判。 说白了,大放厥词的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换个位置,不见得比历史人物做的更好或更高尚。

    但是我对孙中山表示好奇,我始终不太理解这个人。他是神吗?肯定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是比先帝更大的一个神龛。真的看不清他。
  •   关于辛亥革命,有很多学校里没有讲的细节,并且被张鸣先生写得像三国演义一样精彩,爱不释手
  •   张鸣教授的书很好看,在辛亥革命这一段上,因对相关史料进行了独到的搜集与整理,挖掘工作极好,去脸谱化方面走得较远
  •   历史本应是有血有肉的,张鸣教授把历史写活了。也许这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著作,但它却是我所看过的最愿意相信接近历史真实的书。它不是从某种概念出发,而是尽量回到真正的历史。它的人物是活的。我觉得历史人物,不论是我们认为正面的或者反面的,都有其多面性,他们都是人,再高尚的人都有缺点和毛病,再反动的人物也都有他人性的一面。这就是历史。好人并非一生下就是好人,坏人可并不是天天做坏事。张鸣教授的其他中国近代史的书写得都很好。我相信,这些书可以使我们了解那段真实的历史。也只有了解了真实的历史,才能从中吸取教训。否则,我们可能还要重复过去的历史,我们的民族、国家永远都不会成为真正受人尊敬的民族和国家。
    为了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请尊重历史吧。
  •   通过史料才知道,我们今天的历史很多是官方之言,有奴化教育之嫌。建议大家看看这本书,好好体会辛亥革命,体会清王朝灭亡的必然性和革命派的炮手作用
  •   辛亥:摇晃的中国。可读性强
  •   辛亥:摇晃的中国
  •   看了这本书,使我对辛亥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动摇,固然革命志士的壮举可歌可泣,但是如果中国能够走上立宪制或者共和制,也许今天的中国会更好!
  •   辛亥百年了,民国也是一百年,看看那个时候,再看看现在,真是不能比啊,孙中山的那些理想,现在看看还是理想~~
  •   不枯燥!!没有历史的沉闷感,像讲故事一样。比较适合学生去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真的很不错
  •   辛亥那年,突出了一个字“乱”全国到处在打仗,政权不停的更迭,元首不停地换,乱哄哄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类人物,各种的性格,大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军界里有自律甚严的吴佩孚,也有狗肉将军张宗昌,知识界有学问大的泰斗,也有混饭吃的南郭先生……这本书刻画了很多的人物,比较真实客观,与以前学习的历史课本角度不同,值得一看。
  •   一本很好的书,讲述历史事件背后鲜为我知的背景,告诉你一个与以往历史教科书上不一样的辛亥。
    买这本书很长时间之后才发现中间重复了30页、而漏掉了30页,客服恨好返给我20元的礼券后又重新买了一本。好事多磨~~~~
  •   张鸣的书,读起来不累,非常口语化。笑着乐着就把事看清楚了,加之张鸣深厚的民国史的底子,各派系、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也被他剖析的一清二楚。看懂了那段历史不算什么,张鸣在书中还若有所思,和当代的事情联系一下,让人回味!
    想看懂民国的事,首推张鸣的书!一句话:不累,好读
  •   我很喜欢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想对辛亥革命有所了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而且有利于辩证的思考,对历史有更加理性的看待
  •   外包装破了,致使书的外皮也有点破损。书的内容还是不错的,正好最近看了电影辛亥革命,还有秋瑾,使我对当时的历史了解得更加深了一些。
  •   辛亥革命从枯燥的历史名词中走出来,成为活生生的五光十色人物,历史读物就该这样,没有演义却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   张教授虽然不是历史系出身,可看起历史问题来真是清清楚楚。看完这本书,仿佛亲临辛亥革命的现场,真是过瘾。
  •   书中的内容按照人物及地方的分类方法 通俗易懂地介绍了辛亥革命这段历史 写得非常的生动
  •   看来辛亥年那场摇晃至今未停。我得到的这本书封皮与内页完全颠倒就是例证。但与该书名极其相符,故搜藏了。
  •   近来一直在看晚清历史尤其是辛亥历史,想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多方位学习。
  •   从一个侧面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太多的光环,有的更多的是人性的争斗。。。虽然书中某些情节说得有些夸张,但是不失为一本好书。。。很喜欢!!!!
  •   非常好的一本书,针对人群偏文化人了。叙述差一些。对这段历史不熟悉的人不容易理解。即便你得出一些结论来。现在的学者更应该像考古学家还历史真相即可,启发读者独立思考。而不是把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读者的独立思考。台湾的学者做的更好,请参考中华民国史话。
  •   先跑题地喊一嗓子:《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出彩而不轰动的“瞿妈妈、瞿恩”,在《走向共和》中把慈禧和袁世凯演绎得出神入化啊!!为这无冕之王式的中国好演员喝彩,向他们致敬!!

    看本书的过程,同时在看60集的《走向共和》,完全沉浸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几十年中。以这一书一剧佐证参详,之前浏览过一遍的《武夫当国》,有点明白了。陶菊隐老先生忠实、平和、耐心地把春秋笔法发挥到极致,只记国事不论国事,可读来就并不轻松了。有时间还会把《武夫当国》再看一遍,一定会有更多乐趣等着。

    本书很有可读性,追求可读性的同时难免略微轻佻,但读来令人感觉合情合理。这几代中国人真的是被学生时代历史教育整惨了,默认了历史就是看上去挺假的,不假就不是历史了。其实历史就是发生在过去的事,这些事今日也在发生着,人人都能咂摸出真假,前因后果合情合理的就是真的,无论历史,还是新闻。
  •   对辛亥革命的另一种解读,使你对以往的历史有重新的认识。
  •   看了评论才买的,只是个标题党!内容拼凑,只是罗列了一些辛亥时期的历史事件,像记流水账,没有什么创新的观点,可能作者也没有对这些史料进行升入的思考,和鲁迅反应那个时代作品没法比,不知道为什么评论这么高!感觉钱白花了。
  •   书很新,比较真实的描绘了辛亥革命时的中国,很有意义
  •   书的版式有待提高,不过内容很好。按照人物,按照事件来全面展开辛亥革命那些人一起做的那些事。
  •   本书可以一读,将辛亥革命的细节一一展现,语言风趣幽默,一口气读完的。值得推荐!!
  •   此书让我们看到很多以前看不到的史实,对辛亥前后的历史有了更丰富的了解,对当今中国的的诸多问题也有了穿越感。
  •   对辛亥的知识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上学到的皮毛,没想到真实的历史那么曲折精彩、惊心动魄,那么多有趣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各种教科书上看不到的故事,真的大开眼界!好看极了!
  •   百年辛亥,百年沧桑。重新回首,仿佛还在昨天。作者写的生动,读的有趣
  •   第一次看张鸣的书,记下了这个作者的名字。作为历史爱好者,这样多角度深入写史的好书非常难得。市面的书籍要么过于白话过于追求草根的语言风格,流水账记事,学当年明月却又学不来明月的深刻。要么太过专业,不够通俗易读。一直不太喜欢看清末民国时期的历史,因为比较乱,又担心不够客观。但这本书让我开始关注民国史了。各种生动的角度剖析历史的偶然与必然。通俗而不失深刻。
  •   这本书比《北洋裂变》好很多,通俗易懂,让我对百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革命”有了重新的认识!感谢张鸣!
  •   看到一篇推荐,毅然买了此书。只是粗略地翻阅了一下,未及细阅,放在小书桌上,即被还在读初一、爱好历史故事的儿子拿走,说要先我阅读,欣然应许。

    内心窃喜,爱好游戏、爱好玩具、爱好漫画的儿子能够主动热情地读此书,不枉订购此书!儿子每次就清朝和民国的历史,提出很多无法回答的问题。只能勉强告诉他,不要随便相信历史课本中的介绍,历史书中有许多虚假的内容,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不易甄别。告知只要用心阅读,不难找到感觉并且知道哪些是虚假的、哪些可能是真实的。

    这个时代,太需要用心写出来的作品!
  •   今年是辛亥百年,看到报刊推荐,买了看看,张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书写得不错。
  •   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摆脱了学究气的文体,文风平易近人,跟聊天一样,尤其还有“京片”气息,十分生动。另外,书中不乏精彩的观点,起码对于我来说,深受启发,例如对士绅阶层在辛亥革命前后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的评价,以及对清朝真正立宪制的假想等,很有见地。
  •   真正认识了辛亥革命为纯粹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
    辛亥首义的偶然与必然,受益匪浅!
  •   跟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等史学书籍一样,写作手法都是以小见大。要阐述的主线都是非常清晰的。突出辛亥革命并非官方话语中那么激烈、必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