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书店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徐冲  页数:35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做书店是徐冲的职业,《做书店(增订版):转型期中国书业的终端记录》汇集了徐冲30年书业生涯的观察与思考。  自1981年步入书业,作者从营业员起步,到身为一家书城的负责人,至今已30年。作者参与筹建并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为同业翘楚,本书整理了大厦从筹建到目前运作期间作者的主要文字,凝聚了他对图书卖场的设计与管理、书店员工队伍建设、书店连锁经营等问题的心得体会,呈现了一位老书人对于图书和图书销售业的炽热情怀。同时,站在零售书店的角度上,作者对国内书业各方面各环节都有深刻独到的见解,时出惊人之语,如应由市场淘汰部分出版社,主张提高书价等。作者在业内以敢言著称,整理出这份做书店的记录,一方面是对转型期零售书业的个案回顾,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对同样在做书店的朋友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徐冲,职业经理人。前后主持过三家书店:杭州古籍书店(1986年至1988年,1992年)、杭州解放路新华书店(1988年至1991年,1993年至1996年)、浙江图书大厦(1999年筹建,2001年开业)。今为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库书城有限公司总经理。

书籍目录

做书店(代序)上辑 书店经营第一篇 浙江图书大厦:从设计到执行缘起全方位思考准备与实施做一家好书店员工队伍建设天目店的颠覆意义结语第二篇 书店的一种做法资金/理念/技术/观察/需求/设计/施工/倒计时工作表/招工和培训/选书/分类/架位号/上架/营业的第一天/开门后的维持/变化/结语第三篇 超级书店卖场的设计书店需要设计思想先行细节体现思想第四篇 书店员工队伍的建设营业员队伍的建设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第五篇 连锁条件下的卖场业务工作卖场定位业务工作的主要项目:四本书怎么做卖场业务工作需要的支持卖场业务员需要具备的要素中辑 书业观察第一篇 对"高书价"的诘问与解释近三年三大类别图书的平均价格抽样书价高或是不高,结论由何而来定价偏低,制约了整个行业的正常发展对未来的一个建议第二篇 出版社:从品种到品牌图书品种:数量与质量畅销书与畅销书时代?创造高码洋的图书类别图书品种选择:独创加质量从选题到发行第三篇 年度市场分析报告出版社生存质量是市场景气决定因素码洋是什么品种的双刃第四篇 书业笔谈我们有几个长寿品种连锁经营得失谈书店经营的模式与多样性乐观主义者的五个预测求教于武汉新华的同行第五篇 书业对话阅读的功利化和消遣性说不得的书价,还是要说地标书店,我们有吗将信将疑之畅销书排行榜伍尔芙写了《时时刻刻》?两代人漫谈读书文学的阅读与消费下辑 贩书随想第一篇 书店印象解题/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上海书城/北京图书大厦/广州购书中心/季风书园/南京先锋书店/重庆精典书店/晓风书屋·杭州/西西弗书店/百荣书城/从学府到学人/思考乐书局/光合作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晓风书屋·福州-厦门/深圳书城·罗湖第二篇 坐店杂谈作秀在书店/选题对于我其实很无所谓/在某一个城市看书店/三小时/一场讨论/面积、品种……还有什么/以文明换回文明/不要强人所难/放大等于稀释/说打折(一)/说打折(二)/说打折(三)/算账/"草根"的联想/苏林是谁/不要排位置,不要比大小/掩耳盗铃的"内部发行"/千山万水半天会,值不值/打折就打折,扯不上改革/屋中自有黄金书/抄书与文明/说一声抱歉其实很难/这或许是一个进步/你以为招标就等于买保险了?/天晓得/大气做生意/细节代表码洋余辑 文章新编第一篇 不被"营销"的博库书城第二篇 陈列展台的主题组织关于陈列展台/关于展台的主题组织/关于主题组织的业务准备/注意事项第三篇 看书店的看法一看整体/二看布局/三看展台/四看分类/五看品种/六看硬件/七看查询/八看员工/九看新鲜第四篇 书店印象(Ⅱ)沈阳东宇书店/万圣书园/重庆精典书店/ 香港商务/学勤书店、百通书店等等民营书店/ GI图书大厦/单向街与龙之媒/长沙袁家岭书店/凤凰国际书城/北京涵芬楼书店/北京第三极书局/那些远去的背影/南京先锋书店/广州三联书店不做书店,还能做什么(代跋)

章节摘录

   第一篇  浙江图书大厦:从设计到执行   缘起   1999年6月,我受命筹建浙江图书大厦。   浙江图书大厦隶属浙江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位于杭州西北部的文二路东端。这一区域,为杭州早期规划的文教区和居住区,基本没有大型或成系列的商业设施。文二路为一条交通干道,车辆居多,行人较少,当时甚为冷清。大厦工地前的公交车站,仅有一路公交车停靠,人流量之少由此可见一斑。浙江新华新建的大楼主楼高22层,预定在约1万平方米的裙房开设零售书店。   1999年,对于集团公司来说,连锁经营已经成为一个明确的目标。为全省连锁经营服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开始设计,与此相配套的项目包括了浙江图书大厦的运行。在此之前,浙江新华从没有涉足图书零售业务。这样,大厦成为连锁的一块试验田,围绕连锁的各个系统,从信息到物流,从供货到卖场,都将从大厦的运作中寻找规律,获得经验,从而完成浙江省境内新华书店的连锁经营。可以说,从一开始,浙江图书大厦就被赋予了试验的性质。这一点对大厦的设计和发展具有独特的意义。   ……

编辑推荐

  1、业内人士的“葵花宝典”——著名书业人徐冲入行30年,情怀炽热,在《做书店(增订版):转型期中国书业的终端记录》里汇集30年书业生涯的观察与思考。  2、网店竞争的“通关秘诀”——30年来,实体书店怎样成长,渡难关路在何方?  3、新华集团的“培训教材”——现场授课,各地踊跃听讲,新华书店店员一人一册。  4、出版编辑的“枕边读物”——选题怎么走,定价怎么定,铺货怎么铺,效益怎么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做书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4条)

 
 

  •     这次到桂林出差四五天时间,除了一大麻袋各种茶的样品,没有带回任何纪念品。唯一可算作纪念的,就是在广西师范校园里的一个小书店里买的一本好书——徐冲《做书店》。
      
      老实说,看了这本书有种庆幸感。非常庆幸自己没有在看完这本书之前就莽撞的开了一家书店。
      
      另一种感觉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之感。虽然我从没有真正经营过书店,但是我曾认真的设想过开一家书店。在读《做书店》一书时,当年的那些设想又浮现出来,与徐冲所宣扬的理念颇有类似之处。当然我那点设想多是空洞的浮云,与徐冲多年经验积淀下来的体会一碰撞,更多感觉是在陌生城市里看到了一张详细地图。
      
      最后一个体会是“诱惑”和“鼓舞”,犹如探险者突然得到一张藏宝图,对其而言,这就是“诱惑”和“鼓舞”,会引诱着他踏上征程。
      
      以上是读完上辑“书店经营”的一点感受。
  •       每一个读书人都有一个开书店的梦。这个断言,我百 分之百相信。读书人的这个梦想很美,很浪漫:在一个晴朗的日子,窗外阳光融融,室内书架几行,三两个读者流连其中,自己再端上一杯茶,倚靠台前翻翻自己喜 欢的书,还能够赚钱养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但现实是,梦想总归是梦想,尤其是读书人的梦想!即使有少数义无反顾的“以身试法”者,最后也大多惨败而 归。
      
        读书人开书店大多失败的缘由,我想可 以归结为很多人没有明白一个道理,商业的逻辑与梦想的逻辑本是两回事。商业的逻辑是锱铢必较、殚精竭虑,是起早摸黑,是妥协忍让,以追逐利润为本质。但读 书人却大多是文气十足、厌恶琐碎之事、拙于周旋,耻于低三下四。不能清楚地看清两者差别,这生意当然也就失败。当然,也有少数的读书人,他们小心翼翼地踩 钢丝,最终两全其美。北京的万圣、上海的季风、南京的先锋,即为个中翘楚。
      
         最近我读到徐冲的《做书店》一书,既可以给那些以为开书店是一件很容易之事的读书人迎头浇上一盆冷水,又可以给那些真正想开书店却不知如何着手进行第一 步的人一个指导性的帮助。我最早知道徐冲的名字,还是在数年前某大报的一篇特稿中。在那篇名为《书店的灵魂》的特稿中,记者详细记述了一个名为“徐冲”的 人。从八十年代步入书店行业以来,他从一个营业员做起,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近三十年,如今管理着位列华东地区前列的购书中心。他既懂书,又懂经营之道。 他将书店做成了一门手艺,又照顾到了那些读书人心中对灵魂安慰的隐秘渴求。
      
         对于那些想开书店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体贴入微到了极致:大到书店要采取什么理念、员工队伍怎么建设、出版社的品牌、书业的走向与未来等 等,小到书架展台怎么放、图书怎么分类上架等等,无所不有。据说,当年这本书出版发行的时候,许多书店老板将此书作为教材下发,员工们人手一册,学习观 摩。也听说,正是因为他的文笔尖锐甚至于“刻薄”,对书店行业生存之道的“口无遮挡”,许多看过书的出版社编辑都说:“这本书,把业内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 了。”
      
        今天,在互联网的冲击之下,实体书 店的生存越来越艰难,书店不堪重负,终于关门大吉的消息时有耳闻。利润太低、成本太高、理念落后、营销乏力、读者太少……每当我看到这样的消息,都会有一 种兔死狐悲的感伤。我相信读读这本书,不管是对梦想开书店的读书人,还是对已经开了书店的人,都是非常有益的,“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远行”正可以表达 我对它的观感。
  •     我相信中国人书店的市场还是巨大的,但是在现在网络书店,譬如卓越、当当、新华文轩书店等等的冲击之下,书店终端的销售应该更加艰难了。这本书的作者能坚持这个行业做了20年,我想没有对这个行业的热爱,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书店一般都是正价销售,而网上可打7折,价格上的巨大对比可见书店的形势不容乐观。
      一个单单靠卖教辅维持生存的书店是没有前途的。
      
      
  •     照作者所言书店的毛利率才30%,那一直疑问卓越当当的书基本全场打7折。那这两家书店如何能维持下去?
      就算网站卖书运营成本是少不少。但是照作者之言。完全就是没有利润。
      还要亏本不是?
      
      
  •     书是由作者的工作笔记、会议讲话等内容集结而成,所以读的时候让我想起了《发行中国》。不过相比《发》,该书的思路更加清晰、内容重复也较少。很有见地,也很实在。如果小样真选出版商务方向,相信该书会是我很重要的参考文献。
      
      书架要考虑:
      除沿墙高架式样固定外,更多地采用组合书架;
      考虑图书各种装帧、开本、厚薄,适宜书脊朝外、封面朝外以及平方、斜放;
      精品、大套图书需有特制的陈列柜;
      少儿类区域的书架要体现该年龄段读者的特点。(P6-7)
      
      上架19条口诀:
      不要急,慢慢来。
      搞好卫生再动手。
      分区指定负责人。
      图书分类要清楚。
      类别两段留空当。
      放中段,空上下。
      每格留出二指宽。
      风黄污损不上架。
      系列产品要排队。
      成套图书费思量。
      高价图书先塑封。
      重在下,轻在上。
      先高架,后展台。
      小类别,搁一旁。
      疑难杂症放一边。
      带配书,盘离书。
      书盘分离夹纸条。
      新书好书要推荐。
      数量不足马上添。(P81-84)
      
      PS:大陆的书价真他妈便宜。1980年代《新华字典》1.00元,2004年第10版《新华字典》15.00元。1980年代,电影票0.15元(宽银幕0.25元),5元票价与0.15元比较,涨了33.3倍……
      
      8.9.23晚写于402
  •     【冰点】特稿第622期:书店的灵魂
      
      2007-04-11
      中国青年报记者 林天宏
      
       从书店营业员干起,在书业摸爬滚打了20多年,徐冲似乎还是不愿“面对现实”。曾有记者的稿子,把这个华东地区最大的购书中心之一——浙江图书大厦的现任总经理称为“开书店的”,这让他难受了好些天。
       “我不是‘开书店’的。那和开餐馆、开超市有什么区别?”徐冲总是很认真地和旁人纠正这个错误,“我是做书店的,这是一门手艺。”
      
       2007年初,徐冲将自己多年来对书业的观察和记录撰集成书,名为《做书店:转型期中国书业的终端记录》。据称,许多书店老板将此书作为教材下发,员工们人手一册;同时,这也是份“口无遮挡”的文本,文笔尖锐甚至于“刻薄”,一个看过书的出版社编辑说:“这本书,把业内能得罪的人都得罪光了。”
      
       和想象中慷慨激昂、掷地有声的敢言之士不同,这个先后担任过三家书店总经理的杭州男人,是个身材瘦小的文弱男子,说一口糯软软的江浙白话,并时不时地推一下鼻梁上的黑框眼镜。
      
       尽管手下的年营业额已达6300余万元,但平日里出差,徐冲依然自己带水,在快餐店吃5元一份的盒饭,背一个用了3年的灰色双肩包,从背后看去,和一个大学生没什么区别。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在各个城市中逛书店,发现一家好书店,就像“捡到了宝”,可以在里面待上一整天。
      
       “毕竟,我们的好书店太少了。”徐冲说,“好书店这个概念,根本就看不到头,我只能尽力而为。”
      
       让读者配合你、迁就你,这样的书店,哪怕再豪华再奢侈,也是没有灵魂的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徐冲和他一手筹建、主持的浙江图书大厦,都是同行眼中的异类。
      
       不像我们所熟悉的那些书店场景:墙上到处贴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之类的标语口号,或者“读书是进步的阶梯”等名人名言;也没有我们常见的“××出版社向读者问好”之类的灯箱广告,或者任何形式的出版社专柜专架。在这家1万余平方米的书店里,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沉默而纯粹。
      
       在国内的大多数书店里,因为担心读者损坏仪器,电脑查询系统通常都由书店员工来操作。但在这儿,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读者自助电脑查询台。管理者尽可能地利用空间,为读者摆上沙发和椅子,在这些休息位的周围,摆满了绿色的盆载植物。
      
       休息位满了,读者可以毫不为难地席地盘腿而坐,不用担心有营业员前来劝阻,也不会因为只看不买,遭受营业员的白眼和驱赶。如果读者看书睡着,只有在书店结束营业前半个小时,营业员才会把他叫醒。
      
       偌大一个书店,见不到几个营业员,没有充满警惕的眼神,也没有戴着红袖章的保安不断巡视;如果残疾人走进这家书店,不会受到“热情而贴身的服务”,因为这家书店的员工们认为,“这反而代表了一种歧视”。当然,如果他们有需要,服务人员会随叫随到。
      
       但有些常见的“服务”,在这里是“享受”不到的,譬如现在许多书店提出的“主动推荐”、“专家服务”——“专家服务?搞笑吧!你以为这是医院的专家门诊么?读者可比我们的员工高明。”徐冲不屑地说道。
      
       书店里一些必要的提示标志,透出管理者的别出心裁。“小心路滑”的标志,是一头笨拙的大象踩在运动着的滑板上;而“小心碰头”的标志,是一只长颈鹿向前俯首。这是店里的一个员工设计的,每次有上级领导和同行来参观,徐冲就会特意带他们看这些标志,因为,“这代表了我们员工的用心”。
      
       “一个书店,读者与书是最重要的。两者之外的东西,都必须统一于这个环境。”徐冲这样阐述自己的理念,“读者只关心书本身,他们需要知道出版社吗?至于名人名言和标语口号,这实在是不怎么尊重读者的,难道读者需要你的教育吗?读者自己对书没有辨别能力吗?”
      
       徐冲还很得意于他的一个“全国首创”:在浙江图书大厦进口处的醒目位置,立了一块“推荐书店”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读者如果在大厦找不到你所需要的图书,建议您不妨去下列书店看看,可能会有使您满意的结果。”然后推荐了杭州有影响的若干书店,既有大型书店,也有一些有质量的民营书店。
      
       这些书店都是浙江图书大厦在杭州的直接竞争对手。曾有人向徐冲提出过异议:“这怎么行?你见过麦当劳里挂着肯德基的广告吗?”
      
       “一个城市如果只有一家书店活着,有什么劲?”徐冲觉得这再自然不过了,“多几家书店供读者选择,不好吗?竞争是好事,刘翔不也是被人撵得没办法了才拿了块牌子?”
      
       但有些书店却不像徐冲这么想。某市曾有一家新开不久的书店,请了一位不算太有名气的作者签名售书。但同城一家又大又火的书店却不乐意了,从自家的书架上找出那位作者的所有书籍,统统退回了出版社。
      
       这件事让徐冲惊愕得“一塌糊涂”:“做生意讲究和气生财,类似制裁、封杀、抵制、绝交,这样的名堂,是官府的杀手锏,怎么会轮到生意人学样?”
      
       浙江图书大厦这种宽松的气氛,引起过许多同行的质疑——“他们光看了,就不买了”,“这样图书的破损率会很高的”,“你们怎么容许农民工翻看美术画册”……
      
       防盗,是许多书店的必修课。徐冲曾在广州一家大型书店见到,每隔几排书架,必有一个能登高两级的监视台,一位戴红袖章的书店员工坐在上面,目不转睛地“关照”着视线所及之处的读者。这让徐冲觉得浑身不自在,也没了在书架前挑选和阅读图书的兴趣。
      
       所以,每当有同行问起徐冲书店管理的问题,他总爱说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徐冲收到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读者寄来的一大纸箱建筑设计、装潢类图书,箱里附着一封信。信中说,他曾在徐冲的书店里偷拿过很多书籍,一直心中有愧。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的事业做得不错,能够买一批相似的书籍还给书店,也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个弥补。
      
       于是,徐冲这样劝告他的同行们:“书是讲道理的,喜欢读书的人也一样。文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最终你会知道,这些付出是值得的,有益的。”
      
       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认可徐冲这种对细节苛求的理念,曾有人问他:“那就让读者配合书店管理好了。这有什么关系呢?”
      
       “衡量一家书店的服务,就看管理者定的规矩,是方便书店的管理,还是方便读者。”徐冲回答,“让读者配合你、迁就你,这样的书店,哪怕再豪华再奢侈,也是没有灵魂的。”
      
       诸如体制或者机制,诸如改制或者上市,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能否做好一家书店的真实原因
      
       徐冲常常觉得,夜深人静时,自己闭上眼,就能触摸到那些曾经的老书店的灵魂,那种书店伙计和读者之间“隽永的人情味”。
      
       “伙计和读者,特别是与经常光顾书店的老读者建立友谊。读者会告诉你,什么书好,可你的书店没有;什么书不行,你的书架上却还有一排;什么书出新版本了,书店还没有更新换代;这个作者还有什么书,可以一起陈列;甚至还会推荐,你应该读什么书……而伙计也能知道这位读者的职业和水准、他的消费能力、对某些品种和作者的偏好,业务上遇到哪些问题可以和他讨教……这样,过上几年,几十年,读者还依然记得你,你走了,他还会打听,谁谁谁现在哪里去了?”
      
       徐冲禁不住问道:“我们现在的书店,有几个营业员能做到这一点?”
      
       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1961年生人的徐冲,也经历过阅读的“饥饿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个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里,为数不多的好书,总是在人们手中连轴转着,上家传下家,一天轮一天。为了看完一本好书,当时还是中学生的徐冲,必须在被窝里偷偷熬上一夜,甚至连《毛泽东选集》,他都从头到尾看了4遍。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去书店上班,当一名营业员。
      
       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1981年,杭州新华书店下属的古旧书店招收古籍整理员,徐冲报名并被录取。在书店卖力干了五六年营业员后,1986年,徐冲成为了这家书店的经理,两年后,他又开始主持杭州一家中等规模的新华书店。
      
       但据徐冲回忆,这份书店的工作,根本不是在与书打交道,绝大部分的心思,都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像许多国企一样,新华书店内部的人际关系极为复杂。虽然在他的管理下,书店的营业额节节上升,但店内的员工也被他“得罪得差不多了”。
      
       1999年,浙江省新华集团开始兴建浙江图书大厦,当时还在杭州市店的徐冲主动请缨,他的“做书店”的理念,受到了当时省店周立伟经理的肯定。在这段时间里,从筹建到主持,徐冲事无巨细,用半年左右的时间,考察了国内的主要书店,对书店的设计与管理、员工队伍建设、卖场的实际业务等问题,提出一系列创新的建议,并在浙江图书大厦着手实施。
      
       在徐冲看来,新华书店原本的员工构成,是不能让人满意的。这些员工多是书店内部家属,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大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而且身上带着几十年来新华书店根深蒂固的陋习。于是,在浙江图书大厦的招聘会上徐冲提出,旧的员工一个不要,全部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新员工。
      
       消息传出,众人哗然,许多人当着徐冲的面表示不满,说他破坏了“店规”,还有人讽刺徐冲“大材小用”,“这些事,高中生也能做啊”。
      
       但事实证明,这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员工队伍,就像“最容易作画的白纸,成长得极快”,很受顾客青睐。
      
       为方便读者,浙江图书大厦开放了电脑自助查询系统。其他新华书店的同行来参观,不解地问徐冲:“你们怎么能让读者自己查呢?”
      
       “可为什么不能让读者自己查呢?”徐冲反问道。他明白,就像那些几十年来传下的莫名其妙的“店规”一样,没有人会想这是否合理。
      
       浙江图书大厦的定位是“成年读者、成熟消费”,并不把教辅类图书作为主攻方向。这在教辅类图书占据大半江山的新华书店系统里,是极为罕见的。对此,连许多同行也提出异议。
      
       “教辅类的东西好卖,能出业绩,有了业绩,就能对上面负责。”徐冲分析道,“可如果哪一天,教育制度发生变革了,人们不再这么看重学习成绩了,那书店怎么办?眼光要放长远啊!当然,很多干部会觉得,想那么远干嘛,那时我的任期早就结束了。”
      
       每年,徐冲花在购书上的费用都在万元上下。在他看来,一个书店的管理者,只有自己买书,读书,才知道什么是好书,才能对图书市场有着敏锐的把握。但在他多年来接触的各地新华书店经理中,不读书、不懂书,对书毫无兴趣的大有人在。“他们更关心的是能分到多大面积的房子,坐上什么级别的车子”。
      
       曾有一次,他去福建一个著名的海滨旅游城市出差,想去看看当地最大的新华书店。第一个司机说不知道在哪;第二个司机将徐冲拉到了新华书店设在这个城市边缘的一个仓库;第三个司机终于把徐冲拉到了目的地。简陋的卖场藏在繁华的街道一角,没几个顾客,店员们懒散地四处游走聊天,还有一个营业员堂而皇之地在柜台上沏起了功夫茶。这让徐冲瞠目结舌。
      
       徐冲自认为,对“新华书店”这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殊产物,已看得十分透彻。他分析道:“在1978年以前,新华书店是宣传工具的一部分。在改革开放以后,当新华书店真正作为书店出现时,大多数的新华书店出现了两种不适应的状态:一是马上将自己变成简单的商人,将卖场出租的出租,承包的承包;一是仍然以为自己是政治宣传工具,官腔十足,沦为官商;这些管理者,要么是单纯的商人,要么就成了行政干部。”
      
       近10年来,徐冲走遍全国绝大多数大中型城市的新华书店,他悲哀地发现,几十年来沉淀下来的陋习,依然在多数地方顽固地存在、生长着——拥挤的卖场,嘈杂的空间,昏暗的灯光,破旧的书架,肮脏的地面,成堆的教辅,蛮横的保安,散漫的员工……
      
       “不要再去找一串又一串的理由了。诸如体制或者机制,诸如改制或者上市,我相信,这些都不是能否做好一家书店的真实原因。”徐冲很肯定地说,“所谓干部身份、干部级别、干部意识,这都不是一家书店所需要的。我们需要的是职业经理人,和职业营业员。他们真正热爱书、热爱‘做书店’这门手艺。”
      
       现在市场淘汰书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在无数家书店倒闭的同时,又有哪一家出版社被淘汰过
      
       在徐冲眼里,不只是书店的管理和经营人员不够职业,图书产业链上最为重要的生产环节——出版社,也远远不能让人满意。
      
       2007年初,一份来自新闻出版总署的数据显示,从“九五”末到2005年底,国内图书市场的品种,由2000年的14.3万种,增长到2005年底的22.2万种,图书年印数由62.7亿册增长到64.7亿册,年总印张由376亿印张增长到493亿印张。
      
       但这繁华的数字背后,真正的图书市场又是怎样的景像?
      
       徐冲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在书店的计算机统计数据上查找“鸡”这个关键字,发现在浙江图书大厦,光是如何养鸡的书就有250多种,缩小查询范围,书名出现“鸡病防治”四个字的,也有27种。“同一种鸡病,中国就有27本书告诉读者该怎么治”。有关糖尿病的书,大厦内能找出300多种。
      
       再以《红楼梦》为例:一种豪华本,一种普通本,一种廉价本,这样的标准,3种就行了。再考虑最权威的版本(如人民文学版),以及当地出版社的品种,这么算,市场上有10种《红楼梦》就应该足够。但在浙江图书大厦,能找出200多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徐冲禁不住问道:“重复的《红楼梦》,重复的中外文学名著,重复的服装裁剪、家居装潢,重复的计算机图书,重复的养花养狗养猪养鱼种庄稼,重复的旅游手册和地图册,重复的养生保健,重复的各种炒股投资人生忠告,一旦没有了这些重复和雷同,20万种品种,岂不只是一个神话?”
      
       徐冲还比较过这几年的书店销售排行榜,能在榜上一直占据席位的品种,屈指可数就那么几本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英汉词典》、《围城》、《挪威的森林》、《朝花夕拾》等鲁迅作品单行本、《文化苦旅》等余秋雨作品、《新概念英语》、《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有持久生命力的作品极少极少,即使是一时炒得甚嚣尘上的“畅销书”,不管它曾经印了几十万册还是上百万册,几乎都是短命的。“《谁动了我的奶酪》,很牛吧?可现在还找得着吗?”
      
       出版社的编辑和徐冲联系,都觉得自己的书是最好的,曾有某出版社出了一套“外国文学名著”,编辑到徐冲办公室推荐这套书,说什么“独一无二”、“定位明确”,徐冲二话没说,下楼到书店里拿了相同品种的七八套书,摆在这个编辑面前,那人哑口无言。
      
       起初,徐冲也很疑惑,为什么出版社只关心图书品种的数量,却似乎并不在乎这种品种在市场上的质量和存活时间。但慢慢地他明白过来,图书这块市场太大了,弄个吸引眼球的名字,搞点炒作,好像什么书都卖得出去,出版社也就慢慢产生了惰性。
      
       “可这破坏了读者对书的信任啊!”徐冲觉得很痛心,“成天埋怨读者越来越不喜欢读书,可我们的出版社又做了什么呢?”
      
       许多出版社没有能力在图书质量上进行竞争,就开始和书店拉关系。经常有出版社的老总请徐冲吃饭、送礼,要求他把自己社的书摆放在最好的位置,把同类书排斥掉。
      
       出版社的编辑们总给徐冲打来一些“哭笑不得”的电话。有的编辑说,我们社长很重视这本书,你们也要跟着重视一下;还有的编辑说,我们社长马上就到你们书店检查工作了,你们就帮个忙吧。这种“不厌其烦”的请求,徐冲一个月要接到五六个,还经常有编辑质问他:“每个书店都答应配合,你怎么就这么倔啊?”
      
       很多书店会把店里最好的位置卖给出价最高的出版社,但徐冲对此深恶痛绝,“读者在意的是书本身的质量,谁会在乎这是哪个出版社出的?”因此,他从不愿在书店里给出版社提供灯箱和广告牌。据他估计,浙江图书大厦为此一年要损失近百万元。
      
       还有黄金书这个中国图书市场上的“怪胎”,直接用黄金打造,动辄数万元。前些年“黄金书”流行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有出版社找到徐冲,要浙江图书大厦卖黄金书,给很高的抽成。徐冲总是婉拒。对方十分惊奇,一个劲地追问为什么,并表示抽成方面还可以再商量。徐冲被逼急了,脱口而出:“我害怕你们那黄金的成色,让我的书店掉了价。”
      
       “你这么做是不是太清高了?”有人并不认可徐冲的做法,“书店毕竟还是生意啊,哪有到手的钱不赚的道理?”
      
       “我不是清高。”他说得很肯定,“可以不做的时候,我有选择权的时候,我就不做。”
      
       在对比国外同行的工作后,徐冲还发现,国内出版社的管理水平也极不专业。
      
       他在德国的出版社里看到,往书店发书,采用的是计重的方式。每本书的重量几乎都相同,精确到“克”,几百本书捆成一包,在电子秤上过一遍,就知道发书数量是否准确。
      
       徐冲曾想将这个方法引入自己的书店,但具体实施后才发现,在中国出版社的管理体制下,甚至连同一批印刷出来的书,质量都参差不齐,只好作罢。
      
       十多年前,图书市场是“买方时代”,书店是求着出版社给自己进货。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还在书店当营业员的徐冲凭着记性,就能把中华书局一整年的书本清单从头背到尾,曾被主编阎晋鲁当面夸奖“业务好得不得了”。
      
       可现在的图书市场已经进入“卖方时代”,出版社都求着书店卖书,但大多数出版社还在使用人工方法。每年,徐冲都会收到许多出版社寄来的一叠叠样书,还有长长的纸质清单。
      
       “已经是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年代了,把样书编号,作成电子数据,和书店的数据系统对接,这有什么难的?”徐冲实在无法理解,“有这样不重视管理的出版社,你可以想想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书来。”
      
       面对这么多“难以理解”的事,徐冲直言,问题的根子是出在淘汰机制上。他大声质问:“改革开放20多年了,市场淘汰书店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可在无数家书店倒闭的同时,又有哪一家出版社被淘汰过?这不应该视为国内出版业的奇迹,这只不过验证了,国内的图书市场还远远不像宣传的那样,是一个成熟、健康、充满活力的市场。”
      
       我们还要努力,努力成为读书人灵魂的寄宿地
      
       两年前,徐冲读完一本名为《书店风景》的书,从那时起,他便萌生了一个理想——要做中国的“地标书店”。
      
       这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钟芳玲,“一个以读书、编书、买书、卖书、藏书、教书与写书为职业的女人”。她在书中推荐了几家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标书店”——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纽约的“高谈书集”与“史传德书店”、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那已经不仅仅是卖书之所,它们催生了一些伟大的作品和伟大的思想者,自身已成为一个文化象征,成为那座城市的地标。
      
       譬如巴黎的“莎士比亚书店”,这家在塞纳河边的小书店,店中有个大火炉,书架旁放置了几张床,免费提供给旅人住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里云集了毕加索、邓肯、乔伊斯、海明威等名人,他们在此高谈阔论,借阅,或发表新作。在乔伊斯的作品《尤利西斯》遭禁后,这间书店勇敢地再版,还因此一度被纳粹关闭。
      
       徐冲说,现在的中国,还没有他理想中的“地标书店”,差距并不是表现在硬件方面:面积、品种、销售额,人气……“我们的书店,没有对读书人发自内心的关怀,没有稳定的生命力,也没有那种厚重的精神、传统和历史的积淀。”
      
       徐冲曾在丹麦一个小镇上,见过一个小书店,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2层小楼,“换在北京肯定被拆的那种”。小小的店铺里,放眼望去尽是泛黄的旧书,阳光透过窗户,斑斑驳驳地投射在古旧的木制书架上。店主告诉徐冲,在这个小书店里,他的家族子承父业,代代相传。
      
       类似的书店,徐冲在国外还见过很多。再想想近几年来,国内许多书店纷纷倒闭,他实在觉得“很受刺激”。
      
       “书店是城市的风景线,没有好书店的城市,我总觉得没劲。”徐冲说,“可中国现在所有的书店,无论公营还是民营,都在这个社会转型期里艰难地生长,未来都不可预测毫无安全感。我们又何来的‘地标书店’可言呢?”
      
       但尽管如此,游走于各个城市,还是有一些好书店让徐冲一去再去。
      
       北京的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这里汇集着京城最为执着的一批读书人。满满的书,安静的氛围,还有充沛的照明。即便有些空座位,但通往二楼的楼梯上,永远有捧着书低头阅读的人席梯而坐。这家以人文社科类读物为主的书店里,集中了国内文史哲图书的精华,甚至还能淘到一些早已绝版的精品。
      
       重庆的精典书店,身处解放碑前的闹市,左手是民航售票点,右手是火锅店。但一踏进书店,嘈杂就被隔在门槛之外。这家书店里有着一种“不加掩饰的特有的乱”,一种“熟悉而亲切的如同自家书房般”的乱,塞得满满的书架,竖排横躺,架床叠屋,大小高低,错落无序。这逼得读者将全部心思放在书上,连交谈都成了漫不经心的嘀咕。“这样的书店,除了浏览、寻觅、阅读、还有在收获的满意中掏钱点票子外,还需要做什么呢?”
      
       还有贵阳的西西弗书店,设在一个地下室里,经过一段不短的走廊,读者下到一个堆满书籍的大厅。日光灯在头顶上亮着,却不觉刺眼,满目是柔和的黄色:原木地板、原木书架以及供读者使用的原木桌椅,有种“温柔的令人迷惘的”感觉。书店中有一圈书桌和椅子,徐冲曾数过一次,共有38个孩子围坐于此,安安静静地读书或抄书;“此情此景,当是为书店者最为动人的一幕”。
      
       每当走入这样的好书店,徐冲便觉得自己并不孤独。在这个利润主宰书店命运的年代里,浮夸的数据淹没了书店的灵魂,空洞的概念抽去了书店存在的意义,可还是有许多对书店有着同样理解的同道者们,在执拗地前行着。
      
       可这一群人,在整个从事书业的人群里,却是最为孤独的一群。“唉,极少数,极少数,极少数啊!”徐冲摊开双手,把他心目中的好书店一个个数出,却发现连十个指头都用不完。
      
       但他依旧没有放弃希望:“一家优秀的书店,它应该提供给读书人一种诗意的栖息,这已经不容易了。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努力,努力成为读书人灵魂的寄宿地。旅行累了,思想倦了,来这家书店坐坐,看看书,和书店和气的伙计们聊聊,然后带着一页风景离开。30年以后,50年以后,也许,我们能拥有一家这样的书店。”
      
       最近,在北京三联书店韬奋图书中心,徐冲的这个念头被强烈地固化了。那天晚上9点多,书店即将打烊,徐冲看到,一位年轻母亲,坐在书店一角的矮凳上,翻看着三联出版社的书,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还有一位看上去风尘仆仆的西藏僧人,席地而坐,背靠着“藏传佛教”的书架,一边翻阅一边做着笔记,在他身边,还有一件小小的行囊。
      
  •     《做书店》的副标题是“转型期中国书业的终端记录”。从文本来看,“记录”相较于“纪要”,其“功利性”价值自然要让位于其“史”的意义了。这正是我所要谈的:如果说读完《做书店》后,我或者还有其他“有所求、有所期”的书店人,仍不免仍有那么一点点“怨言”的话,我觉得,大概不外乎两个原因:
      首先,难填书店店员和职业经理人的“饕餮”之口腹。
      虽然全书提到了书店的经营理念、设计思想、开业攻略、队伍建设、业务工作等,且精彩纷陈,但在今日情境下,书店对于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出版社出版状况、计算机软件使用(统计数据开发与应用)、市场营销、会员服务、网络书店、团购管理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莫不因为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而投之以极大的关注。博库书城近年来的迅速发展,虽不能说已面面俱到,但也可以说是近乎“执武林之牛耳”了。所以,众多的读者胃口被极大地撑开了。当然,也可以说,如我这般“贪婪”的读者,碰到如徐冲老师这般的“书业大侠”,割不断的是“得陇望蜀”之心。
      其次,站在书店职业经理人的角度,徐冲老师的书可谓“道”多而“术”少。或者说,“术”因为时时绽放于每一篇文章的“道”之中,而显得“杂树生花”,渐迷人眼。
      “道”是管理思想,经营理念,“术”是管理方法,治理工具。“很多管理问题,解决了‘道’的问题,‘术’的问题往往是势如破竹;而不理解‘术’背后的‘道’,工具再多,也只是摆设。(肖知兴《中国人为什么组织不起来》,机械工业出版社)
      从这一方面看,或许我们能够理解徐冲老师的用心?在《做书店》一书中,我注意到他对“书店主持人”的重视,对“职业经理人”和“职业营业员”的强调。高素质的职业人才,科学化的管理流程,系统性的现代书店管理体制,对国内书店仍是一条任重道远的路。
      
      德鲁克曾在他的著作中,提过一个故事:
      三个石匠正专心于他的工作。
      “你们在做什么?”一个路过的行人问道。
      “我正在赚钱过活。”第一个石匠答道。
      第二个石匠头也不抬,小心翼翼地修整着眼前的石块,答道:
      “我要雕琢出最合用的石块。”
      第三个石匠举首望向空旷的荒地,眼里闪着亮光,说:
      “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
      徐冲在举重若轻的“做书店”背后,在他的心中,其实是有一座大教堂的。
      
  •        总算有人出来对公众说,图书并非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图书坚决不能打折。
      
        我不想去考究一个印张的成本或者一个书的成本。我只考虑一本书到零售店这个终端之后的成本。毛利率总体应该在百分之三十浮动,除去房租、水电、工商税务文化、城管卫生、人员工资,有小学数学基础的人也能算得出来,一个零售书店如果想要发财是多么难。
      
         所以,做书店要有心理准备,书店开得越长,获益越多的不是你自己,社会效益远远超出个人效益;要有长期准备抗下去的耐心,要不断的去学习,要让一家书店有灵魂的存在。 做书店也要有天赋,任何事情除了后天的努力,还有有天赋在里面。
      
        图书是个非常奇怪的商品。明明是明码标上了价格的东西,到了终端销售这里就乱套了。同种产品在同一个市场面对有限的消费群,最大的杀伤力就是压低价格,减少利润空间。这种互相比拼的结果是更加误导有限的消费群体,图书行业的确是暴利行业,使人们对图书的标价更加不理解,感觉书价偏高,买不起。但书价比起其他消费水平的进展是缓慢的,图书消费也在走低。
      
        图书的损耗。我觉得图书从出版社的策划到出稿出书到发行商到零售店,这一过程中,图书的损耗是为零的。主要的损耗发生在零售店。大多数人都达成共识,书店除了买书之外还提供免费阅读。我一直费解的是,图书在零售店就是即待出售的商品了,它只能供给购买它的读者使用,而非购买者。非购买者的阅读损害了作者、出版社、零售商的利益,也损害了图书购买者的权利。超市里摆的糖,是不是谁都能舔一口再放回去?但大多数人认为,书店应该提供免费阅读,不提供免费阅读的书店就不是一家好书店。没有谁会意识到,看书请去图书馆,买书请去书店。上海有一家书店开业就打出广告,非买勿进!为他叫好,但也担心,这样能支撑多久?
      
        图书打折。我是坚决拥护图书不打折的理念。但是这种理念对一个零售书店的操作越来越难。网上书店将图书价格压得越来越低,甚至一本书等同批发价格,如果我是一个购买者,说实话,我也会选择网上购书。但为什么就没有一个机构协调书价,统一图书的销售价,而一定要让一些对书店怀有梦想的人悲壮的关闭书店。
      
        有机会,我要去认识这个叫徐冲的人,他在为每一个做书店的人说话。
  •     作为一个爱书又爱打游戏的人,我的现阶段梦想是开个书店+网吧的混合体。
      曾经以为开书店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容易生存。因为书的折扣似乎挺大的。
      粗粗看了几个章节,已经发现原来开书店是很难的事情。有好多学问在里面。
      开一家书店,这本书将是非常难得的务实的指南。
  •   前两段评议说到根子上去了,太精辟了。我在上海,常去季风,每次,总有些现代唐吉坷德的感觉。呵呵。
  •   說得好極了……我也正有此種癡想,根由也是Lz所論之原因,我也并非生意之才,但此愿確實是我平生之所愿。現在看來,真如水月鏡花一般,不可捉摸,實尤不甘。書店的夢想,看來要長伴我的魂夢之際了……
  •   他们低价折扣的原因是为了拢络消费者,增加自身的浏览量,他们根本不需要从图书来赚取利润,哪怕图书业务上是亏本的 他们卖掉一台电器就轻松赚回来了,当当的图书业务可是做了10年才开始盈利的
  •   解释的很好。谢谢啊。。。
  •   上架部分作者毫无保留,觉得值得肯定。大概也是爱书心切吧。
    书价这东西要动态地看了,主要是消费习惯,跟实际的价格其实关系不大。
  •   好习惯要保持 坏习惯要纠正 而不是去惯 经管类的某些书已经走在前面了
  •   存一下
  •   很棒 我也想成為降的人
  •   我也很想开个属于自己的书店
  •   个人力量微薄,还是要多几个徐冲 才好。
  •   别的待售商品提供了试用等服务,而图书能够提供的售前服务似乎只有试读.
  •   买糖果也有试吃啊
  •   书籍的性质已经改变,书店同样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这种转变导致书籍从有收藏价值的物品向消费品转变,这种转变决定了书店成为一个消费品的市场,消费品市场必须面对多方面的竞争。如果还用垄断市场的思维去幻想一个“统一的价格”,而不是从经营入手去改变生存的方式,那么书店必死而!
  •   经营入手指什么呢?图书这种商品,除了压价别无其他竞争手法了。更为细致的人性化服务或许会提升一个书店的销售。
  •   怎么样从经营入手?我个人意见是多样化。改变单一的思维,比如你一谈到书店就只想到了卖书,这样与菜市场的经营方式有什么区别?书籍作为文明或者文化的一个最重要载体,有它最为深层的内涵,如果本着交易载体而获得利润,那么书籍必定成为一种廉价商品。很多成功的图书经营者往往都是从单一的经营向多样化转变,比如三联和商务(当然这涉及到出版的问题,这样可能对小书店不太现实)。经营者如果可以改变思路,从经营渠道、经营方式、经营理念以及经营管理上反省,那将会是一条出路。
  •   哈哈,首先赞一个先,梦想!
  •   没有谁会意识到,看书请去图书馆,买书请去书店。
    这句话对我是一个启示。我们忽视了图书馆的作用。中国的图书馆太糟糕了。
  •   喜欢书店,可是买不起书店的书,网上真的便宜好多...
    进图书馆看书简直是坐牢,应该把图书馆关闭,把图书馆的钱支持开书店~~
  •   书呆子
  •   售前服务似乎只有试读
    虽然看后很伤心,但上面这句话给了我些鼓励
  •   中国(大陆)的书价偏低?真的吗?哪位达人指点一下
  •   有3个头像 后面是 “和9人在读”
    一共是12人,这个没有错,
    不过读过的少了一人,是不是有人选了不让人知道他读过??否则就是真的计算错误了~~
  •   viking有没有看过浙江图书大厦赠阅的季刊《轨迹》
  •   大陆的很多产品在国外进不了大商场,书也一样,制作粗糙,书价低也是应该的啊。
  •   中国的书价的确已经非常便宜了,就连台湾的书,基本折合一下都要到50元左右
    但是我们还是觉得贵。。所以盗版在中国的确很有前途。lol
  •   这个...我犹豫一下,还是买了...
    很是好奇书店这个行业
    朋友讲,开书店要用钱来养
    我只是想,自己能开的书如果都能入手
    该多美好
  •   书里的文章有不少在《中国图书商报》发过。我没看过《轨迹》。
    正因为书的利润低,所以出版社拼命增加品种,希望通过数量的增长来提高盈利。这也造成了更多的粗制滥造的书。
    通常情况下,一个编辑一年要做十本书,能出精品才怪呢!
    如果一年做一本书,也许可以保证书的质量非常好,可是奖金就没了。
    正常情况下,一本书从投入到基本卖完,收到钱,至少至少要一年,三五年也属于正常的。
    就拿这本书来说:
    3000册,定价28元,码洋7.4万。
    就算一年内全卖掉(可能性不大),就算毛利25%,不到2万,要是算纯利,大概就要赔了。
    作者要花多长时间?编辑要花多长时间?
  •   我只能说,那些认为现在书贵而不买书的人,基本是一种借口,因为书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必需品。很多人可以一个月泡几次酒吧,每次几十上百的花钱,好像他们并不觉贵。当一个人觉得书是他生活的必需品时,一本二十到三十元左右的书,应该是不贵的。
  •   书是奢侈品,做出版其实是奢侈的行为。我们只能期待她早日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品。对此,我持乐观态度。
  •   相对于我国大部分人民群众来说,书价确实高。谁让咱们贫富差距那么大呢?
    就算书价降低一半,对8亿(现在是什么样的数字?)农民来说,也高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应该立法禁止奢侈品——超过95%的中国人消费不起吧。
    可是衡量书价高低,需要从产业的发展来看。不管是涨价还是降价,只要利于发展,就是对的。相反,就是错的。
    其实,如果书价可以降低一半,而出版业又可以兴旺发达,那是多么美好的事啊!
  •   很多《轨迹》里也收过
  •   这里有很多业内人士啊,作为一个出版社发行人员,我感觉我们的书价虽然不高,但是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还是消费不起的,于是教材教辅图书不管多贵,需要的就要买。真正的好书,在有限的资金预算内就被忽略的
  •   我觉得书价不能跟外国的书价直接折合过来比.....
    一般国外的小说就是几美圆
    其实按物价生活水平来算基本也就相当于我们的几块钱而已吧
    我们现在还买得到几块钱的小说么???
  •   喜欢的书贵点也就买了,,,
    不喜欢的,哪怕包装再说,推荐的人在牛掰,,我也不会买
    恩,,我还是相当理性的消费者
  •   但是我也知道很多爱书之人,只要是看到铅字的东西都爱不释手,,而不爱看书的人就算是一套四库全书卖30元,估计也感动不了ta
  •   其实还是有不少不贵但又好看的书,个人就非常喜欢三联出的书,价格合理,而且内容精彩
    贵的是很多都是些没内容的书,只是靠华丽的封面来吸引读者的目光,然后顺理成章地开个高价
    人有贫富差距,书也有
  •   网下跟几个人讨论书价的问题,有新的启发。
    不管我们说书价高或低,都是一种主观判断。
    现在的价格体系存在,肯定有其道理。
    这个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不管这个市场现在是否成熟。
    跟过去的书价比,跟现在的其他商品价格比,或跟国外图书价格比,都有其合理之处,但又都有其不合理之处。
    让买书的人继续买书,能买到更多的好书,让不读书的人意识到“读书真的很重要”,也许,这一切跟价格并没有多大关系。
  •   书在中国是奢侈品
    但是和欧洲比实在是贱价
  •   管他多少人读过,这与你到底想不想读这本书没有关系.
  •   不是说我国书籍定价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人均森林资源偏少,木材紧缺,进口量大,造纸成本高吗?好象加拿大的书价就比较低.(听说,未考证过)
  •   现在的书还都不贵吗。。。。
  •   举几个例子:
      
    《西方社会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定价188元。
      
    (也是广西师大的,我可不是广西师大的托。《做书店》是北京贝贝特做的,《西方社会史》是总社做的,我把它们当成两个出版社的书。)
      
    贵不贵?绝对贵。
    这套书外面有塑封,我看不见内文,买不买,犹豫了很久。
    一次,在一个书店看见去掉塑封的书,翻到版权页,惊呼“天呀”,毫不犹豫就掏钱了。
      
    为什么?因为太便宜了。业内人要是看见版权页,还认为这本书贵,肯定要被鄙视为无知。
      
    为什么说它便宜?103.75个印张,轻涂纸全彩印,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印张1.8元。这种印装质量和内容的平装书,正常情况下,每个印张不该低于3元。而且第一次只印了3000册。
      
    这个印数意味着什么呢?一般读者可能了解得不多,解释一下。相比印刷10000册,每册印刷费至少增加30%。这也是为什么畅销书的定价通常偏低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的印刷费会是多少呢?我不是很清楚,估摸着最少得60块钱吧。
      
    有人会说了:印刷费才60块钱,定价188元,那还不是暴利啊?
    我可以百分之一万地说:如果就凭这3000册,全卖掉,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没有得到任何资助(例如翻译资助,或者译者不要翻译费,作者不要版税),出版社亏了,粗略算一下毛利为0,多少人忙了多久,要是算纯利,肯定是负数。
      
    有人又要说了: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傻子啊!
    不傻——这是品牌书,做出来就是让人赞的,不是让傻子们买的。
    再说了,人家是师大社,有的是钱,要的是面子。
    另外,如果这本书是贝贝特做,我想定价不会低于250元。毕竟人家是面对市场的公司。我还是会买。
      
    -------------------------------------
      
    再说一本真的贵的,我是责编,我承认,就是贵,因为我们赔不起。
      
    《美的历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2月出版,但是4月底才能上市,因为印刷大费周章),定价198元。
      
    这是艾柯的作品,图和文的版税,加上翻译费,每本要20块钱。铜版纸全彩印,布面精装,每本印装成本50多。加上一些杂七杂八的成本,每本总成本差不多80元了,也就是40%(一般的书应低于35%才能有正常的赢利空间)。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书没卖掉,我们就赔了。
      
    这本书贵不贵?贵得很。我自己都买不起。
      
    可是,和一本定价19.8元、成本5元的书比起来,究竟哪一本书更贵?
      
    --------------------------------------------
      
    再说一本还没出版的书。
    我跟国外出版社谈版权,告诉对方中文版估价30元,对方认为不可思议。
    这本书国外只出了精装本,没有平装本(因为不是大众图书,市场不大),定价108美元。内容完全是文字,没有图。
    对方要求我们的定价不能低于原版的8%,也就是人民币60多块钱。我给他写了至少十封信,才解释清楚:不可能!如果我把这本书定价60元人民币,将卖不出去100本。可是对方坚持:这本书内容好,不能贱卖。
      
    举这个例子,我是想说明:也许我们也应该允许一些图书定价高一些,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不要看见一本定价超过50块钱的书,就大呼“书价太高了”。当然,同时要有大量便宜的书,满足大部分人的需要。我们现在的图书定价基本以印刷费为基础,跟内容好像没关系,体现不出来知识和创造力的价值。
  •   如果定价能充分体现出知识和创造力的价值,而且这些价值能在书的写作者和阅读者身上首先体现出来,他们有钱了,书自然也就卖得好了~因为他们最需要购书~~而当他们有充分的自由和经济条件写书,真正有价值的书也就会更多地出现在市场上,良币才有可能驱逐劣币;)
    问题是,这个设想中的良性循环,从哪里开始是个头?哪个环节的改善能带动整个循环的运转?
    市场调控?政策强制?法规保障?
    俺无知,无解。
  •   没看过这本书,但是似乎这本书不是想要讨论书价对出版业的影响吧,做书店,归根结底,也就是营销.想卖贵的书的,就去做能卖得出贵书的书店,想卖便宜书的,就去做能卖得出便宜书的书店,想大小通吃的,也要努力才行.不论贵贱就是不买书的人,或者觉得书价太贵的人,还有觉得书价还是算便宜的人,跟现在整天讨论房价的人还不是一样的么?嫌贵你就让他去买便宜的,嫌便宜,你就让他去买贵的,不管怎么样都不会去买的,你就想办法让他去买.好书,不缺,缺的是好书店.
  •   中国大陆的书价确实不高,因为也是个读书狂,所以到哪里都是往书店钻的,以前去过香港,现在身在美国,这些地方的书价确实不是一般的贵,尤其是现在,在国外念书本来就惜金惜时,又碰上书价偏贵,很是郁闷。
  •   现在买书的手段基本上就是先上书店去看,觉得不错的就记下来,然后在网上买。便宜一点是一点啊。
    另外想说的是,觉得现在书很多都是华而不实。那天在书店看到一本很感兴趣的《大唐西域记》,结果一翻,图片质量那叫一个差。打着铜板彩印的旗号标价好几十,摆明了骗钱啊。
  •   价格和品质必须都上涨才合理。
  •   如果没盗版,书价不会这么高的。
  •   不是说大陆的书贵,问题在很多看书的人没钱。e.g.学生们
  •   我是穷人,见着书一般不太关心印张什么的,主要就三点。第一,喜欢与否,如果实在喜欢,咬牙也要买。第二,价格与页数的比例是否合理。第三,行距!! 最讨厌的就是行距巨大,版心很小却又很厚的书,纯粹骗钱的。早期的HP中译本还好,第六本就太过分了,那个行距简直可以再排一行字进去。第七本买的英国成人版,想着最后一本了,也算个纪念吧。
    对于那些不知道是否能看进去的书,还是下载到电脑上先看看比较好。学校图书馆虽然也有大量藏书,可我实在讨厌摸那些不知道被多少人摸过的泛黄书页。。。
    不过再穷我也不买盗版书,曾经买过一次,错别字太离谱了。 我姑妈有本盗版书,同样一页里提到朱元璋的时候,先是朱夫璋,然后是牛元璋,然后是朱元章。。。 orz
  •   原来你就是《美的历史》的责编啊,我在图书馆借阅了,太贵,买不起。
    我手头的《做书店》是第三次印刷了,印数6000-10 000,看来卖的还不错。
  •   我还是以为自己要的书必须内容要顶级好,装帧印刷好、纸张好,可藏可用,否则就是现代版的XXX文件学习精神报告了
  •   相对而言,以为《捕捉月光》《在水一方》就贵N倍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在当前这么出版这2本书——心想还好纸张贵,否则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类似的书要出版呢。私下以为在目前国内是肯定卖不掉的——也许中译是准备单卖新加坡或仅仅是包销的赠品书或其它目的。
  •   同意。当初这两本书出来的时候,我就说肯定卖不动,白送人倒是非常好的东西,所以后来就白送给买《美的历史》的读者了,而且全部送完了。
  •   卓越买了2套《美的历史》,得到2套《捕捉月光》《在水一方》,留下一套,另外一套和人交换都觉得是在骗人家呢,尽管书友说只要不是文件解读就可以,可要是自己都看不上、猜测别人也不会看得上的书,怎么好意思去交换——最后还是白送了,全送掉了。
  •   没算错。有的人设置为 不让别人知道我在读这本书,则具体的阅读列表里,就不会显示他,但数字统计还是包括他的。
  •   现在就是快餐文化,浮华世界,要沉下心来看书或者做事情,都要看自己的定力。
  •   楼上的都是前辈呢...看了你们的讨论,收获很多,谢谢。
  •   最大的难点就是要竞争过新华书店,还有就是如何把喜欢买网上打折书的读者吸引过来。
  •   我觉得最大的难点是书价定死了。。。导致书店没法发展。
  •   可以打折的,还能办会员卡进行优惠。
  •   打折没问题,问题是书店不好盈利。。。
    一言难尽,你去书店翻翻书吧。。。看来你还是需要看看这本书的。。。
  •   这本书内容挺踏实的,值得一看。
  •   好,我馋这书很久嘞
    明天想出手
  •   我的梦想也是在小城镇开书店,小小的,为读者提供阅读指引,让更多的人知道阅读,并把他们于现实生活中组织起来的小书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