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娃大视野(全二册)

出版时间:2011-7  出版社:文汇  作者:鲁娃  页数:全2册  字数:500000  

前言

序鲁娃的精神视野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国潮、淘金热,回荡着一种“温州人传奇”,四海可闻。“温州人走世界”百余篇人物素描,从报端列队而来,连缀成一部海外创业的史诗,既可称它报告文学,也是口述实录,而“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海外叙述,一向有“留学生文学”传统,却鲜见“淘金”、“打工”的第一代创业者的身影进入文学。鲁娃这本书,可谓一个开创。温州人环球闯荡,给了女作家书写的丰裕题材;而温州人鲁娃也“走世界”,才使“温州人传奇”变成文学,这本身不就有一个“传奇”吗?我相信它将会载入温州地方史。    有位读者这么写道:“一口气看完鲁娃的一组‘温州人走世界’,不禁为她的华丽转身喝彩。”同样作为读者,我则好奇,是什么让鲁娃从小说返回纪实文学的?这既是一个文学评论的题目,也是一个作家的心灵轨迹。鲁娃自己流露的心迹是,2008年5月发生汶川大地震之际,“我身处遥远的诺曼底小镇,无法看到日夜滚动的电视实况,只有终日守着电脑桌面,为故乡遭受的苦难揪心”。那一刻,唤醒了她心里的一个愿望,“假如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书写一遍”。    无疑,故乡在她心底是一个永远的召唤,当灾难发生之际,这召唤会特别强烈。因为鲁娃的小说书写,一直沉浸在悲剧氛围中,并且主要是女性的悲剧命运,而这又是跟她出国前关于女性命运的纪实文学创作,比如《悲剧性别》一脉相承的。只不过二十年前她漂流欧陆,挣扎在生存线上,面对所有的人生挑战r同时又困惑于精神、文化的断根,如此封笔、沉淀十年,等她再以长篇《女儿的四季歌谣》、《欲望之浆》,中篇《爱的最后舞蹈》、《那个时代的肖像》等一个小说系列面世’,已然是另一个鲁娃了。她所经历的个人磨难,绝非外人可以想象,我们从她的小说里,也只能读出一点幻影,比如《爱的最后舞蹈》讲一个如何面对死亡的故事,却由她生发出许多跟死亡相关的精神、文化命题来,这样的升华是超越性的,而法国精神给她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我相信,经过法国文化洗礼的鲁娃,转身回眸她的故土温州,以及近在身旁胼手胝足的欧陆温州同乡,会油然生出一种“命运共同体”的感觉。这是一种崇高感,跟她长期浸润其中的“悲剧感”很不一样。我也可以猜想,二十年前鲁娃初到巴黎时,也跟温州同乡怀有一种同舟共济的命运感,甚至当初她漂流出来的理由,也跟大多数温州人一样而不一样,虽然她是一个已经成名的报告文学作家。但是,前后两种命运感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当鲁娃脱胎换骨后,她才会意识到这种不同。从另一角度来说,鲁娃作为一个作家,在漂泊中再生,跟奋斗在世界各个角落里的那些成功的温州实业家们,又是完全一样的,由此鲁娃写出了一百多个成功温州人士,却犹如她重写了自己一百多遍。    温州故土和同乡,那里面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在吸引鲁娃?这也同样吸引我们。温州在地理含义上,只是浙江南部濒临东海的一个地区,但在经济、文化的含义上,这个地区可以媲美整个中国——它至少在全国两次领风气之先,一次是改革初期成为供应全国的“小商品基地”,再一次是率先开拓海外商业契机,而且这两次都是纯粹自发的民间作为。中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地区,可以跟温州相提并论。假如我们放眼到历史的坐标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所谓“徽商”和“晋商”两大地域性商帮集团,名垂史册,而到20世纪,它们早已灰飞烟灭;环视神州,代之而起的,只有一个“温州人”集团,若以温州简称名之,那就叫“瓯商”。诠释“徽商”。、“晋商”,是学术上的显学,一般从“儒商”角度出发,即所谓“士魂商才”。那么“瓯商”呢?地域上它有何独特性支撑它的住民,在中国新一轮的原始积累中独领风骚?文化上它蕴含着怎样的传统资源,抚育出温州人坚忍不拔、四海扎根的生命力?    这当然不是文学的课题。但是鲁娃有她独特的视角,她开始在欧洲寻找温州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创业的、婚恋的、亲子的、思乡的、挫折的、文化冲突的……总之是“温州人的传奇”。她陶冶其中,乐此不疲,因为纵使在海外,这样的倾诉和倾听,正是在接榫、汲取温州人所拥有的那个精神家园;也因此,她说不定就画出了一副“瓯商”的“文学基因图”。鲁娃在出国前不写小说,蛰伏法国十年,她写出来的中长篇小说,构思精巧,立意深邃,文字婉曼,无疑是第一流的;由此她真实记录“温州传奇人物谱”,风姿百态,跃然纸上,也是纪实文学的一个新纪录。可以设想,当她再来一个“华丽转身”返回去写小说,定然是别一番天地。

内容概要

在欧洲寻找温州人,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创业的、婚恋的、亲子的、思乡的、挫折的、文化冲突的……总之是“温州人的传奇”。她陶冶其中,乐此不疲,因为纵使在海外,这样的倾诉和倾听,正是在接榫、汲取温州人所拥有的那个精神家园;也因此,她说不定就画出了一副“瓯商”的“文学基因图”。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出国潮、淘金热,回荡着一种“温州人传奇”,四海可闻。“温州人走世界”百余篇人物素描,从报端列队而来,连缀成一部海外创业的史诗,既可称它报告文学,也是口述实录,而“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海外叙述,一向有
“留学生文学”传统,却鲜见“淘金”、“打工”的第一代创业者的身影进入文学。《鲁娃大视野》,可谓一个开创。温州人环球闯荡,给了女作家书写的丰裕题材;而温州人鲁娃也“走世界”,才使“温州人传奇”变成文学,这本身不就有一个“传奇”吗?我相信它将会载入温州地方史。

作者简介

鲁娃,女,曾经的媒体记者,曾经的报告文学作家,发表、出版一系列非虚构文学中长篇,获奖多项。上世纪90年代移居法国,中断写作十余年。其后重拾旧笔,发表、出版短、中、长篇小说、散文《那个时代的肖像》、《诺曼底的红色风景》、《女儿的四季歌谣》、《欲望之桨》、《他乡回眸》等作品共计100多万字。时下为温州都市报《海外通讯》专栏作家。

书籍目录

卷一
序鲁娃的精神视野
香街禅庄
天籁与生命的交响
兰加斯特二十年
饮食博士
山重水复中国心
在挪威盖房
蔡新土的江湖
漂泊者的栖息
外交官的文化中国
葡萄美酒夜光杯
多瑙河见证
天使的笑靥
混血儿的跨国传奇
龙行千里
被绑架者的文学话题
索菲娅裁缝
教堂街43号
命运舵下走船摆渡
寻找影子的人
驮着爱行走
人生三级跳
从小裁缝到大老板
剪裁童话的农家小子
大路朝天
驾着汽车飞翔
她的玫瑰
红袖长舞异乡客
关于金锅的遐想与革命
一个人的两次飞渡
乖乖女的时装反叛
坊间记忆超人
从兵营飞渡星河
林一九的家族记忆
巾帼不让须眉
脱下白大褂的人
一个人和他的异邦
多重舞台的现实之梦
点击华人街
好人王快胜的荷兰之旅
风生水起,优雅依旧
离家的路,回家的门
风雨女人
小岛空降兵
书墨飘香多瑙河
女律师的天空
前记者的兵法之道
流动的色彩
琴声悠扬
他和他的神
明日之星
足下处处是欧洲
卷二
回望凯旋门
摘取金桂冠的人
亚裔事务专员
香格里拉高度
中国彼德
生活本是狩猎
侨领外传
跨越千岛之国
在烹饪大师的家宴上
星形广场一个角
快乐之源是豁达
草根大亨
穿云破雾的飞翔
汉堡法庭的温州律师
江湖起落笑谈间
眼科专家的域外人生
洛基山脉的回望
爱德华西餐三昧
极地灿烂
画家的异国情缘
温州美味这边独好
我的青春我做主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为家族飞翔
苦孩子的精彩人生
女人的成功是美丽
林老板的高地
人这一辈子
悲欣交集慈母泪
寻常人的生命目录
无岸的漂泊
陈老师的太平洋
中医师的历史记录
源于生命之爱的情缘.
男人情殇也是痛
天使之梦
黑马腾跃
三色旗下中国兵
追忆俗世情怀
人生四景
幸运叩门
活出丰盈美满
桃李之乐
柳暗花明是荷兰
西班牙诱惑
从黎明出发
母亲的心是一汪湖
蛇的艺术在柏林
咖啡姊妹花
罗马故事
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况且,不仅仅是钱。张林虎着实尝到了甜头。第一个工地做下来,卖得比盖得快,盖得比想得也不差。等绿化及相关设施诸如必不可少的停车坪儿童游乐场所全面竣工,他去验收,就像验收一个美丽的梦想。这之前张林虎不是耽于幻想的人,可当他往黑瓦红墙绿地的别墅群里那么一站,感觉就像一只大鹏,会展翅飞起来。张林虎一发不可收,十几年来差不多每年都会做一个工地,偶尔也盖几栋五六层高的公寓楼,更多的还是别墅群,少则10多幢,多则20多幢六七十套,都在不错的区域,风格迥异,多姿多彩,却一律延续了挪威传统的原木结构,有的堪称豪华。卖得也俏,从来没有滞销的。十多年来,房价翻了三四倍,利润当然也跟着翻。欧洲有别于中国尤其温州,再翻也翻不出天价,但张林虎不眼红国内的朋友,他觉着在挪威做事有章可循,干净,简单,不用陪吃陪喝,劳心劳神,风险系数也低。建房盖楼之余,张林虎还陆陆续续购进一系列房产,有店铺,住宅,写字楼,全部租出去,每年的租金也是可观的七位数。他聘用一位前南斯拉夫来自克罗地亚的移民小伙子,当初是房客的侄儿,不到18岁,他姑妈央求自己的房东能给他一份工作。张林虎看到这个瘦瘦的东欧人便想起自己的过去,多了份体恤之心。小伙子勤快,也有不错的手艺,便收留下来,替他管理并修修补补那些出租的房屋。如今十几年过去,克罗地亚人小伙子已结婚生子,一如既往服务于他。这个组合有点像张林虎跟那位带他步入地产界的大腕,只是换了角色,张林虎成了引路人,给出克罗地亚人在异邦立足、生存、发展的可能性。令人伤感的是,张林虎的领路人地产大腕却在两年前故去。每天三包烟,熏烂了他的肺,使之英年早逝,留下庞大的产业后继乏人。每当张林虎坐在自家盛况如前的餐馆里啜饮咖啡,氤氲的烟雾中总能看到那张熟悉亲切的挪威人的脸,心里便会隐隐作痛,因为在自己眼里,他就是他的挪威。

后记

在2008年5月汶川地震的那些日子里,我身处遥远的诺曼底小镇,无法看到日夜滚动的电视实况,只有终日守着电脑桌面,为故国遭受的苦难揪心。我问自己,能为地球那端的父老乡亲做点什么?我当然什么都做不了。文人的焦虑与书写在这种时候苍白无力。整个人类在那瞬间都如此不堪一击,何况飘摇的一支笔,冰凉的一个键盘?    然而也在那时,一篇关于我的文字出现在故乡报章的一角,那是我旧日的文友如今的文化官员写的。我很感慨他始终记着年轻时我们共同经历过的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文学。可惜现在我们都不年轻了,过去的足印已然复归于各自的阅历,成为人生财富。    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一篇短短的文字,却有那么多反馈。我的家人、同窗、朋友都接到一连串电话,我的电子邮箱、博客也进来了一些访客,甚至远在法国、英国、加拿大我的同乡好友也被各自的熟人告之或问及。他们似乎都为又在报章中看到我久违的名字而欣慰。事实上这些关心的人我大多不认识,他们只是记得我以前的那些文字。于是,尘封的记忆打开来,温暖的乡情再次被牵动。我惭愧,但也感动。    离开温州二十年了,我在世界的范围内漂泊,我走了很多路,看过了天地的广阔,江河的无垠。无论面对黄沙中的埃及金字塔,非洲原始丛林,浩瀚的大西洋,还是纽约早已被本·拉登恐怖组织摧毁的双子摩天楼,感觉都与站在历史长河的尾部一样,个体生命永远蝼蚁般渺小。但我还是希望揣着故园的根,在行走的过程中脱胎换骨,历练成熟。然后再喘口气,歇下来,系筏靠岸,去一页页翻阅西方文明褶皱间的细枝末节。我现在的居住国是屹立着无数文化大师的茂密森林,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棵参天大树。比如我的一位朋友就住在萨特住过的房子里。不管愿不愿意,我们的肺叶都在伟岸的树下呼吸与吐纳,这些让我充满敬畏,失去自信。很长一段时间,我根本不敢动笔,生怕自己的笨拙玷污什么。    我深知自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中国女人,我只能用东方式的眼睛去解读这里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到后来我才领悟,人类共通的东西其实很多很多,不同种族的困惑与喜怒哀乐说到底都是人对生存处境以及外部世界的一种表达。人的困惑因此也是文明历程中逃不开的困惑。于是我想写点什么了,想把点滴的参悟描摹下来,记录下来。于是我写了欲望,信仰,死亡,救赎,悲悯,等等。那都是人性的难题,是一口深井,要从中打捞出浑浊的水,再把它们过滤沥清,不是简单的一件事。好在我并没有奢望,也早已无趣于声色犬马的浮躁与诱惑,我只想安静地呆在某个角落,把书写作为偶尔为之的一项劳作,如同做饭,如同花园除草,如同家居清洁。或者干脆就是生活本身,是一种原样。所以,我不刻意追寻意义。    但我仍然怀念那个哉曾用纪实的笔记录过的年代,也对因那时的书写至今记着我的读者朋友怀有—份感恩。我不是那种生来就是写小说的人,就算写了也是客串。作为—名曾经的记者,我并不愿意放弃纪实的书写。在天塌地陷国难当头的那一刻,我就想,如果我还在过去那个岗位上,我会去汶川吗?答案是肯定的。    同时,我心里长久以来存有的愿望突然苏醒过来。假如有机会,我要重新起步,把散布在世界各地的温州人书写一遍,让他们行走的姿态和行走的故事在我的书写中或深或浅地留下痕迹。    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初衷。我把它看作对故乡深情的回望。    行走和书写“温州人走世界”以来,常有不相识的读者写Email问我,你是山东人吗?我说是的,山东是我的祖籍。我知道是名字引起他们的联想。故去的父亲随部队南下,把我这个原本属于北方的鲁人带到湿润的南方,我本身就是一颗迁徙的种子。    也有读者在我博客上留言:精神上来讲,鲁娃是中法混血儿。这个评价我认同。那么,何处又是我真正意义的故乡?孩提时来温州,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赴法,温州是迄今为止住得最久的城市。这里有我童年的记忆,青春的梦想,成长的经历,也有我脱胎换骨追求人格自我完善的痛苦和挣扎。留在这里的履历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依托和背景,我的故乡不在温州又能是哪里?    所以,我应该有资格说,所有海外温州人都是我的乡邻我的家人我的兄弟姐妹。我们以各异的行走方式漂泊异邦,灵魂却殊途同归。看起来,我们似乎强大,其实很弱小,我们的精神家园飘忽不定,常常找不到岸,我们惺惺相惜,都是天涯沦落人。因此,需要互相烛照相互取暖。这,或许也是我写《鲁娃大视野——一101温州人走世界》这部书的另一个初衷。    三年时间,我在欧洲的范围内行走,记下了百多位乡邻的故事,我无意书写他们的强大,只试图走进一颗颗无所栖息的心灵,触摸他们人生故事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我期待他们漂泊的身躯和漂泊的灵魂能给故里的父老乡亲一个人生交代。难道不应该吗?走到天涯海角,终究是温州人,终究不能辱没生他养他的那一方热土。    现在看来,他们的人生交代足以让守望这个城市的父老乡亲满意和欣慰。作为一个群体,他们就像背负沉重的纤夫,吟唱奋斗的号子,让血肉之船渡向彼岸,站立到异邦的土地上,从一无所有,从默默无闻,成就一代传奇。我感动,为他们站立的过程,站立的姿态,以及站立的经纬度。    然而,我依然不是成功的,至少与我的初衷有距离。我努力走进他们的心灵,走出来的文字却不全是我想要的。温州人好强、争脸面、习惯独吞苦难的心态阻隔和消解着我的书写。许许多多的挣扎、失败、苦难、心酸可以对我倾诉,却不愿意面对媒体面对公众。结果是,曾有可歌可泣的人生故事终因不是概念里的成功而被故事的主人婉言谢绝,这是他们的尴尬也是我的尴尬。我从来不是吹鼓手,我只能对事实负责,对被采访者的意愿负责,所以有时我无言以对。但是我依然希望我的书写能在百味人生的深度和厚度里丰富起来,成为一个族群一代人走世界名副其实的集体记忆。人生的高度书写的高度只有在那时才会成为可能。也就是,从温州人的地域模式里超拔出来,真正意义地走进世界一这是多大的一个命题?!    或许,该把我博客上的另一则留言看作这个命题的提示:读鲁娃,我明显的感觉是她对人类的关爱,有一种地球公民的心态。她是焦虑的,又苦口婆心的,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却又自信不疑的……显然,这位读者看穿了我,看穿了我做人作文的全部追求。我明知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却仍然愿意把它看作读者对我最大的褒奖。    谢谢我的父老乡亲。诩谢爱我的读者。    于巴黎———诺曼底

编辑推荐

《温州人走世界(套装共2册)》我感动,为他们站立的过程,站立的姿态以及站立的经纬度。我希望,我的书写成为一个族群走世界名副其实的集体记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鲁娃大视野(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很不错,讲述温州人在海外的创业生活。
  •   好 。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