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乡土我的国

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谢宏军  页数:254  字数:16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人间疾苦  —读《我的乡土我的国》  王安忆  书中,本只是为素描所写的这些解说性的文字,现在看来,其实是可当做小说读的,这个诊所被描写得相当人性。前来诊治的人们,似乎很少有通常的确切的病名,而只是受着一种漫无边际的病痛的折磨。而医生呢,也是以生活经验的方式解释病理,比如对那个女病人小芒,在一所市级中学里搞后勤的,书中这么写道:“医生知道她的病根全在嫉妒太多,引起内分泌失调,长期下去,心中窝着闷气,病愈会遥遥无期。”因此,这里的病和治疗,就都含有着人生的广义,不只是医学范围内的事情了。  诊所里的病人多是农民,读书不多,他们对病的认识缺乏科学依据,倒更接近于从文学出发,有着人文的色彩。比如那个建淮乡妇,得的头痛病。疼的部位在太阳穴,绕耳前后,疼时眼珠子似乎都要鼓出来,乡人们叫做“鬼抱头”。她因此十分不安,为澄清自己,四处与人解释,“我头痛发作的时间都是在夏天中午的太阳光下,鬼都在晚上出来,天一亮就跑掉了,我不是鬼。”医生驳斥这理论的根据,也很文学,“你那破庄上能有什么有名的鬼。”又有一个老耿得的是“鼠蹿”病,不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病,学名又叫什么,形容则十分古怪,颇像鼠精附身,“他喘气时有吱吱声,好像老鼠的声音,他下意识地看看阴暗的角落,小眼睛像老鼠一样明亮??”还有老毛,发病的地点在自家屋外的过道上,家人说:“总是在这屋门口,总是在这场院上,栽倒过好几个祖先??”这种奇病和奇谈,大约只会发生在偏僻的乡间。在那相对的封闭之下,在一定程度上,保存有自生自灭、自给自足的生存方式,残留着东方神秘主义的遗痕。你可以说是迷信,可是,其中多少有着些一元论的世界观呢!将精神和物质视为一个整体,外界和内界也视为整体,互相对应着。  在这诊所里,病不仅是器质性的,而且与精神大有关系。人的性格、气质、遭际、命运,以及地理的位置、历史的沿袭、自然生态、民情风俗,全在此体现出来,所以在这些病容里就浮现着人世的疾痛。其中那个外号“小和尚”的青年小王,与南京下放的一对知识青年  的女儿恋爱,两人都是优等生,进了宝塔尖的市立中学,前途很光明。不料女孩子随父母回了南京,从此音信杳然。于是,青年小王服了安眠药。文字里说:“在乡村,为情自杀多是女性,而小王是独苗男儿,却要为一女子送命。”这大半是读书的结果,学会了个体的独立性,又学会了用情,青春就变得戏剧化了。可是,“安眠药没能使他长眠,却改变了他的功能结构,产生了病,通身从此血流不畅、躁闷发热、手脚冰凉、突发奇想,乡人们称为癔症。”“小和尚”的病是这样,他的人又是怎样的呢?他在诊所里,是个招人非议的人物。乡人们  一是怜悯他的父母,以为他不肖;二是讨厌他的自大,以为自己是个“知识分子”,就不把人放在眼里。其实呢,他在世事方面浅薄得很,称得上无知。倒不是不聪明,而是自私,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是个读书读坏了脑筋的人。但他毕竟还是孩子,因此,就有他率真的一面,  要不,也不会甘愿为个女子服安眠药。当画家为他画肖像时,“他是极其严肃的,一动不动,我不走开他是决不站起的,别人再闹也不会分散他的注意力”,当然,别人被画,他是不满的,酸叽叽地,不是挖苦,就是捣乱。他的病症其实无一不是表现出发育不平衡的心  智和盲目的精力。  和“小和尚”相反,刘二却是个“不识字但识事”的人。刘二是个水产商贩,他贫苦出身,吃得起苦,受得起罪,头脑精明,毫厘必计,“一千块要挣,一分钱也要挣”。但他又不是不大方,夫妻闹离婚,房屋财产全给了老婆,他净身出屋,再一次白手起家。有一回,有人欺他不识字,骗他说博物馆是博物宾馆,刘二竟认真,要进去接洽买卖。这样一个勤勉的生意人,病是在腰、腿、颈椎。这都是拘紧着发力的部位,偏倚地使用。不像田里劳作的人,都是撒开手脚,用力平均,筋络倒放松了。尤其是颈椎的病,倒像是个用脑的知识分子,你能说刘二不用脑吗?生意场上多少风险,刘二的原始资本又都是血汗钱,再豁达也要动心思。不是不敢赔,是赔不起。不过,他正直,挣的是辛苦钱,又没有“小和尚”那么些虚情,感情是简单的,心思也是简单的,所以,就没有心病,也没有直接的脑病。  还有一个患颈椎病的,是个老革命,他的颈椎病比刘二的要更多些思想的涵量。作者写实性地描绘他的脸相,“老头眉阔眼细,几撮浓密的彩眉如剑一般射出??他的嘴角下撇,拉下腮上苍老的肌肉??”这个曾经有着戎马生涯、官至县级的八十岁老人,坐在诊所中的农人堆里,保持着沉思默想的表情,有多少往事和感慨从他脑子里汹涌地过着,衰老的退行性的颈椎当然承受不了,于是,供血不足。  小男孩孙兵兵是病人中最遭罪的人,可是他最安静。他患的是肌无力,十来岁的年纪,就生了十来年的病。儿童生病是最令人感动的,就像文字写的:“在他的眼中病人就是人类。”他们没有旁的经验,以为生命就是这样受苦,所以他们就承受下来,不会抱怨,他们连抱怨都还没来得及学会呢。他们的忍耐力是超过任何一个健康的成人,不是因为坚强勇敢,而是负责,给予他们的,他们必须接受。他们的安静几乎是神圣的了。文字里简约地写道:“小兵兵没什么娱乐,偶尔玩个气球,吃碗豆腐脑。最快乐的是趴在床上喊孙先生(诊所的医生)的小孙女玩??”  老童这个人,也有着较为抽象的含义。他和孙兵兵一样,代表着受苦的人世,以及隐忍的人世。他所以叫“老童”,是因为他单身,乡间叫“童儿”,这名字在他这样的年纪,多少是有些辛酸了。单身的他,在家族中心的乡间,地位就已经是卑微的,再加上贫穷、颟顸,就更加不起眼了。作者写他的衣着破烂,“一般来说,这个年纪的人不应该再穿这么破旧的衣服,抹布一般扭在腰部”;写他的一只宝贝塑料袋,“来时去时总把一个旧塑料袋挟在腋下,小心地放在病床里角,他是不会忘记拿走的”;还写替他画肖像的困难,“只要哪边有人说话,他马上就被吸引过去,并迅即出现真诚的笑脸。”文字里并没有提他的病,可也不需要了,他周身都是无意识的习惯了的病痛。  和孙兵兵的无意识不同,孙兵兵是先天,与生俱来的病痛,所以精神是完好的,是纯洁的受苦。而老童,却是后天磨出来的病,无处不留下损坏的痕迹,颜色也褪旧了。前者是诗,后者则是现实,但他们同样唤起着悲悯的感情。  这本书,使我想起高尔基的《人间三部曲》。诊所里的病苦的人,身受着一种比疾病更具有普遍性的煎熬,它真的有着“人间”的面目。并不是说人间尽是受苦,而是苦比快乐更加尖锐地触及和唤醒人的知觉,使人体验自身存在。作者写道,诊所中有一位老妇,“她怀着复杂的心情要求医生把老头子弄死,免得他活受罪。”又写道,诊所里的一种流行的经验,“第一回得病还没什么,吃点药就好了,可从第二次开始,患病就成了习惯。”还有,不晓得是病人中的哪位智士指出:“你们不要每天向医生诉苦,若是犯人都向公安局诉苦,那成什么样子了。”受苦是这诊所里的日常生活,忍耐也就是了。病苦是那样直接地指向我们的感官,是人生最里的一层触觉,经验中真实的体验。它确定无疑地道出存在的沉重的性质,再怎样超然,也无法自欺,唯有在全部的承担之下,开拓正面的挺进的出路。  大约是学习西画的影响吧,这些文字有着欧式古典的写实风,它刻画出的一张张苦脸,还有文字边上,直接从炭笔底下呈现出来的面容,向我们述说着他们的折磨和觉悟。于是,有一股哀伤的同情,升起在我们的心中。

内容概要

  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挚和温情,质朴感人。
  作者谢宏军美院毕业后,闲居江苏老家几年。每天,他去一间乡村诊所画速写。这个诊所简陋却重要,它不仅是方圆百里乡民看病的地方,而且也是乡民沉浮、悲喜、生死的见证地。这本书就是对近百名病友的记录,行文疏朗,配画简洁,几笔之间,形神兼备,同时他们的命运也尽显其中。
  随着社会变迁,农民们在看似越来越现代化的生活里究竟获得了什么?
  《我的乡土我的国》,了解乡土中国的一个入口。

作者简介

  谢宏军,画家。1962年生于江苏灌南县。少时体弱多病,常在生产队小门诊部打针吃药,不能和小朋友玩耍,只好独自沉浸在画猫画虎的乐趣之中。1979年当兵,退伍后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1988年于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毕业。在国内外报刊曾发表过多幅油画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外作品展览。

书籍目录

读《我的乡土我的国》
陈丹青:素描与同情
陈丹青:再序《我的乡土我的国》
神医孙兆生
老将军
欢喜奶奶
“小和尚”
一个中学女职工
老童
识事刘二
县城富豪
“蒋委员长”
乡村老妇人
他们(一)
经历战乱的老太
满怀信念的她
他们(二)
古老的箴言
病中村姑
中年汉子
语文先生
他们(三)
无题
吟咏《洛神赋》的女人
有八位儿女的老太
爱赌的老贾
落下病根的女人
不懂他们的我
老煤头
无画的一天
随感(一)
随感(二)
独行客
老陈
鸡蛋女人
怕做野鬼的老太
买来的媳妇
老穆

心病
不要向医生诉苦
各种诊所

我要回家去
病房眷恋

郑老大
胆小的二勇
患病习惯
农民最需要健康
招人喜的孙兵兵
剽悍薛三
新爸爸
老毛
诊所吵架
多才女婿
冯奶
她还很年轻
观察者
乐观老太
老来伴
农村妇女
“鼠蹿”病
孤寡老年
王大爷
“猫”老头
乡下修行人
乡办临时工
伤寒患者
老孙治病(一)
老孙治病(二)
“鬼抱头”
赤脚医生老孙
随感(三)
随感(四)
我的宗教观
少女的脸

独特性
重回诊所
个人与群体
诊所笑谈
答学生问
孙兆生在南京
后记

章节摘录

  神医孙兆生  这位是乡村诊所的主人孙兆生。以孙先生的年龄论,比共和国大几岁,也算是从旧中国过来的人了。  孙兆生的爷爷孙老太爷在淮安城中开了一家中药房,名日“济世堂”,日子过得挺好。老太爷懂药又懂医,当年八路军循着“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战略,围城打援,老太爷曾暗下为八路军配了不少药剂。孙老太爷幼年时念私塾,奠定了深厚的儒家思想的基础,信奉“忠厚传家远”,谁来当朝都要看病取药。  老太爷头戴瓜皮帽,身穿长马褂,白须飘飘,仙风道骨。他五十四岁得子,七十四岁得长孙,他为长孙取名兆生。这个名字好,兆有极多极广之意,生取生生不息之意,学了医术后利己利人,岂不一生太平。后继有人,满族喜庆。老太爷常让兆生骑在头上穿街过巷,致使兆生至今走起路来有些“外八字”。  刚为兆生定下延修祖医的终身大计,老太爷就走了。那时,共产党创立了新中国。  孙兆生和父亲这时已是国营单位里的人了。县医药公司在当时搜罗不到几个真正懂药的人。父亲算是业务尖子,但因为在旧社会曾开过自家的药店,被定为小业主,由此不敢冒尖。父亲后来当了采购员,到全国各地搜集药材。他懂药不懂医,但立志要在集体所有制里善始善终。这样的思想影响了年幼的孙兆生。  才到十三岁,小学生孙兆生就进了药房学抓药,被县卫生局正式批准为属下的一名学徒工。他的家住在上坂街,古色古香的街门林立,与周恩来的故居仅一巷之隔。巷头有一大广场,广场中央立一高大石碑,上书“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颇有清朝年间的派头。虽然曾经有过“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岁月,但这里的人分得出轻重,即石碑依然存在,小兆生就喜欢坐在下面苦思中华古医。  兆生生来喜欢闻药味,这或许是延续了老太爷的血脉。只是兆生自小就是个不事张扬的人,他做事用心,小小年纪就开始钻研医术、药理,有人说是因为他家有祖传秘方。有什么秘方能高过华佗、李时珍呢?只要处在随时留心的境界,这古老世俗的中国玩意儿,也定能学得到手。中药的配方、调剂、制剂、炮制等项技术,他都已在这时有所掌握。  现如今,我们所谈的这个乡村诊所就是老孙当年当赤脚医生时的根据地。在离诊所不远的一个院墙上,“文革”时曾贴过一张告示,内容大意是贫下中农已掌握医疗大权,要在卫生战线上搞一场大革命。于是,孙兆生怀疑自己是否具备当医生的资格,自己是不是业务挂帅了呢?然而,闹“文革”不是清汤寡水,反而火气旺盛。不说大病,小病总还是要得的。由此孙兆生经常被叫去看病。他真正熟悉、治疗病人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文革”中有个说法,叫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赤脚医生跑不远,不让当了。兆生就和县城的一批知识青年远去了海边的一个农场,分在建设兵团16团,属于部队的编制,领导们都是从正规军来的。这儿青年很多,任务是开垦荒地。可荒地着实太多,这里刨、那里耕,兵团里开始有人生病,于是四处寻找孙兆生,也不知他在哪堆人里,着实辛苦了传话的人。  在迅即成立起来的兵团医院中,兆生开始穿上了白大褂,有了听诊器,成了一名光荣的军医,并独立主持中医工作。这期间,他得到了学医以来第一个国家授予的中医士职称。他治疗好了几个疑难病例,使他小有名气。除兵团战士之外,师长、政委,还有家属,也常请他看病。从那时起,兆生成了忙人,至今如此。那时,他还主持着兵团医院药房的管理工作,丸、散、膏、丹、片剂、针剂、配水剂等,都由他自己配制。他配制的一百多个产品,在淮阴兵团总部展览。他还开垦了一块专为教学用的“中草药园地”,有二百多个品种,他由此又取得了“药剂师”的称号。从此,他实现了家族中“懂医又懂药”的祖训。  兆生在农场待了十几年,谈了恋爱,结了婚,生了一女一男,夫人也是淮安城中人。当儿女在农场长成小学生的光景时,他们全家回了城。  老孙回城,被安排在工厂当厂医。工厂和农场不同,回到城里自然不习惯,但他不用抽烟或喝酒来解闷,他一生也没享受到烟酒的妙趣。每到酒桌上时,不会这两样自己也觉得人矮,挑不起气氛,所以取守势。在酒乡风俗场中,当别人酒醉不醒时,他却已经钻研了一点学问,看了几个病人了。从此,他的名气慢慢传开,常有陌生人前来寻他,尤其是患中风瘫痪、风湿病之类的病人,对治疗这类病,他越来越拿手了。有些名医、县府干部,也寻上门来与之结交为友,省里有些老领导曾专程请老孙看病,留有手书条幅,至今仍挂在乡村诊所的中堂位置,锦旗挤得几间房子满墙都是,还偶能看到写着日语、英语的锦旗。老孙怀念老太爷的“济世堂”,有家庭气氛,自己做得了主,成熟而实用。他年幼时生活在那里,耳濡目染,少年而老成。如今,治病救人靠的就是这年幼之功。  老孙是成长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世俗之人,平实、饱满,所以不像有人虚捧的那样有“仙气”,他信奉中医,但并未大到虚无主义,他说过“未知病,焉知生”,很有科学道理。这是他长年与各种疾病周旋所积累的经验之谈。  如今,老孙有了自己的病房,这里每天都是挤得满满的病人,一切济世病论都可以在这里推广、成熟,这个诊所仍延续了祖辈“济世堂”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孙先生从不抱残守缺,这些年来总结出了一整套自己独特的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式。他那双推拿、针灸的手“誉满楚城”,治好了几万人次,其中有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各类骨质增生,中风、全身麻痹,及儿科、妇科……孙先生的医术实在令人敬佩,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间诊所里常会有外省来的病人,呻吟着异乡的方言。  孙医生每年的几天假期是铁定的,多不起来,不能耽误了病人。这里每周二停电,孙医生由此每周二休息一天,剃头、洗澡,或是晚上去看场电影,这是在农场时留下的老习惯。  老孙自办的诊所也是收费的,但费用很低,低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见过世面的病人说,感冒吃药,在南京是百十块,在市里几十块,在乡里十几块或是几块,由此可知孙先生的收费标准。至于一分钱不收的情况也有,那是题外话。  老孙治病趣话颇多,我在后面的病人小传里谈到不少,这里少哕唆,只待诸位往下看看便知,那些才是孙兆生的全传。  ……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谢宏军以初学般的虔诚之心,一五一十地描写淮安乡亲哀戚的眼神和满面皱纹。当他的感应全然交付给他所描绘的对象,对象遂以无保留的生命细节来报答他的纸笔。王安忆:他们没有旁的经验,以为生命就是这样受苦,所以他们就承受下来,向我们述说着他们的折磨和觉悟。于是,有一股哀伤的同情,升起在我们的心中。  ——陈丹青

编辑推荐

  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陈丹青王安忆作序推荐。谢宏军以初学般的虔敬之心,一五一十地描写淮安乡亲,当他的感应全然交付给他所描绘的对象,对象遂以无保留的生命细节来报答他的纸笔。  一个画家的乡村三年用文字和画笔展现近百张中国面孔,变革中的乡村,农民的命运。他用画笔和文字记录乡村众生,图文中流淌的真挚和温情,质朴感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的乡土我的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9条)

 
 

  •   这个社会上有着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有得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正是这些不同群体的人们各自演绎着只属于他们自我阶层的那些故事。也许我们看多了那些光怪陆离之下风光无限的大人物介绍,也许我们也不曾忽视那些永远出现在聚光灯底下的明星追踪,但是我们绝对很少有机会可以透过很是细节生动的角度刻画农民的形象。也许,这是一种社会的遗憾。毕竟在中国众多的人口比例之中,农民永远占据绝对重要的为之。而无独有偶的是,我新近却读到了一部非常特殊的描绘农民的作品《我的乡土我的国》。

    作为一部描述一间乡村诊所的方圆百里赶来就诊的农民病友们齐聚于此。带领着书外的读者共同见证并了解一个乡土中国的一面。虽然这是一部现当代文学作品,但是它的特殊实在更在于书中图文并茂地共同勾勒着这些也许在路上实在再为平凡普通不过的农民一族。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聆听到,感悟到来自于他们对于生活的感悟。是啊!乡民沉浮、悲喜、生死俱在此中展露无遗。

    虽然说这里描述的人物个个都是那些让我们平时或者擦肩而过都不会留有印象的农民形象,但是我们却可以在作者独到而又有技巧的手法描绘下看到了人物肖像刻画的精彩,丰富,生动所在。每个人物的前页总是附带着这个出场人物的肖像画。随后才是有关的正文和关于这个人物的不同角度介绍描述,诸如人物性格,病情特征,生活状况,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等。世相百态尽显其中。尽管书中包罗了众多的不同被描绘和展示的农民形象,但是他们并不是千篇一律的雷同或者相似。相反的,书中更是非常精辟地描绘出了每个人所不同的,或者独一无二的特色所在。可想而知,作者在写此书过程中的细微观察,认真揣摩,精辟人物勾勒是多么地精湛无比了。在这其中我个人至少看到了各个不同的乡间人物形象。尽管人物角色众多,但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得不一样。

    很是佩服本书的作者可以用自己的笔墨记录下这幅幅生动的中国乡村众生形象。图文之中展现的不仅仅是出自于旁观者的感知,其中更渗透着人间的真挚质朴之情。画人物的同时,更是为后续的文做铺垫;写人物的同时,更是为每个人物的命运勾勒下了不同的笔墨。而能够如此挥洒自如,游刃有余地在众多形形色色的就诊病人中变现出如此多彩多姿画面的作者无疑开创了一片绝对有分量的人物传记新天地。
  •   作者是一位画家,笔下却能时常出现令人震撼的文字,诸如“农民最需要健康,可偏偏他们得病最多”(谢宏军,第154页),虽是常识,却那么多的人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诸如作者对医院的独特认识(谢宏军,第194页),直指当代社会人性尊重的缺失。虽然画作还不是名作,但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尊重还是令人敬佩,即使这种尊重是在作者自身生活的困苦挤压下成长的。
       “在倡导描绘农民的时代,农民被艺术家化了妆,变成政治教条的脸谱”。(陈丹青,第267页)我也写过谈论农民形象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现的文章,现在看来,对一些艺术家的批评还是温情了一些。作者也认为,“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我常想不起自己画了些什么,画家太不重要了,他们唱了许多虚假的歌。谁也不知道,那些处于生活最底层的人们唱得那么真实,我们以为是技巧高超的歌,其实那是他们的本嗓。”(谢宏军,第207页)农民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失语者,在当代艺术中也仅仅成为一种道具或工具。甚或,中国的民间艺术不也是越来越失去“本嗓”吗?在旅游口号、传播包装和学术继承的口号下,民间艺术变得越来越精致起来,成为都市人回忆过去的标本。
       生活在别处,中国的农民与其形象都远离了他们自己。隐藏其后的,是利欲熏心的艺术家和麻木不仁、附庸风雅的所谓“精英”。一位批评家这样写道:“对于知识分子、尤其是艺术家而言,本来他们最理想的诉求对象是弱势群体,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充分获取批判性养分、史诗性的激情和对社会公正的立法角色。然而现实所提供的图景却恰好相反,总是在权力与财富的周围集结了为数不少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即便我们可以承认这里有很大的因素是由于体制问题,但源自弱势群体本身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因素才是至为关键的。就‘新穷人’来说,他们已不再具有早期产业工人所具有的那种阶级意识,生存压力取代了历史理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多数成为了体制现状的获利者和支持者,他们与‘新穷人’之间没有任何纽带可以连结在一起。这样,只有少数知识分子以道义、专业的立场继续关注‘新穷人’,如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而艺术家则基本上甚少自觉地充当弱势群体的艺术塑造者和代言人。因此可以说,在公共领域中的当代艺术对社会的关注是片面的、残缺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关于社会正义的思想远未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诉求。”(李公明)
       “在当代社会,知识已构成了一种权力,即通过对阐释权的垄断,规定了人们对历史的阅读方式,而具体的个人在历史中的经验则已近于零。”(易英,第421页)谢宏军的这些绘画因其现场性获得了一种个人的历史经验性,那就是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挤压下,当代农村的现实图景。对当代农村的读解,我们很难想象在这个图像化社会中竟然缺少最为直接的视觉表现。权力是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基石。美展对主旋律的硬性要求和不少艺术家的权力崇拜,使得当下农民的形象更加模糊。画面上充满精致的田园风光或者想象中的农村生活,你很难想象这是艺术家的一种真挚情感,更难去奢望社会正义。一位学者指出:“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建立在把农村作为封闭没落的他者之上,使农村除了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外,除了是空洞的‘传统’和‘落后’的代名词外,不再有什么其他的意义。这是意识形态上农村的虚空化。”(严海蓉)与此相应,城市中对农民、农民工的“污名化”越来越突出。然而,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反映是迟钝的,也可以说同样是失语的。高名潞曾经指出中国当代美术依旧没有脱离毛泽东美术模式,艺术家对农民题材的态度较好的印证了这一论断。举目四望,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形象,要么延续“高大全”的象征想象,成为虚构的“主体”,要么成为风情画**代都市人的“他者”表达,同样是虚构的主题,很少能够看到艺术家对苦难、正义、怜悯的诉求。
       “传统叙事理论同现代叙事理论的重大差异之一就在于后者提供了关于故事和叙述的区分。故事一般认为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是‘原貌’,以随机性、偶尔性为依据,而叙述则是对故事的讲述,或称表述、话语、叙事等,是对故事材料的秩序化。”(程青松,第41页)《乡村诊所》在素描与速写的时序排列上是叙事化的,描绘对象的不同的病症同样的痛造就了作者叙述方式上的自然化。看似抽取了“原貌”,但是在秩序化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其独特的位置。时间是一种权力结构,先后的组合充满了艺术家对当代农村虚空化、平面化的感知。前一段时间报道说罗中立要重画《父亲》,以此来检验自己这么多年的油画长进。社会学意义远大于艺术性的《父亲》应对于那个时代,重画只能成为当下罗中立风情画的一例,不可能再有当年的轰动,更是投机资本觊觎的对象。作为对现在“无害”的艺术,它是被提倡的。然而,被这种“无害”的艺术喂饱的将是对苦难与非正义麻木不仁、对权力和资本曲意迎奉的艺术家和对平等、自由、博爱一无所知、对苦难视而不见的每一个个体。
       通过前言与后记,我知道了作者已经离开了他所曾在的地方。生活还在继续,“生活太精彩了,画法是多么的不重要”。(谢宏军,第240页)艺术是无力的,然而,还是会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目的与方式去描绘农民。是否精彩,不但艺术家们要扪心自问,每一个人都应该去重新审视我们对待农民的视角和方式。陈丹青说,“我自己干脆就是农民”,“画农民,对我不全是所谓艺术上选择(‘选择’这个词在当时没有意义),而是命运,是一段真的生活”。(陈丹青,第233页)谢宏军,也可以这样去言说自己了。
       只是,在这个“尊奉的是权力意志,膜拜的是历史必然,顺从的是官僚理性,忍受的是暴力和毁灭”的世界,(徐贲)谁,还愿意与农民为伍,愿意于苦难发生联系?
  •   谢宏军,在我看来,在这个喧嚣而浮华的时空里,他似乎并不具备话语的权利和任何优势。这位美术院校毕业的专业画家,把莫奈和凡高放在内心深处的老男孩,他拥有的不过是一堆秃头的铅笔而已。他的那些农民素描画,用陈丹青先生的话来说,这年头,还有谁爱看要看呢?
      
    和当年莫奈在街头橱窗看到自己那些宫廷画作而感叹“这不是我该干的事情”一样,谢宏军回到苏北农村,开始用最简朴的线条和文字记录乡村诊所里的农民病人,同样有着一个追梦者贴身回望的心路历程。这些农民病人对生活的理解,对命运的信仰,让他找到艺术创作的原点和前行的力量。他在《我的乡土我的国》中这样写道:“……心灵的病态,哪怕是一点点,就造就了整个艺术的呈现状态,若艺术是观望人生的,那么这种病态就艺术中永定存在着。”
      
    因而,他这样去理解他的创作,他的画:“……它有着乡村病房中独有的特色,它不是法兰西的高贵典雅,不是美利坚的明澈激奋,它有真正中国‘土油画’的色调,黑黑黄黄的皮肤色,陈旧折皱的灰布衣……每一样都不是美器,但却布满岁月与人生的气息。”
      
    是的,端详着谢宏军笔下的农民素描像,他们或悲或苦,或喜或忧,无不是岁月的模样,生活的气息。而文字里记录的有关他们的故事,和画中的线条一样,有着缠绕灵魂的力量。“心病比老病还残酷。”迷失都市丛林的人啊,可曾回望乡土上的老人,正在身心的病困中孤独地把你凝望?而一句“你们不要每天向医生诉苦,若是犯人都向公安局诉苦,那成什么样子了?”更是让我沉默良久:这是农民的哲学,这是农村病人对生命的信仰。而这,更是哲学,生命学,美学在农村集体缺席,集体失语的真切体现。谢宏军,就这样用他那秃头的铅笔,勾勒出我们那贫病,孤寂的灵魂后院,可谓触目,可谓惊心。
      
    所以我敢说,谢宏军的农民素描画,是我读过的最美的,最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谢宏军曾自己对自己说:“在当今的时代,众生没有走进一个理性的世界,也没有走进一个神话般的梦境,而是处于功利贪欲的世界之中。在画画时,我们倘能回到从前,那才是美好的。希望仁慈的思想之手能帮助我在画中表达那个健康的未来。”

    ***
  •   许多时候,有价值的东西总是沉甸甸的,让人凝重。比如说谢宏军的《我的乡土我的国》就是这样的作品,让人有些心痛。
      
       与花鸟、风景画不同,该书是谢宏军在一家乡村诊所所作的病友的素描人像,还有相关的文字。当时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两种版本,一种是1999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陈丹青作序;另一种是三联书店2003年精印版,王安忆序言后面是陈丹青作的另外一个短序。因为陈丹青序言的关系,选择了画报出版社的版本。
      
       陈序题为《素描与同情》,写得极好,其中说:“这一组肖像系列超越了写生习作,刻骨铭心,本身即已是完美的题旨……与时尚格格不入,又不懂得权变而趋势,无名画家谢宏军从艺术学生到盲流画家,从京城到淮安故园,从大师的经典画面到凄凉的候诊室,他一节节退回自己的原本,在‘痛苦之中更像个人’。”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我对画中的人是熟悉的。看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是焦波的《俺爹俺娘》,正如焦波用镜头记录了自己的父母,谢宏军用笔描绘了诊所中的乡亲,让我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因为这不是冷冰冰的记录,画家的笔端饱含着浓厚的感情。
      
       这本书甚至让我一度怀疑自己。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我在童话以及草木之类书籍上用力较多。总有一个声音浮在耳边说,这些书都是闲书,能有什么用呢?只是一个精神的避难所罢了,更多时候,是在摆脱那种痛苦,虽然痛苦是实在的,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其实,在很多时候记录,饱含深情忠实的记录是有意义,也是有必要的。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忘记,那些被漠视的大多数。
  •   面孔就是苦难的集大成者,上面鲜有开心浮光掠影划过的痕迹.倒是众多不快乐的因素或短暂或长期,从初始的分分秒秒逐渐积累成习惯,并最终驻扎下来成为面孔细部特征主要的讲述者....这其中,时间当然是功不可没的首要功臣,而际遇们的诞生则始终孜孜不倦地为它的描画做添砖加瓦的修补和延伸....
      
      这条嘴角旁深陷的弧线是隐忍后的自我慰藉长期逗留勾画下来的吧...
      他笑起来总是固定的样子,颊上的肌肉用劲地突出做出想要迎合的姿态....
      她双唇紧闭,下巴轻微地努起,在因为缺少倾诉对象而不得不安静下来的时间里,她似乎仍然在和一个想象中的形象对话并且产生争执...
      她昂着她的大鼻头,即使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也像在对那些把自己远远扔在背后的人和事宣告不屑...
      他一定被命运欺骗过很多次,眼神孤注一掷斜倚在任何可供停靠的着落点上....
      她的眼神总是向下,用对现实空洞的注视完成和内心平静的接洽....
      他不自觉地拉长了嘴唇的弧线,眉头赶紧配合地皱叠在一起,平视的目光中,尚待解决的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
      她很老了,两颊的肌肉沉甸下来,关闭早已沉默的嘴巴,下巴下面层叠的脂肪用来支撑她常常低下的忏悔似的头脑....
      
      
      他们....
      
      他本该有一副威严的样子,脑门光秃,充满体积感,却总是脸色灰白,秃顶变成了黑桔皮色.人们叫他"蒋委员长".但他的眼神总是无力的...看了十来年的病,现在回到乡村诊所,似乎认命了,常常久坐着不动,正有利于我去画他...他娶的是一个哑巴女人,曾来过一回,看不出对他的好坏,只想让他早点回家.
      
      她病得很重,但她忍耐着,满怀着对主的信念,她是个基督徒...她患病多年,投医无效,才在心灵上找到了主的救护...她说自己是有罪的,因而该受上帝的惩罚,人不能使头发变白或变黑,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她随时会向你宣扬神迹奇事,不管有没有人要听.
      
      他正在经历腰疼病.这是过度劳累的奖赏.针灸数日,仍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而来,托着弯曲的腰椎而去...疾病虽然没有击垮他,诸多的家事生意孩子的前途却都需要他挺直了腰板去操持...他自小贪杯,医生的劝诫也难抵酒乡之风熏陶下的豪情...最近他儿子当兵,又得请人吃喝,走通关系.世风如此,少不得花钱.为了钱,这腰椎难以见直.
      
      他是病人中穿着最破旧的一位...来去时总把一个旧塑料袋挟在腋下,小心地放在病床里角,他是不会忘记拿走的(里面有他的家当)...他是老单身,乡间俗称"童儿",靠挑粪为生...他很喜欢诊所,这里人多,听听别人说话也觉得自己是群中人.有事没事他都早来晚走,听这听那,偶尔漫无边际地插上几句,很少有人搭理他,他则像满足了一件事情,心中愉悦...他的孤独和悲苦超过一般人...对他来说医生推拿的手在他身上抚摩也许更像是某种渴望被爱抚的情绪在得到满足....
      
      第一回得病还没什么,吃点药就好了.可从第二次开始,患病就成了习惯了.她说:"我们家人都经常得病.我不敢去看望病人,我妈得病我也不去看,我爸也有一张老病脸,我叫孩子们离他远点,以免被传染."
      
      他刚得病那会儿怕针,现在成了瘾,不扎上十几针就心中发慌,捻针时的酸和痛使他有了快感.他幼时得过小儿麻痹症,打针比现在多多了,那时大喊大叫,而今一针刺入皮肉,恰似又回到娇惯的童年,回忆起人生初期的时光,他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减轻了.
      
      过去他笔挺而庄严,喜欢用柔和的声音呼唤小猫,然后又突然"哇"地一声把猫吓跑.于是他就开心地笑起来....今天他戴着一顶帽子来到诊所,人也显得矮小了许多,口中时常骂着脏话.现在他没钱了,猫也不来找他了.
  •   作者是一个不知名的画家,他在乡村诊所的时光都用来观察和体悟底层民众,他的画,他的文字,都极为朴实真挚,让人回味,让人感慨。一部少见的真诚之作。
  •   很喜欢这本书。插图很好,有一种原生态的质感,画面朴素,生动。文字也不错,作者以素描的手法写出了乡村诊所里病患者的众生态,字里行间透着中国农民的生活乃至生命的状态。一个画家,能将写作与绘画结合的如此完美,当属少见。
  •   高宏军笔下,流畅出一种悲悯。无论是简洁质朴的文字,还是一挥而就的速写,都能让人感觉到他对于苦痛的体会。面对诊所中来来往往的病人,他的同情非但没有失去,反而通过文字与画笔真切地传达出来,让看过的人感到了乡亲的哀戚。
  •   痛苦比快乐更尖锐,让人感知到自己的存在。而看这本书里受着痛苦的病人,看他们以为生命就是如此受苦的样子,远比阅读描摹快乐的文本更让人感觉到生命的真实。书里的速写拙朴,文字真诚,他对乡村诊所的忠实描画让人充满同情与敬意。
  •   勾起我们儿时的回忆。乡民生死悲喜的见证,近百名病友就医记。很好,很传神
  •   淮安离兴化不远,我有个朋友也是淮安的,她写了一本《平民之城》,安静、缠绵。这一本则不同,这一本更贴近我。乡村诊所,从来都是聚集了不幸与愁苦,作者抓住了它,用文字和画面,同时表达了出来。发人深省。
  •   曾梵志的协会医院系列作品,很适合和这本书做对照,一个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城市中的病人;一个则用写实的手法表现乡村诊所中的患者。
  •   我的乡土我的国 ,忠实描画了一群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   他们简单、朴实,他们是“全科大夫”,什么病都会治,其实他们作为大夫的身份并不突出,大家主要当他们是乡邻。噢!为我治病、照看我的乡村医生!噢!我的乡土,我的国!
  •   很久没看到这么朴实的文字,书里的图画也很淳厚,寥寥几笔,让人感动又心酸。生活在城市里,很少会想到有那么多人,在乡村忍受着他们无力还击的痛苦。有点沉重有些哀伤。
  •   很久很久之前,我有过早期的一个版本,那时它还叫《乡村诊所》
  •   一个素描画家描画了一家诊所的病人和医生,书中对病人的描述也是带着人文关怀,我想说其实人人都有病。有的人病在身体,有的人病在心里,精神里。
  •   陈丹青在序里写本书作者的成长经历,以在巴黎迷失的米勒为喻,这让我想起了主动流亡到塔希提岛的高更。当人们读《月亮与六便士》时会不由得拿高更的画来对读,这本画作与文字相结合的小书更值得一读。
  •   谢宏军有悲悯的心,笔下线条走动,心中同情流淌。毕竟是画画出身,感性认识发达,能从一个人脸部的线条读出他的喜乐与恐惧,正所谓相由心生。
  •   《我的乡土我的国》,了解乡土中国的一个入口。
  •   这个中国是乡土的,这里有农人、小商人、爱跳舞的轻浮女工、半辈子生病的老妇人、会吃饭就会吃药的小孩子,这是疾病的世界。医生是“治”病的,治的不是病,是人,是身心的综合调理。书中的大夫仁心仁术。这本书看了让人觉得温暖和感动,好书。
  •   一位画家,一位没有名气的画家,一位热爱生活、热爱乡亲的画家,以他的笔描述了下层群众的生活,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做了一位画家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
  •   新年第一天把这本书看完,从画来看病的乡亲们开始多则一两页少则一两句 把人物描写得似乎在亲身体验一样,乡亲们的各种际遇时而让人发笑,但是到后半部渐渐感觉沉重 参合了作者的人生以及一些人的价值观,以物质为贵的现代能有像孙医生这样的人真事不易,是能让人笑能让人想的好书
  •   书中的那些素描都很质朴,每张图片背后的故事有些虽然很简短,读完再看那些画,却好像能看到画中的人活过来一样。很喜欢!
  •   没有一种真挚的大爱,就不能俯下身去真正的体会;没有真情,就不能去描述、去刻划;没有一种博大的精神,就不能悲天悯人。他,陈丹青做了,做的好,需仔细、慢慢阅读此书,去感受书中那些在中国大地上,是下层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他们的现实精神世界,去为他们呼喊!
  •   文字质朴,画面比较传神,晚上读了下,很感人很温馨的故事。
  •   很乡土很有吸引力。每一个人都很有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世界。每天晚上看一个故事,美美的睡一觉,生活真好啊。
  •   我的乡土我的国,接地气
  •   画与文字交织在一起,使画有了更深的意义。
  •   好书!文字平实,简练但不简单,有些陈丹青之格调,望能再读到作者的作品。
  •   作者画了一个卖鸡蛋的女子,外表土,实则身段窈窕皮肤白嫩,泥土中也有美好事物在闪光。
  •   让我想起学画的时候,画着模特儿们,其实心里想的是家乡那些生动的面孔,可惜我没有那样的文笔写出来。看着特别感慨
  •   有些作品画的很做作。。。
  •   也曾经在一个乡下的小医院里面实习,书里的人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事情,有很多相像的人和事
  •   喜欢这种记录底层人生活的书
  •   陈丹青作序 肯定精品 这类大众美术读物太少了 希望以后能多出一些
  •   书很好 图画真实 质朴
  •   陈丹青的粉丝啊当然要入手读一读这本书喽
  •   看到陈丹青推荐才买的,非常感动。虽然是素描,但是非常细腻地传达出悲伤、哀痛与同情。今年以来买过最惊喜的一本书。
  •   还不错,看到王安忆和陈丹青作序所以买了。品相很赞的书,喜欢
  •   在不经意间飘过,却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赞!
  •   首先这本书是一个很人性的文学作品,不是一种很专业的医学故事书。以医患为靶,人性为箭,层层解读。深入人心。
  •   素描见功底,文字亦然。
  •   很好的书,文字很接地气!
  •   记得有一幅画画了一个丈夫去世的女人的脸 眼神很悲伤 很绝望 很震撼……
  •   速写内容很多。有帮助
  •   好速写
  •   作者的绘画功底非常老练,线条很有张力,不仅是本可读性强的书,更是一本很好的美术教材。
  •   作者每篇短文都用墨精简,不事斧凿,读来一气呵成。
  •   家是国的家,国是家的国,家国本是一体。
  •   第一次接触“艺术”,但是佩服作者的执著,我喜欢。当然,他的艺术是我喜欢的纯净版的纯粹的。
  •   我每看一个故事就给我外婆讲,外婆很爱听,我也很愿意讲。
  •   这是一本你看完会获得内心平静的书,是捧在手中能闻到亲切气息的书。
  •   同时具有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好书。
  •   书中对人物刻画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书的质量很好,我本人也非常喜欢!!
  •   对于乡下出来的人来说,,这书很能回那种感觉!很不错.
  •   好像一邊看一個有天賦的人畫畫,一邊聽他講故事,眼前心裏各種生動的感受
  •   这本书非常好 看,非常满意
  •   这本书很朴实,亲切,而且温暖。
  •   买一本书相当于买了半本画册,又有故事,划算/
  •   物流速度快,书是正版的
  •   。内容很好
  •   非常喜欢,非常爱!
  •   看图说话一样,看看小人物的故事。
  •   文笔很安静!
  •   人物生动鲜活
  •   这就是现实。
  •   图文并茂 很好的书
  •   帮姑妈买的,应该不错
  •   这个书质量不错
  •   可以当小说看
  •   特别的书。
  •   看好了来这里买
  •   快递很给力啊。。
  •   纸质很好,很有感觉,就是内容和价格比一下,发现内容有点偏少。
  •   不管是先看文章想像畫像還是反過來,都覺得特別貼切形象,很有趣。
  •   同学们都买了,我也买了,买的时候挺盲目的,回来看了几页,发现挺不错的,意外的收获啊。
  •   爸爸就喜欢这样的书,他希望多一些这样的书。看一本不过瘾呢。
  •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强烈推荐。
  •   文\Shirleysays
      
      从彼得.海勒斯的《寻路中国》到《江城》,再到道格.桑德斯的《落脚城市》,在外国人的笔下,我们仿佛从来就不认识我们的祖国。喧嚣都市的居民向往陶渊明的心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毫不怯懦地相互撞击着,都那么理直气壮。隅于乡村的草民拼命地想逃离家乡,仿佛执着的梦想都躲藏在远方。他们从乡土田间走出来,一头扎进大城市,头也不回。可终归有些乡下人命里注定哪儿也去不了,要与疾病痛苦搏斗一生。在“中国人都有病”的时代,他们是陌生人,可好像又是我们熟识的。
      
      谢宏军的《我的乡土我的国》是一部纸上纪录片。一幅幅病者肖像浸透着世间百态,配以简洁明快的文字,映射成特色中国的缩影。书中的人物都是在乡村诊所瞧病的患者,地地道的小人物,但病患的痛苦对于他们来说比天还大,肆意横行在他们的世界里。身着病痛的人,都会感觉比健康人日子更漫长。素描是简朴的艺术,黑白灰构成病者人生的底色。谢宏军运用此种技法为他们造型,可谓独具匠心。他们的影像被缩小在一间乡村小诊所里;一张图画纸上;一支素描铅笔下;最终消失在茫茫人海里。也许有一天,钢筋水泥会把乡村土地吞噬殆尽,我们再也找不到那个乡土中国,何况一张张端庄于纸上的生动脸孔,哪怕他们满面病容。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的《大家都有病》是在为都市人诊病,他所描述的是一种矫情的病。然而,谢宏军描画的是千真万确的病。中国人信仰荒凉,解释人生成为人人身怀的绝技。病人自己总是想着办法为病症寻找病因,往往文不对题。谢宏军为因恋爱受而挫殉情未果的“小和尚”所画的一组肖像逼真生动。光着脊背低眉顺眼尤如情窦初开的少年,与另外一张目光呆滞遥望远方的男青年,形成鲜明对比,判若两人。但接下来两张病床上倒卧、俯卧,表情痛苦的少年图画仿佛是两只强力胶水,整整齐齐地把“小和尚”的人生粘贴出来,像是一串流动的镜头。病痛本身没有城乡差别,痛并快乐着的感觉,我们和“小和尚”都一样。
      
      谢宏军黑粗的铅笔下人性饱满,描绘出来的人物鲜活灵闪。“一个中学女职工”里的女人侧卧那张,眼仁是空而白的。乡村医生孙先生说她的病根是嫉妒太多,引起内分泌失调。谢宏军把她身躯画得硕壮,却说她的“内心容不得针脚”。影像与文字的对弈,就像黑白分明的围棋残局,将人性放大缩小,透视他们内心的挣扎悲凉。陈丹青说,中国人最关注的需求就是有口饭吃。对于这些扎针吃药视作家常便饭的乡民们,他们的病因不同,病态有异,聚在孙先生的乡村诊所里抱团取暖。人生仿佛变得有那么点意义,或者说是有了生机,他们是否真心害怕“活在人群里,却与世界失去了联系?”
      
      谢宏军于2003年完成本书,距今已十余年。孙先生的诊所早就不在。在书的结尾,孙先生已乔迁至南京城内,边行医边颐养。但我仍然关心,书中的“老童”、“乡村老妇人”、“郑老大”、“胆小的二勇”,他们与孙先生一起进城了吗?还是已经病愈?或者已经放弃了医疗的权力?
      
      谢宏军的《我的乡土我的国》打湿了我们心中的那片土地。
  •   安然无忧的生活

    偷爱警/文

    乡村诊所,乡村人物,乡村生活。在乡村的背景下,城市人,不再是鄙夷的目光,来审视这个村落的一切,更多的是,人生境遇的无限感激。

    谢宏军回到家乡,没有去用手中的画笔,描写苏北风貌,而是一头钻进了一个小诊所。这个小诊所,是十里八村的疾病救助站,连一些慕名而来的外地人,也会时不时的光顾这家小诊所,小诊所的主人,很有勤苦、好学的劲头,从耳濡目染到精通医术。家训被这个叫孙兆生的赤脚医生,活学活用,运用到了点儿上。帮助这里的村民,解决不少疾患问题。但心病这块,孙兆生还是没办法来医治,那是多年的病根,存在于每一寸乡土之中。

    对于画作,尤其素描,单色调的勾勒,更加具有写实效果,和生动的人物捕捉。谢宏军的画作,不在于技法上的运用,更不在于光感效果的投射。而是用人物面部,写意、真实、敏感、饱含内容的神态,来传递人物,复杂的心理过程,当然,人物的背后,会有很多故事,造成了面部特写的内容覆盖。很多时候一个人物的表情,不但表达了此刻心情,也在表现岁月过程,留给这个人的思想沉淀。无论是家庭环境糟粕,还是家人遭遇灭顶之灾。人总是要活着,面对未来的日子,如果总是将情绪化的自我,放置在过去的阴影当中,就算是医治身体,心病,无法根治,只有通过认知的转变,才能重新拾起,生活下去的勇气。

    在这个诊所,各种人物,不仅表现了自我的矛盾性,还凸显地域的特殊性。有些老者想要儿女孝顺,却不肯起诉儿女的不敬。想要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却总是暗地里,流露出讥讽、挖苦他人的表情。如果乡村条件,乡村医疗保障,不再如此匮乏和闭塞,村民是否能够,更加认识到,牛鬼蛇神的虚无飘渺,医学价值的作用性。37岁的小伙子,不必为了自我,孤独的乐趣,不断学习,研修佛法,娶妻生子遥遥无期。兵兵不用为了父亲的离去,而始终生活在心理阴影,现实窘境当中。乡村制造了生活的本质,也在阻碍本质的更新。

    村落现实主义的深度刻画,从外人的角度看,谢宏军是个偏狭的另类画家,居然能够将素描画,不停地画上两千多幅,而且一画就是数小时。没有半点厌倦和枯燥的意味。他看来脑瓜生锈了,被素描画哄骗了,套进去了。传神的人物容貌,揣测如此深谙灵性。本书中,抓住的人物表情,老人居多,有年轻的妇女、少女、孩子,更多的是在用一种,尊重、释怀、憧憬的目光,看待每一个老人。村里的故事,远远不止于一部书,也不止于一幅画作的表现力。老人的表情,是过来人的肯定与坚毅,他们身上所具备的特质,是年轻一代所感受不到的焦虑与彷徨、恐惧与守候、悲喜与欢畅,微笑与苦闷。当走过苏北的这片土地,老人的音容笑貌,成为时间素描的见证人,他们特有的苦楚笑意,体现着社会变迁,所带来的生活真情。

    很有特色风格的书籍,不属于小说,更不属于独立的专题画集。很像是谢宏军散文画集。在本书中,能够触摸到每个人物的所感、所想、所闻,并不能够完全的理解这些人物的生活,但能够透过穿插起来的故事描述,显现人物与时代的摩擦,情感的比对。很痛心,因为那里的人,没有接受到优越的医疗保障,始终迂回在封闭、保守的生活意态当中,自我的思维模式很固执。很开心,他们在小诊所里,得到了即时有效的救助,减少了疾病的恶化。保留了淳朴的气质,没有受到过城市喧嚣的污染,得以安然无忧的生活。
  •   就在我写下这个评论名称的时候,我想“诊所里的写生”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诊所里的写意人生”呢。百度一下,写生是直接面对对象进行描绘的一种绘画方法,基本有“风景写生”、“静物写生”和“人像写生”等多种根据描绘对象不同的分类。一般写生不作为成品绘画,只是为作品搜集素材,但逐渐发展也有的画家直接用写生的方法创作。也曾有赵昌者以“写生 赵昌”自号。写生,生活的犹写照,还要写出生意。许多人自然是把这一手法用在美好事物上。本书作者谢宏军用它来表现人生的疾苦,同样打动了许多人。

    要说疾苦,我想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像诊所那样可以把人的疾苦“原生态”地显现出来。在诊所里,当一个普通人以患者的身份面对医生的时候,不仅不需要任何的遮盖和掩饰,反而更希望多倾诉一些、多表现一些,以便医生能够准确快速地找到病根并能药到病除。没有或不需要遮盖和掩饰,可以说是一个人生活中少有的状态。所以,人在这个时候的表现出来的形态虽然可能不雅观但很真实。本书作者谢宏军就在这样的一个特殊场合,用他的画笔记录下了这些非常态的真实的面孔和身影。他们有的凝重,有的迷茫;有的衣衫不整,有的姿态不雅……但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来自社会的底层。就像陈丹青说的谁还会画农民呀,已经极少有画家肯把笔墨浪费在农民的身上了,更何况是这样一群生命的农民。

    不做和不屑于做事两个概念,做与坚持做也是两个概念。本书的作者不仅做了,而且坚持做,他用近三年的时间创造了这些素描作品(从作品本身来看主要集中在97、98年)。作者把诊所当成了重要的人生课堂,把那些来往于诊所的病人当成了主要的写生对象,一画就是三年。这除了坚持本身之外,很有更重要的一个意念,那就我愿意——我愿意与这样的一群“非常人”为伍,我愿意花费心思和笔墨来捕捉他们的“非常态”。

    一个特殊的场合;一群非常人;一些非常态。他们打动作者的是他们的本质——真实;而他们打动读者的出来他们本身的真实还有作者的真诚。这应该也是推动陈丹青两次为本书作序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   画时代《我的乡土我的国》

    打开这本书看到的就是那铺面而来是速写,一下子让我想起来那个绘画的时代。那是我上师范的时候,学的是美术专业,四年的时光里,都是和画架相伴。那时候也画了很多人物速写,还有长时间的素描。所以一看就能够看出作者的功力来,可以说画得相当不错。只是我想在今天都用数位板的时代里,还肯用铅笔画速写的,除了要考美院的学生外真的不多了。

    这是一间乡村诊所,诊所中有一位高明的中医孙先生,于是这里就人来人往,作者也就有了一个画画的空间,这来来往往的病人就是画中的人物形象。

    我们学画的时候,画人物头像,就发现其实当你认真的用美术绘画的角度观察一个人的脸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世俗的美与丑就不存在了。很多时候,相反是那种充满了沧桑和皱纹的脸,比女生们白嫩光滑的脸更好表现,甚至感觉画出来以后更美一些。当然作者笔下的并不是专业的模特,所以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他去表现,这本书里面的画,应该称为速写更为恰当。其实有一些作品画得非常细致,足可以让当年的我签上姓名当作素描作业上交了。

    对于艺术来说,技术和个人修养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眼界和交流,所以学艺术,搞艺术,必须去大城市,进入艺术的圈子才可以,否则你画得再好也没有用,因为什么是好,这个标准一直在变。于是就经常能够看到那些乡村画家,画得足够精彩,却默默无闻。我的一个女同学,当年是我们班画国画最细致的一个,毕业以后回到农村教美术,多年来没上过什么评优课,就是一直在画她的工笔,真的很细致很漂亮,不过一眼就能够看到农村的味道。很多农村和小城市中的画家,就是这样在一直自己埋头走着自己的道路。其实我相信真正的艺术并不是一定要外人承认,得到社会的认可,那不过是外在的东西,真正对艺术的喜爱,就是喜欢自己的笔下面可以出现美丽的风景,画是为自己画,这就足够了。

    没想到作者竟然是陈丹青的学生,怪不得功力如此了得,真没给自己的老师丢脸,这本书也请了自己的老师作序。只是不明白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一直留在了农村,等到乡村诊所的孙先生因为手艺高超,去了杭州大城市去开中医诊所,作者也就失去了自己画速写的这么一个场地,不知道以后的日子作者还会不会继续画下去?
  •   画很多,内容还好吧,读起来很快
  •   花了若干时间把这本书阅读完成,谈不上喜恶,只是文字中描写的人物都在素描中,算是种新奇的阅读体验
  •   看了该书,为画家笔下的人物所感动
  •   买的时候并没有看清楚,我还以为是陈丹青的书,原来是他推荐的书啊。
  •   只是奔着陈丹青的推荐而买
  •   比预想的文字要少
  •   挺朴实的文字和素描
  •   单纯的就是作者的绘画作品+人物的描述,也没有介绍的那么好
  •   没看完,觉得还可以。适合休闲看,讲述作者看到的故乡人故乡事
  •   没在农村生活过,是不会有同感的
  •   我的乡土我的国
  •   感觉不错的书:
  •   今年百书之一
  •   人间疾苦
  •   铁葫芦没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