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拈花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作者:徐良文  页数:26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记述了著名人物画家傅小石充满传奇的一生,讴歌了主人公鲜亮的生命色彩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傅小石一生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童年被称为“神童”,青年成为“右派”,壮年成为“囚徒”,中年又因脑溢血导致中风,四肢三残,九死一生。但他情系画坛,矢志不渝,终于跳出父亲傅抱石的樊篱,自成一派,以左笔创立没骨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独领风骚。正如他的恩师黄永玉所说,傅小石的历史是一部苦难的、满布斑驳刻痕的个人历史纪录,更是一部他们整整一辈人的苦难的历史纪录。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必定站着一位伟大的女人。《左手拈花(傅小石的才情人生)》也浓墨重彩讲述了傅小石和夫人王汝瑜传奇般的爱情故事。
她为他而活着,付出了她生命的全部所有,“右派”时相恋,“囚徒”后不离,中风后不弃,50余年成就不老爱情。在今天这个离婚、闪婚成家常便饭的年代里,当忠贞不渝、相濡以沫这些字眼成为渐行渐远的过去式之时,这样的爱情弥足珍贵。

作者简介

徐良文,笔名莎羽、鲁青等。1953年冬天,生子山东青州一个叫南石塔的小村庄;1970年冬天,成为共和国的一名士兵;1991年冬天,转业至江苏省司法厅工作,现为江苏省法制新闻协会秘书长。因为人生的许多转折点都发生在冬天,所以,信奉的格言是: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发表独幕剧多部,其中《将军志》获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奖:发表传记文学、报告文学多部,其中《许世友传》获党史人物优秀研究奖,《女子监狱纪实》获司法部金剑奖,《红祸》被《南方日报》等多家报刊、网站转载。

书籍目录

引子
第一章 情萌藏经楼
第二章 两个人的婚礼
第三章 祸从天降
第四章 情天恨海两茫茫
第五章 凤凰涅槃
第六章 在“再生楼”的日子
第七章 梦圆北京
第八章 师法自然
第九章 感受世界
第十章 第一个吃螃蟹者
第十一章 朝花夕拾
第十二章 我用画笔忆先父
第十三章 20年涨了1万倍
第十四章 不老的爱情
第十五章 不是尾声
各界评价
傅小石年谱

章节摘录

1、    南京中山陵名闻遐迩,而中山陵的藏经楼却鲜为人知。    藏经楼又名孙中山纪念馆,坐落在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的密林中,是1934年中国佛教协会专为收藏孙中山先生的物品而建的一座仿清代喇嘛寺的古典建筑。    在1938年那场震惊世界的血腥大屠杀中,人性的疯狂张扬到极致,30万个鲜活的生命血流南京,深藏于中山陵与灵谷寺之间密林中的藏经楼也未能幸免……    时间行进到1955年,这块风水宝地突然风生水起,聚集了许多后来声名显赫的画坛精英,傅抱石、魏紫熙、亚明、宋文治……这些灿若晨星的名字一时间和藏经楼联系在一起。原来,当时的人民政府拨款对藏经楼加以维修,辟为了江苏省国画院。    1961年秋天,傅小石来到了藏经楼。不过,那时傅小石的身份不是画家,而是右派分子,别人是来此作画,他是被监督劳动改造,别人是挥毫泼墨画山水人物,他是挥帚扫尘清除垃圾废物。    傅小石生于1932年旧历8月,藏经楼扫地这年,刚满29岁。俗话说,30而立,可年近30的傅小石刚想站起来却被无情的命运打趴下了,一下子打进了十八层地狱。右派分子是什么?是同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排在同一个级别的革命的对立面人物,简称“地富反坏右”。头上有一顶右派分子的帽子,就成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对象,只准老老实实改造,决不许乱说乱动。    年轻的右派分子傅小石开始了在藏经楼被监督劳动改造的生活。就在这座藏匿于密林中的藏经楼中,他结识了一生中除去母亲以外另一个最重要的女人,一个一生真爱的女人,一个结为终身伴侣的女人。    那是一个初春的清晨,紫金山霞蒸雾霭,沐浴在一个奇幻的世界里。笼罩在雾霞中的藏经搂院内不时掠过一阵清风冷烟,恍若仙境。在通往藏经搂的山路上,有一个身板瘦削的小伙子手持扫帚在打扫着山路的落叶,扫帚接触地面的唰唰声在寂寥的山林中回荡。    这时,从山下走来一个女子,穿着一件开领的红与黑格子相间的夹克衫,头上围着一条粉绿色的毛线围巾,来到藏经楼院门外,却不识了路径,停步四望,见有一个正在扫地的青年小伙,便上前问路:“请问同志,到藏经楼怎么走?”扫地的小伙停下来,见是一位面容俊美的姑娘,刚想回答,就在四目相对的一霎那,小伙子愣住了,脑海在不停翻腾:她是谁?怎么这么面熟?似乎在哪儿见过。女子嫣然一笑:“同志,我问你到藏经楼怎么走。”“啊哦……”小伙回过神来,面色微红:“你到藏经楼?”“是呀,我是新分来的,今天来报到的。”“那好,跟我来吧。”    小伙收起扫帚扛在肩上,在前面引路,女子跟在后面向山上走去。女青年望着小伙的背影心内暗想,这个小伙子可真奇怪,骨骼清奇,面容也很英俊,甚至有点帅气,可样子却十分狼狈,穿一件黑色破大衣,上面沾满了碎叶杂草,瘦骨粼粼的身板,两个肩膀扛一个头,细细的脖颈像是风一吹能折断似地,不由暗自一笑。小伙子似乎感觉到身后的女子在打量他,回头道:“你笑什么?”女青年扑哧笑出声来:“嘿嘿,没笑什么。”小伙子不再言语,心里却嘀咕:明明在笑,还说没笑!不由打量一下自己,我就那么好笑吗?心里陡生一丝郁闷。    小伙子径直把女子领到画院领导的房间,说:“她是来报到的。”说完便匆匆离开。领导看完女子的介绍信,说:“是王汝瑜同志呀,欢迎欢迎。”握手后,女子指着门外离去的小伙问领导:“他是?”“他呀,傅小石,傅抱石的大公子。”“什么?傅抱石的公子?那他怎么……?”女子眼中满是诧异的眼神。领导无奈的摇摇头:“右派分子,在劳动改造呢!”    “啊!”王汝瑜睁大了惊讶的眼睛,这么年轻帅气的小伙怎么会是右派呢?她在心内想。    “是啊,挺好的一个小伙子,可惜了!”领导惋惜地叹口气。    2、    自那日在山上见到傅小石后,王汝瑜心中就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看上去这么老实敦厚的青年,怎么会成为右派呢?几天来,这个问题一直在她心头盘旋。    好奇心促使她开始注意傅小石。每天清晨,傅小石一大早就起床清扫院中和山路上的落叶,有时清扫不完,早饭后接着清扫,直到打扫完毕。这时,画家们陆续上班,傅小石就到各办公室询问需要添置的东西,然后登上三轮车或自行车进城采购。他的自行车技术特好,经常把自行车一推老远,然后快速的跑上几步,猛的一下跳上去,自行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快速的向山下冲去,傅小石身上那件破旧的衣服被山风吹起来,像一面黑色的旗帜迎风飘舞,瘦弱的身躯像一根旗杆,那样子非常潇洒。每当这时,王汝瑜又会想,这么充满活力的青年怎么会是右派呢?    白天,傅小石有干不完的活,除去打扫院内院外的卫生外,还负责运输采购等体力活,把山上不用的东西拖下去,把山上需要的工作用品、生活用品拖上来……    夜晚,傅小石要留在藏经楼值班看门。大厅的楼梯下隔出一个小房间,仅放得下一张窄窄的木板床,那就是他的宿舍。不过庆幸的是,大厅内还有另一个空房间,摆放着桌椅板凳之类,那儿成了傅小石的“画室”。每天晚上,等老画家们都休息了,整座山林沉浸在黑暗静寂之中时,他一个人就躲在大厅的“画室”里开始了他的绘画生活。    傅小石渴望绘画,正像雄鹰渴望蓝天一样。父亲傅抱石早已是名满天下的大画家,作为傅家长子怎么能不想承继父业呢?!不,小石不但是长子,而且是极富绘画天赋的长子。这点在他9岁那年就被证实。    有一天,9岁的小石独自在家,有人登门造访傅抱石先生,小石说“我爸爸不在家。”来人见先生不在,微笑着向小家伙挥挥手便走了。傍晚,父母回家后,小石将有人来找的事告诉了父母。父亲问:“来客是谁?没留张条子吗?”小石方想起自己忘记了询问来客的姓名,瞪着两眼答不上话来,他忘记了父亲的嘱咐,大人不在家时客人来访,务要留条的规矩。父亲很生气,因为那时傅家居住在重庆的金刚坡,离城很远,客人找来不容易。父亲弓起食指在儿子的头上敲了两个“毛栗子”,责怪道:“看你,这都不问清楚!”小石望望父亲,用手揉揉被敲疼的头顶,没有做声。少顷,他转身走进房间,随手取过父亲的一只空烟盒,用铅笔三笔两划画出一个头像,到外间交给父亲说:“就是这个叔叔。”傅抱石接过烟盒纸,见上面画着一个颧骨很高,左脸颊上还有一颗黑痣的人物头像。    “啊哈,原来是王景祥啊。”父亲一眼认出了画上的人,中央大学总务处的一位同事。    傅抱石不禁为儿子得意起来。他亲昵地抚摸着儿子的大脑袋,向妻子罗时慧树起了大拇指:    “嘿,这小子,日后肯定比我能干!”以后,傅抱石逢人就夸。    还有一件事同样令父亲傅抱石骄傲。    抗战时,傅小石在三圣宫四维小学读书,校长是著名画家司徒乔的妻子冯伊湄。冯校长的女儿司徒媛和小石年龄相仿,会写儿歌。一天,冯校长把小石叫到办公室,要他即兴为女儿司徒媛写的儿歌集画几幅插图。司徒媛在一旁朗诵儿歌,小石一边听一边画,等司徒媛念完,小石的插图也画的差不多了,有“芦荡明月”、“杨柳小鸟”“大海浪花”等。    冯校长拿过来一看,大喜过望,立即将司徒媛的儿歌集和小石的插图交付印刷,取名《浪花集》,作为四维小学的战地课本。司徒媛在书中还特地为小石写了首儿歌,她写道:“邻居有个小朋友,眼睛亮又大,……他爱看书、又爱画画,他天天来耍,从来不吵架。”    消息传到母亲罗时慧耳朵里,听说儿子画了大海、画了浪花,她半信半疑:“小石根本没到过大海,怎么能画出浪花呢?”    那时,诗人郭沫若是傅抱石家中的常客。一次,郭沫若又来傅家,看到墙上贴满傅小石稚嫩的画作,惊叹道:“这是在开画展呀!”他一幅幅欣赏,边看边对傅抱石说:“傅公,小石真是神童啊,瞧这架势,我看将来是要超过你呀!”    小石的外公罗鸿宾,是前清政府的监生,曾做过江西税务局长、法院院长等职,也曾不无自豪的摸着胡须对女儿罗时慧说:“哎,你这个儿子聪颖过人,将来一定有了不起的作为,一定会超过你们。如果我说错了,将来你就到我的坟头敲上三榔头。”罗时慧就忍不住笑,看你把他夸得!    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极富绘画天赋的傅小石现在却不能在白天正大光明的画画了,因为他成了一个被监督劳动改造的右派分子。    还好,夜晚仍旧属于他。    整座中山陵都睡了,傅小石还醒着,山林为伍,风声做伴,他完全迷恋在一个人的世界里,在废旧报纸上用毛笔练习拉线,那是国画基本功,一笔下来,拉的稳、准、直,一张又一张,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报纸,他依然乐此不疲。    隐隐传来灵谷寺的钟声,在静寂的夜空中显得悠扬深远,每当这时,傅小石便放下画笔,走出那间局促的小屋,伸几下懒腰、打几个哈欠。啊,院中的空气真清新,猛吸一口,一股清凉之气便顺着嗓子眼直向心底溜,人世间的幸福也莫过于此,白天的一切郁闷和不快都在此刻消散,他有时傻想,能把这夜色和钟声留住该有多好?    过一会,钟声渐隐,楼梯间的木板床上便响起了香甜的鼾声。    P1-7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小石的画不能用寻常的尺子去量,这是一颗热情的、不甘沦为平庸而虚度岁月的心,对祖国、生命、青春、爱情、土地、平凡与不平凡的人们,唱出的赞歌,是生命和艺术战胜死亡、残疾(左手之外,三肢失灵)的丰碑……    ——画家  刘海粟    这是一部苦难的、满布斑驳刻痕的个人历史纪录,更是一部他们整整一辈人的苦难的历史纪录。    ——画家  黄永玉    小石的画在当代人物画家里面是很杰出的,他最重要的特点是他杰出的技巧里面表达了他的心灵自由、心灵世界,他的思考、他的内心情感。    ——美术评论家  邵大箴    小石是可列入中国美术史、文艺史中的传奇人物。坎坷传奇,秉承抱石先生博学多才的造诣。    ——画家  刘龙庭    小石挟风云,奇绝世所惜;抚卷意徘徊,诗思翔无极。    ——画家  范曾

编辑推荐

傅小石,中国画界的丹青风流士,亚洲画坛的特立独行侠。他,童年被称为“神童”,青年成为“右派”,壮年成为“囚徒”,中年又因脑溢血导致中风,四肢三残,九死一生,但他情系画坛,矢志不渝,自成一派,以左笔创立没骨人物画,在中国人物画领域独领风骚。    阅读徐良文的《左手拈花(傅小石的才情人生)》,且看画家傅小石如何用纯真击穿地狱厚重的牢墙,如何用真爱点燃黑暗的荆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左手拈花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