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

出版时间:2011-1  出版社:吉林大学  作者:徐霞客  页数:441  字数:6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是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于南直隶江阴马镇一个没落士绅家庭。徐霞客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他的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时就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尤其喜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在那时他就有了游五岳的志向。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此后34年间,徐霞客足迹遍及今华东、华北、东南沿海和云贵地区等16个省的山川大河。在对山脉、水道、地质、地貌等方面的研究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考察、研究石灰岩地貌的先驱者。徐霞客不仅仅是我国地理学先驱,而且是我国著名文学家。在旅途中,他总要把当天的所见所感所得记录下来。有时即使日行百里,露宿残垣,寄身草莽,仍坚持燃枯草照明,走笔为记。这些或简或繁游记涉及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等等,以及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文笔优美。《徐霞客游记》系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其中包含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现今可见到60余万字游记资料。是徐霞客去世后由他人整理完成的。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徐霞客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徐霞客游记》在地理学上的重要成就有:对喀斯特地区的类型分布和各地区间的差异,尤其是喀斯特洞穴的特征、类型及成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着重纠正了文献记载的关于中国水道源流的一些错误。如否定自《尚书·禹贡》以来流行1000多年的“岷山导江”的旧说法,对金沙江是长江上源的说法进行了肯定。他在中国古代地理学史上超越前人的贡献,特别是关于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和探索,更是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除在地理学方面的贡献外,《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方面的主要特点是写景记事,悉从真实中来,具有浓厚的生活真实感,且行文力求精细,常运用动态描写或拟人手法,远较前人游记更显得细致人微。《徐霞客游记》词汇丰富,却绝不因袭套语,写景时注重抒情,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具有强留的艺术审美价值。除此以外,在记游中徐霞客还常常兼及当时各地的居民生活、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等,这些事情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因此具有一定历史学、民族学价值。由于《徐霞客游记》在科学、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和珍贵价值,它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内容概要

  徐霞客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他的父亲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时就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尤其喜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在那时他就有了游五岳的志向。18岁,父亲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遍游名山大川。

作者简介

作者:(明代)徐霞客

书籍目录

游天台山日记
游雁宕山日记
游白岳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
游武彝山日记
游庐山日记
游黄山日记后
游九鲤湖日记
游嵩山日记
游太华山日记
游太和山日记
闽游日记前
闽游日记后(此则为后记)
游天台山日记后
游雁宕山日记后
游五台山日记
游恒山日记
浙游日记
江右游日记
楚游日记
粤西游日记
粤西游日记二
粤西游日记三
粤西游日记四
黔游日记一
黔游日记二
滇游日记一
游太华山记
滇中花木记
游颜洞记
随笔二则
滇游日记二
滇游日记三
盘江考
滇游日记四
滇游日记五
滇游日记六
滇游日记七
滇游日记八
滇游日记九
滇游日记十
滇游日记十一
永昌志略
近腾诸彝说略
滇游日记十二
滇游日记十三
鸡山志目
鸡山志略一
鸡山志略二
丽江纪略
法王缘起
溯江纪源(一作《江源考》)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月二十一日出崇安南门,觅舟。西北一溪自分水关,东北一溪自温岭关,合注于县南,通郡省而入海。顺流三十里,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余咤而瞩目感到吃惊而注目凝望,则欹者幔亭峰,耸者大王峰也。峰南一溪,东向而人大溪者,即武彝溪也。冲祐宫傍峰临溪。余欲先抵九曲,然后顺流探历,遂舍宫不登,逆流而进。流甚驶,舟子跣行光着脚走路溪间以挽舟。第一曲,右为幔亭峰、大王峰,左为狮子峰、观音岩。而溪右之濒水者日水光石,上题刻殆遍。二曲之右为铁板嶂、翰墨岩,左为兜鍪峰、玉女峰。而板嶂之旁,崖壁峭立,问有三孔,作“品”字状。三曲右为会仙岩,左为小藏峰、大藏峰。大藏壁立千仞,崖端穴数孔,乱插木板如机杼。一小舟斜架穴口木末,号日“架壑舟”。四曲右为钓鱼台、希真岩,左为鸡栖岩、晏仙岩。鸡栖岩半有洞,外隘狭窄中宏,横插木板,宛然埘儏。下一潭深碧,为卧龙潭。其右大隐屏、接笋峰,左更衣台、天柱峰者,五曲也。文公书院正在大隐屏下。抵六曲,右为仙掌岩、天游峰,左为晚对峰、响声岩。回望隐屏、天游之间,危梯飞阁悬其上,不胜神往。而舟亦以溜急不得进,还泊曹家石。登陆入云窝,排云穿石,俱从乱崖中宛转得路。窝后即接笋峰。峰骈附于大隐屏,其腰横两截痕,故日“接笋”。循其侧石隘,跻磴数层,四山环翠,中留隙地如掌者,为茶洞。洞口由西入,口南为接笋峰,口北为仙掌岩。仙掌之东为天游,天游之南为大隐屏。诸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奇矫也。从其中攀跻登隐屏,至绝壁处,悬大木为梯,贴壁直竖云间,梯凡三接,级共八十一。级尽,有铁索横系山腰,下凿坎受足。攀索转峰而西,夹壁中有冈介其间,若垂尾,凿磴以登,即隐屏顶也。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复。仍悬梯下,至茶洞。仰视所登之处,崭然在云汉。隘口北崖即仙掌岩。岩壁屹立雄展,中有斑痕如人掌,长盈丈者数十行。循岩北上至岭,落照侵松,山光水曲,并加入览。南转,行夹谷中。谷尽,忽透出峰头,三面壁立,有亭踞其首,即天游峰矣。是峰处九曲之中,不临溪,而九曲之溪三面环之。东望为大王峰,而一曲至三曲之溪环之。南望为更衣台,南之近者,则大隐屏诸峰也,四曲至六曲之溪环之。西望为三教峰,西之近者,则天壶诸峰也,七曲至九曲之溪环之。惟北向无溪,而山从水帘诸山层叠而来,至此中悬。其前之俯而瞰者,即茶洞也。自茶洞仰眺,但见绝壁干霄,泉从侧间泻下,初不知其上有峰可憩。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立台上,望落日半规,远近峰峦,青紫万状。台后为天游观。亟辞去,抵舟已入暝矣。二十二日登涯,辞仙掌而西。余所循者,乃溪之右涯,其隔溪则左涯也。第七曲右为三仰峰、天壶峰,左为城高岩。三仰之下为小桃源,崩崖堆错,外成石门。由门伛偻而人,有地一区,四山环绕,中有平畦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出门而西,即为北廊岩,岩顶即为天壶峰。其对岸之城高岩矗然独上,四旁峭削如城。岩顶有庵,亦悬梯可登,以隔溪不及也。第八曲右为鼓楼岩、鼓子岩,左为大廪石、海蚱石。余过鼓楼岩之西,折而北行坞中,攀援上峰顶,两石兀立如鼓,鼓子岩也。岩高亘亦如城,岩下深坳一带如廊,架屋横栏其内,日鼓子庵。仰望岩上,乱穴中多木板横插。转岩之后,壁间一洞更深敞,日吴公洞。洞下梯已毁,不能登。望三教峰而趋,缘山越磴,深木蓊苁其上。抵峰,有亭缀其旁,可东眺鼓楼、鼓子诸胜。山头三峰,石骨挺然并矗。从石罅向蹑磴而升,傍崖得一亭。穿亭入石门,两崖夹峙,壁立参天,中通一线、上下尺余,人行其间,毛骨阴悚。盖三峰攒立,此其两峰之罅;其侧尚有两罅,无此整削。已下山,转至山后,一峰与猫儿石相对峙,盘亘亦如鼓子,为灵峰之白云洞。至峰头,从石罅中累级而上,两壁夹立,颇似黄山之天门。级穷,迤逦至岩下,因崖架屋,亦如鼓子。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峙,溪自西来,分而不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已尽。是岩在九曲尽处,重岩回叠,地甚幽爽。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余即从壁坳行;已而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置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半晌,返前岩。更至后岩,方构新室,亦幽敞可爱。出向九曲溪,则狮子岩在焉。循溪而返,隔溪观八曲之人面石、七曲之城高岩,种种神飞。复泊舟,由云窝入茶洞,穹窿窈窕意即长曲深远,再至矣,再不能去!已由云窝左转,入伏羲洞,洞颇阴森。左出大隐屏之阳,即紫阳书院,谒先生庙像。顺流鼓棹,两岩苍翠纷飞,翻即“反”恨舟行之速。已过天柱峰、更衣台,泊舟四曲之南涯。自御茶园登岸,欲绕出金鸡岩之上,迷荆丛棘,不得路。乃从岩后大道东行,冀有旁路可登大藏、小藏诸峰,复不得。透出溪旁,已在玉女峰下。欲从此寻一线天,傍徨无可问,而舟泊金鸡洞下,迥不相闻。乃沿溪觅路,迤逦大藏、小藏之麓。一带峭壁高骞,砂碛崩壅,土人多植茶其上。从茗柯中行,下瞰深溪,上仰危崖,所谓“仙学堂”、“藏仙窟”,俱不暇辨。已至架壑舟,仰见虚舟宛然,较前溪中所见更悉更清楚细致。大藏之西,其路渐穷。向荆棘中扪壁面上,还瞰大藏西岩,亦架一舟,但两崖对峙,不能至其地也。忽一舟自二曲逆流而至,急下山招之。其人以舟来受,亦游客初至者,约余返更衣台,同览一线天、虎啸岩诸胜。过余泊舟处,并棹顺流而下,欲上幔亭,问大主峰。抵一曲之水光石,约舟待溪口,余复登涯,少人,至止止庵。望庵后有路可上,遂趋之,得一岩,僧诵经其中,乃禅岩也。登峰之路,尚在止止庵西。仍下庵前西转,登山二里许,抵峰下,从乱箐中寻登仙石。石旁峰突起,作仰企状,鹤模石在峰壁罅间,霜瓴朱顶,裂纹如绘。旁路穷,有梯悬绝壁间,蹑而上,摇摇欲堕。梯穷得一岩,则张仙遗蜕尸体也。岩在峰半,觅徐仙岩,皆石壁不可通;下梯寻别道,又不可得;蹑石则峭壁无阶,投莽则深密莫辨。佣夫在前,得断磴,大呼得路。余裂衣不顾,趋就之,复不能前。日已西薄,遂以手悬棘,乱坠而下,得道已在万年宫右。趋人宫,宫甚森敞。羽士迎言,“大王峰顶久不能到,惟张岩梯在。峰顶六梯及徐岩梯俱已朽坏。徐仙蜕已移人会真庙矣。”出宫右转,过会真庙。庙前大枫扶疏繁茂,荫数亩,围数十抱。别羽士,归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明万历四十四年,徐霞客第一次游览黄山时曾这样记述:“俯窥其阴,则乱峰列岫,争奇并起。循之西,循之西,岸忽中断,架木连之,上有松一株,可攀引而度,所谓接引岸也。 度岸,穿石罅而上,乱石危缀间,构木为石,其中亦可置足,然不如踞石下窥更雄胜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徐霞客游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