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

出版时间:2008-12-01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吕立杰  页数:181  

内容概要

  对国家深层的课程研究进行认识论层面的探讨(该项研究后来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名称为“国家课程设计过程研究”),接下来的研究议题应该是什么呢?我选择了更广泛的教师层面的课程进行研究,这个想法,在2005年分别得到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教师课程研究范畴与方法”(项目批准号:CHA050042),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专项课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主题单元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880010)的资助。  2006年,两项课题同时启动。我试图打通这两个选题之间的关系,使两个选题之间相互支撑,因为研究教师的课程研究过程不能抽象化、空洞化,它要依托于某个学科,在教师的具体操作中发现、提炼有价值的发现、规律和结论;同时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主题单元的设计中,研究者与教师以及教研员、校长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合作关系,这些过程中的结论也不仅限于形成了几个主题单元的设计,在教师课程发展的动因、知识、方式、特征、评价等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启示。  本著作主要集结了三年来课题研究的一些成果,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编是教师发展的理论研究,从教师课程发展动因,教师课程实践知识的反思与启示,教师合作研究的结构与方式,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意义与局限,初任教师与经验教师课程发展能力对比,以及教师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反思与研究性功能转向几个角度探讨教师课程发展应然路径;第二编是教师课程发展实践探索,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师合作,共同开发主题单元,采取课例研究的方式,先作学生调查,确定恰当选题,由任课教师上研究课,所有课题参与人员课堂观察,课后大家一起分析,讨论,修改课程设计,再用平行班上重复课,再修改研讨。

书籍目录

第一编教师课程发展理论研究教师课程发展的动因——一位“品德与生活”教师的课程故事教师课程实践知识研究的反思与启示教师合作团队的结构与方式合作研究:学校运营方式的创新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意义与局限课程发展能力:初任教师与经验教师的实践知识对比课堂评价的有效性反思与研究性功能转向——兼谈课堂学习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第二编教师澡程发展实践探索——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发展为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与分析班主任兼任“品德与生活”学科教师利弊分析及实施建议主题单元设计之一:变异理论视角下“我的邻里关系”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之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视角下“寻找春天”设计主题单元设计之三:综合理论视角下“劳动最光荣”设计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二)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特征  1.教师合作的质量影响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效果  教师集体课程决定是以教师合作为前提的,事实上,近些年人们对集体备课制度的批判很多是因为自己体验的集体情境中缺乏真诚、高质量的合作引发的,集体课程决定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文化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心理问题。首先,学校的文化氛围影响教师课程决定。如果学校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竞争多于合作,教师更关注的则是职业生活中的升学率评比、末位淘汰,自然很难在合作中贡献智慧,要想让教师关注自己的专业问题,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空间;其次,领导风格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共同作课程决定是课程审议的过程,是个人智慧激发的过程,是表现每个人的主体性同时又是权威的过程,很多教师抱怨集体备课中的“一言堂”,“组长或者权威发言,别人只能附和”等情况的出现,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就在于组长或者“权威”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怎样组织、激发、尊重每个成员的思想,甚至取决于每位教师对其人格的信赖;另外,课程决定还与每个成员教师的成就动机与工作能力有关,如果教师本身不关心怎样改善课程,自然也就“直接使用别人的劳动成果”,当然对于这种教师之间的抱怨,我们也要加以区分,就是“偷懒”和“借鉴”之间的区别,我们应该允许甚至赞同教师之间模仿好的经验、做法,教师集体课程决定的目的就是智慧共享,毕竟教师的工作性质首先是服务,为所有学生服务。当然,经常“借鉴”别人课程设计的教师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偷懒,个人责任心不强;再就是自身的教育理论、实践能力不足,缺乏交流的能力。在没有任何激励措施的情况下,会让总是“贡献”的教师心里不舒服。

编辑推荐

  《现代教师教育理念研究丛书:教师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由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老师课程研究范畴与方法”(项目批准号:CHA050042),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专项课题“《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主题单元设计实施与评价研究”(项目批准号:05JA880010)资助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师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