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

出版时间:2004-1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继荣等  页数:286  字数:435000  

内容概要

交换的概念是伴随着电话系统产生的。随着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电信管制的开放,交换技术也从传统的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发展到以ATM和IP为核心的宽带分组交换,再到光交换。本书从全面、客观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交换的核心,介绍并分析与交换有关的方方面面,包括其演变、进展以及在网络中的角色等内容。     全书共分8章:第1章绪论,介绍交换原理、交换机的组成和各种交换技术;第2章介绍7号信令系统;第3章介绍电路交换技术和FETEX-150、S-1240典型机;第4章介绍分组交换技术及典型机的工作原理;第5章介绍宽带ATM交换技术;第6章介绍局域网交换技术;第7章介绍面向IP的交换技术;第8章介绍交换新技术,包括在网络演进过程中交换节点功能的变迁及软交换和光交换技术。每章后都配有思考题。    本书注重选材,内容翔实,层次清楚,编写方法新颖。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通信、电子、信息等专业的本科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电信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培训教材。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交换与通信网  1.1.1 交换机的引入   1.1.2 通信网  1.1.3 面向连接网络和无连接网络  1.1.4 网络分层模型   1.1.5 信息在网络中的传送方式  1.2 交换原理  1.2.1 交换节点的功能结构  1.2.2 基本交换单元  1.2.3 交换机的物理结构 1.3 交换技术分类  1.3.1 业务特点  1.3.2 电路交换  1.3.3 分组交换  1.3.4 帧中继  1.3.5 ATM交换  1.3.6 计算机网络使用的交换技术  1.3.7 交换技术比较  1.4 交换技术演进   1.4.1 电路交换技术的演进   1.4.2 分组交换技术的发展   1.4.3 宽带交换技术的发展  思考题第2章 7号信令系统  2.1 信令系统概述  2.1.1 信令的概念  2.1.2 信令的功能  2.1.3 信令的分类   2.1.4 信令方式 2.2 7号信令系统简介  2.2.1 产生背景  2.2.2 主要应用   2.2.3 7号信令系统的特点 2.3 7号信令网  2.3.1 信令网的组成  2.3.2 信令网的工作方式   2.3.3 信令网的结构  2.3.4 信令区的划分和STP的设置  2.3.5 信令网的编号计划  2.3.6 信令网的路由选择 2.4 7号信令的功能结构  2.4.1 4级结构  2.4.2 4级结构与OSI7层协议并存的结构 2.5 信号单元的类型和格式   2.5.1 SU的格式  2.5.2 三种SU的功能   2.5.3 MSU的格式 2.6 电话用户部分  2.6.1 TUP消息的格式  2.6.2 同抢与地址信号的发码方式  2.6.3 信令过程  思考题第3章 电路交换技术 3.1 概述  3.1.1 电路交换的特点  3.1.2 电路交换机的分类 3.2 电路交换机的硬件结构  3.2.1 话路子系统  3.2.2 控制子系统  3.2.3 处理机间通信 3.3 数字交换网络的结构   3.3.1 基本交换单元  3.3.2 交换网络  3.4 电路交换机的控制软件  3.4.1 程控交换软件  3.4.2 呼叫处理程序  3.4.3 程序的执行管理  3.4.4 故障处理  3.4.5 呼叫处理过程 3.5 电路交换机的指标体系  3.5.1 性能指标  3.5.2 服务质量指标  3.5.3 可靠性指标  3.5.4 运行维护性指标 3.6 电路交换典型机  3.6.1 FETEX-150数字交换机  3.6.2 S-1240数字交换机  思考题 第4章 分组交换技术 4.1 概述  4.1.1 分组交换的产生背景  4.1.2 分组交换的概念  4.1.3 分组交换的优缺点  4.1.4 分组交换面临的问题  4.2 分组交换原理  4.2.1 统计时分复用   4.2.2 逻辑信道  4.2.3 虚电路和数据报 4.3 X.25协议  4.3.1 分层结构   4.3.2 物理层  4.3.3 数据链路层   4.3.4 分组层 4.4 分组交换机  4.4.1 分组交换机在分组网中的作用   4.4.2 分组交换机的功能结构  4.4.3 分组交换机的指标体系  4.4.4 DPN-100型分组交换机  4.5 帧中继技术   4.5.1 帧中继的基本原理及技术特点   4.5.2 帧中继交换机   思考题 第5章 ATM交换技术  5.1 ATM技术介绍   5.1.1 ATM基础知识   5.1.2 ATM技术的特点   5.1.3 虚信道、虚通道、虚连接  5.2 B-ISDN协议参考模型  5.2.1 协议参考模型  5.2.2 模型分层介绍  5.3 物理层   5.3.1 物理介质子层  5.3.2 传输汇聚子层 5.4 ATM层协议  5.4.1 ATM信元的信头结构  5.4.2 ATM层功能 5.5 ATM适配层(AAL)协议  5.5.l  AAL的结构、功能、业务类别及协议类型  5.5.2 AAL1   5.5.3 AAL2   5.5.4 AAL3/4  5.5.5 AAL5 5.6 ATM交换技术   5.6.1 信元交换的过程   5.6.2 ATM交换机的基本组成结构  5.6.3 ATM交换单元的结构   5.6.4 ATM交换网络  5.6.5 ATM交换网络的选路控制方法  5.6.6 交换节点信元转发 5.7 ATM信令  5.7.1 信令协议的体系结构  5.7.2 信令消息  5.7.3 ATM网络的呼叫控制过程 5.8 ATM网络的业务量管理  5.8.1 网络资源管理  5.8.2 呼叫接纳控制  5.8.3 使用参数控制  5.8.4 整形  5.8.5 信元丢失和优先级控制  5.8.6 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  思考题第6章 局域网交换技术 6.1 局域网的基本概念  6.1.1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  6.1.2 Ethernet标准  6.1.3 共享介质局域网的缺点  6.1.4 交换型局域网 6.2 第二层交换  6.2.1 基本概念……第7章 面向IP的交换技术第8章 交换新技术介绍附录 英文缩写词汇表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交换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感觉电信网的东西比较多。不过我正需要多看看这血。。软交换也讲了。。
  •   作为一本专业课的教材 很受用 也是教授推荐的一本 值得期待
  •   我们的教科书
  •   还好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