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

出版时间:2007-1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  作者:朱海燕 编  页数:24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在观照明清易代历史的基础上,考察了清初话本小说的变迁,它对话本小说传统的继承、贡献与超越。鼎革之际的小说家们,藉小说对易代史、对现实人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思,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反思的焦点集中于道德、人心。道德视角与道德关怀成为清初小说的共同特点,也是小说家们完成其社会职志的具体表现。    清初话本小说在艺术形式上的突破、在表现手法上的多样化和日趋成熟,是因为旧的文体形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需要——反映波澜壮阔的时代和急剧动荡的人心世态的需要。    与明代的话本小说相比,清初进入了一个更加自觉的创作阶段,作家的主体意识与作品的个人风格都比明人突出。清初话本小说整体呈现出显著的文人化倾向。文人化倾向并不妨碍作者贴近世俗社会、描写市井细民的喜怒哀乐,但是,作品的视角、风格、价值观和思想底蕴则是经过了“大传统”反复淘洗的文人的产物。就这个意义而言,清初话本小说是文人小说。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引论:易代背景下的清初话本小说  第一节 纷然杂陈的易代变奏  第二节 持镜自照:清初话本小说一瞥第二章 清初话本小说的道德关怀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浊世中的清醒者:《醉醒石》  第三节 酌玄亭主人与《照世杯》  第四节 历史反思中的道德视角及道德关怀第三章 李渔,明清易代史的个案研究  第一节 沧桑巨变中的命运轨迹  第二节 生活方式:两难选择外的第三条道路?  第三节 李渔式的表达方式与自我形象的期许和塑造第四章 易代史、小说史视野中的李渔的话本小说  第一节 李渔的话本小说  第二节 守成与创造——《无声戏》、《十二楼》内容研究  第三节  自我作古——《无声戏》、《十二楼》形式研究第五章 艾衲与《豆棚闲话》的意义 第一节 作者与小说的版本 第二节 反小与小说批判:解读《豆棚闲话》 第三节 话本小说传统的超越——《豆棚闲话》形式研究第六章 结束语:清初话本小说与前代小说传统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明清易代与话本小说的变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来作为毕业论文的参考书籍利用的,书中观点独到,有自己的看法,对于学术研究着来说有很大的价值。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