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视觉故事丛书(全四册)

出版时间:2005-12-01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我的大学故事》编辑部 编,薛涛等 摄影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前言

  谁的北大?什么样的故事?(胡续冬)  我在北大当了11年的学生,接下来又留校做了3年的老师,我的青春小鸟在那个名叫“燕园”的园子里扑腾了这许多年,虽然没有远走高飞一去不复返,但也俨然成了翅膀上羽毛稀稀拉拉的老鸟,扑腾不动了。按说,我也算是“新晋”的“老北大人”了,但我一直不喜欢“北大人”这个称谓,更不喜欢一天到晚拿“北大”两个字来说事。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个人社会卫生学方面的问题,并不意味着我要如何号召大家来“清算”名目繁多的有关北大的“过度叙述”,要“清算”,也仅仅是一种“私房清算”而已。  我个人之所以不喜欢拿“北大”来说事,是因为我看到的很多关于北大的叙述,叙述的主体都是成问题的主体,或者说,是一些褊狭的、经过特殊的选择和限定的主体。“北大”这个词因为附着了太多中国现当代政治史、思想史、文学史、学术史的宏大叙述的“光晕”,已经变成了一个超负荷的符号。这个超负荷符号的内部构造极其丰富,社会、国家、民族、文化、学术等等只是表层的华丽构造,在这个符号的最基础的部分,密密匝匝地簇拥着的不是历史攸关、微言大义、经典才情,而是一代又一代作为“立校之本”的普通北大学生的活蹦乱跳、生鲜无畏的校园生活。但是现有的关于北大的叙述大多只是盯在那些表层的结构上,这些叙述,无论是吹捧还是攻击、讴歌还是挑剔,“北大”二字的主体都是一些理念、传统、文化积淀、治学风气之类的抽象的、非个人化的、冰冷的东西,即使有过一些《北大旧事》、《北大往事》之类以凸现个人记忆和校园情趣为主打的叙述,叙述人也大多是“名人”,讲述的也都是“名人”们的传奇或者轶闻、“名人”们“扬名立万”的“教育诗”体验,至于使北大成为北大的众多藉藉无名的学子,则经常沦为“沉默的大多数”,在从未间断过的庞杂的“北大叙述”中无法分到一杯“发言”之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独特的校园记忆和成长经验以他人的名义甚至以抽象的集合体的名义被转述、被删改,或者,被遗忘。没人知道他们怎样在校园里吃喝拉撒嬉笑怒骂,没人知道他们生活中届届相传的暗号一般的“切口”,没人知道他们在这个颇具“盛名”的学校中遭遇那些“有名”之人、“有名”之物的时候内心波澜的具体纹理,更没人知道这些纹理怎样渗透到了他们毕业后同样默默无闻的人生纹路之中。  事实上,正是这些“沉默的大多数”构成了“常为新”的北大,很多人都喜欢把这个“新”理解为知识领域的求新意志,但我更乐意把它看成是一代代鲜嫩的学子们身上无名的“新气”,这股“新气”首先融会起来缔造出一种“无名”状态下新鲜的生活经验、新鲜的感受模式,最后才转变成认知领域的“有名”的或者“非个人”的求新意志。这股“新气”必须由那些不能被整合的、个性千差万别的“沉默的大多数”自己来叙述,因为被“新气”推动着进而运转着的北大不是别人、别“物”的北大,而是属于他们的北大。  看到眼前的这本《我的北大故事》,我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终于有这么一个让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机会了。他们所讲的这些故事虽然不像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那些“名人”们一样因为“有名”而具有传奇或者轶事色彩,但正是这些絮叨他们如何在燕园里认真过活、如何享受“北大”二字的构造里最基础部分的营养、如何在“名校”之千种盛名的罅隙中无名地成长的琐碎而平凡的“故事”,才是一个真正想要了解北大的人应该去接受的东西。  非常意外的是,凭着我乖戾的记忆力,我在这本书的作者之中发现了曾经选修过我的课的几位学生,而且有一位学生居然还在她的“故事”中写到了我。写下这些文字的今天,刚好是教师节。作为一个不称职的教师,我为自己能给这样一本书作序感到莫大的荣幸。  2005年9月1O日北大畅春园

内容概要

本书辑录中戏、北影、北广各个院系的30名谦谦学子对于艺院生活的真实记叙,它同时还是一本艺院生活的全面写真,摄影师历时3个多月,以28处艺院最典型的风景和场景为背景,展现本书30位艺院的人同风采,令你不仅能够倾听艺院的真实声音,更能尽览艺院校园名景,无论仍然是踌躇满志的艺院备考生,还是对艺院充满崇敬与期待的好奇人士,翻开本书,你就能够看到,还原于真实、纤毫毕露的艺院生活。

书籍目录

我的中戏生活握紧梦想已经成长记忆中的碎片生活的现在进行时另一座岛毕业那天,最后一班地铁进化论小小的世界行走江湖自娱自乐的日子中戏也有主持斑?讲述我的故事我和我的大学生活作为演员的时刻我的大学生活我们不是“逃兵”北广生活记录有关中戏两年生活的一些感受我是广院人我的大学故事熟我的人生因这里而改变我和我的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无悔的选择我的大学生活大学故事我成长的摇篮收集阳光

媒体关注与评论

  看到眼前的这本《我的北大故事》,我感到一种由衷的欣慰。终于有这么一个让那些“沉默的大多数”来讲述自己的故事的机会了。他们所讲的这些故事虽然不像这所学校培养出来的那些“名人”们一样因为“有名”而具有传奇或者轶事色彩,但正是这些絮叨他们如何在燕园里认真过活、如何享受“北大”二字的构造里最基础部分的营养、如何在“名校”之千种盛名的罅隙中无名成长的琐碎而平凡的“故事”,才是一个真正想要了解北大的人应该去接受的东西。  ——北大学友 著名诗人、著名专栏作家  胡续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视觉故事丛书(全四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有些写的是如何艰苦考上艺院,很感动;有些写的是大学的生活,很感动;。。。。。。很用心编的一本书
  •   别人的经历也许能够在你的人生道路上作为一种经验
    这本书收集了许多不同艺术院校学生的故事
    想考艺术学院的学生值得一看
  •     正如前言中的那位老师所说的,市场上真正关于北大人生活的故事少之又少,占据市场的多是北大成长的历史或是介绍北大的环境特点的书,偶尔有的也是一些名人轶事,而真正的北大并不完全是由这些东西组成的,那普普通通的学生才是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正是这些普通北大人,北大才会不断的发展,北大的血脉才会不断地延续。我们很多时候不应该只是关注笼罩在北大外面的那层光环,光环里的细小分子同样值得我们去了解。
      
      这本书的作者都是平凡的北大人,但是他们却是很有代表性的群体,有各个学院的学生,有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还有奋斗在北大的考研人,甚至有那些一直被我们忽略的北大边缘人。从他们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北大学生青春开放的气息,可以真正体会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的生活与思想。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学生对自己生活并没有什么独特的看法,甚至有些人认为不够成熟,但是如果你曾经经历过大学,我相信你还是或多或少是会产生共鸣。那些你认为青涩的思想或许你也曾经也有过,那些你不以为然的事情或许你也曾经经历过,其实那些生活的琐事才是不可缺少的美好时光,那些奋斗的青春才让人觉得可贵,而那些平凡北大人的生活反而会给你一些启发和思考,而那些启示和共鸣正是我们很多时候在看书中所希望而追求的精神财富。
  •     勾起了我上学时的回忆,其实对于大学,只有毕业后才能有个客观的评论,这些在校的孩子们,探明的说法,我觉得并不能代表什么,内容很浅薄.估计也不会客观的,清华美院,估计第一次进去,十个有九个会感觉很破烂吧,对于一向愤青的艺术生来说,没有提到这点,我就很奇怪
  •   这个书基本是给高中生看的
  •   他们写的是自己的生活,至于读者是谁他们不能决定!
    高中生也好,别的人也罢。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或者更多个哈姆雷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