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邓广铭  页数:302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现在刚刚把那本撰写于70年代的《王安石》的修改工作进行完毕。这次修改的幅度是比较大的。这次之所以对《王安石》进行大幅度的修改,虽有不少原因,但其中比较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因为,在近十多年内,我一直置身于改革开放的宏观政治气氛之中,经历了思想战线上的一次拨乱反正的大辩论,更加明确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治国、治事、治学、治史的正确导向;而随时随地出现在神州大地上的“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的万千现实事例,更使我受到启发,加深了对王安石发动于11世纪的变法革新事业的理解和认识。我当然知道,王安石发动于九百年前的那场变法革新政治运动,是不可能、也不应当与当前的改革开放相提并论的,也不能把二者进行任何类比和比附。但是,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所说:“人体解剖对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反而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我重写此书的道理也正在于此。我是从现实政治经济的飞腾活跃的改革场景的体认,得到了启发,加深了对于王安石变法革新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产生了要重新改写《王安石》一书的意念。

内容概要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北宋中期积弊至深、内忧外患扰攘之际,政治改革的领袖人物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流俗之言就足恤”的精神,一身任天下之责,推动富国富民强兵为宗旨的变法革新运动。苏轼说:王安石才识“名高一时,学贯千载”,“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其魄力“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作者简介

邓广铭(1907-1998)字恭三。历史学家。1907年出生于山东省临邑县。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此后倾毕生精力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文革”后,出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主任,并曾担任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先后当选为中国史学会主席团主席、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学界誉其为“二十世纪海内外宋史第一人”。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章 当国执政以前的王安石  第一节 从童幼到青少年    一 王安石诞生的时间、地点        二 王安石的父母    三 王安石青少年时期的心路历程  第二节 进士及第和初入仕途    一 本是合格的状元        二 在签书淮南东路节 度判官厅公事任上    三 在知鄞县任上  第三节 王安石愿作地方官“以少施其所学”    一 做舒州通判    、    二 在江东提刑任内的一些事  第四节 王安石再到北宋朝廷供职    一 勉强就任三司度支判官奏进长达万言的《言事书》    二 参加了是否续行榷茶法的讨论    三 参与相度牧马监变革问题的商讨    四 为王安石的《明妃曲》辩诬    五 王安石畅论理财为治国先务    六 径迁知制诰    七 辞官归江宁守母丧收徒讲学第二章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王安石变法革新 第一节 任翰林学士期内的王安石    一 王安石劝说宋神宗做大有为之君    二 王安石愿助宋神宗大有为 第二节 王安石在法家思想指导下变法革新    一 变法的终极目标是富民、富国和强兵    二 摧制豪强兼并    三 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视和积极性的调动    四 崇尚法治 第三节 王安石变法革新的精神支柱    ——“三不足”精神    一 “天变不足畏”    二 “祖宗不足法”    三 “流俗之言不足恤”第三章 王安石入参大政时治国安邦的两大抱负 第一节 向大自然讨取财富的为天下理财之法    一 “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主张的提出    二 与司马光关于理财问题的争论 第二节 王安石吞灭西夏契丹统一中国的战略设想     一 北宋建国百年内对契丹(辽)政策的几次改变    二 王安石的二次罢相非因吕惠卿的“发其私书” 第三节 略论宋神宗、王安石二人间的关系    一 思想境界和战略设想的差距使宋神宗-王安石的关系日益疏远    二 神宗依然运用要使执政大臣“异论相搅”的那条家法第七章 宋神宗的逝世与宋廷政局的大变 第一节 宋神宗的逝世和保守派人物的当政 第二节 章 悖就役法问题对司马光进行严厉驳斥 第三节 新法全被废罢 第四节 司马光、文彦博等人弃地与敌第八章 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第一节 这次变法是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问的一场激烈斗争 第二节 为天下理财的成效:发展了生产,扭转了积贫的局势 第三节 新法的被推翻不等于新法的失败第九章 王安石的暮年和身后 第一节 十年的退休生涯 第二节 身后的冷落附志编后

章节摘录

插图:就在这样的社会舆论氛围之下,王安石却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其富国强兵的主张。他在嘉祐四年所写的址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及的“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曰以衰坏”,实际上就在指明,因为国不富和兵不强而导致了许多严重后果。在他于熙宁元年所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的结尾处则说:“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忧勤而国不强。”这自然是在明显地呼唤着富民和强兵的问题了。在嚷熙宁奏对曰录》中,他既曾记有对宋神宗所说的“陛下看商鞅所以精耕战之法,只司马迁所记数行具足”;而在另一次与宋神宗谈话时,他更对吴起在楚国主持变法时“务在富国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的做法大加赞扬。可见,商鞅、吴起那些法家人物,乃是王安石在变法革新时所要取做的榜样。对于王安石的富民思想,似有必要再在此稍作一些说明.因此,前面已经引用过的某些资料,也有必要在此重复引用一次。当嘉祐四年(1059),王安石参与应否复行榷茶法的讨论时,他曾引用扬雄《法言》中所说“为人父而榷其子,纵利,如子何”诸语,并进而提出己见:“以雄之聪明,其讲天下之利害宜可信。然则今虽国用甚不足,亦不可以复易已行之[通商]法矣。”扬雄的这一意见,王安石不只用来反对榷茶,在嘉祐四年以前,在他的《与马运判书》中。

后记

四传二谱(即《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岳飞传》、《陈龙川慟、《辛弃疾(稼轩)传》与《韩世忠年谱》、《辛稼轩年谱》)六部著述,是先父邓广铭宋代人物传记系列的代表作.这几位杰出人物,依其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顺序来讲,是王安石(1021-1086)、韩世忠(1089-1151)、岳飞(1103-1142)、辛弃疾(1140-1207)和陈亮(1143-1194);而就先父个人的研究而言,则是自陈亮(龙川)开始而延展至辛弃疾(稼轩),又至韩世忠、岳飞和王安石的。自青年时代起,先父即对历史上一些建立了大功业、具有高亮奇伟志节的英雄人物有着无限憧憬之情:受罗曼.罗兰《贝多芬传》等传记题材的文学作品影响,他发愿要把文史融合在一起,希望像司马迁写《史记》那样,以自己的文笔去书写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以宋代历史作为主要的研究方向,以撰著宋代杰出人物谱传作为治学生涯的重要内容,这一学术道路的选择,与先父求学期间所居处的人文环境、时代思潮、国家民族的现实境遇以及他从之受业的硕学大师密不可分。上个世纪30年代中期,先父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正值民族危亡迫在眉睫,南宋的爱国志士例如“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的陈亮,“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一世之豪”辛弃疾,“精忠报国”而战功卓著、襟怀雄伟的岳飞,相继引起了他的注意,震撼着他的心灵。在胡适先生的指导下,从《陈龙川传》出发,他终于走上了谱传史学的路子。而到90年代后期,已届九十高龄的先父,最终修订成就了《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一书,完成了他笔下最后的一部人物传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条)

 
 

  •   怎么说呢,宋史,其实历来的官方正史都是知识分子的道德审判舞台.问题是,现在的读者已经是工农大众化了,知识不再被垄断,阅读的权利普及到了大众,用以前精英的目光去审视历史的正史,便有点经不起审视.这大概是邓老此书对王安石评价甚高的原因所在.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问题是天下多的是小民,王安石之所以伟大也在此,他没有因为身在士大夫行列而轻视贱民,所有的变法,都强调富国或者富民,伟哉安石.姑且不论王安市超前的经济眼光,就他决绝同僚的勇气,让人仰视千古.
    不过,就此书而论,优点在翔实有据,缺点在缺少文采.毕竟是史学家著述,而不是文学家流彩,应该可以理解吧!
    阅读此书,基本可以了解王安石了.

    再说句题外话,三不足.从王的三不足,姑且不论王是不是说过这个话,单从这几句话论.
    其实原先对这话也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近来某个大人物,也说了这三不足,让人觉得惊心动魄.杀气腾腾,不寒而栗,不知道当局的大砍刀又要砍下老百姓哪一块肉.
    由此上溯,在宋神宗时代,不知道有多少士大夫也对这句话这么战战兢兢呢.
    只是,当时战战兢兢的可能是士大夫,现在战战兢兢的是我等老百姓,算不算等而下之呢.
  •   以前看过邓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电子版,史学家的眼光是值得称赞的。。。翻了一下,整体感觉很不错。。。
  •   对于王安石的评价褒贬不一,邓先生试图还原历史,给我们展现一个真实的王安石。
  •   喜欢王安石的人,必须看一看本书,最好结合梁任公的王安石传一起看
  •   正版 特价
  •   不错,但作者有个人偏见。如果用个人的偏见对待历史,那是对历史的亵渎
  •   以史实为依据。邓老对王荆公充满热情,流露出自己的喜爱。
  •   本来不想给4星级的,碍于作者的名气,同时,作者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去考证这段历史,但可惜的是,文章的可读性不强。
  •   比较详实的一本书!
  •   没办法,作者依然在陈腐的思维框架中写作。基本上,作者对经济生活以及经济史的理解极为肤浅,因此对王安石变法也就写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
  •   买这部书,粗翻了一下!觉得该书政治性太强了!是70年代的老底子重修的!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议当时的历史人物、事件不好!毛派观点主导!崇尚法家思想---专政集权,与孔孟之道唱对台!贯穿“君为上,民为轻”思维!总之仍是一套文革时期的宣传品!是唯心论!买之是上了当!**了!
  •   建议对邓广铭的革命唯物主义史观予以鉴别。
  •   陕师大的版本不如三联的,好多错别字。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